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辽宁抚顺:传统文化五千载 金胜传承育英才

原创
2020年08月20日
红尘炼心
关注

来源:人民视点辽宁讯(柴红玲 曹宝东)

在当今社会道德急剧滑坡之际,有这样一群身先士卒、舍身忘己、奋勇担当的仁人志士,他们不顾世俗的偏见、误解、非议甚至阻碍,依然秉承师志,尽心竭力向世人宣传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济世瑰宝。在夹缝中开辟出一条教化人心、转变命运的阳光大道。 ——题记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意想不到的东西。GDP的快速增长让很多人感到兴奋,但也有让人兴奋不起来的,比如环境和资源的严重破坏、人的道德严重缺失、比如文化的断裂、文明的沙化、诚信的缺失、信仰的迷失。

当下,大家对现实充满抱怨,却又不愿从我做起去改变。所以,无论官方或是民间,抱怨沸盈,呐喊高昂,而社会生态依旧,人文环境依旧。

大街小巷张扬的雷锋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宣传,不知究竟有多少人把它视为自己做人的尺度?

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康金胜校长,正是用古圣先贤留下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社会大众,让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人们的行为生活中去。

一、弃商从教为报恩

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基于什么样的思考,能转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放弃拥有的一切来弘扬传统文化?

面对这样的提问,已步入天命之年的康金胜讲述了自己曲折人生:

“我今年56岁,父母生养了我们五个儿子,我排行老三。从小家里贫穷,父母也不知道怎样管教孩子,我们兄弟几个,十几岁就开始学坏,互相影响,在社会上勾结一些坏孩子,打架斗殴,胡作非为。

成年后做生意也是坑蒙拐骗,常常赚取不义之财。那时候的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是弱肉强食。尽管钱赚得越来越多,但灾祸却接踵而至。因为打架、吸毒、自我作践,我的两个弟弟先后英年早逝。我们兄弟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这样的事情给了我非常大的打击。

就在我的人生沉浸在痛苦、烦恼和纠结之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一位非常有德行的老教授,他向我介绍人生如何才能不痛苦,怎样才能改变命运。我听了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果的道理,”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在儒家经典《了凡四训》中可以找到充分的证实。

后来我学到了《弟子规》,更加明白了人生应该从落实《弟子规》开始,从断恶修善做起。”

谈到放弃经商投身公益,康金胜校长道出了这样的感言:

“现在做生意的不少我一个,可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却太少了。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正在人生的歧途上忍受煎熬,我的家族经历就是如此。传统文化让我改变了命运,这是祖先遗留下的瑰宝,我要报恩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尽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总得有人去做才行,能挽救一个是一个吧。”

于是,他把自己后半生的归属,定位在了比经商更有意义的圣贤教育事业上。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康金胜的善举得到了几位抚顺民营企业家在道义与财力上的鼎力相助。

2009年9月,他们邀请了包括康金胜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论坛汇报团来抚顺,在中共抚顺市委党校举办了“抚顺市首届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这次大型公益论坛在这座被称为“雷锋故乡“的抚顺引起不小的轰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形成了完美的交融,一如清泉般沁人心脾。人们欢喜至极,奔走相告,争相学习。

康金胜为之信心大增。便于2010年的5月19日至26日再次邀请报告团来到抚顺,一场规模更大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在抚顺石化会议中心举办。

这次“抚顺市公民道德教育论坛”规模空前,两层会议厅座无虚席,广场上人流如潮,一票难求。许多人一直站在会场外听完报告,还有许多市民因为没有得到门票,冒雨等候在会场外不肯离去。

在广大市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论坛由原计划的四天延长到七天。

有的观众感动之下,现场直接上台分享,忏悔自己曾经走错的人生路。还有人干脆加入到论坛团队,从此踏上弘扬传统文化之路。

两次公益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康金胜认为在家乡弘扬传统文化的机缘已经成熟。

就在最后这次论坛结束仅仅10天后,他在抚顺市中心的南站商业区租下万隆公寓写字楼,办起了报恩堂《弟子规》学习班,很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求学者。

三个月后,为检验学习效果,学习班在抚顺关山水库举办了首次“落实《弟子规》孝亲活动”,与会者初次体验到学习《弟子规》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转变。

两次论坛以及报恩堂《弟子规》学习班的开课,激发起抚顺地区众多爱心人士的热情,他们纷纷汇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

2011年4月19日,康金胜等一些有志之士,联名报请抚顺市文联为主管单位,成立了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二、创建公益学校

《礼记·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即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可见,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今天的教育却已经偏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变成了只传授知识,忽视了伦理道德的培养。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的涌入,越来越多的人道德几乎滑坡到了危机的边缘。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康金胜能平静,淡泊名利,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之中。他的这种选择,所需要的除了勇气,还有信念。

他的信念就是恢复圣贤教育,学习古圣先贤创办义学,并向大众证明传统文化能够教化百姓,拯救世道人心。

所谓义学,就是不收任何学费,完全公益免费。这种教学方式古时早已有之。康金胜正是要奉行孔老夫子的仁爱思想,才选择了这条路。

于是他把未来的学堂定名为“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并选择位于抚顺市近郊的顺城区会元乡马金村山阳屯这样一个青山环抱的清静之地。

2012年4月22日,终于盼来了奠基开工的时刻。然而,平地起高楼,谈何容易?康金胜校长和他的爱人变卖了所有的资产,来创办这所学校!为节省开支,他们没有雇用专业施工队,康金胜校长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们自己动手,昼夜兼程。他基本上吃住在工地。

为什么把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定性为公益,连食、宿和书籍也全部免费提供?

康金胜校长的想法是,要恢复中华五千年来办“义学”的优良传统。

古时从事教育工作的教书先生,办学从来没有明码实价的收费,不论家塾、村塾,还是私人学馆,老师的生活所需来源于学生家庭供养;对于贫困学生,老师不但不收费,还会从生活上给予资助,自己却一生清廉,为人师表。所以那时的老师是社会上地位最高的人,连帝王都将其奉为上宾。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要想在现代社会办义学,离不开雄厚的经济支撑。从全国各地来的学员,每期都有百八十号人,学习周期少则一周,多则三个月甚至更久;长期驻校的义工和学生就已经超过了150人;如果赶上长达半个多月的冬夏令营,学校接纳青少年及家长最多可达300人。供养这样一支庞大的求学队伍,谈何容易?

为解决这一首要问题,学校从创建初起,就开始兴办自己的经济产业,从开始的唐装厂、农业种植园到后来成立的抚顺陶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都是为了能维持他所兴办的这个”义学“。

随着唐装制衣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热销于全国,所创收的资金弥补了学校经费的不足,还通过传统服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为现代人的正确着装明示方向。

学校60亩的无公害农业种植则解决了学校几百人的吃饭问题。除此以外,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也常常出资捐物、买米买面,资助这所与众不同的公益学校。

三、康金胜校长传授教育方法

问题一:

抚顺传统文化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教育目的是什么?

康校长:我们本着什么信心把人教好的?就是《三字经》中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本善,不善的习气、毛病是后天的污染造成的,也是《三字经》中所讲“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善。

问题二:

抚顺传统文化学校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恢复人的本善?

康校长: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别的,就是“爱”的教育。不管习气多么恶劣的人,无论是打骂父母的人,还是网瘾少年......我们都用真诚的爱心去帮助他、理解他、包容他、感化他,唤醒他人性中本有的善。

百善孝为先,启发一个人的孝心是根本入手处。孝心恢复了,人就会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就会有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就会耻于做坏事,并会积极的认错改错。

这就是孟子讲的“四心”教育,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用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循循善诱,润化心灵。

问题三:

抚顺传统文化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康校长:学习所用教材全部是儒家经典《弟子规》、《常礼举要》、《孝经》、《论语》、《群书治要》等。教学内容是依据儒家经典讲伦理、讲道德。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关系,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人们常用忠、孝、悌、义、信来规范五伦关系。

问题四:

这么多年抚顺传统文化学校独特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康校长:现身说法。这是我们依据“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育原理,把孟子的“四心”教育,运用到办班活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说我自己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我的价值观错误,不知道善恶美丑的标准,干了很多坏事儿。

学员是通过学习经典明白了道理,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做的那些坏事儿,让父母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给祖宗蒙羞,内心自然而然地生起了无比的惭愧和羞耻之心。人一旦知错认错了,就会改错,不愿意像以前那样活着,于是决心重新做人。要孝敬父母,要利益社会......

人有了这样的善心善愿,言语行为就会利益人,就成为善人、好人了。多年来,我们就是依据经典,用我们的爱心唤醒对方的善心,结合“现身说法”的方法把人教好的,帮助了很多的家庭和孩子,还有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让他们得到了改变,为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四、感召众多参与者

孔老夫子说过一句最鼓舞人的“六字名言”:“德不孤,必有邻”,说的是一个有德行的人绝不会是孤立的,一定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相助,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2010-2020年,十年来,康金胜校长所领导的这个团队,虽然人员在不断更新变化,但一直呈现不断发展壮大的势头。与他们交谈,印证了一个事实——传统文化会给每一个真心践行的人带来根本利益,会改善生命质量。

五、社会影响和广泛关注

康金胜的公益办学义举以及他们在教化改变人心方面所取得的显着成效,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6月,抚顺电视台记者慕名走进这所学校,看到这里的师生在待人接物方面都特别的有素质,特别的真诚,让人感到很温暖。

于是,他常常来到学校,拍摄、采访,完成了《走进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一个作家的手记》、《养老院》、《免费的午餐》等多部感动人心的纪录片,多次在市电视台播放,把这里的事迹传扬出去。

2015年8月18日,抚顺市作家协会部分会员,来到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将“抚顺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实践基地”的牌匾郑重交到康金胜校长手中。

经过参观、采风、学习,作家们不由地感叹,身边竟然会有这样一所分文不收、男女老少皆可来学习的纯公益学校;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竟然能够把许多不可救药的坏人变成谦和知礼的好人。

他们深有感触地表示:“选择这所学校作为作家创作实践基地,是因为这里的教育能够解决许多当今社会解决不了的人心问题,能给我们作家提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资粮。身为作家,我们有责任与这里的师生一起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小编总结:

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播没有任何神秘色彩,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一名知礼、仁爱的好人。康金胜本人也不是轰轰烈烈的神秘人物,他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都在渴望却很少有人去做的事情。

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是孝道教育、礼仪教育、廉耻教育和因果教育,这些正是当下国民教育的迫切所需。

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仁人君子的肯定与鼓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我们一道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章来源于人民视点辽宁讯。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康校长是我们学习榜样!康校长舍己为人赞叹,真正大善人
2020年08月25日 • 回复
    0/500
传统文化会给每一个真心践行的人带来收获 会改善生命的质量
2020年08月23日 • 回复
    0/500
支持康老师,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虽然做好事有点难,但是相信老天是公平的
2020年08月23日 • 回复
    0/500
支持传统文化复兴 支持康校长
2020年08月22日 • 回复
    0/500
孔老夫子说过一句最鼓舞人的“六字名言”:“德不孤,必有邻”,说的是一个有德行的人绝不会是孤立的,一定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相助,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2010-2020年,十年来,康金胜校长所领导的这个团队,虽然人员在不断更新变化,但一直呈现不断发展壮大的势头。与他们交谈,印证了一个事实——传统文化会给每一个真心践行的人带来根本利益,会改善生命质量。
2020年08月22日 • 回复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