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人 物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惊亚、李凡  作为扫雷英雄、“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的妹妹,“90后”杜富佳经常被称作“英雄妹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她学习哥哥的“你退后,让我来”精神,主动请缨奔向武汉抗疫战场;如今,她又奔赴乡村振兴第一线,成为驻村第一书记。   大山里的“带货书记”   “咱们直播间又添新品了,来,看过来……”  “昨天我们带领35名(遵义)医科大学同学去工厂参观了茶叶制作工艺,今天来到基地,体验一下我们茶农采摘的辛苦……”  一大早,贵州遵义市湄潭县抄乐镇沙塘村第一书记杜富佳已来到抖音直播间,忙着直播带货。  从一名护士“变身”为“乡村推荐官”的杜富佳,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毫不怯场,颇有应对经验。  2021年5月,湄潭县人民医院选派青年党员到抄乐镇沙塘村担任第一书记,征求杜富佳的意愿。“我是农村出来的,想为农村发展出份力。”杜富佳欣然接受了任务。  沙塘村是湄潭县的偏远山村,地少、山多,村民分散而居。杜富佳给自己定了个任务:每天走访几户村民,查看村民产业发展,了解他们近况。  一个月下来,杜富佳走完了6个村民组。  “在村里工作,处处是门道。”杜富佳说,“比如开群众会,怎么说,通过什么方式群众能接受;调解矛盾,要看这家和谁走得近,谁说话管用;还要注意方式,不摆架子。”  湄潭是产茶大县,“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享誉全国。沙塘村村民也有种植茶叶的传统,大小茶园面积达5000亩。  但沙塘村茶产业发展也面临尴尬:由于位置偏远,一些茶叶收购商经常趁机压价,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好茶难以卖上好价。  “怎样发挥沙塘村优势,提升技术,帮助老百姓把茶叶卖个好价钱?”杜富佳一直琢磨着。  2021年下半年,她偶然得知几位返乡创业青年想要投身茶产业发展。经过多次见面商谈,她最终说服他们同沙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成立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共同打造千亩高标准生态茶叶基地,发展茶叶加工厂,并注册了商标,发展品牌茶叶,帮助村里茶产品实现市场溢价。  杜富佳从2018年开始接触抖音,驻村后,她将自己的账号名称改为“杜富佳(驻村第一书记)”,个人简介是“记录驻村日常,分享家乡美景,宣传湄潭‘四有好茶’”。“一开始我就想好了直播带货,把好产品卖出大山。”杜富佳说。  一张桌子、两台电脑、几个灯、一个KT板,还有一名主播搭档……今年3月,杜富佳和她的团队开始在简易的直播间出镜带货。  为了搞好直播带货,杜富佳做了不少功课:她多次去县里的茶叶博物馆向专家学习茶叶知识、泡茶技巧;为了让出镜形象更好,她学会了化淡妆;普通话说不好,她就反复练习……  从生疏胆怯,到坦然自信,杜富佳已出镜直播带货70余次。“白天要忙村里的事,下班后赶到县城直播间,有时需要直播三个多小时,结束后还要盘点,忙完已经深夜。”  “最多一场带了2万元的货。”让杜富佳高兴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我们一边线上带货,一边线下推广,到今年7月,村里茶叶实现了近100万元的销售收入。”   “武汉就是我的前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医疗资源告急。1月底,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发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议,杜富佳主动请缨,先后两次递交“请战书”恳请上“前线”。  她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武汉就是我的前线。”医院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同年2月21日,杜富佳作为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随队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第八病区,开始了她的抗疫之路。  那段时间,杜富佳每天早上6点起床,坐1个小时班车,7点半以前到医院,在进入隔离病房前,要换上3层防护服。病房里有44张床位,最多时她需要同时照顾30多名患者,其中包括部分重症患者。杜富佳每天给患者抽血、采集咽拭子标本、打针、送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那年4月8日,杜富佳和同事们从武汉回程,酒店、社区、机场,人们一路欢送。最让她感动的是,一些患者出院后还经常打电话给她。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杜富佳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哥哥的毅力和坚韧一直鼓励着我们”   记者采访杜富佳时,杜富国正好给妹妹打来电话。“去年我在镇上给哥哥买了5斤桃子,让妈妈捎到了重庆。哥哥说桃子特别好吃,问我今年还能不能买到,他想送给帮助过自己的战友们。”杜富佳说。  走路、跑步、穿衣、吃饭,这些正常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在爆炸中失去双手和双眼的杜富国却难于上青天。经过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三年多的治疗,在许多人关心帮助下,杜富国以顽强毅力在逆境中“重生”,近日顺利康复出院,重返战位。  让杜富佳感到宽慰的是,哥哥不仅身体状况慢慢恢复,还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价值和方向:今年7月,杜富国从贵州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领取了毕业证书。他爱好播音,计划返回部队后继续学习。  杜富佳说:“当时哥哥受伤,我感觉天塌了。现在他不仅身体逐渐恢复了,还实现了大学梦,他的毅力和坚韧一直鼓励着我们。”  杜富国四兄妹从小生长的湄潭县是红色沃土,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7年。杜富国家门口是红军长征中走过的路,他就读的皂角小学,曾经是收养革命烈士子女和遗孤的保育院。  父亲杜俊从小就对孩子们讲“军人光荣”,3个儿子长大后都报名参军。杜俊为4个孩子取名“富国、富佳、富民、富强”,希望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家境贫寒,但一家人体谅忍让、和和睦睦,兄弟姐妹从没红过脸。  杜俊和妻子一直认为:“孩子们的人生自己做主,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只要他们的选择是对的,就应该支持。”  杜富佳的弟弟杜富民是湄潭县家礼医院ICU的医生。2020年疫情暴发后,当年25岁的杜富民也写下“请战书”,要求奔赴湖北一线。但考虑到他工作才一年多,实战经验不够,院领导“驳回”了他的申请。“虽然没能到抗疫一线,我也要以哥哥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守土有责,照顾好病人。”杜富民接受采访时说。  而远在海拔5000多米西藏边防线上的小弟弟杜富强,已经驻守边疆7个年头。在常年寒风呼啸、白雪皑皑的边疆,杜富强和战友们一次巡逻最多要走上5天4夜,而且每次都要背着70斤的背包。在杜富佳眼里,这个从小在自己背上的弟弟,不经意间长大了。  “在雷场上,哥哥面对危险对战友喊‘你退后,让我来’。”杜富佳觉得,这句话自己会记一辈子。  在驻村工作中,杜富佳同样遭遇困难和挫折。直播带货时,最少的一场只卖了几百元,她会郁闷;到了茶叶采收季节,天气遇冷,老百姓种的茶叶迟迟不出芽,她更会发愁……  这些时候,杜富佳会常常不自觉地找哥哥倾诉。电话那边,杜富国总是耐心鼓励:“不要着急,再坚持坚持,相信自己。”  从一名普通护士,到抗疫一线,再到驻村干部,成长历练中,杜富佳从一名稚嫩的青年逐渐成熟。“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并想办法克服。”  杜富佳说:“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通过产业发展过上好日子,我更希望在有限的年华中,去踏实、勇敢地奉献自己的青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2日
7月20日,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名单出炉,在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中医翘楚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陈绍宏名列其中。他是我省第四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大师,也是全省首位中医急诊界国医大师。  说起中医,人们常会想到治慢病、治未病,但中医在治疗危急重症上的作用,却少有人知晓。从医55年的陈绍宏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中医应对危急重症治疗的传承与创新上。他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中医急诊管理新模式,在他的传承创新下,运用中医药救治的危急重症患者数以万计,他创新研发的中风醒脑液,大幅度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取得重大突破。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作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家组首席中医专家,指导制定出了共9版四川中医药防疫指南,为疫情防控贡献出一份中医力量。  “中医药博大精深,我在其中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路还很长,我会将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大发展,造福患者。”这是陈绍宏的心愿和努力方向。   A 选择  中学毕业,四个志愿都选择了成都中医学院  与中医结下终身之缘,将一辈子奉献给中医药,始于陈绍宏少年时的家庭变故。在他10多岁时,母亲因肝癌病逝。他便立志学医,以弥补母亲过早离世的遗憾。  1960年,成绩优异的陈绍宏即将中学毕业,一心想着学中医的陈绍宏,在5个志愿中把前4个都填上了成都中医学院。也正是这份对医学纯粹的热爱与赤诚,这股认准了就不回头的精神,使他后来在漫漫医路上脚步坚定而扎实。  入学后的陈绍宏一头扎进中医药学习里。“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学期中间到射洪县医院临床实习时的经历。”陈绍宏在射洪县实习时,师从知名的中医专家谢湘泉。看着老师每天对患者开出的几十个方子,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也几乎都是他在课堂上没学过的,这让自认为学习成绩不错的陈绍宏深感震撼,也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自己原来所学的知识极其有限,必须进一步脚踏实地充实自己的中医基本功。从此,他每天清晨坚持背诵中医经典理论和古代名方,在那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就背诵了《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和500多个经典名方。“这些实习经历让我终生受益匪浅。”陈绍宏说,“学到的不仅有谢老师运用经典名方治疗疑难重症的宝贵经验,更有老师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  6年的学校生活结束了,陈绍宏与同学们都面临着毕业分配。陈绍宏主动选择了前往甘孜州,被分配到了稻城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而这一待就是10年。在雪域高原工作了10年,他也与爱人两地分居了10年。高原生活虽然十分单调,但他始终没有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少数民族同胞服务,并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段艰苦的经历中,他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经典的内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B 学科  带头建立中医急诊管理体系  在中医界,儿科、骨科、妇科等通常比较“热”,而在急诊尤其是对危急重症的治疗上却有些“冷”。陈绍宏偏偏与这个“冷”较上了劲。  “过去,几乎所有中医医院的急诊都像是一个‘摆设’,白天没人来,晚上就关上门。”陈绍宏说,那个年代的成都中医附院也是一样。  转变始自1984年,医院按照国家要求,决定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急诊科,这时已调回成都、在成都中医附院内科工作多年的陈绍宏受命担任新成立的中医急诊科首任主任。对他来说,在机制上中医急诊管理没有先例可借鉴,在业务上中医急诊治疗也没有规范的体系,在人员上院内医护人员都不愿来,陈绍宏面临巨大挑战。  凭借着在中医药方面深厚的基础和多年中西医结合临床的经验,陈绍宏向医院作出承诺,三年内打开医院中医急诊的局面,建立起一支中医急诊队伍,争取用纯中药方法治疗一到两个急症病种。自此,他着手制定出中医急诊科的管理规范,对急诊内科医护人员定编定员,外科医生半年轮换,急诊观察采用病房管理制……这些管理制度有些至今仍被延用。  “在急诊领域,西医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中医并非无所作为。”陈绍宏认为,如果合理有效运用中西医各自优势,中医药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上必定大有可为。  作为全省中医医院首个急诊科,自成立后迅速进入了规范化运行中,陈绍宏一边完善着中医急诊制度,一边运用自己的所学不断创新着中医在危急重症的治疗方案和处方。  至今陈绍宏还清晰记得,1985年5月的一天,从一家大医院转来一位复合型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病人又坚持不做手术,自动出院来我院急诊科求治,当时在未用升压药的情况下,血压都测不出来了。病情十分危急,在万般无奈下,陈绍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用纯中医进行治疗,他根据“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理论,开出了甘草人参汤(甘草60克、人参30克),每剂熬制500ml频服,仅2个多小时后患者血压即开始回升,连续频服3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人开始进食流质饮食,逐步恢复健康。随着急诊科运用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成效显著,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不久前,34岁的赵刚(化名)专程来到医院看望陈绍宏,“没有陈老就没有我的新生命。”赵刚说。时间退回到1988年,一位已有4个月身孕的37岁女士因支气管扩张引起大咯血,患者和家人询问过多家大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如果手术治疗,孩子就保不住,如果不手术,大人就有生命危险。全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陈绍宏。患者送来时的血色素仅4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面对没有先例这一难题,陈绍宏凭借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敢为人先的过人胆识,根据患者的发病机理,开出一个经典名方,当天即控制了大咯血,仅过了两天,患者止住了咯血,1周痊愈出院,5个月后生下了8斤重的宝宝,这就是赵刚。   C 创新  开拓脑中风中医药治疗新方法  十年磨一剑。陈绍宏首创的“中风醒脑液”从雏形到成药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  在急诊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而脑中风又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病种。对于陈绍宏来说,中医药有没有办法治疗脑中风,自然成为他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由于自发性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陈绍宏根据《黄帝内经》相关经典理论,提出了脑中风的基本病机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并制定了“复元醒脑、逐瘀化痰、泄热熄风”的治法。陈绍宏认为,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包括急性脑出血和脑梗塞,治疗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细胞的生物活性,才能减少患者致死和致残的可能性。  早在1986年,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昏迷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陈绍宏运用自己创新的中风理论,开出中药处方,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奇迹般恢复了健康,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个成功的病案让陈绍宏萌生了啃下急性脑出血这块“硬骨头”的念头。  在2000年,陈绍宏制定了中风醒脑液处方,其疗效在20多年的临床验证中得到了肯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应用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中、重型急性脑出血患者125例,总有效率为82.40%。其出血性中风诊疗方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在全国33家单位验证,结果显示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绍宏集55年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了治疗冠心病、颈动脉斑块、血管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等60多个专病专方,疗效显著,上述处方不仅在成都中医附院中医经典门诊普遍使用,还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深受广大病患欢迎。   D 传授  年过八旬仍坚持每周4个半天门诊  平时,陈绍宏几乎每天上午7点半就会准时来到医院的门诊部看门诊。尽管已经年过八旬,但每周4个半天的门诊是他必不可少的安排。此外,他还有半天要给学生讲课,传授自己的经验,解答学生的疑问。“我的身体还好,应该把所学的东西服务患者,把经验传给后辈。”陈绍宏告诉记者。  在生活中,陈绍宏是个非常低调的人,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与弟子们的交流上。从医55年,陈绍宏弟子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弟子都已成为各地中医院的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  中医讲究师带徒,陈绍宏对弟子要求很严厉。“凡事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这是陈老的口头禅。”陈绍宏的弟子,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卢云告诉记者,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陈绍宏让他反复修改了19次,才让通过。在需要手写病历的那些年,作为住院医师,卢云在管床期间,常常因为一句话、一个字,都要反复书写10多遍,直到陈老满意为止。这种从严治学,从严带教,让卢云迅速成长为省内新一代中医急诊的领军人物。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也是陈老的弟子之一,“能跟师陈老是我从医的荣幸,在陈老身上不仅学到了治疗的技术,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金伟还记得,2020年4月,他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参与到海外抗疫援助工作中。刚到埃塞俄比亚的当天晚上,他便接到了陈老的微信语音通话,陈老对当地的疫情形势给出自己的意见。后来才了解到,为了与他通话,年过八旬的陈老特地学会了使用微信语音。此后陈老经常通过微信通话远程指导他的抗疫工作,这让他时刻都能感到有坚强的后盾。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员,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热爱中医。”陈绍宏告诉记者,医学无止境,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也是一样,只要坚持守正创新,中医药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主角名片  陈绍宏,男,1942年4月生,山东潍坊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第四、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2017年被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局评为首届“全国名中医”,2022年7月,被评为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小宏)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2日
 新华社拉萨8月11日电  题:在极高海拔诠释生命的厚度——追记援藏干部王军强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卞婷、格桑边觉  藏北的雪山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位援藏干部,从遥远的海滨大连而来,却长眠在此。  羌塘的河流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位援藏干部,协调设计那曲牧区第一台牵引式牧居车、在藏北率先开展县长直播带货……帮助牧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这位援藏干部叫王军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军强,中央单位第九批援藏干部。2022年5月8日,即将结束三年援藏工作的王军强,在下乡调研途中突遇交通事故,因公牺牲,长眠在申扎这片他深爱的热土,生命定格在了48岁。  2019年,正值中央单位选派第九批援藏干部,时任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电子银行总经理的王军强,主动请缨来到西藏那曲市申扎县,任那曲市政府副秘书长、申扎县常务副县长。  得知儿子要去援藏,80岁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了就多做点事!”  申扎县位于那曲市西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年均气温0.2摄氏度,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四季穿棉袄”是申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初到申扎县,巨大的海拔落差给王军强的身体带来强烈不适,常常头晕、恶心、无力、腹泻,但他并没有因为环境艰苦而降低工作标准。白天下乡调研,晚上与大家讨论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们劝他悠着点儿,他却说,自己在藏工作时间有限,要争分夺秒为牧民群众多办些实事。”申扎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旭典回忆说。   满脑子都是把援藏工作做好   “他满脑子都想着如何做好援藏工作,也创造了多个援藏第一。”申扎县委副书记李志刚说。  申扎县是纯牧业县,多为高寒牧场。一次下乡途中,王军强发现牧民放牧时居住的帐篷容易漏风漏雨。于是,借着回大连休假的机会,他专门走访多家汽车厂,设计定做了符合那曲市牧民放牧时居住的牵引式牧居车,并为2个乡镇解决了10辆牧居车,改善了牧民放牧时的居住条件。         记者在放牧点看到,牧居车车顶有风机、太阳板,可以发电;车内有盥洗台、床铺、牛粪炉,转场时可挂在拖拉机后面。“王县长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这不仅是牧居车,更是我们牧民的家,敞亮、温馨、安全。”雄梅镇江雄村村民多吉家牧居车的炉子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散发着阵阵香味。  2020年,为推介申扎县的特色产品,王军强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没有相关经验的他,整整花了6天时间做准备,自学了视频剪辑、直播连线的所有流程,最忙的时候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  直播当天,他一边吸氧一边推介申扎县的特色产品,感动了众多网友。不到2个小时的直播,网络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线上销售额近300万元。  王军强的妻子何清回忆说:“每次提到这些援藏项目和成效,他都非常开心。他说这些项目之前在申扎县甚至西藏都没有,但他做成了,真正帮当地干部群众解决了问题,特别自豪。”   用真情援藏诠释生命的厚度   一次下乡调研途中,王军强的肩膀不小心受伤,很长时间里连筷子都拿不稳。2021年休假期间,他的左臂仍无法动弹,被诊断为肩袖受损。原本需要进行三次手术才能完全康复,但王军强做完一次手术后,便赶回申扎县。  医生告知他,受寒、颠簸会加重病情,建议他不要频繁下乡。然而,即便援藏临近结束,王军强奔波的步伐也未放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下乡的路上……      在王军强的微信里,还保留着和同学讨论的信息,他想用申扎县的风景图做冰箱贴,想了解牛粪发电技术,想把能够用到的资源尽力投入援藏工作中。  塔尔玛乡多琼村长期缺电,蓄电量有限的太阳能板是牧民们用电的唯一依靠。电视不敢看,打茶机不敢用,缺电问题困扰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军强多次实地调研,并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多家辽宁企业,募捐400万元,建设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选址、生态评估等诸多困难,有人劝他别做了,但王军强没有放弃。  终于,2021年9月,极高海拔的风电示范项目在多琼村投入使用。  如今,王军强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援藏项目依然造福藏北人民。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王军强用真情援藏诠释生命的厚度,留下了一曲新时代援藏干部的赞歌。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2日
北京夏日的一个深夜,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从床上跳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他的阵地——“速尿20毫克,西地兰0.4毫克。”这又是一场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抢救。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在离死亡最近的ICU战场,周飞虎一次次地将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我们敢与死神‘掰手腕’,病人才有生的希望。”凭着这种精神,周飞虎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救治各种危重患者,在“创伤性多脏器功能不全”“血液净化”“劳力型热射病”等重症救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每天都像在打仗。”自2003年从事重症医学以来,周飞虎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哪里有危重症患者,哪里就是周飞虎冲锋的“战场”。这些年,周飞虎先后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援非抗击埃博拉病毒、马里维和遇袭伤员救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内外救援任务。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横跨”内、外、妇、儿等科的危重症病人救治集中地。“ICU更多的是承载希望和见证生命坚韧的地方。”周飞虎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出现在重症医学科,他每次查房了解患者治疗恢复情况,同时,还特别留意患者的身心状态。  “我们除了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状况外,还要给病人营造出一种家的氛围。”周飞虎要求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爱去救病人。“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病房里经常会传来一阵阵温馨的生日祝福声。“重症监护室里见证的不仅是医学奇迹,还有人心的温暖。”周飞虎说。  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某重点项目的主要成员,周飞虎始终恪守“姓军为兵、姓军为战”的军医本色,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三上西藏阿里高原,参加野战医院智慧化监护病房建设,为高原官兵做好医疗卫勤保障。同时,针对战士训练可能产生的致死性很高的劳力型热射病,进行系列科学研究,极大提高了这类危重病救治的成功率。  为了对患者进行及时、科学的救治,周飞虎大力推进“智慧ICU”建设。如今,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病房,智能信息采集车随时提取上传患者病情变化数据,一旦患者指标评分到达风险临界值,系统便会自动生成红线预警,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施救。下一步,周飞虎计划将研究成果“移植”到机器人身上,在病情分析、交互问诊、病人服务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周飞虎还利用自己多次援外救治伤病员及多年临床积累的经验,针对野战医疗救治机构(野战医院或野战医疗所)收容的患者“伤情复杂”“潜在危重患者”等特点,提出了“移动ICU”及“数字化ICU”等救治理念。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湖北省崇阳县大市村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2014年,90后姑娘程桔被该村村干部多次做工作,决定从广州回到家乡,竞选村党支部书记。8年间,她犹如一盏灯,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点亮了乡村振兴之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来发展建设家乡,这是个比较好的趋势。”程桔对大市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4年,1990年出生的程桔在广州一家大企业工作,当时大市村的老村干汪晚龙多次找她谈话,“汪伯伯对我说,‘村里面没有年轻人,你是大学生,现在家乡需要你’”。程桔发现,当年生龙活虎的父辈对这个有300多户村民的村子已“力不从心”。怀着对家乡的情怀,她决定回村竞选村支书。  刚开始,村民对这个年轻丫头的态度基本上是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程桔还记得,“当时很多村民的脸上就好像写了几个大字‘我不找你,你也别找我’”。  怎么和村民友好沟通,是摆在程桔面前的首要问题。竞选村支书时,程桔向村民作出了3个承诺——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修路,程桔遇到了阻力:个别违规占用集体土地的村民不肯腾让,开着挖掘机挡在路中间。发生矛盾时,程桔感到心酸,在后来的工作推进中,她还被村民拍桌子、指着鼻子骂……  刚开始,程桔感到气愤,也会跟村民争执。村里的老干部开导程桔,村民的气话不能当真计较,因为“村民大多数时候可能并不是对你有意见,只是之前的矛盾就存在,刚好在谈话解决的时候将情绪爆发出来”。程桔开始慢慢摆正自己的态度,学会分辨一些事情或村民说的话到底是针对自己,还是对村里发展不满或是有其他积怨和矛盾,“这样想通了之后就好一些了”。  这条心路成长过程中的“艺术性”,可不比当年在广州做设计项目简单,和村民打交道也是一项“艺术活”。程桔领会了家乡的一句老话“当个干部,头上要能扛三把草,要能忍”,“就是要能忍受老百姓对你的一些不理解、不支持和误解。”程桔表示。  程桔相信,用真心一定能换回真心,也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要是真真切切为村民做事,就算刚开始他们不理解,以后都会慢慢理解的。”程桔回忆,那时有各种矛盾,不过在慢慢和村民的沟通和接触过程中,她获得了村民的信任,“事实上,这种信任是花费了七八年的时间获得的”。  刚回村时,“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谈不上发展什么产业。”程桔说。  程桔和村两委决定发展村里的第一个产业——茶叶基地。很快,程桔意识到,茶叶基地建起容易,后期管护和技术方面存在门槛,村里几名干部都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最后不得不调整产业发展方向。  如何快速增长村集体经济的体量?程桔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后,决定将目光聚焦在光伏产业。程桔说:“虽然湖北的光照资源不如西北一些省份充足,但胜在收入稳定,且是一次性投入,建成后便可以保证15-20年的发电量。”  发展光伏产业的第一步,大市村就“卡壳”了。建光伏没有钱,需要去银行贷款,但村委会无法作为主体去银行贷款,程桔不假思索地以个人名义去银行贷了30万元,作为启动光伏工程的项目资金。一年多后,项目验收成功后拨付项目资金,程桔才将贷款还清。  事实上,从前期选址、后期管护、收益处理,程桔和村两委付出了许多心血去协调,才一点点将村里的产业做起来。  为给村里跑项目,程桔一家家部门单位去对接,撰写申报材料。现在乡镇的一些干部聊起对程桔的第一印象,觉得她是一位“愣头青”小姑娘,“看见人就问,领导你叫什么名字,是分管哪一块的?”  程桔还帮村里引进了中药材基地,每年会提供一些基地锄草、施肥等简单的工作岗位,那些农闲时喜欢聚在一起打牌的村民变得更勤快了。此外,村里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程桔也会优先考虑村里的砖瓦匠、石匠和木匠师傅,以及小康车间里的妇女,村民有了家门口赚钱的工作机会。  如今大市村的面貌已焕然一新,稻虾共养基地、特色水果基地、柑橘基地和中药材基地等各项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得有声有色。  转眼回村8年了,程桔说自己也不断在成长。从之前经常“受委屈闹脾气”,变成会去开导和安慰同事的人。每当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程桔会用“建房子”的比喻给村干部做思想工作。  “如果现在建1-2米的地脚梁,上面的房子只能建3-4层,但如果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点,上面就可以建起百层大厦。”程桔认为,这几年的埋头苦干,是为了大市村未来的发展能够更长远。  每年在外务工人员回村时总感叹说,“村子变化很大”。这几年,程桔发现村里年轻的面孔变多了,“之前我是村两委干部里面最年轻的,去年换届以后80后、90后成了村两委的主力,最年轻的同事是1994年出生的”。  刚回村时,程桔的想法很简单,希望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开农家乐,游客可以过来旅游吃农家饭,小朋友可以在家门口上学,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就像我在云南丽江旅游时看见的那样,让绿水青山成为村里的发展资源,让小朋友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地长大,老百姓都过得富裕、开心”。  后来,程桔的想法更简单,“再坚持一下”。村里新修的路和其他乡镇连接,还打通了两条主干道中的旅游路线,村子打造出了3个网红打卡点,村里的土地长出了中药材、猕猴桃。面对无数困难,程桔总是想着“再坚持一下”。  程桔这盏灯,照亮了大市村的发展之路,助力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左橙)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坚守大山一辈子,死了就埋在山上。”这是宜章县义务护林员刘真茂对大山的承诺。  宜章县瑶岗仙镇狮子口大山,最高海拔1913.8米,有35万亩原始森林、7万亩草山,75岁的刘真茂已在这里默默守护39年。   一个好兵,在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8月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宜章县瑶岗仙镇,准备徒步前往狮子口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场。  青山削翠,碧岫堆云。  一路上翻过4座大山,蹚过3条小溪,抵达瞭望哨所时,已近中午。刘真茂从哨所出来,步伐矫健,身板挺拔。一搭手,粗硬的手指如铁铸一样,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刚毅、执着的“硬”角色。  听说要采访他,刘真茂谦虚道:“我没什么好说的,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当兵和护林!”  话匣子打开,故事从1965年说起,这一年,刘真茂光荣入伍。他说:“军营是个大熔炉,进去是铁,出来是钢!”  有一年夏天,战士们在滩涂上围垦时突遇台风,海浪猛扑过来,和山一样高。  “那时我正在看管部队财务,猛地想起账本、补贴金都在仓库里。”刘真茂马上折回仓库,出门时,海水已经淹到胸部。他用塑料布把账本包严实,并往房屋集中的地方游。  10个小时后,海水退了。当战友以为他牺牲时,他却抱着账本跌跌撞撞地回到了连队。  类似的生死考验不止一次。正是这样的锤炼,把他炼成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家国情的钢铁汉子。刘真茂入伍不到一年便光荣入党,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7次获军以上表彰,年年被所在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  1978年,刘真茂从部队转业。离开的那天,师、团首长都来为他送行,并勉励他:“一个好兵,在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回到家乡后,刘真茂担任长策乡(现为瑶岗仙镇)武装部部长。看到青山屡遭滥砍滥伐,动物被非法围猎,他心如刀绞,主动要求成立民兵护林队。  1983年,宜章县长策乡狮子口护林队成立。刘真茂带着一支护林小分队走进大山,开启他的护林生涯。   一盏孤灯,照出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好景不长。接下来几年,护林队员们忍受不了巡山的孤苦,一个个与刘真茂挥别。  大家走了,狮子口大山怎么办?刘真茂听专家说,在地球同纬度地区,莽山和狮子口大山这仅有的两块原始常绿阔叶林,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是异常宝贵的绿色奇迹。“这样的奇迹,决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共产党员守土有责!”他说。  带着这份责任,刘真茂选择一个人留在山里。  为了解决住的问题,刘真茂拿出家里全部积蓄3.6万元,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坳上搭建哨所。水泥、石灰、河沙和砖块,全靠肩膀一点点背上山去。有一次,刘真茂为了取水不小心从石头上摔下来,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星期,妻子气得直说他“一根筋”。  辛苦半年,瞭望哨所建成,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巡山更方便了。  清晨,刘真茂带上柴刀、手机、望远镜、地图册出门,山上灌木丛生,他硬是靠着双脚踩出了6条羊肠小道。  入夜,山下万家灯火,山上一盏孤灯。独守大山,刘真茂坚持学习,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真茂清楚地知道,红豆杉群长在哪,水鹿在哪欢快戏耍,虎纹蛙在哪潜游,哪一汪山泉躲着小鲵,哪里有着成片高山杜鹃……这39年来,狮子口大山的植被愈发茂盛。统计在册的种子植物就有15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还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  岁月失语,青山能言。2017年除夕,刘真茂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他护林以来唯一一个没在哨所度过的除夕。始终记挂着狮子口大山的他,大年初一就赶回了宜章,初二就上了山。   一片丹心,有信念就不会感到害怕   “听说山上常有野兽出没,有没有遇到过危险?”记者问。  “最危险的不是野兽,而是那些不法分子,因为我妨碍了他们‘发财’。”刘真茂说,在山里这些年,县里帮他架设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屡次遭人破坏;他养的马被射杀,养的羊被火铳打伤,养的鸡被下毒,养的狗被活生生夹断一条腿……  刘真茂告诉记者,有一回,瞭望哨来了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人,还带着8条猎狗,向他打听水鹿在这一带活动的情况。  刘真茂先是请他们喝茶,然后以巡山为借口,带着自家的狗去给水鹿报警。  “结果那十几个人在山上转了几天,连水鹿的影子也没见着。”刘真茂跟他们道别时说,“以后来做客,我欢迎。但要抓水鹿,我是不会答应的。”  这伙人悻悻地下了山。此后不久,刘真茂的马被射杀。“想不到,坏人把对我的恨发泄到马身上。埋葬它时,我哭了。”  山里人,脾气犟。刘真茂不但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坚定信念。有一次,一村民偷砍了几十棵小松树,刘真茂上门痛斥。那人恼羞成怒,挥着柴刀冲上来。  就在柴刀要落在肩膀上时,刘真茂大喝一声:“来呀!我把坟地都看好了,死了就埋在山上,我看你这个坏家伙能埋在哪里!”对方一听,吓得将刀扔在了地上……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  刘真茂对大山的热爱感动了无数人,周边村庄的村民也积极加入爱林护绿行列中来。刘真茂先后获得郴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如今,哨所陆续通电、通宽带,护林队员还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条件逐步改善。刘真茂还在积极奔走,计划新建3处哨所,以便更好地开展护林工作。(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徽 通讯员 侯桐军)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青冰、周思宇、蒋彪  无声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有人回答,是黑白分明的世界。  一句真诚的“我太感谢你了”,和一句充满讽刺的“我‘谢谢’你”,对于聋人而言,都是一个意思。在他们眼中,所有“谢谢”都是善意,不会有戏谑、讽刺等其他含义。  正因如此,误解、矛盾,才能轻松隐匿在黑白之间的无声地带。  谁能为他们带去一束光,照亮无声地带,让聋人看清世界的同时,也被听到?  2020年,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人,谭婷在16.2万考试合格者中,在全国近3000万聋人中,举起了她的手。   “普法是一辈子的工作”   “我的使命,就是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  备考3年,成功通过法考后,面对铺天盖地的采访、无数耀眼的聚光灯,谭婷屡次提到这句话。  不过,有人也提出质疑:“她连庭都出不了,何谈正义?”  就连她自己,也曾拿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找老师唐帅求助。“我通过考试后,又能干什么呢?我都没有办法出庭。”虽然谭婷可以说话,但因为听障,需要依靠手机语音转录才能顺利交流。  唐帅是中国第一位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手语律师,他深知如今聋人获得公共法律服务的难点,不仅在寻路无门,更在法律意识淡薄。  离婚怎么离?怎么才能让别人还钱?由于不懂法,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能成为聋人生活中极大的困扰。  唐帅回答谭婷:“出庭只有几十分钟,但普法却是一辈子的工作。普法的意义远大于出庭。你就是星星之火,既可以为聋人群体普及法律知识,又可以带动更多人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  星星之火,谭婷记住了。  她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和直播讲解。越来越多的聋人找到谭婷。现在,谭婷手机里的微信好友人数已经将近4000人,全是找她咨询的聋人。而她帮助过的人数,远大于这个数字。  很多聋人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时间咨询,所以谭婷时常需要在夜间接听视频通话。咨询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  在镜头前,两人无声地交流着。有时候几十分钟,有时候几小时。  尽管咨询不收取任何费用,她却丝毫不因额外的工作感到负担。“这怎么会是负担呢?每一次帮到别人,我都很开心啊!”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爽朗的笑容。  谭婷分享了近期的一个咨询案例。一位聋人因为听信朋友的话,在借贷平台上帮朋友借了钱,一心以为这笔钱最后是由朋友直接偿还,与自己无关。当聋人发现问题时,还受到朋友威胁,“如果你找律师,那你就是共犯”。  聋人找到谭婷。谭婷马上联系律所里的律师,帮他打赢了官司,钱最后由其朋友赔偿。  面对因为不懂法而被他人“钻空子”的聋人朋友,谭婷打心底为他们着急。“聋人朋友其实很需要法律知识的普及。上次有位朋友专门过来感谢我,说要不是我,他都不知道原来高空抛物是犯法的。”  谭婷以前帮助过的人,现在也在跟着她一起学法律。上个月,一位住在江苏的聋人守在谭婷的直播间,问她是否还对自己有印象。在他说出自己名字后,谭婷惊讶地用手语问道:“这么久了,你还记得我呀?”  这位聋人也随即回复:“你帮过我,我当然记得。我非常感谢你,有机会我要来重庆请你吃饭。”  原来,2018年这位聋人遇见抢劫,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和沟通不便,无法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警察解释清楚。他辗转联系到谭婷,经过数小时沟通,谭婷帮他写了事情经过,让他打印下来交给警察,成功立了案。  当聋人朋友感动于谭婷的认真时,谭婷也总是被他们的真诚感动。“聋人朋友很朴实,有的会把自家种的水果寄给我,有的就像这样一直记得我。这些小举动成为我坚持的动力。”  谭婷和同事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唐帅说,大家在直播间问的问题也不一样了,以前可能问怎么离婚,现在会问离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如何分割。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考的聋人,谭婷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学霸”。  听到这个称呼,谭婷大笑起来,连忙否认。她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8岁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丧失听力。那时,她二年级还没有读完,只能每天在家看其他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  “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去上学啊?”她反反复复地问父母。  父母总是说:“等你把药吃完了,就可以去了。”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虽然年纪还小,但她渐渐明白,学校可能回不去了。  “那段时间,我还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但听不到大家说话,被校长赶了出来。”谭婷说,当时她每天心里都特别难受。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成了她的希望。她每天翻着字典,对着拼音自己学认字。  13岁时,父母了解到西昌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是将谭婷送过去学文法手语。  一开始,她被要求从二年级学起,但她坚持要去上五年级的课程。她觉得自己年龄大,去上二年级不合适。老师和父亲都不同意,她想方设法“抗议”。父亲拗不过她,找老师说情让谭婷读了五年级。  虽然一开始跟不上,但是她把生活中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成功成为班级第一。  “读书肯定要努力,如果我不奔跑,谁来替我奔跑呢?”说这话时,她脸上又一次露出温暖的笑容。  后来,谭婷转学到乐山特殊教育学校时,已经能从七年级跳到高一了。  求学过程中,她一直在加速奔跑。求知若渴是一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她“不想父母太辛苦,虽然读书不要学费,但是生活费、路费也是钱”。  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开过拖拉机,做过木工;而母亲除了种菜卖菜,还要为家事操劳。“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一直都非常支持我读书。他们觉得女生应该自立自强,学习更多知识,做到经济独立。”谭婷说。  2013年,她通过高考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同年级4个考生中,只有她一人考上本科。也正是那一年,她的父亲去世了。  “我那时整个人都不行了,崩溃到大哭,人直接昏了过去。”谭婷说。  父亲去世了,但谭婷知道,求学路还要继续,并且必须继续。  在她接触的聋人里,女性聋人常常被轻视,婚姻被认为是她们最好的归宿。有的人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叫“领证”,就被家里人带去民政局,稀里糊涂在结婚证上签了字。  但谭婷一路走来,父亲对她的前途从没有半点犹豫。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深印在谭婷心里。   “中国第一手语律师”的困境   2017年,谭婷大学毕业,她首先考虑的是要不要去当老师。  同年,唐帅情绪陷入低谷,“中国第一手语律师”的头衔压得他喘不过气。  唐帅可以做第一,但他不想做唯一。可是现实是,他既是第一,也是唯一,许多聋人办理案件都会想办法来找他。  他想过改变,曾经把一批年轻律师送去学手语,希望可以培养更多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从业者。  “半年时间过去,我发现他们学了等于没学。”唐帅解释,“首先,手语分为‘普通话版’和‘方言版’,你如果只掌握文法手语,很有可能无法和只掌握自然手语的人沟通。其次,他们不懂聋人思维,会手语也没有用”。  唐帅精通手语,是因为他的父母是聋人。“我的初心就是来自我父母,我对聋人群体有一颗同理心。”  聋人朋友称呼唐帅,不用“唐律师”,而用“唐法师”。唐帅解释,因为大多数聋人当时都分不清律师、法官两个身份,索性“合二为一”,简称“法师”。  “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尊敬我的,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们有多需要帮助。”唐帅无奈地说,“但我只是一个平凡人,没办法为所有聋人提供帮助”。  一个深夜,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唐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惊人的想法:“为什么不让聋人来学法律呢?只有聋人最懂聋人啊!”  说干就干。第二天,唐帅就动用了自己在业内所有的资源,联系到中国4所法律专业顶尖的学校,试图找出正在学法律的聋人。但是他失望地发现,没有一个学校的法律专业招收聋人。  聋人考上本科都难,就算选了法律专业,又由谁来教呢?  “我自己来吧。”唐帅开始了他第二次尝试,2017年面向全国聋人,招收律师助理。  唐帅可能没有想到,他为聋人做的事,如同一颗掷入水中的石子,已经激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谭婷就是被“涟漪”影响的一朵“浪花”。她看过相关报道,知道有位唐帅律师,一直在为聋人发声,但从未想过自己会和他产生交集。她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惊喜地报了名。  “我当时想,唐律师这么厉害,为我们聋人发声,我要跟他学习。”谭婷说。  那年,唐帅一共招聘了30名聋人律师助理,谭婷是其中之一。   备考之初犹如“听天书”   一开始,谭婷并没有想过参加法考,或是从事相关职业。  改变她的不是唐帅,而是一群又一群来找唐帅咨询的聋人。  “我有时候看见他们着急,我也跟着着急。我很想帮他们,可是他们问的问题,我也不懂。”谭婷说,看见所有聋人都围着唐律师一个人转,她恨不得把唐律师“拆”成几个,“一个聋人分走一个唐律师”。  看见聋人把手语律师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谭婷迫切地想学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  谭婷知道,通过法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哪怕对健全人而言,法考都不是易事。她不仅不懂法,更不懂法的逻辑。  打开视频,打开书本,谭婷最初觉得自己在“听天书”。她举例,看到“法人”两个字时,她还以为是一个具体的人。后来上网查资料,才知道“法人”是组织,而非一个人。最难理解的是法律背后的逻辑,比如,律师为什么要给坏人辩护?  通过学习,她才明白,“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也有被法律保护的权利”。  如今说起这些轻轻松松的她,3年来,却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6点起床,11点睡觉。  “我基本上靠看视频学习,有字幕的视频还好办,没有字幕就只能自己看书。看书看不懂,我就只能一遍一遍再看。”谭婷说。  曾经准备了两年法考的网友小叶看了谭婷的事迹深受感动。他表示,法考的科目数量多、内容大,时常需要把视频开成2倍速、3倍速,快速过完内容。“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有字幕的辅助,大概懂意思了就过。我无法想象,谭婷怎么对着视频一遍遍消化这些生涩的内容。”小叶说。  第一年,谭婷的主观题差10分,第二年差4分。虽然每年都离目标近了一步,但是在第三年时,命运又和她开了一次玩笑。考试前一周,谭婷的母亲确诊为癌症晚期。  她想放弃考试,但是母亲却坚持让她参加。  每次谈到母亲,称自己是“小太阳”的谭婷,还是会忍不住落泪。她一边流泪,一边回忆:“一辈子居住在大凉山的妈妈,在求医时才第一次知道汉堡长什么样,看到高楼大厦都特别惊讶。”  今年,谭婷有了自己的女儿,这也让她更清楚母亲的辛苦,也更加感激母亲的支持。  父亲、母亲、唐帅、聋人朋友……一路上,谭婷都不是独自在奔跑。也正因为一路上获得了数不清的支持与爱,如今在接到一个又一个咨询电话时,她都会耐心解答。  “谭婷的成功,给了我很多信心,让我觉得这件事是有人可以接着做的,同时也给了很多聋人信心,让他们多了一个渠道发声,同样也有榜样可以学习。”唐帅说。  从2017年到现在,迎着“正义之光”向律所走来的谭婷,最终也成为其中的一束光。这束光更为特别,直接照进了聋人群体的无声地带。她用她的可能,换得了一种更大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谭婷”将出现   谭婷如同一个杠杆,撬动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激起的不只是涟漪,而是更大的波浪,将影响更多人。  谭婷通过法考,就是巨石落入水中的那一刻。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出现了。  唐帅主动联系到他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希望能够从学校层面,开始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会手语的新时代复合型法律人才。  “谭婷就是我做这件事情的底气,我可以大胆地说这件事是有必要,并且可行的。”唐帅说。  2021年1月,西南政法大学2020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正式开班。这不是一个临时的兴趣班。实验班是固定专业,学制为4年,学生需要优中选优,上千名新生中只遴选40名学生进班学习。  谭婷和唐帅目前均是该实验班的外聘教师。唐帅笑道:“实验班的同学需要修满16个手语学分,手语考不过毕不了业。”  去给学生们上课的谭婷,感到非常开心。“他们都比我优秀。看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来帮助聋人,我也更有力量了。”  作为首届实验班的学生,20岁的马文睿同样也被谭婷的热情和事迹感染着。“在进入实验班前,我和父母都观看过谭婷老师的视频,深受感动。当我知道她会来给我们上课时,心情也很激动。”马文睿说。  谭婷老师也受到班上学生的一致好评。她开朗、热情,能迅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从不吝啬鼓励和夸奖,并且有问必答,她的课堂总是“热热闹闹的”。在教导手语的过程中,她也经常跟学生讲述聋人如何思考,该如何和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推广公共法律服务是我的初心。进入这个班之后,我也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希望我可以让更多听障人士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马文睿说。  此外,唐帅律所所在的重庆市大渡口区残联也主动联系到唐帅,希望能购买他们的普法服务,让手语普法能够触及更多聋人群体,同时也提出为特困聋人群体在法律服务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几年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参与其中,他们共举“同一把伞”,为聋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唐帅再也不是中国唯一一个手语律师。在不远的未来,谭婷也将不再是中国唯一一个聋人律师。  如今,律所的一位助理已经通过了法考客观题考试,有望成为中国第二位聋人律师。  “当然,两个手语律师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按照1万个聋人需要有1个手语律师的比例,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社会上出现3000个手语律师,3000个手语检察官,3000个手语法官。”唐帅说。  关于未来,正在读大二的马文睿也深知前方有许多挑战,但她认为:“挑战也意味着一种方向,才能让我们知道应该在哪方面发力,更何况还有谭婷老师这样的榜样给我们力量。她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都能成为律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了这3000万聋人努力呢?”  (参与采写:唐奕、李爱斌、周文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郴州五盖山10万亩的莽莽密林,蔽日遮天,一望无垠。有一位护林人,一顶草帽、一把柴刀,在单调和枯燥中驻守于此30年。对树木,他有着一双“鹰眼”——一个样方,只需一眼,树木的高度、胸径,就了然于胸;一亩样地,一眼便能看出需要间伐多少木材才有利林木生长,技术误差比率在正负5%以内。他就是52岁的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工会主席段志华。  正是凭借这双“鹰眼”,在段志华的带领下,林场建立了一整套林业测量技术体系,各项数据精准度多年来居全省前列。  这双“鹰眼”的练就,离不开段志华多年扎根基层的工作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21岁的段志华来到五盖山林场,一头扎进林海,跟着老师傅夜以继日进行林分因子调查。为了提升工作能力,段志华一只水壶、一个饭盒,就能度过在林场的一天:白天,拿着地形图,肩扛罗盘仪,测量采伐迹地,晚上就回到宿舍汇总整理资料,计算蓄积量和采伐量。工作虽苦,但他始终乐在其中。  扎实的基本功、综合性的实战操练让段志华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2016年,段志华斩获全省林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名;2018年,将全国林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头衔收入囊中;2019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段志华已离开护林工作第一线,转而退居幕后担任林场工会主席,但只要有需要,他就像随时可以派上用场的一颗螺丝钉,继续发光发热。  “调查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得出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今年1月,应省、市、区林业局野保部门要求,五盖山国有林场开展了在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调查工作。多年来,辖区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工作从未做过,实现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全覆盖,意义重大,任务和压力也很大,这一重任落到了段志华身上。  这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段志华查阅了大量文献,走访群众收集线索,随后开展样地调查和样线调查。“通过野外监测点的红外相机,我们拍到了多种野生动物同框出镜的奇特画面。”段志华说,近年来,随着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让林场内充满了生机活力。他表示,将加强与省市技术指导单位的联系沟通,通过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台账,确保按质按期完成调查工作。  “基层林业工作不能只依靠‘一把锄头、一根棍子、一把刀子’,要活到老学到老。”段志华说,接下来,他将认真学习遥感、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通过提升森林资源智慧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栽好树”、“管好树”、“用好树”的问题。(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通讯员 伍品倩)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