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需要敦伦尽分
-
1天前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本周学习《了凡四训》中“积善之方”里嘉兴包凭的故事,我深受触动。包凭才华出众却屡试不第,此后专注德行修养。一次出游时,他见圣人像露天摆放,饱受风吹日晒雨淋,便毫不犹豫捐出身上所有银两、布匹衣物,为圣像修建屋宇。这一善举为他积累了深厚福报,其子孙皆考取进士、官居高位。为何一次善行就能收获如此福报?我不禁反思自身不足。
回顾过往,因小时候德行孝道欠缺,不听父母话,我多次高考落榜,让父母失望不已。起初接触圣贤教育时,我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未能在生活中实践,德行不足,自然难有福报,后续福泽子孙也是不容易。

老师教导我们,修福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敦伦尽分,尽职尽责”。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以及在工作中的上下级、同事朋友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些伦常之道便是我们应尽的本分。
自己作为姊妹中最小的孩子,我从前对父母兄长、姐姐缺乏孝顺与恭敬。姐姐戏称我“小反上”时,我还沾沾自喜,却不知这已违背伦常之道,种下痛苦的种子。正因如此,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求学、工作之路也诸多不顺。成家后,我对丈夫不够柔顺谦卑,言语尖刻;自己管教孩子时被情绪左右,全无慈母风范。内三伦(父子、夫妇、兄弟)未能遵循正道,外两伦(君臣、朋友)更是无从谈起,生活自然难有顺遂。
此次学习,让我既羞愧又感恩。羞愧于自己违背伦常,让亲人操心;感恩遇见传统文化与良师。老师如同高明的医生,精准诊断出我的问题,并指明解决之道。虽然改正错误的过程充满挑战,且时有反复,但每一次进步都让我感到心清气爽。
我深刻意识到,成长需要改变习气,恪守伦常规矩,不断反省自身。唯有如此,方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大家都能从传统文化中受益,收获恒久的幸福与快乐。感恩这宝贵的学习平台,感恩老师的悉心教导!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