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文(图片来源: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张恒文,山东省东平人,1924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124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38年6月入伍,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入朝参战,1952年1月15日,在朝鲜江原道平康郡广岩里遇害牺牲。
1952年2月9日,张恒文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五排二号。
志愿军勇猛冲破敌军防线,占领制高点。(图片来源: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干保卫工作游刃有余
张恒文14岁参加八路军,他勤奋好学,不论是训练还是战时,他都会利用点滴时间读书、写日记,把政治教育内容、训练方法技巧和思想感悟记下来,与战友们交流分享,用于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军事素养。1942年6月,张恒文被推荐到抗大学习,一年后任团保卫干事。张恒文到机关工作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干起保卫工作来游刃有余。
解放战争中,张恒文随部队挺进东北,加入新组建的辽南军区独立第1师3团,1948年3月31日编入新组建的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3师39团,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4师372团。张恒文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安新战役、西南战役等,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洗礼和锻炼,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
1950年2月,第42军完成在四川的解放、剿匪工作后,奉命开赴黑龙江执行生产、整训、巩固北方的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命令第42军立即停止生产,迅速到通化集结。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50年8月,张恒文升任124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部队里关于是否出国打仗的议论逐渐增多,这是止不住的,解放军战士不惧怕打仗,但也不允许向部队之外泄露信息。为此,部队加强了保密措施,严令任何人与家人或好友通信时,都不准谈论出兵朝鲜的话题。若有违反,不管是谁,都将受军纪惩处。
抓特工助部队打胜仗
1950年10月19日,张恒文随部队奉命入朝参战。面对朝鲜陌生的地形环境和复杂的社情民情,张恒文感到有太多让敌特可乘之机,稍不注意就会使部队受到损失。他一方面带人走访驻地朝鲜群众,熟悉掌握当地情况,一方面加强部队内部监管,防止出现漏洞。
在第一次战役中,124师从长津湖机动至古土里,为保证战斗的突发性,防敌特渗透、防飞机侦察,成为保卫工作的重点。部队每到一地驻营休息,张恒文都会检查各单位灯火管制及岗哨布置情况。凭借着丰富的保卫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张恒文带领保卫人员在古土里北部发现并抓获2名南朝鲜特工。
1952年初,敌人利用空军侦察以及叛徒与“朝奸”的情报,对深入志愿军后方的“特遣队”进行指挥,破坏志愿军部队后勤补给和指挥机关,一时间反间防谍形势异常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恒文组织小分队对各单位驻地周边进行排查,深入当地朝鲜群众家中了解情况,搜集情报,回到驻地进行分析判断,在细节中寻找蛛丝马迹。
他们在江原道铁原郡搜集到一条情报,朝鲜群众在山林中发现一块未食用的口香糖。张恒文根据这条线索,判断这很可能是敌特遣队留下的,当天就带领人员进行布控搜捕。随着范围的缩小,敌特遣队无路可走,选择向铁原方向突围。张恒文利用当地地形,采取围三缺一的办法,瓦解对方反抗意志,最终在铁原南20公里处全歼敌44人,俘虏敌特工2人。审讯后,他们又端掉位于山腹的一个物资补给点,沉重打击了敌人的猖狂气焰。
发现保卫问题后被害
第五次战役将结束时,为了阻击敌人反扑,志愿军总部命令休整中的第42军迅速赶赴伊川地区防御。1951年6月2日,美军骑1师与25师组成“特遣队”,乘车沿着公路向平康逼近。124师再一次充当了“救火队”,硬是用两条腿跑过了美军的卡车,先敌两天拿下制高点,将缺口堵死。
面对美军的疯狂进攻,124师硬是把这两支“美军精锐”打得灰头土脸,以至于“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误以为志愿军在平康附近部署有大批兵力,只能将“特遣队”撤回。124师此后在铁原城北守了1年,他们在那里反敌“钉子战”“细菌战”,大挖坑道打防御战,让敌军无可奈何。
恶劣的战场环境,让124师保卫科副科长张玉明思想产生了动摇,萌生了自伤回国的念头。为达到目的,张玉明将一颗手榴弹藏在宿舍床下。1952年1月14日21时,宿舍意外失火,情急之下,张玉明未来得及将手榴弹取走,手榴弹木柄被烧焦。灭火后,张恒文在清理火灾现场时发现了这颗手榴弹,他对张玉明说,这可能是反革命分子搞的鬼,明天报告主任进行追查。张玉明做贼心虚,恐被查出,决定先打死张恒文,再打伤自己,企图达到回国目的。15日凌晨4时许,正在熟睡中的张恒文被张玉明杀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