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亲爱的父亲,谢谢您 | 父亲节

2020年06月19日
红尘炼心
关注

父亲节快到了,提前祝愿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恩情,就好比春天的阳光普洒大地,无私地关爱着我们,永远为我们点亮一盏名为温情的心灯。

而我们在慈爱深恩中逐渐长大,对于父母的恩情,不应该仅仅只在节日中记得,更应该无时无刻铭记在心。

回望绵延至今逾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有关骨肉至亲、有关血浓于水、有关饮水思源、有关报本反始的大爱,仍然为今天的我们树立着孝道的榜样。

在明朝就有这样一个“寻父万里,只为报恩”的故事。

 明朝人赵重华七岁时,父亲赵廷瑞好游历江山,长年未归。赵重华思念父亲万分,长大成人后,决定出外寻找父亲。他写下“万里寻亲”四个大字背在身上,还写了几千张注有父亲姓名、年龄、相貌、籍贯、家庭地址等信息的纸,走到哪里就把这些纸张贴到哪里。

赵重华这番出门寻父,跋山涉水,足迹遍及州县。当他行至武当山祈福,经过太子岩时,发现岩石背面刻有一行文字:“赵廷瑞朝山至此。”

赵重华看到这行字颇为振奋,心想:“想不到今日能巧遇父亲旧游之地,也许我们父子相逢之日已为期不远。”于是他就在父亲写的字后面写道:“赵廷瑞之子重华,寻父至此。”

 赵重华从武当山下来后,信心倍增,继续跋涉,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没能找到父亲。一日赵重华经过丹阳,遇到一位老和尚问他寻父的情况,赵重华一一说明,老和尚笑着告诉他:“你父亲住在无锡南禅寺里。”

 话刚说完,老和尚就不见踪影了。赵重华急忙奔向南禅寺,果然在寺中找到了父亲。时隔多年,父子相认,抱头大哭。最后赵重华把父亲接回了云南,安养晚年。

赵重华万里寻父

中华伦理教育第一条就是“父子有亲”,即骨肉至亲,血浓于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爱是天性,也是性德的显露。

父亲长年在外游历时,赵重华还不到十岁,可是尽管如此,重华对父亲的亲爱有增无减。于是重华长大后,凭着孩童时期的记忆,试图寻找熟悉又陌生的父亲。虽然父亲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重华不惜跋山涉水,走遍州县,求见父亲的愿望从未动摇。

孝在中华文化中涵义深广,其宗旨在于饮水思源,报本反始。即使重华七岁后便未能再见过游历四方的父亲,他依然不忘自己为人子的本分,面对亲人的别离,心中不起丝毫怨怼,直以一颗孝心使家庭完聚。

万里,是空间的距离,也是心间的距离。

古,有儿寻万里,只为向父亲报恩,打破的是距离,连结的是两颗心。

 今,纵使父母远在万里,我们的心中也应时刻住着父母,不惧的是距离,连结的仍是两颗心。

这两颗心,万里不变,述说的是同样的一句话:亲爱的父亲,谢谢您!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