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公 益
全部
日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分两次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650万元钱七虎,1937年生,江苏昆山人,国际著名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和引领者。                      钱七虎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从事防护工程研究60多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对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为南京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技术决策,倡议并积极推动了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83岁的钱七虎院士在公益慈善领域默默奉献,资助烈士子女和贫困学生长达30余年。2019年,钱七虎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对我的最高奖的授予也是对于我们防护工程科学技术的鼓励和肯定,科技创新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最重要的举措,要想着国家和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搞科研。”详戳→奖金800万,这位江苏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江苏获奖数列全国省份第一之后他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赠给家乡昆山。他说,是故乡水土养育了他,主动提出把此次获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详戳→刚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把800万奖金捐给家乡昆山!向钱院士致敬!钱七虎,1937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昆山,少将军衔,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9月钱七虎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1965年7月博士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1960年9月至1981年5月先后任职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五系、西安工程兵学院、南京工程兵学院;1981年5月至1983年9月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83年9月至1996年10月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1996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委副主任,常委;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5月06日
这是湖南长沙公益人刘露的公益历程:2010年开始通过网络做公益;2012年成立公益团支部;2013年创建公益团队;  迄今为止负责策划300余场各类公益活动,募集爱心物资200多万元,帮助数千人……我们能看到的是这些时间节点和数字。我们看不到的,是数字背后与命运的抗争。27年前,刘露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如今,全身上下能够灵活运用的,只有右手的一根食指。他成立的公益组织,叫“爱的摆渡人”。他就是用这根手指,通过网络,为爱摆渡,为他人摆渡,也为自己摆渡。从母亲那里,他理解了责任1992年,刘露遭遇车祸的时候,刚刚17岁。他成了植物人。但母亲没有放弃他。半年之后,他苏醒了过来,然而已经变了样子:双腿瘫痪,说话困难、口齿不清,双手功能也几乎全部丧失,只有一根手指能相对灵活地活动。随后,不幸几度将这个家带入绝境。九旬高龄的爷爷失明并瘫痪;一直患有遗传性肺气肿和严重风湿病的父亲在中风后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两次中风,左手左脚落下残疾,要依靠拐杖才能行走……刘露却不能站起来做点什么,哪怕说一句完整的安慰的话。他感到深切的绝望,在自己身上闻到的,只有一股腐烂的生命气息。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绝境下,母亲仍然照顾着三个病人,支撑起这个家。直到几年后,爷爷、父亲相继离世,留下刘露和母亲守着残破的老屋相依为命。那些岁月里,母亲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帮爷爷和他穿衣洗漱,接大小便,然后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因为双脚失去控制力,刘露穿鞋子容易掉,母亲在鞋子上缝上了鞋带。母亲中风之后,每次都是用右手拿起鞋带的一头,然后用牙齿叼起另外一头,右手绕过去,配合头部的动作,吃力地将它们系好。这样的画面一次次烙在刘露的脑海里。在母亲身上,他读懂了爱和责任。从公益那里,他读到了价值很长一段时间里,刘露的生活状态只有两种:躺着和坐着。他的内心状态也只有两种:忍受和继续忍受。为了回报母亲的爱,他决定“将过去的生活打包,扔到垃圾桶里”。家里有台破旧的电视机。在一个节目里,一位身患绝症的女孩,要求在弥留之际把自己的眼角膜捐出去。她希望在这个她生活过的世界里留下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给刘露带来了启发。他联系到电视台工作人员,也要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在签署捐献协议的那一刻,他看着自己一笔一划努力认真写下但仍然十分难看的签名,心里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以及莫名的归属感。后来,有人送给他一台电脑。那根灵活的手指,成为刘露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支点。他的生活被注入了一缕亮色。他通过微博找到了一份校对工作。虽然挣钱不多,但能帮这个家做点什么的意义,对刘露来说至关重要。就是通过网络,他接触到了公益。有一个公益群,需要一个牵头人负责收集整理受助人的详细资料,把文字资料和照片整理好,发到贴吧,然后发起网络义卖,同时还要负责捐助方和受助人的对接。刘露申请到了这个角色。“与其麻木地等待着时间流逝,毫无意义地坐吃等死,那跟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即使我不能随意控制我的身体,但起码我还可以控制思想,还有一根可以敲打键盘的手指。”最初所做的,不过是点点滴滴:山西一位高位截瘫女孩,父亲患重病急需药费,刘露牵头发起义卖和募捐,最终募集到一千多块钱;四川一位同样高位截瘫多年的女孩子急需药费,刘露为她募集到了几百元;通过微博,他为一位贫困大学生在开学之际募集到了学费……2012年,在镇团委的帮助下,刘露牵头成立了公益团支部,他将之命名为“摆渡人”。 “公益事业对我来说已经是毕生最重要的事业。经历了那么多,我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不同以往的我。上天是爱每一个人的,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唤醒你的本心。”他说。他把公益上升到了信仰的层面。命运的小船已经悄然摆渡2017年,刘露借钱在长沙县民政局注册了湖南唯一一家专注于宣传交通安全文明出行和关爱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庭的公益机构——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公益是件十分简单的事。你给别人一个真诚的微笑,或者你影响了带动了多少人加入了公益,为之略尽绵薄之力,这些都是在做公益。”刘露的公益观看似十分简单,却是从苦里拔出来的蜜。   这也是刘露成为正能量合伙人的动力。他说:“我觉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这个模式非常好,正能量就是需要宣传推广才能感动发动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尤其需要多支持鼓励那些长年累月坚持做公益的人。” 今年9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正能量合伙人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正能量合伙人。经潇湘晨报推荐,刘露成为首批正能量合伙人之一。潇湘晨报总编辑伍洪涛(中)为正能量合伙人刘露(左),余礼湘(右)颁发证书。2017年国际残疾人日,刘露用数年时间一指一指敲出的十万字的自传《因为爱,所以爱》出版。这本书记录了他的失意、觉悟和对人生价值的追索。从世俗的角度,他期盼着会有某个爱心企业团购一批他的书,为自己所坚持的公益事业带来部分资金。但是,即便没有人来买他的书,即便“摆渡人”仍面临着很多不足与困难,比如没有专职志愿者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刘露依然有无穷的收获。他命运的小船已经悄然摆渡。来源:公益e家人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5月06日
每到国家遭遇灾难的时候,韩红的提及率必定会节节攀升,原因就是因为韩红是一个公益慈善者,她自称为“公益志愿者”。韩红总是奔赴抗灾一线,总是亲自为灾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对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那就更少不了韩红了。可能对于年轻的朋友来说,如果之前没听过韩红,只在“抗疫”的时候知道了韩红,会以为她单纯是某某基金会的老总,甚至于之前就知道她的人,不经意间都会忘了她的其他的身份。但韩红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歌手,而且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歌手,在中国女歌手当中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在面对这次疫情,韩红可谓也是鞠躬尽瘁。这不在2月3日的时候,就有网友在机场偶遇了韩红,该网友在微博晒出了两张照片,并配文:和韩红一班飞机回北京,知道是采购救援物资回来,没好意思上前打扰,远远地拍了一下。韩红穿着红蓝相间的羽绒服,打扮低调,带着口罩、帽子。当然不仅仅是韩红,在武汉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众多名人网友都纷纷捐款捐物,特别是韩红不仅带头捐款,甚至还累到病倒了。很多明星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抗击疫情的支持,也希望每个人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武汉一起加油,也是为我们自己加油。另外据官博报道,2月3日韩红郭晓东来到山东日照某公司采购医疗物资,并且曝光了韩红和郭晓冬照片,不过在照片中,韩红都没有戴口罩。在一张大合影的照片中,也是没有佩戴口罩。此举也是引来不少网友的意见,都不戴口罩?心得多大!至于这个问题,小编也是觉得韩红做的确实不对,没什么好解释的,现在全国人民出门都戴口罩,好多地方不戴口罩都不让进去,特别是人员聚集的地方。韩红作为公众人员,应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所以说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但是韩红的公益是没得说的,韩红还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发起人, 并且获得过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12年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 ,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 、2016中国慈善名人榜第一。其实这只是韩红公益的冰山一角,韩红对于公益慈善一直是不余遗力,确实是担得起时代的楷模。—来源:老袁娱乐—
发布者:瑾年
2020年05月06日
贵阳退休教师78岁的李连考,自费创办农民工子女学校19年,在学校上花费180多万,不仅没有存款,每月的退休金打来,也都补贴给了学校。自费创办农民工子女学校19年年年倒贴                               李连考透露,这些年来,他在开办学校方面已经投入180多万元。每个月会拿退休金补贴学校,有时候没有钱发工资,就四处借钱,朋友、同学都被他借遍了。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李连考一律免除学费,他说:“这样的孩子,不免费读不起,一个学生牵扯一个家庭,十个学生后面就是十个家庭。这些家庭怎么办?就是我困难一点,我也要想办法把学生支持下去。”学校老师这样评价李连考:“与其说他在办学校,还不如说他把这里当成了慈善机构。虽然困难,但是从来没有拖欠过教师工资。”“赚不到钱,就不赚钱。”提起办学的缘由,李连考讲起了自己上学的故事。12岁时,李连考的父亲便去世了。那一年他才小学毕业,母亲一个人抚养6个孩子。“国家看我们困难,吃饭学费都免了,每个月还给零花钱,初中到大学都是免费。”“以前我读书,人家给我免费,现在我的学生读书,我给他们免费。”“赚不到钱,就不赚钱”,李连考还和年轻的老师讲,“以后我不行了,倒下了,你们也要把学校撑着继续走。”网友:星星之火,照亮孩子的人生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谨 琼
2020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