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社 会
全部 |社 会
5月的第一天,上海歌剧院“艺起前行·云上歌”经典放送栏目在线播放了由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的经典舞台作品《布兰诗歌》,这是上海歌剧院“线上赏乐计划”的重头环节,受到听众广泛欢迎。《布兰诗歌》是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创作的第一部舞台作品,在作曲家逝世40周年后的今天,这部作品依然常演常新,受到各大剧团和影视配乐大师的青睐。  《布兰诗歌》分为序歌《命运女神》和正歌《初春》《在酒馆里》及《爱情》,表达了对生命的赞颂、对短暂人生的惋惜和哀叹。1937年,《布兰诗歌》在法兰克福首演即获得巨大成功。演出结束后,奥尔夫专门给出版商写了一封信:“此前我写过的作品——遗憾的是已经出版了,你都可以全部销毁。我的作品全集将从《布兰诗歌》开始。”  《布兰诗歌》取材于收藏在巴伐利亚一所修道院内的诗集,这本流传于13世纪的手抄本诗集几百年来不为人知,直到19世纪初才被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古卷中的诗歌大多用中世纪拉丁文写就,出自吟游诗人之手。诗歌主题和风格各不相同,既有酒歌和情歌,也有抒情诗、讽喻诗等,被称作“中世纪的拉丁抒情诗”。1847年,古卷经过整理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版。  读到这部诗集时,奥尔夫正值不惑之年,他如获至宝,沉浸其中。“哦,命运像月亮般变幻无常,时而圆时而缺,可恶的生活,把苦难和幸福交织”,这些诗歌让他深陷对自我的思考。当时的奥尔夫为建立一种新的音乐教育方式整整奋斗了10年。他做了诸多具有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工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积累了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然而,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认可,压力之下,他退出音乐教育领域。这时,奥尔夫揣摩着诗集的字字句句,迫切地想要创作出一部舞台作品,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布兰诗歌》集中体现了奥尔夫的创作理念,在这部“为独唱者、合唱队、器乐伴奏和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中,他将音乐、舞蹈、戏剧等融为一体,让古老与现代的各种元素相互交织,为人们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有雄壮的呐喊,犹如湍流撞向巍峨的岩石,发出震人心魄的澎湃之音;又有委婉的咏叹,仿佛洁如明镜的小溪流过柔软的草滩,潺潺之声萦绕耳旁。《布兰诗歌》有史诗般的恢弘气势,有世俗的轻松欢乐,形成了奥尔夫独特的音乐风格。  奥尔夫认为,“音乐表达愈具有本质性、单纯性,效果也愈直接而强烈。”他偏爱强烈、明快的节奏,即使是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他也能通过语言、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重新组合,在反复中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能量,让观众的情绪随之跌宕起伏,这是他作品中强烈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布兰诗歌》序歌中的第一个曲目《哦,命运女神》便因壮美凝重的曲风和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在全世界的音乐会和影视作品中多次奏响,中国观众对其也并不陌生。令人震撼的打击乐使人感受到命运的召唤,给心灵带来强烈冲击。  此后,奥尔夫开始全力创作具有“整体艺术”特性的舞台音乐作品。他研读古希腊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作品,被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深打动,遂以古希腊悲剧为主题相继创作了《安提戈涅》《普罗米修斯》等作品,其中各种形态的独白、朗诵、“说话式的咏叹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常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从遥远的古代、神话或童话中提取素材,他这样回答:“时间因素会消失,但精神动力却永远存在。我的全部兴趣在于实现精神现实。”他始终致力于用纯粹且质朴的音乐语言表现强烈的、动人的精神力量。  二战后的慕尼黑陷入一片废墟,人们不仅要生存,更需要重铸精神力量。已经离开音乐教育领域10余年的奥尔夫,开始了新的教育工作。过去,他主要培养那些未来要担任音乐教师的年轻人,这一次,他要为孩子们服务。奥尔夫主办的教学节目《为了孩子们的音乐》在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播出后,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孩子、父母和教师都希望这个节目能继续播出。他为此坚持了5年多,后来根据节目内容,编就5卷本《学校音乐教材》。  在奥尔夫看来,“不存在没有乐感的孩子,音乐对于孩子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若了解作曲家幼时与音乐间的深厚缘分,便不难理解他的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出生在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家庭,从孩提时代,他的艺术灵感与天赋便得到巧妙引导。一岁多时,他就喜欢听母亲弹钢琴;两岁多,他已开始用钢琴做各种声音游戏;4岁时,他被木偶戏吸引,把土豆画成各种角色的头像,即兴创作对话并进行表演;5岁时,他便可以与母亲四手联弹……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强调唤起孩子们的音乐本能,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歌唱,随心所欲地演奏。  地处慕尼黑近郊的迪森,是奥尔夫的故乡。幼年时,他每年夏天都会回到乡间生活,那里有起伏的丘陵、美丽的田野,不仅带给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音乐理想。晚年的奥尔夫回到了故乡,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阿默尔湖边坐落着他简朴的乡间住宅,高山密林与清澈湖水交相辉映,山景、湖景风光秀美绝伦。他的家中,除了一架钢琴、一些打击乐器外,没有任何现代化装饰,保留了纯朴的乡土气息。在繁复天地之间,沉浸在大自然中的奥尔夫保持着质朴的单纯与非凡的深刻,正如他的音乐人生。刘婷婷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6日
阅读提示  面对新技术、新市场、新消费群体,一些老字号达到企业生命周期的“极限点”,亟须开辟企业生命周期新通道,其核心便是创新。天津老字号向年轻态、市场化挺进,凭借网络销售不断火出圈儿。为了促进老字号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国企品牌赋能等多项举措正在加紧推进。  前不久,在百年企业——春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首届天津老字号“津牌汇”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天津地毯”“盛锡福”“山海关”“飞鸽”“七二九”“京万红”“桂顺斋”“梅花”“长城”等29家津门老字号企业齐聚春合,共启百年记忆。  天津是百年老品牌的汇聚地。老字号企业如何以创新为“笔”,开辟生命周期新通道?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创新才能跟上时代  “天津大部分老字号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也有一些处于逐步退出市场的衰落期。”天津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坦言。  面对新技术、新市场、新消费群体,一些老字号达到企业生命周期的“极限点”,亟须开辟企业生命周期新通道,其核心便是创新。  近两年来,天津市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各大直营店内,3克的“迷你麻花”逐渐登上销售“C位”,受到年轻顾客的青睐。  这家95岁的老字号一直“以大为美”,长达2米、重达75公斤的“麻花之王”,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随着消费者对休闲零食的爱好发生了转变——健康、便携,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需求,企业的产品创新也被提上日程。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一款“小而精”的“迷你麻花”终于“破茧而出”。2018年,赶上直播浪潮兴起、休闲食品消费群体扩大,公司推出的“小麻花”一炮走红,成了备受欢迎的“网红爆款”。  同样着眼于产品创新的还有创建于1932年的“抵羊”毛线。来自天津纺织集团的设计师邓茗在“津牌汇”活动上,带来了自己设计的“抵羊1932”量身定制西服。“在我们的‘抵羊’专卖店里,我一年为百余位顾客量身制作高端西服,大家都很喜欢。”  除了高端定制,“抵羊”还推出校服、休闲运动服、军训迷彩服以及学生床品等系列产品。  诞生于1935年的鸵鸟老工坊是中国第一滴墨水的诞生地。消费者对传统书写需求的大幅下降,让扛过数轮变革的鸵鸟墨水一度迷失了方向。  只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调整用量配料、打磨颜色亮度……随着一个个技术难点被攻破,企业逐步研发了染料、颜料、荧光等多体系700多种色彩及金粉系列墨水。  “国内文具消费呈现品牌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在消费升级力量的驱动下,彩色墨水必将成为带动鸵鸟墨水发展的新增长点。”公司总经理黄强说。  线上销售火出圈  2021年“双11”,老字号在全网走红,新国潮备受追捧。有着良好口碑的众多天津老字号,同样圈粉无数。  “双11”当天,天津“风味三绝”之一的狗不理包子,就香出了新境界——狗不理集团在天猫和京东一天销售额达500多万元,其中八成是包子。狗不理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尝试着在抖音上开了一个直播间,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不到一个月,销售额就冲到了130多万元。  天津市老字号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在改变,老字号一定要创新发展思路,尤其在销售方式变革求新,才能让金字招牌走在时代的潮头,拥抱电商已经成为销售增长的必由之路。  天津老品牌“郁美净”入驻抖音后,销售额直线上升。“直播平台对市场反应敏锐,可与郁美净联合探索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天津抖音直播生态产业园一位负责人说。  新冠疫情的发生,加速了老字号线上销售的速度。创建于1911年的天津老美华鞋业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新零售体系不断完善。疫情期间,老美华的“直播带货”吸引了不少年轻网友。  企业负责人感慨,之前销量最高的线下门店单日营业额都很难达到10万元,直播电商发展太快了,有的单品一推出销量就近10万件。  在亚马逊等海外平台上,“鸵鸟”墨水一直备受欢迎,产品远销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不少天津老字号都完成了改制,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进程中,天津老字号向年轻态、市场化挺进,凭借网络销售不断火出圈儿。  赋能老字号  作为一座百年商埠城市,天津有众多享誉海内外、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商业老字号。据天眼查统计,我国目前有老字号企业1100余家,其中天津共有中华老字号66家,占比为5.85%,此外还有津门老字号163家。  近年来,天津市明确提出大力振兴老字号品牌,让天津成为国际消费目的地、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全国消费者向往地。  天津市国资委负责人表示:“为了促进老字号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国企品牌赋能等多项举措正在加紧推进。”  2018年,天津市商务局发布了《天津市振兴老字号工作方案》,将进一步发挥老字号在历史、文化、创业和市场积淀等方面优势,引导老字号企业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推动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焕发活力。张玺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6日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韦衍行) 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论坛期间,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年轻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要做到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反映时代反映人民,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  张艺谋将“文化自信”摆在了首位。他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只要是创作关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都需要文化自信,“因为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中国式浪漫”在科技与创意的加持下让全球为之惊艳。“凡事都要创新,我个人也非常推崇创新精神。”张艺谋给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文化创新”。他认为,只有勇于创新,呈现新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新的变化和面貌,文艺创作才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个关键词是“反映时代反映人民”。“我们常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一个时期的作品,必定要反映这个时代。同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生活。”张艺谋说。  近年来,多部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电影作品都是“北京出品”。《“十四五”北京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到,北京要“努力建设电影强国核心区、电影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率先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电影高地”。对此,张艺谋认为,影视高地建设需要全方位下功夫,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让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承担更多任务。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拍出优秀的作品。”  谈到年轻人,张艺谋表示,未来如果要拍一部与北京有关的电影,会将镜头聚焦在北京生活的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奋斗历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中国梦’以及对于未来的向往等等。希望能早日碰到心仪的剧本。”  据介绍,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年度主题为“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力争打造成为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平台。来源:人民网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6日
 直播开始,主播董宇辉用近一分钟的时间介绍了某科普丛书的内容,随后设想了一个亲子游的场景,将话锋转向“好奇心”这个主题。当天,该丛书以单价148元的价格卖出3万余本,很快成为一本“话题书”。  过去一段时间,新东方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火了,粉丝量从不到100万飙升至近2000万。“好口才+好书品+好故事”造就好销量,其单日过万册的图书销售量立刻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连网友也表示,希望董宇辉专职卖书。  当传统图书行业与新型销售业态碰撞,直播间里书香四溢,将带来怎样的行业嬗变?一个激动人心的转折点已然出现。  克服本领恐慌  实际上,直播卖书或线上活动对图书出版业来说并不新鲜。在网购平台竞争和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之下,出版社、书店都在试水直播,踊跃上线,尝试切换赛道,吸引非传统渠道购书者来打卡线上消费。  例如2020年6月12日,“北京书市·书店之夜”系列直播活动中,北京有近100场书店直播同时开启。今年6月以来,从上海、浙江、重庆等多地图书馆举办主题阅读线上活动,到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老牌出版机构纷纷直播推介经典读本、举办文学讲座,作家、编辑齐上阵,图书销售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不过,总体而言,直播卖书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除规模大、品牌硬的少量头部出版社,绝大部分出版社囿于产品单一、规模不大的限制,几乎是以一种被裹挟的状态参与直播带货,甚至在“赔钱赚吆喝”。有从业者坦言,从幕后伏案到屏前开讲,工作模式不是那么容易转换,存在互动放不开、表达较为枯燥等状况,要做好直播带货,还需要强化练习。  这次,“东方甄选”的异军突起如同一支火把,点燃了行业信心。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间,图书文娱已成为“东方甄选”直播间排名第二的商品品类。10天内售出图书146.32万单,总销售额达8149.73万元。  图书销售排行榜上,销量排名前三的图书分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刻意练习》,以及中南博集天卷的《苏东坡传》。排名前30名的书单中,不乏《活着》《平凡的世界》《月亮与六便士》《小王子》等经典作品。  与时下流行的直播卖书模式不同,“东方甄选”不打价格牌,直播间里没有声嘶力竭的推介,也没有“手慢无”的催促,有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图书本身的品质,有的是知识点和“双语”带货的优势。难怪广大网友冠之以“清流”之名,表示边学习边购物的体验更新了对直播带货的认识。众多图书出版从业者更是纷纷表示“重拾希望”“看到方向”,克服迷茫和本领恐慌,一场新的行业转型之旅正在开启。  拥抱下个风口  “直播卖书虽然薄利,有时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但不带货更难卖。”中国旅游出版社童书编辑室负责人王欣艳认为,与其旁观,不如主动拥抱新渠道,努力找到自身与现状的平衡点,在下一个风口来临时能尽早跟上。  近年来,中国旅游出版社主打中国元素和文旅特色,推出首套原创童书“揭秘系列翻翻书”,并积极开展直播带货营销。该出版社的中旅童书将传统销售渠道与新媒体销售渠道紧密结合,打出两大卖点:其一是图书从图片到内容均为中国原创,突出中国元素,培养科技自信。如在《揭秘太空》《揭秘机器人》等分册中,小读者可以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及科技现状,并从中学习内部结构和知识。其二是文旅特色,独创城市系列,展示文化自信。如《揭秘北京》《揭秘成都》等分册全面介绍城市的人文地理知识,让小读者饱览一地建筑、历史文化、景点、美食等,踏上研学之旅,加深对祖国美丽河山的感情。  据王欣艳介绍,近期该出版社正积极联系图书头部主播,推广一批新产品,希望收获更多粉丝和读者。  “‘东方甄选’只收佣金不收坑位费的合作模式打开了卖书一举多赢的局面,而且赢得很漂亮。这是出版行业最想看到的理性、健康的产业发展态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王玉荣认为,以董宇辉为代表的主播将图书内容结合自身经历,转化为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娓娓道来,用满满诚意打动直播间的潜在读者,使之产生不以价格为决定因素的购买行为。受此启发,在传统线下和线上销售渠道均受影响的情况下,大部分出版社都会重新定位和开辟直播营销新渠道。  在王玉荣看来,许多出版社并不指望依靠直播直接提高销量,更多是在不占用太多现有资源、人员和成本的情况下,进行以新书或活动宣传展示为目的的直播试水,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直播相关策略和方法。  让懂书的人讲书  直播带货在图书销售中的作用不断被放大,对于激发出版业主动迭代、开拓和建设新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图书品牌知名度有一定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利润空间压缩、选品类型受限、容易陷入低效竞争的不利影响仍存在。如何用好直播带货,发挥更大效力,值得业界深思。  “董宇辉把自己定位为文化传播者,其图书分享让大众体会到中国文化在惯常短平快的直播间里也同样出彩。就此而言,除了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主播的用心用情、文化积累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起源地文化志系列丛书”总编委会委员唐磊认为,主播以及行业都应以真心激发大众对阅读的渴望,以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不断深耕自己的品牌产品,在新赛道上有所成就。  尽管受到“东方甄选”直播业绩的鼓舞,但具体到不同的出版机构,引入直播这种形态还需谨慎对待、谋而后动。  据业界对我国50家出版社直播带货效果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各出版机构的直播带货运作方式各不相同,效果差异也较大。其中,出版社与专职主播合作直播产生的效益,明显好于单纯靠出版社原班人马开展直播。同时,由于主打个性化特色,主播的介入更容易形成气质独特且不可复制的直播样本。  “要找到合适主播,让懂书的人讲书,让懂读者的人卖书。同时,我们还需制定适合直播带货的定价体系和产品类型,用引流产品获取流量和信任,用畅销产品解决用户需求、承接流量,用利润产品获取利润,用特色产品增加用户黏性提高复购率。”王欣艳认为,传统出版业在应对疫情影响和数字化转型压力时,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能力,要充分认识直播带货带来的广告效应,接受新的传播方式,积极寻找契合点,也要有所坚守。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图书内容、观念更具核心价值,需要从业者进一步优化选题质量,做出特色、做强品质,形成引领性优势。  王玉荣分析,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专业类出版社,考虑到自建团队、配置设备和场所的经济成本,未来开展直播业务应该与出版社数字平台建设推广的过程类似,逐步由自建转为与第三方合作共享,这样既可以满足对少量图书低频次的直播需求,又能避免低使用率直播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王 彬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7月26日
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据媒体报道,青海省西宁市民政局、西宁市教育局、西宁市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发文称,将继续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学费、生活费全程资助,让孩子们安心入学。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其中的措施就包括贫困学生资助惠民行动。2020年,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还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政策,是对我国帮困助学体系的补充,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助学支持,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托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学梦,还需让助学政策覆盖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过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  让助学政策覆盖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要的还是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专门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部分生活费的一种信用贷款,是十分重要的帮困助学措施。据报道,国家开发银行已开始受理2022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且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不设贷款总人数和总规模上限,全力满足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  近年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毕业生的实际职业等发展情况,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比如,不断扩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目前,该政策已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单位全覆盖。再比如,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延长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期限。  目前,有关方面仍在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介力度,让所有有助学贷款需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外,高校还有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帮困助学措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不同的帮困助学支持。  助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在实施各项助学政策时,要避免弄虚作假。过去,一些高校在审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时,因方式不当曾引发侵犯贫困生隐私的质疑。近年来,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的助学正日益精准化、人性化。如何做到精准核准又尊重学生隐私,是做好帮困助学必须周全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应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在各项帮困助学政策支持下,专注提升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兑现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承诺,演绎出彩人生。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5日
不让一个洼里人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掉队讲述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刘向东  今年,是我任洼里村党支部书记的第十年。十年前,洼里村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难点村,有能力的纷纷离村,年轻力壮的我也选择离开,外出打拼。2011年村“两委”换届,组织找到我,我犹豫再三,虽然舍不得打拼的企业和已取得的成绩,但家乡再落后,也是家,也有感情、有乡愁。在乡亲们的期盼和信任中,我当选党支部书记,当时我暗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当时,洼里村的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进不来出不去,成了致富的“断头路”。我决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村集体没钱我就带头捐款修。修好了出村路,就得找洼里村的出路。洼里村原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种植村,家家户户种地,但收益不多。“小菜园子”模式不行,那就试试“大棚”模式。想法有了,资金又成了问题,老百姓拿不出钱,我自掏腰包,拿出款项建大棚、做项目。  记得当年初冬,天气预报有大风寒流,大棚里的草莓长势良好,若不盖膜封顶,草莓苗就会因受冻毁于一旦。正当乡亲们突击盖膜时,大风来袭,大家冒着被吹下来摔伤的危险,爬上顶棚,四肢摊开,手拉手趴在塑料膜上,守住了大棚,也守住了致富的心。从那以后,我就坚信,没有任何困难能打倒洼里人。  种大棚只是开端、是起步,要想走远,就得走有机农业、科研农业的道路,这才是长久之策。在上级政府的牵线搭桥和政策支持下,我们搭平台、引人才,一时间,洼里村成了各行业部门政策平台的集聚区,奶牛养殖智慧牧场应运而生、有机蔬菜智慧工厂拔地而起……如今,洼里村的特色产业产值已达上亿元,正势如破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强。  这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十年。这十年,时间在走,洼里村在变。庆幸也自豪的是,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乡亲、为洼里村服务的初心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没有随着洼里村的崛起而漂浮。我相信,下一个十年,仍将是洼里村接续奋斗的十年,我们将砥砺前行,不让一个洼里人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掉队。  (光明日报记者赵秋丽、冯帆 光明日报通讯员冯子璐采访整理)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5日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感谢你们3个朝气蓬勃的孩子,为老年人带来了幸福与快乐……”手捧着北京市丰台区泰颐春养老中心(以下简称“泰颐春”)发来的感谢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何粼、侯名扬、舒玉梁3位00后姑娘满脸笑容。  “心里很温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侯名扬代表三姐妹说。一个更大的惊喜随之而来——泰颐春决定,和她们签订劳动合同。  3位女孩就读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民政部直属高等职业院校。令她们感念的是,学校很早就考虑到学生就业需求,有意识地将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贯穿三年教学过程,“我们入学不久,就有机会切身了解民政行业,走进民政行业,毕业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愿意从事民政行业”。  2022年就业季到来之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每月举办一场线上招聘会、为每位毕业生开展一次深度辅导、做一次简历问诊、做一次就业岗位定点推荐。比如,组织举办大型双选会和各专业类招聘会40余场,覆盖全体毕业生;开展以“服务解忧、助力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服务行动,实行精准就业服务,做到一人一策,服务个性化……  2021年12月,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与推荐下,3朵“小花”开始在泰颐春实习。“工作内容多、难度大,刚起步时难免手忙脚乱。幸运的是,在校期间,我们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快用到了实践中。”何粼说,她们通过参与泰颐春和其他医院的合作项目,认真细致地对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进行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老年综合评估,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提升了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记得刚开始工作时,这里的爷爷奶奶总是记不住我的名字。现在别人问他们需要帮助吗,他们会说‘我找小侯’。日子久了,他们的一句句感谢,一次次肯定,都让我觉得温暖。”侯名扬说。  舒玉梁说:“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根据2021年施行的《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我们在校期间通过相关培训,以理论+实操考试取得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等,还能获得每月8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  与侯名扬等人一样在基层耕耘的,还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辛凤洋。不久前,辛凤洋加入了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立德社会工作事务所,主要在社区开展服务。“记得实习时,督导老师每周与我线上联系,了解实习情况。学院领导也关心地询问我的个人规划,并给出很有针对性的就业建议和指导。”她说。  “希望我今后能够心有温度,行有力度,在社区大家庭中绽放青春,回报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关爱。”辛凤洋目光真诚。  2022年6月,民政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在辛凤洋看来,随着政府不断推出相关支持政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扎根社区,服务居民”。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帮助毕业生求职,学校通过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谈心谈话、就业情况调查等,了解大家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建立就业工作台账,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台账式管理,制定精准帮扶计划,积极为其推荐岗位。下一步,学院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为毕业未就业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引导更多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民生。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5日
 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全国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赴云南视察纪实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前来视察和瞻仰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和宁洱当地彝族、哈尼族等多民族群众同唱《爱我中华》,激荡人心的歌声,让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情。  7月11日至15日,全国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赴云南视察。来自全国政协34个界别的45位委员深入昆明、玉溪、普洱的社区、学校、村寨视察座谈,亲身感受云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对云南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视察团委员们在云南省宁洱县那柯里村与少数民族群众交谈。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1.云南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滇池北岸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呈现一堂,独特的文字和风俗,美丽的服饰和民族工艺品,都使委员们津津乐道、赞叹不已。  1951年元旦,普洱兄弟民族代表大会在宁洱隆重举行剽牛盟誓仪式,48位各民族代表在民族团结誓词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宁洱誓词碑成为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71年后的今天,来自全国政协各界别的委员们站在誓词碑前,站在火红的石榴树下,重温这段民族团结的传奇历史,感慨万千。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魏海生委员表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光荣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就是生动感人的典型事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和胸襟,体现了云南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工作创新,应把这个故事挖掘好、宣传好。”  “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反映了云南民族团结的生动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案例,可以写进教材中,让剽牛盟誓等民族团结的故事更加广为人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委员说。  地处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思茅第一小学,迄今有118年历史,少数民族学生达52.8%。委员们走进思茅第一小学校园,巧遇刚考完期末考试的同学们正在展示拓展课程教学成果,一曲天籁之音的哈尼族民歌童声合唱《巴哈呀咪》、一曲悠扬抒情的傣族民歌葫芦丝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让委员们深为陶醉;同学们画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校长妈妈张桂梅》让委员们忍不住点赞。  “从同学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你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希望你们立下志向,努力学习,将来成为飞行员、宇航员、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师,报效祖国!”全国政协常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委员鼓励同学们。  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委员启发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这个世界很大,我们此生要学到真正的本领,能走遍世界,能看很多风景,能为国家做很多事情。”  “看到各民族孩子们的笑脸,就看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孩子抓起!”云南怒江州政府一级巡视员丁秀花委员感慨。  视察过程中,无论在社区还是校园,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委员都给当地各族群众和孩子们带来了优美的歌声,带来了其乐融融的快乐。25年前,还是大学生的吴碧霞到云南各地采风,创作出《纳西篝火阿哩哩》。今天,已经是著名歌唱家的吴碧霞一路演唱《小河淌水》《小乖乖》等云南民歌,表达了她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她动情地说:“感谢有这么多丰富多彩、非常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花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深入体验云南民族文化涓涓细流的各美其美,委员们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的美美与共。  委员们视察的云南省普洱市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万亩茶山。光明日报记者张勇摄/光明图片  2.各民族都是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委员们行走在玉溪、普洱民族地区,深深感受到脱贫之后的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水天一色、碧蓝如镜的玉溪市抚仙湖畔,委员们了解到,为了保护这全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近几年有3.2万名各族群众作为生态移民搬离了湖岸,澄江市右所镇吉花社区马房村在湖边的800多名村民搬迁到县城附近,距湖边较远的900多名村民未搬迁,但土地全部流转种植荷花,5个民族聚居的马房村就地发展民宿餐饮业。委员们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整洁的村庄,一个个漂亮的客栈分布在村道旁,68户经营户带动了全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更让委员们难忘的是村口的幸福食堂。  “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来村集体办的幸福食堂吃饭,3元一餐,每天约有30位老人来食堂吃饭,村集体给食堂补助,解决了子女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生活不便的问题。”吉花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德保自豪地对委员们说。  乘着才开通半年多的中老铁路列车,委员们来到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茶马古道,走过百年风雨桥,踏上千年石板路,仿佛听到马帮那清脆的铃声。如今的那柯里已成为一个哈尼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   在村民高仕兴开办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体验中心”,委员们兴致勃勃地操作体验普洱茶的制作过程,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年轻的高仕兴是县级非遗传承人。“这几天每天都有几千人来这里体验普洱茶制作,买茶的人多,我们成立了一个茶叶合作社,去年卖茶收入达百万元。”高仕兴告诉委员们。  登上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层层叠叠的万亩茶园,走进茶叶飘香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了解到茶博苑采取“农户+基地+村委会+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周边村寨、茶农共同致富,委员们不断为这美丽壮观的茶山点赞。  委员们深深感受到,马房村、那柯里、茶博苑等村寨茶山的实践表明,只有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在那柯里村,俞敏洪委员与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罗文堃相谈甚欢。罗文堃从西南林大毕业后回老家勐海田大门寨种植有机墨红玫瑰10亩,开发玫瑰糖、玫瑰酱等特色产品,目前销路遇到困难。俞敏洪爽快地答应在新东方平台上帮他直播带货玫瑰酱等生态产品。惊喜万分的罗文堃反而担心自己供货跟不上了。  “上个月新东方平台为云南销售了4000万元的农产品,我愿意考察投资云南茶叶、咖啡产业,也愿意帮助像罗文堃这样的乡村经营户,因为我帮助一个农户,就能帮助他周围的许多人。”俞敏洪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经济发展了,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就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就能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  3.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样本  彩云之南,是民族之花盛开的地方。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26个民族兄弟姐妹世代生活在云岭大地上。“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等理念深入人心。  在云南民族地区视察的5天里,委员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显著,有11个州市和84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和示范单位;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地区6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巩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广泛深入。  委员们深深感到,从70多年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到今天石榴籽般的民族团结情,从民族博物馆里的文物古籍到今天茶马古道上的致富群众,云南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云南样本;生动阐明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委员们感动之余,纷纷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李学林委员建议:“争取国家各职能部门给云南支持,努力结合云南实际,在政策创新、资金投入、舆论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撑;对云南创新实践给予高度重视,凝炼云南模式、云南经验,加以推广应用。”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常委李朋德委员建议:“把云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试验区,探索新机制、展示新成就,更好地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信。”  “对大学生应该加强国情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民族地区的产业扶持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形成良性循环。”全国台联专职副会长郑平委员说。  委员们还建议,云南应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区位优势建设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难忘的云南之行,激发了委员们建言献策的智慧火花,记住了民族团结进步是七彩云南那一片最美的色彩。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