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教 育
全部 |教 育
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邯郸作为成语之乡,对传承成语文化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展览路小学四年级特举办“读写诵工程之成语过级比赛”。学好成语的必要性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它经过千年的积淀,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思想内涵。让孩子妙语如珠让孩子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恰当地运用,可以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说话妙语如珠,有声有色。让孩子妙笔生花让孩子学会巧妙地运用成语,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让孩子写起作文来妙笔生花,文采飞扬,充满哲理。让孩子增长智慧成语大多由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演绎而来,富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让孩子学习成语,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还可以让孩子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提高文化素养。作品展经过对成语的学习和积累,同学们不仅能在考场上明辨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更能在以后的终身学习中受益良多。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
发布者:燕赵文化
2020年12月24日
用零花钱给非洲挖了1000多口井,6岁的他改变了85万人的命运,只因孩子的眼泪,是那里最干净的水。如果你有一笔零花钱,会用来买什么?1998年的加拿大,有个小男孩,拿着自己存了好久的2000美元零花钱做了一件事,惊动了全世界——他在非洲挖了口水井。他叫Ryan Hreljac,六岁的他刚上一年级,有一天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一个地方,说这就是非洲。老师告诉他们,这里的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要走很远才能打到水。那些混着泥沙并不干净的水,喝了会肚子疼,会生病。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小朋友,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是上学,而是走很远的路把水抗回来,但是他们其中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长大。  在那里,最干净的水,或许就是他们的眼泪。 Ryan震惊了,之后老师讲的内容,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脑海里一直循环着:“只要70美元,就能挖一口井,他们就能喝上干净的水。”一下课,他立马冲回了家,问家人要一笔零花钱。在妈妈的追问下,这才吞吞吐吐的说了上课的内容,说自己希望非洲的小朋友能像他一样,喝上干净的水。家人都被这小家伙的爱心所感动,但要想帮助别人,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于是从那一天开始,家里到处都是小家伙忙碌的身影。踩着板凳洗碗,拿不动拖把就蹲着打湿毛巾擦地板,替爸爸去剪院子里的杂草……而每干完一次家务,他的饼干罐里就会多几美元。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小孩子的一时兴起,最终会放弃。但他就这样,忙活了四个月,终于凑够了70美元。那一天Ryan起了个大早,让妈妈领他去WaterCan(一个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捐出辛苦攒的钱,他又掏出了自己存了很久的,已经皱巴巴的五美元,塞到志愿者手里说:“如果可以,给挖井的工人买顿热乎的早餐吧。”志愿者告诉他:“造一口井,需要2000美元。”Ryan不知道这是多少钱,只是一脸认真的说:“那我再回去多干点活。”但他发现只干家务远远不够。于是他屁颠屁颠去掉隔壁邻居的家门,问他们可不可以雇他剪草坪。还在每个课间,向同学们安利非洲人民真的很需要这口井。很快的,社区里的人都知道了,有一个小男孩要在非洲挖一个水井。小朋友把买玩具的钱省了下来,大一点的中学生出去捡矿泉水瓶,他们都以“Ryan’s well”的名义把钱捐给了WaterCan。最后报纸竞相报道,这个坚持梦想的小男孩的故事。除了全国各地的捐款,加拿大国际发展组织(CIDA)甚至表示:如果“Ryan’s well”获得1分钱捐款,他们会另外捐两分钱来支持他。1999年1月,在非洲乌干达的一所学校,孩子们争相捧着井里打上来干净的水,开心地咧着嘴大笑。那口井,叫“Ryan’s well”。不久后,ryan收到了一封来自乌干达的信,署名是笔画稚嫩的jimmy。信里写着自己已经八岁了,是一个孤儿。在没有这口井之前,自己每天半夜12点就要起床,走一个小时的路程才能找到稍微干净一点的水。这样一趟来回要2个小时,而提了三桶水后,也就是早上六点,才能赶着去学校上课。 他在最后写到:“真的谢谢你,Ryan。有机会一起玩我最喜欢的足球。”Ryan将信纸仔细地抹平,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认真地回了一封信。他说等到十二岁攒够了钱,就去乌干达和他一起玩。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两个小朋友真挚的友谊,就这样在两个国家间一来一往。然而Ryan并没有等太久,邻居听说了他和小笔友的故事,被他的执着打动,免费赠送了他飞机票。2000年的7月,按耐不住激动的Ryan,随着父母来到了乌干达的学校门口。几百个学生大叫着“Ryan,Ryan”,瑞安拽着妈妈的手激动地说:“他们竟然知道我的名字”。校长笑着说:“这个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你的名字,Ryan。”突然人群中,有一双手紧紧的握住了他,那是jimmy。 Jimmy带着Ryan一起,来到刻着他名字的井前。当他手捧刚打上来干净的井水,满满地喝了一大口,再想到一路过来看的的景象,他突然意识到,“Ryan’s well”只是一个开始。那一年,他才九岁。回国后的Ryan,造井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于是在各方的帮助下,2001年3月,“Ryan’s well”基金会成立了。 小家伙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开始上各种电视节目,进行宣传; 还戴上自己最喜欢的鸭舌帽,实地去考察,手把手教当地人们如何使用水泵; 与此同时,孤儿Jimmy申请了难民,Ryan和家人邀请他来加拿大一起生活,两人每天一起手拉手去上学; 周末一起嬉戏玩耍......谁都没有想到,因为一口井,两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长大后的Ryan,依旧去各个大学进行演讲,号召大家伸出援手; 美国著名演员,马特达蒙深受感动,为“Ryan’s well”基金会捐了20万美金。 Ryan甚至被邀请,出席国际会议,一遍又一遍地去讲诉自己的梦想。  直到现在,“Ryan’s well”基金会,已经挖了1000多口井,为超过85万人提供了干净的饮用水。小朋友们终于可以安心坐着念书,再也不用半夜起来,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了。 为了让非洲的人们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他努力了整整18年,努力得比一点再多一点,梦想真的就会实现。2014年,他和父母再一次回到乌干达。路两边站着的鼓掌的孩子,像极了8岁那年感受到的热情。他捂着嘴,眼里含着泪。来到第一口井边,蹲下来小心地接过一捧水,嗯,还是那么甜。 看着大伙儿争先恐后地在接水,他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 很多人说Ryan是“加拿大人的灵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认他是全球青年领袖。可Ryan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不过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他说世界就是一个大拼图,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小块。很庆幸他在六岁那年就已经找到了——让非洲人民喝到干净的水。而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不会停。或许他的力量很小,但是他说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变过,一直都很简单:我有的,都想给你。愿你也一样,初心不改,永远像孩子般单纯、善良。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12月24日
人民新媒网 深圳讯:(通讯员 魏娟 方颖)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特区少年,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举办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的第三届校园文化节。12月21日下午四点,平湖外国语学校又专门邀请了中国语文报吟诵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十二五《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人格培训研究》课题组专家、广东省书香校园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市著名国学教育专家马海军老师走进平湖外国语学校孔子学堂,为该校七年级200多名学子带来了一场趣味文言文讲座。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全体七年级学子在语文老师组织下集体背诵了《论语十二章句》、《世说新语二则》、《诫子书》,朗朗书声响彻了整个会场,吸引了从贵州远道而来参观学习的结对帮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前来观摩。讲座开始后,马老师首先分享了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的名言:“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伟大杰作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是受过教育的呢?”告诉同学们一个重要的观点:要具有智慧一定要阅读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经典。从小学习中华优秀经典,复兴中华文化意义重大。马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国家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讯以及教育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总体要求,使同学们明白身上所肩负的光荣使命。马老师引用孟子的话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人之本在身。文化强国的根本在于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学生修身养性,让学生从小亲近学习中华文言经典,打造文化软实力,并进而走向文化自觉,立下成圣成贤的伟大志向。接下来马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王阳明和私塾先生辩论的故事:“读书是为了登第还是成圣贤”,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明白了读书不仅仅为了考大学,而更应该立志成圣贤。紧接着马老师带领现场领导师生们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行了三拜礼,大家一起向圣人孔夫子表达了恭敬之心。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马老师引用《论语·子适卫章句》并结合建国以来的历史讲述了治国的三个阶段:发展人口(庶之)、发展经济(富之)、发展文化(教之),同学们明白了原来背诵学习《论语》章句不仅仅可以考试,还能学习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内心由衷升起对中华古圣先贤的敬意。为了让讲座更有趣,同时也为了让同学们明白古人读书的方式,马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古人读书的小视频,还示范并带领全体师生吟诵了《论语》二章。同学们明白了原来古人是用吟诵的方式读书的,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让人不知不觉记下了枯燥的文言文。吟诵体验环节过后,马海军老师带同学们学习了三篇短小有趣的文言文《善忘者》《东食西宿》《一问三不知》,并引导同学们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翻译全文,同学们学得很开心。接着马海军老师还为大家讲了一则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里的趣味文言故事, 勉励大家要立志成圣贤,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同时要会读书,善读书,要把死书读活了,不能把书读死了,这样读经典才会散发光芒,照亮人生。最后马海军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雅言,阅读经典,不忘本来,面向未来,走向将来,不管未来在哪里,洋装虽然穿在身,但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来源:人民新媒网责编:董建兴
发布者:人民新媒网
原创
2020年12月23日
《木槿花》讲述最美孝心少年王安娜的“孝心”故事。                             年仅6岁的贵州女孩王安娜,还没上学就接连遭遇了父亲入狱服刑,母亲离家出走的不幸。然而,幼小的她不仅十分坚强,还毅然担起了照顾身患腿疾的奶奶与92岁的曾祖母的重任,分担了大量家务。在接受采访时,王安娜最大的愿望,就是变成“巴啦啦小魔仙”,因为这样就“可以给奶奶把家务都弄好”。一个年仅6岁的娃娃,就能自立自强,努力撑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确实是件听者伤心,闻者落泪的事,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很难不被小姑娘的精神感动。 孝”是什么?做为一个孩子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体恤父母给家人带来欢乐就是最温暖的孝行在人们面前,6岁的王安娜总爱歪着脑袋露出腼腆的微笑。但谁也看不出,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才5岁,就如此有孝心,独自照顾生病的奶奶和92岁的曾祖母。 在王安娜还未出生时,爸爸就进了监狱,妈妈当时怀着还未出生的自己才3个多月,后来妈妈生下自己后没多久便改嫁了,留下自己跟着爷爷奶奶和92岁曾祖母一起生活,爷爷因为常年生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已去世。家中照顾生病的奶奶和92岁曾祖母的重担,便落在了6岁女孩王安娜的肩上。爸爸在监狱里照顾不了家,妈妈改嫁了,6岁的小王安娜每天都要搭起板凳煮饭,她一边烧火一边向奶奶请教。开水洗菜时,她也常常被溅出的水烫得龇牙咧嘴。慢慢摸索,王安娜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就是把水盆放在火炉上,然后再洗菜。尽管做出来的菜有时会咸,尽管土豆和蔬菜常常被烧糊,奶奶和92岁曾祖母吃得仍然很香。奶奶生病,是王安娜最害怕的事。每天早上天一亮,她就起床扫地、烧水、煮饭做菜给奶奶和92岁的曾祖母吃及洗脸,还扶曾祖母上厕所等。中午,王安娜还背着背篼去周边的亲戚朋友家要菜,据了解到,王安娜要菜最多的是隔壁的二奶奶家,每次去二奶奶家要菜时,二奶奶都会带着5岁的王安娜走到菜园子里采摘新鲜蔬菜等。每天,王安娜都会想到很多事,生怕奶奶离开我,感到好无助,常常拿着爸爸的照片到门外等爸爸回来,等着等着就大哭了起来,毕竟王安娜还是个小孩子,心里有很多想说的话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只好抹抹眼泪,赶紧跑到奶奶和92岁曾祖母身旁继续哭,奶奶是脚上患的病,医院检查叫毒性关节炎。王安娜这个孩子很懂事、孝顺,作为6岁的她,每天都要做很多事,年龄这么小,就懂得替大人分担,王安娜每天都想好好照顾好奶奶和92岁的曾祖母,希望曾祖母和奶奶身体健康快乐。6岁王安娜的励志与孝心,触动你了吗!你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12月23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然而南方和北方的冬至也不一样,冬至是吃饺子的时节,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吃饺子,北方人有吃饺子习俗,南方人则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跟“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冬至,各班开展了“喜迎冬至 温暖过冬”冬至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校园里,老师们围在一起包饺子,冬至虽冷但大家的温暖不减。  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北方人冬至要吃饺子吗?来看看央视新闻是怎么说的。邯郸市复兴区人民小学
发布者:燕赵文化
2020年12月22日
01前阵子与一位同事聊天,她向我说出她最近的苦恼:女儿毕业一年了,可是最近又失业在家,无所事事,这已经是她毕业后第三次失业。女儿以前不是这样的,学生时代,成绩一直相当优秀,我们从小就给她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也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由于成绩突出学校直接保送了名牌大学。大学期间也拿过不少奖学金,还经常在班会上发表演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工作后就完全变了。听了前领导的话同事很吃惊:“我一个那么优秀的女儿,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02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这女孩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她可能如你所愿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学位,甚至还多才多艺。但是,她自私、冷漠、脆弱、没担当、不懂事……完全不适应社会。在社会这片海,她刚一下水,就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别人的毛毛雨,都是她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都是她的惊涛骇浪。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如果让孩子模仿大人一天,大人做什么,孩子做什么,那个画面,真的很震撼人心。澳大利亚就拍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片《childrensee,children do》。视频中,妈妈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孩子也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爸爸喝酒,孩子也跟着喝酒;妈妈酗酒、情绪失控乱发脾气,孩子照做……父母做什么,孩子照着做!在孩子面前,父母的一个表情、一句脏话、一个动作,他们分不清对错,一股脑地全跟着学。0-6岁的儿童,正处于模仿敏感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学习”和“模仿”的风向标。当父母把乱发脾气、冷暴力、家暴等变得“习以为常”,孩子很容易迷失方向。孩子就是父母的“映射”。当角色升级,第一次当父母,要学的,要做的,要面对的,先从做好自己开始。03前几年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实习生。她是国内某个师范大学安排过来的大三实习生,她来公司的第一天,就很主动的帮着前台、行政的员工一起打扫办公室卫生,并且有说有笑,同事们都很喜欢她。她的工作是每周末给来补课的小学生上课,通常,她会在上课好几天前就把教案准备好,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借资料交流教育方法,有些时候也会主动来我办公室,把她的思路和方法说给我听。我至今认为,这姑娘无论在什么单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会深受欢迎。而她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劳。特别喜欢一位作家曾提出的一个概念: 父母和事物一样,都有“有效期“,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一旦你不珍惜,错过了这个有效期,老天爷就会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 所以,在“父母”这个角色还有效的时间里,一定要给他们最用心的陪伴,陪孩子一起成长。 陪伴是一种最温暖的力量。 唯有陪孩子终身成长,家长和孩子才能一起成为更好的“我们”。04如果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父母给予他过多的特殊待遇,让他习惯被关注、被忍让,习惯自我为先,那么等他长大进入社会,没有了父母的特殊照顾,无法习惯被他人无差别对待,那他很可能无法顺利适应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养娃路上,父母要教给孩子的,是让他学会融入社会这个大群体,能够独立、快乐的生活。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自己杀血路。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要记得,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12月21日
一碗白米饭里的感恩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一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门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多离开了 ,他才面带羞涩犹豫地推开店门。“请给我一碗白饭好吗,谢谢!”男孩低着头轻轻地说。店内刚创业的年轻老板夫妻,见他没有选菜,纳闷一下,却也没有多问,立刻盛了满满一碗的白饭递给他。男孩付钱的同时,不好意思低声说了一句:“我可以在饭上淋点菜汤吗?”老板娘笑着回答:“没关系,你尽管用,不要钱!”男孩吃饭吃到一半,想到淋菜汤不要钱,于是又多叫了一碗。“一碗不够是吗?我这次再给你盛多一点!”老板很热情地回应。“不是的,我要拿回去装在便当盒里,明天带到学校当午餐!”老板听了,在心里猜想,男孩可能来自南部乡下经济环境不是很好的家庭 ,为了不肯放弃读书的机会,独自一人北上求学,甚至可能半工半读,处境的困难可想而知……于是,悄悄在餐盒的底部先放入店里招牌的肉燥一大勺,还加了一颗卤蛋,最后才将白饭满满覆盖上去,乍看之下,以为就只是白饭而已。老板娘见状,明白老板想帮助那名男孩,但她却搞不懂,为什么不将肉燥大大方方地加在饭上,却要藏在饭底?老板贴着老板娘的耳朵轻轻说:“男孩若是一眼就见到白饭加料,说不定会认为我们是在施舍,这不等于直接伤害了他的自尊吗?这样,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来。如果转到别家一直只是吃白饭,怎么有体力坚持读书呢?”“你真是个好人,帮了人还替对方保留面子!”老板娘的话也不无同情和赞许。“我不好,妳会愿意嫁给我吗?”年轻的老板夫妻沉浸在助人的快乐里。“谢谢,我吃饱了,再见!”男孩起身离开。当男孩拿到沉甸甸的餐盒时,不禁回头望了老板夫妻一眼。“要加油喔!明天见!”老板向男孩挥手致意,话语中透露着,请男孩明天再来店里用餐!男孩眼中泛起泪光,却也没有让老板夫妻看见。从此,男孩除了连续假日以外,几乎每天黄昏都会来,同样在店里吃一碗白饭,再外带一碗走,当然,带走的那一碗白饭底下,每天都藏着不一样的秘密。直到男孩毕业,往后的二十年里,这家自助餐店就再也不曾出现过男孩的身影了。 直到某一天,将近五十岁的自助餐店老板夫妻,接到市政府要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店面的通告。面对中年失业,平日储蓄又都给了儿子在国外攻读学位,想到以后生活无依,经济陷入困境,不禁在店里难过地抱头痛哭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穿名牌西装 ,像是大公司经理级的人物突然来访。“你们好,我是某大企业的副总经理,我们总经理命我前来,希望能请你们在我们即将要启用的办公大楼里开自助餐厅,一切的设备与食材均由公司出资准备,你们仅须带领厨师负责菜肴的烹煮,至于盈利的部分,你们和公司各占一半!”“你们公司的总经理是谁?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记得有认识这么高贵的人物!”老板夫妻一脸疑惑。“你们夫妻是我们总经理的大恩人兼好朋友,总经理尤其喜欢吃你们店里的卤蛋和肉燥,我就只知道这么多。其它的,等你们见了面再谈吧!”终于,那每次用餐只叫一碗白饭的男孩,再度现身了;经过二十年艰辛的创业,男孩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眼前这一切,他全都得感谢自助餐老板夫妻的鼓励与暗助,否则,他当初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话过往事,老板夫妻打算告辞,总经理起身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并恭敬地说 :“加油喔!公司以后还须要靠你们帮忙,明天见!”《一碗白饭》是个普通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待自尊、自强的弱者,就是善待自已!心怀感恩的心,不怕年少经受多少苦难和挫折,遇到多少坎坷,实干、用心、总会熬出个云开月来花满园的美好境地来。 但凡行善向善,助人为乐的人,最后一定能得到上苍的眷顾和保护;这正如古语所说“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12月20日
父亲,可以温润而有力量最近,孙武斌与儿子定下了一个“三年之约”。“爸爸不仅要做你的榜样,还要和你成为同学,100天学一部经典,十部经典学三年。当你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也学习经典毕业。好吗,儿子?”儿子点点头,欣然接受了来自父亲的约定。1. 不可忤逆的父亲过去,孙武斌是个严厉的父亲。他一直认为:儿子一定要听父亲的,这样父亲才有威信。基于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孙武斌一直信奉着令他自我感觉良好的说教式教育——他很喜欢找儿子谈话,短则十分钟,长则几十分钟,对儿子的言行提出批评,做得不好就要罚站。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孙武斌经常坐在他书桌边,全程监督他写作业。但是,儿子渐渐不愿意被父母管着了。有时,孙武斌一开门进来,儿子就会把脸拉得老长,重重地呼吸,把书翻得哗啦哗啦响,显示一种无声的抗议。见状,孙武斌忍不住了。他把父亲的架子一端,两个小凳子一拿,叫儿子:“来,你过来,坐这儿!”儿子老大不情愿地过来了,孙武斌就说:“爸爸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是既然是我们约定好的看着你写作业,你就要遵守,为人要讲诚信……”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道理。直到某一次,孙武斌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一篇周记。那里记述着孩子的心声:“……父亲总是找我谈话,一谈就半个小时,我特别厌烦,有时还会和他争执几句……”读到这段话,孙武斌猛地惊醒了。他终于开始反省:“找儿子谈话,我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是为了彰显一位父亲的威信、展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优越感,还是发自内心地想与儿子交心?”反省之间,一幕幕以往和儿子相处的情景像过电影一样在他脑海边闪过:当儿子兴冲冲过来找自己聊天时,孙武斌以工作忙拒绝了他;曾经,自己把儿子的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有一次,自己命令儿子去墙边罚站时,儿子朝自己瞟来一种冷淡的眼神,那是从心底透出的不屑。就是这个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孙武斌的心。蓦然,孙武斌觉得一阵后怕:在孩子的心里,自己这个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自己究竟给孩子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2. 错知错见,源于误读了父亲在五个兄弟姐妹,孙武斌是最小的一个。孙武斌的父亲是一个很忠厚而寡言的人,信守着“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让别人吃亏”的人生准则。为人也非常正直,敢于担当,值得托付。从小到大,如果孙武斌犯了错误,就会遭到父亲严厉的责问。其实,父亲每一次责罚,首先是因为孩子们确实犯了错误,比如与同学发生争执、偷懒、说话不诚实等等,但很少采取打骂的方式,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反省,然后再纠正过错。然而,在读懂父亲深厚的爱前,孙武斌一直认为:父亲是为了树立他的威信才摆出严厉架势的。他看到了父亲要求孩子们听话、守规矩、不忤逆长辈,却错失了这份严厉背后真正的含义和爱。所以,孙武斌在成家立业、开始养育孩子之后,便产生了“父亲一定要有绝对权威”的观念。因为这样的观念,孙武斌好面子,在家里说一不二,大男人作风,很少采纳妻子儿子的建议,连说话语气都是命令式的,例如:“过来,站好!”“到那边靠墙站着,好好反省!”“我说话,你少打断!”在错知错见的控制下所种下的种种恶因,终究结出了恶果。孙武斌慢慢发现:因为自己的说教言论和粗暴行径,妻子不理自己,儿子也不理自己,家庭关系冷淡。儿子甚至还对妈妈说,希望爸爸不要回家。3. 怜子如何不丈夫去年5月,孙武斌参加了中华文化的学习,慢慢地学习改变。特别是第二期APP的学习,第一个月,修复家庭四种关系,让孙武斌慢慢地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不好的念头。“一个人有多自信,就会有多谦卑。就像对待孩子一样,想把孩子抱起来,您一定要先蹲下身去。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弯下身子去托起家人。”听到这里,孙武斌豁然开朗。当听到老师讲《男人的使命》时提到“父亲,是一生中都不能失败的事业”时,孙武斌如梦初醒,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寻找的答案。他开始学会真正地把身体弯下来,把心放平;不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而是与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的榜样和同学。他对儿子说:“爸爸不仅要做你的榜样,还要和你成为同学,100天学一部经典,十部经典学三年,你初中毕业,我也学习经典毕业。”儿子欣然接受了来自父亲的约定。正如鲁迅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孙武斌常常回想老师的教诲:要减少正确的废话,多说肺腑之言。他突然醒悟:正是自己的好名之心和贪欲,把儿子和家庭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只有建立好自己的心灵品质,去除心中的错知错见,才能迎来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现在,孙武斌建立了家庭会议机制,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儿子主动担任家庭会议的主持人,还参加了浙江金华地区空中课堂的分享,现在,一家三口的关系融洽了,一起学习读书的情境让家庭充满了爱。9月10日,儿子写了一封感恩信给爸爸妈妈。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每一天都是极度劳累的……但我想起了爸爸,每天早上5点起来学习,白天上班,晚上就开小组会,有时候工作到十一、二点钟才睡觉,虽然忙,但他却始终精神饱满,很开心,乐在其中。”读到这一段时,孙武斌感觉自己的心都软了。功到自然成,以往自己严厉教育孩子,得到的只有孩子不屑的眼神;如今,言传身教,同频共振,孩子终于理解了自己。中华文化的引领,让孙武斌从一位不可忤逆的严父,成为了一位努力学习、温润有力的好父亲。他认识到:父亲这个职业,是一辈子不能失败的事业;对于父亲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引领孩子走上光明的大道。文章来源于: 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发布者:幸福人家
2020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