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家庭的影响,康老师十年公益人生暨教育学校大记事
-
原创2020年09月13日
▲康老师讲《了凡四训》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往期《弟子规》学习班学员的精彩分享回顾
2015年4月,康会长带着他的义工团队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举办了一场三天的论坛。很幸运,我能够在论坛上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所有的义工老师们都在无私地为我们付出,而且这些义工老师们都是那样的恭敬有礼,谦卑有爱,深深地触动了我。
康会长在台上用他质朴的语言来传播古圣先贤留下的人生智慧,耐心的为我们讲解;汇报老师们诉说着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此来唤起我们的觉醒,学习的两天,我不知流下了多少感动的泪水。
人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过了47个春秋,我才知道中华先祖居然是如此的有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好的瑰宝,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对孝道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更为感动的是竟然有这样一群人在康会长的带领下无私无求的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亲身经历分享的方式来传遍大江南北。
2015年9月,时隔5个月,我终于来到了梦寐已久的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参加了第四十期《弟子规》学习班。这7天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真正懂得了“孝”的含义,让我懂得了孝顺不仅仅只是给父母做好吃的,买好穿的,更是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孝顺是用一颗真心对待父母,而不是为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攀比,我做的比你好,我就是孝顺了。
很感恩康会长把我从论坛的听众一点点地接引到课堂学习,让我能够回过头来重新认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曾经的记忆一点点地拼接起来,让我回忆起了过去的种种。因为自己小的时候家境贫穷,所以当我有了孩子之后,就一心的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现状,我开始过着借钱、抬钱的生活。当父亲知道后就劝我:“千万别抬钱,那会像滚雪球一样,让你无法承担”。
那时的我光想着如何赚钱,哪里能够听的进去老父亲的劝告,让我永远都忘不了的是父亲在临咽气的那一刻,父亲的嘴都是在张着没有闭上。那一刻,我深知父亲最放心不下的人是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每每想到此处,内心仿佛就像针扎了一样疼痛。也许人在最痛苦的时候,也是上天再给你糟糕的境遇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
也就是在这时我学习了到传统文化,参加了论坛,认识了康会长,康会长像指路明灯一样在我人生的旅程上为我照亮航程,鼓励我坚持学习,好好的生活,让我从对父亲的自责与痛苦的泥沼中走出来。
同年12月,我有幸地又返回了学校,学习了第18期《中华美德》班,在抚顺学校学习的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份心灵的洗礼,每一堂课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并反省自身。
因为老师每天讲的内容都是积极阳光、正能量十足、让人向善的课程,所以我开始学会看家人的优点、看先生的长处,发现先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是个体贴入微的丈夫,这些都是我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从未发现的,当我这样去想时,我发现我的内心开始安宁、平静甚至是喜悦的,而且这种心念上的转变让我化解了内心曾经对先生的怨恨,我也渐渐的发现公公婆婆都是非常善良的人,这么多年一直都对我很包容、照顾。
越这样的去想,内心的阳光就越来越多,阴暗面就越来越少,心情舒畅,身体也很好,现在的家庭生活,我和先生多了很多的默契和关爱,和公公婆婆也相处的十分融洽。
这让我更加的感恩抚顺学校,感恩康会长以及所有的义工老师!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就是因为康会长的教导,改变了我对生活的观念,让我的思想得到了转变,我的家庭才有了后来的和谐相处的幸福。
真心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康会长的带动下遍地开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接受这份教诲,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家庭!
学员 齐莉荣
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