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4岁的哥哥在妈妈面前,还是个小不点;但在2岁的弟弟面前,俨然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小大人了……——虎妈在日本,有一个超长寿综艺,已经火了29年。它的屹立不倒,既非凭靠大牌明星撑场子,也没有层出不穷的花样。相反,这档真人秀节目的主角是一群2-7岁的素人小朋友,记录的也只是一件简单的事,即孩子首次独自出门买东西的场景。这档综艺就是《初遣》。最近一期节目里,它把镜头对准了德岛县池田町的一对小兄弟——4岁的哥哥柊哉带着2岁的弟弟奏哉,他们要搭乘两个小时一趟的公交去给过世的爸爸买祭祀用的鲜花......在日本德岛县池田町,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四年前,喜欢山景的爸爸,买下了这幢视野极佳的房子。家里更是贴满了合照——四年里,结婚、孩子出生、满月、和孩子一起出去旅行……点点滴滴全是温馨的回忆。然而,就在两年前的一天,那时弟弟刚出生不久,爸爸如往常一样出门伐木,被一棵突然倾覆的大树压倒。自此再没醒来。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绝望之中。无依无靠的妈妈每天以泪洗面,“每天晚上在小儿子睡了以后,都在阳台那边哭泣。”直到有一天,妈妈发现原本爱哭闹的小柊哉变得越来越乖巧稳重,每当妈妈照顾不来弟弟时,他总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像个小大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4岁孩子,却懂得了母亲的艰辛和难过。妈妈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颓然下去了,“以后我绝不会再哭了,今后我既是父亲也是母亲”。终于,小小的柊哉成了妈妈最坚实的依靠。也因了这份可靠,妈妈才放心地让4岁的小柊哉带着2岁的弟弟奏哉出门了。爸爸喜欢大自然,也喜欢花,家里的小院子里种满了爸爸最爱的郁金香,哥哥常常给他们浇水。这一天,妈妈拜托小哥俩去镇上花店买供给爸爸的花束,顺便再去超市买咖啡和乌冬面。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妈妈独自出远门,要搭乘两个小时一趟的公交。4岁的哥哥刚学会认路,2岁的弟弟还在咿呀学语,连上车都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两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真能顺利买到东西吗?看到孩子们上车后,在远处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坐上公交车后,弟弟不一会便昏昏欲睡了,像去春游一样闲适放松,因为身边有可依赖的哥哥在呀。哥哥则腰杆挺得笔直,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生怕坐错了站。严肃紧绷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疼。不过才4岁零3个月的他,早早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到了站台后,柊哉轻轻地叫醒弟弟,“要下车了,奏哉,要下车了”。下车后,他们先要走路去花店买花,再去超市买咖啡和乌冬面,还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回到站台,这样才能赶上回家的公交车。如果错过了,就要再等两个小时。因为道路很窄,兄弟俩只能一前一后地走着。哥哥的步伐很大,走着走着,弟弟奏哉慢慢落后了许多,他想叫哥哥等等他,但他还没学会说话。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弟弟突然叫了一声“哥哥”,柊哉立刻转过头去确认:“奏哉你会说哥哥了吗?”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哥哥的喜出望外有木有!出生以来的第一个会叫的人,不是爸爸,不是妈妈,却是如同爸爸一样的哥哥。终于来到了花店,爸爸在世时,每周都会来这里给妈妈买一束花。店员们也甚至还记得爸爸曾经买花的习惯。花店叔叔配好花之后,柊哉主动要求再加一支红色,本来素雅的花束瞬间变得鲜艳了。或许,这一抹红能让妈妈在想起爸爸时心里更温暖一些吧。临走前,4岁的柊哉给妈妈挑了一支黄色百合,还仰着小脸要求“请用粉色蝴蝶结装饰给妈妈的花”。还要包得可爱一点哦。以前,爸爸也总是这样送花给妈妈,以后,就换我来守护妈妈吧。买完花后,兄弟俩还得去超市买妈妈交待的咖啡和乌冬面。去程是下坡路,回程则变成了上坡。拿着花的哥哥尚走得气喘吁吁,更不要说2岁的弟弟了。可时间只剩一个小时了,这样慢慢走肯定来不及。情急之下,哥哥只能决定自己先去超市,同时交待弟弟要一直往路面上有凸块的路走,这样就可以抵达超市。买完东西出来时,离公交车到站只剩10分钟了。柊哉焦急地找着弟弟。突然,一声“哥哥...”传了过来,小小的奏哉在铁栅栏的另一侧急急地呼唤着。兄弟俩隔着铁栅栏相望,柊哉还一直给弟弟打气:“奏哉,加油呀,往前走一走就到了。”4岁的哥哥俨然是个小大人的模样了。令人动容的是,一路走来,2岁的弟弟居然没喊过一声累,更没有哭闹。即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也想成为像哥哥一样坚强的男子汉吧。顺利坐上回家的公交车后,走了两个小时的弟弟,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一路又买东西又照顾弟弟,终于放松下来的哥哥也没架住瞌睡虫的侵蚀。另一边,妈妈不安地在下车站等着,“他们能顺利搭上回来的车吗?”车到站后,妈妈抱歉地问司机,“车上有孩子吗?”随后在后车厢看见睡得东倒西歪的兄弟俩。昏昏沉沉的哥哥揉揉惺忪的睡眼问:“妈妈来接我们了吗?”不是做梦哦,到家了,妈妈来接我们了。回到家,妈妈发现竟还有送给自己的花,“为什么要想买花送我呢?还写了卡片,好贴心哦。”妈妈温柔地问柊哉。“因为想要妈妈开心。”以后,送花给妈妈的任务就交给我吧。爸爸,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我会和弟弟一起替你照顾好妈妈。看完节目,最让我感慨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低估了孩子对我们的爱。对于大人来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可是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他们用自己稚嫩的方式爱着他的全世界。我们总说孩子小,其实他们人小心不小。他们单纯、温暖、勇敢,很多时候,他们做得比成年人更好。其实,大部分人小时候应该都有过被父母叫去跑腿的经历吧,比如在楼下杂货铺买瓶酱油;去小区门口的面包店买个早餐;或者到菜市场买把青菜...所以,在看《初遣》之前,我真的没想到“小朋友跑腿买东西”这样一件小事,能够被记录得这么让人又哭又笑,既有趣又感动。当然,由于这档真人秀节目拍摄的都是不到7岁的小不点儿,安全必然是首要保障的。此外,还需要在小朋友不知情的情况下,真实拍摄到他们完成各种任务的场景。为此,节目组可谓是花了不少心思。节目里有很多工作人员在扮演路人,暗中保护孩子。比如假扮成警卫人员在路边站岗;又或者假装自己在路边买饮料;再比如孩子坐车到达目的地后,车里下来了一车的工作人员...也是蛮拼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用心负责的团队,家长们才能放心让孩子出去“独闯”一番呀。▼点击观看视频:                          作者丨孩子教育来源 | 孩子教育(ID: haizijiaoyu001)
发布者:谨 琼阅读57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7月27日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高考在推迟一个月后,终于在今天举行。据悉,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他们中的大多数,出生于“非典”那年,而今又要在“新冠”之后面对大考。提及“高考”一词,它与很多东西有关。理想、青春、希望、遗憾……它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可尽管如此,当真正面对它时,众人又都会迸发出“全力以赴”的勇气。有人说:“高三之后,我再也没有拿出半条命去做一件事了。所以无论如何我都感激「高考」,尽管它让我如此辛苦。”长久以来,“高考”都是一个掺杂着诸多复杂情绪的词汇。人们很难用简单的字词去形容它,因为比起一个专有名词,“高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满是变化,诸多惊喜。高考不容易,这是公认的。这种强烈的认同感来自每一个经历过的人。于是,人们时常会对这场特殊的“全国统一考试”抱有畏惧心理。疲惫、枯燥、无聊……很多消极词汇,构成了高考的刻板印象。艰难。 这或许是很多人在提起那段前途未卜岁月时的印象。可是痛苦之外呢? 高考,到底给人带来了什么?在人们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日益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少数的人有机会真正体验“全力以赴”、“背水一战”的感觉。“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相对悲壮的场景描写,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极具戏剧色彩的夸张比喻,可在毛坦厂中学,这却是每一位高三学子的日日夜夜。毛坦厂中学教室在收获“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标签之后,毛坦厂中学也渐渐被众人神化。相比于其他高校在高考中喊出的“一锤定音”的决绝,毛坦厂中学似乎更擅长鼓励众人建立“来者可追”的勇气。因为每年在这里参加高考的上万名考生中,有近三分之二为“复读生”。毛坦厂中学的一天,永远都是从朗读与背诵课文开始的。以班级为单位,杂乱的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填满学校,混乱中承载的,是孩子们近十年的光阴。早晨六点二十分,复读班早自习。近百人坐在教室中大声重复着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是最常被使用的记忆法之一,纵使学生自己也无法分辨这是否真的有用。毛坦厂中学高三学子背诵单词晚上近十一点,复读班学生结束晚自习,陆陆续续回到家中。一天的课程已经足够疲惫,但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选择在睡前多背几个公式和单词。 “也许高考时恰好会用上。”类似的话,孩子们从入学那天起就在听了。放学后在家里复习的毛坦厂中学学生图源:中国新闻网备战高考一年,大大小小的考试近乎填满了每一位高三学子的生活。每次成绩公布时,老师都会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叫到办公室里,面对写在试卷上的分数,孩子们说:“我想过很多次,但我还是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迷茫、紧张、忐忑、错乱,毛坦厂中学之外,这也是很多高三学生的状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哭泣的学生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大别山区所在的小镇,这一特殊的选址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在这里除了“读书”,学生别无选择。“大战在即”,可以利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格外珍贵。为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毛坦厂中学的许多陪读家长选择将午饭送到校门口,如此孩子只需要花费10~15分钟吃饭,而余下的午休时间,便可由学生自己利用。毛坦厂中学门口吃午饭的学生一人高考,全家陪读。如此一来,高三一年更像是一场“家族战役”。根据统计,毛坦厂镇常年租住着8000多户陪读家庭,人数是当地居民的两倍。就算不能亲自陪读,家长也会找到当地的“全托”机构来帮忙操持孩子的日常饮食起居。竭尽全力为孩子读书提供便利,这大概是每一个高三陪读家庭都曾经历过的事情。毛坦厂中学门口给孩子送饭的家长当“普通考试”升级为“招生考试”,当“个人战役”升级到“全家战役”,高考在这种情况下自带“压力”。不用提成绩,不用说梦想,它就单单站在那里,便能让每一位考生扪心自问: 到底怎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这一路努力付出的自己和家人?往年毛坦厂中学的送考队伍“毫无人性”、“病态教育”、“学习机器”……这些年,毛坦厂中学因种种原因被贴上负面标签,进而被舆论送上风口浪尖。 众人以“畸形”一词来评述这样近乎泯灭人性的教育方法,以上帝视角俯瞰“毛坦厂”内发生的一切,人们可以轻易指出学校管理上的利弊。只是谁的高考不辛苦? 当站在这样的角度回望毛坦厂中学,很多东西便有了合理性。没有人可以否定那些为了“上大学”拼尽气力的年轻人,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命运选择让一个人低微到尘埃里时,高考可能是救赎其人生的唯一机会。毛坦厂中学学生放飞孔明灯图源:东方网 纵向新闻“考上大学。”18岁之前,这是刘洋洋的全部梦想。 甘肃会宁,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里平均差不多每一户就会出一个大学生,因此会宁也被认为是中国的教育名县,刘洋洋便出生在这里。刘洋洋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刘洋洋从小就知道“高考”的意义——走出大山,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自父母相继离开后,刘洋洋一直跟着奶奶和叔叔一家生活。开始住校后,她与家人见面的机会也少了,但叔叔还是会抽空坐车去看看她。 “钱剩多少了?”“够了,除了买些学习资料和吃饭,其他的不花(钱)。”“(钱)够了就行,不够我走的时候再给你放些。” 类似的对话会发生在每一次叔侄二人见面的时候。当贫穷的现实就这样赤裸裸摆在他们面前时,“钱”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刘洋洋与叔叔就读于当地最好中学的最好班级,刘洋洋的成绩排名始终稳定在全校前五十。根据学校以往高考录取经验推算,她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是百分之九十。刘洋洋的叔叔站在光荣榜前看侄女的成绩梦想触手可及,刘洋洋一家都为此高兴至极。病重的奶奶也有了精神,坐在墙上贴满报纸的昏暗土屋内,她重复着刘叔叔的话:“考得好着呢!” 随后若有所思道:“我就等着洋洋把大学考上,我死了也就放心了。”刘叔叔向家人转达洋洋在学校的情况争气的刘洋洋让家人高兴,但现实却让这份喜悦蒙上了阴影——大学四年,至少要花费5万元,这对于目前的刘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钱从哪里来呢?”这个问题从侄女上高中第一天起,就盘旋在刘叔叔的脑海之中。 为了凑齐刘洋洋上大学的费用,刘叔叔找遍了亲戚朋友。但在那个大家都不富裕的环境里,所有与“钱”有关的请求,都只能石沉大海。刘叔叔为凑齐洋洋的学费向孩子的姑姑借钱距离高考还有40天,刘洋洋的学费还有一大半没着落。走投无路时,刘叔叔选择以低价卖掉了家中所有的“羊羔子”,并且找到了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近乎是拼尽全力,叔叔终于为刘洋洋凑够了学费。当钱的问题被解决后,之前心事重重的刘洋洋也找回了勇气,在学校举办的“高三成人礼”上,她说: “我想好好上学,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我的爸爸(刘洋洋一直叫叔叔“爸爸”)、还有在家的奶奶不失望。奶奶还在等着我考上大学……我想让她多开心一点,或许(她)会活得更长一点,我希望她能和我分享更多快乐的时光。”在诸多声势浩大有关于理想的发言中,刘洋洋的梦想很朴实。在别人还在高谈阔论高考制度的利与弊时,她已经找到了为其拼搏的理由: 上个好大学,出人头地,让奶奶开心。 高考对于她的意义就是这样简单,却足以改变她的一生。刘洋洋当初夏的蝉鸣响起,刘洋洋也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涯。高考成绩出来后,她被一所师范类重点大学录取,学费相对低廉,而且还有额外的补助。十年寒窗苦读有了很不错的结果,刘家人满心欢喜。他们热情张罗着升学宴,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生活的憧憬。刘洋洋奶奶去大学报到的当天,刘奶奶帮着孙女收拾了行李。临行前,刘洋洋拉着奶奶的手说: “我去上学了,放假就回来,你等着我。”奶奶没有回应,只是望着孙女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回家,她喃喃自语: “就这样走了啊……” 后来,奶奶没能等到刘洋洋的假期,她病逝在孙女去上大学的第二个月。“失去”与“得到”共存,“遗憾”与“希望”同在,在痛苦中收获喜悦,这是高考,也是人生。 的确,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很多人发散兴趣爱好的时间,但无法否认的是,它也确确实实为很多人提供了去往“罗马”的机会—— 没有高考,那些日夜奋斗在毛坦厂中学的“刘洋洋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看见天井之外的世界。 白岩松谈毛坦厂中学:“我永远说不出嘲笑它的话。”白岩松说:“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是一个非常事实的东西。多年前恢复的不是高考,恢复的是中国多少代人的公平、尊严、梦想等等。” 或许也正是由于“高考”的意义太过重大,所以在人人倡导自由与快乐的年代,它总是与不羁的灵魂格格不入。 因此很多人厌恶它,以各种极端方式与其对抗,多年前,韩寒就是其中一员。那一年,因为成绩太差——7门功课不及格,韩寒始终无法升入高二年级。当“周围人都已经上大一,而自己还在上高一”的现实赤裸裸摆在眼前时,他选择退学。 离开学校后一年,18岁的韩寒发表小说《三重门》,一时名声大噪。在书的封面宣传语中他写道: “7门功课亮红灯,照亮了我的前程。” 这之后,韩寒成为了当时最成功的作家之一,很多人将他视为意见领袖,连带着“退学”也成为了众人寻找叛逆共鸣的工具。“上学没有用,你看人家韩寒。”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句话很流行。 支持“上学无用论”的人堂而皇之地以韩寒为例否定教育的意义,而当事人却并不这样认为。 多年后,在“对抗”高考18年后,已经36岁的韩寒在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中写道: “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没有一个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有着基本的公平。”韩寒微博截图(部分)告别了年少轻狂,韩寒开始相对冷静与客观地去讨论“高考”一词。他以过来人的角度剖析过去叛逆的自己,同时也赤裸裸地说出了一个真相:“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喧嚣过后,他不再剑拔弩张地抨击与批判什么,甚至明确表示“退学是一件失败的事情,这不值得学习”。对于韩寒,这样态度上的转变是成长,是在成功以后的自我反思。可对于诸多以韩寒个例为借口,坚信“高考无用”、“读书无用”的人来说,这样的反思又代表了什么?错过了一次生命中最重要的机会,那些明明可以,但却选择放弃高考的普通人,现在还好吗?他们后悔吗?如果能重来,他们又会如何选择呢?对于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可是人生无法重来。韩寒微博截图(部分)高考是一场选拔,同时也是一场“分配”。在这场相对公平的资源分配中,试卷上的考题不会因为颜值高低而改变难度,考题的数量也不会因家庭背景相应减少。 它给了每一个普通孩子翻身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在普通孩子的人生之路上,少之又少。 “要考上好大学,这样才有跟别人竞争的权利。”这是刘洋洋在高考前说的话,同时也是高考存在,与无数寒门子弟为其拼尽全力的理由。所有人,都该有去远方的权利。人生有一次拼搏,有一次接近公平的机会,有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一万人”的信心,那种感觉,很难得。当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时,“考上好大学”的确是成功的捷径,但却不是唯一。 “摘一颗星星,你首先要有一把梯子。” 高考是帮助人靠近梦想的梯子,但却不是一步登天的全部理由。因为无论高考结果如何,未来始终值得期待。很多人虽未曾去高考的考场走一遭,但凭借着在生命其他考场中的拼搏,他们同样可以收获不错的“人生分数”。“中科院院士”华罗庚,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成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华罗庚“商业大佬”李嘉诚,童年家庭情况拮据没钱读书,只能从学徒销售员做起,艰苦奋斗多年,最终成为一代风云人物;李嘉诚 “草根”王宝强,北漂多年受尽白眼,折腾了小半生也等来了《天下无贼》;刘若英、王宝强《天下无贼》剧照很久之后,这些未曾在高考中大获全胜的人,散布在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他们都已凭借自身努力让生活熠熠生辉。从某些方面讲来,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韩寒”。这些人的存在不是为了证明“高考无用”,而是向所有人展示了另一种“全力以赴”后的人生模式——该努力的时候别选择安逸,该面对的时候不要逃避。对生活,尽人事;对结果,安天命。在“生命”这张大考卷中,高考是一道极其重要的大题。答好它,多一次选择的权利;丢掉它,那就要用其他的题目加倍找回来。寻找热土,任其生长;生命尘埃落定前,请别放弃自己的人生。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谨 琼阅读483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7月15日
你听说过女子高中吗?这种只有女生的学校,仿佛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很陌生。可是在丽江,有一个校长和1645个女学生的故事,许多人都不敢看。因为看一次哭一次。这个校长叫张桂梅。01为了办一所女子高中,张桂梅几乎用尽了一辈子的力气。17岁那年,为了支援边疆建设。张桂梅从东北来到云南。后来,她和丈夫在大理当老师,将知识传递给山里的孩子。本以为这里会是自己后半生的归宿,不料丈夫身患癌症去世,留下张桂梅孤身一人。张桂梅想离开这片伤心地,于是从大理辗转到丽江,在县城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她想带着丈夫的遗志,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没想到命运又给她一击,张桂梅被查出了子宫肌瘤。一时间,张桂梅濒临崩溃。存钱全用来给丈夫治病,身无分文。无依无靠,不能和别人诉说苦闷。几乎绝望的她,也曾想过一了百了。庆幸的是,黑暗里的裂缝,出现了一道光。学校和县里得知张桂梅患病后,纷纷为其募捐医药费。县长说了一句话更是让她潸然泪下:“张老师,你不要怕。就算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山里的妇女哪怕身上只剩下5块钱路费,也要会悉数捐给她。没钱坐车回家了,就摸黑走山路回去。感动之余,张桂梅十分愧疚。“我没为小县做一点点贡献,却给小县添了这么大麻烦。康复后,张桂梅一直在想:“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干什么?”她从县里人的眼神中,找到了答案。面对老师,他们是诚恳的、感激的。面对知识,他们是胆怯却又渴望的。那一刻,张桂梅感受到一名老师,对于偏远地区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她不仅要当好老师,也要做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引路人。02一开始,张桂梅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希望能帮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可是渐渐地,她发现了一个「诡异」的问题。自己任教的学校,女同学的数量往往非常少。有的女学生读着读着,就莫名消失了。她们的不辞而别,让张桂梅十分疑惑。她想迫切地找到原因,是自己没教好?还是另有隐情?张桂梅决定跑到大山里,去那些女孩家里做家访,一探究竟。一去才知道,女学生辍学的原因,是要被安排嫁人。张桂梅非常不解:“才十几岁的姑娘,就不读书,也不做事了。待在家里,准备嫁出去。”这样的现象在当时并不少见。在那些家长眼中,张桂梅是局外人。“自己家的女娃是读书还是嫁人,要你管?”为了把这些女孩子带回学校,张桂梅使出了浑身解数。一边口婆心地劝说孩子返校,另一边去找当地村干部协调,态度非常坚定地说:“这个孩子我是一定要领走的一定要让她读书的。”为了让家长同意,张桂梅决定负责女学生的学费。她班上辍学归来女孩的学费,往往都是自己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这样做,让张桂梅的生活入不敷出。可她认为一切都值得。所以在自己当老师期间,班里的孩子没有一个人因为贫困而辍学。她走进了这些女孩子的人生,拯救了一个班级的女同学。那些年,她接触过太多「消失的女孩」。有个高三的女学生,到了即将高考的最紧张时刻,突然辍学回家了。张桂梅去家访才知道:“他们把我高三的姑娘留在家里干活,把上小学、初二的男孩们送到县城上学补课。”她十分愤慨:“我说你脑子有病!”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女孩不能学习知识,没资格走出大山去城市打拼。她们的宿命,往往阉割学业,打工赚钱,替父母供养哥哥弟弟读书。即便这样,女孩的父母依旧振振有词。“为什么男孩不辍学?因为他是儿子!”张桂梅被怼的哑口无言,她想起自己在儿童福利院当院长,有许多刚出生的健康女婴,会被父母无情地遗弃。张桂梅意识到:单是做好一名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知识,才能彻底改变女孩的未来。“要解决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这种恶性循环。”人们常说,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因为只有女人有文化了,才不会随意抛下自己的孩子。张桂梅决定,办一所纯粹的女子高中。并且全 部 免 费 。03办一所女子高中,根本没那么容易。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钱」。那时候,张桂梅已经是优秀教师,当地媒体对她有过些许报道。她便拿着这些荣誉和个人新闻,带着身份证,去各个城市找人募集钱款。哪怕别人捐个五块十块钱,张桂梅都十分感激。这种笨拙却朴素的方法,遭到了太多人的冷眼。有人认为她是纯粹的骗子,“有手有脚的不去干活,戴个眼镜出来骗人?”遗憾的是,从2002年到2007年,每年寒暑假都在努力筹款的张桂梅,只筹集到了1万元。对于建一所学校来说,几乎杯水车薪。无奈,张桂梅只能放弃。她想起当年筹钱给自己治病的父老乡亲,想起当年暗自埋下的愿望,想起那些没有未来的女孩儿,内心满是愧疚。“这片大山,我的父老乡亲,对不起你们了。”04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2007年,张桂梅当选人大代表去北京开会。当时她穿的是一条旧裤子,因为用来买新衣服的钱,也被张桂梅给学生买电脑花完了。这条破洞的裤子被一名记者发现,经过采访和挖掘,张桂梅想要创办女子高中的故事被刊登。更多人知道了女孩们的困境,政府拿出200万元帮助她创办女子高中。2008年9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首届招收女生100名,16名老师来此教书。那些被剥夺学习机会,或者没钱读书的大山里的女孩,人生即将发生巨变。钱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女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一些连字都认不全。老师们往往要从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补起。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劝张桂梅“差不多行了”。让孩子们拿个高中毕业证,以后上个职业大学,也挺好。可张桂梅的态度十分坚决。如果只是读职业大学,那这所女子高中就没有成立的必要。张桂梅知道,女子高中对孩子们的意义何在。有的家庭,祖祖辈辈培养了一个高中生,就是来自这所女子高中。她亲眼见到一个女孩的爷爷奶奶,老泪纵横地说:“孩子有高中读了,我们也可以放心的死了。”「知识」,在山里人心中的分量弥足厚重。张桂梅不敢辜负他们。于是,张桂梅回到学校,和十几名任教老师提出要求:最少让孩子们考上二本。这样的要求,无异于天方夜谭。可后来的故事,却让人无比震撼。05比钱更难解决的,是人心涣散的问题。由于教学难度高,工作条件差,最初的16名老师里,有不少提出离职了。由于学习基础差,有6个学生擅自辍学了。张桂梅再次去家访,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一顿臭骂。不管对方说什么,张桂梅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你没钱也要让孩子跟我走,拿个高中毕业证也是好的。”辍学的女孩也十分挫败:“老师讲课听不懂。”张桂梅耐心告诉她们:“不怕的,咱们慢慢学,从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算起。”她想把那些自我放弃的女孩,一个个捞回来。遗憾的是,6个辍学的女孩子,张桂梅才捞回来2个。女子高中第一届100人,只剩下了96个。这一次,张桂梅不会让她们走了。张桂梅的行为,让许多老师为之感动。大家就像一股绳,想齐心协力把学生教好。有的男老师结婚,只请半天假就回来上课。有的女老师做完肿瘤手术,只要医生说能穿衣服,就马上回到学校上课。女子高中实行的几乎是军训式管理。每天早上,学生五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休息。3分钟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在教室和食堂,张桂梅经常拿着大喇叭出现。早读的时候,告诉她们要心静,耐心。天黑的时候,告诉女学生别怕黑,要勇敢坚强一点。有时候会在走在学生前面「开路」,防止草蛇吓到学生。这里没有所谓的快乐教育,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切都是最直接的「土办法」,题海战术,拼命刷题。虽然女孩们只有拼上命,才能勉强看到那些起点高的孩子们的背影。可是她们没有放弃。虽然是最「传统」,最「笨」的方法,可是对于她们来说——“我们只有这个办法了。”张桂梅不仅传授知识,也在告诉女孩们,哪怕生而贫穷,哪怕任人轻视,也不要轻易认命,只有用知识争取走出大山的车票,才能将自己从苦难中捞起。062011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本科上线69人,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第一届的96名考生,4名考上一本)上升到2019年的40.67%。如今,女子高中共有1645个女学生,为高考努力奋斗着。谁也不敢想象,最初这个几近解散的学校,成为全市升学率最高的传奇。谁也想不到,曾经大山里差点辍学嫁人的“女娃娃“,考上了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她们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实现更好的人生。有的学生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给学校。也有的学生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结婚生有一女,她对女儿十分关爱,重视教育。张桂梅问她,为什么不生个儿子。这个女学生说,“老妈,我自己曾经就是弃婴。”这一瞬顿时明白知识,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就像张桂梅一直在说——“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想,这就是创办女子高中的原因。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再看看张桂梅的抽屉。里面装满了各种药。这些年,她扎根在女子高中,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身子早就吃不消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11种疾病日日夜夜缠绕着它。当被问到为了这些女孩,自己付出了什么代价的时候,她淡淡地说:“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如今,她从教学一线退下来。在学校里当一名校长,兼任这后勤,同时也是一名保安。十几年来获得的荣誉奖金和工资,差不多100万,全捐了。女子高中成立以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里。床铺是最靠近门的位置,因为这样,如果出现什么状况,她可以第一个跑出去。“万一出事了,我可以顶在前面,为女孩子们挡一下。”挡住什么呢?就像@urnosiva所说:“也许是死气白咧要把女儿嫁人的父母,也许是觉得读书无用的愚者,也许是外界怜悯或嘲讽的目光.......”是啊。一个女校长带着1645个女学生,从创办学校到现在长达12年的坚守,背着这些大山里姑娘们走下去。让更多山里的女孩们,可以上学读书拥有知识,人生也能获得更多的可能。而挡在女学生们的那些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苦难,张桂梅选择挡在身前,自己负重前行。可其实,她也是个平凡的女人,也不是超人。这样令人钦佩的事,做了12年,却鲜有人知,她的故事刚开始不敢看,后来越看越震撼,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图片/参考资料:《面对面》作者丨山野视觉志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572评论0点赞3转发
2020年07月07日
岁月不曾饶过我,我又何曾饶过岁月。前两天,是周星驰58岁的生日,那个用一生做了喜剧的男人,恍然间已经到了有白头发的年纪。他不再年轻,岁月又何尝绕过我们。《大话西游》《功夫》《食神》《喜剧之王》《国产凌凌漆》《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长江七号》……“周氏喜剧”陪伴了多少人度过了青春年少的时光。小时候,我们大笑,笑一个个小人物的搞笑滑稽。等后来,我们慢慢也长了些年岁,尝过生活的苦辣酸辛,经历了电影中的小人物一样无奈的挣扎与奋斗,我们才终于看懂了周氏电影,开始笑中带泪,感喟物是人非,遗憾命运无常……在周星驰的电影里,你读懂的不只是剧情,而是人性,是人生。01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喜剧之王》有人问,为什么周星驰的电影里都是小人物呢?因为这就是现实啊,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天之骄子,含着金汤勺出生。大多都是我们这些平凡无奇,势单力薄,毫无背景的普通人。没人比周星驰更懂这个道理。出生在香港九龙穷人区的周星驰,却拥有一个满载着妈妈期望的名字。妈妈从《滕王阁序》里为心爱的儿子找到了这个名字:“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星弛——如星辰般闪烁耀眼,纵横驰骋。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一家五口挤在穷人区的简陋、幽暗又杂沓的木板房里,是上下铺的那种架子床,一翻身就要掉下来。而父亲也有着劣根性,风流成性,周星驰3岁那年,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发现了爸爸和另外一个女人。7岁那年,纠缠多年的父母终于离婚了,母亲一个人辛苦地带着4个孩子生活。虽然周星驰并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家庭氛围,但母亲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因为条件拮据,一顿豉油拌饭就是极好的,肉更是少吃,但孩子们正长身体,妈妈还是狠狠心给孩子买了补身体,她自己不吃,让孩子吃。但小周星驰却把鸡腿故意弄脏,惹来妈妈一顿生气,可他却很高兴,那样妈妈就舍得吃肉啦。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个普通到有些窘迫的环境下长大的周星驰,心中却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梦想。成为像李小龙那样的大明星。02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凑上来丢的。——《回魂夜》而这个梦想曾被无数人嘲笑痴人说梦。当年,周星驰劝梁朝伟和自己一起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但在梁朝伟这种上天都眷顾,天生带着忧郁眼神,长着一张男主脸,一帆风顺的人生赢家面前,周星驰总显得有些灰头土脸。最后陪跑的梁朝伟上了,但周星驰却落选了。但周星驰没有放弃,连考两年终于考上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夜间部,谁知道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人物的命运是那么一波三折,运气好像和周星驰从来不沾边。毕业的时候,满怀一腔热血的周星驰准备开启自己的星光大道,却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你这样的人没人会找你演电影。”“你的形象不适合男主角。”无人问津的周星驰被发配去做了儿童节目主持人。干一行爱一行,哪怕儿童节目主持人,周星驰也和别人不一样,他总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无厘头的搞笑风格在当时已经初见雏形。可当时的人却理解不了周星驰的搞笑,觉得他肆意妄为,不按剧本,瞎蹦乱跳,报纸甚至批评他:“主持都这么烂,怎么可能做演员?”但是在周星驰做少儿主持的这6年里,他仍然辗转多个剧组,积累经验,研究演技,观察生活,哪怕是做个跑龙套的。彼时梁朝伟已经成为TVB最引人注目的新星,而周星驰还在为演一个“尸体”拼尽全力。1988年,有个很有名的导演要拍一部警匪片,想用周星驰,却有些犹豫。周星驰知道后,跑到导演面前鞍前马后,请求导演给自己一个机会,导演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一点骨气都没有?”还跟身边的人开玩笑:“这个人怎么跟狗一样。”我不知道这句话给周星驰留下多大的阴影,因为后来他的作品里,类似的桥段不止一处。《喜剧之王》里,吴孟达嘲笑他:“屎,你就是一滩屎。”《大话西游》的结尾,周星驰自己说,“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哟,像一条狗。”小时候看到这句话只觉好笑,直到长大了,再看到这句话,真的哭成狗。这何尝不是现实中奔忙的你我?我们都是那个兢兢业业去西天取经的至尊宝,收敛了脾气,戒掉了年少的肆意妄为,磨平了棱角与锋芒,为了生活妥协,为了生存让步。谁不曾被嘲讽过,谁的自尊不曾被伤害过,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放弃挚爱,谁不曾孤身上路?哭着吃过饭的人,也能笑着活下去。03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少林足球》但哪怕如此。周星驰还是没有放弃。尹天仇几乎是周星驰的现实写照。《喜剧之王》里,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一心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但是辗转多年却只能当配角,甚至被人骂“死跑龙套的”。“你可以叫我跑龙套的,但不要加个死字。”“我是一个演员。”“临时演员也是一个演员。”他明白: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学会自重。往后多年,他终于从男配角混到了男主角,还开创了自己的无厘头喜剧风格。1992年更是被称作“周星驰年”。香港年度十大卖座影片中,周星驰独占七部,包揽前五。毫不夸张地说,他自己一个人撑起了香港电影的半壁江山。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主演、编剧、导演、制作人……他身兼多职。《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一个个让掌声和票房蜂拥而来。6度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获得8个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至今仍是香港电影票房冠军保持者。陈嘉上说:他就是个天才;吴孟达说:因为他我知道了什么叫无厘头。2004年,《功夫》几乎包揽了当年的所有奖项,甚至连王家卫的《2046》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都败在了他的手中。颁奖典礼的剪影,简直就是一部小人物的励志史。音乐响起的那一刻,让人情不自禁地流泪。你可以注意到,几乎每个人上台的时候,都在感谢周星驰。他很少用大演员,甚至有很多像他这样被遗忘的弃子。吴孟达曾经被人说“烂泥扶不上墙”,但周星驰却让他二度翻红。元华挣扎多年,因为周星驰电影中的包租公一角,终于获得了认可。黄圣依更是靠这一个画面,在娱乐圈有了傍身之地,意气风发多年。小人物也有大梦想。这个信条在周星驰的人生和电影里都一览无遗。因为没有人比周星驰更明白,小人物的梦想,小人物的辛酸,小人物也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谁说跑龙套的不能成为好演员呢?周星驰的面子,终于靠自己挣回来了!无论何种境地,永远不要放弃梦想,说不定,哪天就实现呢?04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大话西游》 那一年《大话西游》遭遇滑铁卢,票房惨败,观众纷纷吐槽自己被骗了。谁能想到,20多年后,无数人把《大话西游》奉为经典。紫霞仙子那一眨眼的嬉笑怒骂,顾盼生辉间的惊鸿一瞥,成为多少人心中不灭的皎皎明月?至尊宝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又道尽了多少饮食男女心中的遗憾不甘?剧中的至尊宝错失今生挚爱,生活中的周星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一年,他和罗慧娟相爱的时候,罗慧娟是TVB的当红小花,而周星驰的事业才刚刚崭露头角。虽然没有公开,但两个年轻人却偷偷爱得热烈。为心爱的人放烟火,去大老远的地方出差,绞尽脑汁给女朋友带礼物……这些事周星驰都做过。还在镜头面前,说出心爱姑娘干的傻事。有人曾经因为这个笑说他不爱罗慧娟。但其实他不是取笑,而是在他心里,他真的认为那是可爱的,哪怕出丑也是可爱的。当时年纪还小,他并不懂得怎么爱人,就像我们周围都有的那个男同学,明明喜欢那个女孩,非得欺负她,惹她生气,甚至有点招人烦。可他是真的只是想引她注意啊。张国荣在采访中还透露:“他(周星驰)对女朋友很有爱心的。”情到浓时,两个年轻人也曾想过结婚。罗慧娟曾认定周星驰是能托付终身的人。而周星驰也曾脑袋一热找到好友面前说:“我想结婚了。”但别人说:你疯了,事业才刚刚开始,慢慢来,结婚不急。于是,周星驰打算,等事业有成才结婚。可他不知道,爱情是不能等的,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地等一个没有结果的未来。就像《喜剧之王》里,张柏芝说的那句:现在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可是这些东西你给不了。尹天仇(周星驰)说:但是我爱你。张柏芝说:现在这三个字给不了我安全感。罗慧娟当时也没有安全感,一心:“想和你成个家,生一堆小宝宝”。周星驰烦了,还觉得她神经病。我想,这大概是周星驰说过的最后悔的一句话。等后来,他醒悟心中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可惜故人早已不在。之后,周星驰的电影里,全有她的影子。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功夫》里,黄圣依饰演的女主,是一个聋哑人?但如果你知道,罗慧娟在1999年在潜水的时候,不幸一只耳朵失聪。有人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剧本。周星驰忽然说先拍《西游降魔篇》。但如果你知道,罗慧娟刚刚确诊癌症。2012年罗慧娟患癌逝世。2013年,周星驰拍的《西游降魔篇》,在她生日当天上映。他借剧中人说出藏在心里20年的话:“我爱你,我第一次见到你,就爱上了你。”电影里,曾经那些熟悉的话再次上演。他对文章的嘲讽,何尝不是在嘲笑年轻自己的无知、可笑和活该。电影最后舒淇问文章:你爱我多久?”文章说:“一千年,一万年。”舒淇说:“一万年太久了......就爱我,现在。”这又何尝不是周星驰现实中内心的歉意和抱憾的映射?当年的至尊宝还年轻: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现在的周星驰终于懂得:一万年太久了,别等那么久了。人就是这样,等终于到了懂得珍惜的年纪,偏偏又走散了。电影中的尹天仇终于有勇气说出那句:“我养你吧。”但现实中的周星驰再也没有机会,和那个女孩说声:对不起,我爱你,结婚吧。他说:我再也没机会了。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所爱隔阴阳,阴阳无以平。片尾曲《一生所爱》里,周星驰在最后加了一句:“从前到现在,爱还在。”主持人柴静突然问:“我可不可以理解说,就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一生中想说的这句话。”周星驰突然哽咽了:“谢谢,谢谢你啊......”苦海中翻起爱恨,这世间,终难逃避命运。半生已过,才终于明白:也许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苦海翻起爱恨 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 或许应该相信是缘份……05一晃25年,曾经不起眼的小演员终于成为无可撼动的喜剧之王。谁能接班周星驰?仍然是无解的答案。一晃半生匆匆,我们也在星爷的电影里,笑过哭过,爱过恨过,离别过遗憾过,终于懂得《西游降魔篇》那句: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曾经牵挂,才能了无牵挂。然后擦干泪,继续当一个不起眼,但是了不起的小人物。我们对于星爷的情怀,大概不止是欠他一张电影票的缘分,就像《功夫》那句台词: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也许周星驰最有资格说这样一句话:岁月不曾饶过我,我又何曾饶过岁月?生日快乐,要一直笑得那么开心啊。作者:关山月来源: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556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7月05日
最近,一直想写郭麒麟。因为初中没毕业的他,活成了实打实的“十项全能”。头脑灵活,看图说话反应超快;《最强大脑》,其他明星还在不着边际地瞎猜瞎想,他却思路清晰,一秒说出答案;中国历史信手拈来,东京汴梁的由来、走马观碑的典故……一点不磕巴,徐徐道来;一口流利英语,不仅把相声贯口“李子栗子梨”捯饬得明明白白,就连跟外国美女拍拖,也毫无压力;在国外体验织布,别人几次尝试都没成功,郭麒麟只是在边上看了几眼,就了解了其中的乾坤,脚踏、飞梭,一气呵成;……就是这样一个干啥啥都行的小伙子,情商还超高——跑男里,郑恺调侃李晨:“你跟20-35岁的女性逛过街吗?”众所周知,李晨前女友众多,这个问题问的他特别尴尬。郭麒麟上前解围:“谁小时候还没陪妈妈逛过街呢!”一句话轻松岔开话题。《最强大脑》里,薛兆丰教授问他:“如果你和你爸一起上节目,你觉得谁会赢?”郭麒麟略带调侃,还有点自黑地说:“节目组也不会邀请我们来这个节目,因为我们不是最强大脑,是最强大嘴。”这包袱抖的,把亲爹都拉下水了。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郭麒麟的地方就有笑声。情商与智商,学识和素养,24岁的郭麒麟超出了人们对富二代、星二代的想象。郭麒麟18岁成年时,郭德纲在写给他的信里说:“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太尊重自己了。”“江湖子弟,要拿得起来放得下。”其中的通透、大气,以及百炼成钢后的经验萃取,对年轻人来说是点拨,更是启示。读懂了郭德纲的深意,才知道普通父母到底差在哪里。家教,永远是一个孩子人生的底色家教,是一个孩子做人的底线。家教好的孩子,为人一定不会太差。郭麒麟谦和、敦厚、低调的性格,一直被人津津乐道。钟汉良因为分不清“李子栗子梨”,一脸蒙圈。郭麒麟中英文对照,一直在旁边耐心地教他。最后,还感同身受地开解对方:“(这个确实)有点难。”言外之意是:“我会这些,没什么了不起;你不会,也很正常。”不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这样的姿态让人佩服。郭麒麟和陈晓一起参加《王牌对王牌》,出场时,两人同为特邀嘉宾,郭麒麟却习惯性地做了个“请”的手势。相声讲究论资排辈。作为新生演员,郭麒麟自诩为后辈,对老演员的尊敬,让他下意识地做出了这个动作。一个人的素养,正是在最不经意的瞬间闪现。尊重、抬高别人,永远放低自己,谦虚的态度装是装不出来的。在参加综艺节目《声临其境》时,郭麒麟和张含韵同场PK。表演环节,郭麒麟可谓牟足了劲儿,不管是声音表现力,还是舞台上的情绪表达都非常到位。整场表演下来,令人酣畅淋漓。但在拉票环节,郭麒麟却一秒变“怂”,特别佛系:“如果我是观众,肯定会把这一票投给张含韵。”这让台下的胡军都看不下去了,说:“麒麟,你们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好,应该为自己多拉拉票,过于谦虚不好!”尽力做事,却不争强。这样的郭麒麟,绝对担得起少年老成四个字。有网友说:“如果我是王思聪,我能比他更狂;但如果我是郭麒麟,我做不到比他更低调。”郭德纲曾在节目里透露自家门风: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人讲礼义为先,树讲枝叶为源。家里讲究忠孝礼义,出门讲究公序良俗。在传统家风熏陶下的郭麒麟,说话带笑,与人为善。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更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家教好,是一个孩子的人生底色,更是他能走多远、爬多高,能否通透、练达的关键。可以不上学,但绝不能不读书郭德纲本身学历不高,但翻看他的微博就能发现,郭德纲其实是一位诗人。45岁生日时,他作诗一首:四十五载俗人家,诸事尽在一盏茶,有人问我繁华事,挑起竹帘看晚霞。祭奠恩师,一句“霜迹板桥千古恨,孤身独影路茫茫”,写尽了内心的凄凉和对师傅侯耀文先生的怀念。写到对两个儿子的期待,他说:“乾坤容我静,万物任他行”。一个“任他行”一语双关,道尽了老父亲对两个儿子最深沉的爱。郭德纲的文采是公认的好,陕西作协副主席韩石山曾评价他:“郭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中国作家。”他说:“其遇事之洞达,论人之刻薄,两相无涉又水乳交融,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郭德纲文采斐然,全得益于他的一大爱好——看书。“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这是郭德纲的学习态度,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教育观。郭麒麟初中之后就没再继续上学,郭德纲秉持“在学校不读,在家也要读”的态度,时不时地会给儿子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一次采访中,他说:“最近留的功课是读《二十四史》《清史稿》,读完这些东西,我给不了他文凭,但这些东西他会受用终生。”从二十四史到四书五经,再到诸子百家、人物传记,郭麒麟的学习从来没有因为离开学校而终止。在《最强大脑》节目里,有一位选手,从本科到博士都是清华,称为“三清”博士。周围的人听到后都惊呼“哇”,郭麒麟却对这位选手说:“道家说老子一气化三清。希望这一气,对你来说是气势,也是气运。”郭麒麟如此见水平的点评,瞬间登上了热搜榜。能参加《最强大脑》的选手,都不是等闲之辈,郭麒麟不卑不亢的姿态,正是自身文化底蕴给他的“底气”。郭德纲在自己的相声段子里无数次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一定是文化。”学无止境,放在这对父子身上再合适不过。郭麒麟说:“我非科班出身,但不代表我拥有非专业的水平。”没文凭,但不能没文化。一个暗自努力的郭麒麟,才是他能站上各种舞台的原因。他是最爱惜羽毛的星二代郭麒麟有时会和经纪人抱怨:“太闲了,咱们得忙起来啊!”经纪人只能无奈怼他:“活儿有的是,问题是你都看不上啊!”郭麒麟说自己接戏有一个标准:我出去能拍着胸脯告诉别人:‘这戏是我拍的。’如果有人说:‘那什么什么戏也是你拍的吧?’这话如果到了我都不好意思接的程度,那我最怕这样的事出现。”当他向师傅于谦念叨自己还挺挑剧本的。于谦的第一反应是:“爷们,这就对了。什么时候钱都不是最重要的。”“钱不重要”,这是“德云社少班主”的身份给郭麒麟的“退路”。但对每件作品负责,是自他从艺以来,郭德纲言传身教,一直灌输给他作为艺人的价值。2012年,岳云鹏在“保利剧院”举办相声专场,郭麒麟作为助演和搭档阎鹤祥表演了一段传统相声《阴阳五行》,没能把现场气氛调节起来。为此,郭麒麟公开向岳云鹏道歉,称自己考虑不周,没能活跃现场氛围,深表歉意。 郭德纲完全无视他的道歉,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你凭什么考虑不周?你对得起买票的观众吗?”言辞之激烈,让人忍不住想替当时只有16岁的郭麒麟开脱。郭德纲在微博的最后写道:“蠢子无知,糊涂至极。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这不是郭麒麟第一次被骂,郭麒麟曾说:“我爸越当着人,骂我骂的越带劲,都习惯了。”父亲对艺术的严苛,压的郭麒麟透不过气,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去好好证明自己。在表演话剧《牛天赐》时,演出结束,郭麒麟正准备谢幕,郭德纲意外出现在舞台上,对儿子说:“演的比我好,我一早就看着了。”听见“演的比我好”这五个字,郭麒麟顿时泪流满面,抱着郭德纲痛哭流涕。父亲的严厉,让郭麒麟越挫越勇。努力过后来自父亲的夸奖,又给自己指明了方向。郭麒麟始终相信只有好的作品,才能证明:我就是我,我就是郭麒麟。他是最节俭的富二代在《漫游记》里,有一次郭麒麟要上厕所。国外的厕所都是收费的,于是他就付了五块钱。等了好久,他才出来。大家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他说,其实自己很快就上完了,但觉得五块钱太贵了,他就在里边多待了会儿。怎么说也是一富二代,至于“抠”到这种程度吗?其实郭麒麟的“抠”,早就名声在外。小时候没有零花钱,过年的压岁钱,他能花一年。他说:“我爸到我四年级才火起来。其实给不给也无所谓,我对物质的欲望很低。”但大多数时候,他只是想把自己和父亲的界限择的更清楚一点。郭麒麟说,小时候有个叔叔来家里做客,送了自己一盒巧克力。他就去和妈妈说:“您看您儿子多可爱,多讨人喜欢,第一次见面就有巧克力收。” 没想到,妈妈却明白地告诉他:“别人送你巧克力,不是因为你可爱,而是因为你爸爸可爱。 你这么小,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人第一次见面就送你礼物呢?只是因为你是你爸的儿子,所以才可以收到礼物。”他无法割裂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联结,却想用另一种方法证明自己也能养得活自己。郭德纲给郭麒麟的信里写道:“黄连苦,无钱更苦。”吃过没钱的亏,他特意叮嘱儿子:“钱财要珍惜,但不可看得太重。”郭麒麟说:“我的钱是一嘴一嘴说出来的钱,一个妆一个妆画出来的钱,一个节目一个节目、一个戏一个戏拍出来的钱,怎么能浪费呢!”出身好、条件好,他明明有资格自负啃老,但却从没理所应当地恣意人生。有一次小S问郭麒麟:“你为什么租房,不买房呢?”言外之意:你爸可是郭德纲诶!郭麒麟坦诚地说:“我觉得这样挺好,一个23岁的年轻人买不起房,这事不丢人。”一句话,给无数努力奋斗的年轻人打了气。何炅说:“郭麒麟真的是我见过最抠的人。”但他“抠”的表象下,藏着对自我和独立的追求。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人每所谓穷通寿夭为命所系,岂不知造物之报施,全视人之自取。” 郭麒麟正在经历父亲最光鲜的时候,却也从未忘记父亲落魄时的窘境。所以他明白,唯有自立,才是对人生负责的最好前提。郭麒麟身上有很多父母眼中“好孩子”的标签。他聪明又不自夸,勤俭、不浪费,通透、练达、低调……其中任何一条,放在自家孩子身上,都是身为父母的骄傲。有句话说得好,你想让孩子什么样,你就要先成为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与人为善,自己就不要总是戾气满满;你想让孩子为人大气,自己就不能狗苟蝇营;你想让孩子通透、练达,自己就多一些睿智和从容。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时候看郭麒麟,他就像收起所有“毛刺”的“翻版”郭德纲,而近几年的郭德纲,经常“嘴下留情”、说话带笑,成了中年版郭麒麟。父母与孩子,本就是一场修行。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跟随他们一起成长。作者丨宋三三来源 | 教育(ID:edu618)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572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07月05日
前言:多年前一直有个想法,去做一段时间“乞丐”,只去捡别人扔掉的,剩下的多余的,这个世界就足够我过得很好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事尽其利,道尽其性,这里面就是合于天德的。如果你已经30岁了,还没结婚,没有男朋友,甚至没有固定工作,家人的催促,周围人的眼光,你是否还能云淡风轻做自己?山东女孩JING,如今便这样生活着,一个人住在在山里的一个小村子里,过着一种半隐居的生活。3年前,她还是深圳一家服装公司的设计经理,跟所有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高压的工作下生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失了明,再加上不喜欢城市里不停买买买的生活。30岁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辞了职,搬到离深圳市区不远的梧桐山。如今适应了山里的规律,早上5点,她在晨曦中自然醒来,静坐冥想,感受自然的气息。闲时喝茶,忙时手作,还有一只猫一只狗陪着她。有阳光的午后,在家撸猫,晴朗的早晨或傍晚,带着狗狗出门散步。住在山里3年,慢慢从“花草杀手”,变成了什么都能养活的人,家里的花草也越来越多,现在一共有86种。采摘新鲜的食物,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偶尔有客人来访,一壶好茶,一盘自制的点心。任来人再浮躁,心也不由得静了。其实刚开始,也并不是这么美好,房子是租来的,日子却是自己过出来的!她花了3000一个月,租下一间农民房的一楼,好在够大,足足有120平米,不过走进去墙面早已斑驳泛黄,到处是已经脱落的瓷砖,即便简单粉刷了,也掩饰不住它的寒酸。然后进行了一场循序渐进的改造,最后只花了3500块,除了买一些基本工具和材料,其他都是捡来的。首先用乳胶、腻子、沙子自制环保墙面漆,把所有房间都重新粉刷一遍。让斑驳的墙面变得平整。然后将回收来的垫仓板进行打磨,加密做成主卧榻榻米的骨架。接着用捡来的旧牛仔裤,拼接,填入海绵。挂上手工制作的窗帘,一个充满质感的榻榻米,就这样应运而生。一次偶然,她发现:垃圾堆里有许多东西,看似无用,其实大有所为。“何不去捡别人不要的破烂?”连桌子,和椅子都是捡来的旧物重新翻新。 从垃圾堆捡来的沙发,已经有些年头,又脏又旧,散发着一股霉味。JING却把它当成宝贝,一点一点收拾干净,加固已经腐朽的支架,换上手工缝制的牛仔布拼接外套,原本要寿终正寝的沙发,立刻换了一番模样。沙发上的抱枕套,与沙发相映成趣,全部由植物靛蓝手绘而成,环保又美观,透着文艺范儿。捡来的垫子,黑乎乎的,眼看已经不能用。JING却开动脑筋,用木头给它加一个支架,并换上缝制的套子,几个实用的凳子就这样,像变戏法一样诞生。原本锈迹斑斑的窗栏,被刷成了白色,搭配从各处搜罗来的多肉盆栽,立刻显得清新起来。随着慢慢的精心改造,原本那个黯淡无光的房间,变得舒适又漂亮,JING用自己的一双手和巧思,将原本简陋的出租屋一点点填充,改造成了家的样子。关于收纳和家具,JING也有自己的主张。她将捡来的木板和箱子清理干净。将木板固定在墙面上,就是一个简单的置物架。将杂物放置整齐,发挥特长,做一些手工装饰。原本被丢弃的破牛仔裤,稍加拾缀,就是一个实用的收纳宝器。喝完的椰子壳,摇身一变,成为趣味花盆。挂钩,直接用捡来的树枝上墙,原汁原味。经过一番点缀,原本空荡荡的墙壁瞬间显得热闹起来。卧室里的衣橱,也都由木板和窗帘制作而成,超大的储物空间,十分实用。茶几和椅子,也都由榻榻米的垫仓板改造而来。客厅里的细节,处处体现着朴实。电风扇是房东丢到垃圾堆的,拿回来清洗干净,又能派上用场。墙上的的装饰,有的用旧灯泡制成。抽纸盒,用碎牛仔布手工制作。JING还给自己设计了一间工作室,里面放置了一台缝纫机和做手工的工具,在这里那些废弃的物品经过她的手,然后神奇的“起死回生”了。没改造前的工作区,是一个毫无亮点的小角落,墙皮都已剥落,露出难看的水泥。JING先用旧柜子、木板,改成工作台,并在墙上固定置物架。经过油漆的粉刷,各种器物的加持,毫不起眼的工作间,转眼变成承载梦想的一方天地。然后是厨房,一个家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莫过于厨房,所以厨房的改造,JING也丝毫不敢马虎。灶头的瓷砖早已破败,JING就用捡来的瓷砖重新砌好,安上捡来的抽油烟机和置物架。烤箱也是捡来的老牌子,据说时间比JING的年纪还大,但依然好用。将废木板切割出轮廓,打磨,就得到了原木的砧板。手工制作的菜篮子和买菜包,文艺又环保。改造后的厨房,虽然被安置得满满当当,每一样物什都有自己的归属,恰如每一样食材都有适合的做法,这才是对生活最好的尊重。整个改造中,变化最大的是洗手间,也是最令JING头疼的。为了打造一个全新的浴池,JING特地捡来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一点点将它们垒到一起。贴好瓷片后,再用白水泥填住缝隙。改造之后,原本黑乎乎的色泽不见了,转而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浴池呈现在眼前,连JING自己都大吃一惊。浴池中间特地铺了石头,每次沐浴,水滴落在石头上,滴滴答答,就像置身山林。JING从复杂的城市里脱身而出,想要寻找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捡破烂”并不只是为了省钱,她在服装行业工作时了解到,我们每年生产的衣服足够未来20年使用了,她深刻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欲望已给整个环境造成负担。现在她对物质的渴望越来越少,很少买东西,自己学着去做手工和改造家具,接受一些旧物改造的定制设计,一方面是补贴生活费,也希望用环保永续的方式影响更多人。JING说:“离开了城市化的生活节奏,清晨在晨曦中醒来,夜晚在星光下入睡。开始感知自己与万物相连,每天每一刻都被植物,动物,朝阳落日感动着。她常常会因为看到的美景,捡来的破烂被改造一新,或自己种的菜结出果实而感动落泪。她说,“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人生的方向,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安定和充实。”来到这里以后,JING每天感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好幸福啊……” 一开始家人也会强烈的反对,但后来,父母看到她这样开心又充实,也就慢慢的放心下来。JING还说:自己虽然不是单身主义,但绝不会为了结婚而去恋爱。没有学会如何让自己幸福,别人也给不了你真正的幸福。JING说,30岁之后的这几年,她最大的改变 , 是学会了爱自己 。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愿我们也都能学会,爱自己。结束语:这个女孩好有魅力!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够用的,一切都还有价值。化腐朽为神奇,转烦恼为菩提,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爱的力量!尽心,尽性,尽万物之性,本身就是得天心天道的事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事尽其利,道尽其性,这里面就是合于天德的。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多节省一点,用来利他,用来圆满生命资粮所需。生活的挑战,从各种选择中做出新的决定。来源:素食达人
发布者:瑾年阅读405评论1点赞0转发
2020年07月04日
身处异乡的心酸,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2009年,电影《阿凡达》上映,影院座无虚席,场场爆满。彼时的崔永元来到日本,却发现日本的影院里,看《阿凡达》的观众寥寥,加上他整个影厅只有3个人。原来,同期上映的,还有一部中国纪录片,《含泪活着》。日本观众根本来不及看好莱坞大片,而是争相去看《含泪活着》,甚至一票难求。这部纪录片,没有豪华的制作,没有出名的影星,讲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底层男人的故事。可一经上映,当地电视台收到了全日本400多万封来信,创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许多有自杀倾向的人,看过之后都说,想要开始新的人生。其实,这几个月来,很多人向我哭诉:2020真的太难了。有人拖家带口,拼命工作,却突遭失业;有人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却因疫情影响,闭店几个月没收入;有人奋斗多年,本以为步入中产,可一场大病,几乎掏空家底......人生真苦,命运还时不时给我们一记重锤,许多人开始怀疑:当被生活逼到无路可退,继续努力到底还有什么意义?所以,今天想写下《含泪活着》中那个男人的故事。他用30年的奋斗,为我们写下了一个夹杂着泪与汗、苦涩与奇迹的答案。01人生可能怎么选都是错的,但一直走下去,就对了。1989年,当35岁的丁尚彪在日本成了一名非法滞留人员,只能打黑工的时候,他一定会想起几个月前,决心要去国外闯闯时的那种期待。那时的他,根本看不清自己的出路。本该读书的年纪,他赶上了上山下乡,去了当时条件最差的农村,一天要干超过10小时的农活。27岁,好不容易回了上海,因为没读过什么书,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工厂食堂工作,月薪不到100元。一家三口,举步维艰地生活。他深知,这样下去,根本无法让家人过上好日子。35岁的他,咬牙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去国外闯闯。当时的日本,经济发达,他听人说,“那里遍地能捡冰箱、彩电”,即便年纪大了,也能考大学。丁尚彪跃跃欲试,他想去那里读书,一边工作挣钱养家。花了5毛钱,他买到一份日本北海道飞鸟学院阿寒町分校的招生资料。这简直是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留学的费用,要4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万多,相当于夫妻俩不吃不喝15年的积蓄。但这个急切想要改变家庭命运的男人,根本顾不得犹豫,唯有放手一搏。他四处举债,凑够了出国的钱。1989年,丁尚彪登上了奔赴日本的飞机。可几小时后,丁尚彪的一腔热血,就被现实浇了个冰凉。他所到的阿寒町,别说不像东京那样繁华,甚至跟他当年插队的农村没什么两样。满目荒凉,人烟稀少。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当地政府为了吸引人气,才开办外国语学校,并且实行24小时管理制,禁止留学生外出工作。可连本地人都找不到工作的贫寒之地,背负着巨债的丁尚彪如何挣钱还债?他只能逃。午夜12点,夜幕黑沉,下着冷雨。已经逃跑过几次都被抓回来的丁尚彪,又一次开始了艰险的“大逃亡”。他不断躲避夜行的汽车,雨水和汗水将衬衫打湿贴在身上。手中还握着一根木棍,随时准备与扑上来的野熊、野狼搏斗。不知道在黑暗中走了多少个小时,终于赶到车站。当开往札幌的电车还有一分钟就要发车时,丁尚彪跳进车厢,终于逃离阿寒町。逃出生天的丁尚彪,本以为来到东京,就能迎接新的人生。没想到命运的大坑早就埋在前面。转校申请没有得到批准,也失去了在日的合法签证。他从一名留学生,变成了一个非法滞留人员。丁尚彪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似乎怎么选都是错的。被遣送回国?当初的努力付诸东流,回国要做一辈子底层工作还债;留在日本?他只能当“黑户”,打黑工,躲躲藏藏过活,还不能回国探亲。《奇葩说》里,马薇薇说:“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两个都是错的。那个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于是,丁尚彪做出了人生中第二个重大决定:留下来。留下来,才能在彼时经济相对发达的日本,刷一天碗就挣到上海一个月的工资。留下来,才能继续做着改变家庭命运的梦。那时的丁尚彪还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真的改写了一家三口的未来。02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一晃,8年过去了。这8年,丁尚彪活得像个影子。用着假身份,假名字,没有签证,语言不通,还随时面临被警察发现、强制遣送出境的风险。就在这战战兢兢的日子,他同时打了好几份工。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在饭店洗碗;周末,在大楼扫地。丁尚彪(中)这么拼,为的是一天下来700-800元人民币的收入,这是在国内要干7个月才能挣到的钱。每挣到一百万日元,就寄回家一次。这样的日子,丁尚彪充满干劲,却也十分艰辛。知道他是黑户不敢报警,有些人就会专门抢他的钱。他只敢把钱藏好,身上留少量现金,家里的门后,始终放着一把刀防身,每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壁橱里有没有藏着人。受委屈是常有的。有次厨师长让他拿个东西,他没听懂,就被怒气冲冲地扇了一巴掌。身处异乡的心酸,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忙碌,待到收工回家,已经是夜里12点。连末班车都没了,只能沿着铁轨,步行回到住处。那是个最便宜的一居室,30年前建造的木制阁楼,没有卫生间。在这里,丁尚彪的生活简单得难以想象。房间里的电视、家具,都是捡来的。吃饭,买的是最便宜的菜,晚上吃一半,第二天中午再吃另一半。洗澡,他舍不得花钱,就在厨房水池边围起塑料布,站在里面洗。就这样打工、吃饭、睡觉无限循环,辛苦又孤独的日子,丁尚彪一过就是8年。你要问他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看到他房间墙上贴着的那张相片就知道了。相片里的女孩,是女儿丁晽。晽,寓意像太阳一样光明,丁尚彪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给家人铺一条最光明的路。在日本打工的日子里,丁尚彪有了新的目标:供女儿出国留学。他常与女儿通电话,鼓励她用功读书。平时看报纸新闻,也总是收集留学信息,买来最先进的学习设备寄给女儿。8年来,挣来的钱全都寄给了妻子,还清了债务,家中渐渐有了存款。那时上海房价不高,一房一厅只要5万元。妻子想买,丁尚彪却说,这些钱不能动,全都换成美元,以女儿的名义存着,留作以后出国学费。这些年里,丁尚彪为女儿总共存下了15万美元。他默默为女儿规划着未来,并始终坚持着一个最朴素的信念:读书,一定能改变命运。就像一场接力赛跑,他拼尽全力,努力跑得远一些,让女儿可以轻松地跑下去。这一生,我们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更是为爱的人而活。丁尚彪守护着心中的软肋,扛着沉重的生活。但在远走他乡奋力打拼时,软肋也化作了铠甲,给予他抵御岁月风寒的温暖力量。03爱让我们享受团聚,也让我们得以忍受分离。女儿没有让丁尚彪失望。1997年,丁晽考上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一家人辛苦多年,终于在这一刻尝到了苦尽甘来的甜。妻子陈忻星(左),女儿丁晽(右)但,这也意味着又一场别离。8年前,妻子陈忻星在虹桥机场送别了丈夫,已是多年未见。这一次,她又要送别女儿,再见又不知是何时。让人开心的是,丁晽飞往纽约的飞机要在东京转机。命运慷慨地给了她24小时,让她见到阔别了8年的父亲。当年丁尚彪离开时,女儿还是10岁的小女孩。如今异国他乡相聚,再见已是比他还高的大姑娘。父女重逢,没有喜出望外的拥抱,没有潸然泪下的对白,有的不过是再稀松平常的对话:“长高了嘛。”“我比妈妈还要高啦。”“头发白掉了呀。”“就是讲嘛。”“你到外面要好好减肥了。”“用不着减肥。”也许在旁人看来,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对父女,聊着再普通不过的家常。可8年的骨肉思念,在两人心中早已翻江倒海。时间总是倏忽而过,24小时太短,离别的时刻眼看就要来临。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丁尚彪不能送女儿到机场,只能乘地铁比女儿早一站下车。一路,默默无言,早已泣不成声。分别的车站——日暮里到了,丁尚彪不敢回头地下了车。车窗外,父亲望着女儿,默默流泪。车窗里,女儿拼命忍住,还是泪流满面。这一别,又是多少年呢?他们不知道,也不敢想。丁晽去美国之后,这个一家三口,从隔海相望,变成了天各一方。陈忻星一直申请去美国看望女儿的签证,但每次都被拒。一年只能申请两次,她连续申请了11次,就连续被拒11次。到了第12次,终于过签,已经5年过去了。2002年,与女儿一样,陈忻星在东京转机去往美国,得以见丈夫一面。这一次,他们有72小时的时间。临行前,很多年没买过新衣服的陈忻星,特地去裁缝店做了一身衣服。又去仔细打理一下头发。丁尚彪仔细打扫了屋子,换上了20多年前他们结婚时,妻子亲手缝的枕套。分离的时候,他们都是年轻的样子。可13年过去,丁尚彪头发稀疏了,牙齿也掉了,瘦削而憔悴。年轻漂亮的妻子,也有了白发,操劳写在了脸上。十几年的生离,两人见面几乎有整个岁月要讲,张嘴却吐不出半点尘埃。只有静默地笑着。长久地凝望着。在丁尚彪生活了13年的蜗居里,妻子看着窄窄的小床,破旧的家具,还有墙上已经泛黄的女儿照片。心酸涌上来,拼命擦眼泪。岁月漫长,活着辛苦,但无须多言,爱你的人都懂。第二天,丁尚彪特地请了假,拿出提前做好的攻略,带妻子去逛他也没曾好好逛过的东京。在浅草,他们一起拜佛祈祷。一起吃路边小吃。去上野逛公园,看樱花,比着V合影留念。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所有普通又幸福的爱人一般,过着轻松有烟火气的日子。可13年太久,72小时太短,又要离别了。与5年前送别女儿一样,同一趟列车,同样的提前一站下车。夫妻俩静静坐着,止不住的泪流。日暮里站到了,丁尚彪下了车。妻子甚至不敢抬头看他一眼,只在列车发动的时候,轻轻一挥手的道别。一转头,眼泪再也忍不住。站台上的丁尚彪,望着妻子远去的方向,默默流泪。列车已看不见了,他还停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开。这是相识了几十年的夫妻,最隐忍又深沉的爱情。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指向团聚,可丁尚彪一家的爱,却指向十几年的分离。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含泪活下去?对丁尚彪夫妇来说,在东京、上海各自打拼着,搭建着这个家,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对丁晽来说,在纽约拼命读书、工作,回报父母,就是活着最好的答案。因为爱,他们享受着人世间最美的相聚;因为爱,他们忍受着天各一方,日日思念。04人生是值得珍惜的,这是很高兴的人生。2004年,丁晽即将博士毕业,留在美国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丁尚彪这才觉得自己完成了使命,动身回国。日本海关看到他的护照,先是大惊失色,一个中国人,竟然在日本“黑”了15年。随后,便是充满敬意。这个黑户,竟整整15年按时交税,没有任何犯罪记录,靠着自己的双手,清清白白地拼出了一个未来。海关迅速盖章放行,并敬礼目送他远去。阔别祖国,已有15年了。15年前,他满心壮志,意气风发;15年后,游子归来,早已历经风霜。可回到上海后,他给家人换了房子,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找工作。彼时的他,已经50岁,但还想上电视大学,读中文专业,又去一家日本企业担任日语翻译。2009年,女儿在美国结了婚,把爸妈接了过来。她希望,父亲能安心享清福了,当当寓工收收房租就好。可奋斗了半生的丁尚彪,哪里闲得住呢。他想了解美国社会,非打工不可。于是,从零开始自学英语,干过工地、门窗厂、餐馆,又去宾馆工作。业余时间,他还参加了中文笔会,给纽约中文报投稿,写自己的故事。去年,他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并开始了周游世界的计划。他说:“我准备一退休就快点出发,用我自己赚到的钱周游世界。欧洲我还没去过,我们的中国我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我准备从65岁玩到75岁,把钞票用光正好,人生也就值了。”如今的丁尚彪,不再窘迫,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看上去让人羡慕。可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的日落。回想30年前,怀揣着梦想来到日本,却被命运锤得满身疮痍,丁尚彪感叹:“人是很脆弱的。”那时的他,一穷二白,在异国他乡打工,赌上了全家的未来。可他30年的奋斗和坚守,写出了一个绝地反击的奇迹。30年后,拼出了一个未来的他,终于可以笑着说:“人生是值得珍惜的,这是很高兴的人生。”看着这个说话温文尔雅,永远乐观的男人,我想起马尔克斯的一句话:“我落魄过,也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人生的大多数苦难,都是无解的。可你需笨拙地试探,努力跑向明天,窘迫的境遇才能写出生的喜悦。看看你我,可能没有人比丁尚彪更不起眼,没有人比他的人生更艰难。可我们碰到一点压力就以为自己不堪重负;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以为前途暗淡无光;碰到一点不开心就以为是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今天写下这个普通男人改变命运的故事,就是想慰藉所有平凡却努力的灵魂: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最艰难的那几年,但你的选择和付出,会将苦涩的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对坎坷的命运不为之感叹,对无情的岁月不为之怨恨,对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这就是含泪活着,最好的注解。即便前路混沌一片,咬牙走下去,人间值得。作者:王耳朵先生来源: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455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7月03日
上周末,我带着小宝去邻居家做客,刚好看见她儿子在罚站。小孩揣着碗,碗里还有一半的饭,他一脸不开心,邻居站在一边喋喋不休:“你的嘴是缺角了?还是存心要败家?吃个饭弄得到处都是,你知不知道有多难打扫?”说归说,邻居的手指还一直指着孩子数落,孩子全程都低着头看着手里的碗。看见我来了,邻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跟我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说这么多遍了,还是这样,整一个就是猪脑子!”话刚说完,孩子就哭了,邻居更加火大:“你还好意思哭?我不就是说了你几句,又没打你,搞得好像是我不对似的!”或许感到委屈,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受到情绪感染,小宝拽着我的袖摆,也泪眼汪汪的。我看不下去,把邻居拉到一边:“算了,算了。”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小宝突然说:“妈妈,谢谢你”。我很奇怪他的突然道谢,儿子解释道:“小让(邻居家的小孩)好可怜,他妈妈不尊重他,骂他败家,还说他是猪头。”“妈妈,谢谢你从来没有这样骂过我。”那一刻,我心里不太好受。原来,只是这样,孩子便会对我们心存感激。连孩子都知道,什么叫尊重,大人为什么还用语言暴力去羞辱孩子?像小让妈妈这样的家长有很多,他们觉得,孩子做错事了,自己没有动手,不过是说教惩戒,算得上是慈爱父母了。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粗暴的说教也是一种隐性的暴力,会伤人,乃至杀人于无形。我曾看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一盆植物被活生生“骂”死了。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事情发生在阿联酋,实验者挑了两株生长情况一样的绿植。给两棵绿植装上保护套,放在学校大厅里,每天接受一样的光照、一样的浇水施肥。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对它们的态度。左边绿植被贴上标签:“这株植物被霸凌”。而右边则是:“这株植物被褒奖”。学生通过现场录音的形式,留下积极或消极的话参与实验,这些话每天在绿植“耳边”被循环播放:“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没人喜欢你!”“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左边绿植每天“听着”恶狠狠的辱骂:“你真的很美!”“一见你我就特开心。”“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右边的绿植每天生活在幸福的天堂。在录音循环播放了30天后,被言语霸凌的植物,叶子枯黄,形态萎靡;而饱受称赞的植物,则生机勃勃、朝气十足。(左边为被语言霸凌的植物,右边为被赞美的植物)语言暴力的威力有多恐怖?无异于一场“谋杀”。那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人身上会怎样?一位参与试验的小女孩说:如果植物都能被影响,那么我想人一定也会。她说的很对。语言暴力,完全可以把人也逼死,尤其是三观还未形成的孩子。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四月份那则「17岁男孩跳桥」的新闻。男孩因为和同学闹矛盾了,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妈妈强烈的批评。途径卢浦大桥时,妈妈把车子停在路中间,不顾身边车流滚滚,跑下车去骂后排的孩子。几秒钟之后,男孩趁着母亲到前排上车的一瞬间,突然打开车门,冲向桥边,一跃而下。眼看着孩子跳下去,母亲来不及挽回孩子,无力地跪坐在地上,双手捶地痛哭。视频里,男孩从下车到跳桥,没有任何犹豫,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等民警接到电话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只是躺在绿化带里,已经没有生命特征的孩子。5秒,17岁,多好的年纪,可人没了。多么痛心!我们无法得知孩子当时承受了什么,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如果这位母亲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肯定会好好说,不会骂孩子。可是,没有如果了。或许,不是所有的语言暴力都关乎生死,但也一定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层面的伤害,这份伤害同样不可忽视。我的一位读者跟我留言说,她小时候活得毫无尊严。她的母亲会随时闯进她的房间,看她有没有在学习,如果没有就会骂她“懒惰鬼,以后活该去给人洗盘子”。她和朋友的通信,甚至上课传的纸条,随时能被母亲翻出来,大声责骂和嘲笑:你这么会交际,以后是想去当交际花吗?我怎么会生了你这么一个没用的女儿?天天管你我真的烦死了,你怎么不去死啊?从小到大,她在母亲面前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又会挨骂,这份敏感懦弱甚至延续到她成年以后。31岁的她,从没谈过一段超过两个月的恋爱,她很难与人亲近,伴侣普通的一句话都让她过度紧张,患得患失。工作上,升职加薪她从不主动争取,不是不想,是不敢。一件事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自己大概率会失败,反正什么都做不成,那就什么都放弃吧。那些年,母亲的恶言恶语早已给她的心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伤害,这份伤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也许这把凶器,在一开始不足以到伤人的时候,但随着语言暴力的扩散,它一定会越来越锋利。情况好一些的,是孩子自我伤害,情况糟糕的,孩子会用暴力去伤害别人,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对沈阳市少管所拘押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调查。                       发现无一例外,他们都遭受过父母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心理学家们总结了几个伤害他们最深的词语:废物丢人蠢死了我宁可没有生过你这些戳进他们心里的词语,后来都一一变成了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网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父母可以轻易伤害孩子?”有个高赞回复是: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父母欺负孩子更容易的事了。孩子个子矮,力气小,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见识,没有心机,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住宅。这个时候,父母摆出一副“我为你好”的姿态,强词夺理地对他们进行碾压。父母一定会赢。只要父母一句“我不要你了”,孩子就陷入了绝地: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还能去哪里?我完蛋了。一定要这样对我们的孩子吗?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这句话偶尔拿来当做委婉的道歉还可以,但我们至少应该记得,哪怕我们真的第一次当父母,却都曾经做过孩子。我们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听到妈妈这么骂我我真的很伤心多希望妈妈不要老是骂我,能多夸夸我抱抱我。我们知道做一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小时候曾经那么渴望父母的懂得和包容。孩子做错事,我们生气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当我们在准备训斥孩子,发泄怒火时,能不能先冷静想想:自己的孩子,真有那么不堪吗?和孩子好好说,一定是无效的教育吗?答案是否定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我也与大家分享一下:1. 避免给孩子下定义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客观的描述孩子的行为结果。比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不要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写作业?”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更恰当的说法是,“作业为什么没有完成?”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等原因,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2. 分享感受不少父母性子比较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比如,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打扫得不干净,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无疑是伤害了孩子感受,也许他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说出自己感受,“妈妈是想教育你勤劳,可是你打扫得不太干净,我就有点失望了。”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是觉得妈妈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还是怎么样。要是孩子就是懒惰不愿意做,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要就事论事不要胡乱指责。3. 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清楚对方感受后,父母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孩子出门磨蹭,妈妈通常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别磨蹭,大家都在等你。”这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也是一种威逼。孩子一般听到这些,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反而继续慢慢悠悠。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对孩子说:“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这才是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其实,孩子并非不骂不成材,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同样能使他茁壮成长。不要等到孩子受伤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来悔恨当初。母子一场,是百世修来的缘分,但愿我们都能好好珍惜,那个渴望我们拥抱的孩子。 与你们共勉。作者丨妈队来源 | 画啦啦少儿美术(ID:hualala61)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59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