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注:“素食,谓食草木”。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东汉郑玄注:“草木之实为蔬食”。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再如“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荀子·王制》),强调取用动物应符合其生长节律。这些规定皆保护了动物资源的繁衍生息,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作为汉代施政精神的《盐铁论》指出,“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饲养一头猪的谷物是一个成年男性半个月的粮食,深刻揭示了畜养动物的成本可以养育更多人,动物食料的成本远高于植物食料。这种近乎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尽可能地避免了植物能量以动物能量的形式集中供给少数人,在古代中国保障了更多人免于饥馑而得以生存。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如北魏孝文帝“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唐文宗下《禁弋猎敕》“保兹怀生,下遂物性”,以至北宋前期在短短几十年中频发包括《禁采捕诏》《禁屠牛诏》《放鹰犬诏》等十道涉及动物保护的诏令。动物生态伦理的政治化,是古代中国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的哲学命题。深切地从动物生命身上直接体认这种思想,以恻隐之心同情动物,《孟子》最初表达了这种思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宋儒程颐否定了动物天生作为食物的观点:“一说天生禽兽,本为人食,此说不是。岂有人有蚁虱而生耶?”(《河南程氏外书》卷八)对动物痛苦的感同身受,明儒高攀龙曰:“一般皮肉,一般痛苦,物但不能言耳。不知其刀俎之间,何等苦恼”,并在家训中嘱咐,“供客勿多肴品,兼用素菜。切切为生命算计,稍可省者,便省之。省杀一命,于吾心有无限安处。”(《高子遗书》卷十)晚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鸟兽与人同本而至亲,“知识灵明,其去人盖不远矣,其知痛苦亦甚矣”,主张戒食动物,并预言未来世界一定是素食的社会。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只有默会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易传·系辞上》对这种相感相通的精神超越性作了最高肯定:“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大戴礼记》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动物(毛羽介鳞)和人同处于自然世界,麟凤龟龙等祥瑞动物(简称四灵)与圣人处于更高的神圣世界;平行的双层世界又有垂直的投射关系,四灵是动物之精,圣人是人之精。在哲学意义上,四灵象征从一般动物抽象出的超越的德性实体,圣人表示从人抽象出的超越的完善人格。《春秋繁露》还记叙了四灵出没的条件:为政者若爱惜、恩惠动物时,四灵便作为令人崇敬的祥瑞象征而出现;若残酷对待动物时,四灵便会隐退,并出现令人畏惧的自然灾难。在此意义上,敬畏四灵和爱惜动物不是对两种对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而是内外贯通的关怀:对动物的爱惜,就是对四灵的敬畏;怀敬畏之心去施行爱惜,以爱惜之举来表达敬畏。当代学者乔清举创见性地将祥瑞动物列入动物生态伦理的范畴,以四灵为例指出了“动物作为自然的神性标志的生态意义”。对中国思想有深切领悟的法国先贤史怀泽,曾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不过,“敬畏生命”落实到动物后是同情,与古代中国对祥瑞动物的敬畏之心是有区别的。换言之,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这不难理解,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而在古代中国,至上神“帝”早在周代既已取消,祥瑞动物作为“帝使”是德性的神圣象征。在此意义上,敬畏的真正对象不是四灵,而是为四灵所代表、为自然生命所承载的德性本身。现代学界的动物关怀思想,大致有“动物权利说”和“动物福利说”两种。动物权利说主张,动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应平等的考量而不应取用;动物福利说不反对取用动物,但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以古代中国对于动物的同情、爱惜和敬畏这三重伦理维度来观照,动物权利说的动机与同情之义相当,动物福利说的动机与爱惜之义相当。目前,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学,始终在不懈地致力于、也局限于这两种意义上的论述,而以敬畏之心对待动物的态度是不见的。敬畏是古代中国独有的动物关怀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9日 16版作者:王汐朋,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发布者:瑾年阅读2286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22日
 吃纯素会软弱无力﹑没有精神?不少人误以为纯素没有能量,会影响运动,不如来看看金牌得主们的真实分享。 01江旻憓  职业击剑运动员2019在哈瓦那女重世界杯,获得个人金牌,成为香港第一位在比赛中获得金牌的女子。2017年,江旻憓膝盖受伤,不慎弄伤了左膝十字韧带,这迫使她重新考虑饮食。江旻憓说:“受伤后我想改变,做一个新的人,我想恢复得更快,我不停地在谷歌上搜索吃什么食物来快速恢复。”她深入了解到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有助身体康复,而且能减少伤害动物,于是她选择了植物性食物,她决定避免吃任何动物制品,以帮助她的康复。 “我一星期便不用拐杖,一个月回复正常训练,三个月投入比赛,五个月更夺奖。”她伤后三个月后迅速复出,于2018年的女子重剑世界杯摘下铜牌。伤愈后迅速康复更获佳绩,她归功于纯素饮食。 “长辈常说以形补形,我觉得应该由身体告诉我们想吃什么,那段时间我极想吃菠萝、海苔、海带,是身体需要这些食物补充营养。”江旻憓加入Green Monday担任项目推广大使,致力推广素食。她希望将植物性饮食推广给其他运动员。“我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来证明这是可行的,这对我来说更有动力去努力地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并讲述我的故事,吃植物性饮食如何让我变得更好。” 江旻憓有着慈悲的内心,她说:“起码知道自己没有令小动物受伤害。”近年成绩: 布达佩斯世锦赛女重个人铜牌(2019)千叶亚锦赛女重团体铜牌(2019)巴塞罗那女重世界杯个人金牌(2019)哈瓦那女重世界杯个人金牌(2019)塔林女重世界杯个人银牌(2018)雅加达亚运会女重个人铜牌、团体铜牌(2018)曼谷亚锦赛女重个人金牌、团体银牌(2018)香港亚锦赛女重个人银牌、团体铜牌(2017)波哥大女重大奖赛个人银牌(2017) 02大卫·弗伯格  David Verburg 美国田径运动员,他曾代表美国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男子4×400米接力项目的金牌。大卫·弗伯格说,  我已经素食两年多了,是因为我做了很多拯救动物的工作,我喜欢动物,但我转过身来会去吃一只动物,所以我想,我应该改变这个。我开始阅读有关健康益处的文章,发现即使是作为一名运动员,吃素也是可行的。 我慢慢地开始了吃素,很少吃肉,六个月后,完全过渡到纯素主义,我发现我的精力增强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  我以水果冰沙开始我的一天,早餐会根据我一天的锻炼内容而有所不同。有时我会吃燕麦片、浆果以及咖啡,或者烤面包和一碗水果,我也会将烤土豆、牛油果、吐司一起吃。 运动后的零食,我通常会做杏仁纯素奶昔,加上花生酱、燕麦片和一勺可可粉,有时我会吃一些樱桃干或者坚果干。 最近,我午饭吃了很多豆腐,还有甘蓝色拉和红薯。每顿饭我喝两杯水,那样的话,如果我一整天都不喝其他水,我至少知道我喝了六杯。我不喜欢喝白开水,所以我在水里加入黄瓜、薄荷或葡萄。  午餐后,我通常会再进行一次锻炼,下午,我可能会做一些举重和俯卧撑,或者是小跑,只是为了整日保持活跃。  接下来,我会再添加另一种小吃,花生酱和香蕉吐司面包,或者其他一些可以使我在锻炼后获得高蛋白的食物,例如Trail Mix,是我自己制作的混合食品。现在我在尝试不同的食谱,我吃素之前做过一些食谱,现在把它们变成纯素的。我认识几个厨师朋友,按照他们的食谱去做,或者看YouTube视频,这些都能帮助我在厨房里发挥创意。我实际上很喜欢做饭,用原始食材烹饪菜肴,并从无到有地做点东西很有趣。 我是Impossible Burgers(纯素汉堡)的忠实拥护者,我喜欢对其进行调味并加入纯素奶酪。我也喜欢烤红薯和绿叶蔬菜,如甘蓝和卷心菜,我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我不是一个喜欢吃甜点的人,但有时如果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我会做纯素布朗尼,我让它们尽可能的健康,加入纯素蛋白粉。 如果我晚饭后想吃零食,我会吃自制的爆米花和一碗水果,或者饼干和鹰嘴豆。我尽量不在晚上8点后吃食物,因为会扰乱我的睡眠周期。  在比赛前我不会吃很多东西,有时候我会带花生酱和苹果,能帮我补充能量,而且不会使胃感到沉重。  比赛结束后我喜欢烧烤,有时去烧烤素肉(由面筋制成的纯素食替代品),牡蛎蘑菇或烧烤薯条,我喜欢吃薯条、烤豆,一些野炊时的食物。03路易斯·汉密尔顿  Lewis Hamilton呼吁2000万粉丝,在比赛历史性胜利之后开始吃素。 这位素食主义运动员,拥有与传奇赛车手迈克尔·舒马赫,一样多的世界冠军头衔。  2020年11月,素食赛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在伊斯坦布尔赢得土耳其大奖赛后,获得了第7个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冠军,追平了德国传奇车手迈克尔·舒马赫此前保持的纪录,目前被认为是这项运动最成功的车手。 汉密尔顿在2017年成为素食主义者,此后他利用自己的平台,来宣传环保、动物福利。包括不懈地呼吁他的追随者改为素食主义,抛弃皮革、抵制为娱乐而剥削动物。 2020年11月,在这场历史性的胜利之后,汉密尔顿与他的2000万粉丝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猪正走向屠宰场,它们明显惊慌失措、气喘吁吁。 汉密尔顿在视频中写道:“为了让你继续吃肉,正在动物身上发生恐怖不人道的事件。如果我们能放下我们的欲望,带着一些同情心,我们可以通过不吃肉,来帮助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吃动物肉的人与这件事是同谋。请不要视而不见,请不要忽视它,开始吃素吧。“汉密尔顿称赞纯素饮食,缓解了他的英国斗牛犬Roscoe的多重健康状况问题。他在社交媒体上告诉粉丝们,正在将爱犬转变成素食主义者,这似乎让它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是Roscoe,我养了它八年了……它一直都吃普通的狗粮,带有肉的食物。它的呼吸一直不好,这意味着它永远走不远,关节也会受伤,它也有皮肤过敏。三个月前,我决定让它改用纯素饮食,这改变了它的生活,它现在没有任何呼吸问题,也不像以前那样发热,它喜欢跑步,也没有过敏问题,它又像只小狗了!” 汉密尔顿很喜欢汉堡包,当他从肉类转向纯素饮食时,发现很难找到一种美味纯素汉堡,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在F1赛季的世界巡演中,他说,“我在香港找到了一种纯素汉堡,现在我每天都在吃。” 尽管起初的纯素过渡,对他的味蕾来说是个挑战,但他说,“纯素饮食是我可以做出的最佳决定之一。”“我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感觉到了最好的状态。”“我整年的精力都很强壮,从身体上看,我现在迈出了一大步,这就是我改变纯素饮食后的成就。” 汉密尔顿每次就餐前都在祈祷,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 “每次我吃饭时,我都会祈祷,无论是几秒钟、一分钟,都要抽出点时间。当他们在和我说话时,我说,'对不起,请等一秒钟',这样就挤出时间祈祷一下。”我们以虔诚的心, 一起祈祷蔬食世界降临, 善待彼此、善待地球、善待万物。- END -文章来源于生活艺术家VegLucy ,作者Veglucy
发布者:瑾年阅读228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22日
养生,是从古到今的永恒话题。中国五千年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先贤为了延年益寿而在养生这个课题上做了大量实践,这些实践记载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如今,社会各界养生方法林林总总,却成效不一。常有人问我,究竟怎样的养生方法才是有效的? 在我看来,养生方法的原则是差不多的,人人都能说上一二三。但就具体的个人来说,由于个人所处的时空、点位不一样,个人的修为、工作环境、工作经历、身体素质、生活方式、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同,加上遗传因素的差异,故养生方法及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养生一定要全面认识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运动、饮食、思维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以适应身体内自组织系统(自排异、自修复、自再生)的运行需求。01人生病,先反省 我认为人的健康取决于四个方面:也就是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及精神状态。人之所以会生病,跟这几个方面有关系,这就需要靠人自身的关注与坚持。所以一旦生病,必须从这几个方面找自身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要反省自己,只要是生病,一定是自己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好造成的。比如有人得了胃病,追究他的生活方式,一定会发现他在饮食上有不良的习惯,如喜食甜黏荤腥、生冷辛辣之品,有酗酒、暴饮暴食习性。所以,如果说“疾病是对人的一种惩罚”,其实一点都不为过。我常说,除非急症,一般情况下,生病了不要急着去找医生,而是应该关门谢客、自我反省。对此,有些朋友不理解。我说,父母给了你好身体,这几十年你都不好好管理,而是带着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一直用不正确的方式生活,结果导致生病,在我看来,这样就是对自己、对父母的一种“犯罪”。要健康,要养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改正错误,坚持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祛除病因,让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所以说,健康的体质需要平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我个人而言,我总结了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养生方法。我很少生病,工作几十年,除了到医院开过几次伤湿止痛膏和保济丸以出差备用外,基本不去医院,所用的公费医疗费加起来总共也就不到100元。2008年9月,我曾因重大车祸造成意外伤害,车祸导致我从头到脚多处开放性损伤,多处内脏破裂,两个膝盖粉碎性骨折,手、肩、肋及小腿骨多处骨折等,出现三无一大(无呼吸、无血压、无心跳、瞳孔放大),生命垂危。可是,经过医生抢救,同时通过我自己坚定的生存信念,以及我本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大约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星期,我就回单位了,边上班边养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人的生命力是与自己的信念和平时的养生有根本关系的。 02很多病是吃出来的  古人说“病从口入”。现代人可能会理解为卫生问题,认为是将外界不干净的东西吃进去了,其实这种理解很片面。“病从口入”的真正含义是,人类的很多疾病其实是吃了一些不该吃的东西造成的。我认为,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比较适合吃蔬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拿动物和人的消化系统构造比较就能找到原因。肉食动物的牙齿、胃、肠道及消化液与人类是大不一样的。肉食动物如老虎、狮子,因为运动量大,需要进食大量脂肪、蛋白质,以保证能量充足。这些肉食动物的肠道一般短而粗,食物残渣很快就排出体外,不会残留在体内。而人类的肠道很长,有7米左右,其中小肠就有5~6米。肉类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很长,吸收得较多,加上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运动量也不大,于是很多食物成分就在身体里储存起来,也就有各种有害物质储存在体内。久而久之,各种疾病就找上门来了。对于非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来说,以无污染的素食为主是有益健康的。素食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排出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废物。我本人30多年以素食为主,自我感觉身体轻松舒畅,长期超负荷工作也基本不生病。03物做起大小便重于泰山  我们的身体是需要关注并关爱的,每个器官每个细胞都有“人权”,主人都应该尊重它的意见。我常跟人说,人应该多一些“注内忘外”,少一些“注外忘内”。比如,我很早就提出要关注并关爱自己的大小便,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低级趣味。而这个低级趣味是在我们幼小的时候,父母天天关注并努力在做的事。在我们还是婴儿,不会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父母就是通过观察孩子的大小便来推测孩子的身体状况的。“要想长生,五脏当清。”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对大小便的重要性作了阐述。身体的一切自然反应皆有原因,我们人类希望拥有健康,就必须重视这些反应。我们每天摄入食物和排泄形成负反馈。吃得越多,排泄越不通畅。现代人久坐少动,消耗不多,而摄入太多,因此有便秘症状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严重的便秘患者用了各种办法都无法通便,异常痛苦。大便长期停留在肠道里,肠道吸收各种有毒物质进入血液,然后循环至全身,这样不生病才怪!那么该如何治疗便秘呢?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供大家参考:每天菜市场将关门的时候,去买一些有虫洞的大白菜(有虫洞说明农药残留少),将菜叶、菜梗洗净后用豆浆机榨碎煮熟,每天喝2次,每次喝500毫升左右。这个通便方法有人会觉得好笑,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很管用的方法,因为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它们是天然无毒的抗癌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大白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通便排毒效果非常好。03起病由心生,病从心治  《黄帝内经》记载:病由心生,心主神明。心就像战场上的主帅,心出了问题,整个军队也就涣散了。现代人常常想多了,心也就乱了,心乱了,机体各方面功能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人就容易生病。“想多了”,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想多了”跟心乱还不是一个概念。想得多,不仅心乱了,还会走进负面情绪里,很长时间出不来。打个比方,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我们把手指伸进去,感觉到烫,然后手缩回来,这里有两个神经传导指令:一个是感觉到烫的感应传导,一个是缩回来的指挥命令传导。如果这个时候你正好为某事苦思冥想,手被烫了才知道,这就是心乱了顾不上身体的表现。“病由心生”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如何稳定情绪、安定心神是养生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想多了”也会引发失眠,几天几夜睡不着。失眠对人的身体有很严重的不良影响,因为机体细胞是靠耗氧来工作的,而失眠加上苦思冥想,耗氧量非常大,机体就会因供氧不足而致功能下降。伍子胥一夜白了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缺氧使人体细胞快速消亡,头皮缺氧、干涸,从而引起白发。我们常说的气滞血瘀,也是与这种影响有关的。气滞血瘀也与情绪有关系。三年前,有一位女士因为长期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问题找我咨询。我建议她回家反省自己,写“检讨书”。通过“检讨书”,我们能看出患者的病因、病史、症状等,便于做出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该女士送了两次“检讨书”没有过关。到了第三次,她送来近万字的“检讨书”,我一看就笑了……因为她在“检讨书”里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病史,其中包括一些家庭隐私:15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她亲眼目睹母亲和那个女人的吵闹。由于对方身强体壮,她和母亲都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她气愤至极又无处发泄。而那一年,她刚来例假,从那以后例假就不规律了……从中医角度看,“妇人之疾,情志为纲”。这个患者是因为过去的经历导致情志郁结,气滞而血瘀,由此我判断该患者是典型的“病由心生”。所以建议治疗的关键要理气,再适当活血化瘀。女士按照我的建议,经过治疗调养后渐渐好转了。其实很多时候,药物对于患者起到的是一个心理暗示的作用,而如果能找到真正的病因,从心入手治疗,打开患者的心结,帮助患者治疗好心理上的疾病,患者生理上的症状也就逐渐消除了。要保持心不乱,就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一个控制情绪的方法:“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要做深呼吸,再深呼吸,然后把要想说的话,想要做的事,延后三十秒,再延后三十秒……或者,今天不说也不做,放到明天再说再做,放到后天再说再做……这样情绪不就在冷静中慢慢控制住了吗?”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用此方法试试。养生的主人是自己,世界上有形物体中最复杂的系统是人体,大自然造化出如此精妙的人脑,人类应该也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养生与健康问题。当然,养生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中华民族的先贤们认为,养生必须遵循天地人相应的法则。而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主客观相合,要根据个体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的不同,思想观念的差异,所受的各种干扰因素的强弱,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地调整与身体健康相关联的一切因素,使精气神充沛而平和,则养生得法矣,健康可期也!文章来源|本能系统医学论,摘自《我的健康我做主》,作者:秦兆虎,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曾任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巡视员。现为全军某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浙江省华夏健康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
发布者:瑾年阅读252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22日
古都开封,人杰地灵。从古至今就有尊崇文教的优良传统。本世纪初,城西北隅升起一颗耀眼的明星,这就是以弘扬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为己任,十年熠熠生辉的民办公益教育机构——开封敦复书院!不忘初心·立志创学敦复书院的创始人王英杰原本是开封铁路车务段的一名普通机关工作人员,他出生在河南郏县一个崇信厚德多福,见贤思齐的平民家庭。父母的耳濡目染让王英杰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善事要猛办”、“好事不留名”的家训。养成了忠贞守信、乐善好施的习惯。1996年,王英杰从开封火车站内退。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海经商,攒下第一桶金。和别的经商人不同的是,当他发家致富的时候他并没有去享受生活。几十年来,无论在何方,也无论是在顺境或是逆境,只要看到他人有难,就伸手帮助。开封城西有条梁苑路,坑坑洼洼已经多年,手头上宽裕后,他就出巨资修了条平坦的公路;缝纫机厂家属院和西康苑积水成坑,一下大雨院子里成了污水坑。他看到以后,就请专业队修建了排水工程;汶川和雅安先后发生地震,他闻讯就领着家人捐了数万元。常年资助困难学生、孤寡老人而去倾其所有办学兴教。人们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原来他有个心愿“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回报社会的初心。兴学育人·团队形成一次偶然的机会  ,王英杰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邀请,说南京要举办传统文化学习班,希望他去听听。那是他第一次听说“传统文化学习班”之类的字眼,便没有太当回事,恰巧生意上又脱不开身,便让夫人李秀亭去了。夫人仅听了半天课,就电话说讲得太好了、真好、非常好。因家里穷,李秀亭小学没毕业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平时对读书学习从不感兴趣,一堂课能让她赞不绝口连说几个好,一下子就触动了王英杰, 便在学习班即将结束时, 日夜兼程地赶过去听了最后一天课, 也是他平生第一次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听得他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次听课学习更加触动他的心灵,“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回开封的路上他便和妻子决定也要开办传统文化学习班。自此,王英杰毅然放弃经商、放弃家族企业,走上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之路。2008年8月敦复堂开讲了,教学内容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教人明理至善,启真厚德。两年后,敦复堂更名敦复书院。河南省孔子学会会长王笑南亲自为书院挂牌。王英杰一家十年来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如今书院教学设施齐全,礼堂、教室、宿舍一样不缺,可容纳七百人听课,两百人住宿,两百人就餐。这里包学习、有体贴,有关怀,可不收一分钱。启德向善,美名远播。如沐春风·政府关怀在时代前行的步伐里,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中,敦复书院始终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12年7月,开封市文明办依托敦复书院办好道德讲堂的通知。敦复书院成为了开封道德讲堂总堂。经文明办协调,先后从各个单位派来5位精干老师协助道德讲堂工作。老师不怕辛苦,精心策划每一次的道德讲堂总堂课程,从讲课到后期整理做的是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春华秋实·社会支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王英杰的事迹先后被开封市、河南省等多家媒体报道。王英杰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家庭、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敦复书院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非公企业5星级党支部”、书院的义工团队被评为“十佳爱心团队”、2018年敦复书院被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6年12月12日,敦复书院王英杰院长作为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在北京京西宾馆接受表彰团市委、市妇联、市委防范办、开封大学等数十家单位在敦复书院成立德育教育基地。厚德载物·砥砺奋进开封市金明区敦复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公益办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教学活动。截止目前,敦复书院已成功开办道德讲堂课程200余期、幸福人生讲座(4天一期)89期、全民学习文化餐厅课程176课时、中小学生“德行好少年”30余场、儿童国学夏令营12期。据统计,已有40万余人次来到书院参加学习。如今慕名而来学习人员在不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文明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十年来共计开设九大版块的学习内容:一、开封道德讲堂总堂活动:2012年,开封市文明办依托敦复书院开展道德讲堂的活动,在敦复书院挂牌成立“开封道德讲堂总堂”,截至2018年11月开封道德讲堂总堂周四固定课程已为全市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道德模范宣讲、专家讲座等活动208场。二、全民学习文化餐厅活动:2017年11月,敦复书院在市中心开办全民学习文化餐厅,学员们来到全民学习文化餐厅不仅聆听到精彩的传统文化课程,还能免费地品尝到美味的健康素食,2018年3月,为了更好的为广大参加全民学习文化活动的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全民学习文化餐厅移至敦复书院继续开办,更舒适的学习与就餐环境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三、幸福人生讲座:敦复书院建院1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每期为期四天的“幸福人生讲座”传统文化学习班89期,先后有周口二高、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禹亳铁路发展有限公司、河南中维集团、鲁山县人民医院、商丘市五院、商丘市中医院等单位进行国学教育的培训。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敦复书院先后应邀到沈阳、石家庄、郑州、周口、焦作、洛阳、孟州等地开展传统文化讲座、职业道德培训近400场。五、儿童国学经典班:敦复书院每周五至周日下午的6点至7点30分,面向全市免费开展儿童经典,现已开设《论语》、《孝经》、《弟子规》、《大学》、《常礼举要》等课程,深受家长和孩子的热爱。六、青少年德行好少年活动: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活动开展,敦复书院已为全市多所中小学进行专题的“德行好少年”感恩教育活动。七、儿童国学夏令营活动:敦复书院每年暑假面向社会开展两期国学夏令营活动,每期时间为7天,孩子和家长共同参加夏令营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学习。八、敦复书院师资培训班: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书院面向社会招收18至25岁的热爱传统文化,立志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的学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国学经典教育,目前已成功举办师资班6期。九、书画研究会:中国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书法绘画是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敦复书院组建敦复书院书画研究会,使敦复书院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也是发扬祖国书法 ,绘画国粹艺术的举搭之一。让开封这座书法名城书画活动更加繁荣,给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一个学习、提高交流的平台。让文艺更好的为广大人民服务。继往开来·规划设想经过十年风雨洗礼,敦复书院这块育人之地更加闪光。远眺前方,希望与雄心同在,书院正在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落实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敦复无悔,弘扬正气,忠孝传家,薪火相传”。全国道德模范朱清章、95岁高龄的国学教授颜景松、省市级道德模范,先进代表助力敦复书院,在改革开封40年之际以从容的姿态迈向未来,准备创造新的辉煌。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265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18日
圆滚滚的“身躯”软糯Q弹的表皮,加上甜甜的馅料再裹上一层椰蓉糯米糍的滋味可算得上美妙不过这道美味的甜点总免不了耗时耗力小编收集了多种做法只要照做就可以吃到又甜又Q的糯米糍了!懒人版糯米糍 -材 料-汤圆、椰蓉-做 法-1、锅中清水烧开,放入汤圆;2、煮到汤圆浮起即可关火,捞出在凉白开中过凉,30秒左右捞出控水;3、裹上椰蓉,装盘即可食用。除了椰蓉,外皮还可以裹黑芝麻裹黄豆粉裹核桃酥碎裹花生碎想裹什么都是随心所欲的事儿裹饼干屑都没关系,你爱吃就行裹好稍微冰一下味道更赞哦想吃什么馅儿的糯米糍就买什么馅儿的汤圆简单随意,尽情发挥紫薯糯米糍-材 料-水磨糯米粉150g,紫薯粉8g糖粉50g,豆沙馅110g,椰蓉15g-步 骤-1、将椰蓉和豆沙馅之外的所有材料混合均匀。2、盖上保鲜膜,放入蒸锅蒸20分钟。3、具体情况不同,可能蒸的时间有长短,蒸熟的糯米面团,应当具有充分的弹性和光泽。在蒸制的过程中,如果不清楚糯米是否熟透,可以开盖进行观察。4、将糯米面团分割搓圆,我分了11个出来,每个刚好30g。5、把糯米球撑开至扁平,将豆沙馅包入,然后收口。6、沾上椰蓉即可!南宋·状元糍-材 料-南瓜200克,糯米粉200克椰蓉20克,糖25克-步 骤-1、南瓜洗干净切片上锅蒸熟2、趁热加入糖搅拌均匀并用匙子压成泥3、加入糯米粉搅拌均匀;揉成团4、分成二十克一个的剂子揉成圆5、蒸十分钟6、出炉后趁热在放有椰蓉的盘中滚一下让糯米团沾上椰蓉蔓越莓糍粑-材 料-糯米250克,黄豆80克蔓越莓干50克-步 骤-1、糯米洗净,放进电饭煲里,加入高于米面一个指节的水量,不要太多水2、糯米用电饭煲煮成糯米饭3、在煮糯米的过程中,黄豆放进平底锅炒香炒熟4、炒香的黄豆用料理机搅拌成黄豆粉5、煮熟的糯米饭用擀面杖碾压成糯米团6、取出一块糯米团,包入几颗蔓越莓干,在黄豆粉上面滚一下,表面沾上黄豆粉,这样不黏手7、沾上黄豆粉的糍粑可以搓圆些,也可以直接品尝8、蔓越莓味道真好,放了蔓越莓的糍粑,不用加红糖汁了。红糖糍粑-材 料-糯米粉150g,温水125g红糖120g,植物油适量-步 骤-1、糯米粉加入温水揉成团。2、将糯米团分割成25g一个,搓成圆球。3、将片红糖用适量开水融化备用,这里的开水是配方之外的。4、锅内加入适量油,将糯米球煎至金黄。5、再加入红糖水,熬煮几分钟即可。6、软糯香甜的红糖糍粑就做好了。抹茶红豆沙糯米糍-材 料-糯米粉120g,抹茶粉5g糖粉60g,橄榄油5g粘米粉30g,红豆沙适量椰蓉、椰汁适量-步 骤-1、各种粉混合过筛,倒入椰汁;搅拌均匀,我怕抹茶粉结块,又过了一次筛;容器上覆盖保鲜膜,入蒸锅中大火蒸开转中火蒸25分钟2、取出,揉面垫上晾至不烫手3、取一小块面团揉匀,擀开,包入红豆沙,捏紧口4、搓圆,在盛有椰蓉的盘子里滚一圈,让糯米团沾满椰蓉后放入纸托中,完成芒果糯米糍-材 料-糯米粉200g,玉米淀粉50g细砂糖60g,芒果1个蒸熟的糯米粉100g,椰汁适量-步 骤-1、糯米粉,砂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加入椰汁搅拌均匀2、上锅蒸15-20分钟3、蒸好的糯米团放凉,取一小块儿4、包入芒果,搓成球5、包好的面团在熟的糯米粉里滚一下6、搓成球,放入冰箱冷藏一下再食用口感更好瓜仁糍粑-材 料-糯米400克,瓜子仁300克红糖100克,水100克-步 骤-1、将糯米用温水泡4小时,控干水分后隔水蒸30分钟并捣成蓉。红糖则与水慢火煮成红糖浆备用。 2、把1的糯米蓉压成厚片,然后切长方条。3、将2四面裹上瓜子仁,然后用温油炸成金黄色。4、食用时淋上红糖浆即可。芝麻馅蒸麻糍-材 料-糯米块2个(180克),黑芝馅60克枸杞数粒(也可以换成糖桂花或省略)-步 骤-1、取合适的小碗,把洗净的糯米块放入。2、旁边围上黑芝麻馅。上面点缀枸杞。3、盖上盖子,不然水蒸汽会进入,蒸出来就水水的了。4、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中火蒸30分钟,一碗香甜软糯的黑洋酥糯米块就蒸好了。双色流心糯米糍-材 料-紫薯泥200克,红薯泥200克糯米粉160克,黑芝麻60克面包糠适量,白糖适量-步 骤-1、将红薯和紫薯去皮,放入蒸锅中蒸熟。2、将熟芝麻和白糖捣碎。3、取出蒸熟的紫薯和红薯,分别碾碎。装入两个碗中。4、红薯和紫薯分别加入糯米粉和水,揉成两个面团。5、将两个不同颜色的面团搓成长条形,切成小块。6、两个颜色的小块各取一块,揉成一个圆球,将中间按压下,形成凹槽,填入适量的芝麻再搓圆。7、取一口锅,烧开适量的水,然后将搓好的圆球入锅。中大火煮5分钟至浮起捞出,然后等沥去多余水分后裹上一层面包糠。8、好吃的双色流心糯米糍就完成啦。麻糍-材 料-糯米1杯(1杯=240ml)蘸料:熟黑芝麻粉半杯熟黄豆面2汤匙,糖粉1-2汤匙-步 骤-1、糯米洗净,提前浸泡一夜2、碗内留刚好没过糯米的水量,上锅蒸30分钟至米粒透明3、取出后趁热舂糯米(我用的擀面杖)4、舂得越细腻越好。动作最好快一点,否则就凉了5、舂好的糯米浆装入一个比较牢固的保鲜袋中袋子的一角用剪刀开一个口,手上抹少许凉开水防粘,挤出糯米团子6、蘸料混合均匀,将团子挤入蘸料碗里面滚一圈即可,趁热食用来源:素食
发布者:瑾年阅读1710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07日
AngieP.小帕 | 导演小帕(Angie P)是香港本地演员、导演、专栏作家及编剧,在她在30岁时候患上了子宫内膜癌。但是,她的抗癌经历很神奇,她开始转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从爱吃油炸、肉食,到坚持8年以纯素饮食,不化疗不做手术,最后癌症痊愈!大小素 | 监制、制片人由四名纯素女孩发起的《彼岸24-Beyond 24》是一部以“零”预算拍摄而成的素食公益记录片,试图让人们知道,不要过分看轻自己的能耐。24位素食志愿者灿烂的笑容,他们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岁半,平均年龄22岁。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陌生人在同一天相遇,讲述自己与素食的故事。《彼岸24-Beyond 24》希望通过凝聚这群可爱的人,向更多人传递素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通过吃素,你也可以为这个地球带来一点点平静却不平凡的能量。吃素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它代表着我们的一个向往,代表着我们一个小小的梦想,也代表着我们内心对世界的爱!实际上这就是通过一种行为来表达内心的坚定,作为跟外界连接的通道,由此产生一种力量来帮助我们。多一个好的念头就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往好的方向更进一步。谈到吃素,我们知道素食有很多的好处:除了素食成分对身体的利益,还有对精神的利益,通过吃素我们可以与外在产生一种链接、创造一个感情传递的通道。而且通过吃素,我们会少获得一些负面能量。吃素不是目的,吃素只是用一个方法,来连接一颗心,来传达我们的信息。吃素是为了让我们的心产生变化。所以功德是从心中产生的,爱是从心中产生的,美是从心中产生的,离开了心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只要能够多一点吃素的念头,在那个念头上我们就多了一个好的念头。来源:素食
发布者:瑾年阅读412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05日
1、怨气: 闺中怨妇,乳腺病生危害:老生气的人身体易长“包包块块”生怨气时,气散不出去使人体内分泌紊乱,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不平衡,很可能导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甚至引发乳腺癌。长期处于生气和情绪低落状态,让女性易患乳腺疾病,男性则易患肝疾病。顺气法:(常按“膻中”心情好)女性生气时可以按压“膻中穴”化解怨气。“膻中,喜乐出焉,主宰人的情绪,多按能使人心情好。”2、闷气: 常生闷气,气坏子宫危害:“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怒伤肝,愤怒使人肝气不疏。人体经络经过子宫,经常生闷气的女性,气往下压,积在子宫,容易引起子宫疾病,例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等。顺气法:(按腋窝,拍手臂,解心结)喜欢生闷气的人,无论男女都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方法来化解闷气。晚上睡觉之前,用右手大拇指按压“极泉穴”(腋窝),并拨动腋窝里能摸到的每一根筋。同时,伸开放平左手,掌心朝上,用右手手掌自腋窝一直往手指方向拍打左手臂。这是人体经络中的“心包经”所在,按极泉穴和拍打“心包经”能打散人体的闷气。左右手交替做,每个做10次左右,这样能有效顺气。3、怒气:(怒发冲冠,男人易秃顶)危害:发怒怀饮食,起居,寒暑,湿热都是人体生病的根源。性格急躁的人容易爆发怒气。发怒时,肝气往上冲,怒发冲冠,使人头顶发热,头发跟肝有关,容易导致脱发。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秃顶。顺气法:(三次深呼吸减弱愤怒)试按太冲穴,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骨与第二脚趾骨的交汇处行间,凹陷下去的地方。这个穴位能化解肝气,化解怒气。生气时,一直按此穴可让怒气慢慢从脚趾流走。4、赌气:(窝囊气不散,易得胃溃疡)危害:赌气的结果,往往最受伤的是自己,“有些人气量小,经常赌气,但碍于形象,有气无处发,生着一肚子窝囊气,对身体伤害很大。”顺气法:(吃四种食物顺顺气)食物可以调节情绪,经常生气的人要多吃以下四种食物:一:是含铁食物,因为人体缺铁,血气不足,人会急躁,易怒。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菠菜等都可多吃。二:是含钙食物,钙能抑制脑神经兴奋,调节情绪不安。芝麻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含维生素食物中毒,特别是含维生素B6的食物,能调节头痛,情绪不安等。玉米饼,麦片,苹果,番茄等食物都可多吃。四:是疏肝理气食物,如玫瑰花茶,莲藕等。5、闲气:(无端生气,惹来脑溢血)危害:“闲气”就是为无关紧要的事情生气。生气10分钟耗掉的热量相当于跑3000米。然而,跑步时,心跳是慢慢加快,血压是慢慢升高的。但生气时,心跳和血压是瞬间加快升高,对老年人来说,是很很危险的,因为老人的血管硬,很容易造成中风和脑溢血。顺气法:(每天大笑三分钟)大笑3分钟,笑可以缓解疲劳,减少压力,帮助肺脏扩张;忘却烦恼5分钟,告诉自己“人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放下烦恼会感觉无比轻松,生气不超过2分钟,要记住惹你生气的人,不要气他,原谅别人也就是原谅自己。- END -
发布者:红尘炼心阅读439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1年01月03日
                                  本栏目是大公健康《国医》,最近您的朋友圈是不是也悄悄流行起了素食的话题,朋友们有没有跃跃欲试想要加入素食的行列。当然我们现在很多素食的相关知识都是来自西方的营养学,那么中国传统的中医对于素食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香港注册中医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李宇铭博士,来给我们讲一讲中医和素食的相关话题。☉ 大公健康:李博士我知道您自己已经吃素十余年了,现在是香港素食会的主席,您可以给我们讲一下全球素食的一些大概的情况,当然我们着重想了解的是香港,还有台湾,以及我们内地的一些情况。☉ 李宇铭:全世界素食都(已经)变成一种很潮流的文化,比如说西方的国家,美国跟英国,现在有一些调查发现,大概已经有10%的人是吃素的,这个比例在最近十年来攀升的非常高,非常快。欧美的国家,很多地方都非常推崇素食,我知道在德国那边开的都是一些全素食的超市,超市里面只卖素食的东西,非常厉害。印度是一个素食的大国,它里面大概有50%-60%的人是吃素的,可能加起来可能有五六亿的人吃素。假如说我们比较靠近的,在亚洲地区,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台湾,台湾吃素的人口也有10%以上,我们经常说台湾是一个素食天堂。而中国大陆好像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严谨的统计,据说有5000万的人口吃素,现在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其实香港素食的人还不是很多,据我们这么多年统计,大概有3%左右的人口,不过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由于现在推广,一种叫做弹性素食的做法,就是一星期里面某一天是吃素的,比如说星期一吃素,这种文化推广起来了,可以说现在弹性素食的人口非常多,大概有一些调查,起码12%的人,就坚持每星期总有一两天吃素的。☉大公健康:您作为一个中医师,(从中医的观点出发)对素食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李宇铭:我首先是中医师比较支持素食的,但其实应该这样说,中医也没有反对人不可以吃肉,总体来说,吃素,素食方面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比较好一点。从我个人的体会还有我对中医传统文化的研究来看,我觉得首先中医师植根于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是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可能我们现在在大城市里面很多人都开始比较喜欢吃肉,这个主要是受了西方的文化影响。就好像我们在香港,香港有一些调查统计显示,香港是世界上吃肉消费最多的一个地区,比那些欧美国家还要厉害,这主要是受了西方文化影响。但是在传统中国人里面,古代的大部分人主要吃素为主,他们通常都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够有机会吃肉,并且自从唐代以后,因为受了佛的思想影响以后,中国大部分人都是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从我自己对于中医的研究角度来看,尤其是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里面,它基本上是非常推崇素食的。它里面就说有四大类的食物应该要吃,包括叫谷肉果菜,五谷杂粮、肉、水果、蔬菜,从这四大类里面,我们可能看到肉类最多只是占1/4,不是很多。从整个《黄帝内经》里面的铺排,它里面就谈到了很多吃肉带来身体健康的影响,里面就说一些疾病跟吃肉有关。比如说,身体突然晕倒,或者是身体非常虚弱,或者是身体半身不遂,半边身子酷掉,另外一些病叫做哮咳,有一些病叫气喘,气力哮喘这些病。那些病的记载,其实跟我们现在的文明病非常相近,我们说那些三高病,血压高,高血糖,或者是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那些的文明病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已经有,那时候那些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膏粱厚味”,主要是跟两方面有关,一个是吃太多的肉类,另一方面是吃细粮太多。那时候就说那些叫富贵人的病,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有现在那种文明病了,可能那时候患文明病的人不太多。不过从我们现在人来说,其实我们现在人的饮食,每一个人都很像一个皇帝的饮食方式,所以我们现在得的那种病情,在古代的时候,2000多年前已经有,那时已经很清楚,是吃肉太多,或吃精细的饮食太多所导致的。反过来,假如说素食类的食物,那些刚才说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在《黄帝内经》里面几乎没有说太多这方面的病,就是说你吃那些东西很多都没有大问题,所以我可以这样说,中医是比较支持吃素的饮食方式。☉ 大公健康:现在又有很多,特别是老人家还比较遵循,说吃什么补什么。扭了脚,人家就觉得炖个猪蹄就好的比较快,您觉得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宇铭:就是以形补形,以脏补脏这个说法。其实我分两个角度去说,这个说法以形补形,这个主要是民间的一个说法,在中医上不是这样理解的。因为,这种以形补形,特别是用动物的一些部分补身体,比如说吃猪肝就补人的肝,吃猪脚就补人的脚,那种肉类补身体的想法主要是民间的一些想法。在中医里面,在古代基本上不太提倡这种说法。从另外一种角度,中医本身有这种以形补形,但是那种说法不是单纯局限在肉类,它是讲,植物类上面有这种讲法。中药里面,可以用到那些植物的花或者是叶的部分,那些东西在植物比较表面的地方,比较高的地方就可以找到药性,找到身体比较表面的地方,我们就说那些节点。比如说,植物的根部在植物的下面,所以它就可以进入到身体里面比较低的地方,通常我们说一些补肝肾的药物,它都是植物的根部,我们吃一些植物的根部的食物,胡萝卜,或者是芋头、山药,中医说那都是相对偏于补的东西。所以的确在素食里面,有这种以形补形的说法,只不过这个说法不是单纯指肉类,我想在民间的人有这种以形补形的说法,同时间也是因为他们过去的生活比较少吃肉,他们就很珍爱吃肉的机会,说这里面的东西比较特别补。实际上很多过去的人,就完全以素食的生活方式来过活,身体都很健康的。☉ 大公健康:他们还是因为物资和经济的状况,对肉类的滋补功能可能有所夸大。那么您刚才也提到,吃肉会导致一些比如说您说的富贵病,三高等等这样的一些疾病。但是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素,也会导致血管硬化,不知道这个您是怎么看的?☉ 李宇铭:其实这类的研究我听过很多,都是对素食批评的研究,除了批评血管硬化,其实很多病都会说,首先有一个观点我必须指出来,这一类的研究,过去主要都是研究那些患病的素食者,因为很多人选择吃素,都是因为自己身体健康不好,他就想要变得健康更加好,所以那些病人变成吃素了,他本身身体有病,所以研究出来有这样结果很正常。另外有一类说法,大家特别讲的导致血管硬化,有一个道理,他认为,因为肉类里面特别含有一种叫维生素B12,那种是能够帮助血管硬化的一种维生素。所以在素食里面就可能要缺乏这个东西,所以有一些人就容易患这种病。但是,这个说法我其实是比较质疑的,因为我也看过不少的研究,有一些研究就发现,吃素的人就更加容易不得这些病,就是现代文明病,长期吃素的人通常都没有得这个病,所以这些研究其实本身有一个很矛盾的说法。我也看过另外一个研究,就是说,素食者是不是真的缺乏维生素B12。有一些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吃素的人身体里面B12的营养,总的是比非素食吃肉的人更多一些,为什么这样?因为吃素的人更加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就经常吃那些食物里面特别含有这方面营养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在于饮食方式,因为就算是吃肉,也不代表你那个饮食方式一定健康,吃素也不一定代表你不健康。所以怎么能够吃素,吃的对,吃的足够营养,吃的均衡,这个才是一个更加重要关键的问题。☉ 大公健康:李博士就跟我们聊一聊,如果加入素食行列,从中医方面看怎么吃素,才会对我们身体比较好?☉ 李宇铭:首先说,我们要懂得怎么均衡的吃素。首先通常说有几大类食物要吃,一般在《黄帝内经》里面说的四大类食物,谷肉果菜,把肉变成豆类,因为豆类其实也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五谷杂粮,豆类,水果、蔬菜,这四大类食物都吃,身体就应该已经有足够的营养。中医有一个观点叫做“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三个说法是我们选择食物的时候特别注意的。比如说因时,就是要按照不同的四季不同的当季食物,选择当季的食物来吃,因为当季的食物对身体比较好。比如夏天吃西瓜,冬天就不要吃西瓜,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吃橘子,吃梨子。另外一个是因地制宜,看当地出产的食物。尽量是当地出产,因为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就少吃一些外来的食物。比如说空运在外国,美国、英国来得食物就少吃一些。第三就是因人制宜,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比如中医寒热虚实,身体比较寒的人可能就不太能吃一些寒凉的食物,所以还是要按自己身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食物。这方面怎么做,首先可能(的话)找到一些比较好的中医师咨询一下,自己的体制怎么样。假如不一定找到中医师,就自己尝一尝吧。因为自己尝的食物,觉得那个食物好吃,那就应该对身体对你比较好,吃下去身体不舒服的,那应该都是不太好的。所以“三因制宜”也是一种基本方式。☉ 大公健康: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直觉是在健康食物的范围之内。☉ 李宇铭:是。还有一些其他角度,按比较自然的方式选择食物,比如我们吃食物的时候尽量吃整全(不加工)的食物,尽量少加工。比如我们说吃细粮,精细的饮食不太好。尽量吃粗粮,什么叫粗粮,比如说吃米饭,假如我们说吃白米饭,那就不是糙米,糙米是那个米,它含有一个外面的壳,还有一个胚芽,那个比较粗糙的,吃米吃糙米比较好。假如是经过加工的白米,再把白米再磨成粉,变成米粉,要做成面条,做成糕点,那就变成细粮了。所以吃食物尽量吃整全的,吃粗粮是对身体最好的。吃的时候有一些所谓细节的小技巧,比如我们吃的时候的状态。吃的时候应该安静的吃,应该要享受食物,应该要在嘴里面慢慢咬它,吃的时候一口一口的感觉到口里的味道。又比如说,吃的时候内心要平静,开心的吃。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吃食物,有情绪的时候不吃,因为人的情绪状态影响消化吸收。☉ 大公健康:现在有很多的素食餐厅,有很多做出来的,比如说用豆腐做出牛肉的味道,它都是以这个方法来吸引消费者的,中医所谓的斋口不斋心,你觉得这样一个情况,跟素食本来的意义有没有一些区别?☉ 李宇铭:通常这种餐厅做仿荤菜,或者是叫这些菜为素肉。我有几个看法,首先这种所谓斋口不斋心,这是广东话那边说的,这种思想是中国文化里面特有的对素食的批评。其实在西方文化里面没有的,因为在中国人里面为什么这么说,是觉得你吃素,你应该是内心清静,对肉类没有欲望。但是,为什么你吃那个东西?他就觉得你内心真的很想吃肉,是对素食者的一种批评。实际上在外国人,他们推广的叫素食主义,他们是没有这个想法,他们就觉得素肉没问题。因为他本身的思想是吃素为了健康,为了保护动物,他就觉得我享受肉的口感,我也是没有杀生没有杀害动物,所以他就没问题的。而这种想法,在中国人上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菜式出来,是为了方便一些人,尤其是他可能本身吃肉,(因某些特殊原因)可能要吃素,有一些替代品,就能够让他慢慢过渡吃素了。或者是有一些人,刚开始吃素,他心里面却还想吃一些肉的,就找一些代替品,让他容易(从食肉到食素)过渡。☉ 大公健康:我们想进入素食的队伍,循序渐进的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引领我们吗?☉ 李宇铭:我已经吃素了十几年了,心里面真的对肉类没什么欲望了,完全不存在斋口不斋心的说法。假如通常要刚刚尝试变成一个素食者,通常我们都说要进入一个修行的过程,慢慢逐渐的转变,这个转变首先从一些不健康的肉类慢慢戒掉开始。先戒红肉,后来就戒白肉,后来就连那些海鲜类的食物都不吃。假如这几类都不吃,基本上就叫吃素了。☉ 大公健康:其实我个人还蛮好奇的,鸡蛋属于荤吗?☉ 李宇铭:鸡蛋属于荤,就看你对素食的定义,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信佛的人就觉得,鸡蛋可以吃,因为他没有杀生。其实,作为一个严格的素食者就不相同了,我大概四年了,都没有吃鸡蛋跟牛奶了。因为一方面,我觉得这些东西,对健康其实都没有很大好处,它可能有一些好处,但里面的坏处更多。☉ 大公健康:那蛋白质从何而来?因为我们知道植物再怎么(营养)也不能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如何解决蛋白质的缺失?☉ 李宇铭: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个低蛋白的饮食习惯,高蛋白是现在西方提倡的一种饮食方式,这种饮食方式是导致我们现在这么多文明病的一个原因。所以现在要提倡低蛋白饮食,相对来说不是非常低,就是不要那么高。其实一个人,一天需要蛋白质不需要很多,尤其是动物蛋白跟植物蛋白差异还是很大的,吃植物蛋白就算吃太多,也会有问题。比如说,吃豆类,豆类的食物里面含蛋白质比较多,但是在传统,在《黄帝内经》里面也有这样说,吃豆类的食品不应该吃太多,适量即可。我想吃鸡蛋跟吃牛奶,在我们传统的中国饮食方式来说,基本上都没有吃这个东西。唐代有一个很伟大的医家,叫做孙思邈,当时我们叫一个大医,他就说鸡蛋这个东西,是非要大病要疾的时候用这个东西,它就把鸡蛋当作药物来用的。实际在传统的中医学,有一本经典叫《伤寒论》,它确实把鸡蛋当作药品。现在我们人差不多每天都吃鸡蛋,可是我们的中医经常会反问一个问题,你是不是真的有病?我们以前的人是有病才吃鸡蛋的,没有病天天吃这个东西,那就会太过补了。☉ 大公健康:也就是说鸡蛋在古代都属于补品?☉ 李宇铭:对,鸡蛋跟牛奶都是一种补益的东西,就是真的生病的时候才吃。假如补的太过,对身体也会有问题的。鸡蛋跟牛奶在中医来说都是养阴的东西,当你经常吃下去,脾胃的阴气就比较多,反过来,它就会伤害脾胃的阳气。当脾胃的阳气受伤的时候,身体就容易消化吸收的能力就下降了,之后就容易整体出现问题。比如说有一些现在的敏感病情,比如说哮喘病,或者是敏感症,或者是肠胃病。很多人就是,假如他把鸡蛋和牛奶戒掉以后,身体就自然能够恢复健康,就是吃那个东西太多导致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本身就不存在不吃鸡蛋牛奶就不足蛋白质的问题。反而我们现在是吃蛋白质太多,怎么能够戒掉那种依赖性,才是我们现在主要关注的问题。素食为何属「情志养生」?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但是它的益处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对肠胃、营养有帮助,而是一种情志养生,属于精神调养、神补的高级养生方法。首先,素食的这个素字,强调的就是朴素,就是简单自然的生活模式。饮食如何才能够简单啊?四个字:知足常乐。吃最简单的食物,最便宜而容易找到的食物,在食物链最低级的食物,最保护地球环境的食物,最不用杀生的食物,最不用烹调而又好吃的食物,这种简单的想法,就是一种素。素本身就是白色的意思,也指洁净,素食一方面是指食物本身是简单洁净的,而更重要的是,素食吃下去人体之后,也让人体洁净、内心清净。素食是相对于荤食。属于荤的食物,除了是肉类以外,更包括了五辛,即葱蒜韭菜之类,为何这些属于植物的东西也叫荤菜?所谓五辛令人烦,就是说吃了葱蒜这些食物,会让人烦恼不断,所以这些属于荤。从这个角度来看,素食的定义不在于是否植物,而是在于食物是否让人烦、心不静。素食所强调的是心,吃素能够不烦、使心静,那么素食显然是一种情志养生了。这个素食是调养情志的益处,对非素食者来说是很难体会的。我吃素10多年了,到后来才逐渐感受得到这个益处,是一开始所没有想过的。我可以用一个比喻,就好像你上了一辆充满塑料气味的旅游车上,一开始觉得不适应,但是过一会就习惯了,不觉得它的存在。实际上,我们大部份凡夫俗子,头脑天天充满思虑,杂念自己跳出来控制不住,可是我们都没有察觉这些念头,随波逐流的跟着杂念走。吃素之后,由于没有了荤的烦,内心逐渐变得平静,于是就容易察觉自己的杂念了。这就是为甚么素食者对食物的味觉比较灵敏,例如我现在吃了葱蒜韭菜以后就会觉得人很烦躁、睡不好,但是以前不是吃素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感觉;别以为酒是植物做的就是素食,现在只是喝一点点啤酒,人就会觉得焦躁不安,这是以前没有的。这就是人内心洁净了,素食帮助人能够清心,心无杂念,那就容易察觉自己在杂念里头,察觉到问题所在,才能够跳出问题、解决问题。吃素的人能够做到我行我素,顺心而行,不拘束于世俗的看法,而独行己路又不害怕。不是这样嘛,素食者在现代的社会中还是占少数,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坚持吃素,就知道他们具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抵抗诱惑、舆论等外在的影响。这就是逆流而上,不随波逐流了,假如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杂念,内心完全能够收到控制,那样也必然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达致心想事成,想甚么就做甚么的表里合一状态,能够如此顺心而行,不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嘛?吃素并非理性的决定?选择吃素的人,多会认为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吃素有着各种理由:宗教、环保、健康、动物保护、慈悲等等,其实,吃素总是一个感性的决定。应该更客观一点讲,大部分决定都是感性的。心理学或者消费者行为学上有一句话,叫「Every decision is emotional」,人们决定选择购买一样东西,大都是凭感觉来决定的;人们选择伴侣,好感肯定比分析重要;面试决定聘用人材,听他说话、看他履历还是次要,从他肢体语言、声线,以及履历上的整体感觉,才是决定性的原因。选择吃素,肯定是感性先行。各种支持素食的原因,在理性主义者来看,总是可以找到反对、继续吃肉的理由。例如吃素可以不杀生,但理性的人总会说:「吃植物也有生命啊!你为何这么残忍?」吃素可以减少碳排放,减少动物排放温室气体,保护环境,但是也有人说:「吃肉可以减少动物繁衍啊!吃素也减少了植物,那么也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啊!」当然,理性是否等于思考正确、能够符合逻辑事实,那就另说了。就算是吃肉,也从不是一种「理性选择」。更准确的讲,吃肉从来不是一种「选择」,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出生就给人强迫吃肉,没多少人是真正自己「选择」吃肉的。除非你身处一个素食社会,吃肉会受到社会歧视,但你仍然坚持吃肉,那样才叫做「选择」。不少人喜欢吃肉,从来不是因为健康等理性原因,而只是一种习惯。吃素可以有理性的原因支撑,但从来也是以感性为根本原因。例如对健康有帮助,这不是纸上谈兵的,看到某些研究报告、学者讲座的理性介绍,而是你尝试过,自己健康感觉到变化,才会坚持下去。曾有一位朋友选择吃素,有一次家中的沟渠堵塞了,他拿工具「通渠弹弓」去清除淤塞,拉出来之后发觉里面肮脏非常,他却突然顿悟,吃肉多年之后,身体内的血管也是这种状态!体悟到吃素对身体的重要影响。很多人未能吃素,原因正是自己未能够「感受」得到素食的乐趣、意义。例如慈悲心,如果从未亲身杀过一头动物、从未见过猪牛被屠宰的情景,你就感受不到素食「不杀生」的意义。当自己能够亲身感觉得到,各种吃素的意义,就能够「放下屠刀,立地吃素」!图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发布者:Summer阅读3721评论0点赞1转发
2021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