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康老师细讲《弟子规》孝顺父母,忠于国家往期《夏令营》学员的精彩分享回顾首先感恩两位校长及所有义工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明白了人应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常常要为别人着想,才不会有烦恼,心里才会快乐,心里要常存宽恕别人的心,而不是斤斤计较的心。在这里,我看到了真正无私大爱的人,所有的义工老师都非常的辛苦,尤其是厨房的义工老师们,他们每天早起晚睡,吃饭都是最后一个,尽心尽力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我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他们脸上温暖的笑容。厨房的义工老师每天都精心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生怕我们吃不好,感恩您们无私的大爱。我们住的环境以及上课的教室里都是干干净净的。我跟义工老师说感恩他们,他们竟回答我说:感恩我们给他们习劳的机会,让我们好好学习、改正自己,我们身心和谐、家庭幸福就是她们的愿望。多么纯朴的话语,无私的奉献!我仿佛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天堂一样,我看到这里的义工老师们她们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关心爱护,特别的和谐,这样温暖的景象我在外边是看不到的。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断代一百多年,人们不知对错,颠倒黑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掉进了钱眼里,为了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朋友之间毫无信誉,兄弟为钱相互争斗,上下级领导为利勾结隐瞒,如果不学传统文化都以为这么做是对的,是正常的,这就是外边的生活。而在这所学校里完全看不到明争暗斗,他们时时都想着别人,心里装满了别人的需要,宁愿自己多付出也不愿意伤害别人。在这里我学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包容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他们的心里没有自己,有的都是别人的需求,一个不自私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是我通过学习明白的一点点道理,所以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孝顺父母常常帮助别人,做一个无私有爱心的人。感恩两位校长建立的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让我们免费在这里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为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学会恭敬一切人、事、物,感恩身边所有付出的人。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深体会到“百善孝为先”,当父母老了,爲人子女的不要嫌弃,不要抱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奉养自己父母,陪父母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还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这次来到抚顺市传统文化学校,收获很大,感触很深,感恩《弟子规》班的学习,七天的学习即将结束了,我有万分的舍不得。此次学习结束后,回到家里我要好好的孝顺我的父母,不再让他们为我操心了,我要给父母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感觉到幸福。以此感染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都能来学习传统文化,使人人都能够得到幸福。我一定要用我这颗心去爱别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感恩老祖宗、感恩党和国家的支持,力挺复兴传统文化,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感恩圣贤文化,感恩康校长、王校长,感恩所有付出的义工老师们,谢谢大家!您们辛苦了,谢谢!我一定要改变自己,为社会做个好榜样,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第三十四期《弟子规》班 何艺梅2015年9月7日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7日
                             ▲传统文化圣贤教育纪实康老师十年公益精彩人生回顾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校长康金胜及其团队,十余年来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尽心竭力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社会大众,让圣贤文化、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人们的自觉行为中。▲传统文化圣贤教育纪实一、弃商从教,创办公益学校《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国家,教化百姓,教育最为重要。今天的人们忽视了伦理道德的学习和规范。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的涌入,许多人在对金钱的膜拜中丢掉了纯善,道德几乎滑坡到了危机的边缘。康金胜看到这一危机,毅然担负起救赎灵魂、重塑道德的社会责任,放弃经商投身传统文化公益教育事业。谈到十年前弃商从教,康金胜道出了这样的感言:“现在做生意的不少我一个,可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却太少了。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正在人生的歧途上忍受煎熬。传统文化让我深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尽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总得有人去做才行,能挽救一个是一个。”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康金胜夫妇捐出所有积蓄创办义学的善举,得到了多位抚顺民营企业家及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2011年,康金胜与志同道合者成立了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2013年,康金胜创办了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二、有的放矢,创新教育方法问题一:你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是什么?康金胜:我们为什么相信人是可以教好的?就是《三字经》中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只因为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恢复人本有的善心、爱心。问题二:你们通过怎样的教育方法恢复人的本善?康金胜: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别的,就是“爱”的教育。不管习气多么恶劣的人,我们都用真诚的爱心帮助他,尽己所能地理解、包容、感化他,唤醒他人性中本有的善。百善孝为先,启发一个人的孝心是根本入手处。再难以教化的人,只要让他知道父母生养的恩德之大,就会唤醒他人性本善的一面。他就会生起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就会有孟子讲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就会认错改错。问题三:你们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康金胜:我们的教材是儒家经典《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群书治要》等,教学内容是依据儒家经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伦理,讲道德。问题四:你们独特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康金胜:“现身说法”,即通过志愿者讲述自己学习了优秀传统文化后,改变错误的观念、行为,结束痛苦、收获幸福的人生经历。以此与学员产生共鸣,达到唤醒人的本性本善、启发人的孝心和感恩心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现身说法”的方法,是改变人心非常有效的方法。三、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2010年6月以来,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设《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培训班160期,开办亲子冬夏令营20余期,参与学习人数近万人,在全国各地举办公民道德公益论坛和讲座近百场,听众数十万人,教育、改变和挽救了近千名沉溺于网瘾、吸毒、早恋以及其他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帮助上万痛苦不堪、濒临破碎的家庭恢复和谐。康金胜公益办学义举以及他们教化改变人心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6月起,抚顺电视台记者拍摄了《走进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一个作家的手记》《养老院》《免费的午餐》等纪录片,把这里开展圣贤教育的事迹公诸于众。2015年8,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来到这里,将“抚顺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实践基地”的牌匾郑重交到康金胜手中。2017年2月至11月底,抚顺广播电视台雷锋频道每天播出两个小时康金胜及其学生主讲的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节目。抚顺市政法委维稳办与抚顺市社科院,用近三年时间在学校开展调研,论文《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荣获2017年度辽宁省维稳系统调研成果一等奖。2019年5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称号。近八年来,国家和地方禁毒、司法行政、维护稳定、省市雷锋精神研究传播、心理咨询、文化管理机构以及妇联组织先后来到学校参观考察,或开展专题调研,或签订合作意向,或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四、壮大企业,支撑公益办学抚顺市传统文化开设培训班,开办亲子冬夏令营,学员不收取学费,免费提供食宿,每期开班少则百八十人,多则三百余人,日益庞大的求学人群,经费从何而来?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坚持公益办学,康金胜创建学校初期就兴办了自己的产业。唐装制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热销全国,传统服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企业创收弥补了学校经费的不足。学校百亩无公害农业种植园,则解决了学校几百人的吃饭问题。此外,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常常买米买面,帮助这所与众不同的公益学校。一路走来,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得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仁人君子的肯定与鼓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与他们一道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心大爱播天下,义字当头友常来。礼书育人精气硕,智慧绝顶聪明在。信誉为人处世道,善作根本孝敬开!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6日
                                               ▲康会长细讲《弟子规》第十八集(中)康会长细讲《弟子规》视频精彩节选01“孝悌”这两个字常常相连,在家里对兄弟姐妹,走到社会上对于长辈、下级都要做到像对兄弟姐妹一样。“孝悌”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孝”没有“悌”那也不是真“孝”,如果你只有“悌”没有“孝”,那更不能称其为“悌”,全是假的,他俩一定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在外面为人处事也很仗义,对别人也很好,也常常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但对待自己的父母却不能够顺从,对待兄弟姐妹也不能够尽心尽力的帮助,这说明你在外面所做的所有行为都是假的,肯定是有目的的。“悌”也叫兄友弟恭,对长者要恭敬, 对于比自己小的要爱护、帮助。如何做呢? 就是要做到舍己为人,无私的奉献。要知道五伦大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仁臣忠、朋诚有信,这五种关系就是做人的根本。每一种关系你都能做到为别人着想,对待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和上下级领导,表面上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了,自己什么也没有了,像是吃亏了。但实际上你并没有吃亏,因为,你做的都是好事,做好事的人就是有德之人,有德行的人就会有福报。02古人讲:“福以酬德”不要总想着自己得到了多少?或是失去了多少?,要尽心尽力的照顾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你就是有德行的人。这个德就是道德的“德”,和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你常常想让别人得到的更多,那么你就是个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福报都很大。我们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 绝对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得失,你要想自己的得失就等于你没有真心,没有真心就没有诚意,没有诚意就不可能有福,因为你不是真心在做。  我们兄友弟恭做到了,就成为有德之人,有德的人必有福报,福报里有什么?有财富、健康、事业顺利,还有家庭和睦、儿孙贤孝,可以得到所有的幸福和你所需要的物资,以及精神方面,使得心情愉悦,没有任何烦恼。只要你心里常常想帮助别人,常常想利益别人,不论是兄弟姐妹,不认识人都要这么做。当然,“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跟父母、兄弟姐妹要这么做,出门在外跟所有人都应该这么做, 比自己年龄大的要做到“恭敬 ”,比自己年龄小的要做到“爱护 ”而且要无私的奉献。 - END -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6日
这里聚集着一群和睦可亲、助人为乐、不图一分私利的人。他们来自华夏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志愿——帮助大众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解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从而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这些被称为“义工”的人们,舍家弃业,怀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把自己化做阳光,去温暖天下苦难苍生。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5日
                            ▲康会长讲《了凡四训》心才是真正的福田回顾往期《夏令营》学员的精彩分享我怀着憧憬、向往的心情,带着五岁半的孩子参加了2017年国学夏令营,通过夏令营的学习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在此写下我在这里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以表示我对学校的感激之情,非常感谢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感谢两位校长和所有的义工老师们,给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机会,感谢这么好的平台,感谢这里无私奉献的每一位义工老师们。我记得刚到学校时,因为在车上吃了一些上火的东西,到学校就感冒了,有一位义工老师发现后很关心地问道:“给你拿点药吧”。我谢绝了老师,她就不声不响给我端了一碗红糖水,当时我很感动,心想:这位义工老师小我六岁,这么有爱心,我也要向她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也去帮助别人。这里的义工老师们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在夏令营快结束的时候,义工老师组织孩子们邀请家长来吃饭,当我们一同踏进孩子们学习的小院时被眼前的环境惊呆了,井然有序地布置,孩子们都非常有礼貌,看到每个孩子脸上幸福的笑容,我被深深的感动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涌出了眼眶,感恩义工老师们,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孩子们才会有如此的改变。我看到老师为了孩子们好多都累病了,做父母的我们心里满是自责和羞愧。还有厨房的义工老师们都非常地辛苦,他们和自己的母亲年龄都差不多,每天不停在厨房忙碌,刚吃过早饭就开始忙碌午饭,并且每次都是最晚吃饭,我从义工老师们的身上看到了她们的爱,看到了她们的和谐,看到她们每天无私的奉献,而且还那么的快乐,我很羡慕这样的生活。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自己有多么的不孝,尤其对公婆不敬而偏向自己的父母,每次购物我都会想到给我的父母买一些带回去,而从来不会想到公婆,觉得他们和父母有差别,还自认为自己在敬孝,分的很清,公公婆婆由他们的女儿来孝养,跟我没有关系。学习《弟子规》就是学习如何孝顺父母、公婆,如何使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所以回到家里我开始认真地落实《弟子规》,带着孩子主动去看望我的公公婆婆,并给他们买了很多对他们身体有益的营养品,公公婆婆看到我带着孩子去看他们,可开心了,脸上露出幸福洋溢的笑容。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更加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去做,回家后把所学到的力行到生活中,有好的父母才会教育出好孩子,把自己坏脾气一定改掉,生活中要多看先生的优点,学会顺从,更不要拿自己的好去对比先生的不足。这次夏令营的学习,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知道心疼父母了,有好吃的东西也知道想着父母长辈,并且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不那么自私了,还知道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他的爷爷奶奶,孝敬爷爷奶奶,通过孩子的改变让我认识到自己曾经有多么的无知,没有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看到今天孩子善良的行为,我感到很欣慰。感恩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感恩两位校长的发心,感恩义工老师们的付出,才有我今天幸福的一刻。我也会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更多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学习传统文化,我要做一个存好心、说好话,一个真正合格的好人,为身边的人着想,学会爱更多的人,努力落实《弟子规》,给家人带来幸福。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社会和谐了,国家才能安定,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愿传统文化早日复兴,也祝愿抚顺传统文化学校能够永远的开办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使更多的家庭幸福美满,此次学习让我最受益的就是学会如何爱别人。也祝愿两位校长身体健康,事事如意,感恩这里所有付出的人,也希望自己早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期待中......夏令营家长:苏沫娟2017.8.5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5日
                        ▲康老师细讲《弟子规》第十八集(上)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弟子规》,我们上一节课把《弟子规》当中“入则孝”部分的内容全部讲完了,让大家知道这部分有哪些重点,从而使大家学习能够抓住重点,对于我们学习非常有利,因为“入则孝”部分很重要。我们常常讲《孝经》,《孝经》里讲:“夫孝,德之本也 ”这是“德”的根本。无论我们的财富,我们的健康,还有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儿女,都离不了这个道德的范畴。  那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部分《出则悌》这一部分也很重要,因为在家能够孝父母,出外边也要保持对父母孝顺的这种心态。你在父母那儿养成了孝顺,养成了德行,那么在外边你仍然要用这颗心来对待别人, 这一部分我们在《弟子规》里有介绍,《出则悌》这部分主要讲“悌”,在《说文》里就是:“善兄弟也”,“善” 就是善良,好兄弟,兄弟之间要以善相对,就这个意思。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字解释最权威就是《说文》,当然以前没有《说文》,之前有《尔雅》,《尔雅》也是对文字的说明,但是汉朝有《说文》之后,都是以《说文》为最标准的。善兄弟也,它本意就是敬爱兄长,顺从兄长,那么在《孟子·滕文公下》说道:“入则孝,出则弟”。那么就是在家孝顺父母,出外边就能够顺从尊长。也就是说《出则悌》不是李老夫子发明的,李老夫子的学术观点和态度非常的严谨,他每说一句,每引用一句都是有出处的,绝不是自己编造的。“出则悌 ” 如果我们在家对父母尽到了孝道,学会了孝顺,那么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会尽到悌道,就是对兄弟姐妹以善相待,也就是经文里所讲的兄友弟恭。也者,为人之本也 。《论语》里第一篇讲: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说:“君子必须务本”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别说为人务本,就是做事情也是从根本开始的,比方说我们盖这个大楼,必须从建地基开始。这是“本”。根本是从地基开始,你上来就建第一层,楼肯定要倒,可以这么讲,下场大雨就可以让你的地基松动,房子就倒了。我们现在种地,把种子撒下去了。这是种子,种子它之后扎根了。那个根也就是根本,没有根本它这个农作物怎么能够生长起来呢?   那么,下面说:“孝悌也者乃为仁之本”,这个“仁”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古字和“人”通用。也可以说“其为人之本仁”。 我们以前也讲过:“道、德、仁、义、礼 ”这是道的五个层次。“仁”也是道的体现,为仁之本,先有“仁”才有“德”,然后是“礼”。现在我们学的《弟子规》就是“礼”的部分, 礼是行为规范,礼者敬而已矣。主要是“敬”,“敬”我们在上一部分学到“入则孝”就说到了“敬”,孝顺父母体现出来的对人就是“敬”,  “敬”就是心里有这个人,这个人在你心里位置非常重要,那么“敬”最高层的就是“诚敬”,“诚敬”就是绝对的相信。敬,你敬这个人就能相信这个人。由“敬”而生“信”。所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怎么建立的? 由“敬”而建立的。那么“敬”就是由孝顺的“顺”在父母那儿学的。我们的顺,孝顺,把我们的“顺”唤醒,孝顺之心启发出来。学《孝经》我们知道这个“孝”真正了不得,为什么大舜从孝道成了圣人? 他就顺到了极处,你看顺到极处就会“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在顺上下功夫,顺一切人。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5日
近日,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获得“央视频新闻移动网”、“党报头条”和“学习强国”等党媒及主流媒体的先后报道,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践行“以文化人”的教育获得广大民众广泛的赞誉。据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康金胜介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先后得到地方党委和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文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遵循“社会核心价值观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教育经验、方法、理论和教育模式,把《弟子规》、《了凡四训》、《孝经》、《群书治要》、《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融入会员的实际生活中。同时结合当代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员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伦理教育。先后开设《弟子規》《了凡四训》等经典学习班160期,开办亲子冬夏令营20余期,参与学习人数近万人;受邀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道德公益论坛和讲座近百场。 康会长表示:感恩党和国家的认可,感恩主流媒体的支持,我会带领我的团队一如既往的、全心全意的做公益,弘扬传统文化,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今,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康会长希望与更多有识之士一同弘扬和推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4日
                        ▲康老师细讲《弟子规》第十七集(下)康会长细讲《弟子规》视频精彩节选我们不想让父母难受,不想让父母痛苦,更不想让父母遭罪。想让父母享福,那你就让别人享福,让别人高兴,让别人幸福,你的父母就一定会得到幸福,所以我们的言语行为一定要注意,我们让别人难受,就是让父母难受,父母这样,儿女也会受影响。我们《易经》当中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这个道理说得很明白。那么“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先从父母那开始,从亲人开始,如果父母对我不好,我就怨恨父母,那么长大后就怨恨心重,怨恨心就破坏了你的孝顺,破坏了你的恭敬。我们要想做到有点难度,因为没人教,太多人对父母都不孝。当然,也是做父母的有问题,我们讲父慈子孝,父母慈爱,儿女才能孝顺,父母不慈爱,儿女怎么能孝顺你呢?这里确实有父母的原因,但是我们又不能说父母,要说父母,那儿女就更恨父母了,这怎么办呢?只能说儿女,说儿女应该柔和的说,同情的说,这才对。那怎么做呢?  还是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这才能够让孩子萌发爱心和感恩心。“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我们要对父母尽孝,养父母之慧是高层次的孝,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劝父母不犯过失,如何劝父母不犯过失,只有学习传统文化,不但我们自己学,最重要的是要让父母也学,我们要先做好个样子。我们孝顺、关心、体贴父母,他看你变得这么好了,你说话他就爱听,没准就能和你一起学。所以劝谏之德非常重要,我们对于父母有劝谏之责任,对家人兄弟姐妹,对一切人都有劝谏责任。  下面我来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就是在《孝经》里:“纪孝行章”里说到“病则致其忧”父母有病,我们一定全心全意的给治疗和照顾,使父母身体恢复健康。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 ”确实很难做到,刚开始还行,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因为很多人父母得病,一病就十年八年的,确实在考验一个人的孝心,我们讲过大连王希海二十八年 照顾父亲,不是一般病,老年痴呆呀,他真正做到了,那可了不得,这是真的孝心哪!真令人敬佩! 我们要向他学习,如果日后父母有病了,我们做为子女应当竭尽全力去照顾父母。“丧三年,常悲咽”怀念父母。“居处变,酒肉绝”就是改变我们的生活,父母过世了,我们怎么能够享受人间的好生活呢?父母过世了,他享受不着了,我们怀念父母,其实这就是长养一个厚道心,就是不让我们对父母的孝顺、孝敬之心淡化,就是还保有这样的孝心。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0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