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课堂 在学习中共赴美好人生
-
07月18日

每周三、周四下午1点40分,小课堂便会迎来面带微笑、举止有礼的老师们。尽管大家离开学校已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四十年,但每当上课时,每个人都像刚上学渴求知识的小学生一样,坐得端端正正,听得认认真真,教室里除了视频播放的声音,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大家如饥似渴,目不转睛地看着、学着,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会心微笑,专注的氛围令人动容。
每节课的后半段是分享交流时间,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每次第一个分享的,是60多岁的尚老师,她曾是一名教师,后来还担任过校长。老师分享自己从小养成的做事干净利落的好习惯,让她受益一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尚老师前几天在健康营养餐馆做义工时的举动。那天午休时间,当其他人在休息娱乐时,而她却默默将大盆里的碗盘刷洗干净,把厨房灶台、地面收拾得一尘不染。尚老师真正践行了《一日常规》中“物见本色,物放有序,有头有尾”的要求,她这份恭敬心,实在令人敬佩,值得我学习。
最难能可贵的是,昨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叠袜子,尚老师回家以后就把一盒的袜子整整齐齐地叠好,还拍了照片发给我们。看到照片的一瞬间,这一盒小小的袜子就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让我内心安静、舒服、敬佩,并立志效法!
学习王校长讲解的《一日常规》时,尚老师也坦言,自己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因为恭敬心不足,常常丢三落四;今后要把堆在床上的衣服叠放整齐,抽屉里的物品也要收拾有序。看到她认真落实《一日常规》的成果,我真切感受到,干净整洁的环境不仅养眼,更能滋养心灵。
我们课堂里还有个小学员李惠智,每到周三、周四,她总是早早来到小课堂,主动帮忙收拾卫生。虽然她加入家校社平台学习才半年,但全家都得到了改变。曾经家人的争吵冷战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理解与包容。如今,他们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他们家的改变,也为其他学员增添了信心与动力。
课堂里还有我小学时的音乐老师姜老师。每次她人还没到,爽朗的笑声就先传进教室。姜老师笑称:“平常我都记不住星期几,可一到周三、周四,就像生物钟自动启动一样,催着我往小课堂跑。” 这番话总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姜老师好学的精神令我敬佩,令我学习!
在小课堂里,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学员,每个人都是我的榜样。她们对传统教育的信心,对小课堂的支持,都让我由衷敬佩与感恩。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反思自己:过去总爱夸夸其谈、好为人师,却从不懂得反思和改正自身不足,实在惭愧。从现在起,我要以小学生的心态投入学习,即使是分享交流,态度也要诚恳,虚心接受大家的指正。正如老师所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待人接物中培养德行与爱心。只有学会反求诸己,端正心态,才能收获美好的结果。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