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健康素食
全部 |素 食 |健 康
青椒是群众一年四季所喜欢的蔬菜之一。因为青椒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来说可是有相当多的好处呢!如果搭配恰当,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软化血管哦!青椒是血管的保护神!青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镁、钾等。经常食用可以保护血管。维生素C维生素C、类黄酮是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重要的营养素,而在绿色蔬菜中,维生素C和类黄酮含量非常丰富。所以,青椒是增强血管壁弹性非常重要的食物。抗氧化剂导致血管硬化的因素很多,而自由基是一个主要因风险因素,会侵害我们的血管壁,加速血管硬化、老化。所以,清除自由基对于保护血管非常重要。“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E”被称为抗氧化“三剑客”,是清除自由基重要的抗氧化剂。而青椒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非常丰富。镁、钾血管硬化除了饮食因素,和压力也密切相关。因为压力会增加血管紧张度,加速血管硬化,长期的压力,也会导致血管受损,甚至导致一些心血管疾病。而矿物质镁可以松弛血管壁,缓解血管压力,是预防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矿物质。而镁是叶绿素的中心原子,所以青椒是镁的主要来源。青椒这么好,那么怎么吃可以效果更好呢?青椒跟它一起吃,软化血管有奇效!血管对人们至关重要,保护好血管是人们首要的任务。青椒和菜花一起吃,软化血管有奇效,简单易学,人人适用~   青椒+菜花软化血管、防动脉硬化食材:青椒1个、菜花、油、盐、鲜蔬调味粉适量做法:1、菜花摘成小朵焯水,青椒洗净去籽切块2、热锅倒入适量油,加青椒和菜花翻炒3、加盐、鲜蔬粉调味即可功效: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能提升免疫力,抑制黑色素产生,远离老化,清除自由基,净化血液,防止心肌梗塞,帮助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经常食用青椒炒菜花能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推荐青椒更多食谱    青椒土豆丝 -材 料-土豆 1个、青椒 一颗干辣椒 2颗、花椒 8粒盐、蔬果粉、醋适量-做 法-1. 准备一个碗,装上清水滴几滴白醋,将切好的土豆丝放进去泡几分钟后淘洗干净2. 锅内烧开水,先放一点盐,然后下土豆丝快速焯烫10秒钟捞起备用3. 锅内放食用油,先下干辣椒和花椒粒炝锅,看到干辣椒微糊的时候捞起辣椒和花椒粒弃之不用4. 这时候下入土豆丝快速翻炒,并烹入少许醋5. 加入青椒一起翻炒片刻,最后调入盐和蔬果粉出锅6. 清爽简约,但味道却不失深度~ 青椒山药炒黑木耳 -材 料-黑木耳、山药 适量青椒一个、胡萝卜几片油、盐、蔬果粉 适量-做 法-1. 山药去皮切片 黑木耳洗净 青椒洗净切成块 胡萝卜用刨刀刨薄片2. 热锅加油放入青椒和胡萝卜片翻炒至变色3. 加黑木耳山药翻炒片刻4. 加适量水盖盖焖煮一分钟左右 加盐和蔬果粉调味即可 青椒炒香菇 -材 料-香菇 250g、青椒 50g生姜 适量、油 适量盐 适量、蔬果粉 适量-做 法-1. 青椒切成小段,香菇用手掰成小块,生姜切末2. 热锅入油,下姜末炒香,加入青椒翻炒3. 香菇炒一下会出水,火关小一点烘一下4. 最后加盐和蔬果粉调味即可出锅青椒炒腐竹 -材 料-泡发腐竹 200克青椒 1个、生姜 适量素蠔油 1汤匙、盐 适量-做 法-1. 青椒切成小条;腐竹切小段;生姜切片2. 热锅冷油,加入生姜炒出香味3. 加入青椒翻炒几下4. 加入腐竹,将所有食材炒熟5. 加入素蠔油炒匀6. 最后尝下咸淡加点盐炒匀即可 西红柿青椒炒西葫芦 -材 料-西葫芦 120克、西红柿 80克青椒 40克、盐 2克、生抽 6克食用油 4克、蔬果粉 1.5克-做 法-1. 西红柿去皮切小块,西葫芦切片,青椒切片2. 锅中倒入油,下入西红柿,慢慢煸炒。3. 西红柿边炒边用锅铲按压,炒出西红柿的红油。4. 加入西葫芦片,翻炒。5. 加入蔬果粉、生抽、盐,调味。6. 西葫芦八分熟时,加入青椒翻炒均匀,即可出锅。2. 锅中倒入油,下入西红柿,慢慢煸炒。3. 西红柿边炒边用锅铲按压,炒出西红柿的红油。4. 加入西葫芦片,翻炒。5. 加入蔬果粉、生抽、盐,调味。6. 西葫芦八分熟时,加入青椒翻炒均匀,即可出锅。青椒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佳肴。但人们吃了几十年青椒,却不知道青椒和花菜一起吃,软化血管有奇效!每天吃一口,营养又养生!看完后,今晚就做给家里人吃吧!大家吃了健康长寿~来源:素食达人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4日
老年抑郁症是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的抑郁症,包括在老年阶段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或在青壮年期就有过发作,到老年期又再次复发或加重的抑郁症,是抑郁症常见的一个亚型。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超2.64亿,占人口总数的18.70%。国内一项针对7个城市的9600名老年人的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的检出率有15%-20%,女性人数多于男性,而且年龄越大,抑郁症人数越多。  老年抑郁在临床表现上的表现主要可以概括为疑、难、杂、正4个特点:  疑:指多疑。患者有心悸胸闷就怀疑患有冠心病;有胃脘部堵门、吃饭不香,就怀疑患有胃癌;有头痛头晕就怀疑有脑梗等等;经过检查排除了这些器质性疾病,还怀疑是否得了什么绝症,现有的仪器还不能检查出来,感到恐慌不安。  难:难治。指如果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的模式治疗疾病的话,患者的症状就象“按下葫芦起了瓢”一样此起彼伏、缠绵难愈。  杂:一是指症状复杂。患者往往出现情感脆弱、悲伤、激惹、健忘、失眠、乏力、慢性疼痛、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多系统症状;二是指疾病复杂,多种慢性疾病并存。  正:指正确诊治。老年抑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如不及时诊治,会加快慢性疾病的进程,甚至出现肿瘤、痴呆等后果,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如果能正确诊治,往往预后良好。  老年抑郁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而且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使老年人罹患痴呆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增高。  有相关研究曾针对1000多名受试者进行长达63年的纵向观察,抑郁症尤其是伴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大脑年龄比实际年龄要衰老8.2岁,增加老年人痴呆的风险。同时在国外有多项研究中也显示,抑郁症人群出现痴呆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2-3倍。其次,美国的一项研究,通过统计近5万抑郁症患者资料,分析1年内发生卒中的情况发现,抑郁症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左右。而在我国也有一项研究,调查了50万人,跟踪了10年观察发现,抑郁症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2%。  可以说,老年抑郁是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预警信号,它的出现预示着我们的大脑在开始发生功能减退。来源:光明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8日
虽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于暑的解释是“暑,热也”,但是暑并不是单纯地指热,它还带有一定的湿气。所以小暑表示的意思是天气逐渐湿热,但还未达到至高点。通常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小暑时节,天气就只剩闷热而不再有凉意了。就算刮风或下雨,空气中都带着湿热、闷热的感觉。  而气候炎热憋闷,很容易让人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严重的还会出现“中暑”的表现,所以小暑时节养生的重点就在于预防暑热,祛湿清热,宁心安神。同时暑性炎热,炎热的气候导致人体汗出较多,气随汗脱,人体容易耗气伤津。并且炎热的天气还会导致人体对于能量的需求增加,但是随着汗液又会流失很多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族及钾、钠等矿物质,  所以小暑时节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补充水分及营养。在小暑时节,用荷叶、茯苓、绿豆、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都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而常见的水果中,我喜欢将西瓜列为长夏季节最爱的水果,主要是因为它的全身都是宝。  西瓜瓤口感香甜,水分足  西瓜瓤口感香甜,目前市面上见到的西瓜大多是红瓤的,其中富含番茄红素,而黄瓤的西瓜中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营养物质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身体健康有利。  随着培育技术的发展,西瓜瓤中的含糖量也逐年增加,口感更加香甜。但是总体来说,西瓜中的含糖量还是低于苹果等常见的水果的,所以就算是糖尿病人群,也是可以适量进食一些西瓜的。大概的进食量维持在200g左右就可以了。  另外西瓜含水较多,同时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因流汗而丢失的水和营养物质,非常适合夏季食用。  西瓜皮娇嫩可口,吃法多  中医认为西瓜皮,味甘性凉,入脾胃经。《随息居饮食谱》载其可“凉惊涤暑”。虽说现在的培育技术已经可以让西瓜变的 “薄皮大馅”了,但其实西瓜皮也是可以食用的,并且口感不错,做法丰富。西瓜皮的口感类似黄瓜,所以凉拌、清炒或者是做馅都是可以的。  凉拌西瓜皮  原料:西瓜皮、盐、生抽、香油  做法:西瓜皮去掉外侧绿皮,切条后放盐腌制片刻。倒掉腌制后出的水,向西瓜皮中加入生抽及香油,喜欢辣味的可酌情放入辣椒圈等,拌匀后即可食用。  做好的凉拌西瓜皮,不管是当做早餐的小菜,搭配粥、馒头一起食用,还是作为午餐或晚餐时的一道凉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西瓜翠衣做药膳,不浪费  如果说西瓜皮可以当做食物吃的话,那么西瓜皮外侧的绿色外皮口感不佳,貌似没有什么价值。但其实它是正经的一味中药材,名叫西瓜翠衣。 其味甘性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暑,泻热除烦的作用。中药炮制学中将西瓜翠衣洗净,晒干,切碎使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温病条辨》中用来治疗暑温导致出汗后头胀的清络饮,其中除了用鲜荷叶边、鲜银花、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之外,就有一味西瓜翠衣。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西瓜翠衣洗净晒干后泡水,不浪费的同时,还可以用来消除小暑时节的暑热之气。来源:光明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8日
人的一生,如果不进三个院,那就是真正有福的人了。所谓三个院,就是法院、医院、养老院。这是老一辈的人说的,记得我也曾说过这桩事。 不打官司,不进法院,倒也比较可能做到;至于不进养老院这件事,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下,似乎有些难办了。当然!如果年老少病,不需要照顾,也可能办到。 唯独不进医院这件事,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现在春天到了,听说这个人颈椎有问题,那个人眼睛有毛病,发烧咳嗽连忙到医院吊水,不吊水心不安,有洋人把中国人的吊水一事,列入怪谈。 现在好像人人都有病,各式各样奇怪的病,甚至一出娘胎,就是个病婴儿。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极度缺乏,医生护士个个累得人仰马翻,也成了病人…… 有人说,西方医学发达,所以看病的人多了,因为古老时代,有病或土法自疗,或者不理不睬,有时自己莫名其妙的也好了。 有人说,空气、水、食物都有问题,造成各种疾病。 有人说,生活不正常,姿势不正常,心理不正常,以致疾病丛生。 有一种说法最有意思,认为社会人群不健康而多病,是文化问题。比喻说吧,饮食无节制,行为不合理,日夜颠倒,不守常规,情绪混乱等等,都是文化基础不稳固而造成的。 这话说得似乎有些道理,因为文化是培育一个人,使人行为合乎天道人道,作人知道进退,有分有寸,做事也是有规有矩,才合天理。 不过,也有人认为,天理天道的标准现在也不一样了,作人的规范也大为不同,所以说来说去似乎都没什么意义。台湾去年选了一个“苦”字,有一年选了一个“乱”字,可能也是这个道理吧。 反正,说这些害病、医病的种种苦恼麻烦,也没有用,因为我们无能为力,无解决之道。但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可能不病,或者少病,甚至学会简单的自疗,自然可以少去医院,医院的多病患压力也减轻了,大家真是功德无量啊! 说穿了,因为许多人对自己没信心,芝麻大的毛病,也要去看医生,药拿回家也不一定吃,病就好了,所以纯粹是心理作用。许多年纪大的人患失眠症,医生开给他的药只是安慰剂,像维他命之类的,可是他吃了也就可入睡,这不是心理作用又是什么? 台湾有个看病的笑话,因为公教人员看病免费,有些退休人员就每天去看病,也因为他们无事可做,于是三五成群在候诊室聚会谈天。有一天其中一人未来,有人问:“某人今天为什么没来啊?”知道的人答说:“他今天有病了。” 言归正传。说到如何可以做到不病或少病,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注意饮食,不吃有添加物的食物,生活正常,多运动,注意身心休养,环境的适当等等,也就算是少糟蹋自己的身体了。最重要的是时时心存正念,行得正坐得端,虽不算是君子,至少不是小人吧! 这些话似乎象是老生常谈,有些酸腐乏味,但是你能做到吗? 我也提到过,曾看过一篇美国肝脏协会的报告,说到肝脏在人体担任滤毒的作用,现在再啰嗦一次,提醒年轻人,只有人在深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熟睡时,肝脏才会起滤毒作用,其他任何时间,不管你睡得多么熟,多么久,肝脏也不起滤毒作用。 所以,午夜不睡的人,想想你的肝脏吧!至于有关小病自疗这件事,倒是需要学习的。有人建议在小学应设此类课程,使孩子们从小学习保健之道。更有人认为,小学应设中医药基本认识的课,发展国民健康的基础教育,当然家庭教育更是非常重要了。 ——《谈天说地:说老人 说老师 说老话》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7日
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设备,这也直接导致了对我们眼睛的伤害,而且很多人都没有保护眼睛的习惯,经常会觉得眼睛疲劳等问题。今天来给大家推荐几种对保护眼睛有帮助的食物,一起来看看吧。 眼睛干涩吃荠菜荠菜被称作春菜,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院,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荠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钙、铁含量也较高,多吃荠菜能预防干眼病,也可以减轻眼睛干涩不适的症状。经常用眼,多吃黄玉米由于老化,黄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损而遭到破坏的时候,出现了黄斑变性、视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保持黄斑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黄色的玉米中才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白玉米中却没有。所以出租车司机、中小学生、编辑、作家等经常用眼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眼睛疲劳吃紫薯紫色食物都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阻击自由基,在自由基对组织习惯的伤害中,最容易被伤害的是眼球;而紫色食品就是天然护目食品,因此紫薯可以有效地维护眼睛健康,预防各种眼病的发生。多吃菠菜眼睛“亮”菠菜是叶黄素的最佳来源之一,而叶黄素对于预防眼睛衰老导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十分有效。据研究,绿叶蔬菜还是维生素B2和 β-胡萝卜素的好来源。维生素B2充足的时候,眼睛便不容易布满血丝;而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等症。好处还不止于此,它富含钾、钙和镁元素,能帮助眼部肌肉增强弹性,不容易发生近视。想要守护孩子的双眼,这八大护眼营养素,是万万不可少的。1. 类胡萝卜素:阻挡有害蓝光类胡萝卜素家族里,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这两种营养素,具有光滤作用,能帮助眼睛抵挡蓝光,有助于保持双眼的灵敏度和清晰度。代表食物:菠菜、花椰菜、玉米、南瓜、芥蓝等。2. 花青素:预防白内障青花素能够稳定眼部微血管,并增强微血管的循环,从而预防白内障。另外,花青素还是截至目前最有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伤害。代表食物:蓝莓、红石榴、葡萄、茄子等深红黑紫的果蔬中。3.  β胡萝卜素:预防夜盲症β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是构成眼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使眼睛明亮有神,预防夜盲症的形成。代表食物:胡萝卜、菠菜、南瓜、花椰菜、芒果等。4. 维生素C:增进眼球健康维生素C能帮助视网膜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从而防止晶状体老化,帮助增进眼球的健康。代表食物:猕猴桃、柠檬、葡萄柚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5. 钙:增强眼球壁韧性钙不仅是生长发育的必备元素,还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如果缺钙,眼球壁的韧性降低,会助长近视的发生。代表食物:豆类、海带等。6. DHA:让视力更清晰适当地补充DHA,能让视觉加倍敏锐,让视力更加清晰。DHA爱是脑部神经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力和视力的发育也至关重要。代表食物:坚果等。7. 锌:预防黄斑部病变相关研究发现,锌的缺乏与眼球内黄斑部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补足人体所需的锌,能够帮助保护视力。代表食物:花生等。8. 维生素E:延缓眼部衰老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及时补充维生素E,有助于延缓眼睛老化。代表食物:各类食物油、坚果等。食补仅仅是保护眼睛的一个小方式,并非吃了这些食物就能确保眼睛永远健康。如果孩子眼部疲劳了,请更多地考虑改善用眼习惯、用眼环境、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等,这才是最见效的舒缓眼部疲劳的方式。来源:传统文化育天下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6日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时候。而今年的三伏也快要到了,但不一样的是,今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异常的高温现象!!不仅如此,今年的三伏时间表有点特殊。今年最强高温来袭,多地局部将高达40℃!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在中国天气网刊文介绍,此轮高温呈现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再来要我们看看今年的三伏时间: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今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今年的中伏比较特殊,因为从7月26日进中伏,到8月15日进末伏,这期间有20天,意味着在中伏之后还会再闰一个中伏,将中伏的期限延伸到20天。这种现象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本来异常的高温现象已经够热的了!!这下还来了个双中伏,炎热的日子将会延长,也意味着,咱们中老年人最容易落下病根的日子,也变长了更危险也更难熬了。 01 过不好三伏,会落下病根.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02 如何过好三伏?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后果多严重呢?还记得当年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后,天天一犯病就冻成狗,身体里都是“寒邪”,最后要靠“九阳神功”才能逼出寒气!可见,万一寒气入体有多么可怕。况且:你们谁会九阳神功? 03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3招!第一、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第二、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第三、饮食注意少寒凉。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04 三伏天里应该喝常温的水!那么,三伏天喝热水到底有没有用?三伏天喝热水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发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种养生方法,虽然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的。运动适当出汗、泡脚微微出汗都可以祛除寒气,不过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要除寒气平时可以少吃螺、西瓜、柿子、竹笋、荸荠、苋菜、黄瓜、藕、绿豆等寒性食物。如果只是想通过喝热水,一朝一夕就祛除体内的寒气,是万万不可能的。05 三伏天食疗记住“三”字法则 - 瓜:入伏吃三瓜 - 最热的三伏天来了,一定要吃三瓜!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除毒素,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1、吃苦瓜:人伏祛痱子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2、吃丝瓜:人伏平痰喘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3、吃冬瓜:入伏增食欲“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 饭:入伏三主食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1、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头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头伏吃饺子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2、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麻酱要用水稀释,酱油要用热花椒油炸一下,醋里滴上几滴香油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黄瓜丝、菠菜等,不仅刺激食衣,而且“败心火”。3、三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暌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来源:成德集锦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5日
总有人娃娃菜和大白菜傻傻分不清楚,觉得娃娃菜不就是小颗的大白菜嘛?有什么特别的?还真的说错了,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一、性质不同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白菜。娃娃菜:娃娃菜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为半耐寒性蔬菜。二、颜色不同大白菜:中脉白色,很宽,有多数粗壮侧脉;叶柄白色,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萼片直立,淡绿色至黄色。娃娃菜:其外叶绿色,叶球合抱,球叶有浅黄色、金黄色、白色和桔红色等品种。三、播种时间不同大白菜:早熟品种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种,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种的。中熟品种可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晚熟品种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娃娃菜:一般3月下旬到4月初为露地直播的最佳时期,育苗移栽一般在3月上中旬均可播种。看了这个科普,以后可不要再将两者混淆啦!-食材-娃娃菜、老豆腐、黑木耳菜籽油、盐、蘑菇精、糖、姜片-烹饪步骤-1、娃娃菜去根切块洗净。2、提前泡开黑木耳去根洗净,老豆腐切厚片备用。3、热锅烧开水下入娃娃菜、黑木耳焯水后倒出沥干。4、热锅倒入适量菜籽油下豆腐块煎至豆腐两面金黄。5、锅内留少许油下姜片、娃娃菜等食材加水炖煮。6、加入盐、蘑菇精、少许白糖提鲜,加盖焖入味。7、最后大火收汁即可装盘。-营养分析-娃娃菜炖豆腐是一道家常菜,口感脆嫩清甜,制作原料主要有娃娃菜、豆腐。娃娃菜富含维生素和硒,叶绿素含量较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小贴士-挑选正宗的娃娃菜,应挑选个头小,手感结实的为佳。如果捏起来松垮垮的,有可能是用大白菜芯冒充的。来源:弘化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4日
01刘力红:如何用主食养护我们的生命最近我看《传习录》,读到其中有很多很会心的地方。自己本来也是这样想的,突然间发现,阳明先生也是这么说的。哎呀,这个时候就叫作有感了,你跟他就通了,感通了。虽然没有达到他的那个境界,但是某些方面也真正是像孔子讲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经常在讲“消化”这个词,突然间,我看到阳明先生也在讲消化,他讲什么呢?——他在讲学问上的消化,学问上的消化不良。阳明先生讲,现在做学问的人就存在消化不良——书读了很多,装到肚子里,郁积于内,消化不良,不能自用,反而成病。所以阳明先生非常强调,知行是合一的!他也是主张不需要太多的东西,我也始终认为是这样。读书,做学问,也有消化不良,大家好好去品品,尤其这个碎片化的时代。现在的人为什么会有消化不良?为什么肠胃会出大问题?——成天都在吃零食,碎片化就是零食嘛!零食吃多了,自然没有胃口再吃主食了。甚至有些人又要减肥,也不吃主食。我很多时候都在讲,为什么要吃主食?主食为什么在《黄帝内经》里那么重要?再好的东西,(久了)你都会厌,唯有一样东西,你是不会厌的,就是主食。为什么?就是因为它平淡,它的性味是甘平的。我们讲,甘平的东西才能做主食。不管是麦子,还是谷子、高粱、小米、粟子、稷,它们共同特征都是——其味甘、其性平。就它共同具足一个什么啊?其味甘、其性平,这叫什么德?——土德。做主食的东西,土德一定要很厚,它才能做主食。从土德的角度,你会领会,人为什么不能离开主食。为什么《内经》里讲“五谷为养”?我们要想养这个生命,就离不开主食。说养生,第一条你就要谈主食,你就把主食吃好来。这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人是什么?人是“裸虫”。人就是在万物里面土德最厚的生物。所以,我们的主食很重要。那大家知道,学问上的主食是什么吗?——就是经典!经典是学问上的主食。所以你说,经典的东西,今天吃一顿,明天就不吃了吗?主食是你一辈子离不开的。为什么到哪儿中国人都讲吃饭呢,不讲吃菜呢?我到广东就吃粤菜,到四川就吃川菜,到贵州就吃贵州菜,到云南就吃云南菜。但是主食永远要吃,主食是一辈子的事情,活一天就要吃一天主食。经典就是这样,你要想做学问,那就要伴随你这一生。要“五谷为养”,你就必须要去读经典。确确实实它在慢慢地滋养你,这个滋养是随着岁月的累积在累积,它的滋养是不可思议的。02南怀瑾:我常劝青年多读古书,“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我常劝青年多读古书,不要以为自己学问够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问经验永远不会够的。古人著书立说,累积了多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穷毕生精力,到晚年出书,流传下来,我们如果不读古书,那才真是愚蠢,因为有便宜不知道捡。读了古书,就是历史的经验,是吸取古人付出辛酸血泪的数千年经验,供自己运用,所以何必自己去碰钉子,流血流汗,茹苦含辛再领悟出同样的经验呢?或者说,只是读他的书,而又看不见他的人,可以和他交上朋友吗?当然可以呀!我们由古书就看到他的时代背景了。看古董也是如此,一个几千年前的陶器,看来似乎非常粗拙,远不如现代的陶器那么精致美丽。但现代陶器的精美,一眼看过去,就尽在这一眼之中,不耐久看;而一个古陶器放在面前,它的粗拙中,就越看越有意思,有气势,有韵味,有一种盎然的、深远的精神。诗到了宋朝,如“云淡风轻近午天”,也的确是好诗,但只那么轻轻淡淡的,就没有唐诗的那一种浓郁情怀。后世下来,明诗、清诗更加不同了。文学如此,文化也如此,试看历代人物,气度、政治的制度,一看就知道,一代有一代的味道。过去历代都有不同,也是循历史的痕迹,渐渐变易而来的,所以从历史渐变的轨迹中,也就可以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就是“尚论古之人”,与古人交朋友的道理。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在未得志前,连吃饭也成问题,但他的书房就有一副对联:“读书万卷,神交古人”,这种胸襟,这种抱负,是年轻人应该效法的,这就是“尚友”,也是与古人交朋友的意思。中国有一部古书名《尚友录》,现在改编为《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孟子与万章》东方出版社来源:公众南怀瑾东方讲堂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