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佛教的素食文化起源

2023年03月11日


素食的由来已久,最早的人类大多都是吃素的,因为没有掌握利用明火的方法,因此吃生肉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现在科学高度发达,人们融各种烹饪技巧制作肉类,它们对人体的负荷依旧相当巨大。

真正的素食文化起源最早是于《吕氏春秋》。这本由吕不韦重金打造的书中明确提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而《黄帝内经》则认为最好的饮食搭配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佛教素食文化传统中,我们不能不提到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菩萨”——梁武帝萧衍,他对中国佛教的素食制度建设有着直接的参与和深远的影响。

梁武帝的生活甚是节俭,日一蔬食,过午不食,草履葛巾,罗绮不染。他把佛教慈悲戒杀理论和儒家“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的仁恕思想结合起来,不仅自己不食肉,还要求国家祭祀也要戒杀,用蔬菜果品代替原来的猪牛羊等。平日里,命太医不得以虫、畜入药,织锦不许加入鸟兽之形。这种慈悲观不仅是对印度佛教戒律的重大发展,而且也极具浓重的中国特色。

不食荤腥的戒律如今已成为中国佛教遵循千年前的第一铁律。

很多人认为僧人在持戒中只是不吃肉类,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严格上说僧人是不沾荤腥的。荤是荤,腥是腥。那么“荤腥”到底具体指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荤:荤字从草头而不从肉旁,说明荤是植物而非动物,因此佛教的荤是指蔬菜,叫五辛,是指我们常见的葱、蒜、韭菜、茭头、兴渠(洋葱头)。

腥:专指一切动物性的肉类。

佛教的出家人以及在家受菩萨戒的居士对荤腥一律是要戒断、禁食的。可能很多人会不理解:不杀生不吃肉是为了培养慈悲心,而这5种蔬菜不是素的吗?

其实不仅是佛家禁止吃荤,我国本土道教也是将韭、薤、蒜、芸苔、芫荽(香菜)定为禁食的“五荤”。

从佛教的角度说,吃素食是慈悲心的体现。吃素的人心里很是慈悲,尤其吃素久自然就使慈悲心滋长,这个慈悲心不需要培养,那是上天的奖赏。我们没有伤害动物,自然不承受因果法律的果报,由小爱变大爱,发展成无分别的爱,让自己爱的境界升华,得到升华的爱自然利己利他。一个爱心满满的人不仅自身快乐、幸福、平静也会带给他人幸福快乐。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吃素食可降低并调节体内胆固醇,且不至因吃肉类而摄进过高的尿酸,不至提高肾衰竭及肾结石的发生率。此外,人类体质偏碱性,肉吃太多易使体质变酸性,而增加患病的机会,吃素有助于体质的酸碱中和。同时降低体内毒素堆积素食营养非常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肉食在胃中不易消化,甚至进至大肠时尚有大部分未消化或只是一半消化,因此肉食在大肠中腐化极盛,且多带毒性,对人体有害。

由此可见,佛教提倡的素食文化从身与心两个方面都在开示我们如何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心灵上的清净与身体上的健康是我们修行路上最应奠定的的基础。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