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公 益
全部
5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区分局朝阳街派出所所长方波波将宿舍更换下来的40条旧床单清洗、消毒、熨烫后,送给了塞上水乡八旬居民安凤英。安凤英抚摸着柔软的布料,哽咽着说:“孩子,你们天天那么忙,还记挂着我,谢谢你们……”方波波掏出手机,向安凤英展示同事们穿着她送的鞋垫的照片说:“安奶奶,您看,这是我们最喜欢的‘装备’。”安凤英做鞋垫。2022年,方波波退役后来到朝阳街派出所工作。无意间,他从报纸上得知“拥军模范”安凤英是辖区居民。建军节前夕,方波波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上门看望了老人。当他走进安凤英家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时看到,床上堆满了做鞋垫的布料,阳台上放满了箱子,箱子里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尺码的鞋垫。原来,安凤英老人20多年来缝制了4万多双鞋垫,先后送给武警战士、公安民警和消防员,从未间断。当日,安凤英为感谢来看望自己的方波波,非要送给他几十双鞋垫,方波波说什么都不肯收。“你们都是保护我们的人,我只给对社会有奉献的人送鞋垫,你要是不拿,今天就别想走。”盛情难却,方波波只好带走了十几双鞋垫,送给了同事,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老人。安凤英向民警赠送鞋垫。20多年前,安凤英摆摊卖鞋垫,过路的两位武警战士来买鞋垫,安凤英不肯收钱,武警战士坚持把钱塞给了她。“‘娃娃们’年龄都小着呢,他们日夜守护这个城市,我咋能要他们的钱?”回到家后,安凤英连夜赶制了100双鞋垫,第二天一早送到和她家一墙之隔的原石嘴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大武口区大队。安凤英的举动让武警战士深受感动,从此以后,他们定期去安凤英家打扫卫生,逢年过节上门探望。“这些娃娃好啊,老惦记着我,我没啥能回报的,只能做鞋垫送给他们。”安凤英老人四处收集旧衣物,拆洗、消毒、剪裁后,一针一线地缝制鞋垫,坚持了20多年。安凤英(左三)向民警赠送鞋垫。20多年来,安凤英和老伴李发仁不辞辛劳,将做好的鞋垫抬上电动车,一路骑行,送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公安分局、石嘴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青山特勤站等单位。石嘴山市公安局民警杨丹说:“穿上安奶奶做的鞋垫,脚底软乎乎,心里暖洋洋。”“只要我眼神还好使、手脚还利索,就会继续给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鞋垫。”安凤英说。来源:宁夏日报责任编辑:马梅 苏峰 陈华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6月04日
“能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上这么多年的人,我无以为报……”河北怀来县一处农家小院里,孤寡老人范爷爷托邻居代笔写下一封感谢信,近日寄到了北京市良乡监狱。这封特殊的感谢信揭开了良乡监狱民警艾振泽埋藏5年的“秘密”——自2020年起,这位“95后”小伙儿默默帮扶着河北怀来县4个村镇的14位贫困老人。“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自己有时间又有能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帮一帮家乡的孤寡老人……”说起帮扶这事儿,一脸憨厚的艾振泽觉得“实在不算什么”。艾振泽出生在河北怀来县城,小时候他就听说,县城周边的山区里,一些孤寡体弱的老人既难以走出去打工,又无力种地养家,日子不好过。上大学后,为了“做点有意义的事”,小艾先是报名参军,2020年退伍后选择继续攻读社工专业。“那时候时间相对宽裕,手里还有国家给的退伍安置费,我觉得终于有能力去帮帮那些老人了。”小艾说。为了找到适合帮扶的老人,他先是托在当地的远房亲戚帮忙收集信息,之后又自己一户户走访,最终选定了14位最需要帮扶的老人。他们有的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有的身体残疾、年老体衰,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从那时起,小艾每个月都要买些米面菜肉往村里跑上一两趟,有时还帮着老人犁犁地翻翻土,做点家务活儿。麻峪口村的范爷爷身体残疾,无儿无女,独自一人住在几十年的土坯房里。“第一次去他家时,刺骨的北风从门窗缝隙呼呼往屋里灌,别提多冷了。”小艾说,老爷子的破房成了他的心病。再去时,他特意买了厚塑料布、螺丝钉,提着工具箱给老人家钉窗户、修门框,还给老人带去崭新的被褥。艾振泽(右)帮扶时与范爷爷拉家常。5年多的时间,小艾走访入户150余次,粗略一算花了4万余元。如今,帮扶簿上的名字,有6个已被划上黑框。让艾振泽感慨的是,这次去还有说有笑的老人,下次再去时可能已撒手人寰了。有一次,小艾拿着米面去看望疾病缠身的吴大爷,破旧的院门上着锁,他心里“咯噔”一下,向街坊一打听,老人已经不在了。小艾在原地愣了许久,想着之前大爷拉着他的手唠嗑,心里不免酸楚。“在这些老人最后的时光,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些温暖,也算是件好事。”一想到这儿,小艾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村里的老人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但他们有时会拉着我的手说,‘城里工作多不容易,你还老惦记着我。’有时非要给我带些自家种的大葱……”每当这时,小艾就觉得心里暖暖的。“这孩子做好事从不张扬,帮助我五六年来,不图任何回报,前几次来时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多年来我受人恩惠,却不知如何感谢,托人帮我代笔写了这封感谢信……”看着范爷爷寄来的感谢信,小艾意外又感动。虽然他往村里跑了这么多年,但很少跟老人说过自己的情况,很多老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有心的范爷爷向小艾的远房亲戚打听到他的单位,就想着要表达一下感谢。帮扶的秘密“暴露”后,小艾还有些不好意思。了解到他的故事后,良乡监狱的青年民警们自发加入到帮扶老人的队伍中,让他备受鼓舞。“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帮助的老人还有很多,这么多同事愿意一起做公益,我特别感动,也一定会把帮扶的工作继续做下去,越做越好。”艾振泽说。(记者孙莹)来源:北京日报责任编辑:罗颖 王莉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爸爸、妈妈,这枚奖章不仅属于我,也属于你们!”5月23日,记者连线刚刚当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的甘公荣,谈起此刻最大的感受,她动情地回答。这句平实的话语,是甘公荣对父母最深情的告白。全国道德模范甘公荣甘公荣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进京受奖于她并非首次。但这次意义十分“特别”。12年前,母亲龚全珍在北京获颁全国道德模范奖章,还带回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此刻,两枚熠熠生辉的奖章跨越时空交相辉映,成为新时代红色家风传承最生动的注脚。“将门”有好女“我在金林家找出这张照片,它曾经是《人民画报》的画面。《将军教女务农》一系列相片曾传遍全国。那时仁荣和公荣是两个普通的乡下姑娘,朴实可爱。最可爱的是祖昌,他神采奕奕,穿了一套带补丁的旧军衣,满面笑容在向孩子们讲解麦子的优良品种。”——《龚全珍日记选》1992年10月2日“老阿姨”日记中提及的老照片,定格了温馨画面,也蕴藏着最朴实最隽永的家风传承。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甘家老屋的青砖黛瓦间,藏着甘公荣最初的人生课堂。1959年1月,“将军农民”甘祖昌与龚全珍的第三个女儿呱呱坠地,取名“公荣”。甘祖昌对女儿爱得深沉,却也严得真切。他常拉小公荣至膝前,讲烽火岁月的革命故事,教她农家“必修课”——劳动技巧。当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三岁的小公荣已跟着姐姐在田埂捡牛粪,五岁能背竹篓打猪草。“爸爸说,老红军的孩子不能怕脏怕累。”她记得父亲蹲在灶台前,用旱烟杆敲着门框:“公荣啊,红军长征时吃皮带、树根,现在能踩在泥土地里,是福气。”初中毕业那年,成为甘公荣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当学校将高中推荐指标送来,父亲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孩子,让女儿回乡务农。超过高中录取线的甘公荣,哭着问父亲为何这样做。父亲沉默着捧出一双补丁摞补丁的旧布鞋:“这是战友刘春元牺牲前交给我的,临终时他说‘一定要走向胜利,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父亲声音低沉,“先烈们为了新中国连命都不要,现在这个推荐名额,让给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有什么舍不得?”那夜,煤油灯在土墙上投下摇曳的光影。甘公荣望着父亲如霜的鬓角,忽然理解了他常说的“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摆老红军的架子”。她抹去眼泪,收起课本,次日清晨便跟着父亲下了田。烈日下,甘公荣瘦小的身影在田间忙碌,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她却从不喊累。很快,她便成了种田能手,还因表现突出被选为妇女队长、公社团委副书记。1978年,甘公荣被分配到县电影队,开启了“铁脚板”放映员生涯。她跟随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几年间走遍全县村落,放映电影上千场;调任县工商银行储蓄员后,她又把“种田精神”带进柜台,别人不愿干的活她抢着干,经手数亿元人民币,没出过差错,多次获全国、省、市表彰。2001年,全国金融系统改制,有的职工对改革政策一时不理解,甘公荣却主动提出内退。有人惋惜:“你是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内退太可惜了。”她却说:“如果大家都不带头牺牲,国家政策就推不动,这是爸爸绝对不会答应的事情。”2013年起,甘公荣担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外聘教师,讲述父母严格教育子女、传承优良家风的故事;2019年,江西省“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成立,她又成为了首批“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员。甘公荣将这视为一份光荣的使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师姚玉珍提起甘公荣便赞不绝口:“井冈山其他的培训机构邀请她讲课,她总是自费坐车和吃住,我劝她‘讲课的钱还不够付坐车和吃住费用,可以适当拒绝’。”甘公荣却摆摆手说:“只要大家想听爸爸妈妈的故事,我就义不容辞。我有这个责任。”与母亲同行“公荣看到6月9日萍乡日报登的莲花有4个特困生需帮助,公荣选择了下坊乡湾溪小学五年级学生郭兰艳(父母残,家境贫困,三好生)。”——《龚全珍日记选》2000年9月13日甘公荣是陪伴在母亲龚全珍身边最久的女儿,也深受“老阿姨”助人为乐精神的影响。数十年来,她追随母亲做公益,帮过多少人、捐过多少钱物,早已记不清。甘公荣和母亲龚全珍前几年,甘公荣来到一户残疾人家中走访。一家人见到甘公荣,很是激动:“甘姐,您多年前就帮过我家呀!”她望着眼前几张“陌生”的面孔愣住了——这正是“老阿姨”日记中数次提到的郭兰艳家。“记性不好”的甘公荣,心里装着太多事。进京受奖前,她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讲课间隙,还在安排助学扶困工作:15日发工资,要给4个孩子转去助学金;“六一”临近,得安排“红娃娃”服务队去特殊学校慰问……一边讲课,一边忙公益,于甘公荣是家常便饭。有时她白天在井冈山讲课,晚上回莲花后,还要连夜翻看爱心救助协会的受助者信息,确定次日走访对象;第二天早早走访完,又匆匆赶回井冈山。讲课所得,往往在口袋里还没焐热,就被她捐出去了。她是和蔼可亲的“甘奶奶”。2011年,莲花县金城社区成立“龚全珍工作室”,甘公荣第一时间加入志愿服务队,协助母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还在城北小学设立“阳光小屋”,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腰椎痛是甘公荣的老毛病,2024年刚做完手术,医生叮嘱她每天必须去医院理疗。但听说甘祖昌红军小学旁的洼地因暴雨积水成塘,她次日清晨便拄着拐杖,蹚着积水赶到现场调度填坑,“孩子们的安全,比啥都重要。”她是令人敬佩的“甘理事长”。2013年底,新疆军区联勤部派人来看望母亲,并送上3万元慰问金。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母亲用这笔钱成立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后更名为龚全珍爱心救助协会),甘公荣担任副理事长,主动挑起协会大小事务。无论多忙,甘公荣坚持参与资助对象摸底工作,并出资帮扶困难学生,陈文杰便是其中之一。陈文杰的父亲因病去世,家境困难,他也变得郁郁寡欢。甘公荣初见他时,便与他拉钩约定:“振作起来,好好学习!钱的事别操心,我来想办法。”爱心救助协会走访的车费、餐费,甘公荣坚持自掏腰包,每年要补贴数千元。龚全珍的一位学生得知协会没有会费,捐赠5000元并注明可用于办公,甘公荣却坚决不同意:“爱心人士捐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困难群众身上。”多年来,爱心救助协会共筹集资金17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1000余名,甘公荣累计推动筹集“红领巾营地”“爱心帮帮团”等助学扶困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她是古道热肠的“甘大姐”。2019年,甘公荣牵头成立莲花县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并担任协会党支部书记。6年来,她带着志愿者奔走于帮困助学、敬老扶残的第一线,协会不断壮大,先后在全县各乡镇成立32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10支“红娃娃”队,共4000余人。去年3月,协会一位工作人员给甘公荣打来电话:曾在疫情期间向援鄂医护人员及交警捐赠鸭蛋的残疾青年严晖,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急需卖掉家中无力照料的4头小黑猪。甘公荣立即联系会长陈满娇:“得找一户会养猪、勤快的困难户来接收。”她自掏腰包,与陈满娇凑齐3000元,买下小猪转赠困难户陈林生家。面对“帮扶过多少人”的提问,甘公荣笑着摇头:“没记录过,真数不清。”但说起协会账目,她比谁都较真——每年必做审计报告,每笔收支都列得清清楚楚。“我根据经济能力,口袋里有钱,就多帮一点。”多年来,她拿出退休金和劳动所得15万元帮扶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近8000小时,选择了一条如父母般“物质生活清贫、精神生活丰富”的道路。延绵的回响“今天看见喜生的儿子穿着一件线衣线裤,心里很难过。这么单薄的衣服可怎么过冬呢?中午我回公荣家,动员她拿了几件衣服出来,我在街上花7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下午修补了要送的衣裤,送给喜生了。”——《龚全珍日记选》1992年11月30日“八成新以上的衣服都捐了。”这是甘公荣从母亲那里延续的习惯。去年底,她听说新疆洛浦县恰尔巴格镇墩买里村村民缺冬衣,立即将家人新买给她的衣物整理出来,还“征用”了婆婆、孙子的新衣,加上专程购置的4套新装,打包成两大箱寄去。新衣捐了,自己穿什么?在甘公荣的衣柜里,近八成衣物是母亲留下的。“这些衣服又没坏,都能穿。”穿家人的旧衣服,是甘公荣从小养成的习惯,她从不觉得别扭或是不好意思。这次进京受奖,她穿的西装是弟媳七八年前的工作服,“料子结实,看着还很新呢”;脚上的黑皮鞋,是婆婆的,“婆婆总说出门得穿得体面些,这双鞋她没穿过几次,特意留着给我穿。”一粒精神的火种,被将军和“老阿姨”的初心点燃,传递至甘公荣和甘家众多后人手中——甘公荣的儿子金锋,请缨担任三板桥乡桥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三年间争取到50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经费改善村貌,卸任后仍坚持走访困难村民;儿媳贺娟,担任甘祖昌干部学院外聘教师,讲述家风故事千余场;还有孙子金鹏彬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金雨辰成为红娃讲解员;九旬高龄的婆婆,也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公益……他们把红色家风谱写成一首动听的歌,处处是延绵的回响——“以后,让我跟你一起做公益吧!”莲花县巾帼志愿服务协会会长陈满娇在丈夫离世后生活艰难,甘公荣不仅接济她,还帮她贷款5万元办厂。陈满娇对甘公荣既感激,又钦佩,跟随甘公荣做公益已有十余年。受助学生刘芊也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2024年8月,她将本科毕业后第一笔工资捐给爱心救助协会——曾经,甘公荣牵着她的手走过人生最艰难的岁月;如今,考上研究生的她,毫不犹豫穿上了“志愿红”。“妈妈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后,跟我们说:‘荣誉属于过去,责任重在当下。’”面对荣誉,甘公荣话语朴实,“我要多向其他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从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甘公荣始终铭记父母的教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传承着“永葆本色、一心为民、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红色家风,将点点滴滴的行动化作对父母最深情的告白……来源:萍乡日报作者单位: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责任编辑:梁敏 王坚 陈海云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5月31日
志愿者在开展服务。太原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供图早上7点多,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迎春小区,93岁的小区居民谢淑英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吃过早饭服了药,她估摸着快到点了,便去门口等候……“大娘,吃过饭了吧?”没一会儿,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梁建华上门了,“门口这些纸箱,我们一会儿帮您卖了。”“老是麻烦你们,快进屋坐坐。”谢淑英笑着说。进屋后,梁建华顺手拿起门后的扫帚,一边打扫卫生一边交代:“大娘,等天气好的时候,给您晒晒被子、洗洗床单,地面也消消毒……”2021年,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针对独居老人发起“窗帘行动”:早上拉开窗帘,表示已经起床;晚上拉上窗帘,代表全天安好。谢淑英是“窗帘行动”的第一批受益者,她独居多年,又患有心脏病,是梁建华的重点关注对象。一天早上,谢淑英突然心脏不舒服,一直站在门口招手却说不出话,梁建华发现后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通知社区和家人。十几分钟后,谢淑英就被送到医院,好在救治及时,并无大碍。“这次好在及时发现,万一夜里发病怎么办?而且,有些老人住的楼层高,志愿者看不清窗帘怎么办?”如今,在杏花岭区委、区政府支持下,“窗帘行动”再升级,已有498位独居老人家里装上了一键呼叫器和智能云陪伴设备,遇到紧急情况,老人可以一键呼救,信号会同时发送到志愿者和家人手机上。一天晚上11点,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建中接到谢淑英的紧急求助信息,他立刻赶往谢淑英家,到了才知道,原来老人将一键呼叫器放在枕边,翻身误碰了按键。“一开始,经常有老人误碰,但只要接到紧急求助信号,不管多晚我们都要到现场查看。”张建中说。谢淑英右手使不上劲儿,不方便握东西。梁建华和志愿者便定期上门帮忙擦玻璃、剪头发、剪指甲,逢年过节还来老人家里包饺子。“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谢淑英说。“您身体好,我们就高兴。”临走,梁建华再三叮嘱,“最近天儿越来越热了,您多保重!”4年来,“窗帘行动”覆盖了杏花岭区11个街道和1个乡镇共89个社区的1000多位老人,志愿者从500人增加到2000多人。“‘窗帘行动’就像我们与老人之间的一个温暖约定,我们会更加努力,细心照顾好老人们,让他们乐享晚年。”张建中说。(记者付明丽)责任编辑:张雯
发布者:Summer
05月31日
5月14日,湖南株洲枫溪大桥下,湘江碧波荡漾,江边一个玫红色身影正在监测水质。她叫张纪湘,10余年来积极投身环保事业,清理河滩垃圾、调查排污情况、监测河水水质……磨坏47双鞋,写下10多本巡河日记,累计志愿服务超2.2万小时,66岁依然在路上。摸索出独特巡河经验张纪湘是湖南省绿色卫士株洲大队负责人,队员们都叫她“张姐”。2017年,她成为株洲市天元区首批20名“河长助手”之一,主要负责河湖环境问题巡查监督、问题反馈及护河理念宣传。她对每个排水口与排渍站了如指掌。“8年了,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刮风下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天元区水利局工作人员朱加林说。2021年,张纪湘巡河至天元区四水厂下游河段时,发现水中漂浮着泡沫。“水面有泡沫,说明河堤可能出现垮塌。”她下到河道附近一看,果然塌了个大坑。拍照取证、打电话向相关部门反映后,垮塌处被妥善修复。多年巡河,张纪湘悟出一套独特经验:听水声、闻气味、看草色。河流声如有异样,暗排水如有臭味,草颜色如有暗黄,基本可判定有排污问题发生。“我们是政府的眼睛,看到问题就第一时间上报。”在张纪湘推动下,株洲建立市民河长、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三级联动机制,处理污染响应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4小时,大大提高环保问题解决效率。队伍不断壮大退休前,张纪湘是一名会计。退休后,家庭遭遇变故,女儿不幸患乳腺癌。为了照顾女儿,她每天凌晨5时起床做饭,7时出门做环保。两年前,女儿走了。谈及此事,很少透露家庭情况的张纪湘,默默擦拭着眼角泪花。对于环保,家人一直很支持,17岁的外孙课余跟她一起做志愿者。“她扛着家庭重担,一直坚持环保公益事业,我们由衷钦佩。”队员谭永军说。湖南省绿色卫士株洲大队30名队员,大部分是上班族,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做公益。“张姐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我们为什么不能?”张纪湘的事迹感染着身边人,队伍不断壮大。如今,湖南省绿色卫士株洲大队和湖南工业大学、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这支以大学生为主的“绿色团队”已发展到2000余人。与非法行为“硬刚”到底2014年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后,张纪湘几乎每天坚持一件事:巡河。身披“绿色卫士”马甲,脚踩筒靴,张纪湘精神矍铄。她的双肩包里,总是装着垃圾袋、手套、水质测试纸等环保装备。2021年,获知非法毁林私挖矿石线索后,张纪湘叫了一辆“摩的”,付给司机100元:“如果我遇到危险,请你一定拨打110。”她循着拉矿货车的车轮印迹找到现场,拍照取证时,被违法人员发现。“你们谁敢抢手机,我正在跟生态环境局局长通电话!”眼看情况不妙,张纪湘急中生智大喊,顺利脱险。张纪湘把冒险收集的证据交到相关部门手中,4名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处罚。10年间28次直面威胁,她始终没有妥协。“不管是言语恐吓,还是人身攻击,张姐从未退缩。”多年公益老友张建国感慨道。去年,张纪湘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学雷锋优秀志愿者”“湖南省最美河湖卫士”荣誉称号。(记者张永琼 通讯员张逸乔)来源:湖南日报责任编辑:彭鎔 肖娟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5月31日
5月17日,金水达在维修电压力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华 摄)左手压紧弹簧,右手夹起卡簧,5月1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银发志愿维修队队员、75岁的金水达一卡、一按,随动阀便恢复正常。“这个智能电压力锅,我折腾了四五天,总算搞定。”他乐呵呵地说,“今天是维修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这算是维修能力提升的标志,值得纪念。”维修队共有7人,最大的75岁,最小的68岁,平均年龄近70岁。小到充电宝,大到汽车,他们“盘活”了近百件器物。2024年5月,看到邻居为电器损坏而发愁,金水达冒出一个念头,“何不成立一支维修队,自己发挥余热,也能帮上邻居们。”退休前,金水达是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老师,教汽车、电器维修技术。这一提议迅速得到响应,熟悉内燃机的李宁一、会电工的李本浩、懂电焊的计志文等人很快报名,社区还在17栋架空层开辟服务站。大家约定,仅收取配件成本,不收维修费用。“我们虽然头发白了,但心不老,要利用所学所长服务群众。”2岁时因为外伤右眼落下残疾的计志文笑着说,“我手脚还算利索,修个电风扇不在话下。”志愿者们的维修故事,居民们津津乐道。“汽车停太久无法启动,金师傅两分钟修好,帮邻居救了急。”都市桃源小区退休职工工会小组组长肖继华说,大家把志愿服务当作事业,排了值班表,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连大年初一都有人坚守。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维修难度也在提升。“我们不能让邻居们失望。”志愿者张汉林说,大家经常学习最新家电知识,遇到难修的一起琢磨。翻看维修记录本,他们修了不少新玩意:智能马桶盖、扫地机器人……居民韦秋元在这修过好几件小家电,他说,“打印机坏了,修理店无法修好,金师傅一拆开就找到了问题,当天就修好了。维修队帮邻居,大家很感激。”“通过修东西,大家熟悉起来,邻里之间感情也深了。”维修队成员易光平说,很多居民捐献维修工具,包括螺丝刀、管钳等,居民周付平还一次性捐赠了15件。5月18日9时许,计志文带着一身汗来到服务站。“刚把小区花园的彩灯带安装好。晚上灯光闪烁,可漂亮了。”他说,“志愿服务让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很开心。”正说着,一颗螺丝掉到桌子底下,金水达招呼岁数小点的易光平帮忙寻找。“我们眼睛有些花、耳朵也有点背,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仍然有信心,要风雨无阻为居民服务下去。”都市桃源社区居民们夸赞说,好一支银发维修队,昂扬的精气神,满满的正能量。来源:湖北日报作者单位:湖北日报责任编辑:唐芳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5月30日
“小时老师,你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5月20日,时宇佳拉开宿舍桌子的抽屉,轻轻展开贺卡,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让她眼眶发热。在宁夏固原彭阳县城阳乡初级中学支教的一年时间里,她的抽屉里“塞”满了她和学生往来的贺卡、书信。“这都是学生们对我最质朴的爱。”时宇佳说。时宇佳是青岛科技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彭阳分队队长,去年7月,她与3位小伙伴来到彭阳县。开学不久,赶上了中秋节。“我们给学生们分发提早准备的月饼时,发现学生们也给我们准备了月饼、零食、特产和各种家里做的食物。”学生们的暖心“投喂”令时宇佳非常感动。小时老师和孩子们。重新将贺卡放好,时宇佳打开旁边的粉笔盒,里面放着很多药品。刚到彭阳县时,时宇佳因水土不服经常感冒、发烧。察觉到老师状态不对,学生们纷纷往讲台上送药。“小时老师,吃这个药好得快。”“老师你试试这种药,我上次吃了一片就退烧了。”今年春天,时宇佳的抽屉里又添了新“物件”——来自青岛科技大学学生的信。时宇佳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们写下关于对大学、学习的疑问,寄给青岛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当学生们收到来自千里之外的回信时,有几位同学甚至躲在教室后排偷偷抹眼泪。他们激动地给未曾谋面的哥哥姐姐们回信:“亲爱的哥哥姐姐,谢谢你的鼓励,也祝你学习进步,成为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自己。希望有一天你能来到彭阳县,带你感受彭阳的美好风光。”工作中的时宇佳。相处的日子总是短暂。今年7月,时宇佳与3位小伙伴将结束服务返回山东。学生们没有和他们谈过离别,但经常会在下课时偷偷试探:“老师,你支教结束以后去哪儿啊?”“老师,你可不可以留下来?”“老师,我长大了要去山东看你。”“学生们常说,我们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时宇佳说,其实学生们是他们最好的礼物,让自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来源:宁夏日报责任编辑:马梅 苏峰 秦文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5月30日
“小钟,帮你申请的生活补助批下来了,你可以专心学习了。”5月11日,福州铁路公安处宁德站派出所民警刘章敏带着爱心资助款,再次来到福建省宁德市漳湾镇小塘村9岁小钟的家。这是刘章敏第三次见到小钟。今年年初,在进行铁路安全巡查时,刘章敏发现了这个特殊家庭:父母双亡的小钟和八旬奶奶挤在铁路沿线的小屋里,屋内堆着捡来的废品,墙角摞着作业本,每页都密密麻麻写满算术题。走出小钟家,刘章敏默默打开警务日志,在“第33号家庭需协调助学资金6000元”的备注旁,新增了“已资助”的标记。日志中的这些“标记”,始于2017年那个改变他工作轨迹的铁路警情。帮扶路从铁路沿线到千家万户时间回溯至2017年2月,正在线路巡逻的刘章敏接到机务段报警,称在杭深线一号隧道出口发现2名孩子在铁路轨道上摆放石渣。随即,刘章敏火速赶赴现场,经过耐心劝导,顺利将他们带到安全地带。因孩子们家住偏远山村,刘章敏担心他们路上遇到危险,便亲自护送二人回家。几个小时后,刘章敏辗转将他们安全送回偏远山村的家中,但眼前的景象令他揪心不已:一个孩子的父亲无业,且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另一个孩子的母亲病逝,生父失踪,目前由姨妈暂时抚养。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民警的安全提醒,两个家庭均表现出了抵触情绪。虽然没有得到监护人的正向回应,但刘章敏依旧保持耐心沟通,表明可以提供帮助,每月送去生活物资、学习文具,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后来,刘章敏不仅定期上门回访,还奔波于村委、乡镇、慈善机构,为两名孩子申请困难户资助。当第一笔6000元补助金交到孩子家属手中时,他们对自己的感激,刘章敏至今都记得。他在警务日志首页郑重写下:“帮扶助困,是线路民警除了巡逻铁路安全以外的另一道必答题。”受助家庭的反馈,让帮扶助困的种子在刘章敏心中生根发芽。开展入户走访和铁路站段检查时,除了查看铁路设施安全,他还细心留意村民的生活状况,逐渐将帮扶对象拓展到更多困难群体。2020年至2024年间,刘章敏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在他的警务日志里,既有“杭深线K802+500M防护网破损”这样的安全检查记录,也有“第17号困难学生获助学金2000元”这样充满温情的帮扶记录。他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建立困难学生数据库4个,推动公益助学覆盖铁路沿线23所学校,先后帮助23名困难学生对接宁德市爱心企业,让这些学生成功纳入帮扶名单,开启常态化帮扶资助。为罹患重病的铁路工人筹措治疗费,为丧失劳动力的村民申请救助金……8年来,刘章敏累计帮扶困难学生和群众超30人次,协调社会力量发放助学金8万余元。从留守儿童到孤寡老人,他的帮扶名单不断延伸。爱心箱点滴善意汇聚温暖2022年10月,刘章敏与同事在宁德火车站设立了“爱心箱”,这个红色铁皮箱看似普通,却成了连接警民的温暖纽带。刘章敏与同事将5元、10元、20元的小额纸币投进“爱心箱”,也感染着更多同事加入其中。设立“爱心箱”的目的是方便解决涉旅客群众求助的应急“小事”,如为没钱回家的旅客买票,为流浪者联系救助站,为丢失钱包的乘客解燃眉之急……3年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箱子累计筹集爱心款1万余元,购买爱心车票90余张,帮助困难群众200余名。举手之劳,解群众之所难,正是刘章敏和同事们的初心。今年3月的一天,刚下班走出派出所大门的刘章敏被一位中年男子拦住去路,对方掏出一张皱巴巴的车票:“刘警官您还记得我吗?谢谢您上次帮我买了票,让我回家见到了妈妈。”今年1月,刘章敏在宁德火车站巡逻时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在候车室徘徊,随即上前询问情况。通过耐心沟通得知,该男子在宁德务工期间未能攒够积蓄,本想联系家人却得知母亲病危,身上仅有的131元不够买回家的火车票。了解情况后,刘章敏立即使用“爱心箱”的钱购置了当日车票,还贴心准备了供途中食用的两盒泡面,最终助其赶在母亲临终前见上了母亲最后一面。当同事问及坚持助人的动力时,刘章敏说:“我在学生时代,至亲突然离世,是社会关爱帮我渡过难关。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工作后要尽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善意传递下去。”从线路安全隐患排查到帮扶困难群众,刘章敏用8年光阴诠释了新时代铁路警察的担当——既守护钢铁动脉的安全畅通,更守护每个困难群体的生活希望。他的事迹,正如闽东山间的铁路线,虽不喧嚣,却始终坚定地通向远方。(记者袁灏 王鹏强 通讯员元博勋)责任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