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家 庭
全部 |家 庭
作者:朱金平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文字有点长,这个故事也有点曲折,结局更是让人意外。希望你打开此文就耐心看完,因为这个故事不同于其它文章,故事可能会让你掩卷深思,唏嘘不已。甚至会引发你深思婚姻关系、夫妻感情、社会道德……01最无奈的关系:两个同居者的生命协议2011年,23岁的王宵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成为西安华荣公司的一名白领。她准备工作两年就谈恋爱、结婚,未来的一切满是光明和希望。2012年初,王宵突然觉得浑身没劲,吃不下东西,连走路都打晃。到西安交大附属医院一检查,发现自己竟然患上尿毒症,而且已经是晚期!顾不上忧伤,王宵随即住院接受治疗。医生说,如果不换肾,她很可能挨不过一年。王宵的父母有慢性病,不符合器官移植条件;姐姐的条件符合,但姐夫死都不同意。王宵整天泡在患者QQ群里,苦苦寻找生机。2013年4月的一天,有人给她出了一个主意:“你可以到癌症群找一个男病友结婚。等他离开人世后,以妻子的身份接受他的肾脏移植。癌症患者只要不并发肾功能衰竭、血型吻合,肾脏一般都符合捐献条件。”在病友的推荐下,王宵加入“活着真好”西安癌症患者QQ群。随后,她在群里发布了征婚启事。在启事里,她忐忑而真诚地写道:“婚后,我会给予对方最好的照顾!为了活着,请原谅我的卑微和龌龊!”这个帖子迅速在群里引起了反响。同在死亡悬崖边上徘徊,没有人忍心责备她,很多人都是一声叹息。第三天晚上,一个网名为“喜欢向日葵”的群友,问王宵:“你是不是恶搞?”王宵当即给对方发去了自己的病情证明和身份证照片。过了好一会儿,对方才回复说:“我愿意和你结婚。我叫于建平,西安人,27岁,患骨髓瘤3年,B型血,2012年做过骨髓移植,复发了,已经不抱希望了。”肾移植和骨髓移植不同,只要血型一致就可以,而王宵也是B型血。王宵喜出望外,很快和于建平交换了手机号。于建平还想继续聊,王宵半天才回了一句:“透析呢!胳膊被固定了,现在是单手兽一只!”于建平以为她在开玩笑,几秒后,王宵却发来一段自拍视频。视频里,王宵正躺在透析机一旁,输液管里流淌着红红的血。她脸色惨白,但笑容灿烂:“看到了吧?一会儿姐旧貌换新颜,日新月异呀!”于建平看了目瞪口呆,这女孩太调皮了!2013年6月下旬,王宵暂时出院了。在熟人的帮助下,王宵确定了于建平的身份。随后,两人约在西安的兴庆宫公园见面。见面时,大热天的,两人却都戴着口罩。远远地,彼此一眼就 “认”了出来,互相拥抱。王宵哈哈大笑:“这算相亲吗?怎么像特务接头?两个奇葩啊!”于建平被她逗乐了,也开起玩笑:“来!看看我,你就活得有希望了!”于建平摘下口罩,王宵才发现他的脸色很难看。原来,早在一年前,他就放弃了住院治疗,血象维持都是靠服药。王宵十分惊讶:“这怎么行?你这么草率,随时会出大问题!”于建平的神色暗淡:“我不在乎。我受够了,反正你等着我的肾呢!”这是两人都绕不过的沉重,王宵沉默了。于建平只对王宵提了一个要求:“你不需要照顾我,但要在我死后替我照顾我的父亲。”这个要求令人心酸,王宵毫不犹豫地点了头。于建平比王宵大两岁,毕业于西安交大,是西安光大理财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和女友马上要结婚时,却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很快,女友像躲瘟神一样离开了。他的母亲已去世,为了给他治病,父亲把房子都卖了。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他,人生陷入绝境。刚开始,他也曾经痛恨命运的不公。白血病复发后,他对自己绝望了,越来越担心父亲:母亲走了,房子卖了,钱也没了,自己要是再走了,父亲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可怎么过?这个念头重重地压在于建平的心头,正感到束手无策时,却意外看到了王宵的征婚启事。他很清楚,这份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可是对于绝望的他来说,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只能试试。王宵其实也抱着类似的想法。肾脏移植与骨髓移植不同,血型相融是手术的首要条件。其他指标就算配型不理想,也可以考虑手术。能够找到同血型的肾源太不容易了,所以,哪怕手术有风险,她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2013年7月16日,两人在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办理了登记手续。中午,这对特殊的夫妻在友谊东路的一家小饭馆庆祝“结婚”,并签订了一份特殊协议:鉴于双方的身体情况,两人不同居,不公开,财产独立。若于建平死于王宵之前,自愿捐肾给她,于建平将以遗书形式告知父亲。若捐献手术成功,王宵存活,需要照顾于建平的父亲,直到老人去世。若于建平的肾脏无法使用,王宵无须承担尽孝的责任。正是这段协议,促进了一段姻缘。02最无畏的反悔:我们一起活着虽然“结婚”的目的不纯,可真“结婚”后,两人都情不自禁地牵挂起对方来,毕竟这很可能是他们生命中唯一的一次婚姻。他们每天都要打很多电话,一聊就是很久。王宵有失眠的毛病,于建平主动说:“我讲故事最乏味了,保证让你睡着。以后我每晚都给你讲个催眠故事吧。”王宵开心地说:“行啊!”在他温和又有磁性的声音里,王宵很快进入梦乡。2013年9月初,王宵的肌酐值突然急升,超出正常数值30多倍,紧急住院。看到自己的小腿肿得发亮,回忆起一个病友死前也是这个样子,王宵再也笑不出来了。于建平发信息,她没有心思回;他打来电话,她也不接。于建平怕她出意外,跑到西安交大附属医院肾病科,一间一间病房地找,终于找到了王宵。看到于建平,王宵吓了一跳。见王宵的父母也在病房,于建平连忙自我介绍:“叔叔、阿姨,我是王宵的病友,来看看她。”老人客气地又是让座又是倒水。等王宵父母离开病房,于建平立刻拉下了脸:“你病了怎么不说一声?”王宵强作欢颜:“对不起,我等不到换肾的那一天了。”看见意志消沉的王宵,于建平心里很难受。同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现在多陪陪她,她将来或许能记住我的好,能对我爸好一些……”于建平决定每天都到医院陪伴王宵。在于建平的鼓励和陪伴下,经过半个月的系统治疗,王宵的各项指标都降了下来,腿肿也消了,她又恢复了过去的调皮。有一次,于建平没在病房,她用美颜模式自拍了一张小腿照,发给于建平:“哎,那个当老公的,分享一下我的销魂小腿吧!”于建平哈哈大笑:“惊艳到晃眼!要是你没病,我会追你的!”王宵心里美滋滋的:“那就等我好起来吧!”说完这句话,于建平一下沉默了。王宵心里一沉:她想彻底好起来,要靠于建平的肾。她连忙把话题岔开了。于建平其实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上大学时写了很多段子,还会演小品。只是因为病痛的折磨,他的情绪渐渐低落起来。和活泼的王宵在一起后,他的幽默天赋又被激发出来。每当王宵被病痛折磨得没了脾气,他就发给她几个原创的幽默段子,逗得她捧腹大笑。善于煲汤的于建平,还跟朋友学会了做药膳。他根据两人各自病情的禁忌,每天做好两罐汤,带到病房一起喝。每次他一边喝,一边发出夸张的声响:“哎呀!这该叫同病汤啊!好喝,真好喝!”而王宵也非常关心他,每天都询问他的血象情况。时间长了,于建平形成了条件反射,一看见王宵,就自动报出一大串数据,然后说:“汇报完毕,请指示!”两个人互相关心,互相温暖,两颗心也越来越近。2014年元旦晚上,于建平吃过饭,特意提上自己亲手做的花篮去看望王宵。一见面,于建平就给了她一个拥抱:“新年快乐!”王宵紧紧拥抱着他,说:“新年快乐,老公。”于建平哈哈大笑:“你应该说,新年快乐,我的肾!”王宵的眼圈瞬间红了,于建平紧紧抱住她,说:“我喜欢你!傻丫头!”在那灯火阑珊的街头,王宵幸福地闭上了眼睛。然而,元旦过后,王宵又联系不上于建平了。1月9日上午,王宵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打车来到于建平家,是于建平姑姑开的门。于姑姑告诉她,于建平和父亲都在医院里。因为最近于建平连口服的化疗药也停了,血象一塌糊涂。父亲催他去医院,他也不肯去。一周前,于父叫来几个亲戚,把他强行送去西京医院。一瞬间,王宵的眼泪顿时喷涌而出:于建平这是在故意加速死亡,好成全她呀!“这个傻瓜,这个疯子!”王宵迅速赶赴西京医院。路上,她一边哭,一边痛骂于建平。然而,也正是在这次“你死我活”的抉择里,王宵想明白了一件事:她要拉住于建平的手,一起横渡茫茫沧海,他们要一起活着!一出现在于建平面前,王宵就大声嚷道:“于建平,你不吃药、不治病是想找死,是吧?”于建平怕王宵说错话,连忙示意父亲在场。王宵却把老人拉出病房,把事情的经过对他和盘托出。她郑重地对于父说:“既然我和建平已经是夫妻了,我们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返回病房,她又给于建平下了通牒:“你必须好好治疗,否则,我就和你离婚,你的肾我也不要了!”于建平对王宵强调说:“我不是单纯为你才放弃治疗的,我不想受罪了,而且也没钱。现在死还能救你,等以后肾损害了,什么都晚了!”王宵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哭着冲上去扇了于建平一个耳光:“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我们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于建平被她镇住了,含泪一遍遍问:“你这是何苦?”王宵也泪流满面地说:“我不甘心,我还没恋爱过,你就当一回陪练,不行吗?”于建平喃喃地问:“我行吗?”“你行,因为我俩在一个起跑线上,旗鼓相当,都是落后分子!”王宵含着泪大声说。于建平笑了,但随即又哭了起来。这一次,他分明看到了生命的希望。03永生花的秘密:那向死而生的芳香这天下午,王宵回家后,把结婚证放到了父母面前:“我瞒着你们结婚了……”惊呆了的父母弄清前因后果,悲怆泪下。他们怎么忍心责怪女儿?对突然冒出来的“病女婿”,他们也只有接受:“结婚证都领了,也就是咱们的孩子了。”之后,王宵再做透析,也选择了西京医院,方便和于建平相互照顾。两家人还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车库,一起做饭,给两个孩子增加营养。2014年初,两人的病情都基本稳定了。王宵开始忙着给于建平筹措药费,进行第二次骨髓移植。因为做过一次骨髓移植手术,于家已经家徒四壁。于建平长期不上班,收入只有单位的基本补助。王宵打算向父母借钱,先给他治病。然而,于建平却无论如何不肯接受:“这和我们结婚时的协议已背道而驰了。万一我再次移植失败,你怎么办?”王宵的父母也不同意:“我们手里只有不到50万元的积蓄,这是你的救命钱!万一哪天等到肾源呢?这笔钱谁也不能动!”这条路行不通,王宵又开始想办法赚钱。然而,作为一名晚期尿毒症患者,她根本找不到赚钱的门路。就在她束手无策时,朋友李斌给她介绍了一个台湾手工艺人,对方会做漂亮绝伦的“永生花”。“永生花”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二战期间,战火蔓延到欧洲南部的安道尔城,一对情侣即将离别。男孩从花园里摘下盛放的玫瑰,送给女友,说:“当玫瑰的最后一片花瓣腐烂时,你就忘记我,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他走后,女友把花瓣脱水、烘干、染色,这样制作的花永不枯萎。终于,男孩回来了,两人再也没有分开过。王宵觉得,永生花的故事,简直就是她和于建平的写照。她当即在艺人的指点下,制作了一朵永生花,带到于建平的面前:“我们就像这朵永生花,虽然经过了褪色、染色,但一样绚丽!”看到“永生花”和真花一模一样,于建平惊奇不已。更令他吃惊的是王宵的决定,她要制作大量的永生花到街头售卖,为于建平筹措药费。她自信满满地说:“你等着我!”于建平被深深触动了:“我也跟你一起做花,陪你去卖花。”2014年春节前,大唐西市广场,王宵和于建平摆的“永生花”花摊开张了。王宵把两人的故事写成一张张卡片,挂在花摊前。她写道:“这是废墟里盛开的永生花,花永生,爱永恒!”不到两个小时,他们带来的百余朵花就销售一空。短短几天,他们就赚了3000多元。“花想容”花艺店的老板王容听说他们的故事后,不仅从王宵这里大量进货,还在当地的花艺群里号召大家一起找王宵进货。很快,王宵就拿到了每月1万盒永生花的固定订单,而且生意越做越大。有一位好心人,一次买了7万元的永生花送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王宵就为于建平筹到了手术所需要的30万元。4月中旬,王宵委托姐姐前往上海,联系于建平第一次做手术时的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经过检查,于建平的身体状况符合骨髓移植的条件。4月19日,医院通过骨髓库联系了当初的捐献者,一个25岁的浙江青年。对方愿意再一次捐献骨髓,得知这一消息,王宵喜极而泣!王宵的父母拿出了10万元,于家父子又自筹10万,一共凑了50万元。4月26日,于建平在上海瑞金医院完成了二次骨髓移植手术。进舱前,王宵捧着一束红色的永生花,含泪亲吻着于建平的额头:“老公,我等你健康出来!”于建平给了她一个踏实的拥抱:“等着我。”因为是第二次移植,各种风险都将无限增加。在舱内的一个多月,于建平数次挣扎在生死关头。而王宵不停地制作着永生花,她相信这些经过了涅槃重生的花朵,将散发世界上最浓烈的芳香,丈夫一定能闻得到!与此同时,王宵也在拼命自救,她定期做透析,跑步,吃中药。5月底,于建平顺利转入普通病房。6月20日,他的各项指标正常,和父亲、王宵一起返回西安。看着儿子身体逐渐康复,于爸爸对王宵既感激又惭愧,对她说:“孩子,要是没有你,建平就没有今天!我的肾要是适合你,马上捐给你!”王宵含着眼泪说:“您这么大年纪,不能做手术了。放心吧,我好好调养身体,慢慢等肾源。”而爱,再次催生了生命奇迹:王宵的病情不但没有恶化,反而好转了。透析由每周两次,改成了一个月一次。2015年1月,经检查,她的肌酐指标进一步降低。医生说,如果照这样下去,即使不换肾,她也可以活下去。2015年2月14日,王宵和于建平在西安和平大饭店举行了婚礼。王爸爸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一对老夫妻,从此新生活。”而他们的爱情和生命,如同永生花一样,经过种种考验后,涅槃重生,历久弥新。-END-本文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9月25日
1月4日,由素人导演陆庆屹执导的《四个春天》温情公映,一经上映便“赚足”了影迷们的眼泪。                    《四个春天》是中国版的人生果实。我很喜欢导演的妈妈说的话:“记住,再怎么有钱也好,也要考虑居安思危。不要让自自己失去了生活的能力。”来来去去,匆匆忙忙,一切没有定数,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每一年和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就如导演说的:“跨越山海,勿忘回家!不管走遍天涯海角,家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居所。”那么《四个春天》讲的啥呢?是“四个春天”吗?嗯,差不多。那是因为自从导演陆庆屹离家北上后,每年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家,所以片子只能展现春天的家乡和父母,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名字。听起来稀松平常,为什么它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呢?因为,《四个春天》豁然描绘了生活质朴的美好。陆庆屹其人,早年间以“饭叔”身份闻名豆瓣。他上传至豆瓣相册的返乡纪实摄影,镜头大多对准自己的父亲母亲。不仅如此,陆庆屹还会在每张相片下面细致地标注出当时的场景。2013年,陆庆屹发布的豆瓣日记《我爸》突然爆红,成为电影萌芽的契机之一。出于对家庭氛围的迷恋的“记录自觉”,让他想要在单薄的文字与相片之外,找寻更适合盛放流淌时光的“容器”。于是陆庆屹开始拍摄家庭影像,积累了大量素材。走出影院,《四个春天》的观众们很难忘记主角母亲李桂贤的朴拙哼唱,这一小段歌词回响在雾气弥漫的山野间,纵情在佳肴丰盛的饭桌前。“山歌等同我妈的成语”,导演陆庆屹如是说。母亲李桂贤爱笑,一双巧手不仅能编织毛线,还能烹饪出地道贵州风味。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整个家庭的氛围。另一位关键的被摄对象则为陆庆屹的父亲,退休物理老师陆运坤。他温吞寡言,信手拈来各种乐器,挥毫落纸联成对,热爱用DV机记录生活,文艺气息浓厚。平日里大家拍游子离乡的题材,通常都会拍得很悲伤,游子在外飘忽不定,家人在家倍感想念,让人觉得离开家就像对父母“犯了罪”。但陆庆屹的视角却不一样,它让人觉得十分温暖,堪称国产纪录片的“清流”。两位老人的互相扶持,为我们展示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一起歌唱,一起跳舞,70岁的文艺父母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上山劳作时,两位老人踏歌而行,物我两忘间。雾气迷蒙中绿野连山,扛着锄头的父亲先行一步,戴着草帽的母亲则唱起了山歌,时间在此刻似乎已经停滞。妈妈在缝衣服的时候,爸爸在隔壁房间给她伴奏。燕子飞回来,爸爸雀跃的向家人报喜,会高兴的像个孩子。即使是做饭这种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快乐。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欢脱的节奏从中流出:“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友谊之歌........”两位已年逾七十的老人,手打着节拍浅斟吟唱,风吹着窗外树影婆娑。在贵州黔南的这座闭塞静谧的小县城里,两位老人的生活如流水般缓慢,琴瑟和鸣,莫不静好。频繁出镜的,还有陆庆屹的哥哥、姐姐。哥哥陆庆松平和,话不多,时常耐心指导长辈使用电子产品。姐姐陆庆伟幽默,大咧咧,会眉飞色舞分享自己被认成“80后”的趣事。二人完美继承了父亲母亲的优点。每逢春天,游子归来,这个和睦的五口之家就会“热闹”一番,熟悉的年节场景让人忍不住动情思乡。如果一定要说,《四个春天》究竟是哪里让人最感动流泪,或许正是这种平淡无奇但是击中每个人心坎的力量。他们唤起了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对家庭的美好回忆。儿女归来时,老人喜笑颜开;儿女离去时,老人驻足挥手。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深沉而又平淡,化进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让他们领会了对苦难的豁达、对平凡的珍惜。亲人逝去时,他们陷入哀伤;老爷子网购蜂箱后自己养蜜蜂,被老伴调侃“蜜蜂是他的初恋情人”;春节时子女回家团聚,一家人吃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是最质朴也最幸福的时光。这大概是浓缩了所有人对故乡、对父母最美好的印象吧!而最可贵的是,这个家庭的生活自有旋律,就像那些餐桌边、山野里、病榻上、坟前、旧视频里响起的歌声。四个春天的交替,家却似乎从未被时间改变过,依旧是笑声爽朗,乐声悠扬,鱼儿在池中游曳,楼顶的花花草草也总在这个时节旺盛张扬。只是,时间总会偷偷的带走些什么。最开始,一家人齐整地从水塘边依次走过,到后来,只有两个迟缓的身影。但我们不必悲伤,因为这一瞬,几张匆匆泛黄的相纸在时间和生命中流动,屏幕前的观众也和屏幕中的人一起历经悲欢离合,在生命回环四时流转之间缓步向前。流年未亡,夏日已尽,百态人生,生活万岁。生活一如是初——温暖如春。而这种真实的力量,才是《四个春天》最打动人的地方。除了入围了中国台湾金马奖,《四个春天》参展了第12届FIRST影展,顺利获得最佳纪录片奖项。评委会主席陈国富、评委周浩等都对这部作品非常青睐,评价《四个春天》:“平和的歌声,融在暖意盎然的日常角落,生命的真谛,诠释欢聚别离的终极孤独。纪录片固有的边缘性、控诉性,在明亮的心中消弭无形。”赵薇、黄渤、周冬雨、章宇先后为预告片献声;并获得巩俐、陈国富、周浩、王传君、章宇等多位影人的喜爱与声援。影片又先后感动周迅、陈坤、姚晨、朱一龙、江一燕、欧豪、章若楠、王源、王宝强等身体力行,分别用家乡方言为影片推荐助力,呼唤各地游子早日回家团圆,跨越山海,勿忘回家。诚如朱一龙所言:“《四个春天》是一部真正值得阖家观赏的电影,它打破了影像与生活间的壁垒,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我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回望自己家庭的美好。”江一燕则表示:“《四个春天》打动我的不止是家人之间深切的爱,还有久违的生活诗意,吹蒲公英,熏香肠,燕子来去……和无常的岁月来一场风花雪月的较量。”电影传递出来的温暖力量,也让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深有共鸣:“看完电影就想回家了”。春节将至,冬去春来,田地里又变得绿油油,树梢也又长满了叶子;土豆和辣椒,一次又一次结了果实;而门口筑巢的燕子,又飞回来了.....一个春天,是一年的缩影,四个春天,是全家人的守候。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9月23日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01陷入生活表面的圆满和安逸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02四十岁死   八十岁埋?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03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04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淡云风轻
2020年09月13日
昨天的热搜第一,挂了很久。“知名艺人黄子韬爸爸病逝,丧事一切从简,享年52岁。”黄子韬与父亲黄忠东旧照01消息一出,许多网友都表示愕然:才52岁,和我爸爸差不多的年纪,怎么说走就走了?今年8月,黄子韬曾在微博PO出两张自己与僧人的合照,配上了祈祷的表情。照片里他手持《普贤行愿品》经文,在信佛之人看来,诵读此经文可为在世父母祈祷福寿。当时很多人不明白他这是什么用意,再回首,原来一切都已来不及。记得2016年看《人物》对黄子韬父亲的采访时,特别惊讶一位父亲竟可以为孩子做到如此程度。黄子韬一岁的时候,半夜发高烧。恰巧当时医院没医生值班,黄爸抱着他在门口苦等了两个小时。那时候他就发誓,一定要学医。他花了五年时间,考到了医师资格证。后来不管黄子韬生什么病,药都是他亲手开的。图源@【人物】儿子想当明星,尽管他讨厌北京的天气、食物,还是停下前半生在青岛打拼的所有生意去到北京,给儿子打工。他的微博ID叫“子韬爸爸”,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支持黄子韬的内容。所有的话题,也都围绕着儿子在转。因为不放心工作人员做事,一个中年男人,自个儿摸索着饭圈文化,去成立粉丝会,给儿子当保镖,熬夜了解时尚圈,给儿子写伦敦时装周的宣传文案,做新媒体,处理舆论。所以网友这样评价黄爸:“他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儿子的梦想保驾护航。他是我见过最有魄力的父亲,他给了韬世间最深沉隽永的父爱。”而在公众视野里飞扬跋扈、极具个性的黄子韬,到了爸爸面前依旧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身上充满了被父亲保护而从童年一直保持到成年的率真。参加《真正男子汉》时,有个环节是给家里人打电话,黄子韬第一时间就拨给了爸爸,炫耀道:“我终于成为一个军人了。”后来父子俩一起参加了《闪亮的爸爸》,黄子韬一起床,就是找老爸。只要喊一声“爸爸”,黄爸准能在10秒内出现,解决一切难题。黄子韬父亲曾笑称自己的儿子太粘人。“他从出道,到韩国,到现在,天天爸爸我干嘛干嘛,任何一个事情他都会跟我说的。爸爸,这个事我怎么弄;爸爸,我吃什么。他就是有一种依赖,我们像父子,又像老师,又像兄弟。”这一声“爸爸”,黄子韬喊了二十七年。如今,他再也没有叫出口的机会,也不会再等来一声回应。黄子韬童年与父亲合照 图源@【人物】02还记得湖南省文科状元何润琪吗?九月八号,他正式踏入了清华大学。当天,陪他一起到校报到的,除了装了半个行李箱的书,还有妈妈的遗照。何润琪 来源@澎湃新闻生于农村长于山野的何润琪,高一时母亲意外去世。事发那天,何润琪的表姐和表哥到学校接他回家,路上二人异常的沉默让他惴惴不安。等走到家门口,发现家里开始办丧事了,何润琪才从邻居口中得知,是自己的妈妈过世了。“我当时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大脑一片空白,一直在哭,内心有种无法形容的痛苦。”死亡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降临,带走了心怀不舍的亡魂,收割了生者余下半生里眼底的星芒。遭遇丧母之痛的何润琪抑郁过,萎靡不振过。最后,是妈妈在弥留之际写给他的信,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要刻苦读书。”如今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个男孩终于实现了许给妈妈的诺言。“以前,妈妈在时,我遇到什么事妈妈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帮我解决,我梦想着我上大学了,要带妈妈一起到大学看看。现在,我上大学了,妈妈却看不到,所以我把妈妈的照片带来了。”王菲在《红豆》里唱,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年轻时以为她唱的只是爱情,如今才懂得,这是人生常态。所有的来日方长里,其实都暗藏着后会无期。03四年前的一个清明,听挚友提起他的母亲。母亲因为癌症过世,终年56岁。一些深夜里,他曾一遍又一遍尝试着去拨打母亲的手机,希望母亲能够听见,然后在梦里遇到她。他拒绝接近母亲曾经治疗过的医院,不忍再想起她在那里经受过怎样痛苦的治疗。他对广场舞避之不及,因为他还没看到过母亲白发的样子。他会发疯似地在网上寻找各种追悼会的视频,看着看着,就会潸然泪下。他结婚的时候,在婚礼最前面的位置,特意找了一把椅子,放上一束鲜花,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但朋友说:“母亲知道,并且她一定来了,为她的儿子祝福。”世界上少了一个人,而身处风暴中心的人,却失去了整个世界。死亡有一万道门,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退去。可一个人走了,就是真的消失了,抹干净在世上的所有痕迹,这比死亡更加残忍。有个读者曾在文章下留言。22年前,他16岁,父亲意外过世,那一天下雨。之后的22年,每当下雨,总是怀念。心也许没那么痛了,但每个下雨天,他都不会打伞。即使是开车,也要停好车以后去雨下站一会。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过了30岁以后,经常能听见死亡一步步靠近的脚步声。当你以为日子会一天一天的重复,昨天,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有什么不同。但有那么一次,时间开了玩笑,有些人就从此消失不见。你以为,父母永远都不会老。可不知道什么时候,餐桌上就少了一个吃饭的人。04看过一个日本的公益短片。第一幕,男人从会议室里走出接起电话,时间开始跳动。10秒之后,电话挂断,时间戛然而止。第二幕,男人在电梯里接起电话,时间继续往前走。15秒过后,电话挂断,时间再次停滞。第三幕,男人在饭馆收到了母亲发来的短信,从阅读到回复的过程,用了9秒。第四幕,男人的父母从老家来到他生活的城市,匆匆一别的见面,只有1分30几秒。2分零9秒,这是三个月来他与父母总共谈话的时间。如果按这么算……以后20年,他们花在一起的时间,只有3小时。这个男人,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站在路边小心翼翼问出“下次什么时候才可以聊天”的老母亲,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走上社会后,时间便被工作、聚会和应酬填满。总觉得时间还很多,现在正是拼事业的时候,却忘记了父母正在以我们追不上的速度老去。记得有本书里说,如果你和父母是异地,且他们现在已经60岁。假如父母都能活到80高龄,那么在父母剩余的寿命中,按照你每两周回家吃一次饭,加上过年那两天能够和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来算:20年X(26天X2小时+2天X7小时)=1320小时折算下来,此生,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55天。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写:“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常回家看看。这句话是土,却是家里那对老人最殷切的期盼。父母子女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会相处多久,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因为下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我们都不会再见了。想到爸妈的时候,别犹豫,就拨出一个电话吧。思念家乡的时候,不要等,就踏上回家的路吧。趁风光正好,他们还在。时间不等人,可他们永远在等你。-END-来源【王耳朵先生】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9月13日
生命初生初为父母,迎接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我们不仅收获的是喜悦,更多的是责任,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将来做好打算,不仅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良好的社会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到的人生道理,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地面对一切。欲望之争怎样引导孩子的占有欲?当小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能够表达他想吃什么,喜欢穿什么,有了选择意识,这就说明小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时,看到好的玩具,就想据为己有,孩子们会因为玩具而争抢,这已表明孩子的占有欲已经萌生出来了。作为父母,此时一定要正确引导,告诉孩子:“玩具再好,但不是我们的,是绝对不可以要的;即便是我们的,我们也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被分享的小朋友就会很开心,那么我们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了别人,让别人也得到了快乐,这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总结:孩子懂得分享,私心去掉了,心量就扩大了,能够做到“舍得”二字,就不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因为蝇头小利而做出违背原则,见利忘义的事情,从而培养出了孩子良好的品德,获得别人的尊重。嫉妒之心抚平孩子的嫉妒心,父母应该怎么做?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习气和思想同时形成,此时养成良好的心性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比自己优秀时,内心会失衡,从而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此时,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不能让这颗嫉妒心随意滋生。要告诉孩子:“小朋友这方面做得好,是因为他来帮助我们的,虽然你在别的方面做得也很好,但是他做得好的地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可以向他学习,把他优秀的东西学过来,就是我们的了,所以他在帮助我们,我们应该感恩他的帮助。”总结:父母在引导孩子时,既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教会孩子要多向别人学习,这不仅能教会孩子谦卑,还能让孩子多看其他人身上的优点从而学习。傲慢之心孩子的傲慢心,父母应该怎样对待?老话说:技多不压身,父母会给孩子报很多的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当孩子学会了一技之长,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演,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胆量,同时也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傲慢心非常容易滋长起来。首先父母就要摆正心态,不能希望孩子得到夸奖就让孩子过早地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即便听到表扬,父母先要警醒,然后要引导孩子:“长辈表扬你,并不是因为你做得有多好,而是对你的一种鼓励,希望你可以再接再厉做得更好。”总结:懂得教育的父母,会在孩子傲慢时,及时给孩子泼冷水,让孩子先认清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做得好而忘乎所以,安于现状,停滞不前。甚或是对别人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家败皆因奢,事败皆因傲,所以父母在平时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心理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孩子脾气不好、易怒,怎么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脾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后天父母娇惯的养成。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不一样时,言语、行为、动作就会发生碰撞,违逆了孩子的意愿,孩子就会闹脾气。此时聪明的父母一定要及时妥善处理,先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平复情绪后,要帮助孩子剖析问题所在,分析事情利弊,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下次如何避免,最后要给孩子鼓励。相信他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能够处理好,不会再闹情绪。总结:有远见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教会他如何解决问题,控制情绪。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亲人,没有任何人会一直迁就、包容、容忍孩子所犯的错误、发过的脾气,小孩子从小养成温和的性格,不乱发脾气,成年后走向工作岗位,处理人际关系就会游刃有余。其实能陪孩子走到最后的不是哪个人,而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从看到这篇文章起,就让我们做个有远见的父母吧。
发布者:淡云风轻
2020年08月30日
小时候,父母在孩子心中,是天,总觉得妈妈什么事情都知晓,而爸爸又特别有力量。父母就像两座大山,矗立在那里让我们心里充满安全感。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两座山不再伟岸,他们在我们面前变得小心翼翼,许多事不敢问,话不再敢大声说。小时候,作业不会写,爸妈会非常生气地说:“这都不会,上课干嘛去了?”而现在反过来了。当父母因为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反复问我们时,我们总是很不耐烦:“告诉你多少次了,怎么还是不会啊!”而他们也只是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或者难过或者默默地不再吭声,他们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                       之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幸福一家人》里一个片段,看哭很多人。儿子结婚后要和家人断绝关系,他理直气壮地说:“我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结果!”这位儿子是医生,医院里很多人实力都比他差,可那些人却能靠着父母平步青云,而自己的父亲只是个卖面的老板。儿子怒吼着斥责父亲,每天只会问饿不饿,却不能在事业上拉自己一把。父亲听到儿子的控诉后,愧疚得泣不成声,满头白发的他,对儿子鞠了个躬:“对不起,我没本事,让你受委屈了。”父亲不但没有指责儿子的不孝,反而愧疚自己无能。这一幕,看了让人心酸,也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缩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埋怨父母没本事,不能让自己飞黄腾达。锦衣玉食的父母只有少数,普天之下,更多的是普通的父母,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是为了孩子的口中饭、身上衣,他们却倾其所有。这些自认为很有本事的孩子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没价值”的东西,其实却是父母的一生。02有句话老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他们有时迂腐、有时太严厉、很固执、年轻时工作太忙很少陪伴你、读书不多、不懂教育、观念守旧等等等。但谁又是完美的呢?生养之恩大于天,宽容父母的过错,原谅他们的不完美,是人最基本的德行。弟子规里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爱我们的方式不对,做得不够好时,儿女还孝顺,才是儿女真正的德行。怎样善待父母,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人生功课。因为父母存在的价值,绝不是他们能留给我们多少财富。前段时间,高亚麟在《我家那闺女》节目里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初闻不明其意,细思深感悲凉。父母还在,不管你是30岁还是60岁,都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父母归去,我们就成了孤儿了。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起点,却无法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终点,这是人生最大的悲伤。有一天,当你回到家里,叫一声爸妈,空荡荡的房间里再无人回应。那时才感受到:有人唠叨,有人烦我们,在我们做错事时有人打骂我们,是多大的福气啊。a 如果你曾经在医院的重症手术室前彻夜守候过;b 如果你参加过亲朋好友的追悼会。c如果你感受过在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就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和家的全部意义。做儿女的,不管地位多高官多大多有钱,请不要把最差的脾气留给父母。他们也许“没本事”,是因为他们把本事给了你。03有人说真正的成熟与年龄无关,而是从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开始。父母也许很平凡,尤其是我们成年后,他们在经济和事业上能帮到我们的更少。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的眼界和观点可能也与我们格格不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因此而嫌弃和不耐烦,那些无法与父母和解的人,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不舒畅。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寂静老师说:“生命是一棵树,祖先是种子,爷爷奶奶是树根,父母是树干,子孙是树上的果子。那我们就知道了,祖先、爷爷奶奶、父母和我们,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的健康、事业、命运,都会受到父母和祖先的影响。祖先虽然看不见,却像种子一直影响整棵树一生的命运一样;虽然爷爷奶奶不常见,却像树根源源不断地给大树的枝叶花果输送营养一样。种子是酸的,果子肯定是酸的;树根如果在痛苦中,枝叶肯定不会好,果子也自然好不了。我们的生命是个组合体,不仅有父母的血液,还有祖先的精神在里面。我们所有的财富都是父母、祖先福报和阴德的化现。我们就像电灯,电站是父母、祖先、古圣先贤的能量,我们要做的就是连接能量,做一个使用者,连上了开关,一开,灯就亮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祭祀祖先,建立连接的通道,去感恩和承接来自祖先的恩德与力量。一个孝顺、懂得报恩的人,未来的命运怎么会不好呢?04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恩德第一,孝顺、供养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百善孝为先,孝顺之人天地也会护佑,所以,改命从孝顺父母开始。不孝顺父母,就是在大大地损福,怎样积福也没有这样损福快。孝顺父母的6种方法:1有时候要 “请求” 父母为我们做一点点事情,不是去消耗父母,不是把父母作为带孩子的“保姆”,而是让他们获得有用的价值感。对父母最好的孝顺:就是让他们感觉到被需要,给父母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接受父母的照顾;请求父母做你喜欢吃的菜;请求父母给你做点家乡土味;请求让父母给宝宝做衣服;出一点 “难题” 让父母去解决;2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曾经,媒体做了两个关于老人的调查。一个是:逢年过节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排第一的回答是:担心子女过年不能回家。另一个是:逢年过节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排第一的回答是:我节假日不能回家。两个问题,一个答案。对于父母而言,最好的礼物不是钱和物质,而是陪伴,常回家看看。重大节日尽量与父母共度;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给父母过生日;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为父母庆祝结婚纪念日;3过好自己的生活恩典君小时候很喜欢读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书,其中有一本书是专门写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皮皮鲁和419宗罪》,借此警示和提醒少年们不要“肆意妄为”。书中有句著名的话,恩典君从小就印象深刻:“对亲人最大的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你知道吗?我们所做的一切决定,那一端都连着父母的心。所以,我们给父母最大的爱,就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惊受怕。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搞好自己的家庭关系;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不惹事生非;4不给父母脸色看“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嗦。”“这事不用你管。”“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在父母面前,我们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甚至摔门走人。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顺中最难的是色难。孝顺父母记得和颜悦色,不要给他们脸色看,别让父母在我们面前变得小心翼翼。经常对父母微笑;不要对父母大喊大叫;不要批评父母无能;不要嫌弃父母啰嗦;不要抱怨父母什么都不懂;不要埋怨父母行动迟缓;5帮父母完成梦想其实,父母也是有自己梦想的人,或许就是因为碍于照顾我们,而把这个梦想深深埋在了心里。现在我们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照顾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反哺一下父母,帮助他们完成年轻时未竟的梦想呢?6带父母去旅游你有多久没和父母一起去旅行了?我们小时候总是说:等以后有钱了,就带着父母环游世界,享受人生。殊不知,给父母的爱,是等不了的爱,带他们一起去看世界吧!来源:自然的恩典
发布者:淡云风轻
2020年08月23日
眼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全能助手。假如生命只有24小时,手机会占去我们多少陪伴亲人的时间。妈妈请放下手机吧!                      短片展现了一位年轻妈妈与可爱女儿日常生活的场景,妈妈与女儿朝夕相处中,手里总是离不开手机,女儿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也布满了失落。妈妈请放下手机吧!短片展现了一位年轻妈妈与可爱女儿日常生活的场景,妈妈与女儿朝夕相处中,手里总是离不开手机,女儿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也布满了失落。渴望得到妈妈陪伴的女儿,在学校组织的诗朗诵会上,看到依旧在看着手机屏幕的妈妈,女儿中断了诗朗诵。倾诉了自己对妈妈想说的一段话,妈妈在惊愕中缓缓放下了手机,与女儿拥抱的那一刻,流下了后悔与激动的眼泪。妈妈,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啊!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他最盼望爸爸能抽出时间陪他做游戏,可爸爸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他。有一天爸爸答应晚饭后陪他去小区公园里散步做游戏,小男孩开心极了。吃过晚饭,他便兴高采烈的拉着爸爸手来到了公园。一路上爸爸的手机频繁的发出传送消息的嘟嘟声,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还是小彩屏的老电话,刚刚流行QQ。在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爸爸总是心不在焉,不时的回复消息。轮到爸爸藏时,他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就蹲在那里看手机,不时的嘟嘟声暴露了爸爸的位置,小男孩看到了三心二意正在发送消息的爸爸,失落极了。轮到小男孩藏时,他很认真的找好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他蹲在那里等啊等,始终没有等来爸爸找他。最终他等不及了,小心的把头探出去看向外面,却发现爸爸依旧在小路上看手机。小男孩十分难过。一个难得的亲子时光,就这样被无知的爸爸空过了。而这位爸爸到最后也没有意识到对儿子的关心陪伴有多么重要,他给孩子心灵留下难以抹掉的印痕!他苦心经营的在孩子心目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如今这样的例子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屡见不鲜了。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看手机,便把手机当作哄娃神器塞给孩子。这一塞给孩子给整个家庭埋下了痛苦的隐患,甚至会害了孩子一生!网上报道太多网瘾少年,花掉家里数万,无法自拔,父母制止就离家出走......类似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还有一些父母带孩子出游时因为自己看手机,使孩子发生危险丧于非命。谁能保证这样的新闻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在此奉劝各位家长放下手机吧,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最需要陪伴的!
发布者:瑾年
2020年08月23日
生命初生初为父母,迎接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我们不仅收获的是喜悦,更多的是责任,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将来做好打算,不仅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良好的社会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到的人生道理,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地面对一切。欲望之争怎样引导孩子的占有欲?当小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能够表达他想吃什么,喜欢穿什么,有了选择意识,这就说明小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时,看到好的玩具,就想据为己有,孩子们会因为玩具而争抢,这已表明孩子的占有欲已经萌生出来了。作为父母,此时一定要正确引导,告诉孩子:“玩具再好,但不是我们的,是绝对不可以要的;即便是我们的,我们也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被分享的小朋友就会很开心,那么我们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了别人,让别人也得到了快乐,这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总结:孩子懂得分享,私心去掉了,心量就扩大了,能够做到“舍得”二字,就不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因为蝇头小利而做出违背原则,见利忘义的事情,从而培养出了孩子良好的品德,获得别人的尊重。嫉妒之心抚平孩子的嫉妒心,父母应该怎么做?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习气和思想同时形成,此时养成良好的心性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比自己优秀时,内心会失衡,从而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此时,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不能让这颗嫉妒心随意滋生。要告诉孩子:“小朋友这方面做得好,是因为他来帮助我们的,虽然你在别的方面做得也很好,但是他做得好的地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可以向他学习,把他优秀的东西学过来,就是我们的了,所以他在帮助我们,我们应该感恩他的帮助。”总结:父母在引导孩子时,既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教会孩子要多向别人学习,这不仅能教会孩子谦卑,还能让孩子多看其他人身上的优点从而学习。傲慢之心孩子的傲慢心,父母应该怎样对待?老话说:技多不压身,父母会给孩子报很多的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当孩子学会了一技之长,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演,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胆量,同时也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傲慢心非常容易滋长起来。首先父母就要摆正心态,不能希望孩子得到夸奖就让孩子过早地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即便听到表扬,父母先要警醒,然后要引导孩子:“长辈表扬你,并不是因为你做得有多好,而是对你的一种鼓励,希望你可以再接再厉做得更好。”总结:懂得教育的父母,会在孩子傲慢时,及时给孩子泼冷水,让孩子先认清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做得好而忘乎所以,安于现状,停滞不前。甚或是对别人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家败皆因奢,事败皆因傲,所以父母在平时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心理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孩子脾气不好、易怒,怎么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脾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后天父母娇惯的养成。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不一样时,言语、行为、动作就会发生碰撞,违逆了孩子的意愿,孩子就会闹脾气。此时聪明的父母一定要及时妥善处理,先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平复情绪后,要帮助孩子剖析问题所在,分析事情利弊,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下次如何避免,最后要给孩子鼓励。相信他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能够处理好,不会再闹情绪。总结:有远见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教会他如何解决问题,控制情绪。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亲人,没有任何人会一直迁就、包容、容忍孩子所犯的错误、发过的脾气,小孩子从小养成温和的性格,不乱发脾气,成年后走向工作岗位,处理人际关系就会游刃有余。其实能陪孩子走到最后的不是哪个人,而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从看到这篇文章起,就让我们做个有远见的父母吧。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瑾年
2020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