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万里河山,有你心安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2022年08月01日
胜意法治
关注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祝所有军人们

节日快乐!

他们披上戎装,接过钢枪

投身强军事业

保卫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守护着人民的岁月静好

即使脱下军装

他们仍初心不改,军魂依旧

在人民需要的时候

主动担当,冲锋在前

疫情面前

退役军人挺身而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继续奋战

拥有25年军旅生涯

参加过抗洪抢险任务的杨保华

在抗疫一线上常说: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

就是要见了红旗就扛

见了困难就上

见了荣誉就让”

杨保华(右)

29岁的退伍老兵张正驰

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时

总是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安全隐患

并立即采取措施有效处理

“我很庆幸

自己是其中一员

能有机会致敬我的理想使命”

张正驰眼神坚定地说道

还有许多退伍军人

在普通的生活中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继续发光发热

用生命保护列车旅客安全

6月4日10时30分

D2809次列车

行驶至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

月寨隧道内时

撞上突发溜坍侵入线路的泥石流

导致列车滑行900多米脱线

经车载数据分析

司机杨勇在危急时刻发现线路异常

5秒内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保障了整趟列车旅客的安全

自己却不幸殉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黄强表示

殉职司机杨勇采取的应急措施

“相当及时”

杨勇生前工作照

6月5日

运送杨勇遗体的车队

回到他的家乡贵州遵义

当地群众和生前战友拉起

“向英雄战友致敬”

“迎接英雄战友杨勇回家”的横幅

自发地前来送别

杨勇遗体回乡后,当地群众和生前战友们自发地前来送别

据了解

作为巡逻分队的驾驶员

杨勇一次不落地参与了

中队担负的城市武装巡逻任务

成功处置多起突发事件

入伍第2年

杨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先后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3次荣获嘉奖

杨勇服役时照片

退役后

杨勇被分配到铁路贵阳机务段工作

他坚持刻苦自学

先后获得了货车、火车

和动车驾驶员资格证

谈及此次突发事件

老班长田纪恩说

“我感到十分痛心

但他把危险留给自己

把希望留给他人的壮举

让我们每一个武警海南总队的退伍老兵

感到骄傲和自豪!”

义务讲党课19年

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1948年初

参军不久的张贵斌就经历了艰难的塔山阻击战

张贵斌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

将国民党增援锦州的部队死死挡在了塔山

因在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

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并记大功一次

可后来无论谁问

张贵斌只字不提战功,只说:

“我是趴在牺牲的战友后面战斗。”

1964年

张贵斌被调到海城市农电局西柳供电所任会计

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

他经常拖着伤腿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

每次往返都要三四个小时

寒来暑往,一干就是6年

1978年张贵斌离休

当时正值物资器材库扩建

物资存放全靠记账

是实打实的良心活儿

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张贵斌成了不二人选

一笔笔“良心账”

他算得清清楚楚。

2019年11月7日,张贵斌老人在家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2000年开始

年逾古稀的张贵斌开始

给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讲党课

可19年间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家人

张贵斌从未提起过自己的战功

如今成为“名人”的张贵斌依旧坚持讲党课

党课可以开设在哪里?

老英雄也给出了更多答案

“学校邀请我去讲课,我就在教室里开讲。

小学生、中学生来我家,客厅就是讲堂。”

6月27日

张贵斌在海城市文明实践中心

带领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民兵应急分队党员

重温入党誓词,并讲授党课

与大家共同追忆塔山阻击战烽火岁月

“老英雄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

他的理想追求、奋斗经历和革命精神

都值得我们学习。”

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赵恩权说

如今张贵斌讲党课最多的地方

是家附近的广场

“我每天都看报纸

在电视上看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学习党最新的方针政策

然后到广场上讲给大家听。”

2019年11月7日,张贵斌老人在家门外。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老英雄是我们的老师

每天傍晚他都来和我们

交流思想、讨论热点问题、传递党的声音。”

65岁的张恩清说

张贵斌每天来广场时,手里都拿着笔记本

本子里记录着他当天学习的最新内容。

“他思路清晰,

唠家常一样的讲课方式深入浅出,

大伙都爱听。”

2020年初,张贵斌搬进新家。

环顾张贵斌的新家,家具用品不多

最显眼的是桌上叠放得整整齐齐的一摞报纸

——纸张角落轻微的褶皱

默默记录下张贵斌频繁翻动学习的痕迹

报纸上一柄放大镜,是老英雄的“新家当”

搬来新家前

张贵斌夫妻俩坚持收集旧衣服和鞋子

然后让女儿清洗干净、消毒

放在院子里的台阶上。

“有生活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穿。

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

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风大浪急 退役军人跳海救人

7月3日

一名4岁女童

在海边玩耍时

不小心被海浪卷走

正在前往东山县铜陵镇的探亲路上的

退役军人林建光

突然发现海边聚集着一群人

仔细一看

有女童落水,有人正在救援

林建光迅速冲进施救区

找到一根长竹竿参与救援

巧合的是

施救区带着救生圈等待着接应的

韩成武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此前

东山县公安局民警李松武和渔民卢金镇

已冲进大浪尝试将女童带离

但由于风大浪急

一个接一个的滔天巨浪
三次将女童与救援人员冲散

此时

他们已靠近岸边

林建光迅速扔掉竹竿

跳入海中拉起卢金镇

又迅速调转身体向深处冲去

稳稳抱住被大浪卷走的女童

虽然又经过几次大浪拍打

两人始终没被冲散

在岸边众人的帮助下

他们成功回到岸边

随后120急救车赶来

女童脱离了危险

林建光,2004年参军

2016年退役

提到那天的状况,他表示:

海里有暗流,海浪特别大

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深海

但自己当过兵

生命就在眼前,不能不救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

就该冲在前面

韩成武,1983年参军

1987年退役

现在是“好厝边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队员

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

是大家的努力才救回的孩子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

遇到危险,这是他应该做的

16枚奖章捐给抗美援朝纪念馆

1948年1月孙景坤参军入伍

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

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

孙景坤总是冲锋在前

在火线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孙景坤随抗美援朝部队跨过鸭绿江

“我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

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161高地的战斗。”

当时他带领战士们扛起弹药箱

冲上161高地支援

发现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

再次激战,阵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

“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

其他人都牺牲了。”

老人回忆着,哽咽着。

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

荣立一等功,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并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

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20年7月7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在家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955年孙景坤复员回乡务农

他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

用几年的时间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山城村有一条河,洪水泛滥常年吞蚀土地

孙景坤带着乡亲们一起治河造田

改造了100多亩耕地

1984年孙景坤组织村民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

还把分给自己的40亩地重新分配

给5户从黑龙江迁来的贫困户

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

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

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我无意中看到一本书里讲一位战斗英雄

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

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七一勋章”、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

一系列荣誉称号是党和人民对孙景坤老英雄

一生忠诚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度肯定

考虑到孙景坤年事已高

且身患多种老年疾病

2020年8月,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

孙景坤住进光荣院

在这里,他获得了更专业的护理

子女也轮流陪伴在身边

2021年6月起

孙景坤因病转入丹东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

当老人知道自己荣获“七一勋章”时特别激动

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亲自到北京领奖

在颁奖当天,老人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2021年6月1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在丹东光荣院与院长交谈。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在医护的共同努力下

老英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除尿路感染外没有其他疾病。”

孙景坤的病房干净整洁

墙上挂着两张孙景坤身穿军装、

胸前挂着奖章的照片。

“我父亲将16枚奖章

全部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

老爷子一生把奖章看得比命还重要

他说,自己的荣誉来自党和人民的培养和关爱

理应归还给党和人民。”

孙景坤儿子孙福贵说。

军人是一个让所有人钦佩和自豪的词语

他们用行动和生命证明着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质

在战场上

军人们不断地磨炼意志、舍生忘死

为保卫国家的安全、

守护的人民幸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脱下军装后

他们在普通的生活中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继续发光发热

生动地诠释着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和使命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