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 医
全部 |中 医
什么?情绪不稳还能造成身体内伤?是真的。我们的情绪异常变化可以和身体内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进行“联动”。快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因素 牵扯着我们的情绪  中医常提及七情,通常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不同的情绪状态。七情内伤指的是由于这些情绪的异常变化,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的紊乱。  引起七情发生异常变化的因素通常包括社会因素,比如家庭变故、人际关系等;病理因素,如五脏六腑气血的不足:《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意思是心气亏虚,人就容易出现伤心的情绪;心火亢盛,则嬉笑不停。  除此之外,还包括环境因素,比如四时的更迭,地域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古人常说的“伤春悲秋”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的情绪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到秋冬季节,抑郁的患者发病率增加。再者就是个体差异,也就是现代医学很关注的性格、年龄等因素。  喜伤心 失眠健忘心不安  喜是一种代表着愉悦、积极、向上的情绪。喜则气缓,缓和紧张的情绪,正常喜悦时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使人心情舒畅,气机调和,从而使工作、学习更加高效,生活更加和谐美满。  心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当我们高兴的时候会滔滔不绝,胃口大开。但是过度喜悦就会伤及心脉,可能会出现失眠健忘,心悸不安,倦怠无力。范进中举就是典型的伤及心脉,心气涣散的例子。  怒伤肝 目眩耳鸣乳胀痛  发怒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表现,怒对我们的身体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适当的发怒可以抒发情绪,鼓舞斗志,消除紧张情绪。比如,战士上战场前就会激发愤怒的情绪,在战斗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  但过度的发怒同样会伤害身体,出现抑郁、面赤、目眩耳鸣、乳房胀痛、口苦甚至昏仆不省人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就是典型的例子,周瑜一怒再加上原来的旧伤,不治身亡。  思伤脾 腹胀便溏运化难  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脏来表现的。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会出现食欲不振,食而无味。因为脾有主统血的功能,会使得有些妇女因为压力过大或者思虑过度而导致经期紊乱。  同时脾主运化,运化功能受损在临床上可出现腹胀满、便溏, 久而久之气血运化不及,心神得不到濡养,导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  此外,思虑过度会导致情绪低落、思考理解问题能力下降,少语,整日无精打采、唉声叹气、无助无望,失眠、头晕、胸闷、心悸、食欲下降的抑郁表现。  悲忧皆伤肺 胸闷气短没精神  悲忧是指人们所爱失去,所愿不成时的情绪反应。轻度、短暂的悲伤难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发泄,不会损害健康;但过度的悲痛,会使人肺气损耗,就像我们每次大哭过后都会觉得乏力,这就是肺气的一种耗损。  肺属金,主宣发肃降,人们在面对前途、爱情、命运时不能把握而产生担忧伤感,临床可见胸闷气短、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等。过度悲伤忧愁会出现意志消沉、悲观厌世、回避社交、疲乏无力等症状。忧愁悲伤哭泣过多则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因肺主皮毛故会使得面部皱纹增多。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过度的悲忧,耗伤肺气,最后患上肺疾而亡。  惊恐易伤肾 腰酸尿频面色暗  惊恐,是人在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精神高度紧张时产生的畏惧心理或胆怯表现,是在异常情况下的应激状态,事后还要持续一定时间。  肾属水、主纳气,主管大小便的开阖。恐与肾有直接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被吓得尿裤子了”,正是因为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会变差,进而会引起二便失禁。肾乃先天之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过度饮酒喝浓茶都会伤及肾脏。出现面色暗、尿频、腰酸、黎明时分的腹泻等等。  以上种种异常表现,都可以归纳为中医的情志致病的范畴。由于情志的异常变动导致五脏六腑的机能发生紊乱,同样可以通过中医药调理,使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来重新达到平衡,身体和心理重获健康。  文/郭雨萌 (北京安定医院)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8日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是黄帝提出的有关生命的问题。他说,我听说上古的时候,那些有修养的人,中国称他们为真人,也就是神仙得道的人。以这个名称看来,我们没有得道的都是假人。他说古代的神仙真人,本领大的,“提挈天地”,把整个的天地把握在手里。“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呼吸天地整个的精气。“独立守神”,他的念头永远是专一的,思想专一,超然而独立。守神,把握自己生命最初的功能——神。我们普通说的灵魂是不足以代表神的。灵魂是神的阴暗面,看不见的,是反面的代表;神是真正代表生命阳明之气的。“肌肉若一”,所以它不会衰老。因此,他说古人做这个工夫,这个修养,“寿敝天地”,这个敝字,等于比较的比,意思是寿命可比天地。“无有终时”,没有终止。换句话说,天地毁坏了,他的生命才结束。天地是不会坏的,所以他永远常存。“此其道生”,因此道家叫这个是道,是宇宙的功能。“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中古之时”,这个不是现代历史学的中古了。黄帝距离我们四千多年,他讲的上古、中古,距离我们已有很多万年。“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比真人次一等的,“淳德全道”,道德非常高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他的行为一切,跟天地阴阳、春夏秋冬配合。这个问题很大。孔子在《易经》上也讲到这个事,天地阴阳配合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出家人离开世俗,“积精全神”,专门去修持。“游行天地之间”,修成功了以后有神通,随便在整个太空里头活动,不要买飞机票,不要坐宇宙飞船。“视听八远之外”,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他有天眼通、天耳通,可以看到、听到一切,这种人叫至人。“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这是由修道练身体来的,“亦归于真人”,也算是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这是黄帝提出来的问题。其次,就是儒家所讲的圣人,“处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间。“从八风之理”,不过注意冷暖气候的调整,注意卫生及个人身体的环境保养。“适嗜欲于世俗之间”,一样地喝酒吃饭吃肉,还有嗜好;换句话说,一样地抽烟喝酒吧!(众笑)但是有个条件,心理上没有仇恨人,没有发脾气,没有恼怒,绝对没有嗔恨的心理;在佛学里讲就是有慈悲心,有爱人的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所以呢,也不出家,同普通人一样穿衣吃饭。“举不欲观于俗”,但是他的行为略有不同,不像普通社会一般人,拼命去赚钱,拼命去做官,他都避开了。“外不劳形于事”,尽量做到生活恬淡、清静。“内无思想之患”,不但没有仇恨怨尤的心理,他的思想是非常宁静专一的。“以恬愉为务”,每天都是快乐的,人生是乐观的。讲到乐观的人生,那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常常讲,不晓得怎么搞的,我们黄种人有个特点,尤其中国人,都有一种讨债面孔的样子,态度也都很难看。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的朋友问我,南老师,你们中国人会不会笑啊?他问这个话的意思我懂了。我说对不起,中国人当然会笑!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好像是一种仇恨的面孔,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跟你们不同。在美国,路上看到人都“哈啰”,说句你好啊,不管认识不认识,脸上肌肉拉一拉(众笑),这个是美国的教育。我说我们中国的教育不同,小孩子路上看到人,如果喊一声喂!爸爸说:“死相,人都不认识,叫个什么!”(众大笑)我就告诉他,我们中国黄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的确如此,我们中国人见人都没有笑容,没有“恬愉”之颜,不是乐观的表情。尤其是在银行里,现在银行好一些,过去银行柜台的小姐,邮局卖邮票的小姐,你给她钱,她那个脸拉下来不晓得多长,很讨厌。这里提到恬愉,学佛有四个字,叫慈、悲、喜、舍。这个喜很难,但是人只要一笑,整个脸上肌肉拉开,脑神经马上松了。所以学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以自得为功”,自由自在地生活。“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有这样的修养,身体不会衰老,精神不会散失,病不医也自然好了。也不要怕睡不着,睡不着也不管了,一切恬愉乐观就好了。这样呢,他说也可以活一百岁。《黄帝内经》这一整篇,都在讲人生的修养,哲学的修养,这一段是最高的人生哲学。所以说,人生的价值观,人生的修养,都在这个医学里头。我们普通把它当医学看,其实一切都通通包含在内了。——《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7日
为什么人到了几十岁,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尤其你们诸位眼睛容易近视。本篇首先说到生命来源,诸位都看过原文了吧?本篇有“肾气衰竭”,我们身体上有两个腰子叫作肾,属于肾气这一部分。由于肾气衰竭,所以生命能力不强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人也老了,这是本篇里头所讲的。这就显现出大问题了。现在我们提出肾的问题,如果普通学医的读了这一篇,就想到心、肝、脾、肺、肾,那完全没有对。譬如说中国有些药说补肾,其实补肾就是补脑,肾跟脑连在一起。读医学要特别注意,如果认为只是补肾,那是个大笑话。现在很明显啦,一个人肾坏了,洗肾或者换一个肾也可以。像香港一位朋友,是女的,名字一下记不起来了,女儿肾有毛病,她把自己的一个肾给女儿。我说你真伟大,假使我儿子缺一个肾,叫我给他,我说我还做不到。 所以读到这个肾,如果认为是腰子问题,那样读中国医学的书,尤其读《黄帝内经》,那真是,我用上海话讲,“哋弗要哋啦”。没有用,影子都没有,书完全读错啦。所以刚才我提出来,中国药补肾的,也就是补脑的。 《内经》讲肾气,这部分最重要,叫荷尔蒙,中文翻译叫内分泌。内分泌很多种,脑下垂体的内分泌、淋巴腺的内分泌、胸腺的内分泌,肚子上面还有青春腺的内分泌,再下来,肾上腺的内分泌,一直到男女生殖器官的这个路线。西医讲内分泌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系统。这个内分泌的东西在中医书上,就与三焦有关。我的话只给你们做参考的啊,我又不是医生,你听错害了人,我可是不负责任。(众笑) 三焦对于人非常重要,是气和水升降运行的通道。生命最重要的来源,第一个是肾;不是腰子,可是也是腰子,包括生命来源的最初的重要位置。后来的《难经》,又把它分为左为肾,右为命门。所以我们中医把脉,左手是心、肝、肾,右手是肺、脾、命门等,究竟怎么来的,都值得研究了......为什么肾气那么重要?回转来讲就与五行有关了,就是刚才我开始讲的。那么,这些接连下去都了解了,就是病也可以自己治了;后来又演变成道家神仙之学。神仙之学认为我们的生命里有个药,不用去外头买的,都是自己有的,只是你不晓得用,就是本身具备的上药三品,精、气、神。如果自己懂得,则寿命、健康自己就可以把握。世界上有形的药都不行,要想求得长生不老,只有这“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我引用这个是说明所谓肾气,就是精气。一般认为精就是男女性行为所排泄的那个精,那只是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古书道家医学上所讲的精,就是我们全身的细胞,这也就是肾气。为什么那么讲呢?因为上古认为,人的生命跟天地宇宙是一体的,所以,道家讲人的身体就是个小天地、小宇宙。我们小的时候读这些相关的医学书时,比喻说喉管到食管到大小肠,等于我们中国的黄河;膀胱、输尿管小便这个系统等于中国的长江;我们的头等于中国地理的西北,两只脚到广东、福建。这就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个小宇宙,整个的宇宙像是人的一个身体。 这个问题也很大,研究生命科学,这个话不是白讲的,很多学问都跟它有关连。年轻人要做学问的,今后要在新的途径发展,要中西汇合,把科学、宇宙、文化连接起来。不然就是蛮笑话的,中国文化变成不是东西了。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7日
实用颈椎操 缓解颈部疲劳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7日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6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意见》是首次制定的系统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说,高层次人才是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引领带动整个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当前,对标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总体依然不足,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依然缺乏。对此,《意见》从吸引、集聚、激励人才和加强平台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举措。一是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注重发现和推介中医药优秀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吸引、发现、造就若干站在科技发展最前沿、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卓越的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二是培育壮大领军人才的队伍。继续实施领军人才计划,继续支持包括岐黄学者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创新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借以吸引行业内外包括海内外相关学科的优秀团队,来开展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联合攻关,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多学科的交叉创新人才。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野和胸怀培育高层次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三是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的高地,围绕着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布局建设,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中医药优势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指导推动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展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示范区。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激励机制《意见》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问题始终是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卢国慧说,《意见》从拓宽中医药机构服务的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评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人才评价前端连着培养,后端连着使用和激励,意义重大。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表示,《意见》通过健全职称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以及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等方面的一些举措,来完善中医药领域的职称评价制度。在健全职称评价体系方面,增设了中医技师的职称评审专业,加强中医技师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完善评价标准方面,分类建立了中医临床人才、基础人才、科研人才的评价标准。对于临床人才,重点评价临床疗效,把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方案、病历分析、合理用药、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师带徒情况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对于基础人才,重点评价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把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学术专著、古典医籍挖掘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对于科研人才,主要评价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的科学来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把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型代表作、科研成果的产出及转化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通过对中医住院、病案的数据,以及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设置了像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特色评价指标,这样能更加准确科学地评价中医药人才。”刘冬梅说。卢国慧表示,通过建立表彰机制,《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国家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大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倾斜力度。在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方面,《意见》明确提出,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时候,应当有累计一年的在县级以下或者是对口支援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讲课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中医药经典教学,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通过加强完善‘重经典、读经典、强师承’的中医药经典教学模式,推动中医药教学传承精华,最为核心的是要提升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优化课程“重经典”。加快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纳入到本科、研究生教学的必修课程。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的比重,而且强调要把经典的教学融入基础临床的课程中,贯穿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考促学“读经典”。加强医教协同,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推行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我们想在覆盖全部24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所有举办中医药教育的高校,并逐步将等级考试的结果纳入到学生学业考评体系,来引导中医药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王启明说。深度融合“强师承”。加快建立《意见》提出来的早跟师、早临床的学习制度,特别是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同时也让临床医师来授经典。“经典除了在院校学习之外,还要经过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周期性、螺旋式地提升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王启明说。责任编辑:秦辰宇(EN091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03日
《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中国典籍在海外)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学术界一般认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等理论,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  笔者在2021年12月利用OCLC数据库检索,发现《黄帝内经》除英语译本59种、德语译本10种、日语译本8种、法语译本7种外,还涉及西班牙语、韩语、匈牙利语、越南语、马尔加什语等16种语言。收录当今世界多个SSCI顶级期刊的JSTOR数据库中,有736篇《黄帝内经》研究论文。《黄帝内经》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一门“显学”。  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  据史书记载,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了《黄帝内经》。公元7世纪,日本仿照唐朝设置医事制度,其针灸教材即包括《素问》《黄帝针经》。据李经纬教授考证,1370年,日本人竹田长庆拜中国道士为师学医,回日本时携带大批中医典籍和针灸明堂图,其中就有《素问》《灵枢》。1985年,曾著《黄帝内经和中国古代医学》一书的丸山敏秋,与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的龙伯坚合作完成了《黄帝内经概论》。  大约在唐代,到访中国的朝鲜官员、儒士和医户将中国医学典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带回朝鲜半岛。18世纪末期,开始用朝鲜语(韩语)翻译中医典籍。2004年,韩国东元文化社出版了全勇民翻译的《黄帝内经》韩语译本。  据越南史书记载,公元前257年,中国医生崔伟在越南行医。隋唐时期,《黄帝内经》《脉经》等在东南亚一带传播。宋元明时期,越南本土医家撰写研究中医典籍的心得著述。明代后期,大批华人躲避战乱移居东南亚,不少中医药师在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行医或开设中药店,《黄帝内经》出现了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本地语译本。  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据李经纬考证,波兰传教士卜弥格1643年用拉丁文撰写的《中国植物志》一书,谈到中国医学已发现并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及脉搏跳动的规律,内容当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枢·五十营》。  1825年,欧洲汉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埃布尔·雷穆萨特发表《谈谈针灸》一文。亲眼目睹中国医生用针灸救治霍乱患者后,在中国任外交官的苏理莫昂,回国后辞职,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1934年出版了《真正的中国针刺术》,写了12本介绍中医学的小册子,直接促成了西方社会“顺势疗法”的出现,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出生在法国的华裔陈耀华在巴黎内克尔大学医院学习时,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参加了法国针灸协会、上海国际针灸学校的学习,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针灸和中医治疗,他的《黄帝内经》法译本最受欢迎。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晚年撰写的笔记中,简略提到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脉学、中药。1851年,都灵大学外科临床主任里伯利使用针灸止痛,威尼斯医生卡米诺用针灸治疗颜面神经痛,并著有《针术操作法》。  《黄帝内经》在西班牙有3位译者的7个版本,其中特蕾莎·桑斯·莫拉雷斯的《黄帝内经·素问》影响力最大。  20世纪中叶前,中医被美国人视为“巫医”。1972年尼克松访华,随行医生塔卡参观针灸麻醉手术后说:“我看到的东西很少,但足以使我相信其中有重要的东西存在,这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并在临床上应用它。”  自此,美国一些著名医学刊物和报刊开始刊登介绍中医、针灸的文章,中国针灸被誉为“东方神针”。1986年,全美51个州中的29个陆续确立了中医针灸合法地位。  美籍华裔倪毛信拥有双语背景,他灵活阐述《黄帝内经》中晦涩的中医学知识,并灵活加入可视化的题词、插图等,其英译本在亚马逊网上销售量最高,获得的读者阅读评论数量位居第一。  慕尼黑大学医学史研究所文树德教授与同事合译的《黄帝内经》英译本较为权威,他还编写《〈黄帝内经·素问〉词典》,对术语和概念进行严谨的对比研究,并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自然观、人体观、疾病观、健康观、养生观和各种治疗规则以及“五运六气”,这是西方学者研究、阐释中国宇宙观、生命运行等古老文化知识体系在当今世界价值的开端。  重新认知生命、宇宙  留法学者贺霆教授在对欧洲国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中发现,20世纪上半叶,一批具有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全科医生,重新发现了传统中医的巨大价值。  这些“西学中医”即欧洲本土化中医,在《黄帝内经》等典籍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出法国的苏里耶学派、腊味爱学派、仁表古典针灸学派和时空针灸学派,英国的五行针灸学派和天干地支针灸学派,西班牙的“天”子中医学派等。西班牙有个学校以“黄帝内经”命名,目前在欧洲及南美40多个国家已开设100多所分校。  腊味爱为法国牙医,幼年时对古汉语感兴趣,上世纪50年代赴中国台湾学习针灸,穷毕生精力将《黄帝内经》及针灸穴位名称转为甲骨文,以文字象形加以解读并用于临床,两个分支弟子完善了他的“六气学说”,其英国弟子华礼士自创“五行针灸”传世。腊味爱弟子至今仍操练一套由师祖教授的奇特“太极拳”。  这些西学中医,充分发挥中华宇宙观、生命观的文化精神,丰富了西方民众对“不可能事物”的文化想象,让他们重新认知生命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以医治西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焦虑。  1985年,“两弹元勋”钱学森说:“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西方气象学、天文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医学科学的发展轨迹证明了这一点。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一、中华中医养生之道的意义 中华中医养生之道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延年益寿,提高生存质量,使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缺乏养生意识,有的人有养生意识,但是不正确,把养生重点放在了吃保健品、用保健器具上,这是极端错误的。 中华中医养生之道不是吃保健品,不是进养生馆,做按摩,不是做艾灸,不是做火疗等等,养生最重要的是清心,净心,静心,就是清除心存的一切负面情绪,使心清净纯洁而保持宁静的状态,同时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饮食清淡有度,这些规则只要长期恪守,毫不动摇,就会不求健康而自得健康。 二、中华中医养生的纲领 中华中医养生的纲领有以下几点: (1)先从断烦恼入手,不论你用什么养生方法,无论手段多么复杂,多么高明,如果不从断烦恼入手,人的身体就永远不会健康。 纵观当今社会,保健品琳琅满目,保健器具多如牛毛,可是吃保健品的人没有吃出健康来,用保健器具的人有的时候不但没用出健康来,还弄得身体得了怪病,就是生产保健品保健器具的人,卖保健品保健器具的人自己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我们做过大量的调查,经常卖保健品保健器具的人疾病会更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违反了中华中医传统养生之道的纲领,一味的夸大保健品和保健器具的作用,不懂辩证调节,更不懂得顺应天道即自然法则来调动人体自身的自我平衡能力,而是违心的,打着科学的招牌,来迷惑人,给自己种坏因,让自己吃坏果,害人又害己。 (2)改变错误的饮食结构和错误的饮食量 当前社会的人有很多病是因为长期坚持错误的饮食结构,餐餐不离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品,和长期坚持错误的饮食量,吃得过多,尤其是晚餐吃的太多,吃出来的。 错误的饮食结构,是天天和人体的弱碱性属性唱反调的,因为动性食品大多数都是酸性,同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以后,会形成血浆胆固醇,血浆胆固醇含量多了,就在人的血管壁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增大了,或者是脱落了,就会形成各种栓塞,如脑血栓,心梗,脉管炎等。另外,任何动物被宰杀的时候,它都会产生惊恐,愤恨,同时它的肝脏会分泌毒素中医叫它尸毒,尸毒对人体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饮食量过大,有的人每餐都吃得有饱腹感才罢休,如果食品顺自己的口味,会吃得有撑的感觉,这种吃法是最严重的对自己身体的残害,因吃的过饱会使人体的消化系统消耗更多的血液来完成消化工作,其他的组织器官就缺少了充足血液的供给,时间长了,不但会把消化系统累坏,还会使其他的器官组织因为得不到充足血液的供给而失去阴阳平衡,从而患病。我们人体有一种气,叫做中气,它藏于人体的腹腔内,你吃的过饱就阻碍了中气的运行,长期的使中气得不到正常的运行,人体也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人体内有很多津液运行的通道,你长期吃得过饱,使自己变成胖子,脂肪堆积过多阻碍了津液的运行输布,也会使人体得病。现在的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脑梗,心梗等等,大多数都是因为错误的饮食结构和错误的饮食量造成的。 三、坚持合理的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促使阴阳平衡的锻炼 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在锻炼上不采取老祖宗留下的锻炼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等,这些方法都是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人体结构,中国人的人种的,能够修身养性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法宝。可惜,有些人不用却花大价钱去什么健身房,接受西式的运动,锻炼方式,结果是练大了肌肉块,同时也练大了坏脾气,甚至充满了暴力倾向,身体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因为他违反了天道之规,人的身体健康从宁静中来,这也是很多古人坚持打坐入静的原因,之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锻炼方式没有剧烈运动的根本所在。 四、解除冤缘消除障碍 解除冤缘消除障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之道的重要环节之一,这是西方人永远弄不懂的也是用科学不能解说的,但确实是颠扑不破的行之有效的真理。因为任何一个人,不论前生或者是今世,都会有意无意故伤误伤过一些生灵,因缘聚会时被伤者会找你讨债算账从而会使你得这样那样的疾病,这种原因引发的疾病,现代医疗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只有通过自己认真地虔诚地忏悔,改过赔礼道歉,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现代社会很多人得了病,到医院花了花很多钱治不好病的重要原因。 忏悔改过赔礼道歉是给自己修的健康长城,修这道长城不用花钱,只用诚心,不是单用嘴说,是要以后永不再造。如果天天用嘴忏悔行为上一点不改变,还去伤害他人,伤害其他动物这种忏悔是解不了冤缘,消除不了障碍的,冤缘不解障碍不消除,要想获得健康,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人可能说有些人身体非常健康,寿命非常长,但他们没有做任何忏悔,这只能说明他的福报比较大,有一个环节你不知道,那就是他未必善终,中华中医的养生之道,要求的是康宁和善终并行,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冤缘深障碍重,临命终时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把一生的积蓄都交给了医院,痛苦地离开人间。所谓善终,是无疾而终,逍遥自在的和这个世界告别,这是中华中医养生之道追求的重要结果之一。 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用语言能够说得尽的,我们现在谈的只是纲领性的东西,想受益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断的,耐心细致地学习与践行方可。 (未完待续,如有谬误,诚请批评指正)
发布者:瑾年
原创
2022年06月28日
在新冠德尔塔病毒肆虐之际,终生义务行医者王宝林老先生,精心制作了一剂良方,此方由板蓝根、甘草、百部、桔梗等20多味中草药组合而成,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继续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原创
2021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