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红色基因
全部 |红色基因
邓世昌,壮烈的爱国管带1887年,38岁的邓世昌率远赴英国接回致远舰,并出任致远舰管带也就是舰长。当年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身为远东第一舰队中的一员,而且还是北洋水师最为先进的致远舰的管带。可惜不久之后,这一切都化为了悲壮。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邓世昌驾驶着伤痕累累的致远舰,冲向吉野舰。可惜吉野舰在逃跑时,发射了一枚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管,导致管内鱼雷爆炸。致远舰沉没了,邓世昌和他的250名海军官兵葬身海底。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光绪皇帝更是钦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民族、国家危难之时,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人挺身而出,正是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他们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来源:红色故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文天祥,英勇的爱国丞相1275年,身为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书生点兵,进京勤王。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出任右丞相苦撑危局。他不怕牺牲,毅然领命,前往元营议和。他不畏艰险,几次率兵抗元。可最终他还是被俘了。元将张弘范让他写信劝降张世杰,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南宋亡国之君亲自前来劝降,他北跪于地,痛哭流涕,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他说:“我是大宋丞相,国家亡了,只求速死。”最终,文天祥南面跪拜而死,那年他47岁。来源:红色故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苏武,不屈的爱国使节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匈奴出使西域。苏武带着汉朝送给匈奴单于的大批礼物,以及汉武帝赐给他的荆节远赴茫茫大漠。谁都没想到这一去就是19年。就当苏武完成使命,准备回国的时候,匈奴内部突然发生了叛乱,而且苏武的随从还参与到了叛乱之中。就这样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死活不肯投降,匈奴单于便将他关到一个阴冷的地窖里。当时正是寒冷的隆冬时节,外面飘着鹅毛大雪。苏武渴了就抓一把雪吃,饿了就啃身上的羊皮。即使如此他也拒不投降。匈奴单于无奈,只好将他流放到北海边。这次流放长达19年之久。回国时,苏武已经由当初那个高大挺拔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饱受折磨的老头了。来源:红色故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公元1127年,金兵一路南下,攻入北宋的东京汴梁,俘虏了徽、钦二帝,这是岳飞一生的痛。他无数次梦想能够一雪靖康之耻,然而新皇帝的宋高宗赵构可不这么想。赵构刚在临安登基时,岳飞便上书,要求收复失地。宋高宗一怒之下将他免职。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南下,势如破竹。刚刚在临安做了皇帝的赵构连忙逃亡海上。宋朝的那些将军们更是溃不成军,这时是岳飞苦撑危局,连战连捷,收复了建康,止住了金人南下的步伐。宋高宗见无人可用,只好任命这位一心想着北伐的将军为节度使,对抗金兵的入侵。岳飞一次次北伐,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北方还有大片的国土没有收复。公元1140年,是岳飞北伐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在朱仙镇大破金兀术,距离开封仅仅45里。无奈宋高宗一连发来十二道金牌,让他撤军。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来源:红色故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1928年10月中旬,在为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朱德高度评价了王尔琢为革命所作的贡献。会场上悬挂着由毛泽东拟稿、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王尔琢,1903年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20年考入长沙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学生队分队长、营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参与指挥东路先遣军挺进江西、进军浙江、攻入上海。蒋介石派亲信以军长职位拉拢王尔琢,遭到严词拒绝后,遂密令逮捕东路先遣军中的共产党员。在东路先遣军司令李明扬的帮助下,该军的中共党员得以安全离开。王尔琢脱险后,在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7月,王尔琢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第74团参谋长。8月,率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后任第74团团长,随部队南下广东。10月底,南昌起义军余部在江西大庚整编成一个纵队,王尔琢任参谋长,与朱德、陈毅等率部转战闽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1928年1月,王尔琢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同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1师与湘南各县的农军向井冈山转移,下旬在江西宁冈县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王尔琢任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红4军取得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两次大规模“进剿”。5月中旬,国民党军5个团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王尔琢率第28团和第31团1个营奔袭永新,在草市坳与敌1个团遭遇,经2个小时激战,将敌全歼。然后一鼓作气攻进永新,再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击伤师长杨如轩。6月下旬,国民党军又调集5个团,以第9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进剿”,在占领永新后,以主力3个团分左右两路进犯宁冈。王尔琢率第28团向进占老七溪岭制高点的国民党军右路2个团发起多次猛攻,将其击溃。随即直插龙源口,切断了左路国民党军的退路,并协同第29团等部将其1个团歼灭于龙源口地区。王尔琢率第28团英勇作战,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8月中旬,王尔琢率第28团由湘南地区回师井冈山。25日,担任前卫第2营营长的袁崇全,胁迫、欺骗1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叛逃。王尔琢闻讯后立即率警卫排追赶。当追至江西崇义思顺圩时,王尔琢努力做叛逃官兵的工作,两个连的官兵又回到了革命队伍中。而王尔琢却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4日
李硕勋:被抬上刑场的“铁军”党代表李硕勋,原名开灼,字叔薰,1903年出生于四川庆符县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5岁入私塾,8岁入初级小学,12岁入县立高等小学。1918年,考入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后因父丧停学。他目睹国家衰败,决心从戎,赴成都投考四川讲武堂,因不到16岁未被录取,便考入储才中学,一学期后又停学入川军骑兵第一师任团部文书。李硕勋入伍后因不满军阀队伍的黑暗,不久辞职回乡重入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后入成都省立一中。在那里,他读到《共产党宣言》和《阶级斗争》等书籍,从此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始终不渝。   1921年,李硕勋同阳翰笙等共同创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国内团组织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他组织学生运动时与大家一样血气方刚,却表现得成熟老练。他发动请愿时曾规定“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也不打人”,允许同学们砸官衙的家具和士绅的轿子,却不许打人。这样,既能使反动当权者知道厉害,又避免在社会上造成消极影响。后因遭军阀通缉,李硕勋离开成都,于1922年末到北京进入弘达学院。1923年,又进入培养革命干部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翌年,由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上海大学期间,他认识了同为四川籍的女同学、著名先驱者赵世炎的妹妹赵君陶,后来结为革命伴侣。   1925年五卅运动后,李硕勋被推选为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会长,在学生、工人的集会上经常能看到他动情讲演的身影。翌年秋天,北伐军到达武汉时,他奉调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长,又接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大力动员当地党团员参军。1926年末,李硕勋到由叶挺独立团扩编成的第二十五师担任政治部主任,在这支“铁军”中进行了有力的政治动员。   1927年夏天,革命万分危急的时刻,李硕勋率二十五师主力冲破拦阻到达南昌参加起义。起义军南征时,李硕勋又担任了该师党代表兼师党委书记。到达广东三河坝后,他与朱德、周士第一起组织该师所剩的3000人与上万强敌血战,失利后率队进入赣粤边。当时,其他领导同志认为李硕勋长期在上海工作,便于找到党组织,便派他找中央汇报并接关系。他将工作交给陈毅后离队,这支英雄的部队随即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奔向了井冈山。   李硕勋到达上海后,担任过江苏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委军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一直以机智勇敢著称。一次,他得知江苏省委秘书处被捕探发现,仍奋不顾身赶去收藏秘密文件,在阳台发现巡捕形成包围时跳到邻楼。脱险后他又长时间留在附近路口,遇到前来的同志便告诫切勿接近已被破坏的机关。李硕勋因过去是学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认识他的人很多,其中有些已经叛变,此时上街活动很危险,他却全然不顾,仍乔装后日夜外出。   李硕勋从事白区工作时,仍注重于武装斗争,于1930年内在江苏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农村暴动,建立了红十四军等队伍。他还在上海各区委内建立了兵委,并向部分工人纠察队员发武器,对敌特和叛徒形成了有力震慑,一时防止了对地下组织的重大破坏。当时,党内主管军事工作的周恩来对李硕勋非常称道,中央决定委派他到红军中任军政委。   1931年5月,李硕勋在奉派赴红七军途中因故留香港,改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7月间,他赴海南岛指导当地红军工作时不幸被捕,两个月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   ■沐五四新风成长,由封闭的四川走向京沪,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成为时代弄潮儿中的佼佼者   深居内陆且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四川,在近代却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的先驱俊杰。当新思想沿自古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传入后,许多追求者便突破地理和思想上的两重封闭沿江而下追求真理,于是“出川便为龙”。李硕勋烈士,又是其中一个光辉的代表。他少时聪颖好学。由家乡到成都上学后,他遇到经五四运动洗礼后从北京大学来的教师,得到民主革命先驱吴玉章的教诲,并看到允许随便听课和自由提问式的教学法,如同进入了新世界。此后,李硕勋又由四川到北京、上海,始终站在追求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前列,又以此指导武装斗争,最后不惜献出满腔热血和生命。   李硕勋的奋斗精神,在当年便成为党内的榜样。周恩来抗战期间专门安排将烈士的儿子由四川送到延安学习。李硕勋的夫人、著名教育家赵君陶于1985年在北京病逝,遗嘱吩咐将其骨灰撒在丈夫英勇就义的海南岛。   ■由学运领袖改任共产党最早领导的主力师党代表,在火线上总是靠前指挥并鼓动部队,以榜样作用激发起“铁军”精神   李硕勋长期是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却因少年时注意习武并到川军中当过文书,被党组织派到部队中后不久便成为人称老练的指挥员。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只有24岁,便担任了共产党掌握的最基本的主力部队——第二十五师的党代表。8月初,部队冒着酷暑南征时,李硕勋每日同士兵们一样行军,还跑前跑后进行宣传教育。到达赣南会昌后与强敌遭遇,尽管以往的规定是政工人员在阵地后面鼓动,指战员们却看见李硕勋站在前面的枪林弹雨中挥手指挥大家冲锋,更加激励起士气,很快冲垮了敌军。   10月初,部队在粤东三河坝与桂系军阀苦战,面对几倍于起义军的敌军紧逼,部队在黑夜中涉水撤退,李硕勋与同志们拉着手趟过激流,以沉着指挥使全军丝毫不乱。进入山区后,他又与大家一样穿着单衣露宿树林,这一模范榜样多少年后也使人难忘。解放后,一些“铁军”老同志见到朱德时便问这位党代表的下落,朱总司令沉重地回答已经牺牲了。   ■在海口被捕后受酷刑,腿骨都被打断,仍坚不吐实,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1931年夏,党中央决定派李硕勋前往红七军任政委,途经香港时,因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被捕,中央又留他在省委任军委书记。当时,粤省内以琼崖苏区为最大,李硕勋决定前往策划发展游击战。由于粤系军阀在当地疯狂捕杀革命者,李硕勋不会那里的方言,上岛后又人地生疏没有社会关系掩护,有的同志提醒此行很危险。他却置生死于度外,按计划从香港启程。妻子赵君陶虽感凶吉难卜,仍强忍不安,携三岁的儿子(李鹏)前往码头送别。   李硕勋在海口下船后,按秘密联络地址住进中民旅社准备接头,随即被捕。他连日遭严刑拷打,腿骨都被打断,始终坚贞不屈,也不说真实名字和籍贯。因知叛徒已供出自己是“共党首要”,但他只坦然说:“我李陶是共产党员!”抱着慷慨赴死的决心,他在狱中写信给妻子说:“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9月中旬的一天,李硕勋被抬到东郊刑场,高呼口号就义。狱中党支部的同志敬佩他被捕两个月间的英勇表现,噩耗传来,牢房内全体党员都肃立默哀。   李硕勋烈士在狱中留下的遗书,曾激励了无数同志和后人。郭沫若于1951年曾写道:“拜读遗书,从容就义、慷慨临刑的精神跃然纸上,使千百代后人见之,亦当肃然起敬。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左卷,是训育革命后进的不朽教材。” 来源:光明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4日
旷继勋:有勇有谋的“双枪”军长旷继勋(1897—1933),原名大勋,号集成。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将领,高级军事指挥员。贵州思南人,早年入川从戎,先后在川军赖德祥、杨森、邓锡候部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转战南北,浴血奋战,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四军、二十五军军长,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事总指挥,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参加并开创了中共洪湖、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被秘密杀害于四川通江洪口场,时年36岁。2009年9月,旷继勋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26年,在共产党人王文鼎和秦青川的介绍下,旷继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很快在自己队伍中建立起了党组织。他利用国民党军阀部队军官的身份,为地下党四川省委提供工作方便和掩护。如在他的军营召开地下党四川省委会议,派人保卫会议安全;在成都期间,他机智保护了中共四川省委重要领导人刘披云、穆青等。1929年春,在中共四川省委批准下,6月29日在四川省蓬溪大石桥牛角沟,旷继勋率全旅官兵4000余人宣布起义,竖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大旗,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红色政权——蓬溪苏维埃政府。蓬溪起义胜利后,旷继勋率领红军向西充、南部方向进发,并在仪陇建立了四川第二个苏维埃政权。在攻打猫儿寨时,由于地下党员思想临时发生动摇,红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敌我力量悬殊太大,遭到敌军包围击溃,起义失败。起义失败后,旷继勋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刘披云的护送下来到位于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到上海不久,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旷继勋。周恩来握着他的手说:“继勋同志,中国有句俗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嘛,蓬溪起义,历时一个月,南征北战,干得不错,失败了,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已在四川乃至中国播下了种子。中国有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他们只为人民谋利益。”这次会见,是旷继勋思想上的一大转折,坚定了他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党中央鉴于党的机关常遭国民党敌特和青帮歹徒的破坏,而旷继勋不仅带过兵、打过仗,并且机智勇敢,会打双枪,中央决定让他临时参加“打狗队”严惩敌人。旷继勋先后接受了营救中共高层领导彭湃、杨殷、惩治叛徒白鑫的行动、诛杀青帮头子黄金荣等任务。最后击毙了大叛徒白鑫,将黄金荣打成重伤。旷继勋的革命行动,打击了敌人气焰,保卫了党中央机关。由于旷继勋足智多谋又勇猛过人,经周恩来提议,党中央一致同意旷继勋参加开创革命根据地工作。从1929年秋到1933年5月,旷继勋参加了开创中共洪湖、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四军、二十五军,并担任军长。旷继勋率领的红六军和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在公安县南平会师,两军会师后组编为红二军团,期间有新集战斗和双桥镇战斗两场著名战役。双桥镇战斗是旷继勋指挥红四军转入进攻作战中的空前大捷,而新集战斗使红军取得了攻坚战的经验,为以后“围城打援”战斗创造了成功战例。1931年4月9日,实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王明为了控制各革命根据地,派张国焘到鄂豫皖根据地。6月28日在分局第一次大会上,张国焘以“反右倾机会主义”“立三路线残余”为名,撤销了旷继勋红四军军长职务,调任红十三师师长。旷继勋仍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指挥十三师,配合红四军主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1933年7月,张国焘设计陷害并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等莫须有罪名,将旷继勋秘密杀害于四川通江县洪口场,时年36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旷继勋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永恒的记忆:1936年在延安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时,毛泽东说“旷继勋同志是好同志,被张国焘错误迫害,应作烈士待遇”。旷继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将他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他所深爱的解放事业!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4日
康虎振,(1930年7月-2022年4月15日),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土桥沟村,1945年7月参加赵城县游击大队二连当战士,即随队参加了上党战役,攻打长治县北关。同年11月,在赵城瓦窑头阻击阎军北上激战终日。1946年2月在太岳一分区新七团一营部当通讯员、班长,参加了同蒲、晋南战役,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作战。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调往旅教导队学习。毕业后,在该团三连任排长。1950年率部参加昌都战役,1959年率部参加平息达赖集团叛乱。康虎振于1962年率部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年1月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重创越军王牌三一六A师。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打仗勇猛、在战友中有“康老虎”美称。人物事迹1950年,康虎振在14军42师126团1营1连任连长,参加了从云南进军西藏、解放昌都的全过程。1950年8月6日,康虎振所在部队经维西渡过澜沧江,翻过高黎贡山到达贡山,然后翻越松罗山,横渡怒江,直逼昌都。与十八军浩浩荡荡进军西藏不同,南线部队人数少,远离指挥部,沿途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变。“记得翻越高黎贡山,行进到半山腰瞬间狂风骤起,风雪交加。夜间帐篷外滴水成冰,大家只得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第二天到达山顶,全连出现缺氧症状。”据康虎振回忆,面对进军路上各种恶劣环境,全连相互搀扶着,过悬崖、越森林、穿深谷、翻大山,经过一个多月艰难行军,终于到达桑昂曲宗察瓦龙地区的门空村。10月初,42师126团的1营、2营和125团3营投入战役行动,任务是歼灭碧土和盐井地区的守敌,配合主力部队攻陷昌都。经侦察发现,碧土驻扎有一个代本(一个代本等于一个团)藏军,约500人枪,布置于梅里雪山到碧土一带。部队决定兵分两路,迂回奇袭,争取全歼该地之敌。一路由营长郭献璜和连长康虎振带领1连和民族工作队于6日深夜出发,8日拂晓摸到碧土后侧,占领有利地形,堵死敌军后逃之路。一路由2连和3连急行军190里,突击攻占碧土。这次战斗俘虏藏军总指挥官兼左贡县县长多东吉司以下官兵400余人,缴获钢枪100余支。12日,康虎振率部队攻入盐井,守敌第三甲本(相当于1个连)仓皇北逃。至此,南线部队解放了碧土、盐井、门空及整个察瓦龙地区,圆满完成了昌都战役中的战斗任务。“战斗中,我们部队无一人伤亡。”这无疑是康虎振及所有南线部队参战人员的最骄傲的事。人物生平1949年3月,调任四十二师一二六团一连副连长,参加渡江、两广战役,并随部队进军云南。1950年8月,任一二六团一连连长,奉命进军西藏,参加昌都战役后,于1951年10月1日前进驻中缅、中印三角地带察隅。1952年4月奉命调回师驻地,送往解放军武汉第一高级步校学习。1955年4月毕业后,又被分配到西藏驻军某部独立高炮营任参谋长,被授予大尉军衔,三级解放勋章。1956年,调任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在此期间,率领部队参加西藏民主改革工作。1959年,率领部队参加平息达赖分裂集团叛乱之战。1962年,又率领部队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还赴西藏八宿县任社教团书记,指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70年,随队从西藏调回内地后,1970年,随队从西藏调回内地后,升任149师副师长、师长。1979年1月,率所部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之战,指挥部队直捣越军腹地,攻占沙巴,重创越军王牌三一六A师,打出了国威军威。1980年调往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班学习。1983年升任陆军50军副军长,1984年3月任50军军长,1986年12月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调任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省委常委兼贵州省出席第11届亚洲运动会代表团团长、二野军政五分校名誉校长、省关心下一代协会副主任。1990年离休,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2022年4月15日下午,贵州省军区原政委、正军级离休干部康虎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2岁。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