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传统文化
全部 |传统文化
小女儿出生那年,小莉决定和丈夫辞掉工作,从宁波回到老家。从此,那一年成为了她人生中的分割线。在此之前的20多年,被她称之为“人生A面”,而往后的日子,则成为了她的“B面人生”。疫情过后,很多人的生活都被暂停了,很多事情也变得很慢。有人开始在现实生活与过往中不断摇摆,可有的人,却从来没有摇摆过。因为,他们一直坚守着。今年夏天的雨水,格外多。这让生活在浙江的小莉,不得不把自己的“工作台”从室外,移到了室内。小莉的身份很特别。她是一名酿酒手艺人,而她的工作台,指的是由木桶、蒸笼、过滤系统等组成的“烧”酒操作台。2017年,小莉在西瓜视频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取名“酒鬼小莉”,并发布了自己第一条视频,开启了自己的短视频创作之旅。“酒鬼小莉”名字的来源,倒不是因为她多爱喝酒,而是因为她拥有一手祖传的酿酒技艺。在她的手中,100斤新鲜的桃子要先切成块,放入大缸中,经历整整4个月的发酵后,被取出过滤。这之后,酿酒工艺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烧酒。烧酒指的是用蒸馏的形式,让白酒以水蒸气的状态,滴落在酒精收纳器皿中。缓火流酒,这需要酿酒人在烧制的过程中,对酒的温度以及度数,具有极其准确的把控能力。酒水酿造出来后,小莉还要对其度数,进行测量——通常,酒水冷却后,温度会比刚出锅时再下降6度左右。这是一项十分考验耐心与体力的工作,酿酒的每一环节,小莉都紧紧把控。就连桃子,都是她亲自上山,一颗颗采摘下来的。除此之外,小莉的酒单,还会根据季节随时调整。除了水蜜桃以外,糯米、猕猴桃、桑葚,都是她用来酿酒的“主力军”。那些应季水果,在她手中,都能够变成最香甜的美酒。就连桃花,她都能用自己独特的“秘诀”,将其酿成桃花酒。一瓶瓶被保存在巨大陶罐中的酒水,是小莉对于酿酒手艺的一份匠心。小莉发布在西瓜视频上的内容,颠覆了许多人对于酿酒工艺的理解,在她其中一条酿酒视频下,有近1.4万条评论,而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则是:“看了你的视频,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天窗。”如今三年过去,小莉的视频号里已经发布了700多条视频,而粉丝人数,也从最初的十几人,涨到了如今的230万人。对她来说,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能够让酿酒手艺被更广泛了解,依旧是她最大的梦想。同样是一场大雨,却让生活在贵州的侗(dòng)族姑娘阿香犯了愁。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侗族地区则被人们称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而阿香与家人,正生活在这里。这个看起来娇小的女生,有一手“炒茶绝技”。她称自己为“茶人”,从采茶到制茶,每一步都是一门学问,而阿香早已了然于心。 采茶讲究季节,而茶叶的炒制,注重的是温度,与炒制时的用量。为了更好的感知这些细微的变化,阿香选择用手炒茶。那些被她一株株摘下的茶叶,被放到巨大的铁锅之中,在她的双手之间,逐渐由透亮鲜纯变得香味四溢。三年前的某天下午,阿香看着眼前美丽的侗族风景,突然萌生出了将这些美景分享给更多人,并且将侗族文化传播出去的想法。以此为契机,她开始拍摄制作视频,并且以“村姑阿香”这个名字,成为了一名西瓜视频创作人。出现在镜头下的她,总是穿着侗族传统服饰,她说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全面了解侗族文化。她甚至亲自演示,侗族的千年传统染料蓝靛,是如何制作的。蓝靛是一种花期在秋季的草木,而侗家人,习惯将其用在制作染料中,而从小耳濡目染的阿香,也早已熟练的掌握这门手艺。每年秋天,她都会与家人一起,摘取最新鲜的蓝靛,用于制作染料。摘回家的蓝靛,要先以水泡的形式,进行发酵四天后,再放入石膏粉搅拌均匀,进行沉淀。此时盆中那些曾经翠绿的蓝靛,已经开始有向青色发展的趋势。一日过后,石膏混杂着蓝靛下沉,在经历过太阳的暴晒后,逐渐蒸发,形成这个代表着侗族的颜色。阿香说,这是侗族的“主打色”。平日里,阿香会穿着自己亲手扎染的传统服装,在闲暇时与好友一起,唱一曲侗族大歌。这些都被她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上传到西瓜视频,分享给屏幕前那些未曾谋面的朋友们。抱着一份对民族手艺的坚持,阿香不断坚持着,她希望,终有一天,这些她热爱着的侗族文化,可以被推上更广阔的舞台。而打开“康康趣生活”的视频,你可能会在某一瞬间产生错觉,以为这是一档荒岛求生节目。西瓜视频创作人康爸,也是一名手艺人,他总能凭借着一手木艺手工技能,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在视频中的他,总是穿着充满标志性的迷彩服,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最新创作。某种意义上来讲,康爸已经实现了人们常说的“财务自由”,毕竟,会雕刻、竹艺、木艺的他,可以给家人做出大多数需要的东西:从衣食住行,到日用百货,只有大家想不到,没有康爸做不出来的东西:看到自己的小孙子总拿着板凳当木马骑,他立即用木头,给孙子制作了一只小木马。疫情期间,为了让家人在家也可以健身,他又用上百根竹子,制作出了一台跑步机。偶尔,他也会做一些不那么实用的东西。在今年端午节时,康爸用一根巨大的木头,花费好几天制作出了一条“龙舟”,还精心的用木头雕刻了一个“龙头”。制作好后,他推着龙舟来到家附近的小河里,没想到龙舟还真的漂浮了起来。没过几天,他又用树枝与木头做了一个巨大的“鸟巢”,挂在树上后,他小心翼翼地爬进鸟巢中。 虽然,坐在摇晃的鸟巢中,康爸内心还是有一丝害怕,但是,他还是被这种体验所打动了:“坐在这里,看着风景吹着风,真的好舒服啊。”同样是精于木艺的手艺人,阿木爷爷则是将最寻常的木头,玩出了新花样。在他手中,一块最普通的木头,都能经过他的锯、钻、凿、抠后,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样态。而在经过打磨与涂漆后,一个承载了木艺精髓的作品——六道鲁班锁,即刻出现在眼前。这代代相传、历经2600年的卯榫工艺,在阿木爷爷手中,得以继续传承。无论是村姑阿香,酒鬼小莉、康康趣生活、还是阿木爷爷,他们都代表着一种人生的缩影,一种许多人没能体验,但又格外精彩的人生。而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缩短了自己与另外一种人生的距离,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看到的东西。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鲜有人会再花很多时间去专心做一些事。求快,求新,求简单,好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而在西瓜视频上,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们,却愿意给自己的生活注入更多时间与精力:无论是花好几天制作一艘竹筏的“康康趣生活”,还是用半年时间酿造一缸白酒的“酒鬼小莉”,亦或是每天早上都背着工具走到鱼塘边检查水位的“村姑阿香”。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在西瓜视频上,还有更多如他们一般的手艺人,在坚持着另一种人生与可能。每当我们在上面搜索“寻找乡村手艺人”时,会惊喜的发现: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正徐徐开启,有如此多样的手艺,我们未曾知晓。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够活成他们的样子,但是这些手艺人的故事,值得被看到,也值得被记录,他们的手艺,也应当被更多人了解。毋庸置疑,他们是这个时代,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注脚。来源于:最人物公众号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7月16日
在旧时代,为了区别姑娘和媳妇,凡结了婚的妇女都要绞面和上头,“上头”就是盘上发髻,头上的首饰也是琳琅满目。但女人人生的最后一件首饰却是九连环发簪。清末到民国,京城及京郊汉族妇女中流行的发式极多,苏州撅、耷拉苏、平三套、高冠、大盘头、圆头、卷儿头……一时兴起一样,不断更新,通过妇女的发髻,就能体会到由繁到简,由奢到俭的时代的变迁。较早期的“平三套”是把发根用绒绳绑成一尺多长的长棍,再套上个鞋帮似的长假髻,用发簪固定,样式非常古老,恍如隔世;著名的“苏州撅”是由苏州传过来的发型,在当时非常时尚,是在脑后挽个小鬏,再扣上个用马尾和鬃编成的形似半个元宝的假头纂,还必须露出红绒绳的头把儿,再插上纂花多枚,用托针、盖针和扁方固定,今天看来,样子非常滑稽古怪。因为需求大,过去京城还有许多专卖“假发纂”的店铺。应该感谢西洋的摄影术,从现存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中,还能看到当年的真实影像,留下了珍贵的民俗资料。(拿烟袋的女人-苏州撅发饰)名扬中外的宋氏三姐妹,都是留过洋,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欧式的,但回国嫁人后也按惯例盘起发髻,至死未改发型。她们的母亲倪桂珍临终前向三姐妹交代,不许剪发,要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发型。在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无知的人勒令宋家(二姐)剪去“封建残余”的发髻,被她严词拒绝。在国家所有高级别的女首长当中,宋是唯一一个梳发髻的人。这不是保守和固执,这是身份,修养和个性的体现。(平三套发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京东三河县乡下还有老太太梳着清代的一柞长的发髻;还有梳“高冠头”,“高冠”形似头上顶个小木碗,后来就不流行了。那时的女性讲究平头正脸,鬓似刀裁,端正大方。额前的发际必须齐整,发尖一长出就要拔掉,头皮拿灶灰一抹。像电视剧《大宅门》中白文氏那样,发际留个“美人尖”的,在过去绝对没有。因为长期用力梳头,许多老太太的头顶门早早就秃了。我老家在现在的河北三河县的乡下,在1970年代,还看到过三种发髻。一种是梳的“圆头”,先绑好发根,再把长发顺序绕在虎口上,贴在脑后,三盘两挽,罩上发网,用两根银叉子一别;第二种是梳的是“卷儿头”,据说这是过去新媳妇的发型,可有的老太太梳了一辈子。梳时要用铁丝窝成的“绷子”,“绷子”形如一个扁圆的“曰”字,把发尾绕进去,一直回卷到发根再固定。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韵梅梳的就是这个发髻,和京城里女先生和教授夫人的“香蕉头”很接近;还有一种是最不讲究的“疙瘩鬏”,常是贫苦无依的老太太梳,把长发编成小辫,一圈圈盘在脑后,也不用发网,再插上两根银叉子固定了事。那时不讲剪发,但头发太茂盛发网都兜不住怎么办?那就把脑后的头发挑出一大绺,从半截铰断,盘纂时既减少了发量,又不露痕迹。配合发髻而衍生的头饰更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金、银、铜、翠、钻、玉、骨、木,各种材质都有,花纹,样式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京城大户人家的女眷还有立夏戴玉簪,立冬换金簪的习俗。但“九连环簪”不能戴。(明 银镏金九连环发簪)我姥姥六十岁时为自己做好了寿衣,七十岁时备好了棺木,快八十岁时让我娘给她买“九连环簪”。这“九连环”不是古代益智玩具的“九连环”,而是佛教的“禅杖”化形。“禅杖”的最初用途是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器。《释氏要览》载:“禅杖芦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新和尚)垫行(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后来金属材质带环的叫“锡杖”,但民间依然习惯称“禅杖”。但《水浒传》中鲁智深用的兵器“禅杖”与佛教“禅杖”无关,应叫“月牙铲”。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即用的佛家圣物“九环禅杖”。出家人摇动禅杖可惊退地上虫蛇,避免杀生;化缘时可给人以提示;年迈者可作为扶持之物;最重要的,它是权威和身份的象征。(清 银九连环发簪)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封建迷信的“九连环簪”在北京并不好买,经人指引在崇文门花市的一个小店买到了。就是铜丝编焊的一个小小的“禅杖”,价格2.5元。在古代也有用金、银丝做的。京东的风俗是女人去世后,无论生前是否信佛,都要在头上别一支“九连环簪”下葬,这不是普通的一支簪,民间说,它是在阴间开启天堂大门的钥匙!几十年过去了,时光流逝,风俗变迁,记下曾经的往事,还原逝去的时代。文/陈伟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7月14日
六月初,在地安门中国书店,著名青年导演方喆举行了微电影《旗人》的首映式,电影的主角是年近八旬,久居后海南岸的旗籍老人谭恩余。老人讲述了满族人的性格,特点,习俗,满族人家的历史和往事,尤其讲述了他的三爷爷,名噪京城的“毽神”谭俊川的传奇故事。本文以纪念“翔翎泰斗”谭俊川逝世60周年而作,也为弘扬中华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踢毽子,同时希望勾起你的一些童年的回忆。踢毽子、拔河、跳皮筋儿、荡秋千、抽陀螺、跳绳…民间体育强健中华儿女。谭家祖先谭格士突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清初随顺治帝进京,做了高官,去世后葬在北苑(今奥林匹克公园一带),有很大一块家族墓地。谭俊川在这辈兄弟七人中行三,他的七弟就是谭恩余的爷爷。谭俊川(1874--1958)名英泉,曾任乾清宫大内侍卫,后被人顶替。从小爱踢毽,受到名家连永山的指点,刻苦习艺,技艺超群,人称“毽儿谭”,是一位有文化的江湖艺人,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根据史料和自己的体会、见解写成了华夏第一部毽谱《翔翎指南》,被后人尊称为“毽神”。谭俊川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几十年间闯荡江湖,一直活跃在艺坛,虽已去世六十年,但至今对翔翎界的影响不衰。谭恩余老人说,他去天坛公园游玩,和一群踢毽爱好者聊天,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夸海口说自己是“毽儿谭”的亲传,令他哑然失笑。根据史料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最早起源于汉代,到清代时达到鼎盛,既是健身又是娱乐活动,群众基础雄厚,各地名家辈出。在上世纪30年代的全运会中就有了踢毽比赛,动作有盘、磕、拐、绷、蹬、挑、里接、外落、双飞燕、倒踢紫金冠等许多花样和技巧。北京有民谣曰:“杨柳活,抽陀螺;杨柳死,踢毽子。”民国年间,翔翎技艺还被谭俊川、宋少臣、宋慧玲等艺人搬上杂耍园子舞台。当年张艺谋拍摄的北京奥运宣传片中,就加入了北京六旬老太倒踢飞毽的绝技。谭俊川是北京翔翎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毽艺矫健多姿,出神入化,脚下动作变化无穷,小动作细腻乖巧,大动作舒展大方,走南闯北,卖艺江湖,在北京、天津、济南、武汉、南京等地均享有盛名。民国时期,后海南岸的鉴园(今杨尚昆故居)住着一位已脱离军界,做了寓公的奉系军阀万福麟,其子是谭俊川侄子(谭恩余老人的父亲)的学生,因与谭家相熟,就和谭俊川打赌,让谭站在画好的圈内,只要保证不出圈,并连踢毽子六千次不落地,就赏大洋三百块。谭俊川从容应对,只见毽随人舞,翔翎缠身,闪转腾挪,上下翻飞,精彩的表演看得人眼花缭乱,围观的人不禁连声叫好!计数的人头晕眼花,乱了阵脚,还没踢到一半,万福麟就心服口服,主动掏钱认输了。谭俊川傲骨一生,人品高洁,提携后人,广传毽艺,为人豪爽大度,重义轻财,经常救助穷苦人,俗话说,“卖艺的钱,当天完”,因此也没什么积蓄。一日作艺时见两个面熟的人躲闪而过,匆匆离去。原来是当年挤占他宫中职位的甥舅二人,如今已沦落为讨饭的乞丐。他不计前嫌,不提旧事,还在饭馆请二人吃面。甥舅俩尴尬地吃完面,红着脸流泪拱手而别。谭俊川除了踢毽,还有一手舞飞叉的绝技,一把年纪仍能把飞叉舞得从容矫健,虎虎生风,与众不同,常年在什刹海和老天桥卖艺,人称“飞叉老将”,张次溪先生1951年所著的史料《天桥丛谈》中有详细记载。1950年秋,为参加苏联10月革命胜利33周年庆典和为斯大林祝寿,周恩来总理专门召集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挑选出尖子组成了中华杂技团,77岁的弹腿名家胡德全(胡老道),76岁的飞叉老将谭俊川,62岁的硬气功艺人“千斤担”关玉和,以及“飞车”艺人金业勤,“空竹”艺人王葵英等光荣入选,出访苏联及东欧七国进行巡回演出,这些节目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展现了新中国的精神风貌,受到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苏联画家还专门为谭俊川绘制了手拄钢叉的画像。归国后,谭俊川等老艺人受到了国家高级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感慨地说:“一颗明珠土里埋,不知何日放豪光。这回真是放了光,若不是在人民政府领导下,怎么会使艺人翻了身呢!”历经沧桑的老艺人谭俊川一直到晚年仍然功力不减。谭恩余老人回忆说,83岁时三爷爷仍能把腿扳过耳朵,轻松地做左右腿的朝天蹬,他让孙子们掐他的腿,腿上都是肌肉,谁也掐不动。谭俊川一生未婚,晚年和侄子居住在腊库胡同,1958年84岁时在椅子上坐化而逝。当时的文化部长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悼念这位解放前没有社会地位和人格,解放后被新中国总理称为“国宝”的老艺人。文/陈伟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7月14日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民间风俗。民俗通常由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确切的说,民俗是一种传承文化,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演变。民俗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与一些地方风俗习惯相关联的文化,比如皮影戏、二人转、大秧歌、腰鼓、采莲船、舞龙舞狮、捏泥人、剪纸等,这些都是各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历经岁月的洗礼、代代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更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继承和弘扬好这些地方优秀民俗文化,不仅是对先辈的一种敬畏,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尤其是民俗文化传承人的一种责任。传承民俗文化,是对先辈的尊重与敬畏。民俗文化,大多与民间的节日习俗相关,比如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都与端午节有关;舞狮子、玩龙灯、唱皮影戏等,都与迎春节、庆丰收有关。在这些民俗文化中,有的反映的是劳动场景,有的展现的是喜庆场面,有的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期盼……无论哪一种情形,都记录着我们先祖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只有把这些遗存下来的优秀民俗文化保护好、传承好,才是对古人的最好尊重、对传统文化的最大敬畏。而如今,当我们谈起民俗文化时,人们对其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儿时街巷里捏面人老爷爷的叫喊声中。现在的大街小巷里,已经很少能看到节庆日的杂耍队伍、手工艺人和极具特色的民俗美食。人们对其的印象以及久远到记不清这些民俗是何时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并且被现代斌琅满目的商品所取代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赋予了我们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我们就要当好守护者。我们在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从我们开始,从这里开始,担好我们这代人的责任,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传承和发展民俗。当当我们再次谈起民俗时,希望我们谈论的是它的由来、它的特色和它的传承。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7月14日
1、禾苗不认爹和娘,耕作到家多打粮。付出总会有回报。过去农民常说的,你疼庄稼,庄稼也就疼你。2、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铁。个人打拼不行,要靠团队。3、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影子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4、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古人常言“易子而教”,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去教导,自己则教导别人的孩子。5、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财富是人创造的。6、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平台很重要。7、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磨人的就像磨刀石,越来越薄;被磨的人就像菜刀,越来越亮。8、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活到老,学到老。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居安思危,居富思贫,勤俭持家,防患于未然。10、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货比三家。有比较才有鉴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1、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正义有时会迟到,但是绝不会缺席!12、自己做错不算数,别人做错打屁股。黑老鸹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13、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历久弥新,常读常新。14、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不见兔子不撒鹰。15、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国家先有内乱,后才有外侮。16、有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17、着骡子想骏马,官居宰相想王侯。没有的总想有,得到了还盼望。18、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9、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无缘不成夫妻。劝君莫贪露水缘,劝君惜取枕边人。20、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孤掌难鸣。21、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别哪壶不开提哪壶。22、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心动不如行动。23、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不要问别人赚了多少,先看别人付出了多少。24、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盛时当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人走茶凉,别等茶凉了再走!25、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26、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一夜想了千条路,清晨起来卖豆腐。27、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28、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29、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30、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未知明朝事,且尽今日欢。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7月14日
漆线雕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发源于我国闽南地区,泉州漆线雕、厦门漆线雕是为代表。漆线雕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据考证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受宋元时期的沥粉和泥线雕等线雕工艺影响,漆线雕于明末清初萌芽,到清晚期成型,历经蔡氏13代传人技艺和装饰风格已相当成熟。明末清初,泉州府同安县马巷镇诞生了蔡氏漆线雕。在起初,蔡氏以家族作坊的形式生产、销售漆线雕作品,传至第十代,蔡氏建立了"西竺轩"商号,商号生意兴隆,产品遍及闽、粤、台,甚至远销南洋诸国华人地区。1947年蔡氏漆线雕第十一代传人蔡文沛三兄弟把漆线雕百年老字号"西兰轩"迁到厦门,从此蔡氏漆线雕声名远播,得到大量的国内外订单。1905年法国巴黎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厦门"漆线装饰三神像",1958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蔡文沛先生作品《大闹天宫》被定位国家级文物。2006年5月,文化部正式把漆线雕批准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线雕首先要制作漆线土,漆线土是把大漆和桐油混入到漆土中,然后经过慢慢捶打形成有韧性的泥团,之后再把泥团用手捻成粗细适中的泥条,再把漆线盘在涂有底漆的瓷器上形成线浮雕,最后在表层填金或者填彩。早期的漆土用的是糯米和泥,然后贴在木胎上,这样的雕塑很容易变质,保质期短,经过改良后的漆线雕不易变质,塑像的寿命也延长了。早期这一工艺被称为"漆线妆佛",就是用"漆线"的工艺来装饰佛像的意思,闽南地区盛行的宗教活动带动了宗教佛神塑像雕塑行业的繁荣也促进了漆线雕技艺的发展。据《汉书》中记载:"楚地信巫鬼,重淫祀","吴粤与楚接比,数相兼并,故民俗略同",现在的闽南地区依旧重祭祀、礼佛,漆线雕所创作题材大多来源于这些民间信仰的神灵,马遵、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三坪祖师、灶君、土地、城隍、天王、财神、瘟神等各民间神话中的各路神仙都是漆线雕的创作题材。如今的漆线雕不仅仅把传统形象作为题材,还结合当代审美,创造出了许多当代艺术品,屏风、摆件等已经融入家庭之中。漆线雕不再只悬于庙堂,更是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近年来,为了传承和发展漆线雕,校企合作培养、闽台两地合作培养是重点学习手段,通过给在校学生授课,给他们亲自动手的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热爱甚至去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漆线雕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出口工艺品之一,政府也会把漆线雕作为赠送外国友人的礼物,向外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超的制作技艺。漆线雕更是被看作中国文化艺术的载体,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巨大潜力。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7月14日
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那么老祖宗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这里面有大智慧!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他们在天上看着人的一切。所以说:人在做,神在看。据说做买卖的人,如果称东西,短斤少两,都要受到惩罚。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国人,想必都是奇葩。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显然长得多。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中国没有。中国什么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神仙也是人,他们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所以,中国人不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清洗灵魂。从小就有长辈告诉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两者也不能分。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点点,讥讽同胞没有信仰,其实是有所不知。今天社会的症结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丢掉了老祖宗的智慧。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无主。尼克松8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很出名。他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青松有挺拔美,鲜花有娇艳美。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我们是中国人,表达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一双筷子,不仅仅是饮食餐具,更承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许多前人智慧。作为中国人,这项传统不可废止,也将继续弘扬下去。来源: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7月14日
1. 八月十五天气晴,正月十五看龙灯。指如果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天气晴朗,那么来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可能会是晴天,可以放心地出门观看龙灯。2. 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指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北方的大雁开始南飞,天气逐渐转冷。3.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灯盖雪。指如果中秋之夜是阴天,来年的元宵之夜可能要下雪。4.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指过了农历五月初五,天气虽然转暖,但气温仍不稳定,还会有冷空气到来,不必急于收起冬装,换上夏装。5.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腊八民间有吃腊八粥庆贺丰收的习俗。指每年大体在腊月初八以后,就开始准备购置过年的物品。6. 吃了夏至饭,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指夏至过后,白天渐渐短了;冬至过后,白天渐渐长了。7.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也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直射在地球赤道的上空,南北半球昼夜时间都一样长。8. 大寒小寒,冷成冰团。大寒小寒这段时间,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寒冷的时候。大寒小寒正是“三九”、“四九”天气,这一时期常出现冰冻现象。9. 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熬一宿:指除夕晚上守岁熬夜。扭一扭:指初一这天到外面参加春节娱乐活动——扭秧歌。这是指流传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民俗。10.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指大暑小暑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节。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