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教 育
全部 |教 育
5月21日,网友“宇兄宇弟”发了几条短视频。视频显示,阳台上晾晒的衣服都有斑驳的墨汁,一楼地面和楼的外墙上也都被黑色墨汁溅染,一块块墨汁就像是一块块长在脸上的黑斑,相当难看。原来,始作俑者竟然是“宇兄宇弟”的儿子。小孩子贪玩将一瓶墨水直接从高楼上泼下,结果,飞流直下三千尺,楼下住户遭了殃。“宇兄宇弟”一边感叹:这生的是个什么玩意!一边迅速行动起来:孩子母亲立刻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 ,还将邻居家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中手洗,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熊孩子的爸爸则负责清理小区住户的楼外墙,并让孩子一直陪在太阳底下看着。他说,“这活孩子干不了,但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让他认识到错误和事情的严重性。”有如此家长,即使熊孩子的做法确实给邻居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家也一定会选择原谅。视频传上网,千万网友给男孩家长点赞:家长的做法非常妥当,好孩子就是这么教出来的!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父母有威信,对人诚恳,行为高尚,那么儿童就能从他们的榜样中获得最起码的关于忠实的道德观念。”熊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站在熊孩子身后的熊家长。今天一大早,看到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微博。22日凌晨,网友@这里是张聪吖发博称,自己5岁的女儿在上海西西弗书店角落看书时,一位10岁男孩诱骗她舔下体,并脱其内裤进行猥亵。更令女孩父母愤怒的是,事后,男孩父母态度恶劣,毫无悔意,并且称女孩是“自愿”的。有父母撑腰,男孩对自己所做之事全盘否认,即便监控视频就摆在眼前。各自回家后,女孩父母发现,男孩父母已“失联”。无奈之下,女孩父母选择了微博扩散,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保护孩子不再受此侮辱。小小年纪,便做出如此令人不耻之事。孩子不懂,难道家长也不懂?连作家马伯庸也转发评论:“教出这种烂孩子,这爹妈应该分类到有害垃圾。”有人说,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男孩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存在。“降不住的妖精”往往是“天上的老子”一手制造出来的,他们三观不正,事非不分,还常常用自以为是的“爱”把孩子往罪恶的深渊里送。斯宾塞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着这样一个印象:孩子你没错。长此以往,孩子今天犯的错也许“事不大”,但是不加以约束和改正,明天就可能会“犯大事”。让孩子知道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必修课。电影《误杀》的故事,从两个孩子开始。男孩素察,在夏令营看上了女孩平平,为了得到她,便哄骗她喝下了带有迷药的酒。恶毒的少年不仅侵犯了平平,整个过程还拍下了视频,这个视频毫无疑问,成了他今后要挟平平的筹码。这个男孩,生于一个高知家庭,母亲是手执正义的警察局局长,父亲是为民服务的市长候选人。这样的家庭,本来应该培养出举止得体、遵纪守法的翩翩君子,为何会铸就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无耻恶魔”?电影镜头下,答案被一点点揭示。素察的母亲拉韫,一个眼神凌厉、强悍又干练的铁腕女警长,回到家却只知道一味偏袒、溺爱、纵容儿子。儿子刚满16岁,她就以孩子需要交际为由,为他买了一辆跑车;儿子差点把同学的眼睛弄瞎,她用钱摆平,极力袒护,还心疼地为他包扎手上的伤。只要儿子惹是非、闯祸端,她做的永远是塞钱给对方,企图息事宁人……素察的父亲,最有可能当选的市长候选人,眼里只有自己的仕途。身为父母,他们曾有千百次可能,教儿子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却又在一次次溺爱中、一次次视而不见中,错失了机会。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给孩子树立原则,只是一次次用钱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分不清是非,辨不明事理,守不了原则,划不好规则的父母,恰恰是最终害了孩子的那个人。你宠溺孩子,这个世界不会宠溺他,你不管教孩子,总会有人替你管教。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 珍妮艾里姆在《养育儿女》中说:“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涉世未深的孩子,有时真不知道做事的尺度与底线,他需要父母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之前,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可以说,父母的言行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父母对待错误的态度和方法,会影响着孩子的原则和底线。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没有坐在书桌前做作业,而是在画画。本来就疲惫不堪的我顿时火冒三丈,我大声地教训儿子,还伸手把他的画扔到了地上。儿子被我的举动吓了一跳,随即他便气呼呼地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门摔得震天响。气极了的我,追过去敲了一会儿门,还继续责骂了几句,才罢休。吃饭的时候,儿子眼圈红红的,他闷声对我说,那幅画也是今天的作业之一。听了儿子的话,我愣了一下,心里很矛盾。是我错怪了他,那我应该向他道歉吗?如果向儿子道歉他会不会从此不听我的?可是,我不是一直教育儿子要勇于承认错误吗?一番思考后,我终于鼓起勇气,诚恳地对儿子说:“儿子,对不起,妈妈不了解清楚就批评你是不对的,妈妈向你道歉,请你原谅妈妈。”儿子诧异地看了我一眼,转怒为笑:“既然你这么诚恳道歉了,我就勉为其难地原谅你吧,不过,得罚你帮我涂色。”事后,我问儿子:“如果妈妈不承认错误,你会怎么办?”儿子说:“你们大人错了不认错,我以后错了也不承认,不改正。”听到这里,我猛然一惊,感慨自己差点做了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啊!中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孩子的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聪明的家长,当孩子犯错时,一定会把握机会,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父母之爱子,从来不是帮孩子逃避惩罚,而是以身作则,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与孩子一起面对,共同成长。作者 | 月半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6月05日
单亲家庭必读:让孩子的心灵如阳光般灿烂人,为什么明知道自己没人喜欢不合群让自己很不快乐,还要自私狭隘?因为人不知道是自己的自私狭隘导致了招人烦不合群的人际关系。其实人生是否如意,就是看他跟身边的人是不是能相处融洽。而关爱是互相的,不可能你一味地索取,别人还会无休止的给予,正所谓的付出才有回报。关爱他人,最基本的心理要素是慷慨大方。慷慨大方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在儿子还很小刚懂得什么东西是自己的那个阶段,玲玲就想:他长大了要交朋好友,太小气了不行。那时候虽然生活很拮据,玲玲还是鼓励儿子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别人,儿子2岁上了幼儿园,放学后会在幼儿园的院子里玩很长时间才回家,玲玲总是带多一些水果和点心,儿子吃的时候,就让他先给一起玩的小朋友一个不漏地每人分一份,然后才自己吃。到了幼儿园大班时,玲玲几乎每个月都买一些零食、小玩具、文具之类的东西,让孩子拿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发给全班的每一个同学。玲玲告诉儿子:“东西交给老师了,就不再属于你了,这个东西的所有权就发生转移了。东西由老师发给全班每一个同学,不可以你自己发,东西是老师给小朋友的,不是你给的。你跟小朋友发生矛盾了,不可以提‘你要了我什么什么东西’,也不可以因为你给了别人东西就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什么事情。”玲玲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担心儿子会觉得自己给了别人东西就可以要求别人回报或因此控制别人。幼儿园里有太多财力雄厚的家长常常让孩子给全班小朋友发东西,但是他们发东西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当个班长、在小朋友面前说的算、不受欺负。如果是这样,给了别人东西,不但不会让别人开心,还会让别人讨厌,即便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也是暂时的,更不会是多数人的喜欢。即便如此,儿子的贪心还是会时常出现,比如,和小朋友一起玩水,他的沙滩玩具比小朋友的大也比小朋友的好,但是他还是喜欢玩小朋友的沙滩玩具,经常看到小朋友的玩具眼馋。玲玲觉得原因还是因为儿子不够慷慨大方,还是舍的不够,于是把家里的玩具统统拿到幼儿园院子里给全园的小朋友玩。同样告诉儿子:“玩具拿到幼儿园去,就是幼儿园的了,就不再属于你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了。别的小朋友玩这些玩具时,你不可以抢,你不可以说这是你拿来的,你不可以不允许别人玩。”看到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自己曾经拥有的玩具,他就不再艳羡别人的玩具了。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只要儿子问:“妈妈,我可以把***给谁谁谁吗?”玲玲的回答总是:“可以。你把东西送给别人了,我们家就永远不会穷。”上小学了,有小朋友作业不会问到他的时候,玲玲告诉儿子一定要不吝惜耽误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小朋友解答,你给他讲一遍,就是再复习一遍,你会变得更聪明,你要把自己的时间、知识、能力慷慨大方地舍出去。一次,儿子从大姨家回来给了玲玲300块钱,说是大姨给他买文具的。玲玲当即就说:“你学习、生活的全部用度都由爸爸妈妈供给,你自己所有的钱都用来救济贫苦,你不可以有自己的任何财产。”从此儿子更加慷慨大方了,因为他知道反正他自己什么都不可以有,所以送人的时候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曾经,跟他同班的一个孩子跟谁都和不来,恶作剧吓唬人,一点小事也不依不饶的,儿子总是被他欺负,有时候也生气很难受,但是还是经常和他在一起玩,连老师都看不下去了,告诉儿子离那个孩子远点,但是儿子说:“他本来人缘就不好,我再不理他,他不是更孤单了吗?”玲玲听到后,虽然内心里有点心疼儿子,但依然鼓励他做得对,要把自己的爱心和宽容慷慨大方地舍出去。现在儿子上初中了,不再跟那个孩子在一个学校了,玲玲问儿子:“你现在还会因为你跟他在一起的几年里的不愉快而难受吗?你心里还有压抑、阴影过不去吗?”儿子回答说:“没有啊,我早已经把他忘了。”寒假前的最后一天,儿子回来跟玲玲说:“妈妈,有好几个同学跟我说‘整个假期都不能看见你,我会想你的。’”玲玲问:“儿子,你快乐吗?”儿子点点头。被别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不把自己的世界局限在自己小家庭的范围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样可以拥有明媚的春光。慷慨大方是人格魅力的基础,一个人不吝惜财物,不吝惜美好的语言,不吝惜付出爱心,不吝惜成全别人,他一定会有好人缘,一定会有更宽广的开拓空间,一定会有更广阔的未来。敬请关注第五季: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发布者:南溪
2020年06月04日
问题孩子的心里多是充满怨恨的,有的怨恨父母一方,有的对父母都恨,将这种怨恨释放出去就变成了用欺凌报复来发泄自己,用毒品网络麻醉自己,用频繁更换异性朋友来伤害自己。造成孩子怨恨父母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父母一方将对另一方的不满和怨恨转嫁灌输给了孩子,这就是在给孩子灌注仇恨的毒素,让孩子的心灵扭曲,变成了问题孩子。因此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单亲父母本身一定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愤,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播种仇恨的种子。玲玲在离异后,也曾因为孩子爸爸不给抚养费而怨恨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孩子3岁,她艰难痛苦得实在控制不住,经常在半夜孩子睡熟时偷偷地哭,但是在孩子面前从来没有表现过,她也从来不跟孩子谈论爸爸,孩子已经会自己打电话了,他想给爸爸打电话玲玲从来不阻拦,他不给爸爸打电话玲玲也不会提醒他打。直到玲玲的经济状况有了好转,也不再指望他爸的抚养费,玲玲的心情才调整过来。玲玲经常给儿子读小兔汤姆系列,汤姆的好朋友鲁鲁父母离婚了,汤姆的爸爸劝导他说:男人和女人如果不再相爱了,就会分开,但是你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永远爱你。每次读到这段话玲玲都会重复两次,然后说: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爸爸爱你,妈妈也爱你,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他们不在一起生活了就减少。虽然那个时候孩子很小,似乎听不懂,但是他的心里会留下印象。一次,儿子看电视,看到藏族人一边走一边转动转经筒,就跟妈妈要,玲玲带着儿子到寺院附近的藏教用品店里买,从20元到120元不等,玲玲想,要买就买个最好的吧,120元铜制的很有质感,转起来没有一点声音,玲玲很喜欢,但是当时还是很拮据,舍不得买。就跟儿子说:“现在妈妈没有钱买,让爸爸给买吧。”过了几天玲玲想:还是自己买了吧,也许跟他爸说又碰一鼻子灰,犯不上,自己紧就紧一点吧。然后买了120元的转经筒拿回家给儿子的时候说:“你爸给你买的,是你喜欢的最好的那个。”夏天,孩子被爸爸接去小住2日,这种情况一年也不会超过3次。回来后孩子说爸爸和阿姨带他到公园去玩,他踩到泥坑里,鞋脏了,阿姨给刷干净的。玲玲告诉儿子:“你要管阿姨叫妈妈,爸爸的妻子就是你的妈妈,我生了你,我是你的娘。”再一次孩子被爸爸接走小住回来后,对玲玲说:“阿姨不让我管她叫妈妈,她说我是你阿姨,不是你妈妈。”玲玲告诉儿子那以后就叫阿姨好了。儿子说:“阿姨给我洗衣服,我对阿姨可恭敬了,我给阿姨夹菜。”玲玲就笑了告诉儿子做得很好。晚上,躺在床上,玲玲对儿子说:“儿子,别的孩子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爱,你有一个爸爸两个妈妈爱你,你多幸福啊!”儿子笑得像花一样灿烂。孩子长大了,偶尔会有突发事件。9岁时的某一天,儿子气冲冲地来找妈妈:“妈妈,爸爸跟你结婚了,又跟阿姨在一起,爸爸是不是犯法了?”玲玲看着儿子愤怒的小脸,平静地说:“爸爸跟妈妈离婚了,才跟阿姨结婚的,爸爸没犯法。”原来,儿子帮一个同事收拾卫生,同事跟他聊天,说到爸爸跟阿姨生活在一起时,同事就问了一句:“阿姨是你爸的情人吗?”当时儿子的脸就变了,然后就怒气冲冲地来找妈妈。玲玲深深知道,如果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件事,儿子一定会恨爸爸,如果这样儿子就不快乐了,一定要让儿子心里有一个崇高伟大的爸爸。于是玲玲就给儿子讲他的爸爸如何能吃苦,如何勇敢,如何坚强,在大学里如何自己吃半个月的咸菜泡水省下生活费资助困难的同学。儿子很开心:“原来爸爸这么优秀!”儿子上初中了,爸爸给买了手表,第一次随手乱放找不到了,跟爸爸说再买一块,后来找到了就没再买,第二次不小心掉地上表带被车轮压掉了。儿子不敢再跟爸爸要了,害怕爸爸会批评他总是不小心。最后是玲玲跟他爸爸说了,爸爸又给买了一块快递过来。儿子问:“爸爸有没有说我?”玲玲说:“没有,爸爸说表丢了没关系,只要儿子没丢就好。”儿子幸福地笑了。玲玲又说:“但是你要爱护所有的东西,爸爸赚钱很辛苦,你弄坏了,爸爸就又要花钱买,你要心疼爸爸,以后不可以不小心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当你觉得所有人都爱你的时候,你就很幸福,当你觉得没人爱你的时候,你就很痛苦,心里装满仇恨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当你把对另一个人的怨恨无休止地灌输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但恨他,时间长了也会恨你,因为是你亲手把痛苦制造给他的。爱他,就让他快乐,把痛苦留给自己好了。当你看到他快乐健康地成长,你心里的痛苦也会逐渐消失。因为,他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他的幸福就是你的幸福,孩子心里的阳光是你给他装满的。敬请关注第四季:慷慨大方的孩子有更广阔的未来
发布者:南溪
2020年06月04日
我国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经典教育基础出身,自幼以经典立学,夯实道德根基。他们都是先立定人生之大本,打下心智潜能之厚基,然后根据个人特质,结合社会需要,确定某方面专业特长为立身利世之用。第一位科学巨匠是被称为大师的大师的叶企孙先生。1999年,政府表彰研制两弹一星贡献突出的23位科技专家,其中19人与叶企孙先生有师承关系,另外几人离不开叶企孙先生的学术影响,包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可以说,没有叶企孙,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至少可能延迟五十年或者更久。叶企孙,近代物理先驱叶先生是清华学堂第一期的学生,他天资聪颖,父亲从严教养,自幼便攻读经史,浸润国学,造就终生儒雅。叶先生还不到十三岁就考入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修学物理,又入哈佛大学获物理哲学博士学位。说到清华学堂,就不能不说庚子赔款留学儿童,这是我国大规模接受自然科学的开端。近现代我国为数众多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于他们之中。清华学堂是庚子赔款留学三期之后清政府改组而建立的。庚子赔款第一期留学生中的曾昭权先生,乃曾国藩先生之曾孙。曾国藩先生对子弟严格教育,国学为根本。曾氏家训,历百年不衰。他规定族中子弟自幼每天读书,经史子集,都需必读。曾昭权为学恪守此训,十六岁考取庚子赔款留学名额,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曾昭权有个叔伯弟弟曾昭抡,虽是旁支,同沐曾氏家训的余荫,从传统文化为学。十六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赴美留学,获麻省理工大学化工博士学位。被尊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自幼熟读文史,曾言“谁背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对经史之熟悉,可见一斑。后留学美国,主修电机工程专业。庚子赔款留学生第二期的赵元任先生,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四大导师。他幼承庭训,经史立学,后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获数学学士,副科修物理。同时专攻语言学的研究,成为语言学大师。可谓是横跨文理,学贯中西。大名鼎鼎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家教严格,两岁识字,自幼在私塾苦读。考取公费留学后,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主修农学,后转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获博士学位。李四光先生是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他的学业是从私塾开始的,一直读到十四岁。后到武昌读高等小学堂,学业出众,一年后即被选派日本留学。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三岁即可熟背唐诗宋词,并能心算加减乘除,文理功底兼优。后公费留学,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航空系,又转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航空系,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导弹之父邓稼先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学问家邓石如的后人。邓先生五岁入小学,读经史文哲,基础扎实。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赴美学习,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父亲是清朝秀才。他幼承庭训,读书甚勤。后因成绩优秀,被选送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系学习,获硕士学位,转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深造,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物理学巨匠吴有训先生,七岁入家塾,读四书五经。十二岁进学校,文史之外,兼习数理。后选派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先生,三岁受母亲启蒙,六岁读私塾,七岁进思益学堂,再入江南商业学堂。后被保送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创立茅氏定律,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由此,我们发现,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傲人成绩,因为自由受到经典教育的浸润,通过经典文化打下了坚实学业基础。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即使科学研究,如若欠缺文化潜能的培养也难成大家。来源:晶彩时光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6月04日
曾经,有人问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世间还有没有人比你更富裕?”盖茨答:“有啊!有一个人就比我富裕。”然后他说了个故事……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我在纽约机场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我想买份报纸,但口袋里零钱不够,所以决定不买了,就把报纸还给他,我告诉他零钱不够。小贩说:“这份报纸免费送给你!”在他的坚持下,我拿了那份报纸。很巧的,两三个月后,我又抵达同一座机场,发现自己零钱又不够买份报纸。那个小贩又要送我一份报纸。我拒绝了,我告诉他我的零钱仍不够。他说:“拿去吧!这是我从我的利润里拿出来的,没有赔本。”  19年后,我出名了,大家都认识我了。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小贩。我开始去找他。一个半月后,我找到他了。我问他:“你记得我吗?”他说:“记得啊!你是比尔盖茨。”“你还记得你免费送我的报纸吗?”“记得啊。我送你了两次。”我说:“我要回报你当时给我的帮助。你要什么,只要告诉我,我马上帮你实现。”小贩回道:“先生,你不觉得你这样与我对你的帮助不能相比吗?”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当我只是个贫穷的报贩时,我竟帮助了你;现在,你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才试着想要帮助我,你的富帮忙怎么能和我的穷帮忙相提并论啊?”那时,我才忽然领悟到,那个小贩比我富裕,因为他没有等到自己有钱了再来帮助别人。人们必须明白:真富裕是拥有一颗富裕之心,而不是仅仅拥有许多金钱……来源:孝德童子园(ID:xdtzy2229)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06月04日
导读:“从小我妈就教育我不要随便拿人家东西,长大后我更明白欠了人情是要还的。”记得有一次坐高铁去郑州,身上带了点小饼干,包装也好看。当我正吃得不亦乐乎,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我被她的样子逗乐了,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缩了回去,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对我说:“妈妈说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哥哥我不要了。”  我说:“那你跟我说谢谢,说了谢谢就不是随便拿了呀。”小姑娘甜甜地跟我说了声谢谢,接过我的饼干,兴高采烈地跑了。  没过多久,小姑娘又回来了,手里拿了个大苹果,对我说:“哥哥,吃苹果。”我说:“哥哥不吃,但哥哥谢谢你。”  小姑娘说:“妈妈说了,拿了别人的礼物,也要给别人礼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我说:“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谢谢你的礼物。”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对,我想这便是教养吧。竟也知道“人情往来”这回事!  还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关于“父亲用三碗鸡蛋面教会孩子不占便宜的意义“。第一次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  父亲试探地问:“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地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爸爸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第二次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  “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不后悔?”父亲问。  “不后悔!”儿子回答坚决。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  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  又过了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父亲问:“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  “那我不客气了。”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儿子平静地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  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似“吃亏”的事,实则是帮孩子传送“教养”和“修养”的道理。而这两种人在社会上不会混的很差。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随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会说一声谢谢。  读书那会儿,同学说谁谁谁生日请吃饭,问我去不去。我摇摇头,说:“我和他不熟,去白蹭人家饭不太合适吧?”我同学“大义凛然”地说,有便宜不占太傻,非拉上我去。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还是在路过精品店的时候买了一份小礼物。到地方的时候,主人看到了,说我太客气。一顿饭宾主尽欢,他特意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后来,我们俩关系变得特别好。  有一次我问他:“咱俩咋会成朋友的,明明原来一点交集都没有?”  他说:“当年就你一个跟我关系不熟还带着礼物参加我生日聚餐,我知道你这人有心还不爱占便宜。这样的人当然值得交。”世间的所有情感,都是一种仪式。通过“不占便宜”“人情往来”这样的仪式,我们让彼此知道“我记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不是说“重要的不是你辉煌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你,而是你落魄的时候有多少人记得你。”凭什么人家会记得你,凭的就是人情往来这样的仪式。懂得人情往来是为人处世的一种修养。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晓待人处事的方法,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记得你。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来有往大家关系才更紧密啊。  有人说我连自己都管不好,还管得了人情往来?  “穷则独善其身”,所以,你人穷可以,但别占人便宜,这是你独善其身的教养。  “达则兼济天下”,人情通达礼尚往来,这是你为人处世的修养。  “教养”和“修养”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每个父母都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这样的品性和素质。这样的孩子才会走的更高更远!来源:孝德童子园(ID:xdtzy2229)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06月03日
孩子看电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节制、毫无选择地看电视。——虎妈这几天,被一则新闻惊到了。湖南长沙,一位6岁男孩不假思索就从五楼跳了下去。怎么跳呢?撑开一把雨伞,就这样从几十米的高空,说跳就跳了。最后,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恐会影响身体发育,肢体有可能最后成畸形。究其缘由,男孩竟然天真地说:“看动画片学的。”一语雷翻众人。原来,那天,他独自一人被反锁在家,想下楼去和小伙伴玩耍,看着动画片里的人物都是那样撑着伞从高处往下跳就能顺利着陆,自己就有样学样模仿着来了。网友炸锅了:“家庭教育问题,没有把好动画片这一关。”“有些动画片不能乱看,更不能乱模仿!”现如今,很多父母工作越来越忙碌,没有时间陪着孩子,就把孩子扔给电视机、电脑、手机,渐渐地,各类动画片、短视频渐渐成了“哄娃神器”。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但对一些行为的是非对错,却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们看到一些“虚假情节”“危险动作”,不加判断便开始模仿。这些年,类似的悲剧越来越多。山东枣庄一位14岁女孩哲哲,模仿网络博主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结果发生燃爆,女孩被重度烧伤,面积达到96%,生命垂危。安徽,一位4岁男孩,模仿红孩儿喷火,竟然真的一把火把家烧了。 还有一位8岁男孩,模仿动画片《猫和老鼠》,在弹枪里点鞭炮,结果钢珠全部炸向男孩的头部。把孩子扔给电子产品,看似“双赢”,孩子获得了短暂的快乐,父母享受了片刻的宁静。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日常行为,成了多少孩子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刀子”。毁掉一个孩子,就把他扔进花花绿绿的虚拟世界。曾看到一组扎心的数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1.75亿未成年正在使用网络,而其中看短视频占比46.2%,看视频占37.5%,看动画或者漫画约占33.2%。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电子娃娃”,沉迷于各类视频动漫等等。而在这个数据背后,更可怕的一种现象就是:有部分孩子正在不可避免地受到三观的误导和伤害。前段时间,闺蜜就曾和我吐槽,自己家8岁的儿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脏话连篇,甚至说一些色情的流氓话。她三令五申地告诫过儿子,但儿子每次都不以为意,生活中还是不自觉地就脱口而出。更令人操心的是,儿子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差错:考试竟然开始作弊,趁着老师不注意偷看同桌的试卷。气得闺蜜气不打一处来,因此母子之间还发生过一次“世界大战”。但儿子还是屡教不改,反而觉得自己这样做很酷。这让闺蜜忧心忡忡,同时也很疑惑,儿子是从哪里染上的这些坏观念。直到有一天,儿子拿着平板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闺蜜凑过去一看,才顿时明了。这哪是儿童看的动画片?一集15分钟,有10分钟谈恋爱的情节,再看看这满屏不可描述的弹幕,也难怪儿子最近满嘴脏话了。搜索儿子观看的历史记录,发现就连儿子考试作弊的情节,也是从动漫中如法炮制的。其实,生活中,这样不合时宜的动漫很多。央视新闻曾披露,在一个深受未成年人欢迎的视频网站上,“不良动漫”是孩子们最喜欢观览的内容之一。这些动漫里面,角色穿着暴露,动作暧昧,甚至还设置了兄妹恋的情节,画面低俗不堪。在心理学上,3岁到10岁的孩子处于观念形成的“迷茫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并没有独立的意识和人格,很多观念的由来往往来自于外界习得。如此低俗不良的动漫,如果被孩子认真观看了,对孩子三观的影响可想而知。别小看这些动画片的力量,那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土壤坏了,孩子就无法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身处网络时代,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根本不可能,而过多放纵孩子沉溺又会害了孩子。此时,父母的一言一行将起到关键作用。第一,父母是“陪伴员”,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钱志亮教授曾说:“现在“隐性失陪”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家长看似在陪孩子,精神、心思却在其他事情上,如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想着工作或别的事。”父母没有尽到陪伴孩子的责任,孩子便只能从电子产品上获取乐趣和关注。要想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父母就应该学会多多陪伴孩子。疫情期间,儿子也曾沉迷看动画片,一吃完饭就蹲在电视机前。后来,我就想了一招。每次晚饭过后,让儿子和我一起收拾碗筷、洗碗,给孩子找活干,一边和孩子聊天,聊聊上网课的日常,谈谈生活的琐事。你一言我一语,快乐的一小时很快就溜走了。本来儿子用来看动画片消遣的时光,成了我们母子有趣的谈天时间。其实有时候,陪伴无需太刻意,纠正有时也无需太过明目张胆,和孩子愉快地相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慢慢地,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就少了。心理学家李雪说:“真正的陪伴,是身心临在。”懂得如何陪伴孩子,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第二,父母是“过滤器”,要筛选健康的动画视频。曾有父母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竟意外发现动画片中隐藏的“不良信息”:《熊出没》仅仅十分钟,就出现20多次不文明用词,暴力动作无数;《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灰太狼被羊群作弄了2347次。因此,即使是生活中常见的影视作品,父母也需要做及时的“过滤”,筛选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视频。中国科学院博士陆宇斐曾对热播的10部儿童影视剧进行分级:共分为5级。其中TV-K(2-6岁)、TV-G(6-7岁)、TV-7(7-10岁)、TV-PG(10-14岁)、TV-14(14岁以上)第三,父母是“监督员”,培养孩子良好的观看习惯。有些男孩子在看完《哪吒》《猪猪侠》这类动画片之后,总会难掩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常常会拿着棍棒学着做武耍,幻想自己就是片中的主角,四处攻击他人。这时候,父母切忌冷眼旁观,一定要做好“监督员”的身份,及时阻止并明确告诉孩子:“现实和虚拟世界是不同的,你可以崇拜,但不可随意模仿,肆意用棍棒伤害现实生活中的人。”大部分的孩子都缺少对好坏是非的分辨能力,只有父母把好这一关,孩子才能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世界的美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把孩子与这些动画视频隔绝,但也必须知道:童年的快乐,不一定就离不开电子产品。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经不起任何的闪失。千万别让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孩子一生的遗憾。作者 | 亦云白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发布者:南溪
2020年06月02日
物质上的富二代,远比不上精神上的富二代。下面这个小家庭,真的是过出了现实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虎妈前几天刷微博,无意中看到一则小视频,内容是《暖暖的新家》栏目的一个回访。这是一档装修改造节目,他们两年前改造了一家三口居住的10平方米的房子。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10平米的房子被改成了两室一厅,有厨房有厕所的小别墅。如今那对夫妇已经生了2胎,家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看完这个短视频,心里特别感慨。当初改造这个小房子这期节目,我也是完整看完了的。当时就特别佩服夫妻俩的状态,他们没有很多的钱,居住的小房子甚至没有电视、没有厕所。但是他们却给了孩子特别好的滋养,让孩子成为了精神上的“贵族”。这对夫妻的小房子,其实地段上是很不错的。在北京东罗圈胡同,离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不远。但是房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一家三口的居住面积,只有10平米。吃饭、睡觉、学习、招待客人,全都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完成。这个空间甚至放不下两张床,夫妻俩只能跟孩子睡上下铺。儿子睡在上铺,夫妻俩一起挤下铺。而且下铺的宽也只有1.4米,丈夫肖楠体重却将近200斤,再加上妈妈沈思嗣的体重,可想而知有多拥挤。这样的空间里,根本容不下衣柜这种“奢侈品”的存在。妈妈沈思嗣坦言,自己一冬天只有3身衣服,除了自己穿在身上的,就是抽屉里的两身换洗的。鞋子也只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比妈妈多了一双皮鞋和几件衬衫,也是放在抽屉里。家里的空间小,孩子的玩具也不能随便买。孩子所有的玩具,被收纳到一个小箱子里,而这个小箱子,平时被塞在床底下。可就是这样“塞在床底下”的一个操作,也是爸爸妈妈花了不少心思,才想到的方法。原来上下铺的床底实在是太矮,爸爸妈妈把每个床脚各自垫起了2块砖头。2块砖头撑起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小床,也是收纳孩子童年快乐的空间。居住空间小,吃饭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夫妻俩的厨房,也是小到容不下两个人转身的地方。因为厨房小,也装不下抽烟机,妈妈每次做饭,只能用一个小风扇,把油烟吹散一点。秋冬季节,本身就很冷的环境下,吹风扇会让人更冷。做好的饭菜也需要马上拿到屋子里吃,不然很快会变凉。而夏天也并不容易,万一赶上下雨,还需要打着雨伞往屋子里传菜。一家人的洗漱洗浴,也在这个小厨房里完成。早上三口人排队洗漱。夏天可以简单在厨房用水擦洗一下身体。冬天就需要去公共大浴池,才能洗一次澡。家里的空间,也没有厕所的面积。晚上的时候,小朋友想上厕所只能尿到小桶里。而夫妻两个人,就每次都需要跑公共场所。冬天上个厕所会透心凉,夏天遇到风雨天,也是很多麻烦。可是就是这样的简陋的居住环境,却到处都能感受到夫妻俩精神上的富足。房间那样的狭小,屋子里连电视都没有,可却满满当当有上万本的书。夫妻俩每天都会跟孩子一起看书,孩子的床头,也有一个专门放书的小地方。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钦佩。他们居住的面积,比绝大多数家庭都狭小得多。但藏书的数量,却比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要多。每一册书籍,其实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上万本的书,就是上万个精彩的世界。书籍在拥挤的家庭中,可以给孩子特别大的精神滋养,孩子也许是物质上的穷人,但精神上却称得上是个“富二代”了。在妈妈说自己只有3套换洗衣服的时候,设计师主动问起,要不要在改造房子的时候,给你设计一个大一点的衣橱。妈妈马上表示自己不需要,如果可以拓展更大的空间,我宁可不要衣柜,而是换成书架。看书,是一家三口共同的爱好,也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另外屋子里还有很多小心思,一家人的照片,都被悉心的打出来,贴在了墙上。爸爸每周都会往家买一束鲜花,日子过得很有仪式感。从一家人相处的状态中,也能感受到全家人其实很快乐。设计师到来的时候,爸爸正在穿着超人的衣服,和儿子一起打闹。妈妈则戏称这是我们家俩活宝。夫妻俩称呼孩子,也都是叫“宝贝儿,该上床了”,“宝贝儿,写作业了”。全家人的脸上,都一直带着幸福的笑容。可以看出来,孩子不仅没有为这个家的贫穷而感受到自卑,反而在父母和睦的相处中,有了很健康的成长状态。给他们改造的设计师也是很有才华和思想的一个人。他很真心的想帮助这一家实现一个好的居住状态。决定帮助他们把这个小小的10平米空间,爆改成一个两室一厅带厨房带厕所的温馨家园。我看完也是特别佩服设计师的巧思。他首先是把立体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做了阁楼的样式。这样孩子可以睡在下面,帘子一拉,就有了独立的一个小房间。父母睡在阁楼上,就成了一个温馨的二人世界。阁楼贴心设计了天窗,不仅可以增加采光,而且还能看雪看天空,欣赏美景。很符合夫妻俩追求精神享受的观念。家里设计了一整面墙的书架,几千本书,都能轻松放下。厨房变成了开放式的,把冰箱洗衣机隐藏在柜子里,这样更能显干净。而且凳子、沙发、床、楼梯等绝大多数地方,都设计成了可以储物的空间,一家三口的衣服、杂物,都能放下。还在屋子里,设计了一个小的厕所,一家人以后再也不用为洗澡、洗漱和上厕所发愁。孩子第一次看到自己新家,就感慨太喜欢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这期还有一个小细节很让人感动,夫妻俩居住的小胡同比较黑。设计师在房子门口设计了一盏灯,夫妻俩一致说这个灯太好了。丈夫很开心的跟设计师说,这个灯以后我们晚上睡觉之前都不关了,给大院的邻居们照个亮。这种自然流露的善意,也成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榜样。本以为故事到这里已经圆满,直到最近无意中看到回访的视频。设计师回到房子拜访他们,受到了特别热情的招待。当初那个小男孩,已经长成了120多斤的半大小伙子。而且家庭中还添加了新成员,一个7个多月的小宝宝。但是房子还是被夫妻俩保持得很好。白色的家具一点都没有变脏,夫妻俩为了维护房子,还特意改变了饮食习惯。家里很少吃炒菜,以凉拌、蒸炖为主。设计师送给他们的小礼物,一盏手工灯也一直被悉心呵护。夫妻俩和孩子,每年都会给设计师写一张卡牌,感谢他的设计,也说说自己的近况。看完这个节目,感触确实挺多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环境,一部分是精神环境。男孩家的生活环境是肉眼可见的局促狭小,但夫妻俩却用自己的生活态度,给了孩子大大的精神成长空间。感觉形容他们最贴切的一句话,可能就是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们只有10平米的小屋,却给了孩子上万卷的藏书。10年不看电视,却给了孩子每天看书的美好回忆和能滋养一生的好习惯。这一切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有能力给孩子锦衣玉食,看遍世界繁华当然是最好。但是比这些更重要的,却是在生活的点滴中,传递给孩子积极的观念。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且能够把温暖传递给他人的人,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富养。作者 | 小树妈妈来源 | 小树妈妈(ID: tree2050)
发布者:南溪
2020年06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