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人 物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坠机发生时他以血肉之躯保护热核导弹重要资料完好无损。一张破碎照片、一段尘封往事、一份家国情怀,他甘做一颗祖国的铺路石,以身许国、始终如一。他就是郭永怀。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0年12月16日
​“说实在的,我说的水平多高吗?我觉得我的老师比我高,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当时文艺舞台不那么繁华,《岳飞传》一播出去,大家就都听到了;地利,我是个北方人,北方的普通话,不管南北都听得懂;人和,评书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太大,适合中国人听。得益于这几个优点,我占了便宜,走到今天我还得感激观众,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培养。”——刘兰芳 出身曲艺世家我的家庭是曲艺世家,我母亲姊妹三个,我的大姨跟窦贵山学东北大鼓,后来传给我的二姨,二姨又传给我的母亲,我母亲12岁就唱东北大鼓,会四十多段,专职唱单段,一直唱到32岁,解放后单段不流行了,她就改长篇,我打小就是在这种曲艺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刘兰芳先生早期演出照片(王印权老师提供)我姨母的女儿和两姨哥一直在沈阳演出,后来回到了辽阳,我常去听书。我姨母告诉我,你是这个料。等到1957年,家里太困难了,我就学《王二姐思夫》《封神演义》,自己写一段,说一段,在家里说唱。后来辽阳来了一位说书先生,是女大鼓书,叫杨丽环(音),清字门儿的,有人介绍我拜杨丽环为师,杨丽环一看我就很喜欢,我当时才十几岁,初中二年从学校出来就不再念书了。三年学徒一年效力,管吃不管穿。我这个女师傅是河南人,会弹弦,既能唱东北又能唱西河,还会唱河南坠子。师傅给我起的名字叫刘继红(音),我最开始是跟她学弦。 刘兰芳先生早期演出照片(王印权老师提供)解放前后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多半中国人的文化知识来源于听书、看戏,所以茶馆特别兴旺。有一次,鞍山曲艺团书队长杨成田先生到许长好茶馆说书,他说的是《杨家将》,我就躲在一边听书。他发现有个小女孩听书,就问我你是哪的,我说我母亲叫刘如莲(音),是唱东北大鼓的,他就知道了。后来杨成田老师去我家跟我母亲说,鞍山曲艺团招收说书学员,当时我妈特别高兴,因为可以少一个人吃饭,后来我就打个小行李卷儿跟着去了。在鞍山曲艺团的学徒生活进入鞍山曲艺团之后,我开始了学徒生活。过去的艺人保守,研究出个书道子,观众认可了,绝对不给你、不教你,叫“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口春”,“春”是行话,指艺术。你没钱了,我可以给你钱,但是我不教你能耐,因为说书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了,你会了,就抢了我的饭碗,鞍山曲艺团不那样。我们学徒时不许端大茶缸子,夏天不许穿裤头,趿拉鞋也不行,必须利利索索上班,学习延安座谈会的讲话,改造老艺人,我觉得那阵对我来说影响不小。孙惠文是我曲艺团的师父,赵玉峰是我的师爷,师爷那时已经70多岁了,他是西河大鼓东派创始人,平常教西河,不教东北,我只能旁听。他教《三侠五义》,我就记书道子,记词。有时他会说你手势不对,给你摆弄摆弄。师姐周兰君问我,你怎么都会这么多,什么时候学的?我说咱俩一块听的,我是旁听生记住了。那时候上午是学习时间,剩下时间要听两场书,比如从下午1点听到4点,听谁的都行。晚上6点半听到9点半,天天听。那时学习条件艰苦,阴暗的小茶馆没有玻璃,只是纸窗户。屋子里不管冬夏都有炉子,冬天时热水壶还可以取暖,夏天没有降温的。演员只要一上台就是仨小时,不许动,不能上厕所,中间可以休息十分钟,但只能坐着喝口水,喘口气,因为没给你预备厕所,尤其是没有女厕所。我现在可以说书3小时不喝水、也不上厕所,都是那时养成的好习惯。现在看来,年轻时吃点苦是对的,我感谢那个时候。第一次正式登台跟曲艺不搭边要说我的第一次上台,跟曲艺不搭边,居然是当主持人。十几岁时候,辽阳县成立了一个杂技团,我母亲把我送去给人帮忙,那阵叫报幕员。我先报幕,然后唱东北大鼓,给人垫场。后来辽阳县、辽阳市合并我就回家了。 刘兰芳先生早期演出照片(王印权老师提供)回家后不久我到了鞍山曲艺团,到曲艺团就不是单段了,要丁地。什么叫丁地,就是老师病了,不能演出了,就派几个学员去代替演出,当时有肖玉娥、周兰君和我。他们俩垫场,说《三侠五义》,他俩都说完了,剩下就是我了。我有基础,比他们明白点,《封神演义》中的片段、《申公豹》《姜子牙钓鱼》等等。真正出“穴”是在鞍山。我在曲艺团不到三年,1962年就正式演出了。但你是学员,没有好地给你,就去陶关屯(音),在鞍山的郊区。从唱大鼓书到说评书我说唱东北大鼓,实际也是说评书。说长书就是唱一段,说一段,说一段,唱一段,两功要齐头并进。当时,给我弹弦的闫春田老师就说,书你说地比唱得好,你要在说上下功。我的老师孙慧文先生也是说功比唱功好,我的说功特别像我的先生。 刘兰芳先生早期演出照片(王印权老师提供)后来,曲艺团解体,我被分配到无线电四厂当酸洗电镀工人,做线路板,浸银镀银。1971年前后,单位号召业余会演,我还是个工会的小干部抓了不多少节目,我自告奋勇要讲革命故事。演出时正好坐着一位军长,说这人改造得不错,叫她回来吧,我就这么调回来的。当时我是调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讲革命故事,我的先生从广播电视艺术团也调到这个队,我跟先生学过唱快板,跟他俩唱《备战罐》。我学完快板又唱京东大鼓,后来我发现说故事受欢迎,所以就改说故事了。我应邀到电台录了《海岛女民兵》《闪闪红星》《沸腾群山》《盐民游击队》《战地红缨》《矿山风云》等六部新书。录完新书之后,就说《岳飞传》,《岳飞传》一起来,就不唱了。我唱东北大鼓得的奖不少,像《红枣情》《千里送婴儿》《义犬救主》《满族单鼓》等,其实我唱得比说得好。《岳飞传》一夜成名1963年,我参加中国曲协主席陶钝主持的辽宁省新书好书座谈会,从那时候知道要搞新书,我就录了6部新书。当时录一年的书就给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作为奖励,能打开听声音,我的先生老王说:“我除了爱你就爱它。”新书播出之后,鞍山电台的编辑李喜元说录部传统书吧,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回家跟老王商量,他说录《岳飞传》吧,这是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好书,歌颂民族英雄岳飞的,你过去又学过说书,拾起方便,可书道子已经烧了。后来多亏曲艺团的副团长师智富,他是图书馆馆长出身,他拿出一本《钱彩原著》。正好1961年前后,杨成田老师教给我们《岳飞传》,给我们所有学员念书道子,1962年在黑龙江省衡山的时候,我也说过《岳飞传》。一部书上百个人名,刀枪盔甲都不一样,书道子虽然烧毁了,但我还是有印象的。我和先生根据我的记忆,开始了《岳飞传》的整理编创工作。 刘兰芳先生与爱人王印权创作评书《岳飞传》(王印权老师提供)我的先生王印权政治素质比较好,拿掉原著中的封建迷信,吸收其它曲种的精华。戏剧《柜中缘》就是岳雷招亲的故事,原来老书上没有,我们把它移过来,增补一段就是《岳雷招亲》。我们加工整理过程很艰难,我跟先生轮班倒,我写他看,他写我看,后来写着写着就糊涂了。有一次我晚上写完了第二天他一看,“你睡着了写的吧”。我一看谁跟谁也不挨着,一天天都忙迷糊了。 评书《岳飞传》一夜成名(王印权老师提供)全国64家电台节目交换,《岳飞传》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播放。有一天团长让我去鞍钢演出,有车来接。当时车刚进鞍钢正门就停下来了,鞍钢各个门都有大喇叭,大喇叭哇啦哇啦的,接我的工会主席说兰芳你听这是什么。我一看行人都下了车,推车、低着头,我说中央哪个首长故去了,默哀呢?他说不是,听《岳飞传》呢!他说不但这一个门,鞍钢四个门都这样,只要这个钟点一放《岳飞传》,行人都停下来,低头听,听完再走。这我才知道《岳飞传》的影响,从那之后,就是全国各地山南海北的影响了。从政与业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6年中组部将我调干到中国曲艺家协会任党组书记。当书记的八年半我不演出,就做领导工作,但是我没忘了的根本,我这个公务员是说书说来的,所以节假日不休息,一律都去录书,我每年有15天年假,再加上节假日和休息日,我歇个三天两天就开始录书,这8年来我录书没断。之后我不当党组书记,只当中国曲协主席才演出,这才有了赢利和收入,我没有怨言,我赢得老百姓的口碑,终生受用。 2016年2月20日,刘兰芳先生在马街参与中国曲协的演出  2016年2月20日,刘兰芳先生在马街为老百姓说书这期间我做的最多的就是道德模范宣讲,第一届道德模范由我一个人在中央台播出之后,中央文明办到各省下发继续播放,有100家电台播出了,反映很好,一共103集。宣传道德模范,讲中国故事,谁也讲不过我们啊,我希望搞曲艺的应该多宣扬道德模范,旧书新说新评,做好传承,为我们的曲艺事业添砖加瓦。至今我连续参加了六届宣传道德模范故事活动。  2017年7月27日,刘先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授徒传艺,传承在肩说好书要重点掌握三门技巧:第一是说单段,单段雕刻得非常完整,一个头发丝也不许差;第二是说长篇书,只有说长篇书才叫说书人,说书人不讲败笔,英雄永远不死,所以一部书说三个月或者一年,得有编的能力;第三是制造悬念的技巧,说书人在茶社两个小时至三个小时为一个段落,电台23分半钟,电视台20分钟,要适应在不同的时间制造悬念,勾挂连环,单扣双扣连环扣,明笔暗笔倒插笔,这个要练。另外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定要心中有数,不能口无遮拦。2016年2月19日,刘兰芳指导东北大鼓小艺人盛阳说唱东北大鼓 2017年10月24日,刘兰芳与徒弟刘朝进行传承教学片的拍摄我除了带徒弟,一直关注评书的发展。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有演出场所,要有书馆,书馆里出人才。我从斗室小茶馆走出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没有捷径。当年,每年365天,我们要说300天书,腊月二十三封箱,正月初二再开书,书馆其实是年轻人的实践场所。在社区办个茶社自娱自乐,说书、唱快板、说相声、唱大鼓,可以轮回演。我们的艺术,就是由小变大的,由老百姓培养起来的。  2017年7月27日,刘先生参加吉林辽源活动直到今天,我还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努力,努力把自己的艺术推上一个新台阶。我的前一代文盲多,看书识字是后学的;我这一代基础是中学生;我的下一代人是高中大学生。但愿以后都是有文化、有文凭的新的说书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我希望我的徒弟一辈要比一辈强,千万别断代。  2016年2月19日,刘兰芳先生走访看望马街老艺人注:本文内容选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抢救性记录成果口述访谈稿,经过王印权编辑校对,原载于2019年6月刊《侨园》杂志,有删改。来源:"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发布者:南溪
2020年12月14日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张桂梅一个无比响亮的名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许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张妈妈”许多年前一次次目睹贫困女生辍学悲剧张桂梅心中萌生一个梦想办一所免费高中让大山女孩有书读不被理解,甚至被挖苦、嘲笑张桂梅始终没有放弃梦想终于她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2008年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成开学12年间,这所学校让1804名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张桂梅严以治学、脾气火爆时常手举小喇叭,督促学生珍惜光阴但严厉的背后是她对大山女孩的殷殷期盼和最深沉的爱她没有房子、没有财产十几年来一直住学生宿舍63岁的她身患20多种疾病每天早上起床,脚疼得不敢着地但她仍咬牙坚持每天陪伴学生晨读、上课、自习她点亮了无数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最让她欣慰的是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归大山选择去最艰苦的岗位学生们经常对她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致敬!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12月13日
徐中玉(1915年2月15日-2019年6月25日), 著名文艺理论家,学者。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41年又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国文学部。历任中山、山东、同济、复旦、沪江诸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时期出版编著五种,后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七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五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1952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历任系主任、名誉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和《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主编等。作品多次获全国奖。2014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等共同倡议,恢复开设因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而中断的大学语文课程,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1981年,教材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为新中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中玉先生一直躬行于大学语文教育领域,是该领域的灵魂人物,在他看来,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新版《大学语文》的序言中,他写道:“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考虑,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章来源于:中国历史网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12月08日
余生很长,不必慌张慢生活,是一种奢侈品。我们坚定认为美好的田园生活存在幻想中、影视中、诗句中,就是不容于现实。我们阅历不足,沉淀不够,做不到离群索居,不问世事,更做不到一个人自给自足。所以,我们苦笑着说,童话都是骗人的。                                 但是这时,李子柒出现了。她一袭飘逸红袍,或者复古典雅的粗布麻衣,或骑着马于深林,或者步行在山间田野,是那样的相得益彰。我们跟随着她的视频观察着她眼中的生活,感受着清晨湿漉漉的阳光,看着幼嫩的芽破土而出... ...她全身散发着返璞归真的灵动,像仙子般闯进我们的生活。前几天,李子柒的YouTube频道突破了1000万。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达到13.45亿,据第三方数据网站noxingluencer估算,单是广告分成,李子柒每月就能获得人民币339万-662万。我们一边羡慕,一边质疑。凭什么,是这个看起来安安静静,不争不抢的的姑娘,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异军突起?凭什么,她不焦虑,不着急,不随波逐流,却占尽了时代的红利?李子柒是一个成熟的生活艺术家什么是成熟?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三观渐稳,知天命而不怨天,了世俗而不尤人,明方向而不懈怠,不迷茫,不从众,可称之为“成熟”。李子柒从小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4岁外出谋生,足够自立;从大城市归来,不放弃事业又能陪伴家人,证明不惑;她在微博写下:“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努力去做。或许会失败,但至少不会有遗憾。”她对自己的命运已有清晰的认知。她拥有一个成熟的内心,一个强大的灵魂。不依靠颜值,不打造人设,让粉丝聚焦于内容本身,她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她的视频从不看镜头,总是忙着自己的事,没有过多的言语,你来或者不来,她都是如此。“她是一个才女,同时,她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别人都在消费美,但李子柒,是在创造美。视频中的很多空镜头,见天地、见众生,似烟若梦,但拍摄过程却是跨越了山山水水。为了拍摄日出,她需要深夜上山,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堆里吃力地生起篝火,望着天边,等待黎明。砍下翠竹做围墙,捡来枯枝,做灯罩;清晨采摘来的花枝,装扮房间;桃花开了花做糕,白布从染色到裁剪一气呵成,典雅又不失质朴;长裙骏马,在山水白云之间穿梭。她像一个跨越时空而来的仙女, 却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她能让从小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小朋友,都能细细了解,粮食如何种植,如何收获;如何染布、如何裁衣... ...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不怕麻烦,一个5分钟的短视频素材就需要拍摄2000多条,哪怕会因做手工而受伤仍然在坚持... ...梦想重要,家人重要,生活本身也很重要,她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这离不开她那份成熟的心态。反观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二十几岁却难以达到自立,带着无知和恐惧仓皇间就进入了社会战场,锋芒毕露的我们,溃不成军,然后,陷入无尽的迷茫。学校和家人没有教过我们到底如何解决生活中面临的物质问题,如何挣钱,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规划自己的一生。毕业之前,成绩就是一切,可是毕业后,却只拿工资和社会地位来衡量我们,可生活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还有更多必要不充分条件。我们空白的人生阅历让我们无法统筹兼顾所有事,无法预判风险,突然面对荒野求生模式的人生,我们充满恐惧。朋友圈沦陷为了商业街,每个人都在明确表达自己的欲念,活跃得好像一条快渴死的鱼。我们的不成熟和她的成熟形成了鲜明对比。梦想和现实,为什么不能兼顾?大众对李子柒式生活的质疑更多的是,她凭借自己一人的劳作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有人惊呼她活在了梦里,而李子柒却说:“拍片子和过日子是两回事。”当有人问起,是何时学会了各种农活时,她说:“不是学会,是不得不做。”“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在2017年5月发布的致谢视频中,李子柒写道:2万余条素材,来来回回按动开关4万次,按每条素材走25步来算,步行约260公里。梦想面临的第一个阻碍就是生存问题,我们或许被逼无奈到异国他乡谋生,又或许我们被逼无奈重回家乡发展。不禁感慨,生不由己,身也不由己。她出生在四川绵阳的大山里,自小父母离婚,父亲早逝,李子柒的父母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14岁时李子柒只身前往城市打拼,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漂泊生活,先是在餐馆做服务员,一个月工资300块,打烂一个盘子、一个碗都要赔,很多时候到手只有200多。睡过公园椅子,连续啃过两个月馒头,甚至去酒吧打过工。这部分经历是磨难也是馈赠,她在陌生的城市学得一技之长,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家乡的奶奶。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她下定决心回家陪老人生活。这成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把现实分成两半来过,一半是创造理想中的生活,一半是不为大众所知的一地鸡毛。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然后,她成功了,原来梦想不只是在远方。苏秦说:“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一句话道尽人生悲酸。但是李子柒告诉我们,远方不一定实现梦想,家乡不一定是苟且。国外网友在李子柒视频下方的评论,多是赞赏和感谢,有人甚至受到她的鼓舞,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发现在向往“归园田居”这件事上,世界人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一种迫切180度翻转自己生活的渴望油然而生,我想成为最好的自己。”“我的理想生活,一只狗两只羊。”“理想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想逃离钢筋水泥,去森林里生活。”“从李子柒的视频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静。”好像没有她不会做的东西,辛夷花煎饼,紫薯做糕,酒酿山药桃花丸子,木兰花采来入菜;马儿下崽,她封上一坛马奶酒;柿子红了,她摘下晾成柿饼,栗子落地,她便拾起来制成栗子酱。“这么一比,我这生活算个啥,一事无成一无所学。李子柒的视频里,我已经看到了她亲手制作的万物。”有人赞叹,有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有人建议迪士尼应该出一个以李子柒为原型的公主。“希望迪士尼出一个李子柒为原型的公主。”“狗、羊羔,动物围绕,她已经给和自然融为一体。李子柒,迪士尼公主本主。”她的梦想很小,不去争抢,不去讨好;她的梦想很大,要在现实中创造一处世外桃源。她做的很好,然后大家隐藏起来的田园梦想被她勾了起来。李子柒,一个掌握自己人生节奏的女子 记得有一本书上说:美妙人生的重点是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然后心无旁骛,为之痴迷一生。李子柒,找到了可以为之痴迷一生的事情,美食美景应和四季,每时每秒皆是风景,一天忙碌一天安眠,一季忙碌一季安心,仿佛一切都在安排之中,生活是如此的简单又充实。最近有一位朋友很是苦恼,他的家人总是拿邻居家的孩子和他比较,总是有人告诉他,有人升职了,有人结婚了,有人孩子两岁了,回家被指责没有车、没有房、没有女朋友。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被打上“一事无成”的标签,我们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到底哪里出了错?其实每个人都不能肯定的说,我完全掌控着自己的人生。有的人16岁,就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一直推远梦想;有的人20多岁,赚很多钱,却过得不开心;有的人年至30岁,还在不断改变想法;有人早早结婚然后重回单身;有人30岁前跑在你前面,30岁以后跟在你后面... ...你读过很多书,看过更美的风景,就再也回不到过去角落里,不得不在撞得头破血流后,苟且于现实。走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然后发现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的心境。李子柒由自己的心境创造了自己的环境。远方有梦想,身边有家人,两者之间,她选择第三条路。融不入的远方,不再拼命去融,美丽的灵魂可以独自盛放。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性子”的李子柒,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一条难走的路,却不想柳暗花明一切都开始好转。不妨做一个像李子柒那样通透人,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妄图一眼看到未来,不设想一句话概括人生。因为,余生漫长,不必慌张。十点视频原创作者:汪洋,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美好生活的90后小仙女。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12月08日
上周,霍启刚现身沙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官宣正式报名参选2020年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竞逐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组别立法会议。还公开表示,希望可以利用立法会平台,善用多年累积的经验、人脉、资源,为业界做好服务。消息一出,全网沸腾,都是一边倒的支持和喝彩。而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郭晶晶陪同亮相,与霍启刚十指紧扣,力挺老公:“支持霍启刚的决定,相信他一定能做得很好。”霍启刚言语之间,也毫不吝啬对太太的称赞:“未来路充满挑战,一路走来,庆幸有家人支持,感谢太太前来见证重要一刻。”前几天,郭晶晶、霍启刚因为三个孩子,舍弃了原本200平的房子,终于搬进了价值1.6亿的豪宅。向来怼天怼地,杠精附身的网友纷纷感慨:“终于有个富婆样子了。”有人说,踏进豪门圈子的女人,从此就是生娃机器,生活里除了争家产就是斗小三。郭晶晶却凭借一己之力,活成了豪门媳妇里的一股清流。01贵妇圈子查无此人肥皂厂里甘当女工香港的豪门贵妇圈,五光十色,只有郭晶晶是透明的。别家阔太太出门保镖左右拥簇,开party把十万块一斤的松露当雪花洒着玩,买杯咖啡都得豪车开道。而郭晶晶每次都是素着一张脸,穿着简朴,在小街巷里的打折店扫货。有时候穿着一套睡衣就出门了,仿佛自己嫁的豪门只是个噱头。贵妇自然少不了首饰,别家阔太太把握每一次露面的机会,在各种社交场合秀名表、鸽子蛋钻戒、稀有彩宝,动辄千万上亿的价格。郭晶晶的手腕上永远绑着5毛钱一根的电话圈头绳。就连出席抗战胜利日大阅兵这类的盛大典礼,也都是扎着这个发圈出镜。再对比下豪门阔太少不了的奢侈品包包,LV,CHANEL,爱马仕……黑金的,镶钻的,限量的,拎在手上就值一套房。郭晶晶挎的就是个3、5百块钱的尼龙材质买菜包,还反反复复用了好几年,落落大方接地气。贵妇圈查无此人的郭晶晶,也乐得自己的透明,甚至低调到连个人微博都没有。一如霍启刚说:“不管是运动员时期,还是现在成家过日子,晶晶一直都很朴实。”就连这次武汉疫情捐了7000万的医疗物资,还得藏着掖着。亏得@媒体人张晓磊在微博爆料,才稍稍溅起一点点水花。各路媒体争相想要采访郭晶晶,等找到她后,却发现她又加入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志愿者队伍,在肥皂厂的一线当女工,切肥皂、分发口罩。而后还和义工组织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到贫困家庭里,为孩子送上急需的防疫物品,教导小孩子如何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顶着“千亿儿媳”的称号,却把自己活成了工厂女工的模样。只因心中那个从未动摇过的信念:“这个社会给了我很多,我需要回馈这个社会。”为什么我说郭晶晶嫁的是个“假豪门”?因为她从没把“豪门”当回事。一个人想要在复杂的圈层里独善其身很难,可郭晶晶从没因环境而改变初衷,依旧活出了自己的本色。02最硬气豪门儿媳她哪儿来的底气“晶刚”组合恋爱曝光伊始,郭晶晶就一直被指责“攀附豪门”,外界也都说这是灰姑娘嫁给王子,丑小鸭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故事。于是去年,邓亚萍在《中国体育英雄联盟》里采访郭晶晶,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嫁到这样一个家族)你有考虑过门当户对吗?”郭晶晶毫不犹豫,自信满满地回答:“没有。有压力的是霍启刚。”此前也曾有媒体抱着看好戏的态度试探问她,对于嫁给霍启刚这样的豪门有什么想法。郭晶晶不以为然 ,微笑着霸气宣言:“他是豪门,我还是冠军呢,豪门很多,冠军可没几个!”几个细节,也能窥见跳水皇后在霍家的地位。当年大婚,霍启刚亲自设计婚礼请柬,主动把郭晶晶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前面,以示尊重。千人婚宴上,公公霍震霆特意致辞,感谢郭晶晶“下嫁”霍家。婆婆朱玲玲也表示:“能娶到郭晶晶这么一个好媳妇,是霍家的荣幸。”第二天,以毒舌著称的港媒一改以往对郭晶晶“拜金女”的称呼,宣传口径一致变成了“跳水女皇下嫁霍启刚”。08年北京奥运一结束,为了庆祝郭晶晶斩获3枚奥运金牌,霍启刚还特意定制了“OLYMPIC1”(奥运第一)的新车牌,以女朋友扬威奥运为荣。就连霍启刚求婚的时候,郭晶晶都毫不在意,回答的是“I will。我将会嫁给你,但不是现在。”因为她一个人跑去了英国,用半年的时间学习英语,学时尚设计,涉猎广泛。回国后又在人民大学商业管理学院继续学习课程,去之前就提前修了100多的学分,自己还专门请了英文教师学英语。把会计、市场学、股票学了个遍之后,她以更加独立骄傲的形象站在了霍启刚的身旁。霍启刚曾说:“晶晶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宝藏,一开始我喜欢她的坚强,沉稳,高EQ以及冠军的光环,可是相处这么久,我总是能在她身上发现新的打动我的东西。”你是豪门阔少,我是奥运冠军;你帅气多金,我优秀独立;我嫁你是锦上添花,你娶我非雪中送炭;你很好,我也不差。为什么我说郭晶晶嫁的是个“假豪门”?因为她自己就是真贵族。没有豪门背景,却把自己活成引以为豪的靠山。不附庸,不依赖,不将就。她身上被外界贴满了标签,承受了无数的非议,可对她而言,她唯一的标签就是自己。她身上的光环,也仅来源于自己。“豪门很多,可世界冠军郭晶晶,只有一个。”03“狠人”郭晶晶推翻“豪门”定义郭晶晶刚生完第一个孩子,就默默搬出了霍家。理由是:不想参与家产纷争,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生活环境。不得不说,郭晶晶,好狠一女的。当外界在关心郭晶晶到底能不能迎合豪门规矩的时候,豪门少爷霍启刚却已经默默适应了平民生活。搬家全靠自己,背着农民工同款蛇皮袋一趟一趟来回跑,连买菜送的小葱都不放过。去超市购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用的还是环保购物袋下班后买打折的面包。买一个收纳盒还要挑挑拣拣大半天,研究价格计算性价比。有了孩子后,这股“狠劲”自然而然也扩散到了儿子的身上。连公公霍震霆都感慨郭晶晶是个严厉的“虎妈”。规定作业写不完就不能玩,哪怕是爷爷来了也不例外。“要让他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规划自己的时间做事,而不是随心所欲。”儿子霍中曦4岁的时候,郭晶晶和霍启刚就带着他一块去地铁站参加妇联的公益筹款活动,借以告诉他“人要常奉献爱心,温柔对待世界”。儿子5岁时,郭晶晶带他去参观了自己的母校,向他传达“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价值观。去老家查看捐助了好几年的卫生所,一家三口衣着朴素,不仅给儿子介绍卫生所的设备,还着重对儿子强调:“你开始懂事了,要了解一切都不是必然的,精神要薪火相传……”儿子6岁时,郭晶晶又带着他去体验插秧,扎扎实实地在地里忙活半天,教育孩子“勤俭节约,饮水思泉”。干完农活后,霍中曦对朴实的农家大锅饭,没表现出丝毫挑剔。后来女儿出生后,郭晶晶仍旧坚持“被锤炼过的孩子才能独当一面”。大冬天,两个小家伙撸起袖子,认认真真地拿海绵给爸爸当“洗车工”。这种言传身教,向孩子传递信仰,树立良好规范的教育,才称得上真正的贵族教育。毕竟再珠光宝气的奢侈品,也比不上一个人胸有丘壑,眼中辽阔。为什么我说郭晶晶嫁的是个“假豪门”?因为她重新定义了豪门圈层里,放任孩子穷奢极侈、锦衣玉食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只要有郭晶晶在地方,“豪门”不仅不“豪”了,还变得非常平民。身家百亿,依旧朴素务实。“她并非社会投射的少奶奶形象,她绝对不是,亦不甘心如此。”04网上有句话叫,把自己变成女王,然后去遇见国王,而不是女郎遇见臭流氓。女人越独立,活得越高级。从平凡出身,到奥运冠军;从傲骨贤妻,到严厉虎妈。郭晶晶是一点点把自己修炼成了女王的模样,所以才能够不卑不亢,没被“豪门”两个字压塌了肩膀。做公主的“豪门宠物”还在等骑士拯救,做女王的郭晶晶早就可以为自己加冕。愿所有女性都可以凌驾于生活之上,如郭晶晶一般,靠自己的能力戴上王冠,定义和主张自己的人生。-END-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12月08日
9月1日,北京大学本科新生报到,此前几度登上热搜的钟芳蓉,开学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之后,小镇姑娘钟芳蓉备受瞩目。各大网站上和她有关的话题、视频收获了超过4亿的点击量。开学前,钟芳蓉收到考古圈寄来的各种礼物,并受到业内大佬的鼓励——这与网上对她评头论足、声称考古专业“冷门没前途”的键盘侠,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出身贫寒的姑娘,没有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却在关键的人生节点,不随波逐流、不唯利是瞻、选择内心所爱。这不是简单的鲤鱼跳龙门,而是更高维度的人生选择。钟芳蓉凭实力上北大,而对她指手画脚的键盘侠,只能上网。钟芳蓉,赢了。钟芳蓉从来没想过,自己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事情,会引起一场舆论风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她因报考名校“冷门”专业,被媒体推向风口浪尖,成了一名“非典型学霸网红”。“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只是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比起讨论钟芳蓉优秀的成绩与“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身份,公众似乎更乐于指点女孩的未来——“辛苦念了这么多年的书,就为了读一个不挣钱的专业?”“虽然话有点难听,但是说实话,考古挣不了钱。”“18岁孩子的向往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优秀的人在哪里都发光。”“质疑”与“鼓励”同在,矛盾中,这也是“现实”与“信仰”的博弈。这个夏天发生的一切对于钟芳蓉一家来讲,都是一场喜悦与无奈并存的“意外”。在此之前,钟芳蓉只是普普通通的“小镇姑娘”,和周围所有的孩子一样,上学,考试,偶尔想想未来。因为家里并不富裕,父母在她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便到广州打工。留守农村的钟芳蓉念到小学5年级,才在老师的建议下,转学到市里的一所私立学校读书。彼时,每年1.2万元的学费对于钟芳蓉一家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他们近乎倾尽所有。村里人不理解,只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早晚都要嫁人,不用那么高的文化”。对此,钟爸爸很难认同:“都是一样的,读书不分男女。”钟芳蓉这些年,钟芳蓉与父母谈心的机会不多。每年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全家团圆。每当父母回家时,钟芳蓉都会站在马路上张望等待,但当真的见到父母时她又会莫名紧张:“很久没见,有点不好意思。”钟芳蓉参加央视《面对面》专访提起父母这样略显生疏的亲子相处模式于这个湖南小镇很常见——在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地方,外出打工是一个家庭唯一的出路。如此,钟芳蓉很早便知道,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她理解父母的难处,也体谅他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只是偶尔想起,也会心疼与遗憾。钟芳蓉提起父母哽咽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钟芳蓉没有着急查询分数,甚至还打算好好睡个午觉再看成绩。对于刚刚过去的高考,她没什么太多的期待,也不太担心最终的结果。她说:“我自认为临场发挥有点糟糕……我一直觉得自己考不上(北大)。”“再差一本应该会有吧。(这)就差不多了吧。”钟芳蓉回忆高考没什么太多的内心波澜,钟芳蓉选择对高考顺其自然。然而,身边的人却很难像她一样淡定。得知成绩后,父亲激动得直掉眼泪,老师在电脑前对着分数欢呼,校长带人扛着几大箱烟花炮竹走了30多里乡间道路到村里报喜。这之后,在没有与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钟芳蓉仅有几分钟就决定要报考北大考古系,因为她从小便喜欢,而且也做好了为此奋斗一生的准备。后来,当被问到是否可以将考古事业坚持下去时,这个年仅18岁的小女孩斩钉截铁地说:“我对一件事情就算不喜欢,也可以做下去,喜欢的话会坚持更久。”实际上,身边人对于钟芳蓉报考考古系的事情也并不感到奇怪与意外。在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中,钟芳蓉成绩很好,也很安静,喜欢文史,讲起汉代历史会“让人目瞪口呆”:“她真的很适合去做这一行(文史相关工作)。”钟芳蓉同学在某问答平台上的评论考一个好分数,去一所好大学,念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为其努力、奋斗。这本是一件最值得庆幸与高兴的事情,可在众口难调的网络世界中,一切都“变了味”。钟芳蓉微博回应报考北大考古系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系的消息传遍全网之后,最初冒出的声音并不友善。绝大多数人对此抱怀疑态度,更有人直言不讳“这是个天坑专业”。质疑声中,钟妈妈也有担心,毕竟在此之前她对考古的认知,只是“研究古董的”。她也曾想过让钟芳蓉换个专业,但最终作罢:“什么专业能赚钱我们不懂,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因为她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她要去实现她的梦想。”钟芳蓉母亲谈及女儿报考北大考古系为了奔赴热爱,钟芳蓉选择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极其“冷门”的专业。身边人选择支持,但她的这一做法,显然没能让所有网友满意。有人奉劝她“分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人劝告她“考古可以是爱好,但做职业真的不合适”。早已被生活捶打过的“明白人”,迫切地想要这位18岁女孩,在梦想开始前认清现实,选一条相对好走,并短期内就能看到回报的“热门”之路。网友评论从某些方面看来,这样“过来人”的警告也许是出于好心。然而换另一个角度去想,这份“好心”这下隐藏的,其实是一种长久以来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有人都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最终却妥协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只是,如果“理想”皆因冷门与不易放弃,那“现实”又会剩下什么?如果我们这个国家、社会的所有人,都只去追求收入好、有“钱”景、回报快的事业,那么,我们这个民族,会成为什么样子?当越来越多的人追名逐利时,又有谁,在守护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在钟芳蓉被争议包围的那几天,考古界前辈樊锦诗先生托人送来的一封信和一本自传,给了女孩极大的鼓励——在决心探索考古领域时,她深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在那封给钟芳蓉的信中,樊锦诗写道:“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这是樊老对后辈的叮嘱,同时也是她此前人生的真实写照。樊锦诗先生1962年,还在北大考古系读书的樊锦诗,经学校安排,与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此前,课本中对敦煌石窟亦真亦幻的描写让她心生向往,然而就当她带着满心期待拜访这片土地时,眼前的一切都出人意料:“全都是沙漠、戈壁,没水,没电,但是有狼。”敦煌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让生于北平,成长于上海,从小就家境优渥的樊锦诗很不习惯。因为水土不服,身体极度不适,她在实习进行到一半时,便被送回了北京,离开时她想:“看也看过了,以后便不再来了。”樊锦诗在敦煌实习时住的宿舍一年后,樊锦诗完成学业。毕业时,她被分配到敦煌研究所工作。当地环境恶劣,而且在当时并不受重视。樊锦诗父亲担心女儿的身体和前途,在得知消息后,赶忙写了厚厚一沓信向学校领导“求情”。樊爸爸希望女儿能尽快将这封信转送出去,然而樊锦诗却犹豫了:“我没转(送),倒不是因为我有多高尚,而是因为自己之前已经明确表态,要服从分配。”“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老一辈人质朴的信仰,成为了樊锦诗最初“守护敦煌”的理由。这一年,她25岁,在最好的年纪,去了最荒凉的地方。青年樊锦诗1963年,樊锦诗远赴敦煌莫高窟,开始了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征程。现如今,敦煌因“石窟”、“壁画”闻名天下,但在樊锦诗初次踏足这片土地时,目之所及,皆是破败。因为长时间受不到专业保护,在1907年至1925年间,西方列强不断对莫高窟进行偷盗,藏经洞内超过5万件经书被洗劫一空。作为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这样的掠夺无疑是毁灭性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莫高窟内的许多壁画、彩塑,已经开始脱落与倒塌。敦煌莫高窟早期照片看着满目疮痍的文物,想着散落在外的经书,樊锦诗满心悲痛。眼前的一切都在提醒她,守护敦煌,已是刻不容缓。下定决心后,樊锦诗跟着老师常书鸿(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段文杰(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潜心致力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研究,从此在戈壁深处扎下根。樊锦诗(左一)与同事们多年间,樊锦诗日日待在干燥、闷热的洞窟里。她走遍了这里大大小小735个洞窟、参与修复了4.5万平方米的壁画、2415尊泥质彩塑全都和她打过照面……修复后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多年坚守,樊锦诗成了“敦煌的女儿”,人们敬佩她为保护莫高窟所做的一切,她却说,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自己的丈夫,彭金章。与彭金章结婚时,樊锦诗已在敦煌扎根。因为工作原因,夫妻二人每隔1、2年才能见面,剩下的时间,只能通过千里鸿雁传书,遥寄相思。青年樊锦诗与爱人彭金章长时间的两地分居让她们备受煎熬。终于,在异地分居19年后,彭金章决定放弃在武汉大学的事业,追随妻子的脚步,共同守护敦煌。“我还没有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如果爱人不支持,我早就离开了……”在樊锦诗默默守着敦煌的那些年,彭金章也在默默守着她。老一辈的承诺和思念都很长久,做一件事,爱一个人,都是一辈子的坚持。老年樊锦诗与爱人彭金章随着敦煌的经济与周边旅游业不断发展,莫高窟成了当地的著名景点。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樊锦诗知道,这是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文物的“消耗”。洞窟内的文物与壁画的保存,对环境湿度与温度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游客一批批地涌入,呼出的气体与乱涂乱画行为,对它们来讲都是一种“伤害”。修复后的莫高窟第61号洞窟为了避免文物被损害,同时也为了永久保存下敦煌莫高窟的美景,樊锦诗带头发起了一项极为困难,但同时又“功德无量”的工程——“数字敦煌”。即,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用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展示敦煌之美。樊锦诗在数字敦煌制作现场2016年春天,该项目成功上线,从前被公认“不可再生,不能永生”的壁画,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得以被永久保存。“数字敦煌”技术下的莫高窟285号洞窟“数字敦煌”首次上线那天,樊锦诗守在电脑旁笑得一脸灿烂,那时,她78岁了。今年,樊锦诗82岁,从实习那年算起,她已坚守在敦煌整整58年。半个世纪一晃而过,从前风华正茂的小女生,已是满头华发。众人敬佩她的付出与毅力,但她说:“到敦煌待个几十年没什么了不得的,那些老前辈们不都是(待)一辈子、一辈子的吗?”“其实,我也没想到我会在这里50多年,也许真的是命该如此。”现如今,樊锦诗有时会到洞窟后面的土山上看看,那里长眠着她的前辈常书鸿与段文杰。她偶尔也会想起从前和前辈一起抢救莫高窟的日子,那时她不懂,“他们是怎么待下来的”,如今她自己给出了答案:“如果计较得失,我早就离开敦煌了。”一人,一事,一辈子,樊锦诗说她无怨无悔。在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护人”的努力下,莫高窟得以受到保护,并闻名世界。而在中国,这样的坚守,又何止“莫高精神”一种。罗哲文,一个拂过众人心头不会激起太大涟漪的名字,然而提起他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努力,所有人都会为之一震:作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亲自参与八达岭长城的修复工作,并起草了长城申遗文本,直接推动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罗哲文与长城的“缘分”,大概要从上世纪40年代末说起。1948年,罗哲文24岁。受老师梁思成的嘱托,他徒步登上了八达岭长城,从此开始了万里长城探索之路。很久之后,罗哲文仍记得自己拍下第一张长城照片时的场景。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充足,留在照片上的,是发白的长城和它投射在山坡上的黑色影子。彼时的八达岭长城只有断壁残垣,方砖四处散落,周围荒草丛生、落叶满地。青年罗哲文(右一)那是罗哲文与长城的初次邂逅,不算美好,甚至略显狼狈。但这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还是引起了他的好奇。这之后2年,罗哲文被指派进行长城修复工作,而第一站,便是八达岭长城。那一天,罗哲文先乘火车到达八达岭车站,然后骑着小毛驴上山考察。后来他回忆道:“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已经很晚。当时的八达岭满目荒凉,夕阳照着山上的长城残骸。我想起当年戍边的战士就在这儿待着,当年的长城一定非常的雄壮。”罗哲文在长城修复文物,讲究“修旧如旧”。为此罗哲文和建筑工人们,只好到山沟里一块一块收集塌下的青砖,从沙土里挖掘砖块,作为修复长城的原材料。如此坚持多年,才有了八达岭长城如今的壮美。罗哲文(左一)在工作中“断壁残垣古墟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朝赐上金戎刀,要使长龙复旧观。”这是罗哲文在修复长城时所作下的诗歌,那时他不会想到,这条帮助长城复旧观的道路,自己一走就是整整60年。几十年间,罗哲文与团队,主持建立了第一个长城研究机构山海关长城研究会,提出了“长城学”这一研究学科。他撰写的有关长城的文章,被收入中学和大学课本;梳理的长城维修方案,至今仍是全国长城修护的决定性依据。罗哲文(中间)在长城申遗现场2003年,79岁高龄的罗哲文,与团队沿着丝绸之路,历时近一个月,艰难寻访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迹。他穿越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并在那里确定了罗布泊汉长城的存在。罗哲文在楼兰超过半个世纪,罗哲文始终奔波在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路上,同行称其家中的电话,为“文物保护120”。在城市化建设与古典建筑矛盾日益尖锐时,罗哲文一次次挺身而出。京杭大运河申遗、守护平遥古城、北京团城“保卫战”、转移清音阁……在他的努力下,“古典”与“现代”终得和平共处。罗哲文工作现场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成员,罗哲文喜欢跟着年轻人四处考察。骑着不算新的单车、穿着洗到发白的外套,抽着自己卷起的旱烟,将喜欢的好酒灌在小二锅头的瓶中,闲暇时与年轻人抿上一口,这便是罗哲文最快乐的时光。罗哲文(前 白衣)8年前,88岁的罗哲文老先生驾鹤西去。弥留之际,他留给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后辈继续努力”。出征苍穹,不求名利,惟愿后继有人,守护锦绣山河。在整理罗老遗物时,学生们在其书法作品中,发现了一首梁思成先生的诗:“登山一马当先,岂敢冒充少年。只因恐怕落后,所以拼命向前。”回望历史,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的,还有很多人。曾昭燏,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出身显赫,却甘愿为文物保护事业放弃国外事业。抗战时期,她在战火中转移文物,极力阻止故宫文物南迁,成功将852箱已经运到台湾的文物,运回了大陆。而这其中便包括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后母戊鼎。商后母戊鼎一生忙于考古事业,曾昭燏不曾结婚,面对非议她说:“我早已将自己嫁给了博物馆。”曾昭燏朱学侃,“9·18事变”后,为保护故宫文物不受日寇损害,他与同事走水路,紧急转移文物,因体力不支与光线不足,他未曾注意舱盖已经打开,一脚踏空,坠身舱底,重伤身亡。后来,那些他舍命保护的文物全都安全了,可他却再也不能亲眼看见了。这一年,他刚刚32岁。工人将内阁大库未经整理的档案搬出“七七事变”时,为看守国宝、保护故宫,多次拒绝“优先保护”的马衡、马彦祥父子;集聚在午门前预备南迁的故宫文物为阻止周庄被毁,直接站在推土机下,高喊:“即使杀身成仁,也要力保古镇”的阮仪三……阮仪三他们很难上热搜,不会一夜成名,也不会一夜暴富,但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被他们用一生温柔守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都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可无声,不代表无用;无名,不代表要被轻视。相反,他们是这个民族中无比珍贵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众人才能看见文物、看见历史、看见泱泱华夏千百年的文脉与骨气。平遥古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宇宙无垠,人间百态。有人选择向前展望星辰大海,有人自愿回望解读瀚海阑干。这不是“冷门”与“热门”的对立,这是“前进”与“传承”的融合。京杭大运河所以,那些为钟芳蓉前途担心的看客,大可不必过于忐忑。也许在她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那一刻起,她便已被心中的坚守,带到了更远、更美的地方。在那里,她会循着前辈的脚印稳步向前。就像《无问西东》中说的那样:“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择一事,尽一生,终不悔。这是文人的傲骨,也是这个年代最不该被遗忘、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坚守与信仰。名利场中匆忙前行的人们,请适时停一停,看看脚下这片美丽的土地,并为守护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送去祝福和掌声。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12月08日
这两天,因为纪录片《时代我》的播出,大家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身上。随之而来的,是老爷子首次曝光的三个孙女:袁友晴(16岁)袁友清(14岁)袁友明(12岁)三孙女随爷爷一样衣着朴素,说话质朴。留着一样的娃娃头,言谈举止间显露出良好的家教。三个名字都是老爷子亲自取的,还都和天气、粮食有关。大孙女出生时,正好雨过天晴,所以叫袁友晴;二孙女出生在雨水节气那天,所以叫袁友清,小名大米;小孙女出生时星空明媚,所以叫袁友明,小名小米。“魔稻祖师”果然名不虚传,是真真把“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刻进了自己的骨血里。老爷子的三个孙女这几天已经刷屏,今天,耳朵想聊一些可能你还没听过的,袁老先生的父亲和母亲。01 1905年,袁隆平院士的父亲袁兴烈出生于江西德安。当时的袁家开始弃农经商,迁居县城发展。因经营有方,家道日盛。大家族分家,袁老爷子的祖父袁盛鉴在县城北门建宅,取名“颐园”。袁盛鉴是读书之人,科考中举,曾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从旧式读书人成为新型知识分子,袁盛鉴非常重视孩子教育。袁兴烈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视知识为一切,后来考取了南京的东南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在县里担任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后又受到西北军的爱国将领孙连仲的器重,做了这位上将的秘书。这样的学历和履历,放到现在,也是一等一的人才。老爷子的母亲华静,是一个非常知书达理、贤惠慈爱的知识女性。她出生在扬州的富商家庭,从小就被父亲送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文化艺术和礼仪。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小学任英语教师。恰巧就在这期间,她与时任校长袁兴烈结缘。爱情开始萌芽,故事也由此展开。02 1930年的9月7号,袁兴烈一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年轻的父母或许已经失去对孩子起名的兴趣,在姓名一栏只填下写了三个字:袁小孩,乳名二毛。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华静怀抱1岁的袁隆平,旁边是哥哥隆津当时接生的新手医生林巧稚,后来成了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是全国妇产科第一大权威。而这个在出生时略微有些被忽视的孩子,在几十年后成为了14亿人都尊崇的英雄。一代大师给另一代大师接生,似乎命运,早就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切。 协和医院档案记载着袁隆平出生时的有关情况袁兴烈和华静,希望袁隆平能够继续仕途,光耀门楣。于是,1936年,不满6岁的袁隆平被送到了汉口最好的小学读书。可这个选择,却给袁隆平种下了一颗背道而驰的种子。武汉小学一年级的一次郊游,老师带班上的孩子,去学校附近一个企业家办的园艺场。彼时恰逢6月,园艺场内桃红柳绿,好不漂亮,这让儿时的袁隆平迸发了学农的兴趣。70多年后,当袁隆平再次回想起儿时的这次经历,称它美妙清晰,又恍如一场梦境。可梦境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战火打得支离破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几个月后,武汉失守。03 袁兴烈和华静带着几个孩子,开始逃难。离开北平后,先后辗转湖北、湖南等地。疾病、疼痛、饥饿和死亡,成了时代和这个家庭的伤痕。可哪怕条件再艰辛,父母对五个孩子的教育,从未有过丝毫放松。不论停留在哪个地方,袁兴烈都会把孩子们送去上学。战火纷飞的时候,母亲还会给袁隆平读尼采。后来,袁隆平回忆道:“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是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我们家自祖辈起,就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我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幸运的。”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华静也非常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开发智商。她说:“孩子们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为了方便孩子理解,她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化作故事,用仲夏夜晚的故事时间,开动孩子们的思绪。有一次,母亲讲的是粮食和土地的故事:“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后来,华静还带着袁隆平和袁隆津去了供奉着炎帝雕像的“神农洞”。她让兄弟俩向神农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表达敬仰之情。礼毕,母亲告诉他们,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位先贤曾经在五千多年前,创耕耘,植五谷,训禽兽,尝百草,为民疗疾。这些故事,让袁隆平对脚下的土地燃起一片敬意,奠定了他理想的基础,以至未来的一生。04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年,19岁的袁隆平即将报考大学。儿时的田园梦,和战争时食不果腹的景象不断交织。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袁隆平想要在新中国建立起富饶的新农村,可是,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科长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从政。袁兴烈叫来妻子与儿子共同商讨。父亲见儿子低头不语,便问:“隆平,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袁隆平回答得很干脆:“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父亲反问:“想成为一个身上充满庄稼味的学者吗?”袁隆平回答:“试想一下,这人世间倘若没有庄稼味,而是充斥着铁血味、硝烟味,该是多么可怕!”仔细思忖儿子的想法后,父亲选择尊重他的意见,同意了儿子的选择。最高级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母懂得及时放手。1949年8月,袁隆平告别了南京,也告别了父母。赶往他心目中的第二故乡,走进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即现在的西南大学。袁隆平母校袁隆平曾把自己比喻成一颗种子,如今,这颗种子选择回到孕育了他的土地。4年之后,袁隆平又一次面临了选择:我该到哪里去?他想要留在重庆的农业科研单位,可学校发出号召,号召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袁隆平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母亲说过的话:“土地是生命之源。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都与国土紧紧相连,国土是最神圣的。”于是他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写下一行大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别了,母校!别了,龙门浩!别了,重庆!他说自己是一颗种子,既然是种子,那么不论扎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青年袁隆平05 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又穷苦的黔阳县的青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开启了时长20个春秋的教学生涯。宿舍简陋,条件极其艰苦,他总是会想起童年和母亲的一番对话。那时他在嘉陵江学游泳,从河里捡到了一枚闪闪发光的河流石。小伙伴说是钻石,他欢天喜地地拿回家里,送给喜欢收集石头的母亲。母亲告诉他:“这是一块漂亮的河流石,但它不是钻石。钻石的色泽真实而自然,质地非凡。同样,人生的色泽倘若是真实而自然的,那么他的气质也是非凡的。”袁隆平问:“什么是人生的色泽呢?”华静微笑回答:“虚荣不是,浮华也不是;得意的脸不是,骄傲的心也不是;名位不是,权势更不是。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正是这番话,一直激励着袁隆平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杂交水稻探索之路。有句话说,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受到管制,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回看袁老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父亲的格局和母亲的智慧,早已浸入先生的骨血里。如今90年过去了,今天也恰逢袁老先生的阳历九十大寿。90年前,中国尚处在食不果腹的年代。90年后,袁隆平院士喂饱了14亿中国人。他把一生的时间,都交给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交给了每一颗饱满的稻穗。为此,他错过了父母亲的最后一面,错过了子女的成长,错过了和妻子相依相伴的时光。他真的老了。因过度劳累吸氧 翻书的手,控制不住地颤抖06 小时候,袁隆平随母亲在庭院乘凉,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母亲告诉他,天上的每颗星星,都与地上每一个有名望的人物同属一个星座。他会怀着好奇心,常常凝望星空,试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星座。1999年,袁隆平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小行星命名仪式。一颗8117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母亲华静曾对袁隆平说过:“上帝给你的不会太多。”于是袁隆平总是不断重复:“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这个曾经把自己比喻成种子的老人,如今改口说自己是一株水稻。他说:“我本根植于红土地,沐浴着阳光,而后甘愿将沉甸甸的稻穗奉献给人民。”纪录片《时代我》的最后,记者问袁老先生现在最关心什么?他一如19岁时的那个自己,回答得干脆:“最关心杂交水稻。”有人说,人的一生,也可以比作四季。少年时代是象征播种的春天,青年时代是成熟的夏日,壮年时代象征收获的深秋,老年时代,则是人生的严冬。惟愿袁老先生的旅途里,永远春光明媚,不惧寒冬。故事暂时告一段落,在梳理这些袁老的家庭往事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借鉴、思考的地方,而这,也是耳朵决定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父亲决定孩子能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一个好情绪善沟通的母亲,           一个有格局有视野的父亲,           才是孩子在这世上最珍贵的礼物。心态、意志、教养、价值观,           才是种植于孩子心中最无可估量的财富。家庭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           会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与你共勉。资料来源:《袁隆平传》作者:祁淑英央视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纪录片《时代我》-END-【王耳朵先生】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