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昨天,在微博看到一个热搜。大意是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受邀担任首批推广大使的有6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相声演员冯巩,主持人海霞,学者冯骥才,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网红李子柒。官宣一出,评论区就爆了,网友纷纷祝贺这个90后女孩的付出与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其实不止这次,媒体界对李子柒的态度一直是颇有赞许。央视新闻表扬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人民日报赞许她:“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白岩松力挺她:“微笑着为她鼓掌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来自民间并真的走向世界的网红,由一个变成几十个,变成几百个上千个,那中国故事就真的有的讲了。”在她的视频里,你总能看到世界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蓝印花布和蜡染,从一颗蓼蓝种子的两次收割开始;给奶奶做的一床新棉絮,从挖地播棉花种开始;制作传统手工酱油,制曲、暴晒、提纯,将这历经三千年的非遗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看李子柒的视频,你总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治愈和赏心悦目的美。但走近她,你才能感受到这个女孩到底有多“可怕”。01生活将她打到半死不活,她在苦难里开出花儿。李子柒在美拍的个人简介,是“李家有女,人称子柒”。念起来有种邻家小女的乖巧和圆满,可她却是个孤儿。生长在四川大山里的李子柒,很小的时候就遭遇父母离异。后来父亲早逝,子柒又遭受了继母的虐待。一个还没有灶台高的孩子,被逼着生火做饭干重活。一旦做得不好就会遭受继母毒打,子柒却回回倔强地忍着泪。“6岁时候的我,被继母拽着头发往水沟里按,被打得半死不活时,都生生的没掉过一滴泪。”图片来源:微博@李子柒到后来子柒选择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穷吃不起零食,就从树上摘花苞解馋。爷爷去世后,奶奶成了她在世上的唯一依靠。14岁时,家里揭不开锅了。奶奶没办法继续供她上学。迫于生计,李子柒辍了学去城市里打工。在别的女孩青春懵懂,回忆里只有课本、暑假以及隔壁教室的男同学时,李子柒睡在桥洞,把一块方便面掰成两块,吃两顿。在饭店端盘子算好的,可一个月拿到手仅仅200多块钱;在夜场当DJ,只因为它工资高,能让自己吃得上饭。成名后的子柒,把那些被人诟病、成为“黑料”的曾经归结为“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她也知道这些不光彩,但没办法,人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格谈以后。后来奶奶生了一场重病,李子柒抛下所有回到奶奶身边,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短视频。新的谋生方式,让她就此敲开了成功的大门。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这句话似乎验证了李子柒一路磕磕绊绊的历程。有人酸她不过是运气好,我不否认成功会有运气的加持,但若是把一切成功都总结为运气,那就是无脑耍流氓。那些酸她的人,根本承受不了她吃过的苦。一夜成名的另一个叫法,你可以称之为百炼成钢。02当你对生活认真到偏执,生活一定会向你低头。4月末,李子柒的YouTube频道粉丝突破了1000万,视频播放总量达到了13.45亿,成为了平台上第一个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每一条的播放量,都是百万级起步,千万级是常态。从单枪匹马,到组建起一个小团队。外人眼里李子柒坐享其成,但其实拍什么,怎么拍,仍然是她一个人操劳。每一则视频的取景和构图。她都要一个一个去调整。只要镜头里有一点点瑕疵,她都会几遍几十遍地推翻重来,直到拍到满意为止。就算拍完了,也要自己把主体部分剪辑好,再交由摄影师调色输出。前来帮忙的朋友直言不讳,告诉李子柒她这么做根本请不到愿意配合的私人摄影师。李子柒承认:“我做的确实没有专业的人好。只不过,我已经那么辛苦地做了95分,为什么不再尽力做到心中的100分?”这种“万事出于我心”的偏执,逼着她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去挑战生活的极限。拍摄《茉莉酱》时正处夏季最热的时节,室外是40度的高温,哪怕站着不动体力都会被热浪侵蚀。李子柒就着一个小风扇,一遍遍校对刺眼的光线一遍遍推翻重来。两三秒的镜头,要拍至少两三个小时。为了拍雪山日出那短短几秒钟云雾翻滚的镜头,她爬了9个小时的雪山,期间害怕被冻死,一晚都不敢睡。拍《桃花醉》的时候,突发大雨,她是在雨里淋着拍完的。衣服、头发全部湿完,身上混着汗水和雨水,镜头里看着却是和酒一样的清新和冷冽。                                  拍《蜀绣》,她钻研相关纪录片,又联系了蜀绣国家级非遗大师孟德芝学习了半年。拍《松鼠鱼》,她一个人带着设备在零下15度的高寒下折腾了十几个小时。你能从她的手上,看到她对作品的极致认真。  你能从她拍摄视频的花絮里,看到一个女孩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周润发在电影《无双》里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一百万人里才有一个主角,而这个主角必定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不遗余力地去成就每一件事,永不放弃地去塑造每一个细节,这样的品质,真的令人望而生畏。也是应了那句话,匠心,就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当你对生活锱铢必较时,生活便再也不敢凌驾于你之上。03顶着世俗偏见,她将中华文化细落成生活的诗。有人粉,便有人黑。李子柒总是招人骂。她表现的明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却总有人骂她没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她通透、清醒,活在世俗却不流于世俗,却被骂“清高婊”“作秀”。可这不妨碍她把文化细落成物品,融进了生活的诗。在她的镜头下,每一帧的画面美到令人惊叹。远山淡淡翠梅低,野树离离带浅溪,风吹过一缕春意。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氤氲着丝丝暑气。默默稻田,重重叠叠,渗透着生命的浪漫。再看她室外案板上的插花细节。四季流转,瓶中的植物随着时光更迭。春有桃花枝。夏有荷花梗。秋有缤纷转日莲。冬有飘香金桂。时而温婉素雅,时而灿烂盎然。每个巧思,每个构图,每个彩色的搭配,在灰墙土瓦的映衬下,无一不渗透着超乎寻常的东方美学。你很难不为这样敬爱生活的人,拍案叫绝。在李子柒的YouTube频道里,所有的视频都有且仅有中文字幕,外国网友其实看不懂,但每条视频下面,最多的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一致点赞。“伟大的中国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一个非凡的女孩身上重现,我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我为她感到由衷的骄傲和高兴。”“中国人富有创造的思想和物尽其用的作为让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她用吃剩下的葡萄皮,晕染出一件仙气飘飘轻如紫烟的纱裙。她花半年的时间请教老师傅,再用上两年的功夫,手工制作文房四宝。她追溯至古代女子梳妆台的一角,用古法还原口红、胭脂和眉黛,名曰《汉妆》。做千层底布鞋。砍竹子,做沙发。                             没有热爱就成就不了李子柒,可极致美的背后,都背负着极致的疼痛。知乎上有个话题,如何评价李子柒?最高赞答案是:李子柒油管频道的对外文化影响力,可以说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站在大格局上说,她将中华传统文化宣扬至国外,体现中国的文化交流自信,凸显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的价值追求,这没什么不好。而对于普通人,就借用某位答主的评价:“看子柒的视频,就像一个窗子,我透过这窗子,看到了小时候和小伙伴在田埂上奔跑,在河里捞鱼,在山上摘野果的欢乐时光。仿佛自己也暂时脱离了生活常态,放下了浮躁,游离在田园,体验了一把不属于自己的安宁。”这样优秀的女孩,黑她的意义又在哪里?对于蒙受骂名不反驳,不辩解的李子柒,不得不说,我叹服于她的通透和坚韧。04在《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生活》一书中,作者写道:这个世界的诱惑远比你想得多,通往成功的道路也比你想的要更多。无论你要什么,我都希望那件事是你真心热爱的,我希望你能坚持自我,善用天赋。不要浪费自己的才华,不要忘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也不要忘记你心中的激情。我们做不成李子柒,也大可不必逼自己变成她。生活一直在奖励那些发狠努力到令人害怕的决心,不如在生活里,浇筑一些热情,加入几分自省,守护久违的感动和初心。如李子柒一般,拿四季风物,开生活处方。作者:王耳朵先生来源: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发布者:南溪阅读711评论2点赞2转发
2020年05月23日
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发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这些年来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最难的是传道者,也就是老师。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化的认识,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国学台一直致力于打造最海量最全面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最近联合多位业内专业的国学大师,国学专家,一起研究探讨,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开展了首期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初级班!5月15日,国学台首届国学师资网络培训班在线上举办了开学典礼!本次开学典礼的嘉宾,国学台邀请了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齐勇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雷原教授以及中国下一代基金会德慧智文化基金秘书长周复根老师做了致辞!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老子说“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这五个“观”,既可以顺观,也可逆观,它是一个科学的方法论。观什么呢?观其德就知道这个身怎么样、这个家怎么样、这个乡怎么样、这个邦怎么样、这个天下将会怎么样。因此“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就是分析的前提,修与不修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无数个人和家庭的修德之“真”和“余”,就是社会德治的基础。为人师表,更要以德为先。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将不断提升,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将日益深入人心。所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本次初级培训班正是基于此,努力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框架脉络。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为学员分享了中华文化的“一源三流,两支五经”理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齐勇教授,不仅在开幕式中为这次培训班开幕送来了祝福,还在周六为全体国学师资学员做了国学师资培训第一课,学员收获良多!直播互动中,更为学员实时答疑,帮助解开心中困惑!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雷原教授在直播开幕中,分享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大理念,4个阶段等精彩内容!最后中国下一代基金会德慧智文化基金秘书长周复根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传统文化如何育人,传统文化的学习跟考试学习成绩的关系!此外学员代表黄艺雯与赵建国也分别分享感悟!黄艺雯同学说到:期盼已久的国学台首届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班终于开课了,国学台是我最喜欢和关注的文化平台。作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和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此次传统文化师资班,邀请各界名师授课,让我不禁盼望着开课的这一天。期盼着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开启心灵之门,陶冶情操,增加学识,愉悦身心。连续二年参加国学春晚,在带领孩子们排练古诗弹唱的过程中,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讲解曲目,我也温习记忆中的诗词,有不少新的感悟,正所谓:学无止境。期待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为以后带领学生们一起传承国学之路打好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担当传播的责任,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学通、学精、学透国学,涵养底蕴文气、善养浩然之气,更好地理解传统中的智慧,承当起我们的使命。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学台的题中之义,更是义不容辞的一种禀赋,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国学台将贞守初心,决不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失去定力与方向,将坚持以海量传统文化教育音视频为基石,链接互联网+多媒体的传播平台,努力把国学台做最有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平台,这是我们团队所要努力的 。国学台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愿意与所有传统文化传播者建立深度合作。让我们一起努力,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道德文化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源泉。来源:国学台​
发布者:Summer阅读645评论0点赞2转发
2020年05月22日
作者:曹玲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颁布70周年。近期,各地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展示70年来我国婚姻家庭制度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广大群众追求幸福婚姻、美满家庭的历史画面。一个个婚姻故事,一幕幕家庭场景,折射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婚姻关系着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关系着社会文明和谐。70年前,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新型婚姻家庭制度,确立了男女平等、夫妻互爱、团结和睦的婚姻家庭观,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以此为标志,广大人民群众彻底从旧时代的婚姻制度桎梏中走出,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温暖。70年来,在婚姻法的框架下,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守护了几代人的婚姻生活,浓缩了无数中国人的爱与记忆,汇聚成一条奔流至今的温暖河流。                                         婚姻家庭的时代切面,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见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多棱镜的重要侧面。一代代人、一个个家庭,与时代大潮奔涌同行,体现着社会风尚与价值观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80年和2001年,我国先后对婚姻法进行了修订和修正,增加了夫妻约定财产制、无效婚姻等内容,完善了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被遗弃家庭成员的救助制度,在建立和维护平等、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维护公民婚姻权利。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推动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不断提升,公民的婚姻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符合法治精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今天关注婚姻和家庭,关注的正是社会细胞的健康、社会肌理的通达,关注的是婚姻家庭视角下的家国关系。不管是写就新时代社会治理大文章,还是追求日常生活的美满,主角都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70年来,从“三大件”“三转一响”到现在常见的智能家电,中国人的“婚礼标配”勾勒出时代的沧桑巨变。如今,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婚礼上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正确的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道德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民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婚姻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为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健康幸福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对国家而言,有着家庭的美满幸福,才有社会的融洽和谐。千千万万个家庭敬老爱幼、夫妻和睦、向上向善,就能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铺就坚实基石。文章来源于人民日报 (作者:曹玲娟)[ 责编:李海晗 ]
发布者:瑾年阅读624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5月21日
  天刚有些微亮,但依稀还能看到星空中的几颗晨星,一双粗糙而宽厚的大手轻轻的放在了春旭的脸上,男人低沉的声音略带沙哑,仿佛是在轻微的抽泣,男人看着正在熟睡中的春旭,心里隐隐作痛,毕竟春旭还这么小,天还没有亮,把一个小女孩放在家里不放心却又无可奈何,好在乡中民风淳朴,男人心还略安一些。“把你一个放在家里,爸也不忍心,但是没有办法,你妈没有了,让你和我受罪了。”男人说完,一步一回头的看着睡梦中的春旭。此时的春旭早已清醒,每次在父亲出车时,无论有多早,父亲都会像今天一样轻轻的对春旭呢喃几句,也许是父子连心,春旭在父亲起床时,就已经睁开了惺忪的双眼,但当父亲去和春旭话别时,春旭趁着朦胧夜色的掩照下赶紧闭上了眼睛,因为春旭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恨,在春旭的心里一直认为如果不是父亲,母亲就不会离开这个世界。三年后,父亲再婚了,娶的是同乡的女人,不久他们便搬到了城里,春旭也跟随着父亲到城里生活,春旭很讨厌自己的继母,认为是继母抢了母亲的位置,父亲因为经历了丧偶之痛,对于第二次的婚姻显得格外珍惜,每当春旭看到父亲对继母好时,春旭的心开始愤愤不平,总在想着如果父亲当初能够对母亲好一点,也许她就不会成为没有妈妈的孩子。半路夫妻和从小夫妻相比总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山,彼此都有孩子,即便再生了孩子,多少也要为自己之前的孩子做些额外打算,父亲总是会偷偷的塞给春旭一些钱,让春旭自己留着用,父亲知道春旭爱吃烧烤,只要有机会就会带着春旭去吃,父亲是个很节俭的人,但是每次吃不了时,父亲宁可浪费也不打包,因为父亲怕春旭继母知道。春旭看着此时的父亲心里揪着的疼痛,她恨极了父亲,更恨继母,春旭心想:”给我点钱都要偷偷的给,带我吃个饭都要偷偷的去吃,看来姥姥说的有后妈就一定有后爹是对的。”一年又一年,春旭也渐渐长大,长大的春旭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这个家,春旭不仅离开了家,甚至把对父亲和继母的恨也一起带走了。春旭来到一个繁华的大都市里打工,每当想起父亲时,都是父亲种种地不好,这些痛苦的回忆让春旭很少和父亲联系,更是很少回家,即便父亲想春旭了主动给春旭打电话,春旭也都是冷言相对,最后挂断了电话。时光荏苒,曾经的懵懂少年也步入了而立之年,但春旭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就变得懂得理解父亲,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春旭来到了一所传统文化学校学习,在七天的课程中,老师讲的每一堂课都在不断的洗涤春旭的心灵,尤其是在一堂习劳课上,所谓的习劳就是通过干活来唤醒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心,因为学校是按照古人的”习劳知感恩”的教育方法来教化人心。春旭参加的习劳课是户外劳动种庄稼,那是春旭人生中第一次下地干活,春旭累的满头大汗,但也一直在坚持,就在春旭心里喊累时,春旭突然意识到原来种庄稼是这么的辛苦,自己是农民的女儿,但是不管父亲有多苦,有多累,父亲从来都没有让自己干过农活做过家务,就是因为父亲舍不得,春旭没有想到这是一种深沉的父爱,想到这时,一种愧疚之情让春旭红了眼眶。传统文化是孝道的文化,是礼的教育,随着不断深入的学习,课堂上的老师一遍一遍的讲诉着父母的辛苦不容易,老师的话语唤醒了春旭曾经的回忆,她想起了父亲每次进城都会给她买最爱吃的香蕉,她想起来了自己生病时,父亲夜里起床为她倒水拿药的背影,她想起了父亲生气地喊着她多加衣服的场景……春旭想起了父亲对自己种种的呵护和关爱,春旭也才渐渐的理解当初父亲偷偷给她钱、偷偷带她去吃她爱吃的烧烤。当时的父亲夹在继母与春旭之间该有多么的为难啊。悔恨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如果不是学习了传统文化,学习了孝道,恐怕被恨意蒙蔽了双眼的春旭是永远也想不到这些的。课程结束后,春旭主动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大姑娘啊!干嘛呢?”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爸,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孝,总是惹你生气,请你原谅。”话音未落,豆大的泪滴就已经从春旭的眼中滑落。“说啥呢?你不是爸的女儿吗?爸怎么会生你的气呢?别哭了啊!”无论孩子长到多大的年纪,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小孩子,无论孩子有多忤逆不孝,在父母的心里他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孩子。在千千万万个儿女中,春旭幸运的遇到了传统文化,明白了人世间最美好的道理,她在执拗中放下了怨恨,在还没有留下人生遗憾时及时回了头,爸爸的慈爱和宽容让春旭的心里暖暖的,对父亲给予的如山的爱充满了感恩。人生只有一次,有多少人因为无知遗恨终生?珍惜当下,珍惜与亲人与每一个人相处的时光,让彼此的内心都留下美好是一件多么幸福是事啊!春旭含着泪暗暗地发誓:“从今以后,我人生的每一个脚步都要装满着爱。”​                                                                                                                                        作者:念一
发布者:Summer阅读64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5月20日
  《淮南子》中说:“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谓圆。”过去,一个人如果行为不端,就会被人评论为“没家教,不懂规矩”。当前大多数人把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寄托于学校,以为一个孩子学好学坏,成才不成才,跟上什么样的学校有直接关系,所以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孩子能上重点学校,不惜血本。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三个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而他所受到的教育,也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其中,家教才是最重要的。家教,如同一个家庭的窗口。好的家教,来自家里立的一些规矩。这些规矩,即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甚至决定孩子的教养和素质。父母如果能立下这n条家规,子女必定有出息。家规一:懂得吃苦 “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康熙《庭训格言》 如今的社会,在许多穷人家的父母,不让孩子吃苦,拼命将自己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时,富人却拼命想让孩子去吃苦。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顺境当中,大部分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忘记自省、忘记谨慎、忘记进取,在越来越大的松懈和得意忘形中堕落和垮掉,这是人性的必然。逆境则反而会激发人的潜力,并让人谨慎小心、步步为营,充满进取精神。所以吃苦是福,之所以觉得苦是心志还未磨炼成,修为还未修炼就。而吃苦,正是磨炼和修炼的最好方式。其实,苦难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并不是说哪个孩子吃的苦多,将来拥有的能力就越大。人人都会背诵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而很多人背着背着忘了开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所以许多人也忘了吃苦的最终目的,错将吃苦本身当成了高贵的荣耀。令孩子得到成长的不是苦难,而是吃过苦以后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个人品质的历练与升华。所以,单纯的吃苦并不值得赞美,否则的话,受尽苦难的街头流浪汉岂不是成为了人生赢家?值得赞美的是能够战胜苦难的能力,以及战胜苦难之后获得的幸福。成长之路上,没有捷径。父母终将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要还回去。所以真正爱孩子,绝不是把他放进蜜罐里,而是自己去体味苦尽甘来,去独自探寻奋斗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努力去战胜苦难,赢得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获得后半生独立生活的底气。家规二:尊师重教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现在不少人,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特别是那些网红,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颜氏家训》有言:“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读书一直都是通往高贵最低的门槛,也是实现阶层逆袭最好的路径。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无论何时,你应定要谨记:读书无用,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谎言。读书很重要,尊敬师长更重要。《围炉夜话》有言:“薄师者,必无佳子弟”。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与孩子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我们对待自己的老师和孩子的老师时一定要尊敬,这样我们教导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自发地尊敬我们,在学校里也会对老师尊敬有加。山西乔家就在自家大院里设私塾,让氏族子弟不分男女,不论亲疏,一律上学读书。乔家对任教的老师十分敬重,每位老师都配书童伺候,伙食与主人相同,还让老师坐上席。老师回家,主人们要送到大门外,等老师上车以后才能返回。这样懂得尊敬老师的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会成为好弟子。家规三:律己宽人“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颜之推《颜氏家训》 修身是中国人处世哲学中的第一步,而修身的第一步就是律己。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他告诉我们,修心的要点,在于做到克己自制,有一种自律的精神。要做到克己自律,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调控自己的心性。换句话说,就是要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这样,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久而久之,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主宰着自己的行为。人都有习气,蒙蔽了自己的心,习气和蒙蔽越重,强迫自己就越艰难。但别无他法,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在一次次强迫的磨砺中,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坏习气,才能恢复心的本来光明。人生所成就的高度,一方面取决于自律的程度,另一方面来自于做人的格局。明末著名大臣吴麟征说:“器量须大,心境须宽。一念不慎,败坏身家有余。”一个在很狭隘的家庭里成长出来的人,人格必定不高贵。所谓的贵,并不是财富的多少,而贵在父母的胸怀,贵在父母的格局,更贵在父母的言传身教。陈希夷在他的传世之作《心相篇》中讲:“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锱铢是古代重量的单位,一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连这么小的东西都计较的人,怎么可能承担得起大事和大福报?斤斤计较的父母,最后往往养出胆小懦弱,或者同样爱计较的孩子。拥有广阔胸怀的核心要素是:宽人。白岩松在《致儿子的信:学会宽容》中写道:“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心有多宽,人生之路就会有多宽。 来源: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者:Summer阅读700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5月19日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方才对我的介绍有一点点需要更正的地方: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已经退休了,我现在是北京清华大学的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  我的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下几十分钟要讨论许多观念:精简、比类、天人合一、联想、取象、汉语汉字之形成、归纳等(见图1)。这么多观念很短时间不能讲得清楚,主要讨论的集中于三点。第一,《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我所以对于《易经》发生了兴趣。第二,《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第三,《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我是研究物理学的,没有研究过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语音学、美学、哲学等等。可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成因,我近年来发生了兴趣,所以大胆地今天在这个场合跟大家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易经》,大家知道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文献,据说是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叫连山,商朝有了比较晚一点的叫归藏,都失传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易经》是西周时候的周易。所以《易经》的孕育前后至少经过一千多年,这个结论我想是大家可以同意的。《易经》里面64卦开始是乾卦和坤卦。如果问《易经》是怎么形成的,以下这个说法大家似乎可以接受:最早中国发展了占卜,因为要对占卜作系统性了解就发展了卦符,所有64卦都有卦符。乾就是六个连线,坤是六个断线。有了符以后还得有名与字。卦名有音,有音还不够,就有一个字。这前后发展的次序我不是研究考古学的,不过我想这个次序很可能多少是对的。可是我们知道孕育《易经》的年代也正是汉语汉字开始形成的年代,是中华文化孕生的年代。这些卦是“象”,这是周易里面自己讲的,是浓缩了的观念,以卦符卦名将天、地、人的变迁分类为“象”。上面这几句话可以说是用今天的语言来描述到底《易经》的精神是什么。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是《易经》的精神。这种精神我认为贯穿到了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里面每一个角落。譬如分类精简,例子极多。今天大家知道中医的理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疾病与医药各分成阴阳、寒暖、表里等类,用这个分类的观念做大前提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从《易经》的传统所遗留下来的。像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很多。01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生的原因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萌生。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了。归纳起来大概有五种道理: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第四与第五两点我认为跟《易经》都有密切的关系。先讲第四点,关于推演与归纳两种思维方法。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见图2。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为说明此点让我们看一下Maxwell(1831~1879)创建Maxwell方程的历史。Maxwell是19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19世纪中叶写了三篇论文,奠定了电磁波的准确结构,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20世纪所发展出来的无线电、电视、网络通讯等等,统统都基于Maxwell方程式。他是怎样得到此划时代的结果的呢?他的第一篇文章里面用的是归纳法,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必须认识到互相类似的物理学分支。就是说物理学中有不同的分支,可是它们的结构可以相互印证。”他用这个观念来研究怎样写出电磁学方程式,以流体力学的一些方程式为蓝本。这种研究方法遵循了归纳法的精神。几年以后,在第三篇文章中他把用归纳法猜出的电磁方程式,运用推演法而得出新结论:这些方程式显示电磁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其波速与当时已知的光速相符,所以“光即是电磁波”,这是划时代的推测,催生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与人类今天的生活方式。上面的故事清楚地显示归纳与推演二者同时是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可是没有推演法。其中归纳法的来源是什么?“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都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是向上求整体“象”的方法。可是,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我们怎么可以证明此欠缺呢?请看徐光启的一些话:徐光启(1562-1633)是明朝末年一个大臣,而且是一个大学者。大家知道他是最早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人,翻译了前六章。他们翻译的原版,现在在国内还有几本,我曾经在北京图书馆去请他们给我看过一本。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贡献,第一次把推演法规律化,其影响不可以道里计。后来牛顿写了Principia Mathematica。如果你翻一下此书你就会发现他写的方法完全是照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方法,是由公理,定理,然后到证明等等。它是照抄欧几里德的推演法的形式。不幸的是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虽早,(那时牛顿还没有出生),可是这翻译有将近三百多年在中国没有发生应该有的影响。徐光启在翻译了以后,了解到推演法一个特点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徐光启又有这样几句很有名的话:“似至晦,实至明,似至繁,实至简,似至难,实至易。”这也是推演法的特点。懂了推演法的精神以后就知道推演其实比归纳容易。下面要讲上述第五点,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一物”、“理一分殊”和“内外一理”,起源于易经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认为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我们知道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当然我讲这句话会使得很多人觉得,尤其是研究中国哲学的人觉得我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攻击得太厉害了。我完全没有攻击的意思。“天人合一”的内涵绝不止内外一理,还有更重要的“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的传统影响极大,而且从今天的世界现状讲起来,我们可以问,摒弃“天人合一”而完全用西方的办法发展下去是否将要有天人对立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不过不在我今天所能够讨论的范围之内。02汉语汉字的成因世界上原始语言与成熟语言几乎都是复音的,单音的语言是仅有的。我不晓得是否任何一个别的成熟的语言是像汉语这样单音的。近年考古学家发现16000年以前江西的居民已经采集野生稻为主要的粮食。所以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形成了中华文化。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已经有语言,我们也有理由可以假设,这些我们的祖先所用的语言是复音的。那么后来怎么变成单音的汉语呢?从复音的汉语变成单音的汉语这中间一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一定有它的道理,因为这是十分独特的事情。我的一个大胆的假设是:这变化是受了《易经》的影响。卦名是单音的。乾、坤、......都是单音的。是统治者用的,是神秘的,有重大影响的,念起来有分量的。久之就形成了一个重视单音符号的价值观,而影响后来整个汉语的发展。在座有语言学的专家,我这个讲法是很大胆的,希望不被语言学家批评得体无完肤。我们看元、亨、利、贞、吉、凶、阴、阳、日、月、天、地,这些有声有色,有分量的,讲出来有影响的单音字对于整个语言文字的发展当然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刚才说我猜想汉语、汉字所以变成单音的语言文字与《易经》有密切关系。03中华文化的审美观《易经》的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和符号化的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极深又极广。下面我简单讨论它对汉语、汉文法、文学、艺术、书法等的影响。英文“Word”,通常翻译为字。这不恰当。应翻译为词,是一个或好几个字构成的。比如“现代”,比如“所以”,都是两个字的词。词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字所组成的,可是绝大多数是一个或者两个字的,不太有三个字以上的词。多半的三个字或以上的词都是复词,或是音译的词。前者例如“外祖父”,“洞庭湖”,后者例如“成吉思汗”。19世纪开始翻译元素名字的时候也只用一个字,氧、硫、镭,这些在英文里面都是复音的,在中国翻译都变成一个单音的词。为什么这样吝啬呢?我认为在中华文化形成时代,在汉语形成时代,受了《易经》的卦名的影响,发展出来了“精简为美,浓缩为美”的深层观念。此审美观影响了词的形成。世界所有的语言都有共同的深层文法,然后在此深层文法之上,不同的语系各自发展,这是Chomsky的一个大发现。比较不同的语言就会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等等。汉语亦然。可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就是极少用助词。例如不说“我的父亲”而说“我父亲”;不说“慢慢地跑”而说“慢慢跑”,把助词省略掉了。所以西方人说中文是电报式的文字,尤其是古文。好的古文确实是极美的文学。美的原因之一就是古文不遵循通常文法的发展方式,而力求用最少的词表达出最多的意思。这种审美观念应是易经的浓缩化精简化的延伸。联想在世界任何文学之中都占重要的位置,而在汉文文学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因为汉文中的词既常常建构于数个单音的字,就往往是根据联想而形成的。譬如风气、风云、风流、风景、风光、风雨、风俗都是联想形成的词。风云一词的形成可用图3来表示。这种词的结构更进一步促使汉文学演化成联想的文学,“云想衣裳花想容”,“秦时明月汉时关”就都是升华了的联想。中华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意境与西方传统绘画完全不同,是“观物取象”的象,不是照像的像;是精神的象,不是形似的像;是“天人合一”的象,不是歌颂自然的像。我认为这种思维精神是从《易经》来的。至于说《易经》对书法的影响,更是非常清楚了。书法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是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书法显然跟《易经》的浓缩化、符号化、抽象化的精神有直接关系。我的一个好朋友,书法家、雕塑家、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里面曾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我之所以完全同意他这句话,就是因为书法把《易经》的精神具体化了,现实化了。作者:杨振宁本文为作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所做的报告
发布者: 汀兰阅读680评论0点赞2转发
2020年05月17日
陈来,当代著名儒学家,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获得者,现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参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                                          陈来师从国学家张岱年先生,也是近代新儒家代表性人物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助手。1988年,冯友兰为陈来命字曰:“‘来’一言以蔽之‘日新’。以‘来’为名者,以‘又新’为字,方足辅之。”陈来,名副其实,他心系国家,钟爱儒学。2015年12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陈来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2015年7月31日,陈来接受中纪委网站专访,提出“执政党要中国化,要更自觉地传承中华文明”。陈来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十分丰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德治为本”,这种思想主要针对当时“以刑法为本”。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是理想的治国方法,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才是理想的社会。因此,从孔子开始,儒家提出了“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今天“以德治国”的思想根源就出自儒家。同时,陈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就在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条,就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本。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根之木,不是无源之水。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有根本的,根和本就在中华文化里面,而中华文化里面主要的就是儒家思想里面。陈来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注重历史的传统,很早以来历史的记述不断,而且受到珍视。“历史的记述起着承载民族历史记忆、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给予历史一定的地位,要看到中国的今天是从历史上的中国发展而来。”“共产党人做中华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就是要自觉地承担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发展的责任。我们作为一个执政党,对中华民族是有责任的,对中华文化是有责任的。我们要使在历史上传承了五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能够在今天放出新的光彩,让它不断随着时代有新的发展,这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以下内容,节选自《守望传统的价值:陈来二十年访谈录》,中华书局2018年版。我愿意成为一个儒者 记者(以下简称问):您对儒学的兴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 陈来(以下简称陈):从做研究生时确定的,我的研究领域是宋代儒学。在此以前的兴趣是广泛的,对哲学、经济学和其他的人文学科有广泛的兴趣,但是没有对儒学产生特别的兴趣。 问:这么多年学习和研究儒学,对您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陈:应该是形成了作为“儒者”的一种自我意识,但这是在不断研究文本的过程中无意形成的。 问:大家通常认为儒学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问,研究儒学的人,或者说儒者会身体力行去实践一些儒家的学说,如果按照这样的要求称您为“儒者”是否合适? 陈:“儒者”一词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学术界以外的人来看,好像一个读书人,做一些跟儒家研究相关的事,就可以笼统地称为一个“儒者”。但是从我的内心来讲,“儒者”这个概念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儒者”对自己的人格、理想要有一定的要求。 在人格的风采方面,“儒者”对别人要有所感召。当这些都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自己才能说,我是一个“儒者”。 当然了,这可以作为一个理想,就是说我正在成为一个“儒者”,或我内心认可,我愿意成为一个“儒者”。 问:那说明您对这两个字还是充满了敬畏? 陈:是这样的。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国学的概念很大,国学里面包含了哲学。儒学有一部分可以包含在哲学里头,但是有一部分又是哲学包含不了的。作为一个“儒者”,他讨论的是身心实践,但哲学是西方概念,它当中没有身心实践这个东西。所以身心实践虽然是在儒学里边,但是不在哲学的范围里。我们姑且可以说国学这个概念最大,下面有儒学,儒学里面又有儒家哲学。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 问:我看有的文章里说您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您觉得有道理吗? 陈:就某一个方面来说是有道理的。相对于文化激进主义,即为了社会进步不惜破坏甚至全盘推翻传统而言,我认为保守是有意义的。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支持传统,要珍视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这当然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 “保守”这个概念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意义好像不是很正面,但是在西方的概念里,“保守”不见得是一个坏词,反而能体现出一个正面的价值,比如西方就有很多保守党派。因此,我们在翻译外国书籍里的文化保守主义概念时,为了体现中国的语境,就不用“保守”二字,而译作“文化守成主义”。 但不管怎么说,文化保守是一种文化态度—珍视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在社会工程方面,不能够随意破坏传统;要使传统不仅能够得到发扬,而且能够得到转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哲学家对社会的作用 问:那具体到您个人来说,您所做的工作,对于这个社会的进步,或者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陈:对我来说,我的写作内容,跟当今社会(从政府到老百姓)所关注的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组二十四个字的提法就不是平地起高楼,这个价值观有它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与中华文明、中华传统的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相对接,以这些为源头才能成为有根的东西。当然,学术研究不见得每一项都跟老百姓的生活实际有明显的关系。 比如前一段美国的自然科学界发现了引力波,这是物理学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但是这个发现跟普通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所以,这就涉及到我们判断一个东西的价值时采用的标准和观点:要仅仅从实用功能、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就不能了解文化,不能了解科学,不能了解知识。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谈传统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一定要端正认识传统、认识文化的标准,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传统,才能了解什么是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发展所必需的、对未知的探求。 问:那您觉得这个标准是什么? 陈:很多的文化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但文化有文化的价值,知识有知识的价值。最近几十年,大家最直接利用的就是经济。经济能挣钱,但是我们大部分传统文化都不是拿来赚钱的。比如在教育领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那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培养他们的思想、意识、情操、气质和教养,而不是教给他们赚钱的本事。因此,不同的领域标准会不同。 对儒学研究的突破 问:您从事儒学研究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也有很多的著作,能不能简单概括一下您最大的贡献在什么地方? 陈:举个例子,儒学一般是研究孔子以后,但我是研究孔子以前的,因为孔子的思想是有来源的,这个来源就是中国上古时代的正统文化。以前大家研究孔子时,对儒家思想的根源,对它跟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关系关注得比较少。从孔子讲起到现在才两千五百年,但是我做的事情就是把孔子跟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做一个深度的连接,比如夏商周的思想如何通过不断发展,最后连接到孔子。这样就给儒家思想——我们国家古代的主流思想,找到了它真正的根源。 再比如“儒”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甲骨文里没有这个字,所以通过“儒”字本身是找不到儒家思想真正的根源的。在孔子以前的古文里没有这个字,《论语》里也只有一处讲到这个“儒”字—孔子教导他的学生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但是“儒”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近代的章太炎写过一篇文章叫《原儒》,里面说“儒”右边是一个“需”字,“需”的上头是一个“雨”,所以看起来这个字在古代应该是一个会求雨的法师,这样一来,“儒”的根源就变成一种求雨的法事。后来,有一些学者支持章太炎的这种讲法。胡适提出另外一种推测,他说《说文解字》中有言:“儒,柔也。”胡适认为“儒”是一种术士,但不是求雨的那个术士,而是传承思想时拥有“道术”知识的术士。为什么是柔软的“柔”呢?孔子长在宋国,但是从族裔上讲他是殷人,因为宋是殷人居住的封地,所以他的祖先应该是殷人。后来殷商又被西周所取代。胡适就据此推测了一个故事。他说很可能是这样,周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原来那些殷人成了俘虏,俘虏里边有一些有知识的人,相当于殷人原来的教士,但是这些人又是俘虏,他们的身份很低,所以比较“柔”,即柔顺、服从。周代看这些俘虏有知识,就继续利用他们去做一些相关的工作,这就是“儒”的来源。比如说古代很讲“礼”,每一项活动都要有礼仪的仪式,古代的儒家懂得这些礼数,所以他们就帮周朝做礼事。 上述讲法都是猜测。其实,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的很多思想,诸如重视礼、德、孝等,都是孔子思想的来源。孔子活着的时候,经常梦见周公。等到晚年梦不见周公的时候,他就很焦虑,觉得是因为自己快死了,所以他有志于恢复周礼。这说明孔子思想最直接的来源是周代的文化,那周的文化从哪里来呢?孔子讲,“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因”是继承的意思,所以儒家的文化思想有一个很长的传承过程。先秦有诸子百家,只有孔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上古文明。 问:那您是把儒学发展往前推了几千年的时间? 陈:对,应该至少有一两千年。 问:那您有没有找到“儒”字的起源? 陈:“儒”字的起源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元素在历史上的痕迹,而不是仅仅去看这个字在古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字学家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而我采用了很多人类学,特别是宗教人类学与社会学、历史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这跟以往的单一的研究不一样,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不一样。“儒”字的含义是一个文字学、语言学的问题,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要通过这些问题在中华文明中找到儒家思想的根源。 问:您早期做了很多关于朱熹的研究,后来做了很多跟现代社会有关系的研究,这样做是希望找到儒学在现代的一个出路吗? 陈:我是以宋明理学的研究起家的,进入这个研究领域以后,我写了七本关于宋明理学研究的书,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比较受大家推崇的水平,但这只是一方面。同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还要参与社会的文化活动,进行文化思考。20 世纪80 年代我踏入学术界的时候,当时讨论最热烈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全盘反传统,像新文化运动那样跟传统彻底决裂才能走向现代化。当时的一些人认为传统是封建迷信,我们必须更坚决地反封建,否定“文革”,这样才能走向开放,走向现代。我那时也加入了讨论,我写了一些文章,我的立场是坚决反对把传统完全刨除。一直持续到20 世纪90 年代我还在写这一立场的文章。这跟我的学术研究是平行的,一方面我有比较纯粹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我也不断介入到社会文化思潮的评述中,参与了讨论和辩论的整个过程。 问:当时您支持的这种声音好像是处在弱势,那个时候很笃定吗? 陈:很笃定。 问:这种笃定来自于哪里? 陈:因为当时我从美国回来,所以我对美国的社会文化有一些了解。我利用哈佛图书馆的资料,对儒学跟现代化的关系也做了一个综合的研究,对各方面的讨论、观点,包括背后的理论依据都掌握得比较全面。 问: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感觉人们对儒学的态度有变化吗? 陈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可以说是一步一步看着我的主张被认可、被实现。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化解传统和现代的紧张”关系,尤其是那种过度的、不必要的紧张应该被化解。从1989 年到1999 年,人们对儒学的态度就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儒学与现代化 问:儒家传统是阻碍现代化的吗? 陈:不是。1988 年,我在北大和几位著名的知识分子公开辩论时,有一位知名人士就说,儒家在历史上是最保守的,并批判了儒家的学术观点。我就说,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准确的,缺乏历史依据。汉代的时候就有儒生跟一个主张黄老思想的人辩论,这个儒生讲“汤武革命”时说,汤革了夏的命,武王革了殷商的命,所以儒家是肯定这种革命的。如果一国之君不是正义的,是昏君,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个就是革命。但是儒生对面的那个主张黄老思想的学者说:“帽子再脏,也是戴在头上的;鞋再新,也是踩在脚底下的,这永远是不能改变的。”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真正保守的并不是儒家,儒家是将正义的、有道德的理念作为其政治思想的。 其实任何时代都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如果某种主导的声音不正确却又很大,如果大家不断地从一种激进走向另一种激进,那就会导致社会处于危险之中。1991 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讲到儒家文化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批判,其中有合理的、理性的分析,但也有非理性的斥骂,这些交叉在一起,使得儒家文化已经从中心退居到边缘。但是我当时又看到近代文化已经走到了谷底,所以认为再往下走就是返回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我还在一个书评中写过,前几年我们总是纠结于要去解释传统怎么阻碍了现代化,但未来要说明传统怎么支持了现代化。 问:所以您的结论是儒家思想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陈:有积极的作用。从前我们老找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未来会更多地找它的积极作用。 问:儒家思想为什么可以促进现代化? 陈:现代人觉得儒家思想不主张有成就的动机,不主张获得经济利益的那种成就。在孔子、孟子的学说中,确实如此。但是,儒家思想是一种立体的文化,它有很多的层面,它也有直接接近老百姓生活的世俗儒家层面,即我为家庭最大程度地去实现我自己,去取得各种各样的成就。唐代以来,有很多人把谋取科举成就当作人生最大的追求,尽管孔子没有讲过这些,但是这些在儒家思想里是被肯定的。这些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延续至今。 儒家思想为什么是促进现代化的积极因素,这个问题还涉及到“创生和模拟”的分别。从理论上来讲,从马克斯·韦伯到现代化理论,无论是东亚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都证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在学习和模拟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 问:儒学到底在哪里存在着? 陈:这就涉及到我们对传统的理解。有人认为儒学也好,儒学的传统也好,都是附着在从前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经济制度之上的,所以当这些基础没有了,只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就有人说,这些东西最好存进博物馆,变成博物馆中的藏品。美国学者列文森就认为应该让儒学走进博物馆,让儒学走进历史,让传统走到历史那边去,让它成为不再对今天还有作用的传统。但我们的儒家思想不是一定要附着于什么东西才能存在,为从根本上来讲,它已经化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道德感知方式和行为模式,它已经内化为老百姓内心日用而不知的东西。不是你想把它放在博物馆就能放在博物馆的,因为它生活在你的心里,内化在你的血液里。 问:儒学的生命力很强,它有跨越时代的继承性吗? 陈:对。不管是基督教还是儒家思想,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观念、一种道德,除了有适用时代的那部分内容以外,一定也有超越时代的内容。超越时代的东西支持儒家思想不断地在伦理上进行传承,一直到今天。黑格尔说,“任何普遍的东西,在历史上存在时,下降为具体的东西”,意思是说这些普遍的思想能够超越一些东西,但是为了在每个时代生存,它也要有跟那个具体的时代相结合的内容。但是,下降后的内容不是它真正的生命,那是个别的存在,而不是本质的存在。孔子讲,“仁者爱人”,他讲的是人和人最基本的关系,是超越了人的具体伦理关系的命题。它超越了父亲和子女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超越了特定的人伦关系,变成一切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任何一种传统只有包含普适性的内容,才能够适应所有的时代,才能不断地传承发展。 中国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或者宗教 问:我看您在很多著作中提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您说在资本主义发展当中,宗教伦理起到了精神上的支撑作用。那如果想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或者未来的发展,找到一个类似于像宗教伦理这样的精神支柱的话,您觉得会不会是儒学? 陈:马克斯·韦伯这本书讲的是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不是那种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发展的、古老的资本主义。他认为,理性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有很大的关系:做这件事是为了“荣耀上帝”,把这看作是上帝对人的一种召唤,这样一种精神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并不代表新教伦理可以永远做资本主义的支柱。 韦伯有两个基本的观念:一个是价值理性;另一个是工具理性。韦伯是比较悲观的,在20 世纪20 年代,他就认为人类发展好像快进入一个铁笼,价值理性越来越式微,所有的东西都被工具理性所独占,比如说科学技术。韦伯没有提出要重新振兴基督教,尽管他很悲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主张加强价值理性的复兴,主张通过对传统的复兴使得工具理性能实现平衡发展。 后来,芝加哥大学的著名教授爱德华·希尔斯写了一本书叫《论传统》。他批评韦伯因为对价值理性的信心不够,所以很悲情,觉得人类要走到铁笼子里边去,但实则社会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传统还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18 世纪,伏尔泰就曾惊叹于中国作为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却有在基督教国家都达不到的高度发达的道德文明。这说明历史上我们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文明是非常发达的,我们不需要重建一个像西方一样,靠宗教信仰来支持的教化的体系。中国历史上有宗教,我们叫“三教”,只是不注重它的宗教属性,而是注重其教化属性。你信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没有形成教化的体系,这种信仰能不能劝诫和引导普通人向善,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些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关注的。所以未来我们仍然想吸取过去的优秀文化的经验,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教化系统。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都是由儒家来建构和传承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的价值、核心价值观也都是由儒家奠定的。当然,其他的一些宗教或者思想流派也有一些贡献,比如道教和佛教。就理论认识来讲,应该以儒家为主体,同时关注其他中华文化中有利的部分。 对当今社会的忧虑 问:您多年来研究儒学,面对当今社会,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到忧虑吗?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陈:会。对于传统,对于儒家思想,不能说它就是保守的,应该看到它提供的一种人文视野,一种对现实有批判作用的视野。最令人忧虑的还是贪欲的盛行。比如对一些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就是成功,至于是什么性质的成功,用什么手段得到的成功,他们不管。对他们来讲,成功就是第一位的,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也仅仅是成功。他们所追求的是可以和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各种道德和价值的观念分开的理想。前一段时间,有消息说一个学生把他的亲生母亲都杀了,在古代来讲,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因为古代强调对父母的“孝”。如果在古代,你骂母亲一句就已经犯法了,今天有吗? 当然,我们今天也不可能完全回到古代的氛围里面,但是通过这种极端的例子,至少可以看到现代道德教育的失败。从1949 年以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道德教育中有些排斥对父母的爱,“五讲四美三热爱”里面没有父母,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如果某些学校的教育再片面些,恐怕就只有热爱祖国、热爱党了。最早的“三爱”是什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这个提法与旧社会相比是有先进性的,旧社会看不起劳动人民。但是今天这个观念可能还需要反思,需要讨论。毛主席时代,知识分子一定要上山下乡,要到农村干活,认为这样才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其实不见得是这样,会干农活只能说你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你的道德水准是不是真正能得到提高呢? 问:如果要让您提出“三个热爱”,您觉得是什么? 陈:我认为爱父母、爱老师和爱同学,这些应该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文革”期间讲,“亲不亲,阶级分”,那个时候不讲亲情,更不要说孝道了。直到今天,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像我们的前人一样,把我们对亲人、对老师的那一份爱表达在教育当中。 问:您一方面怀着很高的理想;另一方面又看到社会现实当中有那么多跟理想完全背道而驰的东西,会不会也有一种“知其不可为”的悲凉感呢? 陈:我倒不见得悲凉,我相信人做的工作总不会白费,关键在于我们做不做,怎么做,因为做了跟不做就是不一样。比如去过台湾地区的人就感慨那里待人处事的态度,跟我们不一样,这应该归功于他们所受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与台湾地区政治上的乱象无关。反观我们的教育里面往往没有讲到怎么做人,如果我们只讲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完全消解了人的基本道德伦理的象征,只有一个政治的象征,把人变成一个单向度的人,然后就会有很多很可怕的事情出现。 如何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问:如果您有机会去影响执政者、决策者,您希望能够把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传递出去? 陈:应该是怎么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要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整个当代中国文化和国民的一种精神气质。 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让中国大部分国民具有一种儒家的风范和气质,您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有没有对每一步的设想? 陈: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第一步就是教育。 问:是读经典吗? 陈:那不一定。问:您怎么看“国学热”现象,比如小朋友读《弟子规》? 陈:我们知道小孩子受的教育是家长主导的,“国学热”的现象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家长不相信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这套教育。我们现在碰到的这些问题,使大家开始重新关注儒家的传统,包括儒家文化里的启蒙教育。我们的教育虽然很系统,但是在人格的培养、道德的培养方面,即在培养“完整的人”方面,存在缺失,而国学这种传统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所以我们面对的一方面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是老百姓都关心的伦理道德的重建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精神文明教育如何开展的问题。我们要满足人们对邻里关系重建的信心,要适应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需求,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文化的资源,这已经成为从国家到百姓层面的一种共识。很多时候,我们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我们的措施也不够有力。台湾以前有中华文化基本课程,“四书”是他们的教材,大陆对于“四书”进不进课堂至今都有争论。虽然通过民间力量的推动已经有所改变,但是一些高层、知识分子还是用“文革”时期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 问:要重建价值体系,尤其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靠小孩子们读读《弟子规》,靠电视上有些学者做一些推广够吗? 陈:当然不够。小孩子们读《弟子规》肯定是有益的,但是不能靠它解决全部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让幼儿园小孩子去背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而孩子们如果不能全面理解,那就不见得有什么意义,但是让他们背《弟子规》里的三句话就会对他们的生活实践有指导意义。我们不是否定前者,而是应该将现代价值观需要的东西,比如自由、民主和法治与教育相结合,因为教育是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经典是要读的,但是也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中,去体现它的价值观和文化修养。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包括媒体建设,媒体呈现的东西,要能跟价值观的目标相配合,为实现目标服务。 我不赞成现在电视上没有道德意识的广告,不考虑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好是坏,像之前什么“送礼就送脑白金”的广告宣扬的送礼文化,我就不认同。现在也是一样,春晚也开始让大家抢红包,我觉得没有必要。抢红包作为个别现象没法管,但也没有必要在春晚这样一个平台上,鼓励大家争抢红包,宣扬这种“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这必然会带来不良心态。现在我们看不到一些真正能够培养国民素质的节目,比如说我们中国游客曾被国外的人批评。我们的媒体什么时候能把旅游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毕竟你出去不仅代表你自己,还代表中国人。再比如,有一些节目搞汉字大赛,最后都变成写一些非常偏僻、很难使用到的字,好像应试教育一样,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应该把一些能体现出国民素质的东西拍出来,做成节目,比如坐电梯要靠右,不能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等,这样的节目才会有意义。 问:其实不光是到外国去,在自己的国家也应该有这样的规范。 陈:对啊。我们没有一个节目是这样的,比如做一个“公民行为知识竞赛”也可以,但没有这样的节目。 问:这应该是常识啊。 陈:这不是常识。有些时候一个人做出一些行为不是因为这个人不好,而是他不了解,他不知道上电梯要留出左半边给紧急的人用,所以得有人告诉他。我们的媒体整天要不就写一些生僻的字,要不就是搞些抗日神剧,要不就弄什么真人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育意义。 问:说起来儒学是一个挺大的概念,让儒学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最后还是要落实在一些很具体的行为上。 陈:学者(尤其是人文学者)的工作性质跟政府部门不一样。我们主要是提出一些理念,这些理念一旦被政府部门了解,他们就会想办法去落实。学者主要还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具体的措施以及怎么落实由政府部门操作。 问:现在的道德水平其实很不乐观,如果重建靠儒学支撑的道德文明,还能回到从前那么高的水平吗? 陈:我们也不能笼统说以前的水平就很高,因为它也有不高的地方。今天也是一样,既有水平低的地方,也有高的地方。比如说古代社会的构成以农村为主,农村又以士绅阶层为中流砥柱,所以古代可以通过宗族,或者家族的力量把好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浸润、传播到基层去。虽然这些士绅也有表现不太好的方面,但是总体还是起到了表率作用。今天我们是有许多不太好的地方,但是也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比方说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北京市的公交车很拥挤,大家都不排队,都挤着上车;现在大家都会排队,连小孩子都做得很好。所以不能笼统地说现在水平都是低的,以前都是高的。 问:您对重建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还是很有信心的。 陈:重建肯定是比不做好,但是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个社会,谁也没有办法确定。 问:您是一直想要推动儒学在大众当中的传播吗? 陈:应该说不是。我乐于看到儒学的传播,也会写一些文章去呼吁。但是因为我的主要角色是老师、学者,我主要是做研究,所以我不会把自己定位成传播者。 问:您认为自己第一位的工作是当公共知识分子吗? 陈:我自己还是要致力于做出第一流的学术研究,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并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虽然我也会写一些介入社会文化的东西,但是真正我要做的事,还是希望能像理工科学者一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最好。在这之外,文科学者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一些,因为他们比较容易介入到社会文化的问题之中。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二者的界限有时候好像不是特别清晰,但对我而言还是不一样的。偶尔也会有些外在的东西来拉我,但对我来讲,最重要的还是学术。 文章来源:民间儒行公众号​
发布者:瑾年阅读748评论1点赞13转发
2020年05月17日
5月12日,民主与法制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将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在公务接待中提倡全面素食。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滥食野生动物而引发人类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巨大隐患。而同样的隐患也存在于目前公务接待菜品中,诸如个别地方当地有食用野生动物传统,监管不到位时会用于公务接待;野味改头换面成普通菜品;做成蔬菜后,普通人由于缺乏专门知识无法区别食材是否为野生动物。日前,针对上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告诉记者,他将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在公务接待中提倡全面素食。公务接待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2013年《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印发,规定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野生动物身上多含有病菌,容易因食用野生动物而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的新冠病毒就是例证。”徐景坤表示,尽管中央明令禁止,但个别地方政府还存在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中使用野味情况发生。如2016年重庆大同镇政府镇长多次用野味进行公务接待,2017年宜春袁州区水务局公务接待和加班用餐时出现野生甲鱼、野猪肉和麂子肉等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等等,有的地方政府还在单据上用普通菜品名称来替代野生动物逃避监管。徐景坤认为,公务接待用餐需要科学健康饮食,公务接待菜品的选用不仅事关个人健康,而且也事关区域卫生健康,必须在公务接待中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在这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已有初步尝试,如2014博鳌年会用餐以素菜为主;湖南古丈县政府规定乡镇公务接待荤菜只能一个;某市召开两会食宿接待以素菜为主,从简成主流等。徐景坤强调,公务接待最显著的是具有公务要素,公务用餐具有工作餐性质,应以简单朴素为主。为此,他建议,公务接待菜品以家常素菜为主,避免荤菜供应,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可节约成本控制经费开支,还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在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探访民间菜品,对公务接待菜谱进行革新和改良,推出地方特色素食菜品,展示了地方风土人情。“可以选择一些地方先行试点,再视试行情况做改进,进一步推广。”他说。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位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谈为什么食素,他对素食有哪些心得?郭耕:高级经济师奥运火炬手、科普作家地球奖获得者、北京市政协常委、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曾经我觉得我做动物保护工作,不杀不吃野生动物就好了,其他的肉都可以吃,也应该吃。所以,我一直到2001年才开始素食,因为这时真正懂得了人为什么应该素食。从认识素食到我自己开始主动素食,用了3年的时间,说起来惭愧,当时虽然知道了很多的素食内容和好处,身边也有很杰出的榜样,像珍妮古道尔那么伟大的一位动物学家,她对我说素食,我都不能完全理解。我吃素,简单说,最初就是因为受到珍妮古道尔的影响。1998年,珍妮古道尔博士第一次到中国来,我以前都是从一些书籍和文章中知道她,知道她是世界上非常伟大的动物学家,没想到她会来到中国,并让我有机会认识她。当时,是国家环保总局的宣教中心带着她到麋鹿苑来,那个时候,我也是刚到麋鹿苑不久,那时正值秋末,我就带着她在麋鹿苑边走边向她介绍麋鹿苑的一些情况。她对我们麋鹿苑自然的近乎荒芜的环境非常欣赏,并对我们做自然保护的一些工作细节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记得当时晚上一起吃饭,她就非常郑重地说,我是素食者。我当时觉得很诧异,素食? 第一次见到吃素食的人就坐在身边,而且是珍妮古道尔。虽然当时我在做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但我觉得不吃野生动物,不杀野生动物就很好了,就是保护,没有必要素食,吃家养的家畜怎么能算是对自然的破坏?当时还认识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一位是美国的非常优雅而美丽的女钢琴家,她说素食才是保护动物的根本,才能保护环境。我当时特别不理解,觉得这个说法太极端了,觉得她们太另类了,和我们普通的公众不一样。吃素和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哪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那时尽管知道保护动物的人中有素食者,保护环境的人中也有素食者,但从被别人影响到真正反思自己,还是用了比较长的时间。现在想来,当时我的那种解释就是为自己的肉欲和习俗做掩护,潜在意识就是要为自己吃肉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还因为当时对素食和生命和环保的不了解,对之间紧密的联系更不清楚,因为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和一种观念的驱使,直接导致我当时的那种认知。所以我现在特别能理解一些吃肉的人的观点,无论他们找出什么样的理由来,我都能理解他们,包括一些说吃素是一种极端行为的人。因为我过去就和他们一样,他们现在想的和说的都是我过去经历过的,后来我扭转了这个观念,是因为我花了一些时间翻阅了很多资料,才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吃素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动物的生灵,为了地球的生态,这“三生”也就是我选择素食的理由。对于很多人来说,别的生命他不在乎,地球的生态他也不在乎,那么他总该在乎自己的生命健康,癌症患者百分之百都属于酸性体质,而肉类就是酸性的食物,碱性的食物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而成熟的果蔬类的食物是碱性的。通过食物的选择,用食物来维持人体的pH值,是最聪明的做法。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二噁英,欧洲曾发生过动物饲料被二噁英污染而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中含有高浓度二噁英的中毒事件,二噁英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特殊有机化合物,它的毒性比砒霜高900倍;还有别的听起来让人忐忑不安的禽流感和疯牛病之类,我就觉得这些和我都没关系,我安心吃我的素,因为我不是食肉者,根本用不着恐慌。人类的结构,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都是在显示人类适合蔬果粮等天然食物而不是肉食。美国是世界上食肉程度最高的国家,每两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脏病。目前流行病学发现人畜共患病有140多种,大多是由人吃其肉和过度亲密造成的,比如口蹄疫、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而如果你吃素,这些都避免了,为了自己的健康,没有理由不选择素食。所以我说,素食是一个观念问题,是积习已久的一个观念。知难行易,知道和了解很难,当你真能了解了,做起来就很容易,达不到“知”这个程度,行动起来就很难。为什么说吃肉浪费粮食,吃素环保?我说我不吃动物,很多人就会反驳我,你不吃肉就保护动物了?那么你就侵犯植物的利益?甚至有一次在电视台做节目,我说少吃肉就节约粮食,有观众就打电话进来说,我吃肉就不吃馒头和米饭了,这怎么是浪费粮食?这是在省粮食啊。他们不知道这个肉是怎么来的,这个肉的背后是用十倍二十倍的粮食成本才能支撑这块肉,还有无法计算的水和土地以及砍伐森林带来的消耗、浪费和污染;少吃肉是十倍二十倍的保护植物。如果直接吃植物,是最简单最低的粮食成本,同时这也是最低的资源消耗。目前,全世界小麦的1/3,玉米的2/3,都被喂了动物,因为人类要吃肉,很多穷人却因为吃不到粮食和谷物导致营养不良而死。仅2005年一年,地球上的人类平均每天吃掉12亿只动物,几乎等于我们国家人口的总和。每天吃掉这么多的动物,又会产生出大量的垃圾,这让我想起一个国外的环保广告,画面是未来的地球被可怕的垃圾覆盖,而我们人类就悲苦地生活在垃圾场中。食肉的成本你知道多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牲畜饲养会产生3种温室气体,甲烷、二氧化碳和氨氧化物,这三种温室气体中,甲烷对温室气体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二氧化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主席,也是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帕乔里说,肉类生产正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超出正常水平,肉类食品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尤其是甲烷,这种温室气体就是由“不断打嗝的家畜”产生的。未来的20年,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富裕,人们消费更多的鸡肉、牛肉和猪排等肉类,全球肉类消费将在现在每年2.76亿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这些数据是可怕的。我们每制作一个汉堡包,它的背后都会有厨房那么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被砍伐,大量的养鸡场、养猪场还会排放出各种污水,而这种污染水会直接流入到河流山川中,造成污染。每生产一千克的肉就会排放出36.4千克的二氧化碳,所以说,你每周少吃一天肉,都会为解决气候变暖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相对于将汽车使用量减半,一个普通家庭将肉类消费减半,对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更大。现代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喜欢吃西式快餐,尤其汉堡包。看似简单的汉堡包背后,付出了怎样的生态代价?美国的快餐业是以中美洲大片的热带雨林夷平为代价。仅在美国,畜牧业的用水量超过了美国总用水量的一半。任何的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饮食结构,必须以雄厚的植物生产量为基础,在畜牧行业,扩大生产需要大片的草场,在饲养行业,肉类生产需要大量的谷物。发达国家所需要的肉,占用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粮食资源。我们真的耗不起。目前,中国的猪肉产量是世界第一,鸭肉产量世界第一,还有牛肉鸡肉等等产量非常高,过量的肉食对中国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如果全人类都在吃肉,石油的储量将被用尽的期限将是13年,如果全人类都吃素,石油的储备用尽的期限将是230年,为了生产素食而消耗的能源只占2%,而为了生产肉食消耗的能源则无法计算。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公顷的土地能养活22个吃土豆的和19个吃大米的人,但只能养活1个吃牛肉的和2个吃羊肉的人。所谓动物性食品,不过是植物性食品的一种转化形式,但是这种转化形式要以大量的物耗水、肥、大量的化石燃料、生态污染等为代价。所以,说吃肉是节省粮食,是因为他根本不懂得肉食与地球资源与生态的直接联系。环保的利他性和前瞻性就在于它不仅利于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考虑我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利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的生态,我们的生存环境出现问题,如果只看结果,只看表象,不追本溯源,不从过程中找原因,就会导致一定的认知偏颇。所以说,素食,是很大程度上的环保!我听过一个发生在国外的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住在一位老太太家,有一次,这位留学生无意中听到老太太在呵斥她养的那只淘气的猫 你再闹,我就把你送到中国去!因为这位老太太也不知从哪里听说我们中国人喜欢吃猫。她居然用这样的方式来吓唬这只猫,也不知道那只猫能不能听懂。这个例子并不是个例,在不少的外国人眼里,中国人不尊重动物的生命,喜欢残害动物,这也是现在不少外国人心中的中国人形象。有一次在新西兰,我和一个朋友去当地的一个餐馆吃饭,我对他们说我们素食,餐馆老板就很奇怪,你们中国内地还有素食者?因为一小部分中国人在国外比较明显的场合的一些行为,给他们留下很不好的印象,造成她以为中国人都是喜欢吃油腻的肉食,素食都是西方的经济富有又有品质的绅士们才会吃的食物,她不知道中国其实有很多喜欢吃清雅食物的人。虐待动物,毕竟是极少数人的所作所为,好吃动物肉和野味的人不少,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中国人都是这样,这也说明我们和国际缺乏交流。在我们中国,有很多人在保护动物,有很多素食者,还有很多环保者。西方人以为中国人全都是好吃好杀,对动物残暴,喜欢吃野味,以吃动物肉为乐,无视动物生命的那种人,他们的这种歧视都是因为对中国人的不了解。有人说素食者没力气,那大骡子大马没力气吗?它们都是吃草的动物。以前干力气活的,也都是穷苦的人,他们哪里会吃得上肉,他们吃的都是稀饭馒头。知道大熊猫在分类上是属于什么动物?是食肉目动物,它是熊的一类,原来它是食肉的动物,但是它现在吃的却是竹子,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它进化的过程中,被环境压力改成吃素了。所以我说,大熊猫尚能改弦更张,人类为什么还不能迷途知返?在国内,我常能遇到一些人用言语“围攻”我,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但是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这种态度让人觉得有一些遗憾。在国外高级的餐厅,你对肉大咀大嚼,其他人一定会向你投来同情的目光,觉得你很可怜,一定是来自贫穷国家。素食,不仅代表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代表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奢非富,俭非贫。我在讲座里经常说素食是一种节约、简单、慈爱、平和的生活态度,这种非暴力的饮食观也正是古代先贤选择的一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好生惜物的为人处世之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把生活节奏缓和下来,把额外开支节省下来,把人际关系简化下来,选择一种外在恬淡,内心充实的活法;多一份浪漫,少一份浪费,这也是最科学、最优越的生活方式;再说,惜物,惜命,惜福,也是我们东方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美德。如果一个人说他穷的吃不上肉,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如果一个人说他很穷,却还在抽烟喝酒,那这样的人我不会去同情,因为他的穷,是他的恶习和陋习,是他额外的贪婪导致,并不是生理的穷,而是精神的穷。穷而奢,才会穷奢极欲,富而俭,自会淡定少欲。不管一个人身处什么职位,是否拥有财富,只要内心不满足,那他就永远不可能得到快乐。吃素的人却不一样,很容易得到快乐,很容易得到满足。快乐和幸福,和你拥有多少无关,不懂得知足,拥有再多也不会快乐。我提倡大家素食,是因为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健康的思维范式;我们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厚德载物,而素食,其实就是一种厚德载物的生活方式。智者多素。记得我第一次见珍妮古道尔博士,印象最深的也最意外的是她的状态,根本就不像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两眼炯炯有神,面容清癯,身板很直,说话轻言细语,非常优雅,无论怎么也不能想象,这是一位半生都在森林中与野兽相伴的、不吃动物的女士。她是一位动物保护者,也是一位环境保护者,她身上的那种大爱,会让所有的人不自觉地尊敬她,她是一位少有的真正无私的人。她的每次讲座都会给我带来一些触动,她在演讲中说:都说人类聪明,人类倒确实聪明,可以制造飞机、电脑、武器,能制造各种动物制造不出来的东西。那么,人类既然聪明,为什么还要污染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什么还要破坏自己赖以依存的资源?为什么还要破坏自己和后代赖以生息的基础?圣雄甘地曾说过一句话,人类的伟大与其说是善于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善于改造自己。我们能够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陋习,包括我们的一些习以为常的习惯,少一些物欲,终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生存空间,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对自然、对生灵、对生命有一种尊重,我把这种尊重理解成为是我的一种具有宗教般的虔诚信仰。来源:网络
发布者:淡云风轻阅读544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