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2020年7月19日,李宗盛62岁。这位曾经用歌曲,让无数人痛哭过的音乐人,终于被岁月赋予了被叫“大叔”的权利,可他却开始称呼自己为“小李”。对于青春的流逝,他很少惋惜。他早就可以坦然接受日渐衰老的自己,只是对于从前,一天比一天怀念很多人说,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曲中人。然而他却说:“对于那个写歌的李宗盛,你其实并没有全然了解。”李宗盛唱《山丘》,还未开口便已流泪2013年9月,已被用“江郎才尽”评价近10年的李宗盛,决定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正式开始筹备工作前,工作人员问他预备给这次的演出定下一个怎样的主题,李宗盛沉默,想了想开口说:“可以叫「既然青春留不住」。”几分无奈,几分不舍,几分怀念,就是带着这样的情绪,李宗盛在故乡台北,开始了“青春留不住”的首演。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台北首演现场那一晚,“小巨蛋”会场内座无虚席,人群中,李宗盛一眼便望到了前排的数位旧友,他笑笑,然后说道:「我最害怕在台北开演唱会,因为台下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所以今天不像演出,更像是一次老朋友的聚会。」阔别个唱舞台6年,李宗盛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地方”。旧时光从眼前一一掠过,李宗盛说:「我想跟大家说说过往的日子。」李宗盛最在意的,是年少时母亲的叮咛。李宗盛童年与母亲合影「很要强,很严厉,但也很爱我。」这是李宗盛对于母亲最深的印象。上世纪50年代,李爸爸离开了原本的工作岗位,在北投开起了一间瓦斯行。李宗盛出生时,铺子的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轨,家中不算大富大贵,但到底也不愁吃穿。李宗盛镜头下的家乡 “阿宗”有三个姐姐,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男丁,母亲期盼着“唯一的儿子”能争气,但仅仅是几年光景,这样望子成龙的梦想,便被写在试卷上的成绩判为“痴心妄想”。李宗盛不擅长学习,尤其对于数学格外迟钝。在别人都忙着升学考试时,他还在和(a+b)²较劲。“笨,很笨,笨死了。”再提起儿时的李宗盛,长辈们的语气中,仍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李宗盛父亲中考临近,李宗盛的分数依旧少得可怜。要强的母亲不愿就这么算了,忙前忙后打点了许久,终于花大价钱,把儿子送进了一个“包教包会”的补习班。在那个升学率高达90%的班级里,永远倒数的李宗盛是重点被调教的对象。老师用藤条抽他的大腿,以此警告他不及格的代价,希望他下次再努力一把。但现实却是,无论过程如何刻苦,最终李宗盛仍会收获一个相当难看的分数。「傻里呱唧地背着书包去上学,根本不知道在学些什么。」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十个月。李宗盛童年时与家人合影毫不夸张地说,那些写在成绩榜上的分数和名次,是李宗盛学生时代最惧怕的东西。 每到公布成绩时,他都会骑着单车到坡上的学校。看见挤在榜单前的同学,他会躲得老远,徘徊很久后,再悄悄跑回家,到底也没看见结果。纵使参加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补习班,李宗盛还是在初升高考试中落榜了,而且还是连续两次——有点尴尬的是,当时全班只有两人升学失败,一个李宗盛,另一个是一位“智力稍微有些缺陷的男孩”。李宗盛镜头下的家乡儿子的落榜让身为小学教员的母亲很受伤,街坊四邻和同事们喜欢议论,话里话外都是对阿宗的嘲笑。李妈妈听着很生气,却从未和儿子抱怨。她只是忍受,然后像往常一样做自己的事。而这样的“沉默”,直到多年后才被李宗盛理解:「家人对我‘有出息’这件事完全不抱希望,所以她们从不会因我没有成功而责备我。而这也恰恰提醒了我,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什么高超的能力,我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童年“阿宗”中考失败后,李宗盛基本告别了读书这件事,他开始花费更多时间在自家瓦斯行帮忙。顾客每日打来的电话,成了他必须出门的理由。骑着不算新的电动车,踩着脏兮兮的人字拖,挂在后座的两个煤气罐,是他送货路上唯一可以交谈的对象。午后的蜿蜒小路很宁静,亚热带气候的太阳总是灼热,在仿佛不会结束的夏天里,时光变得更加慵懒。李宗盛偶尔也想,自己这辈子只能这样了。小镇少年阿宗对于生活没什么野心,所以他向来习惯对无聊的日子逆来顺受,唯独年少时无意中摸到的吉他,出卖了他心中所有的不甘。「我不该是这样的吧?至少,我的吉他弹得相当不错。」青年李宗盛1976年前后,一股校园民歌的旋风在乐坛刮起。那一年,李宗盛刚好18岁。14岁时他第一次接触吉他,音乐便成了耿耿于怀的执念。所以在得知喜欢的组合就在后街演出时,他想都没想便跑到了现场。趁着演出间隙,李宗盛跑到后台对偶像说:「我也玩音乐,要不要凑在一起做点什么?」于是这几位年轻人组成了 “木吉他合唱团”。“木吉他合唱团”唱片封面那时喜欢弹琴的小李,还只是一名满脸青春痘的自卑少年。登台演出时,因为过度紧张,他的声音会发抖,吉他会弹错,就连看观众的眼神都飘忽迷离,很多人看过都说:那个呆头呆脑的阿宗啊,肯定不会有出息的。青年李宗盛对于生活总是慢半拍的李宗盛,在谈恋爱这件事上,显得格外灵光。作为“木吉他合唱团”成员时,李宗盛交到了一位女朋友,名为郑怡。二人相识时,女方已是凭借《月琴》小有名气的玉女歌手,男方却因乐队濒临解散而落得风雨飘摇。没有人知道李宗盛 - 生命中的精灵郑怡看重男友的才华,便在自己所在的滚石唱片行,为他寻得了一份音乐制作人的工作。磕磕绊绊地走了近十年,李宗盛勉强看到了梦想的光亮,这一年,他23岁。第一排从左至右:金士杰、李宗盛、郑怡、苏来第二排从左至右:陶晓清、邰肇玫进入滚石唱片行后,李宗盛参与制作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女友郑怡的专辑。热恋中的男男女女,总有说不出的默契。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李宗盛创作的灵感。那时他将唱片的主打歌曲,起名为《小雨来的正是时候》。郑怡《小雨来的正是时候》磁带(1983)在制作过程中,他迅速捕捉到了郑怡极为动人的一面,几乎是毫不费力,他仅用一首歌就捧红了女友。「我跟着艺人(郑怡)演出,躲在后台,看见有那么多人为她欢呼。那种感觉很骄傲,我告诉自己,这(音乐制作人)就是要做一辈子的事情。」很喜欢弹吉他的“小李”《小雨来得正是时候》诞生于台湾校园民歌与流行歌曲的交替时期。这之后,台湾乐坛发展正式进入蓬勃期,但李宗盛与郑怡之间的爱情火苗,却已渐渐熄灭。挥别了那场爱情的小雨,李宗盛的事业雨过天晴。正式签约滚石唱片行后,他开始帮潘越云、张艾嘉等诸多当时的一线歌手制作专辑。罗大佑、张艾嘉等旧照在打造张艾嘉的《忙与盲》时,李宗盛与她成为亲密伙伴。他们时常一起喝酒聊天,甚至会为了寻找灵感远途旅行。很多人揣测他们的关系,而这种稍显暧昧的氛围,也在《爱的代价》出现时,被舆论推上了顶峰。《爱的代价》出现那一年,张艾嘉满心欢喜地嫁给了现在的老公,李宗盛则在给她的歌中写道:「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被看客当成二人“爱过”的最有力证据,可张艾嘉却说:“我不是李宗盛喜欢的类型。”张艾嘉、李宗盛“你觉得他(李宗盛)喜欢过你吗?”很多年过去了,这仍是张艾嘉绕不开的话题。而一模一样的问题,她也曾问过李宗盛。对此后者只是躲闪,然后在另一个场合里,给出了一个不算回答的“回答”:「其实,这首歌(《爱的代价》)我是写给姐姐的,它只是被误解为情歌了。」张艾嘉、李宗盛在和三毛合作,写下《七点钟》与《飞》后,李宗盛为自己放了一个小长假。三毛、齐豫、潘越云李宗盛根据三毛的作品,为齐豫、潘越云写下《七点钟》、《飞》他兴冲冲地跑到国外,预备跟当时的女友共度假期,没成想却等来了分手的消息。倍感沮丧的小李化悲愤为灵感,一口气写下了十几首歌,而这些他流着泪写下的作品,在日后组成了专辑《生命中的精灵》——这是李宗盛生命中第一张个人唱片。李宗盛《生命中的精灵》磁带B面(1986)在这张意义颇重的专辑中,《寂寞难耐》成了他的“独特招牌”。几十年后,年过半百的李宗盛再次唱起这首年少时写的歌,他说:「男人最大的要害,就是受不了寂寞。」1986年,发布了首张个人专辑的“小李”,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业内知名的“大哥”。在应邀去香港参加某公益活动时,李宗盛在苏芮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漂亮的电台女DJ,并对其一见钟情,而这位女子,便是他日后的第一任妻子,朱卫茵。 「你会不会打台湾麻将?」这就是李宗盛对心仪女孩说的第一句话。不浪漫,甚至略显笨拙,却足以打动朱卫茵的心。朱卫茵 在短暂停留后,李宗盛回到了台湾,而女友朱卫茵则留在了香港。整整2年,他们大多时候只能通过短信与电话交流,直到朱卫茵开口:“我电话费要用光了,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结婚,要么分手。”对此,李宗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1988年,正好30岁的阿宗结婚了。李宗盛、朱卫茵婚礼现场(1988)“阿宗”与妻子“傻傻两个人笑得多甜”婚后李宗盛与朱卫茵结束了异地生活,共同搬到台湾定居。只是彼时比起“丈夫”,李宗盛最先适应的,却是“金牌制作人”的身份。与朱卫茵结婚时,他正忙于制作陈淑桦的专辑。因始终无法摆脱刻板的“玉女”形象,陈淑桦的歌唱事业迟迟得不到突破。陈淑桦一番思量后,李宗盛接手项目时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求造型师将陈淑桦的一头长发剪掉——比起千篇一律的“玉女”,他相信市场更愿意看到与众不同的干练都市女性。带着全新的造型,陈淑桦出现在自己的新歌MV中,而她口中唱的,正是李宗盛为其量身打造的《梦醒时分》。 这张唱片在日后,成了台湾地区音乐史上第一张卖过百万的专辑。只是过往再辉煌,也终究只能是“过往”。将近三十年后,李宗盛举办“理性与感性”音乐会,首演的主题为“给陈淑桦的歌”。但此时陈淑桦已因接连遭受破产、丧母的打击,而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无法出席。陈淑桦 没有老朋友在场的李宗盛,显得有些孤独,那时他说:「好久不见,淑桦。你在台下看吗?看,小李变成真正的老李啦!头发没了,胡子白了,人漂泊了,心沧桑了,却依然要大声唱歌,好像当年一样。没关系的。日子会顺顺地往下去的。我们会再见面,唱歌,就像当年一样。」“小李”变“老李”,“淑桦”已“梦醒”,看吧,岁月从未饶过谁。“滚石”唱片公司艺人合唱(1986)前排左起:王新莲、齐豫、张艾嘉、潘越云、纪宏仁、唐晓诗后排左起:钱怀琪、黄韵玲、郑华娟、陈淑桦、周华健、李宗盛带着陈淑桦成功突围后,李宗盛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时代。李宗盛与赵传那几年,他帮赵传写过《我是一只小小鸟》,也为成龙写过《明明白白我的心》,而周华健那首《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词,也是他坐在马桶上,“对着化妆镜胡乱写下的”。“李宗盛是个鬼才,鬼才到让人很想打他。”这是周华健在李宗盛写下《最近比较烦》之后对他的评价,同时也是无数和他合作过的女歌手的心声。周华健、李宗盛1991年,李宗盛预备为“娃娃”金智娟写一首歌。在得知对方刚刚结束一段不算愉快的恋情后,他将她约到滚石唱片行附近的一家面店。夏日天气炎热,李宗盛一边吃着牛肉面大汗淋漓,一边听着金智娟讲过往经历,前后不到五分钟,他便完全记住了对方的故事。 那个午后,李宗盛在一张满是油渍的餐垫纸上,用自己的方式,写下了娃娃刚刚开始便结束的爱情——「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在漫天风沙里,望着你远去我竟悲伤得不能自己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一生和你相依」而这些便是《漂洋过海来看你》的歌词。“娃娃”金智娟《漂洋过海来看你》专辑封面(1991) 在录制《漂洋过海来看你》时,娃娃在录音棚里三次崩溃大哭。李宗盛在一旁看着,满心惆怅,为爱流泪,这事儿他见过不少,同时也深有体会。因为长时间忙于工作,李宗盛与朱卫茵的婚姻俨然陷入窘境。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女儿,朱卫茵希望丈夫可以抽出时间陪陪自己和孩子,但李宗盛却根本无法停下手头的工作。“家”与“业”矛盾之下,这段婚姻成为了一场拉锯战,他们好像都在等对方妥协。李宗盛录音棚旧照 而也就是此时,李宗盛接受了陈凯歌的邀请,预备为电影《霸王别姬》写一首主题曲。那是1992年的冬天,34岁的李宗盛风尘仆仆赶往北京,远赴一场早就说好的约定。收拾行装、启程落地,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唯一的意外,是突然出现在片场的林忆莲。电影拍摄花絮(1992)左起:张国荣、林忆莲、李宗盛李宗盛初次见林忆莲,是在电影《霸王别姬》拍摄现场。后台人群忙乱,氛围紧张,唯独她静静坐在那里,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简单攀谈过后,李宗盛得知林忆莲已经结束了和“老东家”的合约,而且正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或许只是一瞬间的悸动,李宗盛即刻便下定决心,要将林忆莲请入滚石唱片行。近乎是耗尽了单位时间内的所有气血,李宗盛写下了那首《当爱已成往事》。二人合唱时——林忆莲唱:往事不要再提李宗盛应:爱情它是个难题林忆莲回:真的要断了过去李宗盛答:你始终在我心里一曲终了,观众看到了影片主角的爱恨情仇;时光却预订了李宗盛与林忆莲的悲欢离合。林忆莲、李宗盛从北京返回台湾之后,李宗盛与林忆莲正式开始合作关系。在写给她的那首《伤痕》中,他说:「虽然爱是种责任 给要给得完整有时爱美在无法永恒爱有多销魂 就有多伤人你若勇敢爱了 就要勇敢分」在一众抒发为爱目眩神迷的歌曲中,《伤痕》显得格外清醒。人们夸赞它完全符合了林忆莲的调性,殊不知这也是李宗盛的内心独白。1994年,在接连写下《爱如潮水》、《真心英雄》等经典歌曲后,自认为“已经使不上力气”的李宗盛,决定停下去看看录音棚之外的世界。《真心英雄》合唱现场左起:周华健、成龙、黄耀明、李宗盛在那一年的告别演唱会上,他将“绯闻女友”林忆莲请到台上合唱,足足35分钟,他们唱着、笑着,激动时还会手舞足蹈,热闹中,那些从前只是秘而不宣的情愫,终于在此时昭然若揭。1994年李宗盛告别演唱会上林忆莲与李宗盛合唱《当爱已成往事》这次演出之后,李宗盛孤身一人前往温哥华,而巧合的是,林忆莲也在那里。日后,二人这份“默契”一度被舆论以各种形式绘声绘色地描写着。然而对于故事的细节,当事人却从未正面回应。58岁那一年,李宗盛在半生回忆录里,用这样一段话描述自己在温哥华的日子:「因为时差的关系,我连着几天早起,在湿润、漆黑,满地残枝落叶的林子里行走。在不远地方,湖面闪烁的波光,从林间能传过来。」宁谧又深远,平和却不无聊,连寂寞都有了意义。这就是李宗盛记忆里,和林忆莲一同“出走”的日子。回忆录里,李宗盛以“急着逃离原来的身份”,来解释当初远行的理由。故乡的声、光、气味开始于脑海中慢慢褪去,而一同被隐匿的,还有那段他早已疲惫不堪,但却不得不坚持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了长假,李宗盛重归故土,不久便写下了《领悟》。歌曲发行前,他对辛晓琪说:「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但我觉得这首歌不会红。」辛晓琪不在意,只说尽力唱好,然后便用这首歌,创下了一天销售2万张的纪录。辛晓琪《领悟》MV截图(1994)《领悟》红了,而林忆莲也在此时,带着李宗盛为她写下《为你我受冷风吹》回归,也就是在这一刻,朱卫茵忽然听见了歌曲的弦外之音。1997年1月30日,在李宗盛与朱卫茵结婚九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这对曾经跨越山海相爱的有情人,决定协议离婚。分别的场面比想象中的还要平静,或者说他们都是早有准备。此后朱卫茵用“你我都要各挨50大板”来形容自己与前夫在婚姻里的表现,恩怨各半,无关对错,她放过了自己,也解脱了爱人。李宗盛与前妻朱卫茵结束第一段婚姻后一年,李宗盛与林忆莲喜结连理,第二年有了女儿“喜儿”。一切都顺理成章,可李宗盛却隐隐觉得不安。在某次参加友人婚宴时,应邀观礼的李宗盛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过往,当晚便写下《阴天》送给莫文蔚。「回想那一天,喧闹的喜宴耳边响起的究竟是序曲或完结篇?」没人能想到,这样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竟总结了李宗盛的两段婚姻。周华健、莫文蔚、李宗盛2000年之后,华语乐坛接连“洗牌”。“天王“、“天后”换了一波又一波,而专属于李宗盛的时代,也在这过程中悄然结束。某个夏天,在同事送来的一盘新人合唱CD里,李宗盛听到了一段“很有辨识度”的声音。当时,因拒绝制作低廉的纯商业歌曲,他已经很久没有参加“滚石”内部会议,也很久没有写出一首让自己满意的歌曲了。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声音,激起了李宗盛全部的创作欲,他火速赶往新加坡,并在那里见到了声音的主人——梁静茹。梁静茹、李宗盛彼时,梁静茹还只是一名因长相普通,迟迟受不到公司关注的小女孩。她想回家继续过“学生妹”的日子,可李宗盛却对她说:「要不要试试我写的歌?」前后不到3年时间,李宗盛为梁静茹制作了两张专辑,而其中就包括了那张,后来给了无数少男少女力量的《勇气》。梁静茹《勇气》专辑封面同样被这样意外发现的,其实还有一个名为五月天的乐队。用阿信的话说:“还好他(李宗盛)把我们的小样从垃圾桶里捡回来了。”当结束了梁静茹与五月天的“案子”,已经在“市场需求”与“音乐理念”中挣扎了许久的李宗盛,终于决定转身离开。他带着林忆莲和女儿到内地定居,在完全陌生的城市,从前无所不能的“大哥”,又变回了“过气的小李”。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宗盛是沉默的。唯一一次登上娱乐头条,是因为他和林忆莲的6年婚姻走到尽头。在发表的离婚声明中,李宗盛写道:「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这话来自《领悟》,同样也曾被他写在朱卫茵的自传序言中。「年近半百,妻离子散。」李宗盛这样评价那时的自己。李宗盛离婚声明记得第一次见林忆莲时,李宗盛为她作《我是真的爱你》:「我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后来,最后一次合作,他填词《铿锵玫瑰》:「那女孩早熟像一朵玫瑰,她从不依赖谁」缘起,他在人群中看见她;缘灭,他看见她在人群中。原来那些看似热烈的相爱,到最后也不过是殊途同归的遗憾。结束了婚姻,李宗盛专心做起了吉他。这是他在14岁时便有的梦想,真正实现,却是在年逾四十时。醉心做琴那几年,李宗盛带着家人回到了家乡。白天在琴房研究制作吉他,晚上便会骑着电动车回家,和妈妈与女儿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他会在每一个夜晚,一一打开孩子的房门,温柔亲吻她们的脸颊,“父亲”,成为了他下半生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李宗盛、林忆莲与小女儿李喜儿合照他说:「从女儿出生那一天起,做爸爸的只能自我教育一件事,那就是你只能爱她。认命吧,你不能帮她选择男朋友,也不能决定她嫁给谁。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任何时候,她只要回来叫你爸爸,你就要去拥抱她。」或许,这也是爱的另一种代价。讲起与女儿相处的时间,李宗盛满脸幸福地说:「即使我日后我写不出更好的作品,我也不会存什么遗憾,因为我能够拥有的,上帝都已经给我了。我死后可以不用上天堂了,因为我已经见过天使了。」因为女儿,李宗盛看开了许多,也放下了许多。他不再刻意追逐什么,也很少去渴求什么。他回到了北投那个发展迟缓的小镇,幸好,能认出他就是那个“送瓦斯的阿宗”的人,还不算少。青年李宗盛寻原路走回去,他仍能感受到,匆匆离开时已无心品味的茶还有余温,敷衍告别的人,还在原地。李宗盛,终于又做回了“小李”。越过山丘,李宗盛开始以最舒服的姿态迎接暮年。和好友组成“纵贯线”演出之后,李宗盛突然很想知道,这几十年到底是谁一直在听自己的歌。 “纵贯线”成员:李宗盛、张震岳、周华健、罗大佑于是他开了几场不以挣钱为目的的演唱会,唱了几首不算很新的、很流行的经典曲目。从《生命中的精灵》到《给自己的歌》,李宗盛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家,小李这些年,挺好的。」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这是李宗盛为演唱会定下的主题。台北首演那天,台上音乐不断,台下高朋满座。他坐在明处静静唱,人坐在暗处静静听,曲终歌停,回首已是半生。 来源于:最人物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2754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2020年7月9日,古天乐宣布一个消息:博客停止更新,微博则继续保持更新的状态。其实,有些人看到这个消息时,并不会很在意,因为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博客早已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汇。甚至有人抛出一个大问号:“博客是什么社交平台?”这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时代,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让人们不停地追求刺激和新鲜,而过去所拥有的东西,很多时候都已变得面目全非。曾经的博客,是非常火的媒介平台,像徐静蕾、李冰冰、韩寒等明星,也都是博客达人,但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博客逐渐被取代,甚至于完全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但总有人在坚持,坚持更新,坚持和大家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用自己的韧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坚持”。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古天乐,就是这样的人。01从2008年3月11日到2020年7月9日,古天乐的博客之路,恰好12年,看似不长,但人间已是一个轮回。最让人钦佩的是,自从开通博客后,古天乐一直保持日更,而他之所以坚持这个习惯,就是为了“满足粉丝的念想”。翻看古天乐的博客内容,大多很平淡,记录当天的日程、感悟、一些小随笔或者分享一些好的电影等等,虽然语言并不华丽,但字里行间透着认真执着,有一种老派的浪漫。其实,2008年的时候,古天乐远比现在火,拍不完的戏,出席不完的活动和公告,将他的时间填充得非常满,但他也从未断更过。有人曾质疑:“他的博客是不是有专人打理?”因为很多艺人的社交平台,都是团队指派专人操作。后来大家发现,古天乐的博客一直都是自己来写,博客内容所用的言辞和他平时说话的语气是一样的。而且,他的博客经常是半夜12点多更新,偶尔也会凌晨2、3点。古天乐的博客目录从时间点也可以看出,是他自己在更新,别人忙碌一天,恨不得立马睡去,但古天乐却一直记得对粉丝的承诺,做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古天乐对博客已经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那里是他和粉丝交流互动的空间,以至于当听到博客要关闭的消息时,他表现得很震惊。记者:古仔,博客要关闭了。古天乐瞪着眼睛问:那真是晴天霹雳,为什么?记者:因为没人用。古天乐开玩笑地反问:那我不是人啊?对于古天乐的坚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也有人问他:“为什么坚持日更博客。”古天乐的答案是:“坚持一件事是很难的,如果这件事你能坚持,那么其他事也能做成。”这个答案就如同他的签名一样:圈圈圆圆,一年又一年,不停歇的生命力,坚持做一件事。古天乐的性格中,透着一股执着劲儿,但凡他认准的事,哪怕中间充满艰难险阻,哪怕饱受争议和误解,他也不会放弃。02作为香港老牌艺人,古天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凭借《神雕侠侣》红遍两岸三地。那些年,“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成为万千少女的心声。95版《神雕侠侣》走红后的古天乐,瞬间成为演艺圈的宠儿,片约如雪片般飞来,相继拍摄了《天地男儿》《圆月弯刀》《寻秦记》等经典之作。《寻秦记》在电视圈站稳脚步后,他又投身到电影事业,拍了许多热血燃爆的香港电影,《窃听风云》系列、《扫毒》系列,更是在48岁的时候,凭借《杀破狼·贪狼》拿下了人生第一个影帝。虽然这个“影帝”头衔来得有点晚,但却是对古天乐演技的肯定。 2018年古天乐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其实这些年,香港电影有种江河日下的感觉,而随着内地影视行业和综艺节目的崛起,许多香港电影人已经将精力转移了,都纷纷跑到大陆来发展。在许多综艺节目中,都能看到港星的影子,但细心地观众会发现,从未看过古天乐参加过任何一档综艺节目,自始至终他身上只有一个标签,就是“演员”,而且在港片没落的今天,他依然坚持拍香港电影。按理说古天乐人帅、也非常有观众基础,如果他参加综艺,身价一定不菲,他为何没有这样做呢?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提到了这个问题,古天乐说意味深长地说:“我只是想为香港电影做点事。只要戏不差,能帮一点是一点吧!”在别人都因为香港电影市场小、片酬低,而纷纷选择来内地“捞金”时,古天乐依然坚守在本土阵地,让人无比动容。而古天乐也是说到做到,毫不夸张地说,他已经成为香港电影最后一根顶梁柱。由他创办成立的“天下一公司”,参与制作出品的港片数量多到惊人,除了能叫出口的大片外,还包括一些小成本文艺片和大制作的商业片,几乎占据了近些年香港电影的大半份额。很多文艺片,或者小众电影并不赚钱,甚至有赔钱的风险,许多投资人都会避而远之,但为了支持香港电影,古天乐几乎是来者不拒。虽然香港电影无法回到曾经的黄金时代,但因为有古天乐的支持和投资,也诞生了很多高口碑香港电影,如《追龙2》《反贪风暴4》《扫毒2》等等。有人说,古天乐是香港电影最后的留灯人,他真的是凭一己之力,在带领香港电影往前冲。自从2018年,被选举为“香港演艺协会会长”后,古天乐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承担起了复兴香港电影的重任。《使徒行者》早已大火的古天乐,原本可以轻松点,但他渴望看到香港电影再现盛况的那一天。诚如莫泊桑所说:“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独立不羁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也许,在古天乐的坚持下,香港电影会迎来下一个辉煌时代,就像那句鸡汤说的一样:只要你不放弃,世界终会还你奇迹。03古天乐对香港电影的执着和鞠躬尽瘁,让人无比感动,但他身上的闪光点又何止这一个。早些年,古天乐多以拍电视剧为主,千禧之年后,古天乐就开始进军电影圈,成为了继刘德华之后的又一位几乎全年无休的“劳模”。从2001年开始,正式进入了“古天乐电影时代”。据统计,到2019年为止,古天乐共计出演的影片远远超过100部。19年,100多部,什么概念?也就是平均每年的产出是5~6部,而仅仅在2019年,他就拍摄了18部,他平日不是在拍戏,就是在去拍戏的路上。在演艺圈有个不成文的定律,高产等于烂片,古天乐也没能逃开这个厄运。因产量高、出演的电影杂,他在被称为“拼命三郎”外,还被扣上了“烂片”的帽子。连杜琪峰导演都曾劝他说:“拍电影的时候,一定要挑一下剧本。”可古天乐总是笑而不语,然后继续自己以往的风格,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片约,有人不禁质疑:“古天乐就那么缺钱?明明挺好一个演员,非把自己搞臭了?”大家说得没错,古天乐确实缺钱,当然他缺钱不是因为买别墅、买豪车,而是因为他是许多贫困儿童的希望,这件事还是尔冬升爆出来的。2014年,尔冬升在微博晒出了一份香港艺人的慈善名单,瞬间古天乐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原来他在内地捐了多所希望小学。自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古天乐先后在四川、贵州等地,捐献了100多所希望小学,这个数字还在年年攀升!古天乐自身没读过什么书,他觉得读书才有未来,当他看到那些贫困山村的孩子时,深受触动,他说:“那些孩子对读书的渴求,那种流露出的眼神,是一个演员永远也不可能做到的。”从此,古天乐就开始用行动帮助那些贫寒之家的孩子,帮他们实现读书的梦想,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可以用知识改写命运。做慈善原本是自我消耗的事情,毕竟是真金白银往出拿,有些人坚持一次、两次就很了不起了,但古天乐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未来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在世态炎凉的今天,古天乐选择用自己的坚持和善举,去照亮更多人的前程。所以大家都对他肃然起敬,网友纷纷齐呼:“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神雕大侠古天乐”。04有人说,娱乐圈就是一个江湖,来来往往的人有很多,但能够留到最后的却没几个,尤其是在流量时代,每年都有人爆红,但转年就销声匿迹的更不在少数。说到底,太多人都是“德不配位”,靠流量和颜值走红的人,注定只是昙花一现。能够走到最后、红得持久的,拼的无非就两样,一个是“实力”,另一个就是“人品”。转眼间古天乐已出道30几年,从曾经的玉面小生,到如今的硬汉大叔,他跨越了一个时代。虽然年年都有新人出,但古天乐的地位依然那么稳固,如今大家更会亲切地称他一声“古校长”。如此高的赞誉,只因为他值得!为了香港电影,他全力以赴;为了那些出身贫困的孩子可以得到上学的机会,他身体力行。他就像一盏灯塔,散发着温暖又柔和的光。这样的明星,才配得上艺人的称呼,才配得上“德才兼备”四个字,而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让人佩服不已!网上有个梗是这样说的“平平无奇古天乐”,这句话应该改成“不是凡人古天乐”,在偌大的演艺圈,他不是最火的那一个,但他一定是发挥力量最多的那一个。“神雕大侠”古天乐,值得我们点赞!!!-END-本文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5024评论1点赞8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年关将至。每年的这个时候,春晚总会成为男女老少热议的共同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春晚在不同年龄层的人眼里,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对于老一辈人而言,它是年夜饭的必备佳肴;对中年人而言,它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对于年轻人而言,春晚似乎成了以往五年的“老段子集合”,越来越没有新意。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人的记忆深处,一定藏着一些挥之不去的春晚经典片段。前不久,微博的一条热搜引起了网友的注意。网传今年的春晚,陈佩斯将与老搭档朱时茂一起回归,共同演绎一出《猪联璧合》的小品。看到这则消息,那些年在春晚舞台上热情四射的“陈小二”,似乎又在人们的记忆中鲜活了起来。“队长,别开枪,是我!”“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这些耳熟能详的台词,30年前曾让亿万观众捧腹大笑,30年后依旧是网友口中的经典段子。那些年,只要电视机里传出陈佩斯的声音,观众们的耳朵里,就听不见鞭炮的声响。可赋予这些台词生命力的陈佩斯,却已阔别春晚舞台21年。从小品界的开山鼻祖到话剧界的中流砥柱,陈佩斯的身份与形象一直在变。但不变的,却是他那颗为小人物呐喊斗争的心。从作品到生活,陈佩斯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诠释“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正是他这么一个“小人物”,无论是当年插科打诨,还是如今嬉笑怒骂,无不体现着一名艺术家的铮铮傲骨。网上有人问:为什么每年春晚,网友对陈佩斯的呼声最高?答案很简单:因为陈佩斯这个名字,代表的,是文艺界的良知。 01 陈佩斯这人,生来就带有一种喜剧色彩。1950年的时候,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随访问团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演出。在紧张又忙碌的排演中,陈强接到了家里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那头告诉他,媳妇儿为他生了个大胖小子。给儿子取名的时候,他把布达佩斯中的前俩字儿拿了过来,给孩子取名“陈布达”。两年后,二儿子也出生了。生性豁达又乐观的陈老先生一拍脑门:还有俩字儿没用呢!于是,家里的户口本上多了个“陈佩斯”,而中国的喜剧历史上也从此多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如今的陈佩斯,怼央视怼综艺,对一切看不惯的不平之事嬉笑怒骂。这种对“权威”不屑一顾的态度,从他上小学起,便已然养成。曾经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用“五彩缤纷”造句。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本应该色彩斑斓,可陈佩斯既看不见“五彩缤纷的黑”,也不在意“五光十色的白”。他站起来对老师说了句:“我放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豆花儿屁。”全班人哄堂大笑,老师气得满脸通红。陈强曾拿鸡毛掸子打过他无数次,却依旧改不了他骨子里的“顽劣”。陈佩斯小时候顽皮,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被老师放在最后一排。幸运的是,在父亲名声的“庇护”下,他得以无忧无虑、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十年特殊时期的到来,曾经的演艺劳模陈强被关进了牛棚,整天接受批斗和拷打。陈佩斯童年的美好生活也随之终结。曾经,陈强因出演反派而闻名。《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因为他的演绎,成了流传半个世纪的经典角色。而旁人批判他的理由,也让人无从辩驳:“好人怎么可能把反派演得那么逼真?”陈强老先生与之相比,陈佩斯的日子也不好过。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他加入了知青的队伍,到内蒙建设兵团插队。提起当年的经历,陈佩斯毫不掩饰:“苦,那条件太艰苦了!我回家探亲跟我妈说,饿死我了,再也不想回去了!”青年陈佩斯看着孩子受苦,陈强心里不好受,便给他指了条路:进电影厂当演员。就算不能富贵,起码也能“吃饱饭”。在父亲的引领下,走上演员道路的陈佩斯开始了自己的龙套生涯。他肯钻研、肯卖力,无奈长相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电影里几乎看不到他的戏份。1979年,随着新时代迈开新步伐,陈强决定“提携”一下儿子,带着他一起拍摄了电影《瞧这一家子》。那一年,陈佩斯25岁,这是他和喜剧第一次“触电”。以今天的标准看,这部电影说教意味浓厚,笑点并不多。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却有着文艺进步的时代意义。陈强告诉儿子:“老百姓过得太苦了,你把喜剧演下去,给大家带去欢乐吧。”就这样,一代喜剧之王的演艺征程正式开启了。《瞧这一家子》电影剧照 02 1983年的除夕之夜,陈佩斯与搭档朱时茂在第二届央视春晚的后台焦急等待。他们正在等“春晚之父”黄一鹤导演的一个决定。这一年,陈佩斯与朱时茂搭档,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小品。整个表演过程充满了戏剧矛盾与故事冲突,笑点和包袱不断,就连春晚的工作人员也乐得前仰后合。但黄一鹤很紧张,这种毫无先例的表演形式一旦搬上春晚舞台,出了事故就是天大的罪过。陈佩斯等不及了,想撂挑子走,被朱时茂一把拉了回来:“再等等,也不急这一刻了。”最终,他俩等来了黄一鹤的拍板:你们上!说错了话自己担着,没说错,我来担!简陋的舞台,简单的道具,陈佩斯靠着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再加上朱时茂的默契配合,让整个表演张力十足,那种幽默诙谐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大江南北的男女老少都被小品《吃面条》给逗得乐不可支。那年除夕夜,全国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欢笑声中。《吃面条》火了,陈佩斯和小品双双走入大众的视野。横空出世的“陈小二”,用自己的滑稽与狡黠,为众人带去了笑声和喜悦。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这份快乐的价值却很厚重。紧接着,陈佩斯与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继续合作,在春晚舞台上带来了十几部经典作品。《羊肉串》、《胡椒面》、《警察与小偷》、《主角与配角》、《姐夫和小舅子》一部接一部,让他俩在春晚舞台上足足“霸屏”了14年。那14年的春晚,也成了大家记忆中,笑得最开心的日子。对于喜剧,陈佩斯是有天赋的。在入行之初,尽管他的喜剧理论尚未形成。但他在故事中设计的剧情和冲突都十分合理。他善于利用人物身份设定反差来制造矛盾,从而形成喜剧笑点。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警察和小偷、主角与配角、执法者和违法者被放置在同一情景下,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塑造的“陈小二”,市井中透露着真诚,庸俗中带着一丝耿直,既有小市民的狭隘,也有平民大众的憨厚。这样的形象,是接地气的,最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搞笑但不嘲笑,卑微却有尊严,陈佩斯一扫喜剧作品里的流里流气,赋予了喜剧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感。普罗大众怎么会不喜欢呢? 03 1998年的春晚舞台上,随着铿锵的锣鼓声,陈佩斯扮演的“二傻”在《王爷与邮差》的小品中跟大家谢幕。这一幕,成了陈佩斯春晚小品中的绝唱。《王爷与邮差》当“陈佩斯上春晚”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联系了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大愚回应:假的,忙着演话剧呢,没功夫上春晚。其实,了解陈佩斯的人,不需回应便能猜到,依陈佩斯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再回到那个让他不痛快的舞台。提起春晚,陈佩斯都是无奈:“他们限制了我的发展,给我关上了那扇门。”当初他为了节目效果,多次向台里领导提出一些建设性提议,来丰富节目的表现手法。但这些提议,最终都被一一否决。到了1998年,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未经当事人许可,便擅自录制发行了陈佩斯与朱时茂的春晚小品合集。被侵权的哥俩到处写信、打电话、登门投诉,求爷爷告奶奶,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说法。结果却被工作人员给羞辱了一番:“就这么地了,怎么着吧?你们俩都是我们捧红起来的。”提起这段往事,陈佩斯心中怒气难平:“央视当年有多少主创?就一个人(作者注:指的是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我们这么多文艺工作者帮助他们,把这个栏目做大做火了,现在反倒说是他们捧火了我们?”“别对我说什么成人世界的游戏,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有规矩的世界,这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才能更好。”1998年在某些程度上,与今天别无二致,知识产权问题一直都悬而未决。直到今天,很多人面临侵权,依旧选择忍气吞声。可执拗的陈佩斯,却固执地要对他们说一声“No”。随后,他与朱时茂联名,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侵权”为名告上了法庭,和央视来了场惊天动地的“世纪官司”。一审过后,被告方败诉。陈、朱二人获得了33万元的侵权赔偿。但从那时起,这个“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第一人”,却失去了在央视露脸的机会,成了一个跟主流相左的“草根”演员。人人皆言,背靠大树好乘凉。离开了央视,陈佩斯这颗“独苗”活不了多久。陈佩斯不信邪。他开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自编自导的一系列电影,均收割了票房和市场的双重好评。但由于市场监管不规范,偷报瞒报的情况非常严重,收益十分惨淡。影视行业处处都有“潜规则”,陈佩斯这个有精神洁癖的老炮儿,自然不愿意与他人沆瀣一气。于是,在全国票房前三的好成绩下,陈佩斯的电影公司最终赔到破产。不少人讽刺他:当初劝你忍气吞声,如今你可算自食苦果了。陈佩斯笑笑:“我这人有个毛病,就爱跟仗势欺人的过不去。”他一没灰心、二没抱怨,既然此处不留他,他便把目光转移到了话剧舞台上。 04 2011年,哈文首次担任春晚总导演。她向陈佩斯伸出橄榄枝,希望他能不计前嫌,重新回到春晚舞台。陈佩斯婉言谢绝:“好意心领了,实在太忙了。”他不是摆谱,也并非吹牛。那时候的他,正忙着自己的话剧巡演,跟现在一样,每天都活得充实开心。很多人说陈佩斯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在一个流行“伟光正”的年代里搞小品,一不小心成了“小品王”;在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之前,他拍出了两部cult片,预见了未来20年的社会病态;在话剧行业最不景气的年代里,他又投身剧场,成了喜剧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2001年,陈佩斯带着自己的演出团队,拉开了他首部话剧《托儿》的全国巡演。很多人质疑陈佩斯的选择,说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那时候,国内很多民众尚且不知道话剧表演为何物,全国各地的剧场赔钱赔到底儿掉,舞台和设施都破烂不堪。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陈佩斯居然又成功了。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托儿》在全国巡演了120场,场场爆满,观众多达17万人。在21世纪初,创造了不敢想象的千万票房神话。紧接着,他又编排了《阳台》、《老宅》、《戏台》、《亲戚朋友好算账》等六部话剧,每一次的演出,都能引起轰动。主持人春妮曾受好奇心的驱使,私下里跑到剧场去看《戏台》。看完之后不过瘾,又买票看了一遍。两遍过后,惊为天人:“这是一部可以传世的精品,50年后看这部戏,我相信依旧是一部好戏!”从春晚舞台到摄影机前,从大屏幕到剧场,陈佩斯总能博得人们的欢心。他不把自己当成“角儿”,始终坚持着为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小人物著书立说。他戏里说的、唱的、演的,都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谈及话剧广受好评,陈佩斯也很开心,小眼睛一眯,小胡子一翘:“我的作品不落伍,现在再看,比10年前效果还要好。”但3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一身傲骨的陈佩斯,到今天仍没有学会“做人”。抛弃大环境的红利,自己出来单干,巡演到各个地方,总免不了要“上下打点”一番。有人对陈佩斯善意提醒,又被他瞪着眼睛给怼了回去:“您是什么官、什么角儿,跟我没关系,甭跟我说这个。您想来看戏很简单——花钱买票!”他的话剧巡演到全国大小城市,上座率奇高,好评如潮。陈佩斯腰杆贼硬,因为他心里清楚,他靠的不是关系和资历,而是一身不服输的真本事。如今他已六十有四,仍然每天泡在剧场里盯着演员练习。对台词、走台步、一招一式、语气拿捏,凡是需要亲力亲为的,陈佩斯绝不含糊。很多人想象不到,走话剧表演这条路,陈佩斯吃过多少苦头。上百场的巡演要一遍遍地重复,对人的体力和耐心是极大的考验。老友朱时茂曾获邀跟他一起表演《托儿》,演了33场,朱时茂拱手求饶:“我实在是吃不了他那个苦,太累,太寂寞。”随着年纪的增大,陈佩斯的体力经常跟不上。一场戏下来,累得满头大汗,“浑身跟水耗子似的”,盐水咕咚咕咚往里灌。同样的戏码,同样的舞台,陈佩斯日日重复,熬住了寂寞,也熬出了真艺术。编剧毓钺也曾劝陈佩斯:“你去搭一个剧组,30集电视剧,四五个月也就出来了。到时候租个房车,雇两个助理,拍完戏弄个小火锅吃上。你这样的腕儿,到哪儿人家也不会让你受委屈。”陈佩斯不干。对“权威”,他一身傲骨,不肯弯腰。但对艺术,他毕恭毕敬,宁肯把自己卑微到尘埃里。记得姜文的《让子弹飞》里,曾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经典台词。巧的是,在接受访谈时,陈佩斯也说了同样的一句话:“我想站着做人,还把这钱给挣了!” 05 说是挣钱,但陈佩斯对于“钱”,似乎真的没什么概念。刘晓庆跟他关系不错,曾经有很多广告商和制片方找不到陈佩斯,想托刘晓庆来邀请他出山。上综艺、拍电影、当导师,这活儿来钱多快。但人家就俩字儿:不去。与他资历相当的老演员,要么忙着在流量为王的电影中抛头露面,要么忙着串场于各大综艺狂捞报酬。但陈佩斯这个“不合时宜”的人,却坚持不肯与世俗为伍。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不仅如此,生活上的他,还对自己有着“病态”般的要求。朱时茂曾向记者吐槽他:“一双老北京(布鞋),他能穿5年。那袜子都穿出窟窿眼了,洗洗补补还要穿。不是说艰苦朴素不好,你说他又不缺钱,干嘛老跟自己过不去呢?”但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或许我并不独行,但我确实没有对手。”放眼当今的文艺界,又有几人能达到陈佩斯这种境界?主持人易立竞曾问他:“您有后悔过退出春晚吗?”陈佩斯很认真地回答:“我不后悔。如果我不站出来说,那一百年后,我的后代一定为我感到丢脸!”曾听老人讲过这样一个道理: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比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比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比如人。陈佩斯,或许正是我们社会中,活得最值钱的那把硬骨头。对艺术弯腰、对权威耿直,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陈佩斯演了几十年的小人物,最终把自己活成了大写的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他曾经说,希望100年以后,自己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大家的口中。因为在他看来,艺术是需要进步的。如果百年后大家念叨的还是他的作品,就说明那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是不正常的。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无论百年或千年,他依旧会成为后人经常提起的前辈。毕竟他向世人证明了,小人物也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小人物,也有名垂青史的权利。本文部分资料来源:凤凰娱乐《易见》专访:陈佩斯:我对名誉没有期待澎湃新闻《喜剧“个体户”陈佩斯:我经得住检验》来源于:最人物文丨阿杰学长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243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李雪健,虽非为科班出身,却是天赐的演员。近40年的演艺生涯里,李雪健拿了30多个奖项,仍有严格的自我底线。史铁生曾这样写他:“李雪健是以真诚和实干在超越自卑,他所要求的好报是精神的快乐。”他一直说的那句,“用角色和观众交朋友”,是真的。文 | 甜茶来源 | 影探有件旧事,想起仍心有触动。2016年,金鹰节现场,颁发最具人气男演员奖。候选名单里,有胡歌,也有李雪健。这奖是网友票投的,最终花落胡歌。胡歌站起来朝观众席鞠了一躬,又走到隔座的李雪健前与其握手。并附在李雪健耳旁说了四个字:受之有愧。同一年,9.3分的《琅琊榜》,8.5分的《伪装者》,这奖胡歌拿得有底气,但依旧用了个“愧”字。当晚极具分量的“最佳表演艺术奖”,则颁给了李雪健。因为听力退化,他起初还跟着周围人一起鼓掌,经人提醒,才知道是自己。走到台上,吐词艰难,却字字铿锵:“用角色和观众交朋友,是我的选择,我的追求。”台下演员悉数红了眼,宁静也哽咽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前辈,还在坚持工作……我不知道到了您这个年龄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因为我经常都在动摇……”话再说不下去。见之有愧,闻之哽咽。李雪健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有人曾评影视界“演技五绝”,深以为然:东邪陈道明,博擅众学;西毒王志文,内功深厚;南帝陈宝国,霸气睥睨;北丐张国立,松弛入微。唯李雪健是中神通,只评一个字“魔”。李雪健拍戏入“魔”,早便如此。五十年代生,祖籍山东,先后在学校、工厂、部队做宣传工作。快书、相声、小话剧,都是他自己琢磨出的傍身手艺。“你不要看这些都是业余的表演,它是民间的,同时也是民族的”,他有自己的认知。但直到27岁,李雪健才等来自己的第一个角色:空政话剧团《九一三事件》里的林彪。此时,话剧正红火,名演员抢手,原定主演就是“外借”来的。李雪健身型贴合,主演不在,他就替其走位、对台词。一个替身,他当得入魔。听录音,看纪录片,磨透其生平细节:“林彪胃不好,所以他早上起来,一定要吃黄豆。他衣兜里一定有两样东西,望远镜,还有黄豆。”又剃了个同款阴阳头。形体上,为看上去更瘦小,用京剧演员的方法,固定两只胳膊往后夹,同时饿掉20斤。上台前,更是少吃,就为了达到手脚冰凉的状态。他替演排练的录像带被剧团领导看到,领导立即拍了板:原定的主演不要了,就他了!这个角色,让李雪健一举拿下话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这还是首届梅花奖,大有开天辟地之势。而真正让李雪健走进大众视野的:一是电视剧《渴望》里的宋大成,二是电影《焦裕禄》里的焦裕禄。前者观看盛况,堪称万人空巷;后者以130万成本,3毛一张的票,卖了一亿三千万的票房。《焦裕禄》这两者不再详提。反倒是另两部作品,应留名影史,却被忽略、被遗忘。这两个角色,李雪健起初都是拒演的,他没把握。最后却都演活了,演神了,演绝了。一是《水浒传》里的宋江,二是《荆轲刺秦王》里的嬴政。先说宋江。单论一幕,浔阳楼题反诗,提笔下墨说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且饮且醉,且醉且写。最后一个“夫”字拖笔,似是发泄,写完又愣了下神。又狂又懦,这愣神便是演技的留白。若非醉得厉害,依宋江个性,或许就不会署上自己的名。他有多醉?一个细节,笔已经拿不稳。宋江是梁山好汉,却是文墨小吏思维。看李雪健专门为其设计的小碎步走姿,一目了然。招安后,向朝廷一跪,李雪健故意撅起屁股,高呼万岁。要多滑稽有多滑稽,可笑又可恨。后来有人评,《水浒传》应为四大名著翻拍剧之首。因为它真正做到了:戏剧历史化,历史戏剧化。李雪健,便是其中点睛一笔。再说嬴政。《荆轲刺秦王》,这是陈凯歌最被低估的作品。每每提及,都被《霸王别姬》盖了风采。张国荣演蝶衣是仙,占一个“痴”字;李雪健演嬴政是魔,占一个“狂”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李雪健必熟读研透了史实,戏中他用大勺搅锅,喉咙便发出坑哧吭哧声,如豺似狼。时而癫狂难测,时而神经质若孩童。全片高潮,荆轲刺秦王。当荆轲呈上燕国地图时,他眼神痴迷。图穷匕见,荆轲行刺,殿上竟无一人阻拦。逃窜的嬴政,哪还有一点帝王气。荆轲临死前大笑不止,卸了华服的嬴政,露出护甲。他问荆轲:“你笑什么?你笑什么?你为什么要杀我?你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建立一个国家,秦国和六国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和看不到的地方...都成了一个国家。”知音难觅,满目含泪而不落,竟是委屈与不甘。最后一抱,又是无人知的落寞。这层次,这深度,令人拍手叫绝。这嬴政,这秦王,只恐后无来者。李雪健,虽非为科班出身,却是天赐的演员。谁能料到,事业如日中天时,却一下被冲了个垮。2000年,李雪健被查出鼻咽癌,此时正在拍摄《中国轨道》。导演说把戏停了,让李雪健先治病去。李雪健拗着不干:“我说你要是这个戏下马了,钱也花了,部队也动员了,花了那么多钱,拍了一小半了,你要是因为我下马了,不拍了,流产了,这个比我死还痛苦。我说不行,我必须得拍。”保守治疗,戏接着拍。《中国轨道》后来,这剧的制片人伍献军回忆,李雪健在那认真拍戏,其他人默默在旁边抹泪。“拍最后一场戏时,他说话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仍声情并茂、一气呵成地说完大段台词,在场的剧组人员都听得热泪盈眶。”戏上了,成绩漂亮,豆瓣评分9.0。可鼻咽癌折磨人啊。李雪健形容生病时的感觉,像饭馆里狠狠被甩在地上的鱼,“啪”地被甩在地上,“那鱼可能没死,但内脏肯定被摔烂了”。众人要凑钱给他看病,他与妻子不接受。所幸,病治好了,却留下了永久的后遗症,口齿不清,声音稀薄。唾液腺不再分泌唾液,说一两句话就得喝水,出演话剧,已无可能。这两年,听力也退化得厉害。拍戏不能戴助听器,听不见对方的台词,就得把台词全背下来,依口型判断。明明年纪刚过六十,却似七八十的体态。所以有人说:“李雪健患病,是当代中国演艺界最大的损失之一。”就跟老天爷嫉妒似的,但李雪健不服输啊。用他的话说是:“因为没死,所以想活得更有意思。”拍戏就是活得更有意思。戏是良方,是妙药,戏才是命,戏才续命。他接着演。李雪健谈“演戏”他演历史人物。《一九四二》里,饰演李培基。李培基向蒋介石求粮,欲张嘴又张不开嘴。喝粥时,碗不敢端起,撩一口粥欲向上瞅一眼蒋。这一眼,他还不敢正眼看。愚忠,怯懦,就在这三秒里。片子前半段他温和,是个惯常不会发火的人。后面他发火,骂完后,自己嘴唇先打哆嗦。多么常情常理,但一般演员想不到,想到也不一定能演出来。与李培基完全相反,《少帅》里的张作霖,李雪健贡献了诸多名场面:“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声音一拖,再加急眼。爱子护子的急切味儿全出来了。这戏,饶是算青年演员里演技不错的文章(饰张学良),都很难接住。窦文涛更是实诚:“我看《少帅》跳着看,专看李雪健饰演的老帅张作霖。”李雪健也演平民百姓。《嘿,老头!》里,演刘二铁,阿兹海默症患者。就一场戏,可见其功力。夫妻分离,父子不睦,确诊后的刘二铁,想喝酒。手抖得倒不了酒,用嘴灌对不准嘴,气急了要用缸喝。4分钟,没一句台词,一镜到底。这老头性格全出来了,就俩字,“死倔”。正如李雪健复出后说的那句:“拍一个少一个,拍一个就得成一个。”前段时间,主持人易立竞采访黄渤。黄渤坦言:“都知道,有时候看票房是虚的。能力、理解力、表现力比我好的有的是。比如李雪健老师,用骨血在演戏,那个魂飘在角色上,人与角色相互纠缠,短时间内没法达到。”说这话时,黄渤难得流露出挫败感。偏偏李雪健不自知。不自知其能,也从未自夸过一句。早年凭借《焦裕禄》获百花奖最佳男主,他的获奖感言是:“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近40年的演艺生涯里,拿了30多个奖项。他仍有严格的自我底线。拍摄《横空出世》时,原型人物在艰苦的环境下本应很瘦,但李雪健略胖。这事,他记了二十多年,并以此为耻。《横空出世》另一件感到耻辱的事,便是拍广告。“92年,有人找过我。拍《焦裕禄》,我前前后后得了6000块,《渴望》是8000块,《水浒传》是13万。92年一个广告要给我20万,挺吸引人的。那是一个肝药广告,让我化妆成焦裕禄,在河边走,捂着肝脏的位置。我一听,再多钱也不能做。”“后来我做了一个含片的广告,台词是‘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结果没几年,我在《搭错车》里演一个哑巴。”有记者问他:“您不是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吗,这回哑巴的角色怎么演的?”再谈起这事,他照样觉得丢人:“我自个儿抽自个儿。我就再也不拍商业广告了!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你要考虑到你是公众人物。”《搭错车》饰演哑巴说到做到。综艺不上,广告不拍。这几十年,不拍戏,不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只要出现,必有新作品。原来他一直说的那句,“用角色和观众交朋友”,是真的。写李雪健,写不出什么逸闻趣事。资料翻遍,他的生活里只剩戏。青年导演的戏,他去演;规模不大的戏,他也去演。比如,8月底的一部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他演一位姥爷,那么自然流露,那么熨帖舒坦。这片子观影人数不足千人。李雪健图啥呢?就图能演戏吧。史铁生曾写过一篇文,名为《印象与理解——写好人李雪健》。文章写道:“李雪健是以真诚和实干在超越自卑,他所要求的好报是精神的快乐。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和事业,本无失败可言。”若问李雪健什么时候最幸福?他的答案肯定还是一如当年:“吃盒饭的时候最幸福,因为感觉自己又能演戏了。”来源:影探图片来源网络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3968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留住了一个民族的苦难。世界上总有这么一种人,大部分认为他们是“傻子”,忍常人不能忍,及常人不能及。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傻子,民族才能有魂,国家才能有魄!来源 | 语文日刊之前,一个在火车站等车男人的照片火了!很难想像他以前是四川某市长简单朴素的绿T黑长裤、光着脚、靠墙倚坐,手边放着两瓶几块钱的饮料……车站里似乎从来不缺这幅装扮等车的人,为什么偏偏这个人火了?原因只有一个——他叫樊建川。当天,樊建川正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忙完重庆建川博物馆事宜后,正准备出发返回成都。樊建川何许人也?34岁就当上了宜宾市常务副市长当时他曾以副市长身份,参与了一次夜市摆摊活动,为的是亲身体会市场经济,还引起宜宾市一阵轰动。不体验不要紧,这一体验,樊建川的眼光就更远了。即将升任市长之际,他主动辞职,下海经商。1993年,他跟朋友凑了笔钱,合伙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1957年樊建川生在四川宜宾,父母都是军人,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做人要有一股子拼劲儿,一人一条命,是用来拼的!”1975年,樊建川高中毕业,到宜宾县日成公社当知青,拼命劳动,饿晕了两次。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原本近视的他,毛遂自荐去当兵,第一次违规通过了检查,结果被刷了下来。他不甘心,直接找到当时的首长,给人家写书法、吹笛子,首长点点头:“行!你小子来吧!”这下子,在冬天零下40℃的内蒙古,樊建川一驻守就是两年半。两年后他不但成为特等射手,还当上了学雷锋的标兵。全国高考恢复后,樊建川看到了命运转机,复习资料备考军校,全军80人报考却只招1个。樊建川心里也打鼓,那么多人考凭啥自己考上?不管那么多拼了再看!结果如愿考上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进入重庆三医大教书,这一教,又是8年。可他天生就不甘平庸,当个大学老师,多少人羡慕,樊建川却觉得这工作一眼到头,“我都看得见自己是怎么老的了。”很快,命运又眷顾了他一次,让他步入仕途,34岁就当上宜宾市常务副市长。1993年,他跟朋友凑了笔钱,合伙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带着家人辗转到成都,蜗居在很小的房间里,女儿都只能睡沙发。樊建川破釜沉舟,贷了巨款,修的房子却只靠关系卖了一户。熬了大半年,朋友们都傻了,他自己也感到山穷水尽。狠、拼、坚韧,彻头彻尾的冒险主义者。“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我爹从小就是这么对我说的。”他站在中国房产开发大潮的风口凭着“忠义勤信”的企业宗旨苦干8年将白手起家的企业硬是做进了四川省的前10名,个人资产已达到二三十亿,还登上了中国富豪榜前200名。而后来的汶川地震,更是检验了他的企业魂,当时震后屹立不倒的房子正是他建的,老百姓纷纷打出条幅表示感谢。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在成都市最繁华的地段,不仅拥有自建的商品房,还有办公楼、商铺、加油站……这时,他的梦也活了!因为是军人,对抗战前辈有敬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他们,开始收集各种跟抗战相关的东西。那就是他希望有一天,把自己打拼十多年得来的财富,和几十年的收藏全部用来建博物馆,因为这100年里中国人遗忘的太多,他要为这个民族留下记忆。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对他而言更是最重要的一年他决定正式开始建立博物馆,他说这是一个甲子,是我们民族的大事,我想,我必须有所舍弃了!不但要建,一规划就是500亩!他四处去找这块地,人家一听,就觉得是骗子:“哪有花500亩建博物馆的,你小子是来圈地修房产吧?”最后,只有大邑县信了樊建川。朋友听说他来真的了,一个劲儿骂他:“你傻啊,非要把钱砸在这件事上,博物馆就是个无底洞,你这是准备当烈士?”许多人都嘲笑他是“樊哈儿”,因为在四川话里面“哈儿”就是傻子的意思,说他已功成名就还非要拿老本去拼命樊建川不管别人的意见铁了心:四川有两千家房地产开发商,少我一个没关系中国十三亿人应该有一部分人挺起脊梁敲响警钟,去做牺牲,我就想做一个敲钟人!2005年8月15日必须开馆!于是他开始了倾家荡产的行动,卖掉了办公楼、商铺、加油站,把资金全部投到了博物馆。手续办完,开工已是04年11月,他却又给自己定了个目标:“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这是一个甲子,是个大事,必须在8·15时开馆!”9个月建5个博物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修出这么庞大的博物馆。但血液里的军人战斗气质,让樊建川再次透出一股狠劲儿。每个馆工地上,立着倒计时牌,他睡工地,在建材上打盹儿,天天在建筑工地上骂人,这边装电梯,那边装玻璃,顶还没有封,就开始布展柜…15日开馆,三天前都觉得不行,硬是被他连战三天,拼下来了!他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几百万将士的英灵会保佑我的。9个月后的2005年8月15日,五大主题馆中共抗战的“中流砥柱馆”,国党抗战的“正面战场馆”,美国援华的“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侵华日军罪行馆”,经6部委严格审查全部合格正式对外开馆不屈战俘馆馆内陈列着他几十年来,上山下海,冒着风雪捡到的各式收藏品,数量和价值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手写资料30吨,书信40万封,日记两万本,像章百万枚,总共800余万件藏品,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53件。历经后续的再建设完善,到今天为止,这里已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聚落,总共30个分馆占地总面积500亩超过近1000万件藏品,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在游客接待中心的墙壁上,写着他的自白: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那段尘封而沉重的历史,就这样被他彻底的激活。一座警醒世代的博物馆,令所有前往参观的人们,无一不震撼、动容、然后流着泪离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触摸历史经纬里的铮铮铁骨才能感受那段真实清晰的岁月在老兵广场上,近一万平方米的土地被抽象成一幅中国地图,两百多位抗战将士的塑像静静地站立着:赵一曼、高志航、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这些抗战中牺牲的烈士,站在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地方;还有一批人,站在当年他们全力守卫的地方:毛泽东站在延安,邓小平站在华北,陈赓、林彪、罗荣桓,还有一批国民党将领……置身其中,仿佛置身当年的硝烟里,思绪万千,不由热血沸腾。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父亲牺牲时她年仅两岁。就在广场揭幕的那一天,在壮士广场看到父亲雕像时,她泪如泉涌,抱着雕像痛哭:“爸爸,让我抱抱您!”而老兵手印广场更是触动人心,曾经抠扳机的手、挥舞大刀的手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手印,每一个鲜红的手印,都印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为取这些手印,他曾跑遍全国,甚至还多次跑入了太平间。正是这些无数双手,曾在中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他说: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她的捍卫者,在这些老兵凋零之前,我们应留下他们的印记,以为永世的纪念。他说建川博物馆一定要让一个即使只有小学文化的人也能看懂,让观众不用讲解员、不用手机,只通过文物、文字和图片就能把这事儿看明白,就能知道我们想说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次樊建川带着一批文物赶飞机,却在机场被安检部门拦下,由此牵出一段感动人的故事……为了纪念美军对抗战的帮助,纪念牺牲在中国的4000多人,樊建川特意修建“援华美军馆”,为了寻找一架坠毁的飞机,多次爬上3970米的汶川宝顶山,终于在震后将飞机残骸找到。此外,他将248位飞虎队员照片,一一浇铸成瓷板像,挂在馆内。多年后,美国空军老兵罗比特,来到援华馆前,问道:“这里都是美国的老兵吗?”樊建川点点头说是,白发苍苍的罗伯特,当即嚎啕大哭。他拉着樊建川的手颤抖地说:“我的青春,我最好的青春在中国。我为人类和平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中国参加了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之后,他将60多年前用的飞行服、奖章、证书、帧有女友照片的相框等,20多件视如生命的私人藏品全部捐赠。而最触动中国人心弦的无疑是抗战博物馆为了收藏日军的侵华物证,他前后历时20年,多次奔赴日本购买日军侵华时期的画报、杂志、书籍、日军曾使用过的明信片、作战地图、钢盔、军服、望远镜等等,最终,他找到了大量关于,日本侵华的珍贵历史实物和史料。这个抗战博物展馆里,按照类别又分为“大屠杀”、“三光罪行”、“细菌实验”、“慰安妇”等12个展览专题,总共展出了6000余件,1931年到1945年间的侵华日军罪行实物。锈迹斑斑的钢盔、枪支、手榴弹、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残酷与血腥,同时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不屈。日本侵华老兵盐谷保芳每年要来到博物馆捐赠侵华文物在壮士广场他还手绘草图恳请樊建川给他塑造跪像以示永远谢罪。他建造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希望那些歪曲事实、否认侵华历史的日本人,都能来看一看,日本是不是真的犯下了滔天大罪。"事实胜于一切,这里的文物胜于一切,侵华日军的罪行桩柱件件,罄竹难书!"“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说话!”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人中的每一个人都去分享!而国耻更是同样需要每个人都去承担!以色列驻华大使进馆参观后,为樊建川写下一段话:“这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留住了一个民族的苦难。”在这里几乎每一个馆的落成与开放,都牵涉着成见的爆发,价值观的争议,还有那些居高临下的道德指责,可他却始终用执着去应对。他正准备揭幕第一个汉奸博物馆,建筑已经建成文物已经备妥,因为汉奸的后代总是动用各种力量来阻挠一直没有展出即便如此他并未停下揭开历史真相的脚步。他说:如果老天爷还让我多活几十年的话,我会一直做下去,我要在有生之年建100个说真话的博物馆。为了博物馆,樊建川把赚来的钱,一分不留全都投资进去。光利息一年就是7000万!十几个亿,说砸就砸了,他自己的生活,却越过越简朴。他穿几十块钱的衣服,抽二十多块钱的烟,吃十几块钱的外卖。无论是做节目、访谈、签售,他都穿馆内自制的宣传T恤。“我下决心建博物馆时,朋友苦劝说,让一个人完蛋,吸毒;让一个企业完蛋,建博物馆。投资是永远收不回来了,但我要求通过运营维持生计,毕竟这里有500多名员工。”于是他在馆内结合文创产业,提供一些休闲配套服务。还是不够,他就写字卖钱,“一幅字,无论大小10000块,为了博物馆,我就是这么不要脸!”他有着一个军人的执着!他打理自己的微博,繁冗的工作间隙保持着每天数十条的发布量,拥有近150万的粉丝。在樊建川看来,这是建川博物馆最直接、效果最好的“广告”。通过樊建川不懈地打拼,现如今,建川博物馆聚落,实现每年近2000万元的盈余。整体估值高达80亿天价!2008年,美国布莱恩大学,授予樊建川名誉博士学位。终身教授杨洪推荐时写道:“我体会到一位有民族尊严的人,想为自己国家,甚至世界文化史,留下真实记录的豪迈。”但樊建川决定,死后博物馆捐给国家。他只有一个小女儿,未必会对此感兴趣,就不如交给国家。很多人都夸他说:“你也太了不起了,80个亿就这么交给政府。”他说:“不是我了不起,我仅仅是做,做算什么啊?让博物馆一直存在下去,才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只用花几十年的时间而已,但保存,就要几千年!”樊建川发自内心地期望,这些珍贵文物可以被好好照顾,因为这是历史的见证:“一个人要成长的话,你的记忆一定要健全,一个民族要成长,记忆也一定要健全。”这个冒险家总能颠覆别人的想象,走最不寻常却最让人佩服的道路,樊建川还在筹备更多的展馆,“现在有房奴、车奴,我是馆奴。我愿意一生为博物馆做奴隶,只要是能建够100个,马上死都可以。”对于丈夫的遗赠,妻子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理解了樊建川的苦心,签字同意了他的遗赠计划。但是另一份遗嘱,坚决不肯签。樊建川要把遗体捐给重庆三医大,希望用自己的皮绷一面军鼓放在博物馆里。“谁要敲一下,我就在声控电视墙上给他唱首歌,他必须给博物馆捐1000元钱。我死了还能给博物馆做贡献。”樊建川每天用手在身上拍打:“医生说有助于皮、脂分离,还提醒我注意不要生疮。”多少人忌讳提到的死亡,他说得却格外轻松。《论语·里仁》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最闪耀的价值,无非是为真理、正义事业而死。樊建川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激活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保留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他舍弃了一切财富、名誉,甚至看淡了自己的生死。他曾对朋友说过:也许要有一辈子的疯狂和野心,才能成就终身的良心。“每个博物馆都代表我在说话.都表明了我的历史态度。”勿忘国耻!这样的事如果不崇高,还有什么事情是崇高的?他简衣素鞋,粗茶淡饭,日夜不休,以苦为乐,却比身价万亿人更富有、更幸福。一个屹立不倒的民族,不但能穿越动荡年代的苦难,还要能在和平年代播种希望!樊建川就是那个把火种,播向中华大地的人!日军侵华罪行馆后门。博物馆不应该只收藏春花秋月、才子佳人的东西还应该收藏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博物馆就是中华民族记忆,这些记忆就是中国人的“警钟”。只有回顾历史,记住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坚定的向前。他修建的不止是民族记忆博物馆,也是照亮民族未来的灯塔,他保留的是战争遗物,守护的却是人类和平,他收藏的是过去的记忆,打开的却是通往明天的隧道。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博物馆,甚幸,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人,甚幸!大丈夫男子汉,不入染缸一腔赤胆,长路漫漫挥尽英雄汗,一身正气豪情万丈,百炼成钢千金不换,大丈夫男儿汉 ,重任如山自强来担,心中有梦光耀无疆,樊建川,真正的大丈夫!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Outstanding阅读5562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李健消失过很多次。水木年华最火的时候,他选择离开,直到王菲唱了他的《传奇》,直到他一首又一首歌曲被传唱开来。再后来,人们从他更多的歌曲里,知道他去过贝加尔湖,去过抚仙湖,去过有风的麦田;知道他送别了父亲,陪伴了爱人,坚守了自己。世事喧嚣,人间繁华,李健有属于自己的诗和田野。这些年,红过几次后,他再次隐遁在人间,少有他的消息。他又去哪儿了呢?岳云鹏甚至在前段时间发微博追问:李健老师的新专辑啥时候出,有点着急……岳云鹏很着急,我们也很着急。而李健,从来不着急。1993年底,大地唱片的《校园民谣1》正式录制发行,老狼唱了三首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及《流浪歌手的情人》。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每个大学宿舍都有一段关于民谣的记忆。作品面世后,老狼火得一塌糊涂。一曲《同桌的你》,成为八九十年代一群人的青春记忆。这年,19岁的李健刚刚走入清华大学的校园,碰上草坪文化的盛行时期。每个星期五,操场上都有学生坐在一起弹唱。他静静听老狼唱歌,心里暗生羡慕,心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上台。1996年,李健的师兄高晓松发行音乐作品集《青春无悔》。作为内地校园民谣的见证人,李健自己却很少写校园与青春。“没有刻意写青春的,青春不太好写,容易变成一种泛泛的怀旧情绪。”他觉得自己的青春过于普通,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李健认为自己平凡且接受了平凡,起起落落中,轻舟已过万重山。1985年,李健看了一部叫做《路边吉他队》的美国电影。男主角开车弹吉他的样子,让李健着迷。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知道吉他这个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如此美妙。当时11岁的李健,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可当时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即便如此,李健的妈妈还是咬了咬牙,用自己两个多月的工资,给儿子买了一把红棉吉他。后来李健说:“是那把吉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少年背着心爱的吉他,走在哈尔滨的巷子里,寻找能教他吉他弹唱的老师。哈尔滨的人们喜欢谈论生活,尤其喜欢谈论遥不可及的事情,甚至是高于生活的形而上的问题。年少时的李健,常常蹲在松花江畔看人画画,观察那些手里捧着书若有所思的人们,他将那些人称为搞艺术的。1993年,李健参加了清华大学为文艺爱好者举办的冬令营,并以一首《说句心里话》获得了全国第一名,为高考加了50分,最终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在大学里,他用大量时间来写歌、学习基础乐理、曲式分析、艺术概论……那些炎炎夏日,男孩们就坐在操场上弹琴,对着夕阳喝酒,扬着一头长发对天空放肆高歌。其实,李健读的专业是电子工程系。在这之前,这个系出了一个高晓松。他觉得读书没意思,索性就在清华退学,去寻找诗和远方。李健不一样,他不会去做让理想撕裂现实的事情。读大三那年,他收到母亲从哈尔滨寄来的一封信:“你不要老想着当歌星之类的,那些都是梦,不现实。咱家人都是老百姓,你要学一门技术,毕业找个好工作,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挣钱。”大学毕业后,李健进入广电总局做工程师,打水接人,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朝九晚五的日子一眼便能看到头,毫无成就感。直到有天清华校友卢庚戌找到他,问他还想不想做音乐了。李健重重地点了点头,两人成立了乐队“水木年华”。2001年,水木年华发行首张专辑《一生有你》,曲风质朴清澈。“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这首歌在水木年华的演唱下,一切似乎回到了本真的青春时期。当年,他们横扫整个华语乐坛的颁奖典礼,并囊括了几乎全部年度最佳新人奖。可这样的日子,很快便走到了尽头。2002年夏天,水木年华刚结束一次商演,卢庚戌忽然开口说道:“你如果这样,老想着做你特别喜欢的音乐,那你干脆离开。”李健沉默许久,没有回应。几个小时后,眼看飞机就要落地,李健回答了卢庚戌:“我自愿退出水木年华。”人拥有梦想的时候,通常都是一厢情愿的。于自己如日中天时选择退出,这个决定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有点傻。可是李健心里很清楚,名和利并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他不想白白消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李健退出水木年华后的日子,不太好过。北京的冬天很冷,由于没钱,他租住在一间长年不见天日的黑屋子里。房间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需要自己生锅炉取暖。那段痛苦的回忆,是寒冷萧瑟的。比冬天更让他煎熬的是苦闷的处境。李健站在人声鼎沸的街头,看着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不断反思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活在这世上,算是个歌手吗?那段时间他有不少好的作品问世,却没有红起来。2005年,父亲患癌,李健捉襟见肘,凑了半天只能拿出来几万块钱。那一刻,他才意识到,有些时候钱是多么重要。他和姐姐去医院交费时,父亲感动得哭了:“孩子们懂事了,给孩子们添麻烦了。”这句话让本已难受的李健心如刀割,他转过身就泪如雨下。随后父亲的病情每况愈下,李健送父亲回哈尔滨。火车上,父亲已经很虚弱了,每次去洗手间都需要儿子搀扶或者背着他。有次,父亲在他的肩膀上轻轻地说了句:“原谅爸爸。”那一瞬间,李健强忍住了泪水。这几个字,至今在他的内心挥散不去。2006年父亲去世后,李健写了一首歌叫《父亲》,里面写道:“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宽厚,是我永远的惭愧。”后来李健重新录制了这首歌,在最后加了一句:我终于明白在你离去的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当谈起你的时候……离开水木年华的日子,李健沉寂了整整7年。同时期出道的庞龙,凭借一首《两只蝴蝶》火遍大江南北。朋友都劝他,让他多写点类似的歌曲,这样容易火。李健笑了笑,说自己不适合。尽管身边反对的声音很多,可李健仍不为市场失去自我,他始终相信“自我”的重要性:“老有人说,要倾听自己的声音。但是很多人心里是没有声音的,都是‘被活着’,‘被变化’……出现那么多新东西,如果既有的自己不够坚固,那么就很容易被摧毁掉。”这段漫长的静默期,他一直写着自己的歌。直到 2010年,王菲站在春晚的舞台上,唱了那首《传奇》。《传奇》火了,大家开始寻找歌曲背后的创作者李健,沉溺的日子终于就要过去了。经历了年少时水木年华的一夜成名和沉寂多年的淡然,李健以一首《传奇》再次迎来了鲜花和掌声的簇拥。突然被置于聚光灯下,他形容自己如同出土文物。面对大家说王菲没有原唱唱得好的说法时,李健说:“王菲唱的是天上的《传奇》,我唱的是人间的《传奇》。”不谄媚,也不过于自谦。一位优质的创作型歌手隐匿多年后,被众人所知。人们急迫地想要剖析当事人,曾经历过的心酸过往。可李健,总是让人失望:“那几年,我过得挺好的,生活水平放低了,但温饱无虞。也不存在所谓的沉寂,一直在发唱片。”之后的他被称作演艺圈中的“清华男神”,温润如玉,人文气息足。文化底蕴让他在流水线的音乐圈里,始终保持清流状态,那些歌是从他心里长出来的。多数时候,他只是静静地抱着一把吉他,低声吟唱。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舒适与惬意。李健的音乐里总有一种脆弱的力量感,暗藏了许多人心底的暗涌。它不愤怒,也一点都不激昂,最后一个字的唱腔总是向下滑,枯燥的生活和隐忍的浪漫,他同时承认。2015年,李健彻底红了。当湖南卫视第三次把《我是歌手》的邀请函,递到李健的手中时,或许是被其诚意打动,他终于没有再拒绝。李健首场选择的曲目是自己的原创歌曲《贝加尔湖畔》,依照赛制,作为补位歌手,他将最后一个出场。这首歌是李健去到伊尔库茨克的贝加尔湖畔后,有感而发创作的。在俄罗斯静思的日子早已远去,彼时在封闭的后台里,没人知道李健在想什么。舞台上的他温文尔雅,那是一贯的诗人吟唱,个性鲜明。唱到动情处,双眼紧闭。                       有人评价他是“火锅里的一碟清粥小菜”,之前多年的积累在这一段时间内喷涌而出。舞台之下,在决赛休息室里,他带了一本加缪的《异乡人》,认真阅读。有网友在温哥华机场偶遇到他,李健没有在低头看手机,而是在看书。有人问李健为什么要读这么多书,他说到:“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读书,曾经赋予他对于清贫生活的忍耐力,文学教会了他一切。面对称呼他音乐小众的人,李健则认为小众是说明自己没有足够好,如果足够好,一定是大众的。言辞之间,谦逊不已。读书时,清华大学一位老师的话,让他记在了心底:“一个人若能永远保持学生的状态,他的人生就不会枯竭”。也正因如此,李健一直让自己保持一个学生的心态。即便鲜花簇拥,李健仍不骄不躁。无论是在自己的低潮还是巅峰时期,他一直沉稳内敛,保证每个音乐作品的高质量输出。《传奇》从写作到流行中间足足隔了8年时间,这让李健相信好的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后被大众发现。2017年,李健在《歌手》舞台翻唱了《父亲写的散文诗》,听哭了许多人。“这是他的青春 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彼时,李健的父亲已经离开了整整十年。他后悔没有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好好拥抱一下。那代人对父亲都是敬而远之,在表达上存在着种种障碍。尤其在父子之间,但是有种心照不宣的情感,在彼此之间关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唱这首歌之前,李健给许飞打电话:“我可以唱吗?”许飞:“没问题。”李健:“我要给你版权费。”许飞:“健哥,用不着。”李健执意要给对方版权费:“你必须要,这是对你的尊重。”许飞当时感慨万分:“很多歌星都翻唱过这首歌,但只有李健老师跟我要授权。”在版权意识如此淡漠的今天,尊重原创,便是尊重音乐本身。他说:“原创歌手就指着这挣钱了,要不然怎么吃饭。”在众多歌者中,李健特别另类。他因《我是歌手》再度爆红,却没有接大量商演,而是飞去了国外,继续安心写歌,放弃很多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名和利的工作邀约。电视台出高价让他参加真人秀,他说:“对不起,我不适合。”大家常说李健难得,拒绝名利。李健却表示自己不是拒绝名利,只是不想让名利损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高晓松曾说:“我们身边的这一波人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只有李健还是当年那个李健。”面对“歌红人不红”的现状,李健很开心。在他看来,人可以为崇高理想而卑微地活着。多年以前,40岁对李健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年龄。如今,他已经不敢再怠慢时间了。他拒绝了所有没意义的社交,有一次媒体问他:朋友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李健回答:敬而远之。他从小到大的偶像是苏菲·玛索,有一次电影节,女神来了。一个圈内的朋友对他说:“我可以安排你跟她见面。”李健摇摇头:“不见了,我远远喜欢就够了。”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迎合、不粘腻。他喜欢可控的生活,喜欢隐藏在生活里,喜欢做旁观者。民谣歌手钟立风骑车到了李健家里,他看见一个干净明亮的院子,脱俗明亮。李健与妻子孟小蓓在门口相迎,郎才女貌。客厅里放满唱片与书籍,主人品味一目了然。这个小院和他给人们的感觉有点类似,并不光鲜,具备一种被藏起来的温柔感。“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首《传奇》背后的故事,便是李健与妻子孟小蓓相遇相爱的浪漫过往。1987年,李健家里来了一个小他五岁的女孩,明眸皓齿,长得像个洋娃娃。她看着他笑了,男孩害羞得脸红了。孟小蓓小时候那一年,李健10岁,孟小蓓5岁。再次相见已是七年后,在一位长辈的婚礼上。李健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那个女孩,两人在楼梯上目光交错,一见钟情。李健叫孟小蓓“小贝壳”,这一叫就是几十年。在李健落魄的那些年,小贝壳陪伴在他身边,与他一起对抗北京难熬的冬天。“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否则只是无意义的留白。”年轻时,我们都想一生穿着白衬衣,一生只爱一个人。可后来发现,我们都做不到。可是李健做到了。这些年,李健一直在不断地远离。远离浮华的圈子,远离“被要求成为偶像”的枷锁。李健的特别或许在于他的淡然,失过得过之后还是照常,太多人羡慕围观的档口,他是觉得有点嘈杂的。这个时代崇尚速度和更快的速度,每个人的愿望就如同春天的花朵,争先恐后地绽放。而好的故事,总是会被一次又一次轻易拿出来,讲述给大众听。乐此不疲地重复多次后,最终成为这个人身上的标签,甚至会取代这个人本身。一位记者问李健:“当冬天回到北京郊区的胡同,会不会想起当年的苦日子?”他果断地回了两个字:“不会。”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2199评论0点赞3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德云社的相声听到最后,观众往往都会喜欢上于谦,他早已经被公认为当今捧哏第一人。很多时候,人们会被郭德纲主动出击、节奏紧凑的笑料吸引。但散场后观众能记住的,往往还是于谦垫上的那几句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逗哏抛出来一个包袱,是我打开这个包袱,让观众看到里面有什么”。这是一种对语言节奏要求极高的技艺。下了台也是这样,他对生活的火候,掌握得炉火纯青。万事不如闲在心,一年总见月当空。于谦用一种极高的处世哲学,抚慰着观众、朋友、还有自己。因此就有了那句笑料:于谦,母仪天下。你身边总会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什么人都能搭上话,什么人都交朋友,为人处世圆润狡猾。中国人情社会里,这种人总会被人称赞:圆滑世故。仿佛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它代表着进入社会后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于谦却体现出另一种处世之道,并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他身上有一种老庄哲学里“清静无为”的道,又有世俗江湖里豪情万丈的气。名利场是是非圈,他却和什么人都能交朋友。监制电影《老师·好》时,张国立、吴京、杨立新、韩童生、田雨、何冰等老戏骨皆来捧场。在内心世界,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喜好:虫鱼鸟兽,文玩字画,喝酒抽烟,无所不精。对了他还是北京摇滚协会副会长,爱唱几句摇滚。2016年德云社二十周年庆典。浩荡的演出会场里,台下坐着冯小刚、张国立、吴京、汪峰、高晓松、沈腾、潘长江等各路明星。这是郭德纲、于谦和德云社的巅峰。当晚二人脸上的笑容,像炸开了一样。人群散去,热闹结束,于谦回到他位于大兴的“天精地华”动物园里,这是最让他心安的地方。看马吃草,给马洗澡,他舒服。2019年,于谦的发展再上高峰。他出现在各大喜剧综艺现场,赢得观众好评;监制、主演的电影《老师·好》拿下2.52亿票房。他却说:“我现在,要是让我到深山老林里住一个月,这是最幸福的。”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回过头来看,于谦的处世哲学,从童年就定下基调。1969年,于谦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是地质勘探高级员工,母亲是石油冶炼方面的专家。从出生开始,于谦就吃穿不愁。因为工作原因,父母常年在外,于谦被丢给姥姥抚养,同时照顾他的,还有5个小姨。他打小就在泛滥的宠爱中长大。童年于谦童年时,姥姥家挨着北京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这是于谦的天堂。他喜欢动物,蹲着看牛反刍,如何把吃进去的东西再倒出来吃一遍。养狗、遛鸟、钓鱼、摸虾……任何跟动物有关的事,他全都兴致勃勃。更重要的是,姨妈和姥姥的宠溺,并没有让他变得纨绔。长于胡同的他身上有种老北京人特有的温厚。唯一的不愉快,是爱的专制。三个女人一台戏,六个女人两台戏。每天在耳朵边“嗡嗡”,于谦受不了这个。为了不给姨妈们唠叨的机会,他时刻小心,将自己包裹起来。不犯错,不挨骂。这种谨慎也就铸就了他多年以后如鱼得水的自然。德云社频频有徒弟出走,舆论风波一浪高过一浪,但始终不挨着于谦。12岁,胡同里提笼遛鸟的小少爷,爱上了相声。那是1981年,相声如日中天的年代。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群星璀璨,侯耀文、马季、姜昆等新人辈出。于谦爱相声,13岁便考入相声学员班学习。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每日的贯口、练嗓不能少。别人学得痛苦,他自得其乐。15岁,脑力灵活的于谦,拜师石富宽。这是郭德纲师父侯耀文的搭档,国家一级演员、十大笑星之一。与当下公司制、学员制不同,相声是一门极其讲究出身、师门、规矩的艺术。师徒是终身制的,学生打小住师父家,每日吃喝全归师父管,如父亲一般。2016年郭德纲推出德云家谱时,历时4-5年,遍访各处好友,寻找相声每一派的渊源。于谦、侯耀文(郭德纲师父)、郭德纲学员班毕业,于谦先后在北京曲艺团、中铁文工团担任相声演员。这份体制内的工作,让他吃喝不愁。但很快,他发现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相声没落了。“打着灯笼找不到一个爱听相声的。”回过头来看,对于相声来说,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小于谦4岁的郭德纲,三进北京,每一次都没能找到活下去的路。郭德纲住的地方距离演出地点有30公里,一次错过回家的公交车,他不得不走回去。一路挣扎,回到家,脚底起一串水泡。那时躺在床上,他万念俱灰:“这时候要是咣当有一车祸,一了百了倒也幸福。”于谦没有经历过这种摧残。他形容那段时光是“失望”,而不是“痛苦”。他跟朋友四处钓鱼,到山里捉鸟。每个月演出极少,他也不去单位。工资因此被扣的一个月就剩一块二,他笑呵呵地拿钱走人。就这么一直在团里闲了11年,于谦怡然自得。日后成名,记者总是拿二人对比。郭德纲一路坎坷势必嫉恶如仇。而他自己,命里有的都是善待,谦和,“那些恶的、丑的,我真的没概念”。但临到结尾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郭德纲不是现在的性格,那就没有现在的德云社。于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相声的兴衰荣辱,跟我也没什么关系。”诚然,相声衰微的那段时间,于谦过得并不艰难。剧组的哥们儿介绍他去拍戏,于谦就这么半只脚踏进演艺圈。为此他还专门去电影学院报名导演班学习。那些年的电视剧里,总能出现于谦的影子。大火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他是傻头傻脑的片儿警。捧红徐峥的电视剧《李卫当官》,他是其中的知府。大红的电视剧《京华烟云》,他又带上小帽成了管家。《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在不同的故事里体会不同的人生,这是件好玩的事。也是在剧组,他遇到了自己一生挚爱的妻子。一直到2004年,于谦几乎都不相信靠说相声能挣钱了。他喜欢这个就让媳妇拿着DV,给自己录上几小段,全当乐呵。于谦和妻子2004年,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生,在饭局问马季:相声是不是败落了,是不是要完了?马季沉默良久说,好在还有一个郭德纲。那一年,是郭德纲正式搭档于谦说相声的第一年。台上二人使尽浑身解数,把观众重新拉回了相声剧场。台下老泪纵横,感慨生活不易。于谦遇见郭德纲,其实是在2000年。那时仍在相声剧团挂职的于谦,以为自己要跑一辈子龙套了。一次团里安排下乡演出,他遇到郭德纲。4年之后,于谦正式加入德云社,成为班主郭德纲的捧哏。那时谁也没想过要救中国相声,怎么才能活下去,吃上饭,才是当务之急。搭档于谦之前,郭德纲换过无数捧哏,要么是搭档老去,要么是不合胃口,一直到于谦,郭德纲知道这是自己上半辈子遇到最好的捧哏演员了。从那时起,二人在北京大栅栏的广德楼德云社,搭档说相声。每周两场,每场百十块钱,日子勉强过得去。当年年底,一个走进德云社的电台主持人,改变了德云社。他力邀郭德纲将相声录入电台,供给北京所有司机听。相声一经播出,德云社门前的售票处,排起长队。观众眼里,郭德纲机灵,于谦愚钝。一个张扬,一个稳重,郭德纲再大的能耐,飞出去于谦总能接得住。这对搭档开始红遍中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历经多年荣辱,郭德纲成了相声的代言人。伴随着郭德纲口中,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于谦的妻子王钢蛋,于谦的儿子郭小宝。这些段子将于谦推向前台。他是那个热爱“抽烟、喝酒、烫头”的于大妈,也是那个能攥着小拳拳唱“学猫叫”的老骚猫,还是每次唱歌部分,都唱崔健、黑豹乐队的摇滚老炮儿。2006年,德云社10周年的演出,是二人的巅峰时刻之一。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他们打出“带着被褥听相声”的口号,连续返场近25次,从当晚八点,一直说到凌晨3点,结束之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近半个小时。谢幕时,郭德纲双手作揖,满眼热泪,这里面包含着多年的委屈、成功的喜悦,掺杂着岁月隐忍之后的功成名就。与之相反,舞台上的于谦也落了泪。但他的内心里,更多是观众重新走回剧场的喜悦。舞台上,郭德纲借段子向于谦表了白:“我很希望我们白头到老。”二人这段关系不仅实现了自我成就,也挽救了中国相声。世人皆知郭德纲嫉恶如仇,但于谦能够看到郭德纲的本质。他说自己和郭德纲骨子里是一种人。温润善良。郭德纲喜静,几乎从不参与饭局,而于谦很多时候也能自得其乐。与郭德纲相处,彼此并不需要互相说太多,十几年里也从未有过争吵。君子之交,懂的人自然懂。2011年,北展剧场演出,于谦中午和朋友喝酒,一来二去不经劝喝得上吐下泻。被孟鹤堂拉到剧场时,灌了好多水才终于能说出话。上了台,于谦完全下意识捧哏,逼得郭德纲在台上使尽全身解数,甚至还给观众翻了筋斗。下了台被小辈们送回家,凌晨三点醒酒,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给郭德纲打电话道歉。而此后,他给自己定下演出前不喝酒的规矩。甚至于谦和郭德纲“互换人质”,彼此的儿子认对方做师父。回过头来看,德云社一路斗争,走到今天,其中几乎看不到于谦沾染是非的影子。2006年,德云社十周年如日中天,北京举办相声座谈会,联手倡议抵制三俗。散会后,有了姜昆李金斗郭德纲微笑握手的照片。郭德纲在博文中追忆:“走出会场,我犹豫了一下,回家怎么说呢?说参加会议去了?交代不下去呀。对,就说去洗头房了,这还体面点。”几个月后,郭德纲折腾出新作品《我要反三俗》。“你不要考虑他乐不乐,爱乐不乐,你的工作是教育人,损失十几亿观众算什么?你的位置站的很稳牢。”于谦站在不远处,就那么笑呵呵地看着郭德纲,从未在作品外说过一句不是。传统相声里捧哏要低调,不可过度张扬自己。德云社历经二十载风云坎坷,有人问于谦,为什么不问郭德纲要股份?他笑嘻嘻地反问:“凭什么要股份?我在这演出,挣一份钱挺好的。”而沉静下来,他也知道。一个相声班只有一个班主,但凡有二心,必定一塌糊涂。因此德云社有人出走、有人辱骂、有人造谣,他统统立身纷扰之外。2009年德云社封箱演出。曹云金、何云伟、刘云天、李菁悉数登台,郭德纲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到底给你们多少钱,你们才能不走?”轮到于谦,他赶紧说:“我可躲开这道题吧。”一年以后,师弟李菁,徒弟何云伟、刘云天、曹云金出走,外加陷入与北京电视台的纷争,德云社被迫停业整顿。但于谦仍旧对郭德纲充满信心,恢复营业后常拿这事砸挂。2019年,电影《老师·好》路演,到了沈阳站,有观众提问于谦,沈阳会开德云社吗?于谦拿起话筒,颇为严肃地说:“德云社的事不是我说了算。”女观众反问:“您都是皇后了,皇上还能不听皇后的?”于谦接茬开玩笑说:“我就陪皇上睡个觉。”没有态度,并不意味着于谦一味的隐忍。他承认自己内心也有愤青的东西,“看不惯的也很多,只不过我不说”。不说,是他的本色,不争是他的境界。德云社新人一个个急着出头,他像慈祥的父亲一样,看着他们。因此才有郭德纲那句话:“不争名,不夺利,好开玩笑,好交朋友。在他心中,玩比天大。”而到头来,他得到的远远比斗争得到的多。2019年郭德纲长子郭麒麟参加综艺,要求给父亲写封信。这个从小被于谦看着长大的孩子,意外将信写给师父于谦。前面插科打诨,师父睡觉打呼噜,吃饭永远吃不饱,一直是个老小孩。后面则笔锋一转,感慨于谦的为人。一句“此生得立于门之下,我之幸也。”看的于谦老泪纵横。于谦也回复了一封,言语中对少班主、自己徒弟,尽显尊敬与宠爱,分寸拿捏地恰到好处。2018年生日,郭德纲瞒着他送了两匹澳洲好马,于谦更是感慨:今生得一知己,足以。于谦写给郭麒麟的信不争名利背后,于谦有一套自己的活法。2009年开始,他在北京远郊租了个小院,开始养动物。他打小喜欢这个。最初17匹小矮马,他喜欢的不得了。年幼时大人们总问他,你长大愿意做什么。别的小孩都回答说科学家,他却说自己愿意当动物饲养员——这一度被父母认为没出息。长大有了精力,他一定要养一批。从17匹马,到后来繁殖的24匹,再到各式孔雀、猴子、狗……像个动物园一样。玩是于谦从小的习惯。人人以为他有钱才玩得尽兴,他却不这么看。“我就不相信有钱人都比我高兴!我最没钱的时候是我玩儿得最猖狂的时候。”“玩儿”是于谦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这么多年,他由衷感谢玩儿。他自称:“玩儿充实了我的生活,填补了我的空虚,使我不感孤独,远离寂寞,躲避了相声业界的消沉氛围,忘掉了事业的坎坷不顺,交到了朋友,学到了知识,认识了自然,体会了友情。”除了动物,于谦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喝酒对于谦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的江湖气,也是市井气。相声就是一门街头艺术。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漫谈东南西北、世道人心。特快乐,特得劲。很多人也曾劝他,酒桌上都是酒肉朋友,交不了心。于谦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酒肉朋友”特别重要,“烦闷、失意,有人陪着你开怀畅饮,这是一种福分。”没有那么多真正能指点你人生的“诤友”,“再说我也不指望他说一句话我受用半辈子”。一种入世的态度,反而让他交到了太多朋友。拍《缝纫机乐队》,他跟乔杉、韩童生喝酒到早上七点。乔杉日后说:“韩老师讲他们团的事,谦儿哥讲他们团的事,哎哟,热闹极了,听着他俩在那儿说有意思。”他的朋友不分贵贱,三教九流都有。吴京跟他喝酒用碗;摇滚乐老炮儿、黑豹乐队主唱栾树跟他喝醉好几回。喻恩泰、马未都、胡军等等等等。于谦、孙越、吴京喝酒演员胡军这样评价于谦:“能玩到一起,轻松,没负担,干净。”而栾树则说,跟于谦在一块自由、自在。“摇滚乐最核心的精神是4个字,「自由,自在」,其实相声也是,人在笑的时候,也是自由和自在,是共通的。”一次,导演张栾在洛杉矶拍戏,于谦也在。那时于谦已经发誓戒酒两个多月,张栾攒了个局,一堆人聚在唐人街中餐馆里。坐下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劝于谦喝酒。经纪人王海开始翻手机,翻着翻着,突然说:“今天我媳妇她那个三舅的什么什么去世了,这发朋友圈了。”结果于谦补了一句:“那咱们得吊唁吊唁,寄托一下哀思,不如喝杯酒吧。”不仅演艺圈的朋友喜欢于谦,连商界大佬,也对他另眼相待。2019年农道会,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邀请于谦搭档说相声,台下坐着马云等各行业大佬。柳传志拉着于谦,开起了马云的玩笑。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之后,柳传志对于谦说:“咱可不敢再编排马云了,再编排他,就是跟中国妇女届为敌。”2018年,一天于谦和许知远喝酒,许知远给于谦听了一首歌,词曲作者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早年间,北野武是一名日本相声演员,跟着他的搭档住在东京浅草区,一个穷人聚集地。他们买得起同样的衣服,却买不起一样的鞋,在只有两个人的剧场里,期盼着自己红的那天。北野武 左歌曲唱的也是那些年的事。功成名就后,再难找回曾经一起吃苦的兄弟。动人的歌词加上北野武沧桑的声音,于谦听得泪眼婆娑。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本是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的两个人”。2000年,于谦31岁,郭德纲27岁。那时于谦还在体制内说相声,剧团借调郭德纲来演出,二人凑起临时班子。没人爱听相声,领导带着一帮人下农村。早上六点,二人在团里集合,坐着团里的车去农村,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回去的路上,累到说不出话来。于谦常提起这段往事。开阔地中间,二人站在拖拉机车斗拼起来的舞台上,调侃往事,互相拆台。冬天冷,在大褂里裹上军大衣,仍旧冻得瑟瑟发抖。农民也不爱听相声,“宁愿泼粪种地去,也不听相声”。二人就那么傻站着。谁也想不到未来的样子。刚刚合作几次,于谦觉得和郭德纲志趣相投。临别时郭德纲说,我现在这边也不挣钱,你这边有基本工资。等挣钱了,我再来叫您。于谦回他一句“成”。几番风雨几番折磨,德云社红遍大江南北。2004年,郭德纲的德云社已经逐渐成规模,每个周有两场固定演出,郭德纲力邀于谦,一起正式搭档演出。他说这是老天爷赏饭,带给自己这么好的捧哏演员,估计下辈子也找不到了。风风雨雨二十年,二人守望互助,成就中国相声史上一段佳话。2013年,于谦将平时在手机里写下的十几万字,整理成了书,取名《玩儿》。书中记录的大多是他养虫鱼鸟兽,玩古玩字画的事。他爱这个。网友评价,这本书,“文笔幼稚,感情真挚”。但字里行间,于谦其实讲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大有《醉翁亭记》欧阳修的感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书写好,于谦拿给郭德纲,邀请他写个序。郭德纲提笔洋洋洒洒几百字,对于谦大加赞赏:“和于谦师哥相识十余载,合作极其愉快。台上水乳交融,台下互敬互重。抛开专业,谦哥在‘玩’之一字上堪称大家……豆棚瓜下,鸟舍马圈,谦哥常常一待就是一天。兴之所至,更邀上三五知己,凉啤酒,热烤串儿,谈天说地,大有狭义之风。”结尾他说,谦哥这辈子挺值,每天都开心……我支持于谦师哥,将玩儿进行到底!而这篇郭德纲写的序,名字叫做:他活得比我值!来源于最人物公众号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3841评论0点赞1转发
2020年12月16日
石窟艺术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以及审美情趣而今成为独特的旅游景点我们常听到“四大石窟”之称其实,除了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这四大石窟还有很多名气虽相对不大但一样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石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瑰丽的古代艺术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万多平方米泥质彩塑2400多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第96窟九层楼外景  来源:视觉中国敦煌莫高窟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涅槃窟—莫高窟第158窟(中唐)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南大像窟—莫高窟第130窟(盛唐)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第61窟也被称为“文殊堂”。洞窟的西壁绘有巨型的五台山图,长13.5米,高3.5米,被认为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它是以五台山的真实地理位置和现实生活为依据创作。其中,还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途径五台山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方圆250公里的地理形势。(敦煌研究院提供)第16-17号洞窟,又名藏经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道士在清理流沙时,偶然发现了这座隐室。据考证,藏经洞开凿于晚唐,这里所藏的经卷文书共计五万余卷,其中90%是宗教典籍,还有10%涉猎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医学、艺术、文学等方面。(敦煌研究院供图)中心塔柱窟—莫高窟第254窟(北魏)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莫高窟第45窟大势至菩萨(盛唐)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莫高窟窟区初冬景象  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莫高窟(人民画报 茹遂初摄)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佛教史迹画之张骞出使西域初唐(1978年)。(人民画报 茹遂初摄)为保障洞窟壁画和彩塑保存环境稳定,敦煌研究院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这是处于莫高窟第72窟前的环境监测设备,可以进行气象、空气质量和颗粒物监测。这些数据会实时显示在敦煌研究院的监测中心大屏。(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南麓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凿而成的皇家风范佛教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现存大小窟龛254个,造像51000余尊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一角云冈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大同云冈石窟景区一座洞窟内的石刻造像  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来源:新华网云冈石窟景区一座洞窟内的石刻佛像头部  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云冈石窟第5窟佛像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佛像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洞?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那是岁月更迭留下的痕迹,在漫长的时光里,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泥塑翻新及维修。在修补佛像时,工匠打孔把木桩嵌入佛像并固定,之后缠麻外覆泥塑彩绘,然而又过去很多年,泥皮脱落,木桩枯朽,终究只有这些孔洞留了下来。云冈石窟石刻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云冈石窟第10窟明窗莲花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云冈石窟一角   来源:新华网云冈石窟五华洞前石柱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云冈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历经400余年的大规模营造石窟全长1000米有佛洞1352个,佛龛785个造像约10万尊题记和碑刻6300余品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龙门石窟 高均海 摄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龙门石窟莲花洞   来源:河南学习平台龙门石窟   来源:中国政府网万佛洞   来源:河南学习平台游客在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2020年4月起,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推出“夜游龙门”活动,让游客在晚间领略石窟造像的别样风采。这是2020年6月8日拍摄的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夜景。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2020年6月8日,游客在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2020年6月8日,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保存大小窟龛221个雕塑造型优美、彩绘壁画独具特色崖阁建筑形式多样是中国石窟遗迹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麦积山石窟一景(2020年11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麦积山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这是2020年11月29日拍摄的麦积山石窟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这是2020年11月29日拍摄的麦积山石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麦积山石窟的泥塑(2020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这是2020年11月29日拍摄的麦积山石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麦积山石窟拍摄的彩绘壁画(2020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查看一尊已经发生倾斜的塑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2020年9月6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工作人员徐鹏在石窟内检查塑像倾角传感器。新华社记者 耿馨宁 摄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盛极于两宋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9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成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释迦涅槃圣迹图   来源:中国旅游报转轮经藏窟  来源:中国旅游报宝顶山石刻   来源:地理探索石刻大佛   来源:地理探索观音像   来源:地理探索人物像   来源:地理探索石刻下的游人   来源:地理探索牧牛图  来源:地理探索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张义镇灯山村开凿于岩壁上的天梯山石窟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学术界有着“石窟鼻祖”之称天梯山石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来源:视觉中国天梯山石窟13号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天梯山石窟13号窟   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天梯山石窟13号窟   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天梯山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北麓初创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北周和唐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也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也是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弥勒大佛    来源:住建部须弥山石窟风景名胜区    来源:住建部须弥山石窟    来源:住建部因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须弥山石窟壁画出现了地仗脱落、裂隙、颜料层粉化脱落、空鼓、壁画起甲等病害。宁夏须弥山石窟壁画百年后首次迎来抢救性修复,此次修复将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最大程度还原壁画的原始风貌。图为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因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须弥山石窟壁画出现了地仗脱落、裂隙、颜料层粉化脱落、空鼓、壁画起甲等病害。宁夏须弥山石窟壁画百年后首次迎来抢救性修复,此次修复将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最大程度还原壁画的原始风貌。图为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须弥山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现存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位于新疆拜城盆地南端雀儿塔格山北麓的木扎特河东岸断崖之上现遗存洞窟349个、壁画近10000平方米被视为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融合交汇的人类杰出文化遗产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来源:视觉中国游客在克孜尔石窟游玩  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2015年07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图为38号窟后室。守护石窟的鸠摩罗什雕像   来源:视觉中国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的永靖县边缘背靠积石山山崖,面对刘家峡水库因此,炳灵寺石窟也变成了一座“湖畔石窟”炳灵寺石窟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壁画艺术炳灵寺石窟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169窟的24个佛龛个个都是炳灵寺的精华所在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来源:视觉中国作者:陈万吉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来源:视觉中国来源:视觉中国炳灵寺石窟  来源:视觉中国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草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也是一座集寺庙、石窟建筑摩崖石刻造像、壁画、雕塑榜题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阿尔寨石窟共有65座石窟22座浮雕石塔等遗存其中保存完好的41座石窟中14座有壁画壁画绘有蒙古包、骑射、狩猎和丧葬习俗等场景阿尔寨石窟也因此被誉为“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对“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壁画和岩体进行全面保护,目前石窟本体加固工程基本完成。阿尔寨石窟西侧一角(2018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阿尔寨石窟的一座洞窟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阿尔寨石窟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阿尔寨石窟壁画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阿尔寨石窟壁画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对“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壁画和岩体进行全面保护,眼下石窟本体加固工程基本完成。阿尔寨石窟内的一处壁画(2018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万佛堂石窟是北魏石窟也是东北最大的石窟有大小16个石窟、430余尊造像分东区和西区万佛堂石窟景区外部景象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万佛堂石窟景区内部景象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游客在万佛堂石窟景区参观游览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万佛堂石窟景区内部景象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榆林窟与莫高窟并称为“姊妹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的榆林河峡谷中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2020年8月11日拍摄的榆林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这是2020年8月11日拍摄的榆林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这是2020年8月11日拍摄的榆林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这是2020年8月11日拍摄的榆林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这是2020年8月11日拍摄的榆林窟一景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230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0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