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煮素】这7道家常素食炖菜,暖胃又下饭 【爱煮素】素食生活简约美妙, 我们集世间之美味、合各家之特色! 爱让我们一起煮个菜,每天都来煮..... 下班之后端上一锅暖暖的炖菜,热腾腾的冒着热气,吃下去身体立刻就暖和了!各种食材随意搭配,简单又速度,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暖心暖胃营养炖菜 -材 料-
扁豆角200克、土豆2个
胡萝卜1根、冻豆腐5片 干香菇5个、粉条1把 油、生抽、老抽、盐适量 -做 法- 1. 提前2小时将干香菇用400克清水泡发; 2. 提前将粉条剪成段用清水泡软,冻豆腐提前拿至室温软化; 3. 将扁豆角掰成段,土豆与胡萝卜切滚刀备用; 4. 干香菇从泡发水中捞出冲洗干净,切成块状,冻豆腐切块; 5. 锅中倒油加热至7分热时,先倒入胡萝卜与豆角翻炒,加入适量生抽; 6. 再加入香菇与土豆翻炒,再加入适量老抽进行翻炒; 7. 倒入泡发香菇的水,加入盐,再加入冻豆腐与粉条翻拌均匀; 8. 炖煮约10分钟左右菜熟即可出锅。 东北大炖菜 -材 料- 玉米1只、土豆1个 豆角适量、胡萝卜1根 冻豆腐适量、油适量 生抽、盐、五香粉适量 -做 法- 1. 熟嫩玉米、冻豆腐和豆角都是冷冻食材,提前取出解冻,胡萝卜去皮洗净,土豆去皮洗净。 2. 解冻后的玉米、豆角和冻豆腐都过冷水洗净,豆角和冻豆腐都攥掉水分,嫩玉米切段儿,胡萝卜切滚动块,土豆切滚刀块。 3. 炒锅加入适量的油,爆香五香粉,加入豆角、胡萝卜和土豆翻炒,炒至没有水分。 4. 加入玉米和冻豆腐 5. 待土豆和胡萝卜炖熟就可以关火了,不用收汁,汤汁泡饭特香,加入盐、生抽调味。 豆浆炖菜 -材 料- 贝贝南瓜1个、胡萝卜一根 西兰花8朵、玉米粒适量 豆浆适量、鲜蔬粉1克 研磨黑胡椒2克、盐2克 -做 法- 1. 南瓜洗净去皮切小块;胡萝卜切几个花片,其余也不要扔掉,一会一起放进去炖 2. 西兰花放在煮沸的水中,加1勺盐,焯水90秒,取出沥干 3. 热锅倒入适量食用油,将胡萝卜和南瓜放进去炒至断生 4. 加入玉米粒和1克研磨黑胡椒,翻炒均匀 5. 倒入抹过食材的豆浆,盖上锅盖小火焖煮10-15分钟 6. 最后放入西兰花略煮下,起锅前加入盐、黑胡椒粉和鲜蔬粉调味即可
素蠔油蘑菇炖菜 -材 料- 蘑菇10个、杭白菜一颗 素蠔油、盐适量 植物油、鲜蔬粉适量 -做 法- 1. 蘑菇10个洗净,对半切再切块,杭白菜一颗,切小段洗净。 2. 热油炒蘑菇,炒到表面发黄。 3. 加杭白菜,翻炒混合。 4. 加入植物油、盐、鲜蔬粉翻拌均匀。 5. 盖盖,中火闷2分钟即可出
红小扁豆炖菜 -材 料- 红小扁豆1/2 杯(180ml) 土豆1个、西红柿1个 玉米粒1/4杯、青豆1/4杯 胡萝卜1根、盐适量 姜黄粉、黑胡椒粉1/4小勺 干西芹叶2小勺 -做 法- 1. 红小扁豆提前用水泡泡,半个小时左右。 2. 胡萝卜,土豆和西红柿切丁 3. 热锅凉油,加入所有的蔬菜,除了青豆和玉米粒。翻炒 4. 加入盐、姜黄粉和蒜粉,继续翻炒一分钟 5. 加入两杯的水,红小扁豆和干西芹叶,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炖。大约10分钟就好了。 6. 出锅前两分钟加入玉米粒和青豆。煮上两分钟。就可以出锅啦。
茼蒿炖豆腐 -材 料- 茼蒿一把、豆腐一快 姜末、盐、蔬果粉少许 -做 法- 1. 茼蒿洗净切成段,豆腐切块; 2. 锅内热油将姜末炒香; 3. 先倒入茼蒿翻炒几下,倒入适量水,水开后放入豆腐煮一会; 4. 加盐和蔬果粉调味即可。 暖胃全家福炖菜 -材 料- 豆腐500g、木耳50g 大白菜8片、粉条100g 盐、鲜蔬粉、生抽适量 植物油适量、姜1片、八角1个 -做 法- 1. 豆腐改刀切4×4厘米方块; 2. 白菜清洗干净切大片; 3. 热锅凉油,下姜片和八角炒出香味; 4. 沿锅边加入清水,水开后,下入豆腐; 5. 再下入提前泡发好的木耳; 6. 加入一大勺盐,小火炖30分钟; 7. 加入白菜和提前泡好的粉条炖10分钟; 8. 出锅前加入一小勺鲜蔬粉即可。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芡实是“入春第一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冬雪渐成春雨,往日的干燥渐渐被潮湿所取代。这段时间渐盛的湿气虽然会让我们的体感更加舒适,但过盛的湿气也会引起人体不适。《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有一味非常有效的药食同源之品,那就是芡实。 芡实的功效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又称“鸡头米”,其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在历版《中国药典》中均有记载。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芡实列为上品,称其“味甘平,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清代医家徐大椿对芡实有极高的赞誉“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黏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正如《本草求真》所说:“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补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总之,芡实具有“补而不腻、涩而不滞”的特点,是平补脾肾的佳品。 为何春季吃芡实能养生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春季阳气升发,肝气旺盛易克制脾胃,同时降雨渐增,天气潮湿,水湿和寒邪也易让脾胃出现损伤,若脾胃不好,影响食物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导致气血不足,免疫力降低,尤其是在病毒流行的春季,身体容易生病,因此在春季养护脾胃十分重要,芡实则是一味适合在春季食用以达健脾祛湿食疗功效的佳品。 宋代文豪苏东坡就曾用芡实养生,他煮食芡实米,每天细细嚼咽10~20粒,经年不辍,持之以恒,以此达到滋润脏腑、补益脑髓、促进消化、延缓衰老的目的。春季食用芡实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脸色红润、白皙;也可去除体内湿气,改善春困现象。 芡实的食疗 芡实自古就被人们视为盘中珍馐,下面推荐几款食疗方: 1.芡实扁豆山药粥 芡实、白扁豆、山药各15克,粳米150克。同入锅加适量清水煮粥至熟,再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有健脾益气、补虚健体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面色萎黄、失眠乏力、消化不良、腹胀便溏、食少久泄等人群食用,亦可作为体弱老年人、先天不足小儿及胃肠道手术恢复期的食疗调养。 2.芡实桂圆银耳羹 芡实30克,桂圆肉12克,银耳半朵,枸杞子6克,同入锅加适量清水熬制粘稠,再加入适量冰糖即可。有健脾养血、益阴生津的功效,适合面色少华、口干口渴、心烦失眠等津亏血虚的人群食用。 3.芡实核桃粥 芡实30克、核桃肉15克、红枣肉10克,芡实打成粉,放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再拌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粥加糖食用即可。有补肾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肾脏精气阴阳不足的人群食用。 芡实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其性味涩而收敛,凡大小便不利者、外感前后及新产后妇女皆禁服,食滞者慎服,儿童忌服。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