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传统文化
全部 |传统文化
     《中庸》上也说,一个君子的修身和弓箭手的射箭有相似之处,“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当这个弓箭手把箭发了出去.结果却“失诸正鹄”,就是没有射中靶心,那么他是不是去埋怨说今天的天气不好,风把我的箭吹歪了?或者说我今天状态不佳,要是平时我就能够发挥得更好?甚至说,不知道这个箭是哪个厂子生产的,原来是假冒伪劣产品,害得我把箭给射歪了?一个真正好的弓箭手,他不是去寻求这些客观的原因,而是反省自己在技艺上有哪些不够精湛的地方,有哪些可待提高的地方。一个君子的修身也是如此。      《孟子》中也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孔孟所称道的尧舜禹汤等古代的圣人,都是这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楷模。       有一次,尧帝走在路上,看到两个犯人正被押往监牢。想到自己统治下的人民犯了罪,他内心很惊慌,马上跑过去问他们说:“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会犯法?”这两个人回答:“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家里没有东西吃,就偷了人家的东西,所以被抓了起来。”尧帝听完,对押解犯人的士卒说:“你把他们放了,把我抓起来。”大家都很惊讶,尧帝接着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第一,因为我没有德行,才使得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我是一国之君,没有把我的臣民教好,他们才会犯罪。”据传尧帝话才说完,天空就变化了,乌云飘过来,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      商朝的汤王,在自己洗脸的盆子上面刻了一段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时督促自己要不断进步。遇着大旱祷雨时,汤王又提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说,如果我自身有罪,不要因为我的过失殃及天下百姓;天下的老百姓有罪,都是我没做好,都该由我自己负责。       这些传说或古训喻示着人必须要有反躬自省的意识。      因为古人有这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所以对于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觉察得清清楚楚。而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就越来越差了。为什么呢?大家注意观察一下,人们平时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抱怨的声音。显然抱怨的都是他人的责任、客观的环境、领导的原因,很少有人说这件事自己哪儿做得不好,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们往往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然而走人生之路的时候,人们却往往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到胸前,而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袱放在了背后。所以很多人无论怎么样看也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但是一低头,却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      既然人认识自己是最难的,而现代人又缺少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那么我们自己可能有一些心理上的消极因素,有一些不健康的心态,自己却还没有意识到。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4日
      儒家经典《大学》上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社会”的命题,正是借鉴了古人的智慧,并进一步形成了“和谐社会,从心开始”的主张,因为“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简单地说,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我们知道,礼节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可以说是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最好距离。假如没有了“礼”,人与人之间往往会产生很多的不愉快和误会,从而影响我们的心态健康。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有着良好礼仪的社会,人人和谐相处,则会让我们的心态更加健康。所以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要让我们的心态健康起来。要注重言谈举止这些细节,因为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磨炼了自己的心性。久而久之养成好的习惯,这个人就会有一种雍容大度之气,这才是真正健康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关于健康的说法。一个数字,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一串“0”,这个公式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很简单,对于每个人而言,健康是“1”,其他一切。如金钱、事业、地位、美貌等等,都是后面的“0”。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即失去了这个数字最前面的“1”,那么后边纵有再多的“0”,对他而言都毫无意义了。       在现代社会,这个数字前面又多了一个正负号。也就是说,前面这个“1”如果是正的,那么这个数字越大越好,但是如果前面加了一个负号,那我们还不如要一个小的正数。       这个正负号代表了什么呢?代表的就是人的心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健康心理没有了,我们的心理失衡了,那么我们的身体健康、事业、美貌,可能都会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知道,心理的健康实际上比身体的健康更加重要。摘自《心态即命运》作者:刘余莉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4日
《弟子规白话解说》为民国时期王克己先生所注解,王先生在学校任教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教授学生《弟子规》,作为德育课的辅助,王先生采用浅显的文字来注解,学生易读易做,从小扎下德行的基础,对学生的品行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文中“注”与“解”摘录于原书,“解读”为学习分享。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注:总叙是总起来叙明。弟子就是学生,规是为圆的法则,就是规矩。圣人是孔圣人。训是教训。孝是孝顺,弟是恭敬,次是次序,谨是谨慎,信是信实,泛爱是博爱,众是多数人,亲是亲近,仁是仁德有良心的人,余力是闲工夫,学文是学习文艺。   解:这为学生的规矩,是孔圣人的教训,头一样就是孝顺父母,恭敬兄长,按着次序就是作事谨慎又得信实,不说谎话,还得博爱多数人,要紧亲近那仁德有良心的,这些事情都行了,有闲工夫的时候,再学习那些各种文艺。  解读:  总叙是总起来叙述明白的意思,“总叙”篇是整本书的总纲领,用24个字来叙述《弟子规》是什么样的读本。  “总叙”篇中一开始就说“弟子规,圣人训”,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弟子规》是圣人对学生的教导。弟子规中的“弟子”,就是学生,也可理解为一切学习圣贤教诲的学生,并非独指在校的学生。正圆之器曰规,理解为法则,标准,规则,常规等等,“弟子规”就是学生的规矩。“圣人训”中的“圣人”是指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训”是教导、训诫。  “首孝弟”做人首要的就是要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弟”古同“悌”音tì,孝悌。“孝、弟”是整本《弟子规》的重点,懂得孝敬父母,自然能够友爱兄弟姐妹,如何落实呢,在“入则孝”、“出则弟”篇中有详细的指导。“次谨信”接着要有谨慎与守信的态度。谨慎并非保守,而是心中有恭敬的态度,《礼记》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事实证明遵守规则,是在保护自己,特别是对童蒙阶段的孩子,判断力尚未成熟,更加需要有清晰的指南,才能避免危害身心健康的情况。“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根本,做人要言而有信。《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不讲信用,如何在社会行走呢?所以要谨言慎行。  “泛爱众”是讲待人要有爱心。待人要心存恭敬心,言行要守住礼节,自然会获得人家的信任与尊重。从对人博爱开始,进而爱一切事与物,这也是教扩充心量。“而亲仁”是亲近仁德之人,亲近有道德、有学问之人,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耳熏目染自然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有余力,则学文”在“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个基础上,当有闲工夫的时候,再来学习文艺。《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情有根本和枝末,事情有开始与结束,懂得先后次序,那就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童蒙教育也是如此,孰先孰后,切莫颠倒。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3日
【弟子规每日一句】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弟子规》讲“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勉励要提升道德学问。《说文》“唯,诺也。”本义是回答。作副词相当于只有。《说文》“德,升也。”本义是登高。引申为道德、品行。《说文》“才,草木之初也。”本义是草木初生。引申为才能,才华。《说文》“当,田相值也。”本义是两块田相当、相等。引申为应当,应该。《说文》“自,鼻也。”本义是鼻子。指本人,自己。《说文》“礪,磨也。”本义是粗磨刀石。引申为勉励,励志。“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告诉我们,当德行学问、才能本领不如别人时,这个时候切莫自暴自弃,以为自己无法追赶上人家了,而是总结经验,努力学习,不断自我砥砺,奋发图强,以此提升自己的品行,而技能上的提升,能更好的为团体、社会服务。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使自己当前的学问、品行还不如他人,但是只要坚持不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也是能够进步的。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3日
今天我们选取了王姓的家范代表,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会学到的重要人物——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先生的家规家训。浙东余姚,姚江两岸,历来人杰地灵,名门集聚,一幅范仲淹笔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的家园盛景图在此展开。宋室南渡期间,中原三槐王氏后裔纷至江南,其中有数支辗转迁居姚江之畔,姚江王氏由此发端。自明以来,这个家族名儒辈出,先后有6人被明清正史立传;三部清代《余姚县志》,皆以其先祖为明朝列传之开篇。姚江两岸也因这个家族的崛起从此“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这究竟是怎样的神奇,让这个家族在短短的两百年间声名鹊起,并从此名扬天下?穿越历史的镜头,一起追寻族中典范王阳明的成长足迹,答案或许就在那里。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他创立的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黄宗羲、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近代思想先驱们无不受其启发和影响。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甚至将明治维新的推动归功于阳明心学的传播。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出身教育世家、状元名门的王阳明,在祖父王伦、父亲王华的教育影响下,28岁起随父同朝为官,后因直谏宦官刘瑾之害被贬谪贵州龙场,经历了宦海风涛,又身处荒蛮之区的王阳明,既反省了自己的遭遇,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了寻找最具深度的答案,他请人作了一副石棺,并进到石棺里面,作了一次“死亡体验”。有了这次站在死后的角度对于人生的体悟,他彻底领会了什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天地恒长,肉身易殒,财富是什么,荣利是什么,虚名是什么,死后的答案,全都出现在“龙场悟道”的觉醒之中。但是,这种体悟又是十分积极的。因为王阳明不仅想到了“死”的归宿,更想到了“生”的意义。“生”,就要做一些对得起“生”的事情,这才使“生”字不像“死”字那样虚无。“龙场悟道”使王阳明“死后方生”,并开启了他平定西南的戎马一生。‍‍王阳明一生坎坷。他从小以神童知名,但数次科举失利,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中举之后,走上官场,又因得罪太监刘瑾而险遭杀身之祸;即便在平定宁王之乱、达到人生巅峰之时,也因小人馋告而差点失去一切……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但走向内心的强大,要经过历练甚至磨难,王阳明就是最好的例子。王阳明小时候,堪称顽劣少年,各种记载中都有他行事乖张、屡遭殴打的故事。青年时代,他也一度迷惘,精神不知往何寄托,后人曾概括他年轻时的“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用今天的话来说,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痴迷求仙拜佛,喜欢打打杀杀,走了不少弯路。这种沉溺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也有很多与当年王阳明一般的同龄人,沉溺于游戏、追星、情色、金钱……但是很多人一直未能挣脱,一辈子沉溺其中,甚至成了悲剧的主角。龙场顿悟,使王阳明第一次清楚认识到“心”与“理”的融合。“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王阳明一介书生,却能立下赫赫军功,令后人称奇。他的军功,主要是“三征”,按时间顺序,先是以赣南为中心,跨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地,一举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继而在江西快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后人誉为用35天时间,平定了朱宸濠策划了三十年的叛乱;第三征是指成功讨伐广西思恩、田州以及断藤峡、八寨的叛贼。赫赫军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么形容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一代大师钱穆也说,他最佩服的三个人,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这三人均文武双全。难怪阳明精舍舍长蒋庆感叹:王阳明是“行动圣哲”,阳明学是行动儒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口若悬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像王阳明这样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寥寥无几。而说到王阳明,就不得不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王阳明小时候是个调皮孩子,史料中有不少被父亲责打的纪录,少年时代,年少轻狂,也常被父亲呵斥。例如,他十五岁的时候,愤怒于叛乱四起、攻城略地,便跟父亲说:打算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对策,并请皇帝像当年汉武帝授权侍臣终军一样,给他“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王阳明父亲一听,怒吼起来:“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有病啊?你找死啊!”王阳明被骂之后,不吭声了,老实读书。王华是个好父亲,对儿子在学问与道德方面一直要求严格,但并不一味禁锢儿子的思想,他为人坦荡真诚,急公好义,且有一副峥峥铁骨,不媚佞人。宦官刘瑾专权时,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此时正好王阳明得罪了刘瑾,于是这对父子双双遭殃。王阳明被贬往贵州龙场驿,王华也被迫致仕,但他回乡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父亲的这些美德,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阳明。“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早年时期便有如此信仰的王阳明注定了他后来非凡成就的一生。而其身后整个家族世代秉承的优教良规,促使他从小立志成贤,并成为他“以良知教子孙,以知行传家规”的思想之源。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对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其中《示宪儿》这篇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的家书堪称经典之作,整篇家书,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后来,王氏后人秉承了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形成了以“三字十二条”为代表的姚江王氏族箴,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除此之外,王阳明还把家规理念运用于社会教育,以家族历代传承的家规理念和毕其一生的心学研究为基础,向王学弟子们和西南边疆百姓广授教育树人之道,倡导文明礼仪乡风,被后人誉为“百世之师”。王阳明小的时候曾一度痴迷于象棋,以至到了规劝不止、学不思进的地步,他的父亲感到他有点玩物丧志,有一次一怒之下将棋子扔进了河里。从此以后,勤读书、戒游戏、做良士、成圣贤便成为王阳明毕生的追求。功成名就之后,王阳明才深感父亲当初的用心良苦,虽已是一代名儒,但盛名之下,仍时不时自嘲年少不思学业的幼稚,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特别看重族中子女学业的原因所在。在这里为大家摘录几段王氏家规。【原文】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吾惟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摘自王阳明家书《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释义】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我只是可惜小时候太顽皮学习不够刻苦,又没有老师朋友来好好督促我,所以到了中年,也没取得什么成就。你们应当吸取我年轻时的教训,抓紧时间努力,不要给自己的将来留下遗憾,就像我现在这样。【原文】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摘自王阳明《示弟立志说》【释义】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去浙东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王阳明故居瑞云楼是必到之所。故居前面,矗立着一尊明代大儒的威武石像,便是姚江王氏家族的杰出典范王阳明。走进故居,正堂前上方抬头可见“吾心光明”四字,既包含着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的心学悟道,也体现了王阳明临终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最后独白,更是对他毕其一生追求真理、心治家国的真实写照。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对今天的人来说,无法重复王阳明悟道之过程,但王阳明始终保持好学深究、追求真理的态度,在事上磨练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更值得学习的是:王阳明对自我内心的关照。“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王阳明的名言。是的,无论身处什么时候,无论外界有多少监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除了你自己。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在今天乃至未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源源不断启迪着世人,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路。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3日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行非常好的人,这一句也可以让我们勘验自己的修养,“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刻薄、傲慢),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观德于忍,观福于量”,德行好他度量一定大,其心和平,对人都是包容、信任。见人皆可取,看人家的优点,口中所许可者多,坦白讲都看到人家的好处也要练习。  这个道理很好,我也很想看人家的优点,可是好像都看不到,因为习惯看人家缺点。慢慢训练,每天写看到谁的优点,每天写、每天写,慢慢的欣赏别人优点就变成习惯。德薄,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都是批评,都是瞧不起人,都是记恨人家,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德薄就表现在他的傲慢上面,包含常常跟人家争对错,也是傲慢。好为人师,别人都听不下去了,就一定要跟人家讲,这也是傲慢。为什么会傲慢?原因当然有很多,我们刚好《群书治要》课程,有讲到“度量”这个章节,对傲慢有比较多的探讨。这里就举几个比较普遍的心态,就是高下见,慢就起来,我高,人家低。所以我们学圣教,假如肯领纳于心就调伏傲慢,像《弟子规》讲“圣与贤,可驯致”。大家都可以成圣贤,有什么好傲慢?《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我们对人都没有友善的态度,就没有落实《弟子规》,有什么好傲慢?“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勿谄富,勿骄贫”,不要人家没有钱你就骄傲,或者没有学历就骄傲,这样不好。人很容易因为外在的条件比人家好,傲慢;或者觉得自己的学问、道德比人家好,傲慢。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2日
  学习也都有它的时节因缘,我们在《礼记.学记》里面有提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个黄金时段要抓住。其实在教育的角度,有很多时间点都是最重要的教育机会,比方说孩子第一天要上学了,你给他一些很重要的求学的心态,他先入为主;或者他考上大学了,他要去读大学以前你要告诉他怎么好好珍惜这四年;或者是他即将要社会新鲜人要工作了,你给他一些我们工作的一种心态,这对他很重要。包含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媳妇一来的时候就要调教,等到她来了一段时间你再要调教,那时节因缘就差很多了。包含带一个班,一开始先建立规矩,等规矩很乱了你要再来整顿,就差个规矩,就差得满多的。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2日
 那进一步,学习,假如母亲陪伴,父母都有陪伴,养成他学习的好的习惯、好的态度。其实大家要注意哦,他的学习假如来自于太多外在的依赖、督促,只要这个督促没有了,他会不会学?所以很多的孩子一上了大学,犹如脱缰的野马,你拉都拉不回来。可是这个过程花了很多钱让他去补习,可是没有养成他的学习习惯、态度。我们就不要求多吧,你父母陪他学一学,“余力学文”吧,“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专注了;“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他还会做学习计划吧,“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他养成这个习惯,“就人问,求确义”,都是主动学习的。我也有留心过,我们是没有补习的,我的同学从五年级(小学五年级)开始补习,那这样的孩子到了初中他就赶不上我们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到补习班去,补习班老师是教他答题的技巧,还帮他们抓考题,他是什么?硬记进去的。那这样慢慢慢慢学的东西愈深了,不是他贯通的、理解的,还是靠补习老师在给他抓这些答案,慢慢他的理解力就赶不上我们了。所以有时候钱不见得能解决问题,钱有时候解决的都是用一种症状,只是一时,没考虑长远。君子务本,教育是那个心才是根本,而不是外在这一些分数、才艺,你不能把本给忘了。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