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补气,首选黄芪!加上4物泡水喝,气血双补,防病更健康
山西省中医院
夏天是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营养消耗量很大,需要好好补养。三伏天更是暑热难耐。中医认为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也随着汗水往外走。出汗太多就会造成气阴两虚。伏天雨水也多,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正所谓“春夏养阳”,以利于“秋收”和“冬藏”。然而夏天又是特别难调养的季节。此时:
心气虚的叔叔阿姨已经开始疲劳、心慌、头晕;
肺气虚的叔叔阿姨感冒之后也久久不愈,一动就喘。
脾气虚的叔叔阿姨出现了腹胀、腹泻、便秘的情况……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补气要药”黄芪来调理。黄芪,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它被誉为“脾为后天之本,补气诸药之最”,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多汗的三伏天尤其适合用黄芪泡水喝。
黄芪的功效
1、益气固表
论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
中医讲黄芪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是最强的。增强脾肺之气,就是在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因此黄芪可以强健三焦、补益五脏,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的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常喝黄芪汤,防病更健康
黄芪与药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疗百病,还能做成药膳,防病更健康。
黄芪配山药
1、降低血糖:山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是滋补的药材,补脾养胃,健脾益气,而且能辅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日久造成的脾肾衰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补气止血:气血是滋养皮肤,保持年轻的根本,能够使得我们的皮肤颜色红润,气血充足,容颜难老。
3、具体做法:生黄芪30克、山药30克,粳米180克,熬粥喝。
黄芪配金银花
1、清热解毒:金银花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但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
2、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
3、具体做法:黄芪30克,金银花10克,泡水,代茶饮。
黄芪配白术
1、补充能量:中气不足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动就出汗,如果感觉身体气虚无力,为“气虚”的表现,连喝两天黄芪白术汤,你会发现整个人非常有活力。
2、抗氧化作用:白术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去除能力。
3、具体做法:泡水,代茶饮。将白术和黄芪泡水饮用时,可大致按照一比二的比例配制。
黄芪配枸杞
1、有效抗衰老:枸杞养阴补血,益精明目,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睡眠质量:经常饮用可以改善身体体质,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提高记忆:枸杞子被称为“智慧果”,配上黄芪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适合学生及上班族常喝。
4、具体做法:将等量的黄芪和枸杞泡水,代茶饮。
三类人群不宜服用黄芪,要引起重视
1、湿气重的人
湿气重的人一般舌苔厚腻,在使用黄芪时,易阻滞气机,加重不适,因此痰湿体质的人不适合单独食用黄芪。
2、月经期间、怀孕期的女性
处于月经期间的女性不能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孕期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
3、肺结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