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世间》谈家庭教育
-
2022年03月10日
史诗级开年大剧《人世间》大结局了。
故事始于1969年的东北,用50年的生活变迁,以及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全貌,展现了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有烟火,就有教育。
人一生的宿命,根源于原生家庭:孩子的未来,藏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何让孩子活成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有情有义、有责任、有担当?——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是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史诗级开年大剧《人世间》大结局了。
故事始于1969年的东北,用50年的生活变迁,以及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全貌,展现了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有烟火,就有教育。
人一生的宿命,根源于原生家庭:孩子的未来,藏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何让孩子活成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有情有义、有责任、有担当?——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是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家庭教育培训市场出现良莠不齐的乱象,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由此应运而生!
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合影
2022年1月19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以下简称家校社育工委)。家校社育工委的发起单位法人,北京人文和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金胜任家校社育工委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刘余莉教授,以及河北民营发展促进会杨万国会长担任名誉理事长,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院长郭喜青教授担任理事长。
康金胜董事长
刘余莉教授
杨万国会长
郭喜青教授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是我国智慧工程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团体。研究会不仅开展教育、培训等业务,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智慧服务,更是承担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作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下属二级专业分会,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家校社赋能,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家庭教育研究,培育时代新人”为使命,致力于开展围绕家庭教育的人才培养,配合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推动家庭教育向普及化、标准化、系统化开展。家校社育工委由秘书处负责管理日常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学术部、培训部、宣传部、会员部、外联部等九个部门协同开展各项事务。
1、成立学术委员会。聘请和吸纳各方有德行、有学问的专家、学者加入进来,为家校社共育工作做学术指导,并设计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2、成立践行团队。邀请全国各地模范家庭代表:如做父母、丈夫、妻子、儿女等家庭中的各个角色做的好的模范典型,组织他们参与“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榜样的力量很强大,会对社会大众及广大家庭产生很大的影响;
3、招收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从中选出理事、常务理事以及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为社会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4、设立教育实践基地。依据社团许可,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三观正确、富有正能量的团队及个人,经过严格审核,依法开展家、校、社(涵盖企业培训等)三大版块的培训指导工作。
1、每月一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为主题,凝聚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推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2、每季度举行一次有关家校社共育高端学术研讨会,充分发挥我会职能,起到引领指导作用(常设会议地点为北京)。
3、每年定期举办会员大会、理事大会等进行集体学习交流、汇报和总结。
4、拟在北京筹建家庭教育成果展览馆,用实际案例,增加民族自信心。
1、我会确立家庭教育体系课程,形成标准化教材、讲义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考评标准及受众群体的测试标准。
2、开设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并颁发证书。
3、同时我会也接受邀请自办或合办各类家庭教育培训课程,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
4、对会员企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的培训活动,以帮助建立幸福企业。家庭教育进企业,使企业员工都获得家庭的幸福。
5、对学员每月开设一、二期公益的封闭式“幸福家庭”学习班。
设立媒体宣传部,建立家校社育工委网站、微信公众号,同时联合国家主流媒体,对我会举办各类活动、培训班以及实时的新闻进行报道。
1、开办各种活动除自筹资金外,还有培训项目的收费,如: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培训和实践基地设立的收费;
2、会员的会费;
3、来自会内外爱心人士的捐赠;
4、政府购买服务的收费;
5、争取各种爱心基金的支持。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现面向广大热爱传统文化事业及有志于推广家庭教育的个人及团体发出邀请,愿我们携手并进,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家庭教育推广开来,惠及万民!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