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育
- 全部
您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再要教好孩子付出代价就大了!请思考如何如何保护孩子思想不受污染?(答案在本文找)1-请问理智从哪里学?2-现在很多人读很多书,有没有理智?在这个时代,连选书都要有判断力。现在知识爆炸,要看对书才好,看错书是污染!3-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请问你要花多少秒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清净状态?多少秒?可能十倍,百倍。所以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您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把它清除。4-到底要学哪些书本,哪些教诲才能真正建立理智?诸位家长,家庭是不是谈利益的地方?不是。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有理智的判断,你才能够拒绝书籍里面不正确的知识,才能防止孩子受到污染。好,那我们再来看,到底要学哪些书本、哪些教诲才能真正建立理智?我们要进一步来思考这个问题。有个心理学家,四十岁写了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一本书,我们要看哪一本?六十岁。为什么?经验丰富。经验分好经验跟坏经验,坏经验丰富也要学吗?是不是人活得愈老愈有智慧?不一定。社会是个大染缸,诸位朋友,二十岁的人比较单纯,还是四十岁的人比较单纯?单纯离智慧近,还是复杂离智慧近?很多事情你不能似是而非,要很清楚明白,你的人生才会走对;不然押错了,人生可不能逆转,所以要战战兢兢,要很谨慎。假如你只是相信他“可能”说对了,就把你的人生押给他,甚至于把你孩子以后的幸福押给他,这样太危险。不能听哪个人说你都相信,因为他所说的话还不能印证是智慧,还不能印证是真理。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已经经历几千年的人类共同印证,确确实实都是所言不虚的真理。中国圣贤的智慧是超越了时间跟空间的。我们来看一看,四五千年前,做人要尽孝;四五千年之后,要不要孝?要,所以超越时间。中国需要孝,外国呢?请问外国人听到孝的教育,他的内心会怎么样?“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听了会很欢喜。我们在澳洲办《弟子规》的课,《弟子规》有很多的经句都是圣贤人做出来的德行,比方说“晨则省,昏则定”,是周文王做到了;还有“冬则温,夏则凊”,这是东汉的黄香做到了。所以每次在讲经句的过程中,都把这些故事娓娓道来。我们坐在后面就看到坐在前面的澳洲本地人频频点头,我们也很好奇他们点头的时候在想什么。上完课跟他们围起来做座谈,这些澳洲的朋友就说,做人应该这样。所以,孝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这样的真理才值得我们用短暂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好好去深入。当我们真正有理智,就会下对抉择。诸位朋友,抉择当中有一个抉择最重要:抉择思想、观念,即择念。为什么思想、观念这么重要?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从哪里看得出来?思想!我常会问朋 友:“你是炎黄子孙吗?”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在美国长大,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长大以后,我们可以保证他的血液一定是正统的中国血液。他的思想呢?思想重要还是血统重要?血统不会影响你一生,思想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所以,我们做人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我们现在来检验一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炎黄子孙的思想。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频频发生冲突,父子冲突、兄弟冲突、夫妻冲突。很多的法院愈盖愈大,为什么?冲突变多了,他们处理不完。团体跟团体也是,我们看到很多团体互相攻击,互相批判。国与国之间呢?今天翻开报纸,假如你没有看到战争,你会觉得很欣慰。几乎每天都有战争发生。诸位朋友,这些冲突是结果,我们每天看着这些结果叹气,有没有用?没有用。全世界就像一亩地,现在长出来的稻子歪七扭八。你要不要对着这些稻子破口大骂?骂了半天,它有没有长好?没有长好,可能骂完之后,它马上就死掉了。觉者畏因,觉悟的人会把原因找出来,迷惑的人只会害怕结果。所以当我们去担心我的身体会不好,担心以后孩子会不孝顺,担心来担心去,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要把人与人、国与国的冲突根源找到,从根本下手才能够解决问题。根本就在思想,现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第一个先想到谁?自己,所以会损人利己,相互竞争。竞争再提升变什么?斗争。斗争再提升,战争;战争再提升,末日。诸位朋友,你现在看到战争,能不能站在中间说:“不要打了!”能不能解决?为什么会有战争?根源在哪里?人的思想、态度就会延伸出他的行为。自我为中心,其实就是自私。诸位朋友,你现在拿到一颗很好吃的巧克力,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我在一次课程里面,得出了三个答案。坐在前排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说“赶快吃下去”,他很老实。后面两排有一位女士,四十几岁,她说“留给孩子吃”。再后面一点,有一位六七十岁的长者,他说“先给父母吃”。诸位朋友,哪一个人有文化涵养?三十几岁还是四十几岁,还是六十几岁的?六十几岁。可是六十几岁 的人可能不识字,三十几岁的人可能是大学毕业,所以学历愈高不代表他有文化,不代表他愈懂得做人。您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再要教好孩子付出代价就大!请思考如何如何保护孩子思想不受污染?父母通过学习,有正确做人做事观念,例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让孩子少看手机,电视,网络污染,带孩子多亲近有德行智慧的人!带孩子经历行善积德,带孩子坚持读圣贤书,树立良好家道家风……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假期里,他乘飞机回家。回到家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他一听就笑了。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但他点点头说,好。随母亲出了门。母亲说,去某某超市。他问,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眨眨眼,有些得意,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1斤三块二 , 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他咋了咋舌。走到路边,正准备抬手打车,母亲说, 坐12路车吧。他问,为什么坐12路?母亲说, 12路车是某超市的专用车,免费,坐别的公交车,还要花两块钱。他又笑了,说好。坐上12路大客车。车上差不多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跟母亲很熟了,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他的心里。也暖暖的买了10斤鸡蛋。母亲拉着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着,说,我们在这里等1小时。他惊讶地问,1小时?母亲点点头说,下趟12路车回来, 还得1小时。他觉得有着急的火苗在心里“噌” 地蹿起,但还是忍了,用耐性将火苗熄灭。母亲跟他东拉西扯,说起他上学时的一些事。1小时的时间,过得倒也不算太慢。终于坐上12路。下了车,他拎着鸡蛋,吁出一口气。母亲看起来格外高兴,扳着手指算 ,1斤鸡蛋省两毛钱,10斤鸡蛋省两块钱,来回的车费,两人省4块钱,加起来共省下6块钱 。他脑子里也迅速计算,从出门到现在,共用了4小时,4小时的时间,在公司里, 他可以创造出上万元的价值。他在心里叹了一下。快到家时,走过一个水果摊,母亲用6元钱买下一个大西瓜。西瓜切开,露出鲜红的瓜瓤。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西瓜甜极了,他吃得“呼噜呼噜”的,像小猪一样 。好久没有这样痛快地吃水果了。一抬头,母亲正看着他,眼睛有些潮湿,脸上却是极大的满足与疼爱。他的心,像琴弦被拨动了一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又馋得很。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捡别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里冲一下,便贪婪地啃起来。母亲知道了, 用了3个晚上编织草绳,又用编草绳挣的钱给他买西瓜,然后看着他小猪一样吃着。他怔怔地看着母亲,将满嘴西瓜咽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亲。艰难时,母亲靠着勤劳与节俭,供他上学,将他养大;富足时, 勤俭作为母亲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带给他满足与幸福。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庆幸今天终于耐住性子陪母亲省下6元钱。这6元钱,跟自己在公司创造的上万元相比,是等价的。因为,许多时候,时间与金钱就该为爱而存在。人过中年,是时候让时间慢下来,多走走 ,多陪陪亲爱的父母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孝顺,一辈子都还不完!珍惜与他们的每一天。他们才是全世界最爱你的人。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发布者:Summer

下面是老教授《太上感应篇》原文讲稿摘录,让我们明白,现代社会有没有教育?我们现在孩子花十多年读书,只是知识学习! 國家辦這麼多的學校,那究竟是什麼?我記得我在初出家的時候,在圓山臨濟寺門口掃地,那個時候門口院子很大,樹木很多,每天要掃除落葉。遇到幾個學生從那條路上上圓山去玩,他們的舉止行為不像是個念書人。我看了之後,很感嘆說了一句話,「可惜,這些人沒有受過教育。」我是跟一同掃地的我們幾個師兄弟說話。這三個人聽見了,他們就回過頭來問我,「你說我們沒受過教育是不是?」我說「是,沒錯,不像受過教育的樣子。」他說「我們是台灣大學法學院四年級的學生,你怎麼說我沒受過教育?」跟我理論。我說「好,你說你們受過教育,我問你,教怎麼講法?育怎麼講法?教育怎麼講法?你講給我聽聽。」他講不出來,於是他那個氣焰就下降,那個時候的學生,這總是四十年前,跟現在不一樣,他的氣焰就下來,反過來問我,這向我請教。 我就告訴他,教育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們有沒有學過?真的沒有學過。中國古老的教育,從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清朝末年,宗旨都沒有改變。教育裡頭有三個目的,第一個是教你人與人的關係,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和睦朋友,教你這些東西;第二個,是教你明瞭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三層,是教你明瞭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我說你們有沒有學過?沒學過。落實到生活上,小學教育教你灑掃應對,你有沒有學過?沒學過。所以我看你的樣子就沒學過,你們沒有受過教育。他又反過來問我,「那我們現在念的大學算什麼?」我說「你問得很好,你們現在所學的是知識傳習所,這個名稱你覺得有沒有道理?」那個大學的招牌要取下來,「高等知識傳習所」,那就名符其實,它不是教育。今天普遍的大眾,都已經把教育捨棄掉、忘掉,還談什麼?所以這個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疾苦,不是沒有原因。社會上只知道科學技術的傳授,把教育根本失掉了。
发布者:Summer

1-您觉得自己幸福吗?例如:知足常乐,身体健康,家庭不吵架,孩子很有德行,人缘好,爱做善事,心量放大!2-您人生所有让您幸福的感觉,都是下对抉择!要下对抉择,人生才有幸福!您下抉择是一拍脑门决定,还是通过学习,有了智慧才决定?3-人生需要哪些抉择?择友!选择有德行朋友,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第一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您是否把孩子教育交给学校,自己所有时间用来赚钱?还说,没有办法,为了生存!这是智慧抉择吗?4-怎么把孩子教好?教孩子做人做事态度最重要,从小扎根如何做人做事,让孩子一生立于不败之地!教孩子做人做事如何教?父母身教,父母做榜样!5-如果您会思考,有这样的智慧:我的抉择会影响世世代代子孙,我的决定会影响子子孙孙,相信您对孩子的教育会非常用心,非常谨慎,因为您考虑长远。但是现在有这样考虑的人不多!古代中国人这样考虑的很多!例如《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训》……人生除了给孩子生存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品行,智慧,积阴德才能保证孩子有更大福报,现在人讲的前途!如果父母把所有时间用来赚钱,又不学习,又不做好事,又不修德,我们又如何有智慧和时间教孩子呢?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做父母的人要把孝亲尊师在家庭里面表演出来净空老教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家庭教育就是以孝亲、尊师,就讲这两桩事情,做父母的人,要把孝亲尊师在家庭里面表演出来,让你的小孩统统学会,统统在这上扎根。扎根的老师是父母,父母真的是一个人最初的、第一任的老师。六、七岁上学了,这交给老师教,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再帮助他建立德行、智慧、学问,那是老师的事情。老师怎么教?教没有成年的学生,没有成年,十九岁之前,中国是二十岁成年。换句话说,十九岁之前,老师要给学生做榜样,就跟母亲一样的,父母一样。老师教学生的自己要做到,自己没有做到不能教学生,要给学生做最好的榜样,因为他还没有成年,他基础不稳固。所以从胎教到十九岁,这个人他怎么会改变?不可能的。
发布者:Summer

一位妈妈给孩子的信:感恩孩子的来到妈妈身边,在与您相处过程中,让妈妈从另外一面审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首先是妈妈教育孩子方法要改进啊,沟通和引导方法不够,例如,说你之前,要先问清楚原因,不是用命令式的只要求必须做到! 第二点是妈妈脾气不好,惯用骂的方式讲道理!效果也不好! 第三点就是妈妈要反观自己的心念,自己有没有做好榜样?有没有做一些舍己为人的事情陪着孩子经历。自己有注意自己言行,生活是否勤俭节约习惯,尽量让孩子不娇生惯养! 父母无须担忧儿子不好地方,应该反过来想,有那么好孩子,自己知足了,要珍惜!多么好的孩子啊,自己多幸福啊[微笑]!感恩菩萨安排孩子来陪伴妈妈,给妈妈幸福,温暖,快乐,同时成全自己德行!同时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自信,慈悲的圣贤君子!
发布者:Summer

时下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很富有,但也有很多人很贫穷,那么大家每天都是相等的时间24小时,那为什么都付出了努力,而结果却不一样呢?有的甚至是一辈子奔波劳苦,也过得很愁苦? 这么有趣的问题,您是否深思过呢?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歌曲:种善因啊得善果,来世修得如来佛……財布施得财富…… 看来真理真是随处可见,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听得入心?自己是否会践行呢? 例如,有些儿女,常常会骂父母,是安什么心?估计没有感恩和体谅父母的心,您猜猜能发财吗?如果您硬要说会发财,他很有钱啊!我想应该是过去生修的財布施,如果这辈子不骂父母,会发更多財…… 再例如,有些人,对自己有大恩的恩人,都没有感恩别人的心,以为理所当然,更不会生起感动,感恩的心,想办法去报答别人。请问,他的心慈悲厚道吗?他一辈子会有多少贵人帮助?我想,即使偶然遇到了贵人,可能很快将会失去……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真理现在几人会讲?更不要说会去做? 有一个司机,举手之劳的事情,请他帮忙顺路带一个东西到另外一个镇,都显得很不耐烦,不是很情愿帮忙。请问,他的心平时会为别人主动做多少好事?有没有修財布施,能与更多的人结善缘吗?发大财的概率大吗? 真是命由我作,福自我求…… 那如何落实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天修心,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柔软。例如,我们做完任何事后,我们想想自己的心是否更慈悲,对别人是否有利?利人才能利己……如果我们自己家庭经营不好,与家人相处都矛盾,在外面整天都是想方设法只为自己营谋,自己的心,越来越冷漠,大家评估一下,他的路能走多远? 看来,人生的幸福其实也不难,修命先修心……您懂了吗? 经典又说,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都是可以教的好的,问题是我们的父母有智慧去教好孩子没?有没有尊重老师?能找到好老师去教我们的孩子? 各位看官,请检查一下自己的命运,如果不满意,请赶紧修理呀,修理自己的心啊…… 有感而发,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
发布者:Summer

蔡礼旭老师主讲 “夫名所以名善者也”,这一段回到美名它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这名是要显扬善行的,所谓“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称赞人,要跟德行、善行相应,不然会有流弊,您看我们称赞人家长得真漂亮,流弊是什么?流弊是她每天照镜子,还有化妆品愈买愈贵,那你的称赞就增加了她先生的压力。你看因果会连锁反应有没有?所以称赞外表、称赞才华,都会让人长傲慢;赞叹德行,他会更加用心去提升他的德行,所以称赞人也要有智慧。比方说孩子的成绩很好:儿子,真了不起,考这么好的成绩,谁都比不上你。这么称赞好不好?当然不好,那个傲慢就不知不觉增长。 儿子,这次考得不错,有用心,当然还要感谢老师,还要感谢上次你不会,你去问那个同学,人家同学尽心尽力教你。记得这些恩德,再接再厉,学习好,有本事了,以后才能服务社会。提起他的感恩、提起他的责任心,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他的善心。我们讲的每一句话是长他的好名、还是傲慢心、还是长他的善心,这个我们要很清楚。所以父母要是明白人,才能把孩子教明白,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没有长孩子的善心?所以在《易经》,“家人卦”里面讲到,父母长辈“言有物,行有恒”,所讲的每句话都言之有理,合乎礼义,行为很有恒心说到做到,习惯很好给孩子身教、境教,这个卦象里面都给我们很好为人父母的教诲。所以这里回到了名本身,是要显扬善行的。
发布者:Su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