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红色基因
全部

家书原文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

家书背后的故事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她在一首诗里抒发了自己为抗日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决心:“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她和团长带领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在一座山里。她沉着地协助团长指挥部队与日伪军激战,连续打退敌人6次进攻,由于敌我兵力悬殊,无法打破敌人包围。突围中,赵一曼身负重伤。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时,被搜捕的日军发现,战斗中她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马鞭抽打,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投降招供,她宁死不屈。日军问她为什么要抗日,她严词痛斥道: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为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监护治疗的几个月里,她教育争取中国籍看护人员。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看护人员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日本军警追捕再度被俘。敌人对她施以更加残酷的刑讯,仍毫无所得,遂决定把她押回她曾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1936年8月2日凌晨,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给心爱的儿子写下这封遗书。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15日
                                                                            戴安澜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黄埔军校一期生,曾参加古长城抗战,坚守北平南苑,打响北平抗战第一枪,同年底赴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戴安澜先后参加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1942年参加缅甸反攻,攻克八莫、南坎、腊勐、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15日
2015-01-20 17:071939年4月16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和小他12岁的刘志兰在八路军总部潞城北村结婚,婚后一年有了女儿左太北。1940830,为了左权前线指挥工作的需要,左太北随母亲离开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赶赴延安。没想到,此次分离竟成永别。1942年5月,左权将军牺牲于山西省辽县,此后该县改名左权县。离开父亲时才三个月大的左太北,在几十载的悠悠岁月中,对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1982年,当左太北42岁时,母亲才给她寄来了父亲生前留下的那些家书。其中,有11封是左权将军当年在送走左太北母女后的21个月里写下的。捧读这些家书,左太北对父亲的形象渐显清晰,并感受到了父亲对她们母女的浓厚亲情。“延安的天气,想来一定很冷了。记得太北小家伙似很怕冷的,在砖壁那几天下雨起风,天气较冷时,小家伙不就手也冰冷,鼻子不通、奶也不吃吗?现在怎样?半岁了,较前大了一些,总该好些吧!希当心些,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这是左权在1940年12月23日晚写下的家书中的一段话。1941520,左权在另一封家书中又写道:“差不几天就整整一年了,太北也就一岁了。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在工作之余总是想着有你和她和我在一块,但今天的事实不是这样的。默念之余只得把眼睛盯到挂在我的书桌旁边的那张你抱着她的相片上去,看了一阵后也就给我很大的安慰了……”就在左权将军牺牲前三天,他还在家书中叮嘱妻子:“我担心着你和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地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读着这一封封情意深长的家书,左太北泪如雨下。此后,在进一步收集整理父亲写于烽火岁月的家书时,左太北在愈加深切地感受到父亲挚爱的同时,也看到了左权对祖国和家人的热爱和牵挂。当年,左权的叔父左铭三曾写信告知他大哥毓林已病故,家中老母孤身一人艰难度日,希他能回家看望。左权给叔父回信说:“我以己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所持者全系林哥。不幸林哥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万分。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的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报我林哥对我的培养。”1937年12月3日,左权在给慈母的家书中写道:“母亲,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对于妻子刘志兰,他在信中也谈道:“在我俩分别的过程中,我并非不感寂寞、孤单,有时更极想有人安慰,但我决不以满足我之私欲来处理你的问题,我想这是夫妻间应有的态度”;“远离千里,身处敌后确是‘爱莫能助’,你当能谅我。恳切地希望你为我及北北珍重自己的身体及自己的一切。”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15日
                                                                                    黄继光黄继光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在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135团二营六连负责收复多个阵地。当连队面临敌方火力点无法攻破的困境时,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承担爆破任务。他连续摧毁敌方火力点,但最终因伤势严重,用身体堵住了敌方的机枪射孔,英勇牺牲。黄继光的英勇行为得到了高度评价,被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并获得其他多个荣誉。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