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多,因为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这是蔡元培《传略》里的一段话。1879年,即蔡元培11岁时,父亲蔡光普因病去世。面对家庭的不幸,蔡元培的母亲周氏谢绝了亲戚朋友的资助,以一人之力撑起全家。母亲周氏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很有气节,为人处世处处得体。她宁愿典押衣物,勤劳节俭,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自己尽全力抚养诸子,亦言传,亦身教,以身作则教会他们勤勉节俭和慎言慎行。每当夜幕降临,母亲就点起油灯,让蔡元培和两个哥哥围桌而坐,开始夜课,她则坐在一旁,监督孩子们认真学习。夜课时间一过,周氏便督促孩子们睡觉,清晨又叫他们起床:“快起来了,晚睡不如早起。”几十年后,蔡元培回忆少年生活,仍觉得母亲的教育让他受益匪浅,“晚睡不如早起”的生活习惯也陪伴了他一生。为了节省开支,周氏自己给蔡元培理发,还用理发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品行情况。周氏的教育方法很得当,表扬成绩,也指出不足,对待他们的错误从不打骂,凡事跟孩子讲道理。这样的教育方式影响了蔡元培的一生,他在其著作《中国人的修养》中指出,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蔡元培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他用他的君子风度,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1884年,17岁的蔡元培考取了秀才,遗憾的是,母亲最终没能看到他后来所取得的更大成绩,他18岁那年,母亲病故。母亲虽然离开了,但她的教诲和精神却永远勉励着蔡元培前行。维新变法失败后,蔡元培认为:“欲变新的国家,必须有新的国民。”如何有新的国民?唯有新的教育。1916年底,蔡元培应邀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1920年,蒋梦麟、蔡元培、胡适与李大钊合影当时,北大涌现出了一批精英、大师,学校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不管在精神上、文化上,还是在政治格局上,都深深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脉络。如今,北大已经走过了120年,但还有人说,北大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北大,都是因为一个人,蔡元培。晚年,蔡元培旅居香港时改从母姓,取名周子余,以示对母亲的怀念。021917年,蔡元培开始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改良,聘请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徐悲鸿等到北大讲学、任教。那年,胡适从美国学成回国,其时胡适并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但蔡元培为了让胡适进入北大不惜帮其伪造学历。后来,胡适一生中拿到了35个博士学位,成为20世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之一。胡适69岁照片胡适说,他这一生能有所成,离不开母亲冯顺弟对他的栽培。1889年,年仅17岁的冯顺弟嫁给了47岁的胡传,婚后两年,冯顺弟生下一子,取名嗣穈,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可好景不长,不久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带病在战乱中奔走的胡传客死他乡。23岁的冯顺弟从此守寡,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将那时年仅四岁的胡适抚养成人,其中的艰难困苦“非外人所能喻”。胡适的父母胡传和冯顺弟“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渺小而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儿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23年。”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父亲去世后,后妈冯顺弟经常受哥哥嫂嫂们的气,但她从不埋怨。胡传与前妻育有三子,大儿子是个“瘾君子”,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胡传在世时曾拿剑砍他,冯顺弟跪着哀求:“饶了他吧,不然他人会说我这个后娘不容。”父亲去世后,大哥更为所欲为,年除夕家里坐满了追债的客人,他就躲债去了。母亲冯顺弟则镇定料理,给每人一点钱打发他们走,大哥这才敢回家,可母亲也不打骂,一点怒气也没有。“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后来说。冯顺弟不仅教了胡适好脾气,还教会了胡适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有一次胡适说话得罪了亲戚,母亲知道后罚他跪地,不让他上床睡觉。胡适跪地而哭,用手擦眼泪,感染了细菌得了眼疾,久久不能治愈。冯顺弟听人说,用舌头去舔眼睛可以治好,竟真的用舌头去舔他的眼翳。“这就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胡适回忆母亲时感慨落泪。冯顺弟一直不忘丈夫生前的遗嘱:“穈儿天资颇聪颖,应令他读书。”胡适三岁时,冯顺弟就把他送到私塾。为了让老师多教导儿子,她总是比别人家多交私塾费用。她培养了胡适从小爱读书的习惯,胡适常常第一个到学校读书,放学大家都走了,他还留在教室看书;跟着母亲去割稻子,胡适却坐在树荫下看白话文小说。这些,母亲从不责备他。正因为胡适早年看过很多白话文小说,后来才成为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在照片旁批道“没有戴眼镜,使我感觉这像上有我母亲的神气”胡适成绩超群,私塾老师怕耽误他,就建议他外出求学。当时冯顺弟没有掌握家里的财权,只能苦苦央求胡适的几位哥哥,让小弟进城求学。十二岁那年,胡适离开家乡去上海求学,母亲为他做了一只枕套,上面绣了一句话:“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后来,为了挣钱赡养母亲,胡适辍学教小学。他听说考取留美官费生能得不少补贴,便写信征求母亲意见。母亲欣然答应,回信告诉他,他能出洋留学,家里就能恢复声望,当以学业为重,其他尽管置之度外。留美期间,母亲给胡适订了一门亲事。胡适学成归来,应蔡元培之邀赴北大任教,遵从母命,娶了小脚太太江东秀。胡适与江东秀其实,胡适留学期间结识了“红颜知己”韦莲司,结婚前他写信告诉她:“我对母亲的恩情深感愧疚,不想再违背母亲的意愿了。”婚后第二年,儿媳怀孕的消息传来,母亲冯顺弟以为终于完成了使命,可以抱孙子了,然而不料却因常年过度操劳而轰然病逝,享年仅46岁。胡适的一生,行而有义、宽厚待人,不盲从也不虚荣,不降志也不辱身。晚年他回到台北后,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溘然长逝时,从台北到南港,家家烧香、户户路祭,十万民众为他沿路送殡。而对一代大师胡适影响最深的女人,却是她的母亲冯顺弟,一个农家妇女,用她的慈爱,给了胡适最好的人生启蒙。031948年的最后一天,南京,秦淮河,胡适和傅斯年望着雨雾缭绕的江面,情不自禁地吟诵陶渊明的诗:“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师徒二人感时伤世,双双潸然泪下。傅斯年,五四运动的总指挥,胡适最得意的弟子,师父称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一身兼有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傅斯年和胡适跟师父胡适一样,傅斯年也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也是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傅斯年生于山东聊城一个没落的名门望族。他九岁那年,在外地教书的父亲傅旭安突染重疾死于书院,年仅39岁。父亲去世后,一门生活全靠傅斯年的母亲李太夫人操持。幸赖父亲傅旭安的众多门生,聚资生息供李太夫人一家生计之用。傅斯年6岁时,母亲就送他去上私塾,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在家由祖父讲课。母亲李太夫人对傅斯年严格要求,加上傅天资聪慧,11岁就读通了《十三经》。傅斯年十几岁时就到北大求学,他本是黄侃的弟子,偶然去旁听了胡适的课,被胡适圈粉,从此与胡适成为毕生师徒和挚友。傅斯年32岁那年留学归来,应中山大学之聘,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并任所长,在中国近代科学考古史上,傅斯年是第一功臣。傅斯年和蒋介石此后数年,他一直工作在学界,掌管过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的校政,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傅斯年在教育界、学术界呼风唤雨,威望极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在家里却是“侍母至孝,唯母是瞻”。母亲爱吃肥肉,但体胖,高血压,不宜多吃。夫人俞大彩为婆婆健康着想,不敢多给。有次母亲为此不高兴了,傅斯年就长跪不起,苦劝老太太平息怒火。事后,傅斯又安抚夫人:“母亲患有高血压症,要控制她的情绪。我不是责备你,但念及母亲,茹苦含辛几十载,将我兄弟二人抚育成才,我只是想让老人家高兴,尽孝道而已。”傅斯年母亲李叔音晚年俞大彩曾回忆说:孟真(傅斯年字)侍母至孝,对子侄辈,也无不爱护备至。抗战爆发后,傅斯年千方百计将母亲不断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为躲避战火,长年奔走劳累,他和母亲皆身体抱恙。岳南在《北渡南归》中提到,傅斯年每言及老母逃难事,总怀歉疚之情:“老母幸能平安至后方,否则将何以面对祖先?”1941年春,傅斯年一病不起,远在美国的胡适专门致函表达关切之情。胡适的关怀给予了傅斯年精神上的慰藉,使他增加了同病魔抗争的勇气。几个月后,傅斯年终于出院。可他没想到的是,他出院了,母亲此时却死在了医院。傅母去世时,傅斯年手头拮据,只好卖了好几箱他珍爱的书籍,买了一口好棺材。为了防止敌机轰炸和日后破坏,他又将母亲“葬于歌乐山风景绝佳处,作成一水泥之圹,甚坚,欲移不可。”1950年冬,傅斯年在一次质询讲话中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蒋介石送挽匾“国失师表”。与师父胡适一样,傅斯年是中西知识分子之典范,其人格是中西文化精华之结晶。他是仁师,是学者,亦是仁者。仁者本孝,仁者首孝,傅斯年也。041930年,年仅35岁的钱穆写完成了《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时间轰动学界,被陈寅恪誉为“王国维后未见此等著作”。在顾颉刚的推荐下,只有中学文凭的钱穆被破格进入燕京大学任讲师。次年,顾颉刚又引荐他拜访胡适。几个月后,钱穆还真得到了北大聘书,胡适还将自己所藏的古籍孤本借给钱穆看。傅斯年见师父如此推崇钱穆,自然也不怠慢,请他到中研院工作。彼时的傅斯年和钱穆还未交恶,还视钱穆为“同志”,每次接待贵宾还把钱穆带上,并且逢人就说:隆重介绍一下,这就是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的钱穆。钱穆虽然与傅斯年同龄,但两人前半生走过的路却大为不同。钱穆家境贫寒,怎料12岁那年,父亲钱承沛病逝,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父亲去世后,亲戚劝钱穆的母亲依照惯例,到义庄(当地慈善机构)领取抚恤金。母亲颇有志气,起初拒绝了,亲戚又多次劝她,她对钱穆的哥哥哭着说:“汝兄弟闻所言否?幸能立志早谋自立。”后来,哥哥师范毕业,在乡间任教,家里才不用去义庄领取抚恤金。钱穆对母亲感情深厚,他说,我之性情,得益于母亲。母亲蔡氏是无锡人,标准的贤妻良母。她家教严格,但教育不疾言厉色。有一次,钱穆做家务时打翻了粥盘,母亲非但没有骂他,反而关切地问有没有被烫到。母亲对人从不褒贬,只是把别人的故事说给兄弟俩听,让他们自己判断好坏,并告知家居礼节,作为子女交际应酬准绳。左邻右舍都夸钱家兄弟有礼貌、品行好。父亲去世的早,母亲经常给兄弟两讲父亲生前的故事,告诉他们父亲的为人和秉性,让他们感觉到父爱。“先父之灵,如在我前,如在我左右。”钱穆上完中学就不得不退学了,他的学问几乎靠自学得来。后来他在苏州教书,由于学问精深,誉满乡梓。钱穆对母亲的感情非同一般,对母亲的孝顺也持礼重孝,恪守古礼,尽心竭力。钱穆对母亲的人格有着由衷的敬佩。他在书里写道:“八十年来,非先母之精神护持,有乌得有今日……亦何以报先父先母于地下?悠悠苍天,我悲何极。”母亲晚年,钱穆专门在家闭户不出,伺候、陪伴母亲。国学大师钱穆一生桃李满天下,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文稿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共54册,超过一千六百万言。直到九十岁高龄,钱穆先生仍在素云楼撰写《怀念我的母亲》,以纪念母亲诞辰121周年。辛亥年夏,钱穆十七岁,得了伤寒病,误用了药,几乎不救。母亲住在七房桥五世同堂第二大厅的“素云宅”,朝夕不离陪伴在儿子身边,熬汤换药,陪睡暖身,前后七七四十九天,钱穆终于痊愈。后来,钱穆便将自己在台湾的住宅取名“素云楼”,以纪念母亲的养护之恩。051922年8月,郁达夫在《创造季刊》上发表了《夕阳楼日记》,摘一本译著的错误来批评翻译界的粗制滥译,刚刚崭露头角的他把矛头指向了新文化运动和彼时已经声名大噪的胡适。也由此,郁达夫、郭沫若的创造社开始了和胡适之间长达一年的文化骂战,他们甚至将胡适比作“粪蛆”。胡适为人毕竟胸怀宽厚,他出差上海,主动到创造社拜访郁达夫,言辞诚恳地说:“我是最爱惜少年天才之人,对于新兴的少年同志,绝无丝毫‘忌刻’之念。”可谓不打不相识,此后他们不计前嫌,彼此成了朋友。郁达夫和郭沫若郁达夫,中国现代作家,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沈从文评价郁达夫说,他的名字,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1896年,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也就是黄公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地方。今天,富阳人民还以各种方式纪念、缅怀郁达夫,他和母亲的故事,至今为人所钦佩。郁达夫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去世,家中光景直转急下。父亲死后,一家全靠贤能的母亲艰辛地维持着。为了生存,郁达夫唯一的姐姐只能送给乡下人家做童养媳。在如此贫困的情况下,母亲却坚持让三个孩子上学读书,而且上的还是高等学府,郁达夫和大哥甚至到日本留学。为此,母亲不得不把家产抵押出去,举债度日。母亲陆氏不识字,也没有名字,丈夫去世后,她在街头开了一个小摊,白天经营小本买卖,晚上做针线活,有时她连年夜饭都顾不上,因为她要去还旧债,借新钱。当时亲戚们都劝陆氏这样做不值,但她坚持说,我家无财产可守,不让他们外出念书学知识,只会在富阳的街上数石板,怎么对得起祖宗?母亲的坚强与执着,成就了三个优秀的儿子。郁达夫、郁曼陀、郁养吾三兄弟郁达夫没有让母亲失望,他十二岁那年,成绩优秀,得以跳班升级。为此他特别想要一双皮鞋作为奖赏,母亲跑遍街上的鞋店,求情赊一双皮鞋,但都被拒绝了。她回到家,翻箱倒柜挑了一些值钱的衣服,准备拿去当。郁达夫看见后,拉住母亲含泪恳求:“我不要皮鞋了,您买来我也不穿。”母亲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愧疚和痛苦,伤心大哭。也许是这件事给郁达夫的记忆太深,成名后他极少穿皮鞋,几乎都是长衫配布鞋。1910年,郁达夫高小毕业,母亲决定让他去杭州上学,她尽了最大努力,仅仅凑够了郁达夫半年的学费。临行前她把郁达夫送到大门口,只说了句一路走好就回到屋里。她觉得出门要图吉利,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流泪。船缓缓驶离码头,富阳慢慢消失在郁达夫的视线里,他传奇而悲壮的一生,就此展开。与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相比,郁达夫在抗战中的功绩却不为大众熟知。实际上,这位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作家,更像是一名英勇战士。来到外地求学,性格内向的郁达夫突然变得活跃了。积极参加学潮,讨论国事,反抗学校的奴化教育,也奠定了他一生追求先进、自由的思想基础。19岁那年,郁达夫来到日本神户求学,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为纪念郁达夫,1998年,日本友人在名古屋大学建立起了郁达夫文学碑——他曾在这所学校里,写下小说《沉沦》。虽然身在异乡,郁达夫心里却时刻牵挂家乡的老母。1920年,他答应母亲的要求,从日本回到富阳,与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孩孙荃结婚。郁达夫说,这门婚姻,是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后来,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沉沦》出版并引起轰动后,郁达夫又与鲁迅、郭沫若等人在上海创办文学社,积极为文化和革命呐喊。郁达夫和原配夫人孙荃事业上的成就,没有淡化郁达夫对母亲的思念。郁达夫从上海回到浙江富阳,为母亲拜70大寿。可他没想到的是,母子俩的这次相聚,竟是诀别。1935年,为了掀起福州人民群众抗日的热情,郁达夫在报纸上开了抗日专栏,高亢的语言震动了福州文坛。很多热血青年慕名来拜访他,让他题词,他写下: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为救国而牺牲。1937年冬,日本占领了富阳。日本兵住进了郁达夫的老家不走,命令母亲为他们洗衣做饭。老人家很有骨气,坚决不肯招待侵略者。夜里,母亲冒着风雪躲到山洞里,饥寒交迫亦不肯出来,誓死不做亡国奴。抗争了六个日夜之后,老太太在山洞里殉难。不久后,上海沦为孤岛,郁达夫的哥哥、时任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的郁曼陀,刚正不阿,严惩民族败类,营救爱国志士,1939年11月,遭日伪军特务暗杀,以身殉国。失去忠贞刚烈的母亲和兄长,郁达夫悲痛欲绝。他更加痛恨日本侵略者,在母亲的灵堂写下“无母可依,此仇必报”。后来,郁达夫到新加坡,担任当时新加坡最大中文报纸主笔的同时,他还要四处奔走为抗日筹集资金。几年间,他为抗日宣发写的文章超过100万字,有呼吁爱国,有分析形势,有号召支援抗日。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去往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但没过多久,印尼也沦陷了。他因为被发现会日语,被迫答应做日本宪兵队的翻译官,很多人还以为他做了汉奸,但其实他是为了利用职务便利,偷偷解救抗日爱国人士。1945年8月29日,一代文学巨匠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在丛林深处中,年仅49岁。坚强的母亲,养育了英勇的儿子。06冯顺弟去世时,家乡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很悲痛。一个农妇怎么能赢得如此敬重呢?胡适回顾母亲的一生,反复思量得出一个认识,“伏念先母一生行实,虽纤细琐屑不出于家庭闾里之间,而其至性至诚,有宜永存而不朽者”。 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母亲是最细致的、最有才干的雕塑家。” 这些母亲是真正的教育家,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她们没有什么学识文化,一生默默无闻,却用道德修养与拳拳母爱,将孩子塑造成为一代大师。如胡适所言,她们的人格是不朽的。母爱,也永垂不朽。文章来源:一日一度(ID:yryd115)​
发布者:瑾年阅读640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5月14日
       近日,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召开执业医师法修改专题推进会议,研究落实执业医师法修改工作的意见和措施。据悉,执业医师法修改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      此消息一出,中医界人士纷纷呼吁,要强化中医在此法中的分量,并需要给民间中医足够的地位。因为现行的《执业医师法》主要是参照西医的标准制定的,这些年来,《执业医师法》片面粗暴地把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民间中医认定为非法行医,很多民间中医世家即使医术再精湛也无法继续行医,导致民间中医的传承就此中断。      事实表明,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民间中医,许多也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治病救人。应当甄别、扶持那些确有技艺、规矩行医的中医人士,将其纳入正常管理渠道。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国医疗体系及治疗技术备受冲击,中国的抗疫经验让更多海外人士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文化和中医技术。记者27日从“十三五”阶段《“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研究》总课题组了解到,其海外多家合作伙伴近期均对其“汉医”课题研究方向提出强烈关注和合作意向。马耳他汉学中心签约仪式      据介绍,2017年,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承担了“十三五”阶段《“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研究》课题工作,其研究内容为汉学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商业模式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三部分。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以汉学作为概念的海外中华文化传播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其中,汉学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提出了汉学国际讲师、汉医和汉学国际商务师三类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设想,并且重点在欧美地区十二个国家启动了项目实践工作。俄罗斯汉学中心签约仪式      记者向课题组执行主任、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张健院长了解到,“本来课题组在海外平行推广汉学国际讲师、商务师和汉医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但最近世界性新冠疫情突发,海外各国合作伙伴均提出加快汉医项目的实施。”      张健介绍说,在课题组提出的汉医基本概念中,从业者首先是汉学文化的研究者,他要比较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书法、绘画、古琴等传统艺术;其次是中医文化的传承者,包括了解基本的中医理论如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等;同时,从业者还要接受基本的道医训练和中华禅修基础训练,使之具备更深层次的医疗技术和康养手段。中方所培养的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即“现代汉医”。美国汉学中心签约仪式      据悉,我国第一个汉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即将落地福建将乐县,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十三五”阶段《“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研究》总课题组、福建将乐县政府、中国现代文化基金会(台湾)多方合作着手建设。该基地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同期开展第一批中华文化使者——汉学国际高级讲师、汉学国际高级商务师和汉医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搭建顶级人才培养平台。塞浦路斯汉学中心签约仪式文图来源于国学中心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630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5月12日
中医养生一直是人们比较提倡的养生方式,因为中医一直都是健康安全绿色的代表,在中医长时间的流传下来积累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养生诀窍可以帮助大家养生,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一.按摩脚底脚底的涌泉穴是非常重要的穴位,经常的按摩涌泉穴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二、常咽唾液经常的咽唾液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补肾润津,有利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三、梳头头上面也有很多的穴位,我们经常的梳头就可以按摩这些穴位,达到养生的效果,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四.经常伸懒腰经常的伸懒腰可以帮助我们舒经活络,有利于血液的循环,对于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五、调养生息想要延年益寿的话,我们最好要保证乐观开朗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六、做肛门的收缩运动经常的方肛门周围的肌肉处于运动的状态,会更加的有利于身体健康。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七、经常按摩耳朵耳朵上面有很多的穴位,经常的按摩耳朵,对于补肾益精有很好的效果,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八、保证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一定要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在睡前的时候,适当的放松自己,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达到养生的效果,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文章来源:国学时讯​
发布者: 汀兰阅读674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5月10日
2019年春节刚过,就在江西教育出版社编辑团队全力编辑加工《李学勤文集》,即将出版先生文集的时候,传来先生辞世的消息。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对于李学勤先生的学术成就,学术界自有公论。江西教育出版社作为一家多次与李学勤先生合作,更承担了出版《李学勤文集》的出版单位,在二十余年与李学勤先生的合作交往中,在编读李学勤先生书稿的过程中,我们得以一窥李学勤先生的道德文章,对李学勤先生的学术历程、学术见解、学术品格及治学方法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我们通过回顾李学勤先生与江西教育出版社的情缘,以纪念李学勤先生。李学勤先生与江西教育出版社的缘分始于20世纪90年代,双方多次合作促成一批有重大学术积累意义与文化传播价值的高品质学术著作的出版。早在1995年、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就出版了李学勤先生等学者主编的《长江文化史》《国际汉学著作提要》。2001年、2003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又分别出版了李学勤先生的专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和他主编的《黄河文化史》。这些著作的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长江文化史》《黄河文明史》是对中国的“两河文明”的一次系统探析,是“带有填补学术空白性质的开拓性著作”。赖功欧认为《国际汉学著作提要》“以提要方式,介绍精选汉学著作,所选虽只113部,而所涉的内容之广泛……使我们大致了解到国际汉学家的基本路数与倾向”。《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是李学勤先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之一,学术界的影响巨大,该书也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葛兆光认为《简帛佚籍与学术史》“通过地下简帛和现存典籍的考察,为部分学术史文献重新排了次序,纠正了过去的偏颇和失误,通过各种文献之间的关键词语、思想表达的比较,为学术史寻找了知识背景,使学术史的描述更贴近当时的文化土壤”。正是这些厚重的学术著作,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学勤先生的学术价值,也激发了我们以更大的热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出版李学勤先生的学术著作的工作当中去。长期的默契合作,也让李学勤先生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信任。2011年,由李学勤先生主编,集结了刘国忠、傅杰等诸多学者为分卷作者的《国学史稿》授权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也是第一部系统论述国学史的著作。2016年,李学勤先生更是将其60年研究心血之集成——1000万字30卷的《李学勤文集》,授权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记得那是2016年6月29日,我们在李学勤先生的家中签订了协议书。其中有个小细节,协议签订后,李先生特意换了件衬衫和我们合影留念,让大家感到如沐春风。这是李先生对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厚爱与信任,更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责任,特别是回想起李先生夫人当时对大家说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我们不想百年之后人家做他的文集,我们还是自己做。”时至今日,感触尤多。2017年、2018年,在编辑出版《李学勤文集》的过程中,江西教育出版社还相继推出了《清华简及古代文明》《接续绝学的历程——李学勤先生访谈录》两本反映李先生近年来治学和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回顾这二十余年与李先生的交往,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先生的为人和易,是一位不端架子的大家。而今哲人已去,谁来接续绝学?扬本传学,扬本之责,则在我社;传学之功,金针度人,有待来者。最后,谨以一联缅怀李先生:壁立高峰,时风时雨终迈矣;走出疑古,将信将疑可释焉。先生千古。                                                                     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者:瑾年阅读68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5月08日
墨子有一句经典的话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曾见人染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在他看来,“染”这件事需要很谨慎的。其实家庭也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必须以身作则。父母好吃懒做,孩子也勤快不到哪去;父母通情达理,孩子也会文质彬彬。决定一个人命运走向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后天的家庭教育。一个家,如若犯了这三大忌,很难教出懂事的孩子!1家风不正,高度溺爱作家马伯庸说:“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古董有形,而传承无形,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渗透在家族的每一份骨血中。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底气,也影响着他的未来。若家风不正,则人必斜。巴尔扎克笔下就有这样一个角色: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两个女儿,他把大部分财产都作了陪嫁,目的就是让她们过上贵妇人的奢侈生活。可出嫁后的女儿们,却在榨取完父亲最后一点养老金之后,无情地抛他而去。最终,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也失去了拥有的一切。常言道:“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过分溺爱一个人,就不能分清是非;贪得无厌的人,永远得不到满足。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爱也需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多数是家庭的产物,是父母问题的折射。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著名教育家傅雷先生虽然爱儿子,但绝不溺爱娇纵。他把对儿子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就连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小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造就了如今温润如玉的傅聪。金庸也曾评价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好的家风,是孩子受益一生的无价之宝,也是他未来立于人世最好的底牌。溺爱孩子的父母都应该记住:每样事都替孩子做,将来他就什么都不会做,结果就是培养出一个巨婴。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对孩子的爱藏于心底,放手让他自己去闯荡,鼓励他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这样拼出来的路才是他一生的荣光。2家人失和,不孝长辈一家人在一起,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传得祖上良田万顷?亦或是来往宾朋络绎不绝?都不是。钱财外景不过是身外之物,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平安,和睦共处,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家人失和,母不慈子不孝,即使拥有再多的钱财,家道也终归会败落。家庭和睦,一家人同心同德,子孙后辈也会受益无穷。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户三世同堂的人家,他们在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爷爷年老体弱,活在世上毫无用处,不如抛弃于深山算了。”半夜,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正准备往下抛时,儿子说:“爸爸,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了,何必把这箩筐也丢了呢?”父亲生气地说:“你这小子懂什么?连人都不要了,还要这破箩筐干什么?”儿子说:“若把这箩筐也掷了,将来我和我的儿子用什么把你抬到这里来呢?”父亲闻之大为惊愕,犹如当头棒喝,大梦初醒!于是速速命儿子把老人抬回家中,好好瞻养,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你播上何种行为的种子,就会有怎样的收获。一个人如果对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至亲都能丢之弃之,又怎会让自己的孩子诚服!父母是孩子的典范,如若长辈之间没有亲情孝义,孩子也孝顺不到哪去。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今天是孩子,后天也许就是父母了。孝敬长辈既是给子女做出榜样,也是给自己留条退路。世界这么大,这一场人间相逢,不妨多一点相亲相爱,少一点抱怨和伤害。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放心老去。3家德不修,常走捷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德,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生活中,很多人因为疲于一时的磨难,便走入了歪歪扭扭的羊肠小道。可生活的捷径多是不好走的,小路走多了,难免会失去攀登高峰的能力。电视剧《安家》里,一位龚姓的老板,因为公司现金流出了状况,不得已把祖上传下来的老洋房卖出去。不料,半路杀出来一个太表姑奶奶,带着一家三代人赖在房子里,没有5000万搬家费就不走。让人笑掉大牙的是,这个太表姑奶奶是龚先生的远方亲戚,当年太爷爷可怜她,才给了她们一个容身之处。早就搬出去的一大家子,如今却跑来敲竹杠。剧中,老太太撒泼打滚,以为拿到钱就能一步登天,后半辈子不用愁了,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带给子孙后代的只会是蝼蚁般求生。据说,这个故事原型中房子的主人,最后真给了那个远房亲戚一笔几千万的“搬家费”。可笑的是,那家人拿着这笔巨款各种挥霍,很快就折腾光了,最终一切又归回了原点。过去有一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世上多的是各种投机取巧的小把戏,但很少有人记得“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道理。老一辈喜欢走捷径,孩子自然不肯再脚踏实地。既然人生有免费的午餐,何必再自己动手去劳作呢!一旦养成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习惯,他将终身贻害无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便有也不一定就砸到你。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这世上大部分的成功都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能总是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就像林则徐写的那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孩子的人生路上,需要父母这样一盏指路明灯,聪明才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优秀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而熊孩子的行为也同样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一个家里,孩子是树苗,父母就是园丁,孩子是影子,父母就是标杆。父母家风正,孩子也会亲力亲为;父母和善,孩子也就知书达礼;父母品德高,孩子就能自力更生。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渐行渐远的分别,你能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房子,不是存款,而是受益一生的品格和教养。-  END  -文 / 一本叔 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664评论0点赞2转发
2020年05月08日
本着“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百年南大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尤其是在外交方面,多位南大校友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沙祖康 谢启美 毕季龙——联合国副秘书长杨洁篪——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华春莹——外交部发言人马灿荣——驻德大使今天带大家走近另一位南大杰出外交校友,他就是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外交家,改革开放的杰出人物,南京大学1952级地理系校友厉声教。他曾获得周恩来总理的赏识与肯定,是第一批参与联合国外交的中国外交官,是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新中国国际法泰斗,是中美建交的见证者和中美问题专家,是国内较早分析出悉尼将成为北京申奥主要竞争对手的学者,是首位在多家西方知名媒体上撰写专栏文章积极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中国外交家。1958年,厉声教从外交部休假回杭,泛舟西湖诗书传家的学子厉声教出身于杭州世家,他的先祖厉鹗是杭州最负盛名的文豪之一,清代诗坛翘楚,浙西词派代表人物,被学界公认为“历代杭州山水名胜诗人之冠”。浙江大学教授朱则杰曾撰文道:“整个杭州,几乎凡有风景之处,都有厉鹗诗。在历代描写杭州风景的无数山水诗人中,成就恐怕即以厉鹗为最高。”厉声教自幼随父学习诗词国学,留下了不少吟咏当代杭州的诗词佳作。如:《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辛卯孟春谒厉杭二公祠》、《访二公祠寻厉公墓不获》等。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一棹菱歌曲院深,碧波从容绿无痕。藕花红消月盈门。满把流光谁吊问?桨声何处不销魂。梦回犹作宦游人。辛卯孟春谒厉杭二公祠碧树掩幽径,故丘何处寻。祠畔西溪水,檐下北平人。好静修文胆,安贫写诗魂。清风吹绿蜡,惊觉已黄昏。访二公祠寻厉公墓不获孤茔湮鹤迹,晚照蒋村前。阶下蕉烟碧,堂前蝶梦酣。南湖花隐月,北渚水含烟。樊榭吟游处,石窗薜荔缠。第一首词作是厉声教驻外期间所作,抒写了他夏夜梦回杭州,泛舟西湖,夜观曲院荷花时的感受,表现了作为外交官的厉声教虽身在异国,仍心系故乡杭州的思乡情怀。后两首诗作则是他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拜谒厉杭二公祠,同时寻访其先祖厉鹗墓时所作,表现了作为诗人的厉声教将凭吊先人的思古幽情寄托于杭州山水之间的超逸情怀。1952年高中毕业时的厉声教得益于杭州世家的历代书香积淀和父亲厉麟似的深厚西学造诣,厉声教自幼便受到中西文化精粹的熏陶和洗礼。他既秉承家学,又极有天赋,六岁能作对联,八岁便能赋诗,十几岁时已能用中、英双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讲得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中学和大学期间,厉声教在多个方面显露出了过人才能。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足球、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上均均达到了国家级运动员水平,多次代表所在城市参加地区及全国性体育比赛,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大学期间,他还写出了一部中篇自传体英文小说Shanghai Memories,并完成了对其先祖厉鹗名篇佳句的英文翻译。厉声教大学期间被选拔为南京市足球队队员。图为1955年南京市足球队队员合影,第一排右二为厉声教据厉声教大学同班同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回忆:“厉声教是1952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学习的。当年,地理系政治辅导员李乾亨老师认为厉声教同学是可造之才,对他多有关照。他人非常挺秀,篮球打得特别好,是南京大学篮球校队的主力队员。他学习成绩优异,英语也非常好,是品学兼优,诗书传家的学子。”从南京大学到外交部学业优异,才华出众的厉声教,不仅被南京大学教授们认为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也吸引了正在物色人才的外交部领导们的注意。外交部当时正在为从事国家领土边界工作的老专家刘泽荣物色接班人选,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最终认定厉声教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外交部向南京大学方面指名一定要厉声教毕业后来外交部工作。不料此后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南京大学最后安排了一位学生干部去外交部工作,而厉声教则被分配到了外交学院,被安排在世界经济教研室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厉声教欣然接受。外交部发现来人不是厉声教,就把南京大学安排的那位同学分配到了云南外事处工作。外交部旋即询问南京大学厉声教去了何处。南京大学方面答复称他被分去了外交学院。于是外交部就派员来到外交学院,专程邀请厉声教去外交部工作。而厉声教本人当时志在科教兴国,更倾向于留在外交学院从事国际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一开始并未打算进入国家部委工作。没想到外交部对此事非常重视,竟三次派遣人事司国内干部科科长吴化远前去外交学院邀请厉声教去外交部工作,同时外交部条约委员会的各级领导也逐个出面,耐心地给厉声教做思想工作,劝他来部里跟随刘泽荣老专家一起从事领土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经过再三邀请,厉声教被外交部领导们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拳拳之心所感动,最终于1956年11月正式调入外交部,成为外交部条约委员会老专家刘泽荣唯一的入室弟子。厉声教那时年仅21岁,是当时外交部所有地区和业务司干部中最年轻的。当时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外交部重视青年人才,尊重知识分子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早期外交生涯厉声教进入外交部后便被部里作为刘泽荣的接班人加以重点培养,参与了一系列关于新中国的边界谈判等重大工作,并在国家官方地图上的国界线标绘、解决大陆边界纠纷与岛屿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1960年撰写的调研报告《波兰领土变迁》及对于德波边界寇松线问题的研究等曾获得中央领导的关注与重视。在外交部的政治运动中,厉声教虽遭受冲击,多次被下放,但面对逆境,他仍坚持原则,始终拥护周恩来总理,依然坚信党和组织。据厉声教外交部前同事、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原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邹一民回忆,厉声教在政治运动中,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尽管曾受磨难,但他仍能坚强、乐观、从容地面对一切。1956年初入外交部时的厉声教厉声教这一时期深入基层,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还结交了很多工农朋友。厉声教与农村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与老乡们结下了真挚的情谊。他忘我地参加劳动,每天从早上六点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由于出汗太多,口渴难耐,经常只能大量喝河中带污泥的河水以解渴,多次发起高烧,一次险些丧命,全赖当时年轻且作为运动员的他身体底子好才得以转危为安。最后,厉声教因劳动出色被评为“上游”(即优秀),随后被调回到了外交部恢复正常工作。厉声教在日记中写道:“回想起来,干部下放对于干部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及中国国情,培养干部刻苦耐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培养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挚的感情等还是有好处的。”改革开放的杰出人物据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的《中国外交官与改革开放》一书,外交官群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厉声教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是首批参与联合国外交的中国外交官,亲历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在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利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等方面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73年12月,厉声教代表中国出席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参与联合国外交的中国外交官,厉声教不仅见证了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还代表国家参与了一系列联合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外交谈判,并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厉声教与后成为新中国首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的倪征燠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一同参加了自1972年3月到1982年12月长达十年的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和随后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负责法律和外文方面的咨询与把关,及起草给中央和外交部领导的各类报告等。厉声教还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对维护我国领海主权与海洋权益具有重大意义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和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1973年10月2日,周恩来总理就领海问题在厉声教材料上的批示据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厉声教1973年就我国领海宽度问题向周恩来总理的重要建言,获得了周恩来的肯定与支持,使得中国最终以12海里的领海宽度于1982年成功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周恩来为此曾几次致电外交部找厉声教面谈领海问题。签署该公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参与国际法的立法活动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利益,对我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本国海洋权益,保证管辖海域得到有效控制和充分开发利用以及解决南海问题等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厉声教频频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外交活动与外交谈判。他学贯中西,风度儒雅,加之其非凡的个人魅力,出众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得其他与会国家代表逐渐对中国人产生好感。他出色地完成了国家托付的重任,也赢得了其他与会国家代表对中国的尊敬。在此期间,厉声教还亲历了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等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1973年4月,联合国大楼前,中国出席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代表团全体成员(右七为厉声教,左二为吴建民)对于这一时期的厉声教,厉声教友人、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夫人施燕华曾回忆道: “我和建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曾和声教同事一段时间并建立友谊,特别是他们俩曾一起参加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工作,经常互相切磋。声教对工作的细致认真令人钦佩,对一些问题都能把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建民生前也经常和我谈起他,称赞他为人正派,事业心强。”1987年,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厉声教(右)与西印度杰出政治家、巴巴多斯“独立之父”、首任总理兼时任总理巴罗(Errol Barrow)在中国大使馆1987年,在中国与巴巴多斯建交十周年之际,厉声教被任命为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他积极推进中巴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为今日的中巴两国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从巴巴多斯卸任后,厉声教又被任命为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副总领事。他在保护侨胞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推动加拿大华侨华人社会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向加拿大主流社会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外交部专家和一位学者型外交官,厉声教还曾参与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政策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央在外交外事决策方面提供对策建议,并参与、组织了一系列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曾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邀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去访学,为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作出了贡献。他的调研成果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厉声教与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从外交一线退下后,厉声教作为国家边海事务方面的权威专家,还继续受邀担任外交部的专家顾问,并兼任多所知名学府的客座教授等。国内外众多知名智库、NGO、主流媒体等也纷纷向厉声教发出邀请,但他始终淡泊名利,将重心放在培养新一代的外交外事人才方面。他曾赋诗表达了他志在归隐让贤,将希望寄托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的想法:残漏催人老,岂得负寸阴。欲逐飞熊去,垂钓渭水滨。华发偏因循,青春正革新。枕流息俗念,耳净听松吟。中国科学院院士、厉声教大学同班同学王颖回忆称:“厉声教一辈子兢兢业业,不求名,不求利,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学者型外交官。他很有情趣,思想境界也很高。”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欧阳玉靖也曾回忆道:“厉老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一生为人坦诚,默默奉献,为国家的条法与边海事业作出了大量的贡献。特别是退休后,仍继续积极地为国家边海事业发挥余热。”老骥伏枥,志在教育的厉声教倾力提携后进,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传授给新一代的有志青年,深受青年人的爱戴。其所讲授的内容包括外交实务、国际法、中美关系、跨文化沟通、外交史、国际传播等。他为国家的外交和国际法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竭尽心力,培育出了一批高端人才。除致力于教育事业,厉声教余生一直在为争取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不懈努力。他凭借自身在西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以及地道的英语,积极地向世界说明中国。他受邀在多家国际知名媒体上开设英文专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我国首位在美国《赫芬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开设个人专栏的中国外交家。他十分支持国家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应邀担任多家中央媒体名誉顾问,助力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在外交与外宣领域均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外交家。在通过西方知名媒体向世界更好地介绍和说明中国的同时,他还发挥自身外交外事经验丰富,人脉高端广博等优势,致力于文化外交,注重对外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了中西方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为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配合整体外交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厉声教还曾致力于文史和国学等方面的研究,有“诗人外交家”和“外交活字典”之称,被媒体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其在《百年潮》、《世纪》、《文史参考》、《中国国家地理》、《钟山风雨》等发表的多篇文章影响广泛。其在国学文史方面造诣颇深,同时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有“当代诗词名家”之美誉。大师晚年晚年的厉声教开始静心整理自己早年即开始记录的外交日记等材料,努力在生命的烛光即将燃尽之前,将自己毕生的外交实践经验与人生感悟整理发表,作为留给后世的最后遗产。在病榻上长时间与病魔进行殊死搏斗的厉声教再无能力提笔撰文。他自知时日无多,给家人留下了三大遗愿:第一,身后事一切从简,不给国家和亲友增加负担;第二,遗体捐出,用于医学研究;第三,丧葬费用全部捐出,一部分用于老年疾病的研究,帮助更多老年人,另一部分捐给母校南京大学和上海市西中学。2017年8月6日,厉声教这位为国家外交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倾注毕生心血,一生默默奉献的一代外交与文化名家带着对未尽的事业和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恋无奈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一页页未及发表、耐人寻味的文字。8月16日,厉声教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悼词中写道:“厉声教对周恩来总理主持外交大政与成就,是钦佩、信服与忠诚执行的。可以说,他遵守我国外交工作的原则与作风,终生不渝。”外交部对厉声教的一生做了如是评价:“厉声教同志在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期间,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路线,努力开展外交活动,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工作勤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恳待人,作风正派。退休后,厉声教同志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衷心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厉声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好干部。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网对厉声教的评价是:“身兼政治家、学者、教育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杰出外交家,在多个领域均作出了卓越贡献。”2018年,厉声教被评为2017年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之一。南大的校园里走出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外交官,他们既是南大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给南大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南大人以他们为荣!来源 / 杭州党史
发布者:日野 光阅读716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5月06日
1932 年,罗宗强先生生于广东揭阳。尽管家境普通,在母亲的照料之下,他的整个童年仍然沉浸于欢快当中。1956 年他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师从王达津先生攻读研究生,治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世纪 70 年代,罗先生一边照料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度过了一段颇为艰辛的时期。到上世纪 80 年代初,他开始提倡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主张把文学创作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结合,研究文学思想的流变。之后他又提倡研究士人心态,主张从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把握士人心态的变化,进而考察文学思想潮流演变的内在原因。罗先生治学严谨而性情真挚,推崇在大量占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复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融入个人的感受,而一切要从对文学作品的感性接受开始。罗先生已出版的多种著述,正是将追求历史的真实与倾注文学的情感熔于一炉的典范之作,常令读者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罗宗强先生□ 曾繁田壹 I 有生之年看不到完成了□:罗先生建立起来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科体系,并系统性地提出相应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界所推重。您最初怎样想到要开展文学思想史的研究?■罗宗强:开展文学思想史研究比较早。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国内在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时,开始研究范畴、术语,对“气”“风骨”“神韵”等等这些概念加以解释,研究古代文学批评里面的一些评语。比如说李白诗“豪放”,杜甫诗“沉郁顿挫”,这些东西指的是什么,国内有不少学者在解释。我开始也想这样做,找了几十个范畴,可是做不下去,就觉得这些范畴、术语是在大量创作倾向出现以后才产生的。一种创作倾向出现了,大家感觉这是什么风格,就给它一个评语、一个概念,那就是古代文学批评的范畴。比如李白作品大量出来,大家看到了,就会讨论李白诗的风格是什么,于是就有了所谓“清新”“豪放”。我们当代人研究那些范畴,离开当时的文学思潮、文学创作倾向来谈,就说不清楚。于是我想到,解释古代文学批评的术语,必须了解当时文学思想发展的状况,所以我就放弃研究范畴,开始研究文学思想。在我看来,文学思想就是当时人们对于文学的看法和理解,当时人们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诉求,他们认为文学是什么,文学拿来干什么,什么是好文学。我主要研究思潮,不是研究某个人的文学思想,而是研究整个时代,或者某个段落、某个流派,那种整体的创作倾向。比如说,唐代诗歌发展到盛唐以后,进一步发展好像已经不容易了,人们开始另寻出路,各种流派就出来了。韩孟、刘柳、元白,各种各样新的倾向出现了。到了晚唐,很多创作技巧已经高度成熟,再发展已经不容易了,就出现了李商隐、温庭筠,他们表达内心细腻的感受,追求深层次的情感表现。□:其后罗先生又倾注很多心力研究士人心态,发表多篇论文,更出版了《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等重要著作。■罗宗强:在研究文学思想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文学思想的变化和政治局面、士人生存状况有很大关系,或者说跟士人的心态有关系。古代的士人,或者现在的知识分子,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下,他可能会有什么思想,这很关键。所以,为了把文学思想说得清楚一点,我又去了解古代士人心态,最早是研究魏晋玄学与士人心态,后来也研究明代。如果不把士人心态说清楚,文学思想就说不清楚,文学思想变化的根源也说不清楚。文学思想的变化与多个方面有关,政治环境、社会风貌、生存状态、士人心态等等。比如说,明代为什么出现了许多世俗小说,像是《水浒传》《金瓶梅》这些。那是因为士人受到了商业发展的影响,士人进入了世俗社会,市民的生活、市民的趣味影响了士人,导致创作倾向变了。到明代,什么都商业化了,就连民俗也商业化了。商业社会的观念意识影响了士人,作品的趣味也就变化了。实际上我研究士人心态,倾注了个人的情感和体验,可能有些人因为这个而喜欢看我写的书,我把他们视为知音,因为我自己也特别重视那些投入其中的感受。心态研究面对的是人,那就难免是非褒贬,难免带着感情色彩。但是投入主观的情感,又必须以客观的材料作为依据,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同时用力,去体会、去贴近古人的心态。主观情感各人不一样,但客观材料是实有的,必须可靠。我写《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这本书,牵扯到对魏晋时期很多人、很多事的评价。在当时环境下,魏晋士人的生活态度,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我尽量根据史料推测,当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以此为基础,再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领会那些士人的心态。有人评价这本书,说了两个字“悲慨”。在所有的评价里面这是我最重视的,我觉得这是真正理解我的。□:对于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发展,罗先生有什么期望?■罗宗强: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就是主编《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有几位年轻老师跟我一起做,我自己选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去年又出版了明代。周秦两汉过去由我的一个学生做,一直没有写出来。辽金元也有个学生做,现在快完成了。目前主要是差一个清代,原本有另外一个同志在做,后来他搞行政了,就没做成。我们知道清代东西太多,诗文、小说、戏曲全都有,目前要在国内找出一位这几个方面都通的,不好找。所以将来可能就没有办法完成了,就到明代为止。我们说,从事文学思想史研究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文史哲要打通,不单了解文学,还要能回归、进入古代那种知识体系,文史哲不分家。第二,要有敏锐的审美感受,创作倾向变化了没有,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要能看得出来。看过大量作品以后,自己感受到的是什么,没有比较好的审美能力就判断不出来。第三,要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否则就很难把问题说清楚,只能客观地说现象,说不清楚原因。一种文学思潮发展到另外一种文学思潮,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衔接、有过渡、有相互影响。后一种文学思想一定与前面的文学思想有所牵连,有意无意,有形无形,接受前面文学思想的某些优点。它可能在倾向上和前面的文学思想不一样,但是不能说不一样就毫无关系,即便相反也存在着衔接过渡的关系。所以我们写文学思想史,好多是写过渡期。再一个,要注意不同地域文学观念的变化并不是统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研究古代文学思想,要把整体的思潮和不同地域的思潮梳理清楚。我有个学生左东岭,他在首师大带了四五个人,搞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的变化。朝代更替之际文学思想如何变化,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文学思想史研究我写到明代,没办法再写下去了,没有精力了。明代写了十二年,写得非常辛苦,年近九旬,让我再写清代实在不可能了。文学思想史当作一个学科,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不知道,不知道。感到比较遗憾的就是,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这套书完成了。20 世纪 70 年代,罗宗强先生在赣南  贰 I 求真原本是学术的正常现象□:就古代文论研究来说,罗先生对于“古为今用”的说法始终有所怀疑。■罗宗强:要求古代文论研究“为今所用”,并非始于今天。1957 年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至今没能很好地解决,“古为今用”可以说是我们几代人对待古代文论的思维定势。其实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求真,研究古代文学、古代文论,抱着平常心去求真,原本是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在其他国家这似乎并不成其为问题,在我们这里却成了经久不衰的问题,反反复复讨论了几十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多元的,可以有助于当前建立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也可以在无形中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还可以有助于文学史、思潮史、艺术史、社会史等研究,可以有益于今天,也可以有益于将来。从文化承传的角度说,弄清楚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就是一种文化承传、文化积累,也可以说是研究目的。深入认识传统,这本身就帮助我们提高文化素养,帮助我们认识今天的许多事物,帮助我们选择吸收传统当中优秀的部分。求真的研究,看似对当前没有直接用处,其实却是今天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所谓“失语症”,恐怕也不在于有没有自己的话语,而是在于学术层次。钱锺书先生就不存在“失语症”,这是很好的例子。这一点用不着忌讳,我们的文艺理论界经过多次波折,先是独尊苏联一家,后来又似懂非懂地塞进许多西方理论。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期,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与国际文学理论界对话,谈何容易。□:古代文论当中的一些范畴,“意境”“神韵”“风骨”等等,好像确实无法用来评判现代文学。■罗宗强:古代文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它特有的范畴、术语,因此有人提出范畴的“话语转换”问题。陈洪先生写文章说,转换非常困难:各个文论家使用某一概念时内涵并不统一;同一概念古今含义不同;概念的象喻性使得其自身无法界定。我同意他的看法。古代文论的范畴和命题能否通过“话语转换”为今所用,我也有过一些思考。首先,古代文论每一个范畴和命题,都有文学创作思潮的背景。现在研究古代文学,常常运用古代文论的一些术语和范畴,是因为那些术语和范畴适于说明古代文学的某些特点。如果把古代文论的术语和范畴转换为现在的话语,当作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用来说明今天远为复杂的文学现象,恐怕非常难。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学理论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时移世易,要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恐怕是不合理的。有人明确指出过,古代文学的语境丧失了,所以古代文论无法评论现代文学。其实,古代的不同时期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拿某一个文学思潮的理论范畴,去评论另一个文学思潮的文学作品,常常并不贴切。比如用“风骨”去评定公安派,用“神韵”去批评龚自珍,不仅说不清楚,也不合理。一个范畴往往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美学要求,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就连一些属于艺术方法的范畴,也不具有普遍性。比如说吧,赋、比、兴是最早的诗歌理论范畴,但是王维、孟浩然的一些诗,兴象玲珑,无迹可寻,很难分出哪是赋、哪是比、哪是兴。如果用赋、比、兴去解读,就大煞风景。李商隐的一些诗,也很难从中看到赋、比、兴的影子。有些守旧的陋儒看不到这种变化,还用赋、比、兴去解读,结果就闹出许多笑话。往往一个文学思潮过去之后,相应的术语和范畴就渐渐归于冷落。其中有一些可能后来还被用到,但含义已经发生变化。即使如此,它通常也只适用于文学发展的一定阶段。□:关于如何认识古代文学,罗先生提倡“历史还原”。■罗宗强:“历史还原”就是要弄清楚种种因素在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重视史料的整理。认真、严谨、广泛地清理史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对历史的活生生的认识。往往通读一个时期所有现存的材料,才能感受到当时文坛风貌的大致轮廓。复原历史面貌就是求真,它本身就是古代文论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历史还原”是必不可缺的。我们看到很多关于文学史的研究缺少一种“历史感”,有时候是研究方法不合适,有时候则是研究者自己急功近利。基础研究不应该那样急功近利,应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如果拉开一些距离看,基础研究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的作用是无用之用,是无用之大用。当然,要做到完全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当时发生的事象,留下来的材料不及万分之一,以此不到万分之一的材料去推知历史真相,绝不可能。不光是史料是否完备的问题,还有研究者的种种主观因素会影响历史面貌重现的问题。我说的“历史还原”是尽可能地依据史料描述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我应该算是一个感情型的人,我这种性格做不了考据。但是研究文学史追求“历史还原”,必须从第一手材料出发。如果还没有看完大量原著,还没有梳理大量资料,我是不敢动笔的。对那些重要的文学事件、文学观念,我尽力把来龙去脉理清楚。□:罗先生还讲过,文学感受力对于了解文学史至关重要。■罗宗强:文学本身离不开感情,作者因为感情而兴发,读者因为作品而感动。编写文学史的人如果不动感情,那么他对于文学现象如何评价呢?他对于作家作品如何取舍呢?如果真做到不受感动而能有所选择,编写出来文学史,那文学史会是什么样子呢?程千帆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文学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研究,其最原始的和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应当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感’字当头,而不是‘知’字当头。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文艺作品,当你首先接触它的时候,感到喜不喜欢总是第一位的,而认为好不好以及探究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则是第二位的。由感动而理解,由理解而判断,是研究文学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恐怕不能把感动这个环节取消掉。”程先生真是说到了问题的要害。不论是文学研究的开展,还是文学史的编写,感性接受是第一位的。感性接受就会有好恶,有好恶就有取舍,有取舍就有倾向,有倾向就存在真实性问题,谁更真实地反映了文学发展的实际面貌,那就是问题所在。文学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建立这个基本认识之后,我们尽量复原文学的史的面貌。1989 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古代文论研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历史还原。1991 年我在另一篇文章中也谈到这个问题,提出历史还原的最基本工作,是原著的解读。原著解读不光是辞语的训释,还涉及义理的理解、文化背景的了解、历史段落感等等。对于古代文论原著的理解,也必须了解当时的文学创作实际。我想,文学史编写的“历史还原”问题,也与此类似,只是更加应该强调史料的清理,做到存世资料网罗殆尽,然后辨伪、解读。这里的史料首先是指作家生平和存世作品,如果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那么作家生平、交往等材料的清理就更加重要。作品解读不确切,就很难描画出某一作家创作的真实面貌。即使我们不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正确解读作品也必是首要的工作。正确解读作品往往被理解成辞语、事典的训释,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真实贴切地解读作品,还包括对于作品的总体把握,包括审美感受、艺术追求、艺术技巧等等。一首很好的诗、一篇很好的散文,常常被解得味同嚼蜡。研究者缺乏艺术的感受力,当然就不可能把作品的真实面貌介绍给读者。以这样的感受力写文学史,写出来的不是文学的历史,可能是社会史或者别的什么史。罗宗强先生在书房  叁 I 文学史谁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罗先生曾经说:“我不知道文学是什么。”■罗宗强:是这样,有一年在广西师大,他们让我去讲一讲,我就跟同志们讲:“我搞了几十年古代文学教学,至今为止我不知道文学是什么。”在场的一位教授说,罗先生你说过头了,文学是什么,文学概论里面不是说得很清楚吗?我说,放在中国古代它就说不清楚了,因为在古代不是以文体分的,诗文是很好的文学,奏章也是很好的文学,书信也是,甚至经学注释也可能是很好的文学。标准不一样了。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什么标准,直到现在还没弄清楚。要是用文体来分别是不是文学,就会把中国古代大量的好作品排除在外。要是按照古代的方式把各种文体都看成是文学,那现在又不好办了,当今的报纸社论是不是文学?中国的文体产生和演变有一个过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明朗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把它说清楚。到近代受了西方影响,在外国文学影响之下,模模糊糊有了文学的概念,但是最终也没有发展到完全模仿西方的文学概念。中国也有文学的概念,但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罗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史谁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罗宗强:文学本身,作者和研究者本身,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刻板的、单一的。个人感受不一样,你说这个作家很好,我说那个作品不行,最根本的是自己喜欢不喜欢。个人对文学作品感受不一样、认识不一样,选择必然不一样,写史过程中做出的评价也就不一样。现在大学中文系培养学生,千篇一律,统一教材,每个学校都开一门文学史,机械化生产,像工厂一样。新中国成立前那些大学、那些中文系并不是这样的,没有统一教材,哪个教授喜欢杜甫,他可以一学期就讲杜甫,他研究什么他就讲什么。那时候并不统一教材,没有谁讲完全部的文学史,没有啊,你喜欢哪一段,你就讲哪一段。那些学校,那些教师,特点不一样,专长不一样,不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不一样。各个学校的中文系全部统一教材,所有中文系都从先秦讲到近代,全一个样,所以教师就按教材讲。假如文学史谁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谁爱怎么讲就怎么讲,那中文系的课讲出来就不一样了。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也可能这个学校就讲到唐代为止,也可能那个学校只讲明清。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学史。□:如果能这样真是太好了。老师把自己最要紧的学问传授给学生。■罗宗强:还有个问题,现在文学史侧重于讲史,文学本身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有这个问题。文学干什么的?文学要陶养情操、树立人格,培养善良的品质、丰富的感情和高尚的人格。文学史除了说明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事实,还应该陶冶情操。很多文学作品里面那些感人的东西,根本没有讲出来,把作品全都讲死了。一首诗拆得零零碎碎,整体感受、整体倾向、感染力,全都没有了。以前有些老先生讲课,一首诗吟诵下来,那真是沉醉其中,吟诵完了也就讲完了。这也是一种情况,因为读诗是个感受,不那么容易讲明白。但是现代研究不太一样了,要说出所以然来。我给你举个例子,程千帆先生的夫人沈祖棻先生有一本书叫《唐人七绝诗浅释》,那书真好!一首诗,她跟你解释出来为什么好。她会拿出类似的诗进行对比,告诉你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你跟着她读诗,就会了解,哦,感情、格调、深度在这里!除了沈先生这种方法,叶嘉莹先生从诗的结构、细腻的层次上来讲,也是一种方法。还可以把诗拆开来,说清楚具体好在什么地方,这方面蒋寅先生的《大历诗风》这本书写得好,他告诉你大历诗风到底是什么,他说了好几个道理,结构啊,用词啊,等等这些,一一给你指出来。□:罗先生著有《读文心雕龙手记》,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是罗先生选择刘勰《文心雕龙》里的一些范畴、词语,逐一加以解说。对于怎样讲解古代文学理论,罗先生有何看法?■罗宗强:《文心雕龙》每一篇到底说了什么,各人认识不一样。原因之一,我想就是对于里面的一些词语,大家理解不一样,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气”是什么,“风骨”是什么。我写这本书主要是想解读一些词语,在我的理解中,这些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大家并不一定同意。比如《原道》第一篇第一句“文之为德也大矣”,到底说什么呢,大家看法就不一样,我说出我自己的理解而已。后来因为大家都说,像刘勰这样的大理论家为什么今天没有出现?所以我又写了一篇文章《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知识积累》,关注刘勰的素养。从刘勰身上,我们既看到广博的知识,看到缜密的思维,还看到敏锐的感受。这些素养对于文学理论研究者来说不可偏废,单就知识积累来说,刘勰看了多少书啊,受了多少影响啊,我们现在看过哪些书,我们望尘莫及。我想,读古代文论,同样首先应读懂原著。一种文论在什么样的文学创作背景下提出来,历代对这种论说都有些什么评价,弄清楚这些之后,才谈得上衡量其文论史上的价值。或许我们会有所收获,并且从收获当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在考虑新的文学理论问题时,就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但那只属于知识积累的一点,真要有所建树,道路长得很,不仅要广泛阅读、大量积累,还要对文学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最好再懂点创作,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空泛不着边际。当然,我不是理论家,门外谈论这个问题,行家们一笑置之便是。2006 年,我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为研究生开《文心雕龙》导读课。当时开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读懂这本书。我介绍了几种注释本,让他们对比着读,查阅有关材料,自己做出判断,认真解释其中的范畴、词语。最后,也说出我的看法。开课之后,写了《读文心雕龙手记》那本书。我在南开大学为研究生开《庄子》导读课,精读内七篇,也是用这种方法。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庄子》注释本,让他们对比着读,联系外杂篇的一些问题做出判断,同时查阅相关材料,了解与不同注释有关的一些思想史现象。肆 I 嵇康从未进入庄子“坐忘”的境界□:罗先生的书架上摆着那么多《庄子》注释本的影印本,可见先生多么钟爱庄子。能否请罗先生谈一谈庄子的精神境界?■罗宗强:庄子是主张返归自然、泯灭自我的大宗师,他把物我一体、与道为一看成人生最高境界。庄子心目中的至人,世事无所系念于心,因而与宇宙并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游于形骸之内,而不是游于形骸之外。游于形骸之内,是游心,就要“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既泯灭是非界线,无可无不可,又泯灭物我界线,身如枯木、心如死灰,达到坐忘的境界。进入这个境界之后,便可以随物化迁。我不必执着为我,任自然而委化,一切不入于心。庄子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庄子处穷闾阨巷,槁项黄馘,而泰然自若,完全进入了一种内心的境界,舍弃人间一切的礼仪规范、欲望要求,“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心与道合,我与自然泯一,这就是庄子的追求。庄子这种追求与其说是人生境界,不如说是一种纯哲理的境界,在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庄子多处提到生之如梦,梦亦如梦,都说明这种纯哲理的境界难以成为实在的人生。他是要以这样的精神境界去摆脱人间的一切痛苦,是悲愤情绪走向极端之后的产物。后人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庄子的返归自然,返归自然而寡欲,返归自然而纵欲,返归自然而无欲,等等。但是真正做到物我两忘,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即便槁项黄馘,仍然泛若不系之舟,游于无何有之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庄子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并不是一个人间境界。嵇康是第一个把庄子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人间境界的人。□:嵇康怎样把庄子的哲理境界变成了人间境界?■罗宗强:嵇康把庄子的理想境界人间化了,从纯哲学的境界变为实有的境界,从道的境界变为诗的境界。庄子槁项黄馘,而嵇康却是“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他和庄子一样不加修饰,完全是自然面目,但又没有半点枯槁困顿的形态。最重要的是,嵇康把坐忘的精神境界,变成了优游容与的生活方式,“放棹投竿,优游卒岁”“操缦清商,游心大象”“思友长林,抱朴山嵋”“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等等这些。嵇康所追求的优游闲适,体现着庄子返归自然的精神,是一种随情之所至的淡泊生活。建安士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促,往往及时行乐、享受人生,而嵇康则是在对于自然的体认中走向人生。嵇康“操缦清商”是在体认自然中展开的,“放棹投竿”也是为了游心于寂寞,“垂纶长川”则使人想到庄子的避世。嵇康从优游容与的生活当中所要体认的,正是庄子所要追求的道的境界,所谓“游心大象”“含道独往”。但是,嵇康的游心太玄、求之于形骸之内、求意足,已经不是梦幻,不是不可捉摸的道,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是一种淡泊朴野、闲适自得的生活。在这种可感可行的生活里,他进入游心太玄的境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一种体验,在无拘无束、悠闲自得中忽有所悟,心与道合,我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心境难以言状,不能言传的意蕴就在“目送归鸿”当中,前人称其“妙在象外”。有悟于道,俯仰自得,从中感到一种宁静,又回到现实中来。嵇康从未进入一种坐忘的境界,他所追求的只是平宁的心境、淡泊的生活。嵇康追求自由自在、闲适愉悦、亲近自然、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这种人生摆脱了世俗的系累和礼法的约束,但又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有朴素真诚的亲情慰藉。在这种生活里,嵇康得到精神的自由,达成他自己的真实存在。嵇康把任自然的生活作为理想人生去追求,引向如诗如画的现实人生。庄子纯哲理的人生境界,由此变成了具体的真实人生。罗宗强先生在南开寓所接受访谈□:嵇康把庄子的哲理境界变成人间境界,可是嵇康“从未进入坐忘的境界”。庄子所讲的“坐忘”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罗宗强:《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关于“坐忘”有许多解说。崔撰说:“端坐而忘。”这个挺含混的,忘什么,忘身还是忘心?忘内还是忘外?司马彪说:“坐而自忘其身。”他理解是忘“身”,忘形体之“我”,是否兼忘心呢,没说。郭象说得明确一些:“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就是既忘身,又忘知。成玄英说:“枯木死灰,冥同大道,为此之益,谓之坐忘也。”身为枯木是遗弃生机,心为死灰是遗弃思虑,也是身心两忘的意思。朱得之借用《庄子》里的话,把这点说得更清楚:“坐忘者,不特忘形骸,并其知亦忘之矣,犹曰‘吾丧我’。”这个“吾丧我”,是《齐物论》篇讨论无差别的话,就是忘身忘知,与大道一体,无所差别。与“坐忘”意涵相似的还有“心斋”。《人间世》篇这样写:“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吕惠卿说:“心斋者,无思无为而复乎无心也。”郭良翰引李宗谦说:“如己心里有一段欲斗争他,欲感动他,欲委曲他的意思,便不虚,便被他牵去,便是坐驰。……以道集虚,心中空空净净,了无门户,了无垢毒,外不狥耳目,内不起心知。”其实“心斋”也就是“坐忘”,心中空无所有,物我两忘,与道为一。相似的意思,《在宥》篇也出现了:“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漠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吕惠卿说:“涬溟,则气之虚而待物也,吾与物皆忘而大同乎!”郭良翰说:“解心,解去其有心之心;释神,释去其有知之神也。”马鲁说:“心养,犹心斋也。能养心于至虚,但安处无为而物自化矣。”这说的也仍然是“坐忘”。《在宥》“心养”这段话,实际上是《大宗师》“坐忘”那段话的重复,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坐忘”与“心斋”是庄子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物我两忘,与道为一。这种追求,可以说贯穿庄子的全部思想。这种境界也就是《应帝王》篇所描述的壶子的最高境界:“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所谓“未始出吾宗”,就是未离于道,壶子所显示的是与道为一的境界,自我完全消失了,处于一种空无所有的状态,与万物为一体,随万物之变化而变化,以为什么就是什么。庄子反复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这一境界,如《大宗师》篇说:“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逍遥游》篇则从“无待”的角度加以表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自我既与道泯一,自我的存在也就不重要了。庄子并不重视生命存在的意义,一视生与死,以死生为一条,他借子祀等四人之口说:“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庄子以为,闻知死而惊叹,乃是不正常的事。“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正是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庄子并不追求长生。他写《养生主》篇,那养生的主旨,不是延年益寿,而是顺死生之自然,舍弃人为干预,生安于生,死安于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一切任其自然。《养生主》篇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的这一段论述,常被后代作为庄子重服气养生的证据,其实庄子的本意并非如此。保身、全生、养亲、尽年,都是终其天年的意思,顺自然以终天年,并没有人为养炼以求长生的含义。“缘督以为经”,就是循中道以为常,所谓“中”,就是不旁倚。司马彪注:“缘,顺也;督,中也。”“督”的原义是指督脉,自尾间沿脊椎以至泥丸,因其处身之中,故借以训中。陆长庚说:“缘督只是借喻。庄子书论性字处居多,养生只是说性。”他明确地认识到“缘督”并不是指缘督以行气,只是借以喻中。更重要的是,他把这种理解归到庄子的根本思想上来,提出庄子论养生只是说性,而不是说命。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说性,着重人生境界的修养,侧重精神方面;说命,则重在益寿延年。“坐忘”“心斋”“缘督以为经”,都说明庄子的人生追求在于与道泯一。与道泯一,就是物我两忘。物我两忘必然轻自我、轻生命,与医家追求益寿延年,与神仙家祈求长生不死,都是不同的。庄子推崇“真人”,他描述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想想看,混一天人,泯同彼我,入于不死不生,自我存在于道中。这就是“坐忘”。□: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有谁达到了这种境界?■罗宗强:陶渊明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境界。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成为自然间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与自然是如此亲近。在会稽名士的诗文言谈中间,我们看到山川之美是草木蒙茸,那是满怀雅趣的士人眼里的明秀之美。而陶渊明所写的山川全是田家景色,淳朴的村民活动于山川之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个整体。陶渊明并不对山川作纯粹的审美鉴赏,而是写山川在他生活中、在他心里的位置,他在其中体味着美感。《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只是写气候,山中秋气来得早,写一部分自然景色,只此而已。但是读起来却感同身受,那是因为他写的是心灵与自然的交通。山间景色,是他心中的景色,他没有说它美,也没有说它不美,没有说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陶渊明并不像前辈会稽名士那样,在山川秀色面前不可已已,说一些情何以堪的话。但是他却有着更深的眷恋,那是他的山水,他的天地,和他同生命、同脉搏,和他的身心原是一体。《归田园居》同样如此,村落、炊烟、田野、月色、山涧、榛莽,都和他的心灵相通。他就在这安静的山野间生活,一切是那样自然,仿佛原本都是如此存在,那样合理,那样真实,那样永恒。心灵与自然,全融合在这永恒的真实中。“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垅亩民。”这样的心境,唯有领悟到了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正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归宿,才有可能出现。草木飞鸟,细雨清风,各得其所,我也在自然里自得自足,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之所以传诵千古,就在于那难以言说但是确实存在的令人神往的和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物我泯一,分不出心与物的界限,一片心绪不知落在何处。人与菊、与山、与鸟,和谐地存在,仿佛宇宙原本如此安排,日日如是,年年如是。何以如是,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这种心物交融的境界,不易描述、不易图画。多少人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驰神往,可是从来没有一位画家,能够画出那个境界。那是宇宙一体的美,大美无形,很难用言语、图画表达。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玄学思潮起来之后,陶渊明是第一位真正达到这一境界的人。陶渊明实在是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了,一切都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就在于他真正持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并且确实做到了委运任化。人生活在社会里,衣食住行都有各种关系制约着,那就必定有失意,有困厄,有苦闷,有悲哀,有种种祸患。当生老病死、祸患困厄到来的时候,如果不能以委运任化的态度对待,就会陷入烦苦怨愤,那就无从返归自然,更不可能达到物我泯一的境界。庄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玄学家没有做到,陶渊明却做到了。生命短促的悲哀,灾祸降临的不幸,他都泰然处之,一一任其自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后来有两位诗人也常常能在一个短时期里做到,一位是苏轼,一位是晚年的白居易。大概也是因为在这一点上相通,他们两人都十分推崇陶渊明,并且两人晚年都写了和陶诗。笔者与罗宗强先生合影留念  后记如今罗宗强先生八十有五,平日他不怎么出门,也不再做研究,有时看看书,有时跟老朋友通个电话。只在天气好的时候,拿一根拐棍下楼去走走。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晃晃荡荡没什么事”。当日在客厅里坐下来,罗先生对笔者说:“现在什么研究都做不成了,记忆力不行了。上午看书,下午就忘记。现在,唉,无所事事。那天上海的一位老朋友打电话来,跟我说,他现在搞不了研究了。我和他说,我也是啊,别研究了,老了。”访谈过程中,罗先生说起自己非常喜欢《庄子》:“要是能达到庄子那种心态真好,可是做不到。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整个心啊,不系之舟,无所着落,一切全都不在乎。无所约束,无所牵挂,一任自然。做不到。”而在笔者看来,罗先生如今正是“不系之舟”,一任自然。那天中午笔者赖在罗先生家吃午饭,尝到罗先生亲手做的鸡汤和红烧肉,又吃了许多师母煮的饺子。可能罗先生知道自己并非“一切全都不在乎”,吃饭时他几次说道:“人生啊,就是这么回事。”“坐忘,就是内心空灵,没有思虑,忘记自己。我和万物一体,万物是我,我是万物,花也是我,我也是花,泯一于道,万物都是道的体现。”此刻,当笔者录下罗宗强先生这段话,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写,“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死生大亦或不大,古往今来人们的心态纵使有境界上的差别,心境波动变化之间,到底还是休戚与共吧?补记今天下午,4月29日13时50分,罗宗强先生仙逝,享年九十岁。回顾罗先生对于学术的追求,对于庄子的钟爱,对于物我的思辨,对于死生的慨叹,重读先生当日所言“我应该算是一个感情型的人”,不禁慨然。此前有缘两度登门拜访,受教于罗先生。其后不揣冒昧邮件往来,先生也曾赐赠新书。笔者深感罗先生平易亲近,五年之间未能再往拜见,抱憾!此刻却想起钱穆先生一段话,大意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失其赤子之心,即能坦然。(本文经罗宗强先生审定,承蒙罗先生亲笔批改,谨此拜谢。感谢南开大学中文系卢盛江、张峰屹、卢燕新、可延涛四位老师对先后两次访谈给予支持。笔者采写、整理,参考相关著作,在此一并致谢。)原载《儒风大家》 
发布者:日野 光阅读703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5月05日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时逢五四运动101周年,诗词君为大家精选了101条经典语录,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 01 -陈寅恪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3、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4、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5、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6、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7、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点评:陈寅恪学贯中西,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百年难见的人物。陈寅恪早年在海外求学,不问名位文凭,学识渊博,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民国十八年(1929年),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碑文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整体现了“五四精神”,可以作为我们读书、求知最好的座右铭,也是教育培养人才应当遵循的原则。- 02 -梁启超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3、十年饮冰,难凉热血。4、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5、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6、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7、人生百年,立于幼学。8、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9、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10、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11、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2、年轻人啊,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千万别心急。13、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14、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点评:梁启超曾公车上书,掀起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可以说,是梁启超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以《新青年》为旗帜的一代新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他们都受到过梁启超的影响,所以说他是“新思想”的启蒙者。- 03 -蔡元培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3、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 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4、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5、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6、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7、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8、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9、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点评: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为北大定下的教育方针,也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有重大意义。- 04 -陈独秀1、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2、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3、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4、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5、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是所短也。6、道德为人类之最高精神作用,维持群益之最大利器。7、野心用在占有欲固然不免令人厌恶,倘能用在创造欲上,便是伟大,向上,有志气等同义的名词。点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一代先声,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有很多真知灼见,却也不乏极端言论。书生意气,却又投身政治,一生命运起伏,晚年的陈独秀对自己早年的言行做了反思。- 05 -李大钊1、思想本身没有丝毫危险的性质,只有愚暗与虚伪是顶危险的东西,只有禁止思想是顶危险的行为。2、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为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无论什么思想言论,只要能够容他的真实没有矫揉造作的尽量发露出来,都是于人生有益,绝无一点害处。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4、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5、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6、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7、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8、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9、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纯洁、崇高,不要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10、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11、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点评:李大钊对言论自由的看法是五四精神的重要表现。他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06 -胡 适1、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3、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4、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5、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6、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7、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8、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9、读书要靠眼到、口到、心到,还是不够;必须还得自己动手,才有所得。做自己必须做一番手到的功夫,或做提要,或作说明,或作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10、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11、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12、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13、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14、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15、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16、简单说来,拜金主义只有三个信条: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17、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18、东方人见人富贵,说他是“前世修来的”;自己贫,也说是“前世不曾修”,说是“命该如此”。西方人便不然,他说,“贫富的不平等,痛苦的待遇,都是制度的不良的结果,制度是可以改良的。”他们不是争权夺利,他们是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他们争的不仅仅是 个人的私利,他们奋斗的结果是人类绝大多数人的福利。19、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点评:五四运动的旗手,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者,一生坚持使用白话文,写白话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启蒙了一代学人。是五四运动中,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物。他在追寻新思想的同时也没有抛弃旧道德,被蒋介石评价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07 -鲁 迅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2、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5、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6、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8、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9、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10、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11、从来如此,便对么?12、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13、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1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5、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16、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1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8、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19、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0、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点评:鲁迅以批判“国民性”闻名,也被誉为“民族魂”。为了拯救民族的精神,他弃医从文,用笔写下他的控诉与批判,促进了人们的觉醒。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的伟大文学家。- 08 -钱玄同1、少年固然要努力干,老年因桑榆暮景,更应该趁此秉烛之明努力去干。2、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3、一个人,无论事功或学问,总得要干,总得要努力干,不问贤愚,更无问老少。少年固然要努力干,老年因桑榆暮景,更应该趁此秉烛之明努力去干。4、平坦的路好走,但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点评:钱玄同以“把古书扔进茅坑”“废掉汉字”这些言论名动一时,不免矫枉过正,晚年写信给胡适说,“回思数年前所发谬论,十之八九都成忏悔的材料”,胡适回信说,“实则大可不必忏悔,也无可忏悔。……我们放的野火,今日已延烧大地,是非功罪,皆已成无可忏悔的事实。……此中一点一滴都在人间,造福造孽惟有挺身以肩膀担当而已。”- 09 -傅斯年1、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2、须知人格不是一个空的名词,乃是一个累积的东西,累积人格,需要学问和思想的成分很多。3、我以为办事不必多说,多说有碍办事,一切以事实证明可也。4、一个人的成就,尤其是有特殊成就的,大多是自由发展出来的,一个学校也正如此。5、中国学人,不认个性之存在,而以为人奴隶为其神圣之天职。点评:傅斯年曾代理北大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台湾大学的校园内,有个纪念傅斯年的地方叫做“傅园”,里面有口“傅钟”,“傅钟”每节上下课都会响21声,就是为了铭记傅斯年的那句名言,提醒台大的学生,应该把每天读书、睡觉、做事的时间限制在21小时之内,剩下3小时,要用于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 10 -罗家伦1、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2、人生在世,不要因生命之数量过多及其容易消逝而轻视生命,不要因生命之时常变动而随波逐流,终至侮辱生命。3、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他是超越个人的祸福观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4、知识就是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如此之大,凡是物质的力量透不进去的地方,知识的力量可以先透进去。知识的力量透过去之后,物质的力量,就会跟着透过去。5、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点评:罗家伦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他第一个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罗家伦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一生以从政、教育为主。南京大学今天的校训“诚、朴、雄、伟”,也是由罗家伦所提出。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END》—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711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