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为进一步引导全院干警正确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干警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7月7日,扶余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景坤以“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为主题,为全院干警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主题党课上,赵景坤围绕“全面了解党史,正确认识党史;自觉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坚决守住底线,保持清醒头脑”三个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该如何学、学什么。赵景坤强调,全体干警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共产党员提出的号召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将党的理论、思想切实贯彻到审执工作当中,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效结合,学党史强信念,抓整顿铸忠诚,全力推动扶余法院司法审判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7月12日
2021年3月17日,一面书写着“公正廉洁为国为民,法律卫士社会良心”的锦旗,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邮寄至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感谢吉林省援疆法官于涛在办理案件中的耐心调解,使矛盾得以化解。锦旗是当事人辛某赠送,她与裴某的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经过二审发回重审又上诉,已长达四年之久。于涛接手案件后,通过仔细阅卷、多次找当事人了解情况、耐心听取意见后认为,虽然双方对立情绪很大,但裴某与嫂子辛某在多年的相处中关系是融洽的,只是因为拆迁问题才产生矛盾,并且本案也经其他承办法官多次调解,是存在调解可能性的。办案中,于涛经向双方当事人讲明利害关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找准了案件调解的切入点,从情、理、法的角度进行调解,最终在合议庭的共同努力下,该案得以调解,并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只是于涛在援疆过程中所办理案件的“代表”,于涛的审判资格经伊犁州人大批准通过后,审结疑难复杂案件16件,同时积极协助阿勒泰中院民庭法官调处各类民商事案件40件,指导判决24件,极大的缓解了当前法官审判力量严重不足的短板。在完成民事审判工作以外,于涛与当地法官积极探讨案件的裁判思路、裁判理念以及办案技能,将吉林省法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裁判理念与当地法院分享。为提升家事审判工作的效率,经与院党组沟通后,阿勒泰中院成立了“于涛法官家事审判团队”,于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家事审判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传授给阿勒泰中院的民事法官,积极开展专业化合议庭建设和传帮带工作,为专业型法官培养和审判工作后备力量培养工作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于涛注重抓好“智力援疆”工作,结合阿勒泰地区法院审判队伍实际和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工作,积极参加“援疆法官大讲堂”活动,针对《民法典》的理解与适用问题,分专题通过视频方式对全地区两级法院法官进行讲解培训,已经完成关于合同编的租赁合同专题的授课工作,拓宽了审判人员的裁判思路和工作方法。又赴喀什地区两级法院开展实地授课活动,讲授了《关于<民法典>施行后在裁判文书中引用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同时,积极参加民商法官进企业活动,为企业职工讲授劳动法知识。在知悉受援单位办案法律工具书籍短缺后,积极主动与松原中院院领导联系,争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丛书》,捐赠给受援单位,并送到了办案法官手中。在援疆工作中,于涛依托本职岗位工作,主动发挥法律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受援地社会治理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开展普法宣传的相关工作计划。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带领民一庭干警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环境资源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呼吁广大群众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积极响应“访惠聚”驻村工作,到广阔的基层一线去、到人民群众中去,经受磨炼和锻造,增长才干和本领,为筑牢维护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的基层基础贡献力量。7月2日,当事人余某某等人带着写有“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 平易近人 业务精湛”字样的锦旗,来到阿勒泰中院,将锦旗交到了于涛手中,也将感谢一并送给了于涛。对于涛来说,这锦旗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即代表了当事人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驱使于涛在援疆路上、在审判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守护人民公平正义奋力前行。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7月12日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守一线的基层法官,以法庭为家门,脚下沾泥土,法庭里的故事,就从这田间地头说起。张某、王某于2008年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王某将土地转包给张某耕种,转包期限为2008年到2028年,张某、王某签订的合同经过村委会同意,村委会也与张某签订了该地的承包合同。十几年来,张某一直经营耕种该地,直到2021年4月,王某趁张某还没耕种,强行耕种了该块土地,张某诉至法院,请求依法裁决。新安镇人民法庭承办法官孟玲在接到案件后,联系了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在得知原被告双方确实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并核实了承包期限后,考虑到“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化解这起土地纠纷时间要快,不能等、不能拖,如果错过了农时,原告的损失会很严重。孟玲当即联系了当地司法所、村委会相关人员,三方联动,组织开展调解工作。耐心地听取原告诉求,询问被告意见,并向被告释明法律相关规定,融情解惑、以理服人。最终被告认识到了自己在该起纠纷中的过错,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撤诉并重新翻地播种,此案圆满解决。一直以来,新安镇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办公办案要细心、接待群众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服务群众要贴心”的“四心”工作法,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在思想上亲民、方法上便民、行动上利民,切实将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7月12日
交友是一门大学问,《诗经》、《论语》、《周易》等诸多经典古籍之中有关交友的论述灿若繁星。古人认为,交到亦师亦知己的朋友,一辈子受益无穷,而交错了朋友,不但于己无益,还可能毁了自己的一生。古人因此认为,交友之道,道在交心;而交友之重,重在仁德。也只有与有仁德的人交朋友,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孔子所说“无友不如己者”的道理。而《荀子》中有关“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等论述,更说明了交贤友的重要性。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2021年07月12日
古人常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所谓境随心转,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好的心情,凡事乐观处之,即使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也不心生厌戾之气,而是以平静之心面对,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付诸努力去对待,很快就会走出困境,反之,如果不珍惜所拥有的事物及人而粗暴对待,好的事物和人也很快会消失和离开,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精彩解读《群书治要》,告诉我们心性的好坏,如何改变我们的境遇。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2021年07月11日
首届《群书治要》文化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原创
2021年07月11日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来,一直以劝导人们“积善”为宗旨,《群书治要•周易》有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古人从天地之道,日月盈亏悟出了人们积善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谦虚能使人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支持与信任,而懂得谦虚,便更知“日新又新”的重要,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2021年07月09日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论语》有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误了大事。所以五经里都强调慎言的重要性,而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优柔寡断,否则就将错失良机。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2021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