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让孩子远离生长迟缓
广东卫生信息
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行为或家长喂养不当,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发生发展。如何让孩子远离生长迟缓呢?听听药师怎么说。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症呢?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
①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
②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
③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造成生长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正常生长变异(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和病理性身材矮小(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症、糖皮质激素治疗、胃肠道系统疾病、性早熟、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生长迟缓影响儿童青少年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出现体能下降、学习表现不佳等,严重时容易导致罹患腹泻、肺炎等疾病。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
食养原则与建议
食物多样,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2~5岁儿童做到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或者加餐,如奶类、水果、蛋类和坚果,配以少量松软面点;每天饮奶350~500ml,饮水600~800ml。6~17岁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吃好早餐;每天应摄入300ml以上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
因人因地因时食养,调理脾胃
儿童青少年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因时调养原则。春天寒气渐退,阳气生发,应适当摄入辛温之物助阳气之生发,如葱、蒜、韭菜等。
夏季阳气外越而体内阳虚,应少食生冷。秋季干燥,应选择甘润养肺类食物,如雪梨、银耳。
冬季寒冷,在温补之余,应不忘养阴。
合理烹调,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的食物应新鲜、卫生,宜选择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健脾开胃的食物。合理烹调,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腌渍等方式。
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饥饱无常,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避免生冷、油腻、坚硬、不洁的食物,少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开展营养教育,营造健康食物环境
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将营养健康和传统食养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包括生长迟缓的原因、干预手段、不良影响等,逐步提高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的营养素养。
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关注睡眠和心理健康
建议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通过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结合传统健身方式(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促进生长发育。
建议2~5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
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每周还应有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如拔河、跳远等)。
2~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13小时,其中包括1~2小时午睡时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9~12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10小时。
重视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管理,指导其正确认识体型,保持健康体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定期监测体格发育,强化膳食评估和指导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速率或生长曲线的偏离情况,评估其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
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食养方
中医认为儿童“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全而未壮,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食欲不振、厌食、饮食积滞、挑食、偏食、节食等问题,易出现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等方面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保障;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的功能,直接关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1.山楂麦芽消食汤
主要材料:山楂5g,麦芽15g,干山药15g,橘皮2g。
制作方法:将山楂、麦芽、干山药和橘皮清洗去浮尘,浸泡30分钟,将所有食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滚沸后改成中小火再煮30分钟,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先在餐前30~60分钟喝1小碗汤,每周2~3次。
2.莲子芡薏健脾粥
主要材料:干莲子15g,干芡实15g,薏苡仁15g,粳米25g。
制作方法:干莲子去芯备用,薏苡仁可稍加炒制或直接购买炒薏苡仁,将干莲子、干芡实、炒薏苡仁浸泡30分钟,粳米淘洗干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2~4次。
3.核桃桂圆益智粥
主要材料:核桃仁5个,干桂圆5g,益智仁5g,粳米50g。
制作方法:核桃去壳留核桃仁备用。将干桂圆、益智仁冲洗。粳米淘洗后,加入适量清水,将所有材料放入,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2~3次。
4.山楂鸡内金茯苓饼
主要材料:山楂10g,鸡内金20g,茯苓30g,山药粉30g,黑白芝麻各20g,面粉500g。
制作方法:将山楂、鸡内金、茯苓研磨成粉,与山药粉、面粉混合均匀,加水和面,擀成小薄面饼,撒上芝麻,放入烤箱烤熟。
用法用量:作为零食,餐后加餐,每次2~3块。
5.板栗山药粥
主要材料:鲜山药100g,板栗5颗,大枣3颗,粳米50g。
制作方法:板栗煮熟,大枣去核洗净,对半切开,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将粳米煮开后,倒入板栗、大枣,小火煮30分钟。再加入鲜山药,小火煮30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次1碗,每周2~3次。
6.牛奶山药麦片粥
主要材料:牛奶100ml,干山药20g,薏苡仁15g,麦片25g,大枣2颗。
制作方法:薏苡仁可稍加炒制或直接购买炒薏苡仁,大枣去核,对半切开。干山药洗净后切成小丁。锅中加适量水,放麦片和炒薏苡仁,大火煮开。加入干山药、大枣同煮至浓稠状,再倒入牛奶煮5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2~3次。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