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社 会
全部 |社 会
前几天,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温暖的事。一天晚饭过后,朋友习惯性打开视频和同事聊天。七十多岁的奶奶觉得很神奇。看到老人期望的眼神,朋友给老人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并教她使用微信。可是由于年纪大了,眼睛不好,记性不行,就连简单地打开微信,奶奶都总是找不到。后来,朋友拿纸给她画了一个“微信”,把所有要按的地方圈起来,并写上大大的字。在朋友忙的时候,老人就一个人戴着老花镜,用手指笨拙地对着屏幕按。一个月后,老人已经对“发视频”轻车熟路。她点开手机通讯录,拨通子孙和老姐妹的手机号,笑呵呵地说:“喂,我是品珍啊,你加我微信吧!”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沉默的老年人,需求正在被忽略。01社会,要等一等走得慢的人在信息时代,大多数年轻人拿着手机,就能走遍大江南北。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世界就像突然对他们竖起了屏障,每种尝试,都弥足艰难;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试探。 7月28日,辽宁大连,一个老大爷在乘坐地铁进站的时候,被工作人员拦下。工作人员要求老人出示健康码,老人不停地反问:“什么健康码?没有人给我,你没给我。”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不停地强调:“请出示健康码。”在第一名工作人员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保安出现了,拦在了老人前面,大声呵斥:“请配合工作,出示你的健康码。”直到最后,老人依旧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码。3月20日,江苏镇江,火车站北广场,几位老人正准备上公交车。突然得知没有健康码不能上车,于是使用老年手机的老人,被几位乘客赶了下车。其中有一位老人顺利上车,因为他有智能手机,可他不知道怎么使用健康码。旁边一位热心的大妈,主动向他伸出援手,但大妈弄了半天也没有成功。20分钟过去后,车辆仍然没有启动,车上的乘客等得不耐烦了,于是他们开始辱骂老人。在乘客们的叫喊声中,老人颤巍巍地下了车。他们就像被隔绝在了文明之外。车门的那头,是他们奋斗出来的新世界;车门的另一头,是走得慢被迫留在后面的他们。同一天,黑龙江省黑河市,一个小区防疫卡口,一名老人同样因没有健康码,无法正常通行。现场视频显示,老人称自己手机是老年机,仅能接打电话无法扫码,男工作人员表示:“不扫码就别想从这儿过去。”情急之下,老人试图硬闯。工作人员阻止过程中,两人发生肢体冲突,拳脚相加。最终老人面部受伤流血。手机也摔坏了,只能无奈地反问:“为啥呀?为啥呀?”在这条新闻下,有人义正言辞地批评这位老人,也有人呼吁多加仁爱老人,但过一段时间,他们可能都会忘记这件事。唯有因为这件事受伤的老人,会用一辈子去思考,为什么这个社会,对他们如此的冷漠与狭隘?落在老人一生中的雪,只有他自己能全部看到。02社会,要给每一个人尊严林肯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但在如今的社会,那些不会扫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是无力购买智能手机的人,并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2018年,一则“老人为买票下跪”的视频,曾闹得沸沸扬扬。据该老人自己介绍,他今年58岁,来自安徽宿州,在上海做绿化工作。临近春节了,他想买票到苏州女儿家看看。为了买到票,他连续跑了火车站6趟。每次都早早而来,但都是失望而归。工作人员表示,高铁的二等座已经没有了,“我这里只卖到7日,你要去网上看8日、9日的票”。听闻需要上网购买,老人只得无功而返。之后执勤民警在与老人交谈过程中,老人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他原以为买一张票,背起行囊就能去看望女儿。谁知道新时代,在他面前立起了一座大山。即使丢掉尊严,也无法翻越。看过这样一句话,“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他们对待弱势群体的良心。”一个人性化、有温度的社会,应该尊重“快时代”背景下的老人,保留他们“慢速度”的权力。03社会,要记住被遗忘的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65周岁的人约1.8亿。而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也就是说,大约有5亿人是不上网的。这1.8亿的老年人,首当其冲成为了互联网的遗忘者。上个月,微博。一个普通网友发文:“这个社会对老年人是极其不友善的。”他说在华西医院的门诊大厅,一些老年人被堵在门口,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只能手动填写纸质表格。眯着眼写了好一会,终于进入门诊大楼,却被告知因疫情取消现场挂号,要下载手机APP预约。什么是APP?要如何下载?下载之后要怎么办?老年人的疑惑,没有人能耐心帮他们解答。他们只知道这个社会,正在遗忘他们,正在抛弃他们。年轻人的生活水平愈来愈高了,老年人的疑惑却越来越多了。他们不明白:商店为什么不收人民币了?医院为什么不能手动挂号了?火车站为什么买不到票了?超市买东西为什么可以自己结账?路边的自行车为什么一扫就能走?他们的器官在衰竭、头脑在变慢,但社会却没有给他们喘气的机会。我们终有一天也会变老,也会跟不上变化的节奏。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我们又该何去何从?04我一直以为高科技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期望。可我忘记了,还有一群被遗忘的老人,他们渴望被理解。冰冷的网络智能,随意改变他们花了一辈子,才熟悉的社会规则,然后告诉他们:“对不起,由于超过65岁,新的规则下,你已经被时代抛弃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新事物轻而易举,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想学也力不从心。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进步的同时,多关注老年群体的利益。在普及电子健康码的同时,也给老人提供纸质健康码;在地铁入口,可以设置老人专用人工通道;在推行线上支付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留下现金窗口。只要我们多想一点,老年人就会便捷许多。没有人会一直年轻,每个人最终都会变成老人。本文来源:瑾一,来源:北驿(ID:beiyi01)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8月23日
或许你也还曾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在谈及1937年的时候,有一个地名多次出现:上海四行仓库。83年前,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入侵上海,淞沪会战打响。结果大家都知道,我们节节败退。但是战役的最后,有一支军队却奉命留守,这就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这是一个“求死”的任务,可正是这群求死的同胞,成就了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83年后的今天,历史与现实终于交汇。当我看完《八佰》,走出电影院的一刹那,内心翻涌一如江河奔腾: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段慷慨悲歌。今天,耳朵想写下《八佰》背后的20个故事,聊聊影片不为人知的台前幕后细节。01一封家书“玉芝吾妻爱鉴: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第一次看到预告片中这名战士留下的家书,瞬间热血,随之泪崩。看完电影之后才知道,这样的人,原来不是一个,而是每一个。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元组织官兵们写下298封遗书。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封信,却也是他们的遗书。他们或为人夫,或为人父,或为人子。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们却告诉世界:“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02一碗酒酿圆子电影的开篇,是一位老奶奶的旁白。四行仓库保卫战打响的时候,她还年幼,对战争的记忆,只是好喜欢吃那一年的酒酿圆子。后来,在电影里,我们听到一个小女孩,喊着吃酒酿圆子的声音。而隔着苏州河的另一岸,战火连天。这个细节动人真实,也有些残酷。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吃到酒酿圆子的甜,是因为有人在拼尽全力去守护。03一组数字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守军有多少?400多人。为了迷惑敌军,团附谢晋元对外宣称800人。可你不知道的是,谢晋元率领的第524团一营作为加强营,原本确实拥有近八百人的兵力,但是在之前的战役中,全部牺牲。此时已经是第五次补充兵员,很多战士不过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压根没有多少作战经验。而他们面对的敌人,不仅装备精良,且穷凶极恶。想起《悟空传》里的一段话:“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八佰”,不只是一组数字,更是一种民族精神。04一匹白马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电影中,困在战场里的那匹白马,像极了守在四行仓库的士兵。从一开始的慌乱惊逃,到战场上的无畏驰骋。白马的蜕变,也是战火中人的历练。那才是这个民族浴火重生的希望——生不畏死,悍不服输的生命力。05一群乌鸦战场上乌鸦随处可见。每一声啼鸣,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这不是人类该来的地方。所以,在电影里我们才会听到谢晋元的那句,“这里是地狱”。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年轻的学生、街头的混混、花季少女都可以义无反顾地冲进枪林弹雨之中。没有人不怕死,只是那些甘愿赴死的人,都有自己必须要守护的东西。06一只孔雀赌场女老板豢养的白色孔雀,在电影中惊鸿一瞥。看似歌舞升平的苏州河南岸,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般岁月静好。就像这只孔雀,虽然不用面临生死危机,但是失去了自由。公共租界里的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在自己的土地上,出入租界却全凭外人决定,这是一个民族的痛。这才有了八百壮士奋勇抗敌后,民族意识的唤醒:教授、商人、戏子、记者、赌场老板……为了支援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而是所有中国人的战争。要么被奴役,要么反抗。07一个名字赵子龙,这个英雄的名字,一直贯穿在电影之中。欧豪饰演的端午,问李晨饰演的山东兵齐家铭:“我们供的都是关二爷,为啥你这是赵子龙?”李晨回答:“关二爷那是兄弟义气,赵子龙护着国呢!”最后端午怒冲天台面对敌人,他的形象在弟弟小湖北的“梦”中,与赵子龙单骑救主的形象重叠在了一起。我终于明白,这个国家为什么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因为在我们的民族之中,赵子龙这样的人,一直在。08一个称呼电影里有一个称谓,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山东兵从一开始就喊端午“小孩儿”。这里包含着大哥对小老弟的关爱,但是在山东兵拿起皮影演起赵子龙,唱出那句“汉室中兴待后生”的时候,我突然眼眶一热。抗战中,有多少后生奔赴战场啊。如果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和平年代,他们本该是父母心疼的孩子。永远别忘了,就是这样一群又一群“小孩儿”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今天的光明与和平。09一块蛋糕电影中,年纪最小的小湖北被“老兵”小七月,赠予过一块蛋糕。起初善良的他不愿独享,想分给七月,但是被七月以其年龄小需要长身体拒绝。后来小七月在战场中牺牲,他终于独自吃下那块蛋糕,狼吞虎咽。那一刻,他从心底,已经长大。战火中,每一个人都被迫快速成长。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要让自己强大起来。10一个人的七班《八佰》中,有一场洗澡戏。登记的士兵点名的时候,一整个七班,只有魏晨饰演的朱胜忠走进了洗澡间。花名册上的其他人,名字都已被红笔划去。这就是战场的残酷,谁都不知道下一秒,曾经朝夕相对的战友,是否还能和你一起报到。但只要有一个人在,军魂就还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如今我才读懂了这句话的深意。11一首歌一河之隔的公共租界。女歌手Eva,在窗前高歌一曲阿利亚比耶夫的《夜莺》,让北岸的士兵们一时魂牵梦绕。Eva在影片中是中国和白俄罗斯混血,这首歌是俄国音乐家阿利比亚耶夫,在监狱里写给爱人的。在战争的阴霾下,亲人和爱人永远是每个人身上的那根软肋,同时也是每一个战士心中最坚硬的铠甲。这世间所有的苦难,总要降临,那么就请远离我们深爱的人吧。12谢,晋元《八佰》中,谢晋元的一口广普让人印象深刻。这个从小就学习优异的广东孩子,刚刚20岁就在国立广东大学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谢晋元的长子谢继民曾回忆,父亲在和同僚谈论抗战时说过的一句话:“我死也不相信,这么大的中国会亡国。”于是才有了那首:“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83年后的今天,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晋元路、晋元高级中学、晋元公园、晋元体育中心、晋元纪念广场……这一个个地名,就是后人在对他说:谢,晋元!13陈树生的遗言“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在敌军高举钢板组成的“龟壳阵”面前,曾一时间陷入死局。这时候,一位年轻的战士身上捆满手榴弹,纵身一跃。临死前他只给母亲留下了一句遗言:“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位战士名叫陈树生,牺牲时年仅21岁。他本是湖北利川人,因家乡遭灾,进城当小伙计,18岁时加入88军。直到今天,我们也没能找到陈树生的家人。他这一生,也没有一张照片留下。14真正的演员电影把我们带回了1937年那个真实的战场,这是400多名跟组演员,在开拍前用7个月的军事训练换来的。近身爆破、高楼跳跃、寒冬入水……曾经“八百壮士”的经历,演员们也都要亲身走上一遭。看了《八佰》,你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员。15真实的战场1500名工作人员,499天筹备,230天拍摄时长,1∶1实景还原出1937年苏州河北岸战场原貌……300多公斤烟油,5吨旧报纸,5万个地面子弹……这就是打造出《八佰》的剧组,向我们呈现出的最真实的战场。这是一群电影人的初心,也是一名中国人,对那段历史最真诚的敬意。16张译的“哭”端午发现张译饰演的老算盘想要做逃兵,拿着枪威胁他不让他走,但是老算盘不断地哭诉。一声声“我求求你”,磕了一个又一个响头。他有个未过门的媳妇,却至今没有见上一面,他好想好想活下去。因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真哭,也是真磕。连镜头后的导演都为之动容落泪。张译的演技,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不疯魔,不成活”。17欧豪的“病”除了张译,还有一个演员让耳朵印象深刻。那就是欧豪,从曝光的幕后花絮里,我了解到从进入剧组的那天起,欧豪就开始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用不吃不睡,来“体验”角色在战争中的状态。拍戏过程中,他摔倒过,受过伤,磕掉一块肉。没有自己的镜头,他就独自待着,也不和人交流,他想大家会觉得“这孩子咋了?”他病了吗?看完电影我发现,他这份痴,让他成为了观众最有代入感的角色。从他的视角,第一次直面战争,置身战场浑身战栗,感受到真实的恐惧感,却最终成长为战士。18电影龙标800号《八佰》电影龙标:800号。这个巧合,也许冥冥之中,是身为后来人向英雄最崇高的致敬。19爱哭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之前,我有预料《八佰》会很好看,但是我不知道它竟然如此好哭。在我不止一次地擦拭眼角泪水之后,我终于明白:《八佰》感动我的不止是电影的情节,更是融入中国人骨血里的那份血性,那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真情流露。20一面墙壁影片的结尾,定格在了一面布满弹孔、伤痕累累的墙壁上。那面墙曾经见证过“一个民族的新生”,如今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2015年0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之际,作为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成开馆。那久攻不下的四行仓库,那些在抗战中悍不畏死的中国战士和中国百姓,凝聚成了中国人最硬的骨气。212020, 从疫情到洪水再到外界嘈杂的声音,很多人都说中国太难了。不仅要和疾病作斗争,国外还有一堆闹心事找上门,经济上打压我们,合作上封锁我们。有人不禁要问,艰难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但是回望1937,回到那一年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其实我们已经有了答案。没有什么可以摧毁一个不服输的民族。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END-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8月23日
在这一期跑男活动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想想鼻头依旧有些酸楚。朱亚文、白宇看着那28个满满装满粮食的垃圾桶被倒入车中,一时的沉默。他们该去怎样形容呢,5000多斤,全都是食物,就这么浪费了,并且这仅仅是一个地区,我想他们除了心酸,更多的无奈和惋惜。                                 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认知中似乎有吃不完的粮食,所以现在的人们好像都忘记了曾经有多少人因为食物的缺少饿死街头。还记得1942年河南的那场大饥荒吗?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饥荒之一。这场大饥荒的范围还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安徽。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导致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有多少家庭因为食物不足把孩子送走,大人们挖尽野菜,甚至吃虫子,听河南老一辈人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东西吃,饿了就吃榆树皮,有时候连榆树皮都吃不到,因为树皮已经被扒光了。就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不敢奢求白面,只觉得玉米粗糠就是人间美味。能吃窝窝头是一家人最幸福的事。这样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我们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我们的生活太方便了,所以我们体会不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究竟有多么辛苦,我们做不到换位思考,反而一味的浪费农民的劳动成果,或许每个人都以为我不过是一点食物没有吃,能有多大点事,可是我想说没有一粒食物是无辜的,那成堆的食物垃圾不正是散落各处的粮食堆积起来的吗? 中国粮食够不够?2019年7月8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谈梦想谈担忧谈身体!央视专访袁隆平,信息量有如"超级稻"》的文章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明确表示:"中国差不多14亿人口,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要进口一部分。袁隆平: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记者: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袁隆平:不可能了。但是有缺粮的情况,不可能饿到那个程度。记者:可是好多人都说咱们中国不缺粮食,粮食够吃了。袁隆平:没有,中国差不多14亿人口,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要进口一部分。我举个例子:大豆也是不够吃,我们中国人吃豆腐,每年进口大豆七八千万吨。记者:您看到这个数字什么感觉?袁隆平:现在国家还有钱买粮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要饿肚子。这个是问题,是大问题。正因为袁老忧国忧民,年过90高龄的他,仍担任着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还带领团队在山东、浙江等多个省份建立区域试验种植基地,示范种植海水稻近两万亩。袁隆平为什么为令人敬仰?因为他在那个无比艰辛的岁月里,带给人们富足的食物,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我们应当记住前人的努力,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衣一食,来之不易。不要等到,懂得饿的滋味,才知粮食珍贵。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瑾年
2020年08月23日
原创 我是拾遗君 拾遗物语看《八佰》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01前几天看了《八佰》,本来没打算写点什么,但这几天争议四起,所以我也想谈谈观影感受。关于《八佰》,如果你抱着看“纪录片”的想法,真的就别去看了,免得看了生气,因为它的确不够真实。它只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其中有很多虚构的情节。如果你抱着“是不是美化哪党哪军”的想法,真的也别去看了,免得看了心堵,因为其中有些场景确实很壮烈。但如果你抱着看一部电影的态度去影院,《八佰》还是值得一看,因为它的确是一部难得的华语战争片。但如果你抱着中国人的身份去看这部电影,《八佰》就很值得一看,因为你会从中明白我们这个民族为何会绵亘五千年。02日本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天正十八年(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开始念叨一句话:“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所谓“唐”,就是中国。可“遗憾”的是,丰臣秀吉至死也没完成这个伟业。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野心更是极度爆棚,“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为了征服中国,日本开始长远谋划。经过数十年筹备后,1937年7月7日,日军打响了侵华战争第一枪。当时日本对外宣称:“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03“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为什么日本这么狂傲自信?我们来看看几个对比就知道了。首先,我们来看看中日经济对比。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GDP超过100亿美元,而中国GDP只有13.6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8倍。日本工业产值超过60亿美元,而中国工业产值不到2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30倍。日本当年钢铁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钢铁产量只有4万吨,日本是中国的145倍。…………也就是说,日本是一个工业国,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04其次,我们来看看武器对比。1937年当年,日本生产了1580架飞机,而中国一架也造不出来。日本生产了300辆坦克,而中国一辆也造不出来。日本生产了30艘军舰,而中国一艘也造不出来。日本生产了744门大口径火炮,而中国一门也造不出来。…………也就是说,当日本进入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却连机械化的边都还没摸到,因为任何一种主战大杀器都不能生产,跟日本的差距真是天上地下。05再次,我们来看看兵力对比。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兵力总数为448.1万,这还不算协同作战的100多万伪军。而中国当时仅有170万兵力,补充兵力约50万,差距不止一点点。虽然中国后来补充了三百万兵力,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抓壮丁拉来的,跟训练有素的日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当时中国条件最好的中央军,也不过是每个兵配发15发子弹,用于搞实弹训练。可日军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能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所以日军三分之一的士兵,都达到了优秀射手的水平。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中国75毫米以上火炮只有800多门,其中重炮只有48门。也就是说,整个中国的重火力,连日军的一个零头都不到。”06连“团结度”也没法比。日本当时是军国主义当道,国内主要势力非常团结,一心就想灭了中国。而中国这边呢,简直就是一盘散沙,除蒋介石国民政府实际控制省区外,全国近半省区都被其他军阀所控制。这些地方军阀割据一方,名义上听从中央号召,实际上却勾心斗角、各自为政,互相挖坑内斗的事天天都在发生,有的甚至干脆投敌叛变当了伪军。而中国70%的民众,由于连年军阀混战,根本无法专心生产,所以常年挣扎在赤贫线上,连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有“物力”支援前线。07从“知己知彼”上看,中国更是没法跟日本相比。日本有多了解中国?单从其制作的地图就可见一斑。离退休师级干部章明,这样回忆见过的日军作战地图,“那一年,我跟随警卫排,在湖南宜章搜集革命历史文物时,确定行军路线靠的就是日军地图。当行至一座大山前面时,李排长拿着日军地图说,有条小道可以直穿大山,不用绕道走50公里。但我们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这条小道,问了很多路过的年轻人,都说没有路。最后找到一位当地老人,他用刀砍了几十下荆棘丛,那条小道果真就显露了出来。我万分惊讶,仔细察看地图。发现地图用的比例尺竟是五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地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500米,实在是太精密太实用了。一座山丘、一条小溪、一块水田,一条小路、一座庙宇、一片水井……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山顶制高点和山腰等高线,都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了多少米,所有道路也都标明了分段里程。这个地图的绘制日期是昭和三年,也就是1928年,抗战爆发之前9年。”章明回忆说:“由于我们绘制的地图,远不如日军地图细致精密,所以我们每次伏击日军后,首先抢占的是他们的电台,然后就是搜缴他们的地图,缴枪倒是其次的。”日本对中国“知彼”,细致到什么程度?“在抗日战争开始前,所有中国少将以上的军官,他们都有细致的档案留存,其个人特点、作战方式,包括生活习惯,他们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为什么日本敢狂傲宣称“三月灭亡中国”?因为日本经济远强于中国,因为日本工业远强于中国,因为日本武器远强于中国,因为日本兵力远强于中国,因为日本团结度远强于中国,不仅如此,在对彼此的了解上,日本也是远胜中国。所以,日本在《在华北使用武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说:“三个月内取得决定性胜利毋庸置疑。”不只是日本这样认为,欧美列强都这样认为,“也许根本就用不了这么久。”08三个月灭亡中国似乎已成定局。日本打响侵华第一枪后,中国开始发生的一切,似乎也正朝着日本预测的方向发展,就像《八佰》里展示的那样:有人投降做了伪军,有人叛变当了汉奸,有将军做了缩头乌龟,有军人当了前线逃兵,有身份的人躲进了租界,有本事的人逃到了后方。而老百姓呢,基本上就是隔岸观火,该设赌设赌,该唱戏唱戏,该跳舞跳舞,该卖身卖身,该钻营钻营……而正在抵抗的中国军队呢,是那么的不正规:只图一份军饷的兵油子,一心只想保命的杂牌军,两腿直打哆嗦的文书,临时被征召入伍的农民,乡下逃难来的小伙,没拿过枪的爱国学生……他们虽然成为了军人,但根本不懂什么是战争,既不懂如何杀敌,也不懂如何保护自己。面对这样的军人、民众和精英,日本人当然会觉得:“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09但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人才惊讶地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了,他们以为毫无抵抗力的中国军队,没想到突然之间就有了抵抗力。他们以为最善明哲保身的中国精英,没想到突然之间就敢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以为毫无团结力的中国老百姓,没想到突然之间就凝成了万里长城。就像《八佰》里展示的那样:刚开始的逃兵,后来变成了英雄;刚开始的兵油子,后来变成了护旗手;刚开始的汉奸,后来变成了战地记者;刚开始的黑社会,后来变成了送电话线的奔跑者。刚开始冷漠自私的商人,后来变成了捐献家产的援助人。…………那些脆弱的中国人,那些冷漠的中国人,那些惜命的中国人,那些自私的中国人,突然之间就被某种东西唤醒了,纷纷投身于这场“抗日战争”。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觉醒了?因为战争全面打响之后,无数中国人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而是所有中国人的战争。生为中国人,我们必须为中国而战。国亡,我们就亡。国在,我们才在。”日军本想三个月占领中国,结果一打就是八年,不但未能占领中国最后还铩羽而归。10喜欢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在这本书里提道:日本人始终不明白他们会什么会输。他们运用经济学原理,把中国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赢,但没想到最终还是输了。日本人为什么会输?当年明月说:因为他们不懂中国人。“所谓四大文明古国,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所谓埃及,在历史长河里,都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文化更是谈不上。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无论什么样的绝境,无论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她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日本人打进来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仅仅一夜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军阀可以团结一致,黑社会也可以洁身自好,文盲不识字,却也不做汉奸,怕死的老百姓,有时候也不怕死。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坚强、勇敢、无所畏惧。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们失败了,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11就以《八佰》中的谢晋元为例吧。谢晋元,广东梅州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他的妻子叫凌维诚,凌维诚出身上海商人家庭,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吹拉弹唱无一不精,是很有才华的新女性。谢晋元与凌维诚相识于1927年,两人分别为朋友充当伴郎和伴娘,在婚宴上一见钟情。1936年,日本步步紧逼,上海随时可能爆发战争,为了安心抗日,谢晋元决定让怀有身孕的妻子,带三个小孩子回广东乡下老家。他对妻子说:“为国杀敌乃革命军人之天职,职责所在,为国就不能顾家。”1937年10月,激战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主力部队战略撤退后,留下一个营坚守四行仓库,对外号称是一个团。这个“团”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团附”谢晋元。所谓团附,相当于副团长。接到命令后,谢晋元写了一句话:“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他带领一群散兵游勇,与日军展开四天激战。《八佰》就是以此为基础加工创作的一个故事。坚守四天后,谢晋元接到命令,“撤入英租界。”英军原本答应“负责掩护撤退”,使“孤军由租界到沪西归队”。但谢晋元率众撤入英租界后,英国人却突然反悔,将谢晋元等人全部软禁。这一禁就是4年。在这4年期间,日军和伪军多次派人来劝降,但都被谢晋元严词拒绝。劝降不成,日伪就派出刺客,在英租界杀死了谢晋元。▲凌维诚和四个孩子  作为谢晋元遗孀,凌维诚更是活得不易。她本是上海商人之家的小姐,从小锦衣玉食,后来却来到粤北穷乡僻壤,侍奉一双年迈的公婆,养育嗷嗷待哺的四个子女。从来没干过农活的她,竟要下地挑粪种田,其子谢继民后来回忆说:“年迈的祖父无法担负农活,母亲便成了唯一的劳动力。母亲脱下旗袍、高跟鞋,摘下首饰细软,换成当地农妇的粗布衣衫,从头开始学做农活。播种插秧、浇水施肥、耕耘收割,母亲由一个十指不沾灰的上海小姐,蜕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谢晋元遇刺身亡后,凌维诚从报上得知,“幸存的‘八百勇士’,尚有不少流落街头、生活无着。”在养育公婆和孩子尚且艰难的情况下,她竟然还给“八百勇士”捐钱捐物。后来她奔走于上海各界,奋力营救被软禁的“八百勇士”。中国正是因为有一个个谢晋元,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凌维诚,才在日军的炮火下八年不倒。12《八佰》之所以值得看,其实不在于它的“场面”,而在于它展示的“精神”。《八佰》里没有主角,它展示的是一个群体。《八佰》里没有大人物,它展示的是一群小人物:油得冒泡的老铁,怕死得要命的老算盘,几次想逃跑的端午,总是抱怨不停的羊拐,贩卖情报的方记者,看热闹的大学教授,开赌场的地痞刀子,安逸度日的歌女,…………导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些人?为什么会讲述这些人觉醒的故事?因为这些人最接近普通人,最接近“我们”。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这样普通的军人,就是这样普通的民众。这世上啊,哪有什么天生不怕死的英雄,所谓英雄,不过都是我们这样的平凡人。我们也怯懦,我们也怕死,我们也混蛋,我们也自私,我们也旁观,我们也内斗,但是有一天“国之将亡”时,我们终究会站出来,哪怕明知道这一战有去无回,但我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战斗,“因为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而是所有中国人的战争。生为中国人,我们必须为中国而战。国亡,我们就亡。国在,我们才在。”正是因为一个个小人物的舍生取义,中国才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我们国家才扛住了日本的炮火,我们国家才有了繁荣的今天。《八佰》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一种精神。这部片子里,没有哪党哪军,只有中国土地、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人。013一个民族的坚韧度,不看英雄,要看无名之辈,所谓国家,即是“我们”。几千年来,为什么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为什么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绝境,为什么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强敌,都没有人能征服中华民族?答案正如当年明月所说:“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的民族,一个有着无数劣根性的民族,但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的民族,一个有着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她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这两年,中国正遭遇二战以来的最大危机,美国及其爪牙,正动用一切力量,对中国进行打压和封锁,企图抑制和击垮中国。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所以,当此之际,我也想用这段话忠告美国:有些伟大的民族,你永远不能低估,尤其是绵亘五千年的中华民族。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的民族,一个有着无数劣根性的民族,但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的民族,一个有着无数先进性的民族。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8月21日
早年间,杨幂跟郭德纲有过一次对谈:“你小时候被导演打过对吧?”杨幂点点头,简单说起往事。第一次拍哭戏,年纪小不会演,导演不满意,就当众扇了她几个巴掌,还打了身上。很快,眼泪就下来了。郭德纲感慨,当演员真不容易。杨幂却笑了笑:“干什么容易啊?”轻描淡写带过,好像这委屈根本不值一提。前两天在综艺《亲爱的请放松》里,杨幂又被张大大问到类似的问题:“人们都会希望别人关注到自己的不舒服,为什么你从来不说?”杨幂不谈自己,反而问道:“你往下去看一看,每一个人都很辛苦。你觉得现在那些送外卖的人不辛苦吗?刚才他出去帮我们焯排骨他不辛苦吗?他们(工作人员)今天蹲在这不辛苦吗?对半天稿子不辛苦吗?所以你凭什么要别人了解你的辛苦,因为每个人都辛苦。”耳朵不太爱谈明星,但杨幂这两番话,真的触动了我。也许是因为,现实就是这么让人无奈又感伤。我想起一张“夜间时间表”。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背着比谁都重的担子踽踽独行。可环顾四周,原来人生这场逆旅,你我皆是行人。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根本没有谁不辛苦,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人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酸楚,人人都有无人安抚的伤痛。只是有的人逢人便说,而有的人习惯了隐藏。0138岁的香港明星伍伟乐,出道时被称作“亚视谢霆锋”。年轻时的他,鲜肉一枚。当过模特,主持过节目,演过很多电视剧,很有才华。但签约的东家亚视出了问题,他也被迫失业。之后,靠主持小活动,当婚礼司仪,虽然收入不多,也足够维持一家人生活。可生活的巴掌,总是一个接着一个。疫情突如其来,再加上香港局势的动荡,许多行业受到冲击,举办婚礼的新人少之又少。伍伟乐已经很久接不到工作了。万般无奈之下,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如今转行去做了一名公交巴士司机。这是一桩苦差事。每天早上4点,天不亮就要起床。怕吵到孩子,只能蹑手蹑脚匆忙收拾,悄悄出门。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会甘心去当公交司机,伍伟乐坦然一笑:“因为我有4个小孩要养呀。”谁不想在这世间光鲜地活着,但从踏进成人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肩上就多了一份叫做责任的担子。面子再大,身段再高,抵不过一家人的冷暖温饱。工作再委屈,再辛苦,哪怕单枪匹马,也必须穿过兵荒马乱。02这个对着镜头痛哭到嗓子都哑了的女人,是一家烟酒店的店主。从1997年开始做些小买卖,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攒了些钱。不久前,刚贷了2000万的款扩展店面,憧憬着越来越好的生活。可一场洪水,仓库淹了,20多年的努力,一夜之间付诸东流。这些货里,不只有她的库存,还有顾客寄存的物资。有人因为疫情推迟婚礼,把喜糖喜酒存放在她的仓库,打算下半年来取。可被水泡过的货品,全都成了废品。她只能痛哭:“我什么都没了,几十万的货,我拿什么来赔啊。”若不是无力到绝望,一个体面的中年女人,又怎会不顾形象地在镜头面前嚎啕大哭?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可偏偏就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你见过在几十层楼的高度上吃饭的人吗?脚下是百米高空,坐着踩着的都是细如绳的电线。但他们手里捧着碗,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这是变电工人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喝着风,就着水,一个馒头,一包榨菜,就是一天。他们的命,悬在空中,拴在那两根安全绳上。可回到地面,他们又何尝不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若不是需要扛起一切,谁又愿意负重前行拿命换钱?只是因为不想为钱和谁低三下四,不想为钱去麻烦别人。只是希望在父母年老时,可以有能力让他们安享晚年。只是希望在孩子需要时,不会囊中羞涩。生活,从来都无路可退。上有老,不能常伴左右;下有小,无法伴其成长。中有妻,无闲好言三句;外有友,不能一醉方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疲于奔命。03《银魂》里尾美一说:“眼泪这东西啊,是流出来就能把辛酸和悲伤都冲走的好东西。可等你们长大成人了就会明白,人生还有眼泪也冲刷不干净的巨大悲伤,还有难忘的痛苦让你们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泪。”有人说,成长,就是把哭声都调成静音的过程。以前总以为,治愈悲伤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人好好倾诉。如今才发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你无法将苦痛诉于外人,只能藏于心底,伪装出坚强,守护更多的人。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把烦恼,痛了吞了认了算了,不对别人讲。谁还没有,辜负几段,昂贵的时光?年过40的外卖员,按着顾客的地址已经跑了三四趟。可还是没有找到收货人。旁人提醒他:你这样楼上楼下地跑,电话也打不通,很可能是被人耍了。他不敢相信,一遍遍打电话确认。电动车上装着好几家的餐,心急如焚,每一秒都面临扣钱的危险。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哪敢发火,哪敢质问,只能哀求道:“我给你送到家里,麻烦你不要差评。”一边对着电话,不停鞠躬。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经历多少孤独,才能学会在心里已经翻江倒海时候,表面还能不形于色?他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讨生活,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岁月的重担。人到了一定岁数,风雨再大,自己也得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不可能流血就喊疼,怕黑就开灯,疲惫就放空,脆弱就崩溃。活着,无助的次数并不会递减,但隐忍的重量一定会递增。04成都街头,一辆电动车拉着两件大包裹行驶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车子摇摇晃晃,一旦遇上危急情况,很可能会失去重心摔翻在地。交警见状,赶紧把车拦了下来。骑车的,是一位年过60的瘦弱男人。车上的货物,足有两百多斤,全靠他的肩膀牢牢撑住。交警质问他,你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怎么能一次运这么多。男人无奈地说,运100斤货,才赚10块钱,他只是想一趟多运一些,赚20块。家里的子女,刚结婚成家,背着房贷,他不想做子女的负担,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但老婆生病在床,一天需要七八十块的医药费。为了养活自己和老婆,他一天只吃两碗面条,整天在街上用电动车拉货。一天只有这几十块的辛苦钱,希望交警别罚款了。说着说着,男人哽咽起来。交警心疼他,自掏腰包拿出几十块,让他别再冒险了。但男人摇摇头:“要不得,我要是不拉货,我就不能赚这个钱。”虽然辛苦,但这是他的骨气和尊严。在他心里,累,就证明自己还活着。能一个人走过最难的路,一个人扛起所有的事,就证明自己还没被生活赶尽杀绝。活着不是靠泪水博得同情,而是靠汗水赢得掌声。苦涩与坚持同行,泪水与欢愉交织,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生啊。05知乎答主@跳舞 曾说过一件往事。某次,他在办公室加班写稿,因为快到deadline,压力很大,只能开个夜车,通宵加班。凌晨四五点的时候,饿得不行,想点个外卖。熬了一夜,血糖已经很低了,舌头发苦,这时候就想喝口可乐,来口甜的回个血。于是随便点了些吃的,重点是加上一瓶可乐。半小时后,外卖送到了。他接过一看,食物齐全,唯独少了那瓶特别想喝的可乐。当时他火气就上来了,想差评想投诉。但那个外卖员,看上去比他还要大上几岁,气喘吁吁,凌晨四五点还在卖力气干活。他想,算了吧,一个投诉,可能对方一晚上都白干了。收下东西,他回到办公室。没想到吃到一半,手机响了。一开门,是外卖大叔,递来一瓶可乐。一边道歉,一边心疼地说:“小伙子,大半夜的还在公司加班啊,辛苦了。”答主心里一酸,连忙道谢。原来,那个夜晚,不止是他的善意治愈了大叔,其实大叔的关心,也治愈了他。文章的最后,答主写道:“他的做法,和他的话,最后提醒了我。我同情他是熬夜卖力气干活的苦命人。我自己,何尝不是?”众生皆苦,每个人都在拼命奔跑。和你一样辛苦的人还有很多,从来不只是你一个。06曾经看余华的《活着》,以为这世上没有比福贵命运更悲惨的人了。近40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人世间的大喜大悲,受尽了苦难。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接着是儿子夭折,女儿难产而死,妻子去世,女婿被砸死,小外孙被豆子撑死。他有比世间任何人都多的理由选择去死,可他依旧好好活着。而真实的人间里,也有一个“福贵”。69岁的他,戴着草帽、墨镜,敞着衬衫,一副潇洒老人的模样。开着辆三轮车,车斗里装着七八百斤的树枝,树枝上,还坐着他的弟弟,和一条陪伴了十几年的老狗。看起来,悠闲惬意。老人热情客气,说话大大方方,很是开朗。还调侃说觉得自己“很帅气”。谁都没想到的是,老人这一生,经历了多少悲痛。20多年前,母亲去世了;10几年前,父亲和哥哥也相继去世。自己的老婆,生孩子时难产而死,没有给他留下子女。唯一相依为命的弟弟,还“吃药吃傻了”,是智力低下的残疾人。这一桩桩,无论落在谁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可老人丝毫不感悲戚,反倒干劲十足地每天拉树枝运到工厂,每个月能挣两千多,养活自己和弟弟。被问到是什么支撑着他时,老人只说了三个字:“往前看。”往前看,就没有那些苦痛,就不用去想那些辛酸。往前看,熬过这一秒的心力交瘁、灰心丧气,才能迎接下一秒的称心如意。你看,我们奔波如蚁,我们披星戴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沼泽。我们都带着一生的历史走在路上,凄凄惶惶,慌慌张张。活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来没有谁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喊疼。想放弃的那个夜晚,请一定记住:生活没有针对过谁,也没善待过谁,你我都在苦海中浮沉。没有谁比谁更容易,只有谁比谁更能扛。当你一个人熬过了所有的苦,习惯了孤独,咽下了酸楚,等待你的,才会是好运和幸福。-END-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8月21日
01前一段时间,有两个“失踪”的人,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一个是杭州那个从家中失踪的阿姨,最终证明,她是被丈夫杀害了。而另一个是一位在南京读书的女大学生。她7月5日,乘火车从南京前往格尔木。7日租了辆出租车单人进入可可西里。8日,出现在玉树州曲麻莱县境内。13日,身份信息出现在青藏线南山口。自此再无任何音讯。20多天过去了,所有人都在等一个音讯,期盼着她没有遇到危险。但8月1号,格尔木警方发布的死亡通报。7月30日晚,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清水河南侧无人区相继发现其身份证、学生证及相关随身物品。并在现场勘查发现人体骨骼组织,经DNA比对为黄某某遗骸。经初步侦查,排除他杀。通报很简短,富含的信息量却很多。排除了他杀,发现的是人体组织。谁也不知道她是生前还是生后,遭受了野兽的攻击。死者为大,对于她不再多做评价。但是在这件事背后,真的想给所有人做一个警醒!!!一直以来,青海、西藏、新疆等地,都是文艺青年心中“诗和远方“的代表。你去刷刷抖音之类的视频软件,总会刷到一些什么单人徒步、骑行穿越川藏线、无人区的故事。翻开评论区就会发现,太多人对他们这种生活无比向往。或许也是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很多人总觉得,人生总要冒一次险,去那里一次,洗涤一下心灵。这导致大量人涌入那里,而这其中还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你要是跟团、人多,仿佛就起不到“洗涤灵魂”的作用,就只有独自或者零星两人去那里,才符合自己的“文青”人设,营造出一种超脱常人的孤独感。是,对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权评价,但我真的想对那些不是专业的冒险家,脑袋一热的人说:去玩当然可以,但真的,请先保护好自己!至少无人区,真的不是你心目中那个诗和远方!!!02无人区,之所以会无人,那是因为气候、环境,真的不适合人居住。就拿这次这个女孩“消失”的可可西里来说吧,国家为什么严禁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穿越?因为不夸张地说,进去的能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可可西里位于西藏、新疆、青海三个省份的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总面积将近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也达到了5000米。这里风景绝美,但在绝美的美景之后,就是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貌、稀薄的氧气、凶猛的动物和缺失的信号。无人区的海拔基本在5000米以上,这样的高度氧气含量稀少、昼夜温差极大。晚上可能零下几十度,而到了白天又能热到40、50度。而且,它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前一秒还是艳阳高照,后一秒就开始刮风下雨,时不时再给你来场暴风雪。这样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没多少人的身体能吃得消。人在这里,三天内发生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在80%以上。高原反应有多难受,经受过的人都知道。一场普通的感冒到了高原就极容易变成肺水肿、脑水肿,在先进的医疗治疗中都容易会没命。更何况在无人区无人医治呢?而除了气候条件之外,恶劣的环境也注定这里成为了“死亡之城”。这里虽然有100多个湖泊,但都属于咸水湖,找到淡水非常困难。而且地貌复杂,除了沙漠和湿地,还有泥潭和沼泽,一不小心就会连车带人一起陷进去。除了自然环境外,这里还有最凶猛的野兽。棕熊、狼、秃鹫等等等等,一般人谁能是它们的对手?而最可怕的是什么?是你遇到危险了,却通讯不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这里,没有手机信号,甚至连指南针都不灵。没有电、没有住宿、没有路、没有吃的、没有水源、没有加油站。车子万一是坏了或者没油了,你等个十天半月,都可能没人经过。我们之前会看到很多冒险者,组团穿越无人区。他们的成功给了很多人美好的幻想:他们可以,我为什么不行?但你要知道,那些旅行冒险博主他们很多都是装备精良,后勤保障充足才敢进去的,你一个普通人行吗?而就算是经验丰富,又能怎样?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担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在那之前,他曾两次进罗布泊考察,但这次在汽油水源都不足时,他在独自外出找水后不幸失踪。后来国家曾累计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地寻找,但即使如此,也没找到任何蛛丝马迹。16年后,有着“中国徒步第一人”之称的职业探险家余纯顺。他那些年,行程达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23个省市自治区。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极”。但他在试图徒步穿越罗布泊时,最终因高温缺水而不幸身亡。2017年,一位名叫刘银川的男子曾试图独自穿越西藏羌塘无人区。他是国内顶级“流浪者”,但却也最终没能走出来。其实,面对着大自然“认命”没有什么丢人的。进无人区,你可以说是冒险,但我觉得这就是在赌命。而且还是一场胜算极低的赌命!地球存在这么多年,人类的历史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纪元。人在大自然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03早前,我去青海旅行的时候,也是公路旅行,开车走大环线。而在其中也会经过一小段无人区。我们是三个人包车旅行的,有一位当地司机,专门做大环线,对路线很熟悉。即使是这样,在穿越无人区之时,这些搞公路旅行的司机们也是结伴而行的,他们会担心中途会出现什么意外。那段无人区让我印象深刻。空无一人、荒凉至极,手机完全没有信号。而在路边,我们还看到了好几次动物的尸骨。确实,一路上的景色真的让人印象深刻,但那种气氛是自带着一股紧张和“死亡”气息的。以往,我们对于这种长距离的行程,上了车会很快睡过去,可那天,我们没一个人敢睡。当走出无人区后,手机上显示很多未接来电。是爸妈打来的,他们一直打不通手机,非常担心。那时才想想有点后怕。万一我们中途遇上了坏人,或者司机有坏心,真的是想求救都无门。要是出了点事,这对于家人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那一次过后,我对无人区,我对大自然就充满了敬畏之心。说我怕死也好,怂也好。我宁愿不看那些所谓的“绝美”的风景,也不想再拿生命去冒险了。其实不仅是无人区,生活中很多都一样。这些年来,极限运动和极限冒险太火了,有很多人趋之若鹜。5月份的时候,不还有一个女孩,在气候条件非常不合适的情况下,还坚持在天门山做翼装飞行。最终因为天气急剧变差,未到达指定的着陆地点,经过搜寻确认身亡。当你去问他们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说:“他们热爱极限,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觉得值得。“但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人是自私的。先不论会花费多少的人力资源去营救,不知他们是否在意过,他们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时,会有多么的崩溃?用生命去赌博,普通人是赌不起。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那么多的侥幸,那些用生命去冒险的事,你或许会赢上很多次,但一旦输,就是输得彻底。-END-作者:木舒来源:辣笔小尖椒(ID:lbxjj818)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8月21日
前几天,知名女星叶璇自曝了一段视频,讲了她“吃别人剩菜”的经历。她说,自己和朋友去西餐厅吃饭,快吃完时,看到隔壁桌的客人走了,桌上剩了很多菜,其中有一大盆蔬菜没怎么动。叶璇犹豫再三,还是问了服务生一句:我可不可以吃他们的洋葱?服务生愣了一下,随后忙说“我去厨房给你拿两个新的来吧”。叶璇赶紧拒绝:我不是想吃这个,只是看到这些菜他们完全没动,感觉很浪费。很多地方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这样浪费不好,还是应该都吃掉。随后,她和朋友一起吃完了那些洋葱。叶璇强调,不鼓励大家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她是因为看到洋葱一直放在边上,一口没动,才会拿过来吃。故事到这里还没完。后来叶璇去结账时,老板居然主动给她免了甜品的单。因为他见惯了餐厅里客人的浪费,心里一直很不舒服,看到叶璇懂得食物的珍贵,他特别赞赏。很小的一个故事,但很让人感慨。我们餐桌上的浪费,终于有人心疼、有人觉得不妥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现在人们对食物的浪费,是多么触目惊心……01西餐厅里的一盘蔬菜算什么?很多餐馆都在成堆地倒掉饭菜。一盘盘炒虾仁、清蒸鱼、红烧肉、小笼包……几乎没动过,就全部进了泔水桶。大学食堂里,学生们买了饭菜吃不完,每天也要填满无数个垃圾桶。一项对北京多个大学的调查显示:被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就是说,每三个馒头,就有一个被扔掉了。如果大学生每天买100万个馒头,那么,有30多万个就直接进了垃圾桶。自助餐厅更是浪费大户。很多餐厅虽然墙上写着“剩余食物不能超过150克,否则要额外缴纳餐费”,但客人还是不管不顾,拿一大堆,剩一大堆,大量浪费。现在人习惯点外卖,很多人点的时候不知吃什么好,就一个人点了双人份,结果送来了又不爱吃,吃几口就扔掉了。还有更奇怪的。网上有很多靠表演“大胃王”赚钱的人。他们在视频里,摆出很多食物,一通胡吃海喝,让别人惊叹“太能吃了”,然后赢得点赞,获得流量,赚到银子。前阵子,某吃播博主翻车了。因为他误把没剪辑的视频传上了网。视频中摆放了大量食物,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大口吃,一边很自然地拿过容器,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原来很多“大胃王”,为了博眼球,是这么吃东西的。回看网上各种用大量食物制作的视频,不禁心惊。这些作为“赚钱道具”的食物,真的都能被吃完吗?如果不是真的身体需要,又有什么必要吃这么多?人想赚钱无可厚非,但那些被浪费的食物,又何罪之有?02之前,综艺节目《跑男》上演了“史上最恶心一幕”。当时朱亚文和白宇去清运餐厨垃圾,也就是帮工作人员把餐桌上的剩饭剩菜运到垃圾车里。单单这次运输,就有28桶,每桶200斤,足足有5600斤。而且,日常运输餐厨垃圾的师傅,每天要去40多个这样的地方,每天最少运输几百桶。男星们亲眼看到一桶桶的饭菜被倒进车里,都惊呆了。虽然已经化为垃圾的食物看起来很恶心。但此前,那都是一粒米一棵菜的好东西啊。可怕的是,这样的浪费持续已久,且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严重。杭州每天餐厨垃圾就有1.2万吨,每三四年就能把一个西湖填满。上海同样吓人,一天就产生6000吨食物垃圾。据央视“舌尖上的浪费”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还有,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简直不敢相信。而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都是每个普通人一天一天,几乎毫无察觉地浪费掉的。三十年前,人们如果这样倒掉饭菜,一定会觉得于心不忍。但今天,我们心安理得地扔掉食物,毫不心疼。因为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这代人,几乎都未经历过饥荒,都太习惯于食物充足。以至于,我们集体忘记了一粒米、一个馒头的分量。03我们有资格如此浪费食物吗?根本没有!与成吨倒掉食物的富足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有一亿多的农村困难群众。偏远农村的留守老人,吃的东西你看都不想看。广西一个小学,孩子们的午餐只有白饭,没有任何蔬菜、鸡蛋、肉……厨房里只有熬粥用的水。非洲,常常可以见到因为吃不饱饭而一遍遍舔锅底的孩子。因为贫穷+饥饿,很多妈妈只能用黄土给孩子制作“土饼干”。这样的情况,今年格外严重。本来疫情影响就很可怕了,偏偏蝗灾又雪上加霜。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将暴增1.3亿,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当我们在衣食无忧的富足里,肆无忌惮地倒掉一盘盘饭菜的时候,其实,饥饿,并不遥远。04众所周知,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将近20%的人口,很不容易。为了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袁隆平曾经痛心地斥责食物浪费: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么少,国家投入很大,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费了!我参加过好多宴会,十几种,二十种菜,每一样蜻蜓点水吃了一点点,其它全部倒掉。现在我要建议政府出台法规,把浪费当成可耻的行为,当成犯罪的行为,浪费了之后要罚款!我们曾经无比渴望“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历尽千辛万苦,真的实现愿望后,我们又迅速忘记了食物的珍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小学课本上的诗,可是我们成年人,早已淡漠。每一粒米,真的都来之不易。翻地,播种,育苗,灌水插秧,防虫,抗旱,追肥,收割,去稻壳,洗米……多少天起早贪黑,多少次烈日当头,多少人辛苦劳作……才有了这一粒米。然而如此来之不易的粮食,最后却一粒粒一盆盆一车车地直接被扔掉了。你真不觉得可惜吗?05很多人不知道,粮食的生产,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用水最多、最集中的行为。耕地的扩展,对原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十分显著。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所用掉的水,能抵得上加拿大一个国家的用水量。废弃掉的食物,在运输、倾倒、销毁过程中,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产生很多温室气体,增加地球负担……是的,当我们在超市随手买来一袋大米,几颗白菜的时候,你要知道,你买的是粮食,也是地球的资源。当我们随手扔掉不想吃的食物时,更要知道,你浪费的不只是自己的钱,也是地球的资源。如果我们都节省一点,不浪费,国家就可以把大量花在粮食上的钱,省下一部分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建希望小学,建公共设施,增加国防力量,研发芯片……让这个国家更好。如果不浪费那么多粮食,一部分农民就可以去做其他有意义的事,种花,建楼房,做家政……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还有,节省了粮食,也就减少了耕地、用水、食物垃圾,我们的自然环境也会更好。06所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吧:点外卖时,根据自己的食量点,不贪多、不剩余。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大家的。当你浪费食物时,不只在浪费你自己的钱,也在浪费全社会的资源。吃自助餐,每次少拿些,可以多取几次,觉得吃饱就行了,不要非得“吃回本钱”,既浪费食物又糟蹋身体。去餐馆请人吃饭,一定控制好菜量,吃不完的饭菜尽量打包。不要为了摆阔点太多,“剩菜越多越有面子”的观念太low了,早过时了。懂得珍惜食物,才是高素质的体现。在家吃饭,准备的饭菜要适量,别生怕不够,现在人都不缺营养,欠一点远比吃太多更好。从小教育孩子珍惜食物,不管在哪儿吃饭都不浪费,不糟蹋,养成好习惯。超市或菜店里遇到品相不好的打折生鲜,可以适当买。节省食物是美德,不丢人。……我们一起,在琐碎的生活里,做好一件件小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节省下来。这真的很重要。这个时代,挥霍再也不是荣耀,节制才是更高级的美德。作者:李月亮  蔡蔡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8月21日
                           八一建军节,向军人致敬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0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