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07月04日
陶公壹生圆
关注

孟老夫子教诲我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个是正确的次第。人,仁爱的原点在哪?在孝道,在父子有亲这个天性。天性恢复了,亲爱自己的父母,这个爱心扩展了,很自然地就爱一切人,进而爱一切的生命。现在有些人爱小动物爱得要死,对妈妈却很凶,那叫欲望,哪里叫爱?狗会逗他玩,他高兴;他妈妈讲的话他不听,他就对妈妈凶了。所以没有经典,有时候我们判断事情判断不清楚。

之前跟大家讲到王用予,他本来可以考上,因为他爷爷积德。可是他为什么这次考不上呢?因为他每次去庙里拜神,都是求自己身体健康,求自己考上功名,还求太太的病赶快好,夫妻白头偕老,却从来没为他守寡的母亲求过一次福,所以神明很生气。现在有一句俗话叫“娶了媳妇忘了娘”,男人假如干这种事,就不能称为大丈夫了。连对我们最有恩的父母都不爱了,那不就是重色忘了亲娘了?也别怪这些男人,因为他们从小也没学《弟子规》,要怪就怪我好了,我太晚接触这些经典的教诲,救驾来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要为民族同胞着想。自己颠倒妄想、随波逐流这么久,幸好还是祖上有德,遇到师长的教诲,迷途知返,耻心赶快提起来,畏心也提起来。

所以,神明责怪王用予没有为母亲求福,善根不够,降他两次,要延后两次才考上。王用予问:“那这次考得最好的是谁呢?”“是那个周吉。”王用予说:“他的学问不是很好啊!”“可是他的祖上六十年来积的阴德非常厚,流通了很多善书,让人断恶修善,让一方的风俗改善不少,所以他是这次乡试的第一名。”

王用予就很惊讶了,他认同最有学问的两个人都没考上,一个是俞麟,是当地的孝子,他怎么会考不上呢?这个大官就讲,他是享有孝子之名,可是他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内心常常还有怨气。做表面功夫,内心不恭敬、不真诚,还埋怨父母,这犯的是什么罪过呢?“腹诽”。就是肚子里面在骂父母,怨父母,慢慢地,亲情都越来越薄了,这是他的一个罪过。他享孝子之名,本来就没有积福,享了这些世间的虚名,还把福给折掉了。而且他处事中讲话太刻薄。由于这些原因,他终生穷困潦倒,考不上功名。

另外一个是郁从周,这个人十几岁,下笔就可以写几千字的文章,这么厉害怎么也没考上?这个主事的官员就讲,这个郁从周命中是十七岁考上秀才,二十六岁考上进士,四十五岁当大司空,五十四岁做少保(太子的老师),六十九岁寿终正寝。哇!这个人的福报够大的了,当皇上的老师,祖上没有十代积德不可能。可是因为他文章很好,所以很傲慢。“傲不可长”,在《礼记·曲礼》一开始就讲了。太傲慢了就折了自己的福报,尤其是讲话特别犀利,常常骂人骂到让人家无地自容。所以神明记他的口过已经记了多少条呢?两千四百七十多条了。假如他再不改,口过超过三千条,命就没了。福折完了,福禄尽了,人就要亡了。而且他的子孙会沦落到乞丐的命,祸延子孙啊,“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诸位朋友,讲话要很谨慎,否则不只会给自己招祸,连子孙都会被我们拖下水。古人有一句话讲得好:“有一念而触鬼神之怒,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酿子孙之灾,皆须慎之。”这些念头、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然会祸延子孙。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积阴德要从积口德开始,多讲劝善的言语、柔软的言语、利益人的言语,

不要讲刻薄、伤人的言语,不要讲是非这些言语。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