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经济文化
全部 |品牌故事 |维 权
 【品谈】  作者:杨占武(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方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不知道你是否见过水窖?在广袤的西北地区,从水窖取水曾经是最常见的解决人畜饮水的方式。或许可以说,水窖是家家户户解决人畜饮水唯一的小型水利工程。  掘出一个坛形的穴坑,然后用“红胶泥”做简单的防水处理,夏天收集雨水,冬天储藏冰雪,人们祖祖辈辈就用这样的方式解决生活用水。窖水,夹杂着羊粪、柴草,肯定达不到生活用水标准。上初中时,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水是无色无味的,我觉得他讲得不对。我从小看到的水是浑浊的黄色,怎能说“无色”?我经常喝的水总有一种怪味儿,怎能说“无味”?后来我看到一项研究报告说,紧靠公路边修建的水窖,化学需氧量、总磷、硒、汞、大肠杆菌的含量均超出饮用水标准,其中大肠杆菌群的量超出指标数10倍。  这样的储水方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需要。水窖的容量很小,通常一口水窖容量三四十立方米,这要应付一家人一年的用水。受人力、财力的限制,又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水窖的数量。所以,生活用水奇缺就成为一种常态。我小时候就经历过这样的场面:20世纪70年代某个大旱之年,水窖都已干涸,生产队组织拉水,给村民分水的时候,有个小孩从队伍中飞奔过来,把水罐放在水桶下面,接着那点洒出来的水。回到家,大人对我进行教育,大意是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多懂事,那年我十岁左右。宁夏新闻界的老前辈王庆同,曾在书中回忆他在农村时的一个故事:有一年春节快到了,邻居家的一个小男孩来我家院子里玩。我老伴见他手背布满黑垢痂,就问他:“咋不洗手?”他说:“我妈说了,过年给我洗。”在这样的地方,给孩子洗手是过年的礼物。  水窖的历史应该很长。明代的方志中,就有“地无井泉,惟蓄潦水”之类的记载。“潦水”,意为“雨后的积水”。但我猜测,水窖可能与人们在干旱地区的居住生活一样长久。而即使以明代的记载论,水窖的历史也有好几百年了。21世纪初,“水窖”工程还被写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全国集蓄利用规划》等文件。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用了水泥、钢筋等材料,水窖建得更大而已。  水窖的根本性变化,还是在近十年。脱贫攻坚让人们彻底摆脱了对水窖的依赖。如今,即便是宁夏最偏远的地区,都做到了人畜饮水工程的全覆盖,人们普遍使用上了自来水。  2021年,宁夏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媒体的报道出现了诸如“持续干旱”“重度干旱”“极旱”“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之类的描述,还有“降水量为60年最低”“夏天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新高”“干土层在20cm到30cm之间”之类的描写。于是,我决定去最严重的干旱区看一看。  与我那些年的见闻不同:不见拉水的车,不见抗旱的宣传标语,也不见担水的人影……见到几个老乡,也没看到焦虑的神情。找到了几个水窖,俯身看看,窖里还是有水的。扔了个石子,水上泛起涟漪,还有我的影子。我突然有些感动,深深地鞠躬,郑重地道别。  一口水窖,就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9日
 光明日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刘坤、张景华)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8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开幕。本次运河文化节的主题是“游运河,行大运”,围绕“千年运河”“缤纷运河”“活力运河”三大板块,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系列重点活动,致力于讲好运河故事,传承弘扬中国运河文化。  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带文博领域建设成果,展示近年来大运河沿线考古发掘、古建筑修缮等方面的优秀案例;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通州区推出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文创作品的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本次运河文化节期间,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各区将举办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朝阳区将开展高碑店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东城区将举办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活动;昌平区将开展“运河源 白浮韵”昌平运河文化主题活动,展现白浮泉悠久历史和北京段运河源头文化内涵。  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区委区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承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协办。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9日
  图为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内的展陈。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供图  本报电 (郑娜、吴立群)近日,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在江西景德镇宁封窑国际陶艺村开馆,其基本陈列展“陶瓷之路——走向世界的景德镇外销瓷”(以下简称“陶瓷之路展”)也同时开幕。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坐落在宁封窑大窑场中心,共3层,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该馆收藏了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销往海外的陶瓷共计3000多件。馆藏的大量明清外销瓷藏品,再现了景德镇辉煌的制瓷历史。  其中,口径长达56厘米的克拉克盘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明万历青花大盘。还有目前唯一存世带支架的18世纪欧洲教堂定制洗礼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堪称镇馆之宝。同时,83件欧洲定制的纹章瓷,凸显了景德镇在中国千百年来东西方贸易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另外,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贵族将精美的景德镇陶瓷用金属镶嵌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的馆藏品,彰显了在中西文化深入交流和深度融合中,景德镇陶瓷起到的巨大作用。  “中国外销瓷体量庞大,体系丰富,历史悠久。景德镇瓷器的外销是陶瓷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源流和发展脉络的研究是学术界近年来的核心问题。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依托于景德镇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向世界生动讲述景德镇外销瓷历史文化故事,填补了瓷都外销瓷专题类展馆的空白。”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馆长李静说。  据介绍,“陶瓷之路展”作为该馆的基本陈列展,不仅囊括了汉唐至新中国时期历代景德镇外销瓷的生产窑址、生产工艺、装饰纹饰的展示,还对景德镇外销瓷发展状况、历史贡献等文化影响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与传播。  “我们冀求通过多样化的展示,使观者能领略景德镇外销瓷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文化价值,让其中蕴藏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鲜活起来,从而为当代景德镇再创‘世界瓷都’辉煌,为助力中国‘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宏伟蓝图,增添新的光彩。”李静说。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09日
讲述人: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手工竹纸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兴  这些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手工纸又受到人们的青睐。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全手工生产,足足要6个月。  岭上,砍下刚长三四芽的新笋,引泉水浸泡3个月使其腐化。待软烂,即刮去青皮,锤散,再随纯碱一起加水熬煮,后洗净麻丝上的石灰和杂质。接下来,再经过30天的热水浴和踩麻,方可打胶落槽。      到了这一步,还需一舀一端、一挑一送,抄纸两三次,最后烘干修边。经过如此五大步骤几十项小工序,一张张竹纸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俗话说:“采麻的杂工三斗米,焙纸的师傅一担米,造纸的伢子一辈子。”旧时,采麻和焙纸,只值三斗米和一担米的薪酬,要学就这门手艺,付出的努力却是一辈子。18岁开始,我就跟着父亲学艺,如何把握竹穰和竹麻的比例,怎么过碱去杂,样样都是学问呢。  目前发现最早的纸书,其上墨书跨越两千多年时光,仍清晰可辨,靠的是自然发酵工艺,不上潮、不易碎、不渗墨、不褪色。当然,传统技法也要“拥抱”新工艺。以前光着脚踩麻、抄纸,需要两个人配合,我捣鼓出扛帘木架后,一人就够了。我还设计出木榨滑轮装置,让传统人力踩压成为历史。  村里将非遗和研学、文创相结合,建起了古法造纸研学馆,一波波美术师生慕名而来,临走时都不忘买上几叠手工纸。  (光明日报记者赵嘉伟采访整理)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8月07日
审美可以让人脱离低俗、庸俗和媚俗,进而让人得到心灵和精神上的净化。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一直饱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在审美方式愈加多元开放的当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意义非凡。  为普及美育,让大众更好地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人民网特别推出《美学云课堂》栏目,通过线上线下的经典文艺作品展播、文物和“非遗”技艺赏析、美学理论讲座等形式,在全社会培育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 原以为咖啡才能拉花。在千年前的中国,茶上已能绘丹青。  · 一日三餐的习惯是从宋真宗开始的,北宋开放了夜市,于是,夜宵也开始出现。  · 现在的快递外卖,北宋也有,有的外卖还带炉子,上面热着酒壶,送到家里也能吃热乎的。  · 北宋纺织品比较贵,锦是按两售卖的,买一件衣服,差不多相当于近十道炒菜。  近日,《梦华录》热播,引发网友对宋式美学的关注。近年来,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称《知否》)、《清平乐》、《大宋宫词》等为代表的一批宋朝题材电视剧相继播出,丰富了古装剧题材类型,同时为广大观众勾勒出一幅千年前宋人生活的画卷,引发人们对宋朝的“考古”热情。  感受宋朝生活气息,《梦华录》融入茶道、饮食、音律、服饰等宋朝文化符号;除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知否》中的服饰、点茶等衣食讲究也让人印象深刻;浓妆淡抹总相宜,《清平乐》展示出宋仁宗时期宫廷中规格繁多的锦衣华服;《大宋宫词》甚至复刻古画《韩熙载夜宴图》场景,描绘士大夫阶层弹丝吹竹、轻歌曼舞的风情与雅致。  美食茶饮、五大名窑、诗词书画、文人名士等元素,凝聚出风范高雅的宋朝审美。而有宋朝都城“百科全图”之称的《清明上河图》,则描绘出北宋社会的烟火气。画中的汴京开封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讲座直播中,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余辉,在线详述这幅传世长卷所描绘的北宋汴京内外的热闹景象和背后的市井故事。  点茶 茶百戏 茶水铺  一杯热茶喝出世情百态  茶是《梦华录》等宋朝题材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更是宋朝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必备佳品。  宋人爱茶,繁琐的点茶流程把仪式感拉满。“左手扶住茶碗,右手抓稳茶筅,快速搅拌击打茶汤……”《知否》中不时出现的点茶镜头,再现宋人对茶的考究和热爱。  原以为咖啡才能拉花,随着《梦华录》播出,剧中主角在茶坊中秀出的“茶百戏”让人惊艳。茶中绘丹青,原来在千年前,早已出现茶上拉花,鉴赏品味直追现代。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它的基础为点茶法,用清水在茶汤上写诗作画。据了解,“茶百戏”源于唐朝、盛于宋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宋朝,从王公贵族到市井百姓都对茶情有独钟。《清明上河图》画了许多在市井街坊中的茶馆,这些茶馆规模有大有小。余辉介绍,无论大小,都有往来行人在其间喝茶休闲。画里有进城打短工的农民,他们用工具帮人挑东西、抬东西。其中有个农民,在一间屋顶铺着茅草的茶水铺子前驻足,他看着茶水铺想买碗茶喝。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宋朝住宅分区,官宅有专门的区域。从《清明上河图》中的官宅可以看出,其宅邸草木繁盛、布局讲究。住在其中的人,可以时常与好友品茶相聚,赏花草叠石。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流行雅集。在聚会中,他们抚琴、调香、赏花、观画、烹茶,展现当时这一阶层的种种生活情趣。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外卖 炒菜 饮料  一日三餐中的饮食讲究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中国的饮食文化蔚为大观。这一点,从电视剧中可窥一斑,《知否》中的樱桃煎,至今让人印象深刻,从丫鬟到贵妇无不喜爱。樱桃煎在宋代,其实是一种蜜饯,南宋诗人杨万里还曾专门为其赋同名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喜爱。《梦华录》中的三娘更是手艺精妙,几十道茶点让剧里剧外的“老饕”们跃跃欲试。  记录北宋开封风俗人情的《东京梦华录》中,就用大段的文字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吃喝饮食。而《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坊中如何少得了吃食这一项。就连现在的快递外卖,北宋也有。有的外卖还带炉子,上面热着酒壶,送到家里还能吃热乎的。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余辉介绍,我们现在一日三餐的习惯是从宋真宗开始的,在此之前,人们一天只有两餐。一日三餐的习惯,是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结果。古代一般夜晚实行宵禁制度,但在北宋开放了夜市,于是,夜宵也开始出现。人们对吃食的讲究,使炒菜在北宋应运而生。炒菜的“炒”字对厨师要求极高,要掌握量、火候,还要把控好时间。此外,饮品零食也很紧俏,有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霜凉水、香糖果子、荔枝膏等,种类丰富。  《清明上河图》中的饮食铺子,有豪华酒铺,有高档脚店。“脚店”是歇脚之意,起到茶歇休闲的作用。另外,还有一般小铺和街头小吃,可谓类型多样、定位明晰,使得汴京开封的达官贵人和市井百姓皆有消费的满意去处。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长裙 短褙 福龙髻  一件衣服抵近十道炒菜  除了剧情故事,宋朝题材电视剧中清雅、华美的服饰也让人赏心悦目。《知否》中,日常生活的褙子、襦裙,或小家碧玉、或端庄淑雅。诰命服、珍珠妆……《清平乐》中的宫廷装扮,既要契合人物形象,又尽最大可能还原当时帝后、妃子的服饰妆容。  画了八百多人的《清明上河图》,从多个细节和角度展示了宋人的服饰特点。余辉总结,北宋社会总体风尚是简约、高雅、精细、舒适的,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追求过度奢靡,这在画里的人物穿着中也有体现。  据介绍,北宋纺织品比较贵,锦是按两售卖的,一尺绢卖15文。15文在当时相当于一盘炒菜的价格。“一件衣服,差不多等于近十道炒菜。”  北宋妇女普遍穿长裙,裙子能把脚面盖住。但在北宋崇宁至大观年间,流行短褙样式,还有“盘福龙”发型。这个短褙就是短款的服装,据余辉介绍,这样式是从女乐伎中流行开来,最后在市民百姓间普及,穿着方便、干活行动也方便。从《梦华录》中看出女子可经商。此时商业繁荣,妇女在家干活,还能在外做生意,短褙服装在市井街坊中比较常见。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在《清明上河图》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有女性头戴花冠。这是当时特殊的女性职业——媒婆。在当时汴京开封,媒婆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阶层而划分等级。她们一般两两出行,一个掌握男方信息,一个则掌握女方信息。  余辉讲座截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清明上河图》,美丽考究的宋朝服饰,是文艺作品对宋代美学最直观的呈现。不同于绚丽多彩的唐朝,宋朝服饰更趋于素雅之美,折射出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化气质。(鲁婧)来源:人民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发展,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为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民网推出“文化这十年”系列报道,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艺术事业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先秦时期的日食甲骨、错金干支仪,明清两代的罗盘、望远镜,当代的FAST缩比模型核心部件馈源舱……这个夏天,中国国家博物馆“科技的力量”展览里,400余件(套)文物、50余件模型向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诉说着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壮阔历程。  展览中展出的错金干支仪。人民网 韦衍行摄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果,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星散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遗存,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延续文化根脉 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历经228个日夜,河南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于7月21日完工,卢舍那大佛“大修”后重现真身。这是继上世纪70年代以来,奉先寺时隔50年再启大型保护工程。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文物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是做好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等重大工作顺利完成。目前,国家、省、市县级文保单位数量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115%、58%、88%。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市舶司遗址。泉州市申遗办供图  泉州申遗成功,是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力证。至今,我国已有56项世界遗产,实施了石窟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万余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  探源溯流,叩问来路。将现有文物保护好的同时,更通过考古工作探索历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国十年共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良渚、二里头、陶寺、石峁、三星堆等多个遗址的发掘进展牵动人心,“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等项目让水下封存的历史重见天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古老密码,正徐徐展现。  其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  “这一结论性认识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说。  发展文博事业 丰富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在良渚博物院“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里,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琳琅满目,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良渚博物院展览现场。良渚博物院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十年间,博物馆数量增长60%,年度举办展览数量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长119%,现有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91%免费开放……“到博物馆去”已成为社会新风尚。  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今年,陕西考古博物馆、湖北考古博物馆相继对外开放。跨越时空、穿越古今,两家大型考古博物馆以考古的视角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让公众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海风习习、阳光烨烨,屹立在维港之滨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门开启,九大展厅游客如织。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齐聚香江,向本地居民及世界游客讲述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通过3D扫描、互动感应装置展示清代郎世宁的《八骏图》,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画中的马向他们走近,感受传统艺术的重新演绎。  近年来,博物馆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展陈水平,更加立体多维、生动鲜活地展示文物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物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让博物馆的“外墙”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得到无限延伸。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妙手回春——韩休墓壁画玄武图修复虚拟展”中,网友能在云端体验清理草泥层、背部贴纱布、表面清理、拼接壁画残块等繁复而精密的壁画修复工作,深度了解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随着展览的创新、技术的革新,博物馆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丰厚的文化滋养,让观众不仅能在方寸之间遇见浩瀚无垠的历史,更能走向光彩夺目的未来。  让文物活起来 不断挖掘阐释文物价值  “展卷人”穿越时空,来到《千里江山图》即将完稿之时,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进入画家王希孟的艺术世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这幅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搬上舞台,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目前,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6处。“让文物活起来”,是文物工作在新时代的一项新课题。  2021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强强联手”,推出了一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博类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受到观众广泛欢迎。  平实从容、精益求精,《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贴近生活式的拍摄手法,将文物修复中的工匠精神娓娓道来;  吉光片羽、一眼千年,《国家宝藏》以现代视角解读文物,让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述说过去,映照出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  追根溯源、旁征博引,《中国考古大会》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全景展现中国考古事业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  十年来,文物工作者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物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让人民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新时代新征程,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必将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人民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食品安全与法律网讯(通讯员 马吉成 石振玉 王丽丽)七星河乡东强村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城北50公里处,毗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河湿地,是宝清县曾经的七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东强村借助七星河湿地特色生态旅游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让昔日的革命老区村旧貌换新颜,成为现如今宝清县乡村振兴重点样板村之一。  当你走进东强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宽敞整洁的道路、红色醒目的人居环境整治宣传牌和以“七星河湿地名鸟”命名的街道路标牌。在蓝天白云、鲜花绿树的映衬下,整个村庄散发出勃勃生机。  据了解,原来的东强村全是土路,房屋也是破旧不堪。近年来,通过乡村振兴计划,县委、县政府为东强村投入了近400万元的资金来维修村内基础设施。整修道路、新建路边沟、粉刷维修栅栏、安装景观路灯,并且改造了农家院,极大地提升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村民76岁姜吉伦说 :“我在这个村已经生活40多年了,早年间,不穿靴子出不了门,现在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村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实惠。新修的水泥路面,每条街道都设有垃圾箱,村民再也不乱倒乱扔垃圾,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思想和觉悟都得到了提高。我觉得现在我们村的村民精神头都很足,希望通过湿地旅游带动我们村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8年底,东强村通过结对帮扶、特色产业项目分红的方式实现脱贫摘帽。今年,东强村还依托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了休闲旅游农家乐项目。目前已经建有农家乐、民宿4处,今年7月正式挂牌营业,可以为远道而来的观鸟、摄影游客提供火炕、庭院采摘、农家饭菜等原汁原味的农村特色民宿服务。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剩余劳动力,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对加快强村富民步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强村会计卢绪安说:“今年夏天我把自家房屋改成了民宿,欢迎各方游客来东强村住农家屋、吃农家菜,我们贴心服好务,让游客住的舒心,吃的放心,玩的开心。”  近年来,东强村通过环境整治、资源链衍生农村旅游产业项目,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东强村的村容村貌。未来,东强村将依托资源优势,做强“乡角落”富硒冷水小米、芦苇编制产业和有机蔬菜、绿色养殖等产业项目,最大限度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今年,东强村巧借宝清县承办首届双鸭山市文旅产业暨四大新经济发展大会契机,积极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无论是庭院经济、菜园经济,还是发展民宿旅游,让我们的村民能够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分到红利,真正实现致富增收。我们七星河乡也将打造七星河湿地沿线旅游,真正实现一村一色、一村一品。来源:食品安全与法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6日
7月13日至14日,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及茶馆行业协会考察团走进景德镇浮梁县,探秘瓷源茶乡,推介浮梁好茶,携手“江湖”茶人,续写“湘赣”新篇。  赣湘两省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近年来,湘赣区域加强联动,在发展红色文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合作,此次湘赣以茶为媒,互利共赢,协同推进,共谋发展,为推动两地茶产业深层次合作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考察团先后调研了塔里古茶树聚落、九龙山老茶场、浮茶集团全国运营中心、浮梁县茶叶智能化生产基地、浮梁古县衙等地,对浮梁茶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资源规模等深入了解,沉浸式体验了浮梁“瓷源茶乡”的魅力,对浮梁工夫红茶、古树红茶、绿茶等十余种茶叶现场鉴评,给予了好评与认可。  在浮茶集团全国运营中心举行的浮梁茶品牌推介会上,浮梁县政府相关领导人表示,湘赣两地茶人应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协同推进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助力浮梁茶品牌推广及渠道开拓,推动浮梁茶产业迈出更大步伐。考察团代表、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力争表示,浮梁茶发展思路,首先要明确品牌发展战略,在加强企业管理生产和营销的同时,善用现代商业品牌的语言,传递浮梁品牌形象。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湘赣两地茶叶专家集思广益,从统筹“三茶”发展到共建品牌发展,共筑两地茶产业经济桥梁,为推动两地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宝贵意见。从湘赣两地到“江湖”茶人,从开放合作到互利共赢,通过一片叶子,相聚千年浮梁。这盏 “浮梁茶”,是景德镇给世界的又一份礼物。(冯丽娟)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