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证据分析方法是记录和组织证据的方法,是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化的方法,也就是如何使证据得到整理,以支持或否定一个要件事实的方法。 “三维”图示法:让证据分析可视化 (图一:证据分析图示法基本框架) (图二:证据分析图示法具体操作演示)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审查规范化是确保案件办理质量的关键。证据分析是新证据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证据法已经从一个关注规范表述的领域转型为一个关注证明过程的领域。   □证据分析本身是一个主观的判断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内在性、个体性以及抽象性,而图示法能够给一个深思熟虑的判断之形成提供系统的协助,并清晰反映出分析者的真实确信状态。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审查规范化是确保案件办理质量的关键。如何完善证据分析方式,确保批捕、起诉案件办理质量?有的实务人员认为,证据分析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问题,在实务操作中基本“跟着感觉走”,理论界对其研究也不多。事实上,证据分析是新证据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证据法已经从一个关注规范表述的领域转型为一个关注证明过程的领域。当前,证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叙事法、概要法、图示法,其中最具可视化的是图示法,而图示法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威格摩尔图示法,只是,由于其中大量的数学推理及复杂的逻辑学符号过于繁杂,难以学习、运用和推广。但是,图示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证据分析的过程,依然符合新证据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威格摩尔图示法及其局限性   美国著名证据法学者威格摩尔为证据分析创造了一个新的逻辑工具,它将一个具体案件中所有相关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以图表的方式展现,构成要素是事实的简明命题,每一个命题都被罗列出来并在一个证据要件列表中进行编号,命题之间的关系通过威格摩尔设计的符号系统在图示中描绘出来,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框架。也就是,在某一特定案件或争议性事实问题中,在一个赞同或反对某一特别结论(“最终待证事实”)的论证中,所有相关或潜在有用的数据都被解析为简明的命题,这些命题可以被吸收进一个“关键事项表”当中,然后在“关键事项表”中,所有命题之间的关系将运用提前设定的一套符号通过图示形式展现出来,最终形成一个通常非常复杂的论证图示。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套符号系统过于复杂,即使是一个事实简单、证据清楚明了的盗窃案件,其命题及其符号也多达20多个。后来,美国学者安德森、英国学者特文宁等对威格摩尔图示法进行了改良,从理论上加以修正、完善。在笔者看来,改良版的图示法教学意义有余,实务意义不足。但是,威格摩尔图示法还是给我们提供了证据分析的新思路。   “三维”图示法及运用   证据分析方法是记录和组织证据的方法,是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化的方法,也就是如何使证据得到整理,以支持或否定一个要件事实的方法。威格摩尔精辟地指出证据分析的基本要素:一是为了合理地得出一个关于待证事实的最终意见,必须将相互关联的意见有意识地并列起来,这样裁判者能够将不同意见并置在一起进行考量,实现“兼听则明”。二是将复杂证据群在逻辑上进行提炼概括,简化至便于进行逻辑分析的命题。三是先分析再综合,以得出关于待证事实的唯一结论。证据分析图示法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最终的产物是某一具体案件中所有相关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所有关系的一个图形展示,也就是把分析混杂证据群和相关逻辑关系用图示表现出来。   笔者受威格摩尔图示法的启发,遵循证据分析的基本要素和证据图示法基本原理,在办案过程中不断研究和实践,于2015年提出证据综合分析的图示法。经过不断检验,此方法对于检察官日常分析证据有一定助益。证据分析图示法的基本框架如图一:   该图示法由三个维度组成,分别为追诉维度、辩护维度、中立维度(下称“三维”图示法)。一是追诉维度的证据列表,从定罪的角度,将全案中有利于定罪的证据进行概括,围绕争议事项,条理清晰逐项在表格中列明。为了最大限度接近真相,将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证据也在证据列表中进行列举,办案人员可以将不断增加的新证据在列表中进行补充。二是辩护维度的证据列表,从辩护方也就是不利于定罪的角度,将不利于定罪的证据进行高度概括,逐项列明在证据列表中。从辩方维度来说,只要证明其中一个不成立就可能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产生决定性影响,比如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这就可能直接推翻案件。三是中立维度。在列举完定罪和不利于定罪两个维度的证据之后,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评估全案的证据,并对待证事实作出判断。   前两个维度实质上是证据整理、概括命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围绕构成要件和争议焦点进行归纳的逻辑学过程,也就是将混杂证据群解析成为简明命题的过程,将这些命题按照不同维度吸收在列表之中。第三个维度则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将不同意见并置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待证事实结论的过程。   “三维”图示法的具体操作   “三维”图示法操作的关键在于概括证据、提炼命题,这是办案的基本功,也是证明推理和证据分析的基本点。假设一个案件的证据卷宗有100本,审查报告的证据摘录有180页,如果不能对这180页的证据摘录进行概括和提炼,是无法对案件作出准确判断的。每一个推论都依赖一个概括,“概括发挥着‘黏合剂’的作用,即通过表明一项证据是相关的,将其与一个特定中间或最终待证事实链接起来”。实践中,可以在审查报告(审查意见书)的证据摘录、证据小结的基础上进行,每摘录完一组证据后,进行证据小结,小结的过程就是概括、提炼的过程。在此,笔者结合金某非法持有毒品案来演示操作方法。一天下午,被告人濮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现场搜查出濮某非法持有毒品甲基苯丙胺11克。濮某称毒品是当日上午从被告人金某处购买,并称当时沈某也在场,三人还一起吸毒。后公安机关到金某住处将金某及沈某抓获,当场从金某身上搜出毒品甲基苯丙胺257克。金某称毒品用于自己吸食,并未卖给任何人,并称当日上午没见过濮某。沈某称濮某当日上午确实来过且三人一起吸毒,但是没有见到金某卖毒品给濮某。那么,该案的争议问题是:金某向濮某贩卖毒品的事实能否认定?这个案件的证据卷宗多达数百页,简化后的证据列表如图二。   “三维”图示法的效果   具有可视性,有利于提高证据分析的可操作性。图示法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够使理性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因为证据分析本身是一个主观的判断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内在性、个体性以及抽象性,而图示法能够给一个深思熟虑的判断之形成提供系统的协助,并清晰反映出分析者的真实确信状态。正如威格摩尔所说,它是一幅有关分析者内心确信的图表。   具有客观性,有利于提高案件办理质量,预防错案。正如特文宁教授所说:“裁决的准确性与事实认定中的精确性不仅是审判的核心价值,也是几乎所有官方裁决的核心价值。”“三维”图示法从追诉、辩护和中立三个维度分析证据,确保对案件证明信息的全面考虑,避免遗漏任何支持或反对主张的信息,一方面能够兼听则明,准确客观地分析案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评估风险,将不利于定案的因素在案件定论之前就进行充分考虑,防止“带病起诉”。   具有科学性,有利于提高证据分析的系统性。在威格摩尔看来,证明是一种科学。司法证明的理论基础是逻辑学、证人心理学。证明科学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其一,提交法庭的不同类型的证据对裁决者所具有的说服力;其二,所包含的证明过程和逻辑与心理学性质;其三,用于分析混杂证据群和将相关逻辑关系用图示表现出来的最实用方法。图示法是一个直观展示主张和论证过程的清晰表达。“三维”图示法是一个证据简化整理表,也是一个逻辑分析的工具,将代表不同意见的追诉维度和辩护维度并置在一起,对复杂的证据群简化列表,有利于在中立维度上得出一个最终意见,符合逻辑学、心理学和裁判原理。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新闻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阅读180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11日
作者:华建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 龚术婷(中国人民大学古代中国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上是文化的复兴。高校人才培养理应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体到国学专业,就需要在新时代找准定位,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培养国学专业人才。因此,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这就要求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兼容并蓄、守正出新,才最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也正是通过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互译互通、互谅互解,才最终汇成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因此,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新时代国学人才一方面需要深入理解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吸纳多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只是熟稔《诗经》,还应该对《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史诗也有较深的研读。这样的人才,在研究公元10—12世纪的中国历史时,其学术眼光不应该局限于宋史,还应该投到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身上,在中国疆域大背景下,综合分析各民族之间从中央到地方、从精英到民间、从战争到贸易、从思想到艺术等多个层面或角度的互动交融关系。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记忆最基本的载体,是国家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在国家语言文字安全战略的高度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格局,夯实自己的古代语言文献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入研习历代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对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有一定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把握中国古代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源流,具备解读中国古代各民族第一手文献资料的能力。纵观中华文明史,以汉字为载体的文言文献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对中华文明的奠定和发展、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的形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进行国学专业教育时,古代汉语理应是核心素养之一,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也需要得到更多重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同地区高校的国学教育,可以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齐心协力培养出一批能阅读汉文、藏文、西夏文、契丹文、蒙文、满文等多种文字形式古代经典的国学专业人才。比如,青藏地区的高校,可以着力培养兼通古汉文和古藏文、致力于汉藏对比研究的国学人才。更理想者,这些新时代国学专业人才,还应能在专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多语种文献,细致比勘不同文字的同一文本。比如,在研究中国佛教经典文本时,除了能借助传统小学研读汉文版本之外,还应该具备分析藏文、西夏文、蒙文等版本的基本素养。  当前中国早已进入知识驱动型社会,任何现实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尤其是高精尖领域,学科深度交叉已是基本趋势。有鉴于此,国家已经在学科门类中新增了“交叉学科”门类。因此,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在交叉学科视野下合理有序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交叉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知识从简单加和到有机结合的转变。国学天然就是交叉学科。国学知识的生产,本质上是一种集成式创新,需要在掌握文史哲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整合相关学科的材料、数据、理论、方法,最终得到一个整体的解释。比如,古代中国是如何对知识加以分类的?这一问题至少需要综合文献学、思想史、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又如,如何评价秦的“书同文”政策?这一问题至少需要综合文字学、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等多学科知识。  落实到国学人才培养上,除了传授学生文史哲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还需要训练和提升学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就需要大幅度提高课程的交叉培养深度,尤其是原典精读课程。以具体经典为载体,整合各分科研究成果,提取出基本问题群,以此引导学生对各学科理论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批判,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以《诗经》为例,教师需要充分吸收文学、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取容易激发学生进行交叉学科思考的学术问题,如“西周金文与《诗经》语言”“《诗经》与先秦考古”“《诗经》与礼仪”“《诗经》与音乐”“《诗经》文本形成与口述、书写传统”“《郑笺》的训诂方法与义理发挥”,等等。如是,方能充分彰显《诗经》的综合特点,也才吻合国学交叉培养的理念,真正实现考据、义理、辞章的统一。当然,这在实践层面难度不小,一方面教师需要走出自己的学科舒适区,时刻对路径依赖保持警觉;另一方面,需要积极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在多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引导学生建立起多学科之间的动态联系和共同语言。  当前正处于两大变局的宏观形势之下,全球化进程放缓,地区民族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对话益发迫切,需要平等倾听不同文明发出的多样化声音,进而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因此,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在全球学科视野下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特质,积极提升自己的跨文明深度对话能力。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有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基本认识,还需要对各国家、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有较为综合的了解。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两希文明、古印度文明,都应该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涉猎。古代文明之间有哪些接触和交流?中华文明是如何传播的?西方古代文明如何孕育出现代文明?传统如何与现代对接?文言和白话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宏大学术问题,当代国学专业人才应该在跨文明对话框架下不断加以思索和解答。当然,受制于高校课程体系,将其他文明相关内容整体纳入国学人才培养方案并不现实。为此,高校国学专业教育需要学会“借力”,发挥好学校通识课程和其他学院专业课的积极作用,用好慕课等线上资源,根据国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以全面梳理,给出选修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尽量选择与国学课程体系形成互补关系的课程,激发学生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西方文明”“当代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等通识模块。  新文科旨在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要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就应该是这样的人才。毋庸置疑,要培养这样的新时代国学专业人才,任重道远,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需要着力推进。我们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建立本硕博顺畅衔接的培养机制;需要打破专业路径依赖,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提升课程的交叉学科深度;需要加大学术实践力度,在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激活学生多学科知识之间的潜在联系;还需要在数字人文背景下,加强学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的方法论意识,实现国学教育中的人机互通及科学与人文的互通;更需要在大思政背景下,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深度整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整合和价值涵养的有机统一。  国之大者,铭记于心;敢于担当,守正创新;一体多元,蹄疾步坚。相信新时代培养的这批“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国学新人,将创造一个新的国学春天,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学特色交叉学科的创建过程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传播事业中,积极贡献力量,从中华民族整体和交叉学科视角,对各族人民、对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明互鉴。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3日 11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05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5日
6月25-26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联合主办的第五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为主题,以演讲与采访对话相结合的形式,为线下与线上听众奉献了一场家国情怀盛宴。▲邹竣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卢旺欣代表承办方做了发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邹竣致开幕辞。北京泰美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旺欣代表承办方做了发言。▲康金胜做主题演讲▲李景春线上做主题演讲▲田易生线上做主题演讲▲苏艳平做主题演讲▲武德强线上做主题演讲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主编、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康金胜,全国劳动模范、山西天元集团与天元书院创始人李景春,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田易生,中华仪礼传承守护人,河南礼仁文化创办人武德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苏艳平,分别做了主题演讲。▲苏艳平采访岳佳仪《天下父母第一课》▲苏艳平采访江善博《如何成功摆脱网瘾?》十五岁岳佳仪在《天下父母第一课》中分享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给她带来的成长变化。来自吉林的青少年江善博分享了自己如何成功摆脱网瘾。康金胜老师汲取传统文化智慧和教学实践例子,生动、详细地为现场与线上听众提出的教子问题做了具体的解答。活动最后,康金胜代表主办方做了活动总结讲话。他强调,人生至要莫如教子,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为减少问题孩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让痛苦的家庭重新获得幸福和快乐,今后会继续围绕宣传、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公益巡讲和学习班等活动,加大家庭教育人才师资力量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活动结束,现场听众分享了自己听讲的收获。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就是及时雨,宣讲团老师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相信对每个家庭实现幸福都大有帮助。▲广西桂平市祥龙公益国学堂(广西省桂平市分会场)▲内蒙古扎鲁特旗孝德童子园分会场▲辽宁省朝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朝阳市双塔区双塔街道妇联承办(辽宁省朝阳市分会场)▲辽宁省抚顺市亲民合作社分会场▲北京心月书院分会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分会场据悉,活动得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学校、传统文化培训机构和广大家庭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他们以开通分会场直播形式同步参与了听讲。观众分享左滑查看更多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微赞直播回放巡讲活动拟在全国各地每月举办一场,为期两天,有意愿发心承办、协办此项利国利民活动的单位和人士欢迎与活动组委会联系。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愿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携起手来,为增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助力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承办电话宋老师:15210015229(同微信)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阅读30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6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此,家风奠定了一个家庭的道德素质,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整体形象。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是“诚信”和“节俭”。虽说家风或许约束了我们的个人言行,但是,家风却让我们时刻牢记在心中,永远鞭策着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家风是一抹云霞,装扮绚丽多姿的人生风采;家风是一缕阳光,照亮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家风更像是一部无字的书籍,可以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窗,可以培育人们的民族精神,可以宣泄对养育我们那片热土的报效情怀。家风也是一种规矩、传统、精神、正能量,是每个家庭不可缺的“传家宝”。我们家虽无翘楚,但是在四邻八乡里却是口碑有佳的,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使然。诚信至上“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是信用。诚信就是不说谎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我们常说,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实事求是,这是家中长辈们对我从小的教导,是父母双亲对我从小的教诲,是我们全家待人接物和工作生活的起码标准,是我们中华民族高尚人格魅力的具体展现,也是我们家的家风之一。诚信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无论其智商如何、学习如何、家境如何,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其做人的本身素质和修养。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受到了质疑,那么无论其工作能力有多强,文化水平有多高,社会阅历有多深,都不会得到重用,都不会得到人们的真心喜爱。因为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满嘴谎话、道德品质不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诚信即一诺千金。因此,从我懂事起,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从不忘记家中父母对我的教育——“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话虽朴实,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我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无论在什么单位,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都是竭尽全力地做好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诚实友善地对待领导和同事。在待人接物中,学会了奉献、担当、感恩、宽容、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在生活中,懂得了虚心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师长、领导、同事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循循善诱的教诲。在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常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诚实态度,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因为,我深知在知识不断更新、信息高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只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才能勇立潮头,出类拔萃。我把《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座右铭,学习用国学经典对照和激励自我,懂得诚信与生命等同的价值。记得上初中时,有一个学期未评上“三好”学生,放假后未能拿着奖状回家,父亲问这学期怎么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我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数学成绩未考好,就撒谎说这学期学校没有评“三好”学生。父亲后来到学校问清了原因,回家后狠狠地批评了我。父亲说,没有评上“三好”学生,说明自身存在问题,条件不够,可以下学期努力赶上去,再继续争取被评上。但是,不能不诚实,不能说假话和谎话。父亲的这番话,令我终生铭记在心,并且懂得了诚实做人的家风、家训是多么重要!节俭先行“节俭”即节约俭朴。节约就是节省,是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俭朴是俭省朴素,是爱惜物力,不浪费财物,节约,不奢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家中长辈们从小教育我做人的基本条件,也是父母双亲从小对我的一贯要求。节俭的家风,使我从中受益匪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家实际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我们家的家风之一。节俭非常重要。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我国还处于经济贫困时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布票粮票等凭票供应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全家历经生活的坎坷,早已养成了节俭持家的良好习惯。常听父母讲,困难时期有时粮食不够吃,只能用蔬菜来填饱肚子。我们兄弟姊妹4个孩子的衣服、鞋子等,都是由母亲自己亲手缝制的,常常是老大穿过的衣服老二接着穿。所以,当时流传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从我懂事起,就记得父母起早贪黑的忙农活忙家务,勤俭节约的过日子。在我们家,那时从未见过倒掉吃剩的饭菜,兄弟姊妹吃饭必须吃得干干净净,碗底不允许留下一粒米饭。我长大成家后,也是一直舍不得倒掉剩饭剩菜。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引导下,我也渐渐养成了节俭持家的良习。至今,我没有随意在外用餐的习惯,再饿再累也要回家做饭吃;不吃零食;不随便乱花一分钱;一般情况下,坚持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除特殊情况以外从不打的坐出租车。这些节俭的习惯以前也常常潜移默化到我的工作中,常常从节省办公经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习惯坐单位班车承办工作上的事情;双面使用复印纸;自己动手处理办公室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等。记得上高中时,我到离家6公里远的学校住校读书,吃的是从家带的粮食和咸菜,家里每星期只给我5角钱换饭票,那时的5角钱,要用家里老母鸡下的10个鸡蛋才能换来。生活越是艰苦,读书就越是刻苦。高中毕业后,我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但是我身上穿的仍然是打补丁的衣服。俭朴的家风,教育我从小吃苦耐劳和勤奋学习,培养了我节约朴素的优良品质。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经典事例展现了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风古训仍为世人尊崇。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要遵循的祖训,是一个家庭潜移默化的规则。良好的家风,也是正能量的一种表现。正因为有父母从小对我的教导,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循循善诱,培养了我的优秀品质。我在诚信节俭的家风教育下,1974年7月,高中毕业,成为当时村里首屈一指的“秀才”;1975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村上一名光荣的民办小学教师;1976年2月,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入党、提干、立功授奖,被选送到军事院校深造学习,迅速成长起来;在部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在部队工作近40年后,2013年2月从部队大校军衔职务上光荣退休。回忆这些工作经历和成长过程,我深深感到,是诚信节俭的家风教育我不断磨练意志、改造思想、诚实做人、俭朴持家、辛勤工作、成长进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是我们每个军休党员应尽的职责。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传承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把诚信节俭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文以化心阅读26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6月28日
为宣传、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坚定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月25-26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联合主办的第五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在京举行。▲活动现场活动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为主题,以演讲与采访对话相结合的形式,为线下与线上观众奉献了一场家国情怀盛宴。部分在京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家庭代表现场参加了活动。活动还得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学校、传统文化培训机构和广大家庭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他们以开通分会场直播形式同步参与听讲。▲活动现场▲广西桂平市祥龙公益国学堂(广西省桂平市分会场)▲内蒙古扎鲁特旗孝德童子园分会场▲辽宁省朝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朝阳市双塔区双塔街道妇联承办(辽宁省朝阳市分会场)▲辽宁省抚顺市亲民合作社分会场▲北京心月书院分会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分会场本次宣讲活动主讲嘉宾有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理事长、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康金胜,全国劳动模范、山西天元集团与天元书院创始人李景春,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田易生,中华仪礼传承守护人,河南礼仁文化创办人武德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苏艳平。▲全体肃立,歌唱祖国25日上午八点三十分,宣讲活动在庄严、嘹亮的《歌唱祖国》声中拉开帷幕。▲邹竣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邹竣致开幕辞。他表示,家校社育工委通过全国巡讲的形式,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家庭教育,挖掘社会不同层面家庭家教家风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通过观、验、证、实的形式,为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样板和示范。▲卢旺欣代表承办方发言北京泰美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旺欣代表承办方发言。她深有感触的说,唯有传统教育才能解决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和孩子问题,愿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道携手,共同为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康金胜做主题演讲上午九点进入主题宣讲环节,康金胜首先做了题为《<家庭教育促进法>与社会和谐》的演讲。他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十几年从事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围绕“家庭教育是什么,教什么,如何教”,做了精彩讲述,分享了用传统文化教育改变众多家庭和孩子、实现家庭幸福的成功案例。▲李景春线上做主题演讲李景春做了题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百年幸福企业》的演讲。他分享了40年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引入企业,实现企业与家庭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为文化兴企、强企树立了信心和榜样。▲田易生线上做主题演讲田易生做了题为《修心为本,修身为末——幸福人生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他结合自身经历和多年传统文化实践,分享当面对人生遭遇坎坷和不顺,生活烦恼和纠结时,如何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幸福的锦囊。▲苏艳平做主题演讲苏艳平做了题为《童蒙养正,天下太平之源》的演讲。她以十余年幼教经验和大量的教学案例,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对孩子一生成长的重大意义,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武德强线上做主题演讲武德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恭俭庄敬礼教也——跟着孔子学礼仪》的盛宴。通过中西方和古今文明礼仪的讲述,阐述了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礼仪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礼仪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苏艳平采访岳佳仪《天下父母第一课》十五岁女孩岳佳仪在《天下父母第一课》中分享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给她带来的成长变化,通过老师对她好习惯培养和劳动锻炼,让她不仅生活自立,成绩优异,还能处处为父母分忧,并立志实现父母和老师的心愿。她的分享令现场观众泪如雨下。▲苏艳平采访江善博《如何成功摆脱网瘾?》来自吉林的大男孩江善博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不听话、沉迷网络游戏、天天逃课的“顽固王子”,经过几年的传统文化学习,成长为一名懂感恩、有志向、爱学习、乐助人的传统文化团队义工。▲康老师现场为观众解答教子问题根据听众听讲反馈,主办方第二天增加一场访谈《教孩子的学问》。康金胜汲取传统文化智慧和教学实践例子,生动、详细地为现场与线上听众提出的教子问题做了具体的解答。▲卢旺欣代表承办方做总结发言活动最后,卢旺欣代表承办方做总结发言。她表示通过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给自己家庭和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她更加文化自信。她会带领员工继续支持康老师团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家庭教育,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康金胜代表主办方做总结发言康金胜代表主办方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人生至要莫如教子,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为减少问题孩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让痛苦的家庭重新获得幸福和快乐,今后会继续围绕宣传、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发挥家校社育工委的职能,开展公益巡讲和学习班等活动。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让家庭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惠及万民。历时两天的宣讲活动在感恩的歌声中落下帷幕,与会者感触颇深,反应热烈。活动结束后,很多听众发表了感言,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就是及时雨,宣讲团老师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相信对每个家庭实现幸福都大有帮助。观众反馈▲活动现场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阅读913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6月27日
趁此春光好,正是读书时。2022年4月23日,在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季节,迎来了第27个世界读书日。由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主办,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北京人文国学院、北京德行天下基金会、河南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先锋学校等全国数十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在河南先锋学校拉开序幕。山西、内蒙古、甘肃、浙江、重庆、山东等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共同响应,一起相约论语,共读经典,据组委会不完全统计,线上线下参加人数累计约40多万人次,盛况空前。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和世纪先锋学校作为本次活动的主会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该校创新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师生们齐诵经典《论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上午9:28分,活动准时开启。河南先锋学校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秘书长、北京人文国学院院长蔡恒奇先生通过网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深情地说道:《论语》是儒家文化的元典,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的必读教材;她孕育了无数的君子、无数的志士仁人。她是最好的生命学问,是最好的管理学,也是最好的教育学。他是至圣先师孔子为我们中国人立心立命的东方圣经!他在致辞最后呼吁社会各界机构、组织、学校、企业、社区加入到“相约论语,文化中国”这一伟大工程中来,携手举办!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王庭信,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晓林,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王福琪,先锋教育事业发展总部主任侯超了出席主会场活动。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王庭信先生致词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活动中心主任任晓林先生致词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王福琪先生致词先锋学校校长侯超先生致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们一声声清脆的童音饱含深情地跟着老师齐声诵读国学经典,领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山西省会场,由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牵头成立的山西组委会,在柳河东会长的领导下,通过精心组织、大力宣传、认真部署,全省二百多家单位、机构15万余人参与,蔚为壮观。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各专业委员会,山西书院联盟百家书院,山西阳明心学研习中心六个儒学精修班,太原市第六十二中学校、忻州创奇学校、忻州实验中学等学校,山西天元集团、山西特融易集团青云书院、晋阳古镇儒家主题饭店、狄府家宴、五台山广鸿文旅等企业,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办事处滨体社区等基层社区,特别是许许多多的家庭、个人或线上、或线下都参与到集体诵读《论语》的活动当中。因受疫情影响,全国很多单位组织都采取了线上活动。图为山西省儒学精修班诵读场景第六十二中忻州实验中学忻州创奇学校山西特融易集团、青云书院三晋大地北至古都大同,南到最早称中国的运城,十一个市都掀起了诵读《论语》热潮,忻州市实验中学4000多师生齐诵论语,临汾市用无人直升机垂吊读《论语》二维码,让过往行人扫码读经典,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弘扬传统儒家文化经典,可谓别出心裁;晋中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中都书院制作了系列读《论语》抖音节目;许多同仁通过微信群、抖音、快手等各种方式,热情宣传“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在甘肃会场,在环县环州故城,300多名干部、群众、学生齐声诵读经典,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州故城景福门前朗朗诵读声此起彼伏,久久回旋在故城上空,仿佛整座城都氤氲在经典文化的长廊。环县融媒体中心主播韩艺涛谈及环县开展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时说道“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媒体融合的新时代,科技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一派繁荣的同时,也正悄无声息地剥夺着我们传诵经典、系统化学习的时间,当获取碎片化知识成为年轻人常态的时候,那么后果将不堪想象……全民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这将成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契机,唤醒全民的学习认知。”在重庆会场,由重庆荣昌区国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世界读书日 人人读论语 ”大型公益活动走进荣昌区学院路小学,据重庆荣昌区国学研究会负责人吴洪介绍,以前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都会有些崇外的观念在里面,认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希望孩子多去学习外国的知识。而现在我们的教育风向又开始转回了国内,各种的国学培训班开始成为了家长们手中的香馍馍。重庆荣昌路小学在内蒙古会场,白音锡勒收费所组织职工参加由锡市文联等单位主办,中华经典读书会全球城市分会—锡林浩特分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中华经典读书会全球城市分会—锡林浩特分会活动现场,所有人员共同齐唱国歌,向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深揖三拜礼。随后,中华经典读书会锡林浩特分会的老师为大家领读,白音锡勒收费所三名职工作为领读团成员,带领读书爱好者们共同诵读了《论语》三篇《学而》《为政》《尧曰》。最后,领读团成员带领大家齐唱《礼运.大同》篇。在国学汇分会场,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郑州企业家读书会挂牌仪式在中孚书院举行,来自郑州市区的20多位企业负责人,一起参加了《论语》经典诵读。河南王阳明书院秘书长,郑州企业家读书会执行会长陈奇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同时向每位嘉宾赠送了《论语》。中孚书院院长吕行、河南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健老师一起参加了国学汇《国学大家谈》节目录制,畅谈当代企业家为什么要读《论语》。在平顶山郏县成达学校会场,2000多位学生参加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活动,学生方阵组成“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字样,蔚为壮观。本次活动中成达学校特聘经典教育讲师王军伟老师讲话中提到:“点亮人生 终身学习”,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应拿起书本,享受阅读的乐趣。青史不泯,经典不老,美之为美,美美与共。中国是《道德经》的发源地、《论语》的传道场,我们理应时时处处诵读经典,亲近圣贤。河南省作为“人人读论语”活动的主会场,离不开河南省全体传统文化机构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孔夫子周游列国大部分时间是在河南,孔子的祖籍也在河南夏邑,孔子是炎黄子孙的集结号,孔子是核心价值的定盘星,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床前明月”,光而不耀。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这次全国各地按照总部大会统一要求。在同一时间、统一服装、统一条幅标语、统一诵读内容。各大会场都悬挂着“相约《论语》,文化中国” ,“第二届’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中国人”!场面热烈而壮观。文化是无形的制度,文化是内在的法律,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倡导“万人读《论语》,因为《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最高智慧。《论语》中皎如日月的智慧对人类的昭示和启迪,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断过。诵读中华经典,从国家层面而言,可以提升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感,从社会层面而言 ,可以促进和谐,友好相处,从个人层面而言,可以砥砺品性、完善人格。所以我们认为《论语》是我们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它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固本铸魂,为我们民族打好文明的底色。我们希望让《论语》在中华大地活起来。让中华大地象生长万物一样,生长出君子品格。让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嵌入我们青少年的脑海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让论语照亮我们的人生,照耀未来!”河南息县二小安徽亳州丰水源学校山西黄河国学中心山西太原知行经典幼儿园​据悉,在2021年4月23日,第一届“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有全国十多个省1000多个单位(学校、机关、企业等单位)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于同一时刻隆重举行,参加人数逾30万人。第二届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活动在吸取第一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克服疫情等客观因素,经过组委会全体人员网络会议的充分沟通,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在全国各会场组委会的精心筹备下,为全社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胞们献上了一道精神盛宴!全国著名企业山西天元集团会场,多名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共诵期盼每一位同胞、每一位志士仁人都能同声相应!让我们一起诵读《论语》一起含英咀华……让论语为我们中国人固本铸魂打底色。让圣人的声音再一次金声玉振,激越神州!传承经典,品味书香。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愿经典照亮世界,愿书香飘满神州!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阅读33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4月25日
      2022年4月15日上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康金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邹竣、京城文化世家那根正先生一行,专程前往北京海淀区拜访儒学大家、期颐老人何光荣先生,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以及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家庭教育赋能做了深入交流。何光荣先生(中)康金胜老师(左二)邹竣教授(右一)那根正先生(左一)      何光荣老先生百岁高龄,身体硬朗,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他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在狭小局促的客厅内,一张老式长方矮茶几、一张旧沙发、几把椅子和可以折叠的小凳,成为老人与访友及众多青年问学求道的“宝地”。何光荣先生(中)康金胜老师(左)邹竣教授(右)      康金胜一行围坐在何老身边,听他兴致勃勃讲述自己一生研学从教的经历和感悟。何老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就是从事自己挚爱的事业。”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经”和“史”,体现为儒道经典及廿五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可以归结为“心、性、情”的学问。以张载“横渠四句”为学术精神之统领,何老所奉行的“中华大道”,其实践要义简而言之,就是唤醒人类的良知、善性和真情。何老勉励后学刻苦研读经史子集,坚持读儒道经典和写毛笔字,所谓练好“童子功”,掌握学习和成才的能力,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梁漱溟先生(中)何光荣先生(右)日本学者(左)      何老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次年转入教育学系学习。1949年3月参加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1950年1月调至南昌市公安局工作。1956年携家调干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82年调入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现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原理教研室,从事中国教育史和教育哲学研究。1990年退休后,就全力投身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学术探索。先生百年人生,经受过诸多磨难和考验,一直以“守穷,守苦,守孤”为初志,深研中华经史典籍。他早年研学胡适学术和许德珩先生创立的《社会学》,下力攻读《资本论》等马列著作;曾师从陈友松、梁漱溟等大家,中年后发心弘传“中华大道”,用小楷恭书儒家十三经和道家经典六十余万字,从“二十五史”中摘录格言并撰写经史书教作品上千幅,先后出版《中国古代教育哲学》(1997年)《中华大道》(2005年)《何光荣楷书国学经典》(2007年)等经史书教专著,2021年出版《中华经史纲要》(八册排印本)。      据邹竣教授介绍,何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坚守一生,取得如此成就,源于从小受到优良家学家风和家族文化影响,接受到以儒家为主体精神的传统家庭文化的熏陶。何老的祖父、外祖父和舅姥爷都是秀才,他15岁前受长辈们影响,读书写字劳作,常年与长工生活在一起,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经典文化;十五岁后进入新式学校,苦读八年,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大学毕业后,遭遇政治冲击影响的何老长期在一所普通中学教外语,后来受友人举荐进入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作,一直至退休后还时不时回院做学术报告。何老的一位孙子,从小生活在他身边,读书写字,培养起来背诵经典诗书的“童子功”,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立志终身为人民谋幸福,现已在联合国任职。何光荣先生为学院师生授课      让康金胜一行感动的是,何老的书房除了经典图书和手抄典籍资料外,全是文房四宝和字帖书法文献。年已百岁的他,每天还在坚持读诵抄写经典,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著书立说,积累经史书教资料。何老说,“若真想做好学问,需吃得了苦、耐得住孤、守得了穷。”“只要能读书写字,花上三五十年的时间,总会在经史文化中得到真正的益处。”“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典籍里,有人类最高的智慧。”何光荣先生在书房与康金胜老师亲切交流      从何老学问中可以知道:我们不可妄自菲薄,像古人那样读书志在圣贤,就能真有所得。中华先民所传承的“圣贤学问”便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当下家庭教育中急难愁盼等诸多难题,都可以从中找到解决方法。      交谈中,得知康金胜和他的团队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地公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传统家庭教育,让许多家庭和孩子获得了改变,何老非常高兴,便将当天早上写的条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与大家品鉴、留影。他说,希望有更多像康老师这样的仁人志士,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和使命。何光荣先生与康金胜老师合影      康金胜曾拜读何老的《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位儒家硕学至高的诚敬功夫,和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热爱与文化自信、学术创造和使命担当。何老选择用毛笔著书,他说:因为“毛笔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就是想用符合传统的形式,来保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从不考虑书的发行数量,即使只能发几百本,只要能为人类保存中华文化的经史精华,我便知足了。”何光荣先生手书《中国古代教育哲学》自序篇(共四页)      何老的学生介绍说:“何老的心愿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保护好、弘扬好、传承好。”康金胜对何老情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心无变的爱国情怀赞叹不已。为了让何老的心愿早日实现,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转化为指导当前家庭文化建设的理论学术,康金胜决心印刷千套此书以供有识之士学习。      送别大家时,何老自谦地说道:“我写了一辈子的毛笔字,读了很多经典,但还没有弄清楚心统性情(张载语)的学问,需要大家共同来探索。关键是要保持好克制私欲的心态,实现无始无终的长寿之道。”      康金胜一行祝愿何老健康长寿,后福无疆。编辑:柴红玲审核:邹竣图片提供:张洪丽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阅读719评论0点赞3转发
2022年04月18日
视频节目《圣裔话儒》由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主讲或作为话题引导人,宣传、解读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国际化的视野,古今穿插的角度,轻松、亲切的风格,和适合当代最新传播方式的互联网短视频形式,架设起海峡两岸以及学术殿堂与社会普及沟通的桥梁,创造推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式,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尽一份力。本季的主题是《孔门十哲——孔门弟子中最耀眼的十颗星》,孔门十哲是什么人?他们与孔子有怎样的关系?他们创造了什么样的功业,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借鉴?且听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和李炳南老教授的入室弟子、在两岸和马来西亚弘扬国学广受好评的唐瑜凌老师为你一一解说。
发布者:瑾年阅读426评论0点赞1转发
2022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