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教 育
全部 |教 育
家庭正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总会忍不住对子女小辈进行说教。可父母长辈总是只想讲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你的道理孩子真的听懂、听进去了吗?养儿育女之路,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代名儒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本书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总结了一位好父亲教育子女后辈的精辟经验,当中有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可适用。综合《颜氏家训》的内容,等到十年后,最优秀的孩子一般都出自这3种家庭。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不过分溺爱,也多训斥,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家长催促道:“快和叔叔阿姨问好,好孩子要有礼貌。”孩子晚上闹着不肯睡觉,家长半是威胁半是劝诫:“早睡早起身体好,小孩子晚睡要长不高的。”饭桌上孩子吃几口就不吃了,家长拉着孩子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别浪费粮食。”父母脱口而出的大道理,真的能收到预料之中的效果吗?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多少父母无意之中已经把这三个“不应该”做了个遍。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孩子眼中,他们不会在乎父母举动背后的深意,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成人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孩子只会记得“妈妈不让我吃我爱吃的冰淇淋”“我明明不认识那些叔叔阿姨,爸爸硬要我打招呼”“我肚子一点都不饿,爸妈却逼着我吃饭”。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当成年人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有这样一个故事: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上学,这让爱女心切的父亲操碎了心。一味讲大道理阻止显然没用,父亲灵机一动,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裤,还特地到女儿面前秀起了身材。正当女儿疯狂大笑时,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强调,如果女儿不改变主意,自己就干脆穿着超短裤去接她放学。女儿笑着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一次沟通危机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解决了。这位父亲没用滔滔不绝的大道理,也没一味指责、强行干涉。这种“攻心为上”的亲子沟通,既让家长实现了初衷,也让孩子感觉被尊重,是实实在在的“双赢”。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不仅要有理智与规则,也要有保护与温情。为人父母,生怕孩子行差踏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呈现的方式更重要。把话说到孩子心坎里,才是家长最想看到的结果。父母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颜氏家训》:“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意思是,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好的家庭教育,是由长及幼的潜移默化,育人先育己,父母做好了,才能带给孩子好的榜样。苏洵,自古至今都是是中国人教育孩子励志求学的典范。唐宋八大家,苏洵带着儿子苏轼和苏辙,霸占三席,冠绝古今,成为千秋佳话。作为成年人,苏洵拥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严以律己,可对于正处于贪玩年纪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坚持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苏洵却有他的“算计”。每当孩子玩闹的时,他就故意躲进角落,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他们上前探寻父亲的“秘密”,苏洵又连忙把书合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久而久之,两个孩子便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便父亲不在身边,也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而且为了不让自己被两个智力超群的儿子“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倒在沙滩上”,苏洵下更大的功夫刻苦攻读。后来,他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去考进士,结果父子三人竟皆成为了旷古烁今的大文豪。《颜氏家训》:“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意思是,人在少年时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容易受到与他亲近的朋友熏陶感染。孩子的言谈举止,即使并不是有意向父母长辈学习,也会自然而然地相似起来,何况操行技能等明显容易学习的方面呢?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耳提面命,嘶吼着“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过程。父母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父母的身教,才是最好的家教。眼光放得长远,孩子会走得更远《颜氏家训》:“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意思是:孩子心性纯洁无染,精神容易专注;长大成人后,妄想纷飞,思想容易分散。因此,教育要趁早,千万不要错过大好时机。有个官员跟颜之推分享育儿经验:官员说:“我儿子今年十七岁了,通晓公文的书写,我又教他鲜卑语及弹琵琶,这些都是那些高官权臣们喜欢的东西,等到他稍微掌握这些的时候,我就可以送他去那些公卿们身边做事了,未来应该会很受看重,你也应该这样啊,这很重要啊。”颜之推回到家后,对孩子们说:“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如果教会你们这些东西就能做大官,我并不愿意你们这样。颜之推认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难成大器,即便将来小有所成,最终也会因为德行有亏而败坏门风、贻害社会。清朝首富胡雪岩也说:“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而不是他的才干。”父母应该更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只教会孩子谋生赚钱的手段: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帮助孩子培养能力、树立品德、开拓眼界,让孩子学会在纷繁中坚守本心,在生活中获得成就和快乐。教育孩子眼光要放得长远,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勇于踏出功利的怪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里有星辰大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2年03月10日
“现在,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在我国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7月2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造成我国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原因主要是“电子游戏可及性比较高,就是说孩子很容易接触到;另外,一些青少年花在课外活动、体育活动、人际交往方面的时间在减少;此外,家长、老师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不够完善,也会让孩子想去游戏中寻求自我”。今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把游戏障碍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日前发布的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指出,游戏障碍高发于儿童青少年群体,从娱乐性游戏行为发展成游戏障碍有一个过程,针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游戏障碍发病率及疾病负担。预防青少年游戏障碍,家长身教胜于言行陆林指出,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要从家长做起,家长应尊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多元性;另外,建议家长不在青少年面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因为青少年一般都会模仿;此外,很多青少年可能在学习、人际交往和学校生活方面遇到一些烦恼和困难,老师、家长要正确地帮助和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苛责,不然容易使孩子走向游戏,沉迷于电子产品。如何鉴别孩子是否出现了游戏障碍?陆林指出,如果孩子经常反复玩游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或者兴趣爱好变少;为了玩游戏会做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龄的事,比如向别人借钱甚至做一些违法的事……这样的症状或行为表现持续半年以上,就需要特别注意了。陆林表示,接近一半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同时有其他精神或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这些精神心理问题会加重孩子沉迷于游戏、使用电子产品。“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孩子有注意力缺陷,俗话叫‘多动症’,这些孩子由于在学习上或者人际交往上有一些困扰,就愿意沉迷于游戏或者电子产品。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要及时让专业人员帮助,把他的这些问题纠正了,孩子对游戏的沉迷也会减轻”。最后,陆林补充说,沉迷游戏会影响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等行为,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和大脑发育,其不良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全社会共同宣传倡导,减少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减少青少年游戏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发生,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门人”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杨甫德指出,无论是学校、家长、幼儿园、单位,都应该有青少年心理健康“守门人”,能够及时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日前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此外,政府应该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储量,鼓励研发传播集知识性、教育性、原创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表示,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去发现,责任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系统已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比较好的基础;在家庭层面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用更专业的措施,让家长拥有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保护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游戏障碍,青少年的其他心理问题该如何发现呢?陆林补充说,如果某个青少年情绪、行为突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有问题。“比如这个孩子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突然变得很差了,或者这个孩子原来和父母朋友交往很正常,突然不交往、不说话了,依据这个标准,我们怀疑可能出了问题,这是外在观察的角度”。从生理角度来说,陆林指出,如果孩子原来吃饭很好,最近突然变得不爱吃饭了,或者变得吃得特别多,可能预示着出现了问题。这需要家长、老师进一步了解沟通,把常见的、简单的小问题解决掉。如果稍微复杂一点,就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是否能适应所在的环境,如果青少年对学校环境不适应,或者对夏令营的环境不适应,可能预示着青少年有问题。陆林说:“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从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上观察孩子的变化是简单科学的识别办法。”​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2年03月10日
      2月28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2年春季开学典礼。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怀进鹏出席并讲话。 怀进鹏: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怀进鹏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教育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遇和挑战,在变革创新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国家竞争力储能、赋能、提能,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怀进鹏:着力把思想变思路,把思路变方法怀进鹏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着力把思想变思路,把思路变方法。一要聚焦增强历史自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二要聚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树立和落实“大人才观”,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卓越工程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重视引进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三要聚焦促进共同富裕,以教育保障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坚决推动“双减”落地,推动学校真正扛起育人使命,充分发挥评价改革的指挥棒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四要聚焦数字中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切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五要聚焦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建设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夯实基础,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怀进鹏:教育工作者要把研究解决教育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怀进鹏指出,高素质的教育干部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从政治上看教育、干工作。要切实夯实业务根底,善于从创新上抓落实、强管理。要切实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从底线上提要求、压责任。教育工作者要把研究解决教育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努力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来自第67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第65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5期地市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负责人培训班、2022年高校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等共482名学员参加开学典礼。​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3月08日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      与人们熟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同,实施打击式家教的父母总是以一种求全责备的“挑剔”目光对待孩子。无论其做什么,都难以得到认可与表扬。即便是孩子考试得了98分,家长也要拿隔壁孩子的100分比较,抱怨“不理想”“有差距”。      打击式家教虽不像棍棒教育那样让孩子皮肉受苦,但其对孩子的心灵伤害不容忽视。首先,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家长打压的教育环境中,其情绪低落、兴趣索然和积极性受挫不难想象,学习提不起劲,成绩自然落后。      其次,会疏远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是要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维系的,打击式教育极易让孩子产生不悦与痛苦甚至心理逆反,这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与和睦,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亲子关系也就难以得到改善。      其三,会重挫孩子自信心。实践表明,生活在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大多都比较自信与开朗,因为父母对于他们的进步和成功从不吝啬表扬;而常常受到打击式家教的孩子,则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性格压抑和自信心缺失。      矫正打击式家教,就当摒弃父母的错误认知。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不过是简单粗暴家教的遮羞布;“严师出高徒”也并非只是一味地板起面孔训人;惯着就是溺爱,夸了就会“翘尾巴”的认知太过片面与绝对。家教不能缺失温情、耐心与人格尊重。        家教需要方法得当、科学合理。人常说“教无定法”。教育孩子也需实事求是、因人制宜、恩威并施、奖惩结合。孩子犯了错误,就该批评教育,当然也需父母拥有“容错”的心理预期;对孩子不合理要求,要敢于和善于拒绝。当孩子获得优异成绩或取得点滴进步时,父母要不吝表扬与夸奖。须知,孩子是渴望被认可、被肯定和被鼓励的。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3月05日
新华社济南电 记者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召开的贯彻“两个结合”深入推动“两创”座谈会上获悉,山东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省内高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全省已实行全学段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介绍,山东省高校共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业528个、公共必修课程414门、选修课程1980门,每年上课总人数达60万人。据介绍,山东省教育厅将探索制定中小学传统文化分级考核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地方课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建设,培育一批教学名师,评选一批传承示范校和优质示范课。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3月05日
教孩子见到别人的过错怎么办家校社智慧 2022-03-03 06:39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们见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先不要批评,要反观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假如有,赶快修正;假如没有,继续保持。有一位老师说:“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见人恶”绝不放在心上,不能把我们最纯洁的心,装很多别人的垃圾,这是最傻的。当人能处处看到自己的本分,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数落别人的不是上,这是“见人恶”可以“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改过也是相当重要的学问,《了凡四训》讲到“未论行善,先须改过”。假如我们不改自己的过失,今天纵有行善,把行善比喻成水,就好比把水加到破了洞的水桶里,因为有恶没改,水加得再多也会漏掉。所以要先把洞补好,以后的善才会愈积愈丰沛。改过要发三种心:一发耻心、二发畏心、三发勇心。为什么要发羞耻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都应该透过自己的修学,慢慢成圣成贤,所以孟夫子才会给我们鼓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不要辜负老祖宗对我们的期许,要当天、地、人三才。怎样当天地人三才?就是要把天地之德表演出来。大地有什么德?长养万物、成就万物,所以心胸非常宽广、平等。我们把最污秽的东西给了大地,大地把它转化成营养回馈给我们;就像母亲一样,纵使我们小时候便溺让母亲收拾,母亲回馈给我们的也是无私的奉献。所以孟夫子说“耻之于人大矣”,羞耻心对一个人太重要了,有羞耻心则可以成圣贤。二、发“畏心”。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掩饰得不错,其实是自欺欺人,“日久见人心”。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终究会被人看破。所以只要肯改过就不晚,古人有一生造恶的,临终忏悔自己一生的造作,结果还得到善终。所以纵使是“弥天罪恶,也当不得一个悔字”。我们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要当圣贤的好学生,无论过去犯了什么过失,都可以弥补回来,也可以赢得别人对我们的尊敬。三、发“勇心”,要有勇气对治自己的坏习惯。记得一位叔叔第一次跟我谈话的时候,谈了两个多小时。其中有一句我印象最深,他说:“对自己的习气要赶尽杀绝,对别人的不足要厚道三分。”所以在往后面对坏习惯的时候,要快刀斩乱麻,绝不能退缩。我从这句话想到一个历史故事,在三国时代赵子龙救阿斗,他把阿斗绑在怀里,被几十万大军团团围住,那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冲出去,保护好阿斗。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升自己的学问、克服坏习惯,也要有赵子龙突围曹军的气魄。过去的烦恼习性就像几十万大军排山倒海而来,这时不能有任何退缩的意念,因为一迟疑就会被习气打败!所以不能有退缩的念头,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把阿斗救出去。谁是阿斗?这是譬喻本善的心,要保护好我们本善的心,要有勇气让它真正发扬出来,不能退缩。在《了凡四训》当中也提到,对治坏习惯要如毒蛇啮指来看待,被毒蛇咬到手指头,这时一迟疑、考虑,命就没了,必须马上切下去,不能让坏习惯停留半秒钟。所以一个人真正会修身,时时可以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当他能觉察到起心动念的偏颇,马上修正过来,逐渐就不会有偏颇的言语行为,这是会改过。​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3月05日
      曾有年轻朋友给我来信中说:为什么家庭教育学不能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的普及课程?让那些未来将要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就能早早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的今天,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有很多的职业可供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各种职业。但无论在社会上从事什么职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一种“职业”是不容推辞的,那就是当家长。      男人和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往往就要结婚生子。有了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父母,做起了家长,就要承担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需要遵守职业规范,需要进行或长或短时间的培训,获得职业资格才能上岗。“家长”这个职业其实也不应该例外。       从出生到成年,人一般要接受三种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第一道“工序”。家庭教育是给人生打底色的,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人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高等动物。培养人的教育工作,是转化最复杂的事物,解决世界上最复杂的矛盾。最复杂的矛盾,必须用最复杂的方法解决。也就是说,教育人是最为复杂的劳动。      按理说,承担如此重要之社会责任,解决如此复杂之矛盾的家长,应该掌握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起码应该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教育孩子的能力,在“上岗”之前应该进行适当的培训。       然而,如古人所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自古至今,唯独家长这个职业,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才上岗的。好像家长都是天生的,培养教育子女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而能的。难道培养教育子女是世界上最为简单易行、无师自通的事?      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奇怪的现象:有的家长是高级干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有的家长是军队的高级将领,能够统帅千军万马;有的家长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和班级都能管理得很好;有的家长具有很高的学历和学识,在单位里是中坚和骨干……可在家里,他们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这是为什么?因为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规律,但又容易被人忽略,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学习、钻研家庭教育的问题。要承担起社会赋予人们的这项特殊职责,不能不对家庭教育刮目相看,不能不认真钻研家庭教育的特殊规律,探索家庭教育的奥秘,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从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我196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北师大附中工作了15年。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了不同家庭的熏陶和不同的家庭教育。     1986年,我开始在北师大开设家庭教育学选修课。在此之前,我国还无人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更无人在大学开设家庭教育学课程。出人意料的是,我的选修课程一公布,竟然有1200多名学生报名选修。当时学校共有1600多名学生,选修家庭教育学课程的学生居然占了全校学生的四分之三。       我第一次去学校最大的教室“五百座”上课时,惊讶地发现教室里座无虚席,人满为患,连座位四周的甬道上、窗台上甚至讲台周边,都有学生席地而坐。那天,我一口气讲了三个多小时,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一个学生走动或离开课堂。      家庭教育学课能受到如此欢迎,表明学生是有需要的。这也给予我极大的鼓励,使我进一步坚定了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理论的信心。       1994年,我的《家庭教育学》一书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此后,国内很多高等学校,包括师范院校、教师进修院校、共青团院校、妇女干部院校,纷纷以《家庭教育学》一书为教材,开设了家庭教育学课程。       当然,我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只是部分高等学校的学生接受了家庭教育的理论学习,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施行,期待有关部门关注在大学开设家庭教育学课程的问题,不仅师范院校要开课,其他的高等学校也应该开设这门课,最好能让家庭教育学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3月05日
看到这个“行走的兵马俑”,你做何感想?原来,这个浑身是泥的宜宾小男孩,和姐姐一起在稻田里“打泥仗”。你扔我一头,我糊你一身,踉跄几步又扎进泥窝里,瞬间就成了这样。从孩子脸上依稀可辨的笑容里可以看见,他们玩的真是开心极了。看到自家的孩子“野”成这样,两个孩子的家长也不管,还淡定地说:“让孩子随意的玩吧!玩开心了就行。有大人在,应该没什么(安全)问题的。”无独有偶。就在前一阵,江西吉安下了一场雨,院子里积了不少水,小朋友们开心地跳进水里打起了水仗,浑身都湿透了。妈妈就在旁边看着,还笑眯眯地举着手机拍摄。“小孩子都想玩水,我就叫他们去玩几分钟啊。小孩子,让他们体验一下这个童年的快乐嘛。”看看两个小家伙,向天空踢水,向伙伴洒水,在水坑里撒了欢地跑,又一屁股坐在水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说:“孩子有种魔力,能够把平凡场所中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变成兴趣盎然的游戏场。”千万别小瞧一个能在一坑泥、一坑水中玩得忘乎所以的孩子。会玩的孩子,更懂得为自己制造快乐,以及释放情绪。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打、挨骂,却很少有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01童年缺少玩耍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李玫瑾教授说过:“会玩的小孩往往更优秀,学习成绩更好。”可现实生活中,多少孩子的一天,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家里小课桌前的方寸之地刷题,几乎没有放松的时间。前几天,四川攀枝花一个小男孩打110,只为求得几句安慰。他哭泣着倾诉:妈妈只要一看到他不在学习,就打他。哪怕作业他全部完成了,妈妈还要逼着他看书,无时无刻不在逼着他学习。他苦闷、委屈、压抑,终于情绪崩溃,只好找110求助,称“我想永远离开我妈妈”。被学习裹挟得密不透风的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喘息之地,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综艺《亲爱的小课桌》里的凯凯,才上一年级,就出现了专注力差、不合群、自卑等各种问题。直到看了凯凯的日常生活才知道,他的课外活动全部被学习挤满了,没时间跟小伙伴们玩,也没机会跟同龄人打交道。短短一个假期里,妈妈给他布置了376套卷子、报了三个兴趣班,并且以亲戚家孩子暑假全部用来学习为例,鼓励凯凯向别人家孩子看齐。像凯凯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不在少数。他们从早上七点半进校开始学习,一直学到下午五点半,晚上写作业又要写到十一、二点。周六、周日又被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占上,继续埋头学习。这样每天都被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子,要过12年!这种常年无休的高压学习状态,有几个孩子能够乐在其中?经常听到网上有人吐槽现在的孩子脆弱、玻璃心,打不得、骂不得,稍有不如意就要死要活。但是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也没有现在孩子这么多的作业、考试啊,更不会每天被父母批评、唠叨。即使被打被骂,我们也有时间跑出去玩,一玩起来就把烦恼抛之脑后了。就像知乎看到的一个提问:过去的孩子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不会动辄抑郁、跳楼?上千条回答,可以概括为一点:过去的孩子虽然挨骂挨打,但他们有很多情绪出口,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有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在外面疯跑......是啊,孩子们的童年,需要玩耍、运动,需要蓬勃的生命力。只有生命力越旺盛的孩子,内心才越阳光。02童年爱玩的孩子,未来内心更强大。什么是一个孩子真正幸福的童年呢?我想应该如教育学博士钱志亮所说:“有充足的睡眠,可以好好长身体;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自在地疯跑、畅快地运动、投入地观察自然万物、和小伙伴玩游戏、或者只是静静地放空、发呆......这样的生活会让孩子每天兴致勃勃,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激发出内在生命力。”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单调:即使是“双减”过后,大部分的孩子也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娱乐方式也比较单调:手机,电脑,电视,而这些又通常被家长视作眼中钉。而且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数也比过去少,家长更容易集中力量去教育。双向夹击之下,孩子受到的伤害就更大:成绩没考好,家长一批评就钻牛角尖;老玩手机,家长一批评就跟父母吵架、闹离家出走。不是孩子非要闹,而是他们的世界太小了,只有那么一点事,就显得特别大。但会玩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有很多消遣的方式,遇到再大的事,也不会轻易被击垮。我同事的儿子喜欢打篮球,用他的话说:就没有一场球解决不了的事,如果一场不行,那就打两场。摸底考试没考好,打打球发泄完了,人就好了。父母吵他了,二话不说出去打球去了,回来后,大家也都消气了。去年上高一,开始住校,同事担心他第一次跟同学合住不习惯,结果他跟舍友打了两场篮球,彼此就处成了铁哥们。他每天过得丰富而充实,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内心。美国医学博士斯图尔特·布朗用了42年时间,跟踪采访了6000人,结果发现:小时候没有无拘无束玩耍过的孩子,长大后更难适应新的环境。而那些自由畅玩的孩子,长大后无论社交能力、抗压能力,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会玩的孩子,无论性格还是行为举止,都更为松弛、开放。他们不至于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的,或者陷入刷题、考试、青春期苦闷里,不会动不动就钻牛角尖,更能适应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爱玩、爱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由着他去吧!一个会跳、会笑、会闹的孩子,比一个内心脆弱不堪的孩子,更让父母省心。03孩子玩得痛快,人生才能活得精彩。每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们通常发现,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霸,都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相反都很会玩。比如最近因“八米复习资料”走红的山东学霸张瑶,她前不久刚被复旦大学医学院录取。高考结束的这个暑假,她学游泳,练习吉他,不论是文艺类还是运动类,她每个都想试试。之前的假期她也没闷在家学习,或者练书法,或者学散打,或者去演讲;有时还玩变形金刚玩具、看科幻电影。即使在学业比较紧张的高三,她也没有放弃这些兴趣爱好,甚至抽时间做了半个月的高中助教。爸爸一开始还担心玩太多会影响学业,但老师却劝他:让她放松放松也没什么不可,不要过多干扰孩子的时间安排。他看女儿的学习成绩没受到影响,这才放下心来。班主任说,张瑶学习时专注度非常高,一旦开始学就能完全沉浸其中,所以不管学什么都能很快上手。“玩得痛快,活得精彩。”张瑶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会玩的孩子在学业上更出色,这已经有太多的例证了。2020年高考总分为725分的湖北状元唐楚玥,她能弹钢琴,写书法、演话剧,运动会200米跑还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9年高考总分730分的广西状元杨晨煜,写得一手好字,还喜欢打羽毛球、踢足球,在画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所以,千万别小看玩对孩子的补益作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研究表明,被允许自由玩耍的孩子,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是普通孩子3倍;在提出解决方案的多样性方面,经常玩耍的孩子得分更高。生物学家马克•贝科夫则认为,玩耍能训练孩子的应急能力,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遇到新环境时更具有竞争优势。玩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是一项高耗能的事,玩耍是一项高级的养脑方式。当孩子学累了,家长就可以带孩子到楼底下跑跑步、打打球,或者陪孩子下会儿棋、陪他聊聊天,让孩子暂时远离紧绷的学习环境,稍事休息。如李大钊所说:“要学就学得踏实,要玩就玩得痛快。”劳逸结合,互相补益,方能长久。04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前不久看《超强大脑》,迷上了“超级学霸”王昱珩。他小时候经常跟父母四处旅游、跑着玩,很少捧着书本死读书,但依旧每次考试都能稳居前三的位置。后来,他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又在《最强大脑》中一举成名。女儿出生后,他又把爱跑爱玩的习惯传给了女儿。他会亲手给女儿做微景观海底世界,让女儿在玩乐中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他会带着女儿在院子里种花,亲眼看到书本上讲的“花期”。还会跟女儿一起训练小鸟叼硬币,让女儿对光合作用有更直观的了解。他觉得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太有限了,甚至跟老师商量,让女儿每年只在学校呆一半时间,另一半时间跟他一起出去玩。周末,他更是全天“失联”,全身心陪着女儿荡秋千、去海洋馆观察水母、和白暨豚嬉戏……他认为,如果孩子连玩都不会,还谈什么学习呢?他一有空,就带女儿去大自然撒野,探索世界的精彩。因为他明白:孩子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课本、卷子,还应该有绿意盎然,更有活色生香的生活。郑渊洁说:“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育50个孩子。”玩,也是一种教育。它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让孩子以玩的心态去认识世界的缤纷,比靠死记硬背知识点,要有趣得多。让孩子以放松的心态去跑、去乐,也比枯坐在书桌前兀自烦恼,要开心得多。生活不止有眼前的书本,还有书本之外更广博的世界。玩,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而陪着孩子一起玩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最可靠的学伴。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