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的复兴最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在西方“普世价值”的文化思潮之下,以中国文化为主体,重塑商道、铸建儒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2021年5月10日,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的总编康金胜,特邀其同道中人青岛弘正谦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李增金董事长和唐山代步科技有限公司的亢保东总经理,还有数位文化同仁在北京大兴举行《第一届重塑商道•铸建儒商筹备会》。上午9点,筹备会正式开始。康总向李董和亢总及诸位与会者,介绍了中企网经济文化频道接下来想要着重打造的项目“铸建儒商”的缘由:2020年经济下行,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增长突破之道。而崭新开启的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确立,中国资本市场也取得了“三十而立”的阶段性成就。这一系列的变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提升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济的发展是基础。中国人自古讲究“道德”,即凡事遵德循道,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中,其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标的利己主义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稳定,更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而践行国学商道的“儒商精神”,恰好以“仁者爱人”、“仁义礼智信”等人本主义这一突出优点,弥补了西方物本主义的缺陷,因此,重塑商道、铸建儒商就成为中企网经济文化频道致力发展的项目。会谈中,康总提出“铸建儒商”这一业务的核心是儒家的五伦大道: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五伦的教育是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教育,是做人最根本的教育。通过五伦教育,使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幸福,最终达到企业幸福的目的。李董和亢总也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聘请国内优秀的企业家作为顾问。针对企业家,可举办商道游学活动,带领企业家们及企业高层参观游览古今儒商之地,古为今用,学习其儒者的道德与才智,商人的经验与智慧,并开办研讨会,以有经验的儒商“前辈”带领新近“后辈”的方式,逐步形成商圈,互帮互助,实现共赢。针对企业员工,既可在企业内举办传统文化培训活动,增加员工思想建设,也可开展孝亲活动,增强传统美德教育实效,尤其可以通过传统礼仪活动以及传统节日活动,提升员工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提高其修养素质。经历两天的探讨,5月11日晚5点,筹备会画下了完美的句号。此次筹备会为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铸建儒商”这一业务前景画出了美好的蓝图,它不仅能够通过企业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来提高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能帮助企业重现古往今来儒商之风采,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在企业的层面来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古人的智慧在现代依然得以大放光彩,让中国历史继续延续!“铸造儒商”,我们拭目以待!来源:中国企业网作者:朱瑾 昜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2021年05月15日
       2021年5月12日,在地处北京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的接待处迎来了一位老朋友,现为某全国连锁餐饮集团北京分公司厨师长的卢伟先生。卢伟先生曾在2017年至2018年,跟随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的康金胜总编在温州的分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的学习改变了他原有的价值观,更改变了他原本因为赌博欠债、一心求死的命运。       卢伟曾是一个不愿意付出劳动,只想着投机取巧挣快钱的普通年轻人。后来因染上赌博,欠了许多的钱。为了还债,亲戚朋友也是借了个遍。因为一般的工作挣钱慢、又很辛苦,所以彼时的卢伟总希望通过赌博翻盘,然后再好好打拼。因为在亲戚朋友之间信誉尽失,卢伟不得已在网上借贷,而利滚利的恶性循环,使得窟窿越来越大,也让他彻底沦陷。背负几十万的欠债,对于一个没有什么特长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夹带着亲朋的厌恶、父母的无视、妻子的失望、孩子的冷漠,喘不过气的卢伟不得不每天抽两包烟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要知道他以前是不抽烟的啊!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午夜梦回不得不继续面对的现实。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让他越发没有勇气面对,他也曾想过父母妻子和两个年幼可爱的孩子,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逃避——买了两瓶农药准备自杀。决定轻生之前他给自己的弟弟发信息,嘱托后事。他的弟弟非常着急,向康总寻求帮助(卢伟的弟弟曾在康总的传统文化培训学校学习过,深知传统文化能够改变人命运的强大作用!)       一开始卢伟对康总并不抱有希望,亲戚朋友尚且不能帮助,更何况是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因为弟弟的劝说,卢伟最终还是在弟弟的带领下跋山涉水从中原来到了地处温州文成的传统文化培训基地,找到了康总。当时康总毫无顾虑地应承了对卢伟的帮助。而面对康总义无反顾的帮助,当时的卢伟其实是懵的,他完全没有想到一个与自己毫不相识的人会愿意帮助自己,这让他非常的感动。后来康总表示希望卢伟能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因为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年的康总明白,债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曾经好逸恶劳的这颗贪婪与懒惰的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魅力就是“以文化人”,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定会转变一个人扭曲的心灵和不善的行为。康总深知,人生的痛苦并非源于外界的困境,而是源于自身不明是非善恶的原因。所以十余年来康总一直致力于传播古圣先贤的智慧,让人们知道善恶美丑的标准,从而改变人们的心念,以此来导正人们错误的行为,从而达到改变其命运的效果。正是这近一年的学习令卢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隔两年半之久,再次见到康总的卢伟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曾经将近一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改变最大的就是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前的他只想着投机取巧挣快钱,就是因为这份好逸恶劳的心让他走上了赌博的不归路。因为在学校期间除了上课学习经典明白道理,课后时间他一直在学校的后厨做义工,也正是这近一年的后厨义工生活,让他掌握了一门手艺——烹饪技术。      卢伟对康总讲述了自己离开学校后这两年半的生活。他说这两年半里他一直在北京从事餐饮工作,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走到了现在的位置,目前就职于一家全国有四百多家连锁店的餐饮公司做厨师长,不仅负责烹饪,也担任管理工作,手下带领着十多人。他感慨地说从没有想过自己现在的生活竟然会是这样的,以前他通过一些手段也挣过不少钱,但是一分也没有落下,现在虽然挣得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是债务一点一点的,他都能还上,生活正在慢慢变好。谁曾想一个赌徒竟然能够变成大厨,且成了厨师长!现在的他对于曾经学到的道理深有体会:一味追求金钱是追求不到的,因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是大树的枝桠,唯有德行福报才是树之根本,一个没有福报和德行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财富的,就像曾经的他一样。       最令他开心的是亲戚朋友对他的态度,因为最近两年多来,他主动联系曾经的亲朋将欠的钱基本都还上了,因为已经过了许多年了,他的亲朋根本没想到他竟然还会还钱,在亲朋中丢失的信誉也慢慢找了回来。父母妻儿就更不用说了,努力又顾家的他家庭变得和谐了,幸福的感觉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卢伟说,是康总救了他的命,更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康总十多年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上,卢伟的改变只是其中一个案例,被改变命运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康总从不居功。他常说:不是我改变了大家的命运,是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中的智慧改变了大家的命运。因为传统文化的断层,现今很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并不知道传统文化是什么,更不知道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十多年来康总一直在做的就是让我们中国人重新认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太极、京剧、剪纸、茶道之类的具体表现形式,其精髓更在于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中蕴含的“以文化人”的作用上。卢伟改变的实例证实了古人智慧完全可以解决今人之烦恼,我们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得到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得到人生最珍贵的智慧:一双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慧眼。       期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持续发光发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为当今世界发展贡献精神力量!来源:中国企业网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2021年05月15日
2021年,喜迎建党百年之际,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总编康金胜受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敦复书院王英杰院长的邀请,于5月13日在敦复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教室,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大师生及开封市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员工等共计200余人,作了一场以“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下午3点,讲座开始。敦复书院院长王英杰代表全院师生致辞,欢迎主讲嘉宾及到场的社会各界人士。王院长说,敦复书院自2012年被开封市文明办作为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至今已开设公益课程244期,成为全市干部群众、青少年接受道德熏陶和心灵洗礼的“轮训基地”。在这里他特别感谢国家及省、市各级党委领导、同仁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多年来对书院的大力支持、关怀和帮助,敦复书院将继续发挥其在文化传播、文明教化方面的引领作用,积极弘扬传统道德,无私奉献社会。康老师在讲座中则举古今著名历史人物典范——范仲淹、周恩来他们从小立志报国、心怀天下的人生事迹,勉励在场大学生和年轻的公职人员不忘历史、缅怀先烈,立志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他忠心希望并祝愿年轻的一代,人人都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生价值。讲座结束后,王英杰院长、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老人家与康金胜老师等人在敦复书院孔老夫子像前合影留念。随后中企网经济文化频道的工作人员,在李副院长和户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参观敦复书院,一边听两位老师介绍王院长当年举全家之力创办书院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和他的人生事迹。王英杰院长创办敦复书院前是一位爱心企业家,秉承家族积德行善的传统,建桥铺路,资助贫困学生等做了很多被百姓称叹的善举,得到上级领导高度赞扬,员工信赖,处处受人尊重。2008年在他房地产事业高峰时,义无反顾地率领全家投身于公益事业,倾囊1000多万兴办敦复书院,创立了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纯公益的国学基地讲堂,如今敦复书院已成为开封道德讲堂总堂所在地,是开封乃至全省全国弘扬国学文化、传播道德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中央文明委先后授予“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不仅为开封争得了荣誉,是开封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模范,带动全国道德讲堂的开展,被人们誉为平民教育家。王英杰院长的人生事迹已被全国及省市多家媒体、电视台采访报道。来源:中国企业网责编:朱瑾 昜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2021年05月15日
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源于中国企业网与人文传媒网合办,线下五大业务,线上九大栏目,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频道是中国企业网与人文传媒网共同打造的兴企富商平台,利用人文传媒网特色优势与中国企业网信息资源,双剑合璧,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先导,为企业行商指路,为品牌打造建桥,融通财源,宣传产品,助力企业,振兴经济,构建和谐人文气氛,实现富民强国的中国梦。 来源于:中国企业网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2021年05月14日
为深入开展“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近日,前郭县人民法院民一庭三名法官走访了位于海勃日戈镇的某综合养殖有限公司。该综合养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养殖、水产、农产品等,由于今年该公司将扩大规模运营,公司负责人向法官咨询了将来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针对这些疑问,三位法官结合工作经验,从合同订立到如何维权等多个角度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给出相应意见建议。鉴于公司雇佣人员较多,诚邀法官走进企业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提高员工遇到问题找法律、解决问题靠法律的意识,推动企业平稳运行。前郭法院通过“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真正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努力使司法理念、工作作风、服务方式都更加顺应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法治可信赖、正义有预期、权利受保障。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5月13日
  诸葛亮博采各家学说之长,以儒法道为其治政核心,为刘备事业壮大作出巨大贡献。在诸多贡献中,诸葛亮独特的用人观被后人称道。范仲淹评价说:“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举贤任能  诸葛亮对人才任用有很高的见解。他把举贤任能提高到关系国家安危的高度来认识。诸葛亮说:“治国犹如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治身,举贤求安。”通过比喻,诸葛亮告诫世人,举贤可以让政权安定,正如养神可以实现身体康健。诸葛亮在开府治蜀过程中,非常注重贤良之才的选拔重用。《华阳国志》记载:“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皆德举也。”  诸葛亮事无巨细地操持蜀国要务,锻炼出过人的识人能力。诸葛亮赏识蒋琬,是基于对蒋琬才华堪当宰相的判断。蒋琬初任广都长的时候,刘备突然造访广都,看到蒋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非常生气,“将加罪戮”。对蒋琬能力非常熟悉了解的诸葛亮进言刘备,认为蒋琬是社稷之器,不是“百里之才”,替蒋琬求了情。刘备因敬重诸葛亮,没有治蒋琬的罪。等到诸葛亮主事,征召蒋琬做东曹掾,逐渐将蒋琬推向政治前台,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诸葛亮外出征伐时,蒋琬总是能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武器,被诸葛亮嘉赏。由此,诸葛亮对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蒋琬)。”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被委以重任,为尚书令,被封安阳亭侯。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众人皆服。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能够协调臣僚,策划军事,很好地发挥了他的作用。  诸葛亮治蜀,以人才治,实现大治。诸葛亮挖掘、发现、推荐了一大批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才。名将向宠治军有方,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在北伐前,上书刘禅:“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重论举宠(向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也。”向宠职位被提拔。向宠后来在战场上因杀敌而遇难,其忠诚任能被传颂一世。蜀部从事杨洪,被诸葛亮看重。诸葛亮曾经讲过,“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诸葛亮对杨洪的赏识提拔,主要是通过向杨洪咨询事情,继而发现其才。刘备率军争夺汉中,给诸葛亮送来文书,希望派兵驰援。诸葛亮就此事征求杨洪的意见建议。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诸葛亮非常赞赏杨洪的言辞,大胆提拔他兼任蜀郡太守。而杨洪在新的岗位上,没有辜负诸葛亮期望,“众事皆办”,作出新的成就。法令严明  诸葛亮下属张裔评价诸葛亮:“公(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诸葛亮治政治军有方,得益于他赏罚得当,且人皆服。尤其是他制定法令,以身作则,让众遵守,真正做到“科教严明”,“无恶不惩”。  作为刘备托孤重臣的李严,被诸葛亮推崇看重:“部分如流,趋捨罔滞,正方(李严)性也。”在诸葛亮北伐后,李严担任运输军粮的重任。然而,当时恰逢雨季,道路泥泞,李严没有完成运粮任务。李严派人去找诸葛亮,让其退兵返回,诸葛亮接受了这个意见。可是等到诸葛亮班师回朝后,李严装出惊讶的面孔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李严这样说,是想脱卸自己没有承担好运粮的职责。诸葛亮将李严给他的信件全部拿出,以证其伪。李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李严由此被贬为平民,流放梓潼郡。再有才华、能力、功勋、地位,一旦触犯军纪、违背朝纲,必会受到惩罚。李严就是典型例子。  作为楚地优秀人才的廖立,被诸葛亮所推重,认为他是协助帝王成就大业的人。虽然受到重用,但是廖立仍然觉得怀才不遇。等到刘禅即位后,廖立改任长水校尉。但廖立认为自己的才华名望,可以做诸葛亮的副手,却沦落到李严等人的位置之下,“常怀怏怏”。等到李邵、蒋琬与他谈论问题时,他借机抨击朝政,否定蜀国用人制度和人才。结果,他的这些言语被诸葛亮所知。诸葛亮据此上奏,称廖立是“言行妄自尊大,褒贬评论众位士人”。廖立由此被废黜为平民,流放汶山郡。因诸葛亮法令严明,证据充分,惩罚得当,所以李严、廖立这样的人,虽然受到了严惩,但是仍然心服口服,对诸葛亮非常崇敬。唐太宗对房玄龄讲:“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廖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李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作为被诸葛亮赏识的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異”。诸葛亮对马谡十分信任,“以谡(马谡)为参军”,舍弃刘备临终前提出的慎用马谡之建议,而且经常与马谡谈到深夜。等到诸葛亮北出祁山,派马谡为先锋,“统大众在前”,与魏国名将张郃在街亭相遇,被张郃所败。为了严明法纪军纪,诸葛亮以“违亮(诸葛亮)节度,举动失宜”的原因,挥泪斩马谡。马谡因不善指挥、临阵逃脱而接受惩罚。诸葛亮又自请受罚。诸葛亮上疏说:“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于是,诸葛亮“请自贬三等”,通过对自己用人失误的惩罚,来严明军纪。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即使是诸葛亮信任的官员,如果触犯了法纪军纪,也要受到惩罚。诸葛亮说:“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严明法令,实现诸葛亮以法治蜀的目标。  当然,诸葛亮严明法令,但不滥刑,十分注意执行法令的分寸。镇北将军黄权被魏军所降,有关执法部门向刘备谏言,要求逮捕黄权的妻子儿女,刘备没有同意,诸葛亮也没有同意,像从前一样对待黄权家属。因黄权品性正直,被曹丕授予镇南将军一职,封为育阳侯。有人跟黄权说,黄权的妻子儿女已经被蜀国杀害。黄权认为是假话,没有办理丧事。后来,黄权得知在蜀国的家人不仅没有受到伤害,黄权的儿子黄崇还在蜀国当了尚书郎。诸葛亮在保护黄权家属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就表明诸葛亮十分注意执法的分寸,在处理黄权家属事上,没有进行严厉惩罚、累及其家人。量才使用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过人之处。他会根据人才的特点,将其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作用,做到“任其所长”。诸葛亮不拘门第、不限地域、不分派别,只要有才,就会将使“才尽其力”,形成人才济济的良好局面。诸葛亮所用之人,一部分是转战各地的旧部,一部分是荆楚之才,一部分是益州人士,一部分是外来之人。  随刘备转战各地的关羽、张飞、赵云等,皆是其旧部,受到刘备的重用,也得到诸葛亮的重用。自古荆楚出人才。诸葛亮对荆楚人才的性格、禀性、特征把握得非常精准,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襄阳出身的杨仪,才华横溢,治理政务,条理清晰;治理军务,细致入微。他的才华受到刘备、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发现他的才华后,提拔他为参军,代管丞相府事务,后升其为长史,加封为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筹备军粮、调度部队、明确军纪等任务交于杨仪办理,都完成得非常好。诸葛亮“深惜仪(杨仪)之才干”。然杨仪“性狷狭”,不容他人,尤其是看不惯当时的武将魏延,但是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能够任用杨仪的长处,且发挥到极致,尽量避免杨仪与魏延发生冲突。杨仪因受到诸葛亮的重用,且被诸葛亮很好地管控住他的性格短板,其才华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其性格短板没有对蜀国事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然诸葛亮去世后,不服众的杨仪自念功高,多次发出牢骚之语,没有节制自己性格短板,最终被迫自杀。  义阳出身的魏延,作战勇敢,被刘备、诸葛亮重用。诸葛亮主政的时候,派魏延军为作战前锋部队,多次取得战绩。在打败魏国将领郭淮后,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为南郑侯。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被诸葛亮所用,且用到极致,建立了不少战功。然魏延“性矜高”,飞扬跋扈,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还能扬长避短,发扬其作战勇敢的长处,节制他性情高傲的短处。可是等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短板无人节制,加之与杨仪矛盾公开化,最终被杀。  诸葛亮十分注重维护与益州士族的关系,注意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在选拔的益州士人中,有的是学者,如秦宓等人;有的是循吏,如尹默等人;有的是军事人才,如王平等人。诸葛亮十分擅长对这些不同类型人才的任用。秦宓,“少有才学”,乱世择主而侍,多次征召不至,后为刘备所用。诸葛亮将其置于学界重量级人物去对待,经常向他打听益州前辈学者的故事,以显示出对他的尊重。为了进一步显示对秦宓的尊重,公元224年,诸葛亮为吴国使臣张温饯别,“众人皆集而宓(秦宓)未往,亮(诸葛亮)累遣使促之”,非要等到秦宓来了才开宴,从中凸显出对秦宓的重视。尹默是益州的大儒,刻苦钻研古文经学,终有所成。刘备、诸葛亮进入蜀中,任命尹默为劝学从事,等刘禅被立为太子后,被任命为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对尹默的任用,体现出量才使用、能级相称的特征。王平,有头脑的军事干将。王平“生长戎旅”,虽“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但是所讲出的话“皆有意理”,后被诸葛亮逐渐委以重任。尤其是在街亭之战中,王平主意正确,排兵布阵皆有章法且有实效,被诸葛亮所褒奖并且提拔,随后,屡立战功,闻于一时。诸葛亮尽力网罗这些人才,让这些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贡献力量,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西土咸服诸葛亮之能拔揽秀异也”。  诸葛亮对从蜀地以外的地方来的人才,竭诚欢迎重用。名士费祎随其伯父来到蜀郡。费祎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务,配之以绝佳的口才,外能纵论时事、语气和缓,内能治理政务、调解纠纷,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派他出任昭信校尉,出使吴国,与吴国君臣舌战,“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为此引起孙权对他的称赞。随后,诸葛亮调任他为中护军、司马。费祎在协调杨仪和魏延这对文武官员关系上,发力颇多,调停有功,《三国志》中强调:“终亮(诸葛亮)之世,各尽延(魏延)、仪(杨仪)之用者,祎(费祎)匡救之力也。”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主政,保持了政权相对安定局面。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石志刚】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1年05月13日
前郭县人民法院把“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作为队伍教育整顿有效抓手,把整治“老赖”专项行动作为有效措施,情系百姓,心系民忧。为了真正化解百姓难题、让执行工作落到实处,前郭法院执行局从4月12日开始就进行了路线摸排、查人找物等工作,为此次执行攻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月24、25日开展专项执行攻坚活动。执行局出动警车4辆,派出干警20余名,带着整理好的执行卷宗,踏上了执行攻坚之路,奔赴八郎镇冷家村、八郎农场、陶克陶胡村、铁桥村,平凤乡松江村、嫩江村、八家户村、长山镇长山村、新立村共计9处地方寻找失信被执行人。着眼个案实际,强化善意执行理念春耕时节,很多农户已经开始为耕地生产做准备,在稻田地找到了被执行人王某,在执行干警的耐心沟通下,了解了王某的现实状况。考虑到王某被收拘后会贻误最佳耕种时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经营,于是把执行的方向调整为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从2021年7月起,每个月月末王某偿还韩某3000元,直至全部还清时止。被执行人吕某因做生意周转资金拖欠申请人王某8万余元。干警找到她时,吕某积极向法院申报财产,也坦承了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无法一次性付清欠款。执行法官了解情况后,释法明理、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吕某先行给付3万元,其余欠款分期给付,至此又成功调解一起案件。突出执行强制,对抗拒执行绝不手软执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被执行人在执行干警的教育下积极配合,但也有的被执行人负隅顽抗、暴力抗法,极大地增加了执行难度。在执行干警来到被执行人郭某的住所后,其妻谎称郭某不在家中。在执行干警发现郭某的所在之处后,该女子拿起棍棒、利刃试图干扰执行,掩护郭某逃跑,为执行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后经不懈努力,执行干警成功将郭某抓获,对其予以司法拘留并罚款。被执行人候某拖欠他人借款2万余元,以无钱为幌子消极对抗执行。待干警到达候某家所在小区时,候某正准备开车溜走。执行干警迅速行动、一路追随,最终在等红绿灯的交叉路口将候某抓获,其所开的车辆也一并带回,后经查此车并非候某本人所有。执行法官对其释法明理后候某仍不知悔改,依法对其司法拘留。重任在肩,须臾不可懈怠。“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前郭法院全体干警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解难事、办实事。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5月11日
近日,扶余市人民法院通过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工作后,成功调解了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在原告李某诉被告尹某运输合同纠纷一案中,李某由于尹某长久以来拖欠合同款闹得十分不快。案件开庭当日,由于尹某身在外地,无法在开庭当日及时返回,便授权委托妻子代替自己还款并与李某商议和解事宜。但是,李某却由于一时怒气在开庭当日情绪非常激动,且在尹某想要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开庭判决,仅仅是为了与尹某置气。承办法官徐冬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觉得李某只是因为一时怒气,与尹某置气开庭,尤其是在尹某已经表示要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既浪费李某的时间精力,也会给双方增添不必要的矛盾。于是,徐冬颖耐心安抚了李某情绪,以事实为根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李某阐明,现在尹某已经主动还款,且和解态度诚恳,起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必要意气用事,浪费双方的时间精力。最后,在徐冬颖的耐心劝导下,终于打消了李某对尹某的怒气,尹某同意还钱,李某申请撤诉。在此次民事纠纷案件中,徐冬颖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安抚当事人情绪,平复双方怨气,以调解的方式让双方和平解决问题,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耗时耗力的诉讼过程,体现了细致周全、一心为民的法官担当。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