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七幅手绘映初心!88岁环保志愿者雷月琴40载守护南明河

1天前
Summer
关注

7月1日一大早,88岁的雷月琴老人就伏在案头忙个不停。当手持绿色蜡笔在纸上画出最后一抹色彩,并在右下角郑重写下“2025.7.1”时,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张被雷月琴称为“母亲河绿色回归图”的手绘图,是她献给党104岁的生日礼物,也是她40余年义务巡护南明河的第七幅手绘图。


雷月琴是贵州省贵阳市最早的一批环保志愿者。1984年,她退休后目睹南明河水质不断恶化,便开始义务巡河,沿河查找污染源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建议,一直坚持至今。

1994年夏,眼看南明河污染加重,雷月琴便将十年巡河所见浓缩成第一张手绘图——黑线为河,沿河两岸密密麻麻的污染点如疮疤一般,十分刺目。

这张手绘图寄往贵阳相关部门后,引起高度重视,南明河综合治理行动渐次展开。到2000年,贵阳市启动南明河“三年变清”行动,陆续实施10大类39项整治工程。

治理之路并非坦途。南明河治理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污染问题却如“按下葫芦浮起瓢”。2004年,雷月琴的第二张手绘图标注出新增污染源;2008年的第三张图,她将两岸排污大户一一清晰列在图上。

一张张手绘图,助力南明河治理。2012年,第五张手绘图寄出后,雷月琴很快收到有关部门反馈:“标注一目了然,立即查明。”

令她振奋的是,随着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南明河治理也进入新阶段。2014年,贵阳首座深埋地下15.7米的青山再生水厂投用,将污水净化为生态景观补水反哺南明河。


雷月琴(右)与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南明河边交流。

在2015年绘制的第六张手绘图上,雷月琴笔下的污染大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再生水厂和湿地公园。

2017年开始,贵阳市引进资金在南明河沿岸修建了35座再生水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84.5万吨。

2025年,时隔10年,怀着“等南明河变成自己心中期待的样子,再画第七幅图”心愿的雷月琴,终于等来落笔时刻。

与前六张图不同,这次雷月琴特意选用绿色来描绘南明河道——经过多年系统治理,南明河水环境长期稳定向好,目前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在Ⅲ类,2024年入选“全国美丽幸福河湖”。

“南明河治理和保护之路还很远,相信通过科学治理,它终究会越来越好。”雷月琴说,自己虽年岁已高,但护水巡河不会中断。“因为这是一件值得用一生去做的事。”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吴一凡 叶力
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