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近日,一段独臂篮球少年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视频中,独臂少年行如流水不断在胯下和背后切换运球速度流畅,令人咋舌 ↓↓↓                           独臂少年打篮球爆红网络这名少年虽然只有一只手臂面对比他更高、更壮且年长的对手他丝毫没有退缩运球和投球都自然、精准、流畅他的动作迅速点燃整个球场人群中频频爆发出欢呼声甚至有网友说自己一开始单看动作根本没看出这是个独臂少年“要么努力,要么放弃”这位少年叫张家城,今年13岁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人5岁时,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右臂 在短视频平台上能看到这位少年发布的日常训练视频在家中、在操场上每个可以打球的地方都有他练习的身影“要么努力,要么放弃”这是他的座右铭NBA球员前来为他点赞加油张家城打球的视频火了之后NBA全明星后卫利拉德前来点赞并夸赞了他的运球 NBA球员塔克也送上祝福:继续坚持,年轻人!对于大家的祝福和鼓励张家城的回答简单又朴实:我会更加努力!网友: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张家城在球场上的表现让无数网友献上掌声他也用汗水和坚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澎湃新闻等监制/徐冰  主编/米莎编辑/余甜甜 校对/高少卓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0年06月03日
人都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坚强,忍出来的性格;真正的强者,都是逼出来的;真正的独立,都是一个人扛过来的。人生,就算阻碍再多,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逼自己一次,就不会发现隐藏的潜力,不靠自己一回,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独立。                   我们都拥有无限潜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面对压力时,不要过于焦躁,也许这只是生活对我们的一点小考验;当生活山穷水尽的时候,不要懊恼,那是生活对我们的体验,柳暗花明,也许就在下一刻等着你。                                       史铁生的绝望与重生史铁生是在21岁时双腿瘫痪的。就像他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他那时心情无比地糟糕和绝望。史铁生的病根是在山西延川县插队时落下的,一次他在山上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之后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那一年他才18岁。21岁时,史铁生因为腿疾而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件事似乎再一次证明了生命的脆弱。只是一次淋雨,就无端瘫痪了双腿,让一个本来鲜活年轻的生命,无比地接近枯萎死亡。那段日子,史铁生每天躺在床上唯一想到的事情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快快的死去。甚至于他每天早晨醒来,都因为自己依然活着而沮丧。瘫痪后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就像他文章里写的那样,暴躁易怒。为了逃避现实的世界,在正常人上班之时,他总是摇着轮椅,到那时还人烟稀少的地坛公园里去。从朝至暮,春秋往复,耗在这园子里。可以想见史铁生那时的孤独苦闷,但是不管活得多么艰难,多么痛苦,生命却始终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死亡依然被一再耽搁。所幸母亲是爱他的,一直陪在史铁生身边,一直坚信自己的孩子还能够再次站起来,默默的陪伴着史铁生。启发史铁生的是卓别林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城市之光》。片中女主人公要自杀,却被卓别林救了。这女主人公说,“你为什么救我?你有什么权利不让我死?”而卓别林的回答令史铁生终生难忘。他说,“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这句话让史铁生心中怦然一动:是啊,咱们早晚不都得死?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既然如此,何不先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1974年,史铁生为了生计,在北新桥街道工厂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在这里上班既没有公费医疗,也没有任何劳保,所干的活儿是在仿古家具上画山水和花鸟,有时还画彩蛋,如出满勤每月30元工钱,但他为了看书和尝试写作,每天只干半天,一月下来只能领到15元,这活儿他一干就是7年。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待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屋漏偏逢连夜雨,1979年,由于下肢麻痹、肾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不得不造漏排尿。紧接着由于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受阻,再加上每天长时间地坐压,褥疮发作,前景是败血症。1986年,前列腺引起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止写作整天卧床……冬天,他那毫无知觉的腿,经不起寒冷,如果冻了,就有坏死的可能;夏天,全身的热量只能从上身排出,额头的痱子从来不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史铁生也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他把自己人生遇到的种种苦难全部都转换成文字,写在了自己的文章里。1980年,他创作出的小说《我们的角落》被田壮壮改编成了电视剧,在当时的影视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83年,他创作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本年度“青年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他的作品《奶奶的星星》又获该年度“作家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小说《命若琴弦》还被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经过陈凯歌的精心导演,引起了强烈反响。苦难似乎还在继续试探史铁生生命的韧度。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又患上了尿毒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并且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当时史铁生日常的生活。苦难总是在我们还没有发现它时而悄然降临,面对苦难,我们莫名的恐惧和无助,无所适从,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从最初的惶恐到接受,从接受到坦然,只有从容面对,我们才能焕发出生命中不一样的光彩,也许就是史铁生的瘫痪才铸就了他后半生的辉煌。让中国文坛多了一颗璀璨的金星。很喜欢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给我们每一个人安排的人生都是最好的,即便是我们正在经历着挫折、坎坷、艰难和种种障碍,它都是来成就帮助我们的,只不过结果正在路上,需要我们用时间慢慢的去等待,只要耐心坚韧的等待,最美好的事情就一定会出现,他也是对我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回报。下面是白岩松在同济大学的一次演讲,送给正在经历坎坷挫折的人,希望看到此视频的人能够给您信心和鼓励,一切终将过去,美好就在眼前,时间会给您最好的答案。附视频:                              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Summer
2020年05月31日
65岁,87天,627英里。一个平平无奇的老人,踏上了步行寻访老友的旅程。这是《一个人的朝圣》的故事,曾让全世界无数人感慨、感动、向往,也成了许多人的心灵圣经。“我现在马上出发。只要我一天还在走,她一天就要活着。请告诉她这次我不会让她失望。”只要我在走,只要她还活着,相隔万里的老友,一起对生活的苦说“不”。这不禁让人想到疫情面前的中国人。那些往日平凡到模糊的面容,那些并不起眼的工作和生活,因为共同的坚持,变得熠熠生辉。一场疫情,让一位平平无奇的快递员火了,他的名字叫汪勇。疫情爆发前,这个叫汪勇的男人,和武汉其他普通快递员一样,上班时兢兢业业,打包、搬货、装箱、运送,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当疫情来临,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大年三十那天,汪勇第一次接下金银潭医院护士的接送任务,那时的他,甚至连防护服都没有,直接戴着口罩,准点将车停在了医院门口。不是没有害怕过,用他的话说:“当我看到晚上有护士发单,目的地距离医院有几十公里那么远,没有一个人接。我就改变想法了。”原本的恐惧在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前,消退了。第一天,汪勇接送了十几个一线医护人员往返,一天下来“腿都是抖的”。他没有放弃,咬着牙继续接送,直到医生们的出行开始有了保障。普通人做到这个阶段,足以“功成身退”,但汪勇还是继续坚持奔波着。他一边发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一边为医护人员对接餐饮、防护物资、生活需求,大到保暖衣物,小到指甲钳、眼镜片,他无微不至。“我每天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决问题,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停下,但只要医护人员呼唤我,我随时都在。”坚毅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一个毫无资源的快递员,因为坚持,在武汉成为“超级英雄”般的存在。灾难面前,人性究竟能有多坚韧?没人能回答,因为中国人总是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付出刷新着答案。总有一些平凡人,明知光芒微弱,却依然坚持着燃烧自己,温暖世界。因为平凡,所以更显伟大。哪怕没有披荆斩棘,轰轰烈烈,却在静默无声中,彰显坚持的力量。生活很苦,但请你选择相信另一个打动无数网友的人,是一位外卖小哥。在流传甚广的视频里,他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自己一天外卖收入不过百来元,一边又乐呵呵地笑着。不太协调的动作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位脑瘫患者。其实,他的工作并不顺利,因为没来得及拍照识别,甚至被封停了账号,在疫情冲击下,工作收入也明显受到了影响。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坚持工作,哪怕网友纷纷提出想要资助他,他还是拒绝了。一字一句地对镜头说:“我自己凭自己的努力赚钱。”如果生活是一场煎熬,这个年轻人选择用坚毅谱成一首歌。没有什么天生强大,只有对未来的极致渴望,当一个人向上的冲劲足够强烈,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生活很苦,有人选择就此沉沦,有人选择怨天尤人,还有一群人,不纠结,不艳羡,而是以自己平凡作为起点,奏出命运的最强音。所以我们看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背后的建设者们不眠不休,只为与病魔抢时间;千万医护人员千里驰援,星夜奔赴最危险的一线;普通的社区基层工作者,只为了一份牵挂与一份责任,走遍几百户居民,每天运送数百斤物资……我们就会明白,每个挺身而出的平凡人,都可能成为真正的英雄。就像这本书里说的:“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梦想,让平凡人做自己的英雄有位哲人曾说,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在踽踽独行的人生路上,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坚持。不论行业、年龄,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演员郭涛自然也不例外。“请告诉她,哈罗德·弗莱正在来看她的路上。她只要等着就好。因为我会来救她,知道吗?我会走过去,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听清楚了吗?”用双脚横穿英格兰,这个在旁人看起来可笑至极的想法,却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主人公坚持下去的寄托。而郭涛同样经历了一段不被理解的人生旅程。几年前,郭涛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在50岁前完成三个心愿——写一本书、做一项公益活动、拍一部电影。前两项都早早完成,唯独拍电影的想法困难重重。从投资到剧本,从演员到后期制作,郭涛为了能拍出电影,前后几乎停工了三年。在郭涛看来,总有些事情值得坚持,对艺术的追求如此,对初心的守望同样如此。终于,他还是实现了心愿。整整三年,在旁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他毅然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也许,正是这份在梦想面前的坚持,让他对那些在疫情面前奋勇向前的平凡人感同身受。“我特别为那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感动,10天建成一座医院啊!”郭涛个性中的坚持,在很多年前出演话剧《恋爱的犀牛》时,就可见一斑。那是他作为男主角的第一场实验话剧,为了演出效果,他用了一把真正的刀来割开红布,结果太过投入,砍到了自己的手指,流血不止。一直到演出结束,才送去医院,整整缝了十几针。在遥不可及的梦想面前,每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只要坚持向着梦想前进,哪怕每一步只能前进毫厘,总能在追梦路上不留遗憾。《恋爱的犀牛》里有一句台词让很多人热泪盈眶:让我们把美好的东西坚持到底。对每个平凡的追梦者来说,选择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坚毅,让每一颗沙砾闪光有一部短片叫《致敬平凡》,介绍了四位在中国排球运动中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曾是陪练、替补、理疗师、后勤工作人员,从不曾出现在聚光灯下,但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从不懈怠。短片最后,“铁榔头”郎平带着队员们向这几位工作人员致谢。她感慨地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少用到“坚毅”这个词,但它离普通人并不遥远。当你不惧旁人眼光,为正义挺身而出时,你是坚毅的;当你执着地追求着梦想,不计结果,不论得失,只为证明自己,你是坚毅的;当你认清生活的残忍真相,依然用满腔热情去温暖世界时,你是坚毅的。在一次TED演讲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安吉拉·达克沃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带领研究团队,去过西点军校观察谁能够坚持到最后,在全国拼写比赛中看谁能胜出,进驻私企看谁的业绩最好,进驻学校看新就职的老师谁最能胜任。出人意料的是,那些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不是靠漂亮的外表、强健的体魄,也不是靠我们认为的智商IQ和情商EQ,而是靠坚毅力Grit。GRIT,本意是指坚硬、耐磨的沙砾,翻译成中文,却选择了坚毅。这恰恰告诉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是一颗不起眼的沙砾,但经历磨砺,选择坚毅,最后自有一番光华。《论语·泰伯》里,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真正的“士”,宽广,强韧,坚持,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所谓坚毅,就是为了证明,再细小的事情,只要坚持就可以达到宏大的目标。“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众生皆苦,但选择坚毅,就能为平凡的人生,保留一束温暖的光。文 / 居潇潇编辑 / 栗子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5月31日
整整15年,没人想过,申军良真的能等到和儿子团聚的一天。但这一天,终于还是被这个永不放弃的男人等到了。最近,有一则新闻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一个叫申聪的孩子被找到了。在2005年,刚刚1岁的他被"梅姨”生生从母亲身边抢走,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关于“梅姨”的身世非常神秘,根据人贩子张维平供述:自己拐卖的9名儿童,都是经过梅姨介绍买家。梅姨就是中间商,她还知道孩子的下落在哪,找到梅姨,对所有失孤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可实际上,关于梅姨的身份和形象,一直处于尚未定论的状态,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证明“梅姨”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或许在现实中,“梅姨”不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犯罪团伙,一个人物代号……但是我们知道从那以后,父亲申军良踏上了漫漫寻子路。这些年,他找遍了孩子丢失地广东省和周围一切可能的地方。光是寻人启事,他就印了超过一百万张,期间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数不胜数。为了找孩子,申军良把房子车子都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都劝他“别找了,孩子长大了,就算站在你面前也认不出来”,他依然不肯放弃那一丁点的可能。申军良写给儿子的信他曾说:“我就是想看一眼孩子,知道他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看看他过得好不好。”对他而言,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希望。好在,15年的漫长寻子路终究有了好的结果,而申军良心中那曾经渺茫的希望火种,正一点点燃烧成生活最美的样子。不放弃希望,才能逆风翻盘说到逆风翻盘的人生,就不得不提李子柒。在网红时代,这个总是在种田、下厨、做手工的女孩显得和旁人格格不入,没人知道,在她小小的身躯里,隐藏着怎样倔强的灵魂。李子柒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早早没了父亲,母亲又带着她改嫁。然而,继父的虐待、母亲的离世让她彻底成了孤儿。幸好,年迈的爷爷奶奶把她接到了身边,悉心抚养长大,但爷爷也在她五年级那年去世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家庭,只剩下奶奶和李子柒,她只能早早地去了大城市打工。小小的她在饭店当服务员、给人端盘子,一个月赚300块。虽然薪资极少,但那时的她,连挑剔的资格都没有。年少经历的苦难,并没有磨去李子柒内心的希望,她始终想着,有一天能带奶奶过上好日子。 2012年,奶奶病危,李子柒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守在唯一的亲人身边。 与此同时,她开始试着自己开网店,做视频,把最朴实的生活展现给所有人。 儿时跟着爷爷给村里红白喜事帮厨,让她练了一手好厨艺; 家徒四壁什么都只能亲手做,让她掌握了木工、瓦工、染布、编织等各种门类的技巧;李子柒这个名字,就这样一炮而红。很多人看她的视频,总是能在不紧不慢的动作、行云流水的神态中得到治愈。现在想来,那是因为,这个见过生活狠厉的姑娘,早就把所有事都看得云淡风轻。在跌到人生谷底时,她都不曾放弃,如今外界的喧嚣,于她只是点缀。《流浪地球》里说:“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选择希望,李子柒才把人生的烂牌打出王炸。怀揣希望的人,终将被眷顾歌德说过,对于一切事物,希望总比绝望好。当我们坚持对生活抱有希望时,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记得看过一段视频,一位民工大哥刚刚下班,开心地在人行道上蹦蹦跳跳,就像个天真的孩子。那一幕打动了亿万网友,他并没有傲人的财富,也没有身居高位,却拥有更珍贵的东西:对生活的希望。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怀揣希望继续过呢?曾经有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叫作《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片名恰好来自于一句谚语:“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影片中,男主角派特目睹妻子出轨后受到刺激,住了整整八个月的精神病院,妻子顺势抛弃了他,他却依然是个彻头彻尾的乐天派。女主角蒂凡尼,老公车祸突然去世,于是她也患上了轻微的精神疾病。这样两个旁人眼中的“缺心眼”,在寻求幸福的路上跌跌撞撞,遍体鳞伤,却始终相信着爱情,最终,他们成为了彼此的救赎,收获了幸福。两个普通人,因为相信着幸福的可能,所以一起冲破了生活的阴霾。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值得所有人铭记: “你需要尽你所能,最大限度地去努力。只要你能这么做,只要你能保持乐观,你就能看见一线希望。”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每一个选择希望的人,终究会被命运眷顾。多少年后,生活的记忆都会变得支离破碎,那些过往的坎坷会渐渐模糊,只有内心那份温暖和光明会保留。那些微笑着的面孔,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得偿所愿,那些苦心孤诣,都在诠释着同一个道理:只要选择希望,终将不负此生。作者:居潇潇,愿与你一起,瞰见广阔世界。本文为十点视频原创。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5月31日
就在前天,持续了近1年多的“孟晚舟事件”迎来了最新的判决!544个日日夜夜的“软禁”后,孟晚舟依然无法重获自由!对此,华为公司发表声明表示失望。“我们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将继续支持孟女士寻求公正判决和自由。”这一结果令人气愤!544个日日夜夜的煎熬与羞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体面,尽显狼狈和脆弱。但是,孟晚舟比我们所有人想象中都要强大。根据当地法院此前发布的消息,当地上午9时便已将裁决书发给双方,11点后才对外公布结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孟晚舟早在出席法庭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未能获释的结果。她不但选择了出席法庭直面媒体,还从容不迫面带微笑。现场的记者表示:“孟晚舟很淡定。”在离开住所以及抵达法院时,均面带微笑,步履轻松,还在步入法庭时伸手与旁边的记者打了下招呼。孟晚舟的笑容,一如她十几个月前被捕的笑容一样,眼神里洋溢着不变的从容与笃定。网友说:内心够强大,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只有内心足够坚强的人,才能在人生窘迫之时“笑看人间沉浮事”。《人体秘语》的作者莫里斯说: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眼神是人体中无法掩盖的焦点。眼睛最能体现内心深处,只有内心足够自信,眼里才满是从容。 01 孩子身上的品质传承自父母在孟晚舟被捕后,有记者采访任正非:“如果当时,您和您女儿一起去了加拿大,一起被抓了怎么办?”任正非笑笑,云淡风轻地说:“那就陪女儿好好聊聊天,顺便把美国二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读一读、学一学。然后写一本书,就讲中国未来二百年应该怎么崛起,应该怎么向美国学习。”有句话说: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攻下一座城池更加伟大。任正非就是这种人。面对美国的挑衅和质疑,面对被强制装上电子脚铐的女儿遭受的侮辱,他泰然自若,显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绝对自信。他不仅相信自己的女儿扛得住,更相信华为扛得住。当记者问任正非,华为是不是到了最危险、最危难的时刻;任正非坚定地回答,不会,现在该是在最佳状态了。王阳明曾说:临难不惧,是真正的内心强大。虎父无犬女,有父如此,孟晚舟就是坐在监狱里喝茶看报,也不足为奇。任正非在《面对面》的采访中讲到女儿被捕后的生活:女儿很乐观,每次打电话都非常忙,她自己在学习5、6门课,准备读一个“狱中博士”。身处困境,依旧保持冷静,任何时刻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世间纷繁复杂。可见有其父必有其女。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内心有多坚强,就能培养出内心有多强大的孩子。任正非给孟晚舟最珍贵的不是财富、名誉、地位,而是一颗能掌控人生所有状况的强大内心。 02 内心强大的孩子足以改变人生有些人一出生就拿了一副好牌,有些人一出生就命途坎坷。看到一则网友讲述的真实故事。网友所在的小学,有个姑娘一出生就得了鱼鳞癣,绝症,医生预测她活不到17岁。从小,她的皮肤就像蛇皮那样裂开,红红的,又可怕又丑陋。(这种病是一种基因缺陷性疾病,主要是皮肤干燥,脱屑,就像鱼鳞或蛇蜕皮的情形)因为如此,她在学校被同学嫌弃,说她恶心,常常拿吃剩的面包、喝剩的饮料瓶扔她。没有人愿意和她同桌,她坐在教室的最角落,书包、文具、课本经常被同学扔出教室。尽管受尽欺侮,这个女孩仍旧坚持学习。直到读完了初中、高中,后来,还去了海外读大学。曾经只能躲在角落暗自神伤的女孩,现在已经成为美国一家橄榄球协会的裁判,曾经被别人指点的弱者,现在别人却仰仗她的指点。听说,她还创建了自己的基金会,去TEDtalk演讲,想要帮助那些和她一样被命运捉弄的人,勇敢对抗现实的不公。她凭着自己那颗倔强的心,活到了17岁,活过了20岁,硬是把一手烂牌打得鬼斧神工。有人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每次在学校被欺负,不想去学校时,妈妈都会告诉她: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只要自己的内心刀枪不入,就没人能挡住你的路。她还说,自己背负的苦难,妈妈承受的不比她少一分一毫,妈妈都没有放弃,她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很多父母都以为孩子不理解他们,其实,孩子远比父母想像中更懂事。父母的心里装得下山川,孩子的心里就容得下湖海。想要冲破命运的重重藩篱,靠的还是自强不息的内心。王朔说: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当你足够强大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 03 什么是内心强大?知乎上有个提问:“什么叫内心强大?”下面有一个高赞回答:内心强大就是绝对自信。并这样解释:内心强大的人拥有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的核心自信。与之相对应的是依赖于外在条件的条件自信。而决定自信高低的,是对人生的追求。条件自信让你相信有把握做到,核心自信让你相信努力就能做到,而对人生的追求让你相信,你早晚可以做到。所以,强大的内心就是自信心。想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就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建立自信心的第一步:帮助孩子驱除内心的恐惧。儿子九岁的时候,开始学骑自行车,学了整整一个月,仍需要大人扶着才敢骑。我想让儿子自己骑,儿子总是说害怕摔倒。有一次,我在扶着的时候偷偷撒了手,儿子自己骑了好远才发现。我说:你看,你这骑得多好呀。后来,儿子不仅把自行车骑得飞溜,还学会了攀爬自行车,成了一名攀爬自行车爱好者。心理学家说:无论做什么事,自信都是最好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当孩子自信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无所畏惧。当孩子不自信的时候,就容易畏手畏脚。当孩子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会更加不自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建立自信心的第二步:帮助孩子培养安心的能力。输不起的孩子最缺乏安心的能力:对自己的失败无法释怀,对别人的成功耿耿于怀。输不起的孩子背后都有输不起的父母。这种情况多是因为父母的苛责和期望过高。苛责和期望带来不安全感,进而产生恐惧,孩子就会输不起,并陷入这一恶性循环。父母要明白,困境是成长的力量。只有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一步步建立自信,孩子才能自己去克服更大更多的困难。建立自信心的第三步: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和追求。人要实现梦想,就要有追求,并为之不懈地努力。“格斗女王”张伟丽的故事曾刷爆全网。张伟丽在UFC深圳格斗之夜一战成名,仅用42秒就将对手打倒,成为了中国历史性的UFC首位世界冠军。可这短短42秒的背后,是张伟丽18年的沉寂、付出与血泪。她上演了“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的现实版。雷军说:梦想,是你此生热爱与天赋的最高形式的表达。你的梦想有多大,你就有多强大。父母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和追求,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发掘孩子身上神奇的力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你不必优秀,但一定要内心强大。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佼佼者,但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功。胜利者往往不是最聪明的那个,而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敢于承受失败,勇于从头再来,这是对孩子内心的历练。只有经受得了风浪,孩子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内心的力量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应该是每一个父母教育的终极追求。作者:夏天来源:亲子学乐(kidsfund)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5月31日
01最近看了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茉莉的最后一天》里妈妈和女儿茉莉间的相处模式,让人觉得无比扎心。茉莉懂事乖巧,成绩优异,一直是父母和周围人的骄傲;妈妈温柔优雅,曾经是留美硕士,有了孩子后,选择成为家庭主妇。表面上完美的一家人,可平静的表象下,却暗藏汹涌。一天晚上,茉莉平静地走向阳台,跳下去了。妹妹可莉正在听歌、看杂志,完全没注意姐姐茉莉在干什么。原来,妈妈是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母亲。生活里,她偷偷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装了摄像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注视下。妈妈一边在卧室叠衣服,一边通过摄像头观察客厅的女儿。学习上,她更是从小要求茉莉出人头地,不然就是“废物”、“没出息”,禁止女儿参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认为文学是“不正经的东西”。甚至是茉莉自杀后,妈妈还是没有停止对女儿的控制。她去翻茉莉放在学校的东西,找茉莉生前的心理医生,还授权了一位研究员抽取茉莉的脑细胞重组女儿生前的记忆。直到妈妈看见女儿眼里的自己: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我没有生你的话,我现在早就是教授了。”满满都是沉重和压抑。难道茉莉的妈妈不爱女儿吗?当然不是。她多年来尽职尽责照顾着女儿。女儿送她发夹,她一边埋怨女儿乱花钱,一边喜滋滋地戴上就再也没摘下过。可问题是,当妈妈把所有的爱和期待都放在女儿身上,这份爱也太让人窒息了。没有一个孩子,能承受得起“我都是为了你”这句话。当付出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当控制披上了“为了你”的外衣,这样的爱和给予,成了一种病。02控制欲,是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理想自我”。美国心理学家埃文斯曾讲过一个故事。卖冰激凌的窗口前,站着一位妈妈和她的女儿。妈妈问女儿:“你要哪种口味的?”女儿说:“我想要香草的。”“我觉得巧克力的好一点。”“不,我就要香草的。”“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最后,妈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当埃文斯问妈妈“为什么一定要让女儿选巧克力味”时,妈妈却说:“我觉得好吃,所以想给女儿吃。我太爱她了,我只想给她最好的。”其实,是妈妈自己的心里住着一个喜欢吃巧克力冰激凌的小孩。所以她把自己的心理需求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两年前,一位名叫孙安佐的18岁少年声称要去学校射击,随后被美国警方搜出一把手枪和1608枚子弹。这一事件,引起了大众的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孙安佐妈妈的教育方式。他的妈妈,是台湾女星狄莺。狄莺曾在节目里透露,从小到大,她都严格控制儿子的饭量,甚至每天花七个小时盯儿子吃饭。小学毕业前,从来不让儿子单独出过门,哪怕是门口的便利店都不行。对儿子的学业更是高标准、严要求。还动不动向孩子诉苦:妈妈为你牺牲了一切,改变了作息、没了朋友,还天天照顾你,你怎么对得起我。表面上,狄莺为了儿子付出一切。但实际上,她不过是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成为,却没能成为的样子。狄莺小小年纪出道,小学还没毕业就出来唱歌谋生活,还经常被人欺负,被迫长成了泼辣的性格。可她心底却希望自己可以有学问、有地位,还有人保护。于是,她一直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型培养孩子。像狄莺这样的父母,往往看不见孩子的真实存在,也不在意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只能看见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理想自我”。而被迫背负着父母理想的孩子,就像被剪断翅膀的小鸟,一生都飞不出爱的牢笼。03控制欲,让孩子患上了“空心病”。央视曾经花费十年时间,打磨出了一部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个“问题少年”家明。家明爸爸是一家企业的管理层,从小家境不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可以出人头地。儿子买了宠物,一回家,就被他丢掉;儿子想骑自行车去远一点的地方,话还没说完,他就坚决反对;儿子想当流浪歌手、背包客,想学画画,他都说不行,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十几年来,家明爸爸日复一日拼命让孩子读书,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可结果,却把儿子变成了仇人。家明一心只想“自由”,最后高中都没有念,整天窝在家里上网、玩游戏,甚至还会时不时自残。被送去训练营的第一天,家明就因为不愿铺床,和教官厮打在一起。也许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让他们少走弯路,却不知这样的爱,也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和自我。有一位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上中学的时候,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给了她很多帮助。但是因为朋友成绩不好,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她们继续来往。妈妈还动不动就偷看她的日记,并说:“你就是整天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成绩才会这么差。”不让留长发,不让穿吊带裙,也不让周末出去玩。总之,一切与学习无关的都是妖魔鬼怪。结果等她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社交技能,恋爱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与另一半相处。做事情唯唯诺诺,敏感又多心,经常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其实,无论是叛逆的家明还是隐忍的网友,他们都丢失了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独立的灵魂。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被控制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靠父母推着走,早已失去了前行的动力。最终,只能成为一个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的空心人。04看见和接纳,是唯一的解药。茉莉自杀后,妈妈试图把小女儿可莉变成另一个茉莉。一次,可莉拒绝了妈妈要老师给自己补习的想法,妈妈生气得指责她,又一次提到:“要是没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可莉哭着反问她:“你以为我们想被你生出来喔!”很多时候,不听话、爱冲动、做事磨蹭、不爱学习......这些父母眼里孩子的缺点,到底是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还是违背了父母的期待?作为父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强大自己,成为一颗枝繁叶茂的树,默默引领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成为自己理想的模样。就像纪伯伦的那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因为爱,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作者:七七晴歌来源:女儿派(ID: nverpai)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0年05月31日
《三国志》记载,刘备客居荆州时,某天在刘表处饮酒宴会。中途去上厕所,回来后泪流满面,问其原因。他说:“我以前身子就没离开过马背,大腿上一点赘肉都没有。现在不怎么骑马,腿上竟然长出了肥肉。时间过得好快,我很快就老了,但还一点功业都没成,因此感到悲哀啊。”年少时总觉得追梦很容易,直到年龄渐长在生活面前,屡屡受挫,被迫妥协数次之后,才明白: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做人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扛事就是才华横溢。01没有人可以和命运讨价还价。曾看过一句话:“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看曹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只觉人生就该这般痛快,爱憎分明。 40岁看司马懿忍辱负重,步步为营,感叹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直到60岁看刘备,才知道人生就是一个熬的过程,很多时候生活并没有绝对的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刘备的一生,多走在崎岖坎坷之路。 47岁仍寄人篱下,从军以来,小战或胜,大战皆败。 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将近30年的时光里,漂泊不定,手里甚至没有超过1万的士兵。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称帝的那年,他已经60岁。 刘备最大的才华,就是他用惊人的扛事能力,去给现实以反击。 白手起家,屡战屡败又如何? 扛过去了,便也就有了金戈铁马,丰功伟烈。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写道: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旧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电影《万箭穿心》讲述了一个苦涩的故事。下岗工人李宝莉亲自举报了,出轨的丈夫马学武,马学武因此下岗失业,想不开跳江自尽了。马学武也许解脱了,但他的母亲还需要人养老送终,儿子尚未成人。 李宝莉在心里说:马学武,你不负责任,我来负。她拒绝了闺蜜的帮助,成了武汉街头的一个“扁担”,早出晚归,像个男人一样,用一个扁担扛起了一个家。 她经历过背叛、抛弃、打压,生活的磨砺没有让她黯然失色。她始终都是人群中鲜活的,看似柔弱,却不肯低头屈服的李宝莉。人生在世,祸夕旦福在所难免,有人在苦难面前流干了泪水,也没能将困苦消化。有人一言不发,扛起了所有的事,默默在风雨中前行。我们常以一些世俗标准标榜优秀,却忘了在现实面前,没有人可以和命运讨价还价,一旦你轻易妥协,人生自然也会敷衍你。02优秀的人很多,能扛事的人太少。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有能抗得了事儿的人。 ”能扛事,其实是一个人最底层的能力要求,比如心里永远有股力量,支撑自己或一个家活下去。作家杜拉斯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户住在铁路旁的人家,由于长期拖欠水费,自来水公司停了他们的水。一人在家的女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一整个下午,她没办法给孩子们洗澡,也没有水给他们喝。做临时工的丈夫下班回家后,全家人离开住所,走向不远处的铁轨,一起卧在铁轨上被轧死了。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让你的世界天翻地覆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扛得住。小到一次偶然或意外,大到一场大病或自然灾害,如果你扛住了,那么多年后这些经历都是下酒菜,不幸没有扛住,过往与未来都是一场空。能扛事并不是毫不畏惧,而是你明明感到焦虑或痛苦,但仍愿意迎难而上,从不会轻易一了百了。在低谷与绝境之中,从不放弃希望,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仍有信心和力量。1996年,马云到北京推销自己的“中国黄页”,纪录片《书生马云》记录了这个年轻人的经历。身材瘦小的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但没人听得进去他的宏图大业,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人不像好人!吃了无数个闭门羹的他坐在车上说道:“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了。”这句话并没有落空。后来他改变了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成为了最知名的中国企业家。但这一路以来只有北京曾这样“伤害”他吗?2000年资本寒冬,为了团队更好的发展,他忍痛裁掉了很多员工。裁员之后,马云曾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哭着问对方:“我是不是个坏人?”这样的落魄不止一次出现在马云的创业路中,倘若他在其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倒下,就不会有今天的他。如他自己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历史和时代给过每个人机遇,也许我们曾抓住了那点光亮,却无法一个人抗过必经的黑暗,才徒留遗憾。没有人生来特别能扛事,每个人都在自己人生课题之中,寻找成长最快的答案,直到在社会摸爬滚打之后,才明白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能扛事。03苦要自己吃,事要主动扛。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中提到: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她。母亲拦住她,称那条路是母亲曾经走过的弯路,走不得。她并不相信,非得自己去试一试。母亲虽然心疼她,却还是选择放手。后来,她发现母亲是对的,那确实是一条弯路。于是她又阻止其他的人走那条弯路,然而,那人和她曾经的反应一模一样。她只好像母亲那样,表达自己关心,也同时表达自己的无奈,送她一句,一路小心。后来,她终于明白,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过来人”为你指路,是想让后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可是没有现实的磨炼,你永远也扛不起这漫长的一生,有些弯路,非走不可。就像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而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被动地接受命运和现实和安排,只会在慌乱之中徒留一身疲惫,得到残缺的经验。只有主动扛起人生必经的苦楚,在黑暗与泥泞之中脱胎换骨,才能坦然应对生活的每一次考验。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这个世界从不相信运气,只青睐实力。为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马不停蹄。曾经的期待与热忱,都会化为一个简单的目标:做个能扛事的成年人。与朋友们共勉。作者:哲学君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5月30日
父母是这世界上对我们最掏心掏肺的人,他们爱我们胜过爱他们自己。无论我们是不能自食其力的孩童,还是能独挡一面的大人,他们都一如既往的关怀着我们,疼爱着我们。几十年的父母恩凝结的亲情纽带逐渐变成了永远都砍不断的金锁链,父母也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无法割舍的人。父母在,我们如有巢的鸟儿,飞得再远也不会孤寂哀伤,因为我们心有所依。可是当父母与世长辞,我们将成为断线的风筝,满心彷徨,孤苦无依。01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世说新语》中写道:“生老病死,时至则行。”仔细品味,这八个字蕴含着多少的无奈与辛酸。谁也控制不了生老病死,儿女也终究有一天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生离死别。母亲生我们时,剪断的是血肉的脐带,这份割舍是生命诞生的喜悦;而母亲离世时,剪断的却是我们情感的脐带,这份割舍是锥心裂骨的痛苦!虽然,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的必经历程,虽然,我们也都知道与亲人生离死别是每个人不愿面对而又逃避不开的事,可是,真正面临与父母的永别时,谁又能做到豁达淡然?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求学,漂泊在世界各地,与父母聚少离多。后来,母亲忽然去世,他从北京匆匆赶回老家,却只看到一口黑魆魆的棺材,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容。邻居将母亲临终一直念叨的两句话告诉他,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 第二句是:“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季羡林听后,悲恸欲绝,愧疚万分。后来他在自己的散文《永久的悔》中写道:“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人生有很多遗憾可以弥补,可是如果人去世了,就算是有千句忏悔、万般愧疚又有何用呢?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告诫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为儿女每一天的远游,都会让父母牵肠挂肚。长久的远游不归,更会让父母望眼欲穿。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儿女不远游,常相伴,才是最好的孝啊!02儿女是风筝,父母是线轴。莫等线断,空留悔憾。作家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一个人无论是年幼孩童还是年近半百,父母能健康在世就是你的福气。父母年轻强壮时,可以给我们关怀与照料,父母年老体衰时,仍可以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又无处可诉时,是父母的倾听与劝慰减轻了我们心灵的压力;当我们遭遇情场或职场的打击时,是父亲的肩膀母亲的怀抱给了我们面对不幸的勇气。父母年轻时是我们的护身符,年老时则是我们的定心丸。父母对子女来说意义非凡,所以子女要珍惜父母在世的时光,别在父母永久离你而去时留下锥心的遗憾。有人说,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这话一针见血地说明:及时尽孝才是最好的孝,事后补孝毫无意义。因为世事难料,岁月也不饶人,父母会在等孝的时光里渐渐老去,然后离去。03古代有一男子叫韩伯俞,从小到大,每回犯错,母亲都会打他,但他从未哭过。后来有一天,他又犯了错,母亲打他,结果他大哭。母亲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以前,您打我,很疼,但我能感受到您是为了教育我才如此,所以没哭。但是,今天您打我,力气小了很多,已经感受不到疼痛了,说明您已经老了,我能孝敬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忍不住啊!”是啊,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我们无法控制父母变老,却可以在他们变老的路上让他们的余生更开心一点。因为生命无法重来,没能及时尽孝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永远不要相信所谓的来日方长,要记着尽孝常常是时不我待。父母在时,我们年龄再大,也有做孩子的幸福感,也常常能感受被父母疼爱、宠溺的滋味。而一旦失去了父母,便如断线的风筝,彷徨无助,孤苦无依。台湾著名歌星费玉清之所以要退出活跃了几十年的娱乐圈,就是因为父母的去世。他说:“当父母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和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加孤独。”可见,父母在,子女好似吃了定心丸,生命之舟也有方向。哪怕父母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但只要想到他们,我们的灵魂便有处安放;只要见到他们,我们的心房便倍感温暖。所以为人子女,在父母年老时、病重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让他们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多些温暖与快乐,也让自己在与父母阴阳两隔的时候,不至于因愧疚而痛哭流涕。作家毕淑敏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此生只剩归途。”我要说:父母在,如鸟儿有巢;父母去,如风筝断线。好好珍惜有巢的时光,莫作远飞之鸟,要常回巢看看。不要等到父母去了,你断了灵魂之线,孤苦无依,空余悲伤与悔憾。作者:陈萍来源:佛学禅心(ID: foxue1618)
发布者:南溪
2020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