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第11天,票房早已突破23亿。七个单元,七场故事。《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有笑有泪,但无外乎一个大团圆主题。但,唯有《相遇》,是个悲伤的结局。纵然公交相遇,而后分离。纵然成家立业,然而眼前人不是心上人。归根结底,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防科技人员,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依然一言不发。正如画外音所说:“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天鹅君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致敬所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01作家吴敏写过一篇关于季羡林的文章。她在文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学,一个男生手提肩扛,携带了很多包东西,偌大燕园让他找不到北。正在此时,他看到了一位不起眼的老大爷。男生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大爷,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会儿。”说完男生就自己报到去了。老大爷就一直在那老老实实地守着。9月初的北京,天气还是很热,一位学生见老大爷满头大汗,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大爷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许久之后,这位男生才赶了回来。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男生惊讶地发现: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大爷,竟然是学校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02你知道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是谁吗?她就是上海市原副市长谢丽娟。1985年至1996年期间,谢丽娟任职上海副市长,此后转任上海政协副主席。已经年过80的她,出门不是不可以坐专车,出门也不是不可以打车,但她就是喜欢坐公交、地铁。没人让座?她觉得没关系,“我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而已。”有人让座她也不坐,“我身子骨还行,站站没什么。”低调行事,朴素自然,这就是老派知识分子的作风,也是所有官员学习的榜样。03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李俊贤。“两弹一星”造好后如果没有推进剂,等于造了汽车没有汽油,李俊贤就是研究这个推进剂的。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用的就是李俊贤团队研制的偏二甲肼。李俊贤今年已经91岁,但他仍然每天拎着白布袋步行上班。2018年6月,李俊贤把一生积攒的300万元全捐了出来,设立了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04高铁二等座上,一位满头白发、脚穿旧皮鞋的老人,很专注地修改着图纸。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先林。你知道刘先林有多牛吗?他拿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他研究的“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成为航测规范中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上面那把椅子,刘先林已经坐了40多年,磨成这样了,他还舍不得丢。上面这个滑盖手机,他已经用了十几年,烂成这样了,他还舍不得丢。他是没有钱吗?并不是。他有钱,只是不惜钱。“国家科研经费比较紧张,申请经费审核又很慢,我就把自己的钱投进去了。”刘先林还在好几所大学兼职授课,每所大学给的报酬都不菲,但他都把报酬留在了各个学校,用作奖励优秀的学生和老师。05你知道这个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课,衣着非常陈旧的老头是谁吗?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领域泰斗李小文。李小文有多牛?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说:“李小文是全球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很多人这样评价李小文:“如果没有他,中国遥感卫星事业将要推迟很多年。”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却极其低调,学生们回忆说:“每次见到李老师,他都穿着旧旧的衣裤,脚上都是一双布鞋。”就因为这一身“标配”,他好多次被门卫挡在了外面,门卫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呢!李小文没有什么欲求,生活极其清淡,他把自己的钱和李嘉诚基金会奖励的钱,都捐给了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06这位老人就不说了,现在大家都认识他。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的研究成果没什么了不起,只是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吃饱了饭而已。这么牛气的一个人,在生活中就是一“农民”。他现在已经90岁了,但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下田。主持人王志问:你这衣服多少钱?袁隆平:35块。王志:真的还是假的?袁隆平:真的。还有一件比这个漂亮一点,也是35块,海南岛买的。07这个人是谁?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对,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但在1986年8月之前,中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两弹能够研发成功,邓稼先在其中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邓稼先32次亲历现场,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可见其作用有多关键。两弹爆炸成功后,举国上下欢欣鼓舞。要是换了有些人,肯定就炫耀上了:“你知道吗,这原子弹就是我研发的。”“要不是我,这氢弹能研发出来吗?”但邓稼先一声都没有吭,连父母都不知道他搞了“两弹”。直到1986年他去世后,《人民日报》等报纸刊发了文章《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身边的亲朋好友才知道:“没想到稼先干出了这么大的事迹。”08这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现在很多人应该都认识他,他就是中国“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但在2017年9月他去世之前,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叫出他的名字。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建议,“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当时听了很激动:“我也想建一个!”他放弃国外300倍高薪,深入贵州大山23年,没有任何节假日,偷偷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天眼”。这个“中国天眼”有多牛?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高10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凭一己之力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但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却在生前对家人说:“我特别不希望被人记住。”他的遗言是: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092014年,导演尔冬升在微博爆料:“2008年汶川地震后,古天乐竟然悄悄捐钱,在内地修建了60多所学校。”这一爆料,把中国第一狗仔卓伟惊到了。他赶紧跑去调查,一调查,果然个个属实。于是卓伟发文感叹说:“古天乐是娱乐圈最虚伪的明星,因为他捐了那么多学校,我竟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他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可见其有多‘虚伪’。”2008年8月,古仔成立了古天乐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的工作就是捐建学校,解决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难问题。当很多明星在微博上、慈善晚宴上,大秀捐了几十万、一百万时,古天乐却偷偷地在修教学楼。深圳卫视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仅仅三年间,古天乐就捐了2500万。但他从来没在微博上提过一个字,也没有在微博上晒过一张照片。每次记者想问古仔捐建学校的情况时,他就会甩出四个字:“不作回应。”10光看这张照片,我不说出他的名字,大部分人可能都不认识他。他是一个亿万富翁,却也被称为是中国最低调的人。他无论住多高级的酒店,都用自己带的肥皂。他没有私家车,每天坐地铁上班。他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他外出吃饭,他从不喝饮料,只要一杯清水。他生活简朴,每月开支只有三千。但就是这么一个“吝啬”的人,却把大部分财产捐献了出去,在内地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和幼儿园、1800间乡间学校图书室。这位老人,叫田家炳。11这一位老人叫韦思浩,知道他的人就更加少了。他就是一个捡垃圾的老人,每天捡完垃圾,他就会洗干净手,然后坐在杭州一家图书馆里看书。他天天捡垃圾,是很缺钱吗?他的女儿说:“爸爸退休前是中学一级教师,退休后每个月可领5000多元退休金,是不需要捡垃圾过日子的,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出去捡垃圾。”2015年12月,韦思浩去世后,女儿在整理他遗物时,才终于知道了他捡垃圾的秘密,“我发现了很多捐资助学的信件。”12▲ 任正非在机场排队打车▲ 任正非在公司排队打饭在所有大企业家里面,我觉得最低调的人是任正非。中国有四个顶级圈子。第一个是“华夏同学会”。成员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永好、王健林等人。同学会一年聚会两次,每次活动由一个同学承办。第二个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是马云,成员包括柳传志、王石、马蔚华、郭广昌、李书福等人。这是一个活动频繁的圈子,企业家们经常聚在一起“疯一把”。第三个是“江南会”。由冯根生、郭广昌、沈国军、鲁伟鼎、宋卫平、丁磊、陈天桥、马云等八位浙商发起。第四个是“泰山会”。会长柳传志,理事长段永基。由中国具有相当影响力企业老总组成,每年只发展1家会员单位。中国商界大佬,几乎都加入了这四个圈子,只有一个人例外——任正非。可见任正非有多低调。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都乐于参加活动、颁奖领奖、培训讲学,但任正非一点不感兴趣。2004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要颁奖给任正非。任正非知道后,立马派了一位高层去央视公关,坚决把自己撤了下来。“不做企业明星,只做明星企业。”这是任正非的做事理念。13还有很多很多低调的人,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我为什么想写这个稿子呢?就是想致敬所有为中国崛起而默默奉献的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每一个行业每一条战线,其实都有很多低调内敛、默默奉献的人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傻,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傻,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花似锦。在短短70年里,中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强大和崛起?既是因为有伟大领袖、著名典型的引领,更是因为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平凡英雄,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致敬所有为新中国崛起默默奉献的人,致敬所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致敬所有默默奉献的你和他。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阅读17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4月15日
文章:京博国学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一、有眼不识泰山从前有位外地的读书人,走到泰山山脚下,望着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声念道:“秦川”。一位农夫听到了,赶紧向他纠正说:“先生,这儿是泰山。”读书人回头瞧瞧农夫,再往山头上瞧瞧,便说:“明明写的是秦川嘛!”两人互不相让,于是打赌到附近找位老师来裁判。老师看看农夫,又看看盛气凌人的外地读书人,慢条斯理地说:“是秦川!”读书人乐坏了,得意洋洋的拿着钱走了。这农夫楞住了,问老师:“我虽没读什么书,咱泰山人,什么时候变成秦川人了啊?”“老乡!没关系!就这二十钱,让他一辈子不识泰山。你看是谁赢谁输啊?”那位读书人因为离泰山太近,仰视“泰山”二字的下面笔画被遮住了,但是经过这曲折变化的结果,却使人无不警醒,原来一个人气势太盛不够谦虚,就会像那读书人一样,不明不白的被蒙蔽真理,而一辈子永远不识泰山。《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第十五卦,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在《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大吉。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怀一颗敬畏之心,这份敬畏是源自于敬重。“谦者,德之柄也。”因为谦虚才能执德,骄傲则必失德。谦卦教导人谦虚,唯有谦虚才能受到尊崇,而光明其德。人的德行越高,心量也会越来越大,人也就越来越高贵。如果处处只是看到对方缺点,那只会自找烦恼,就像那位高傲的读书人,永远不识泰山。相反如果能处处容忍谦让,只看别人身上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谦卑一些再谦卑一些,这样不管做人还是做事,则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自己更容易成功。二、天地一指 万物一马在老子看来,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从而水往低处流,最终汇流成江。而一个人是否能在社会中相处得更得人心,就在于他是否能如江海这般甘于居下。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要瞧不起身边的小人物,小人物也能给你很大的助益。战国四君子中,具有爱才之心的信陵君——魏无忌最富闻名。有一天,他过城门时,看到一个手捧兵书的老门吏。信陵君急忙下马,亲自走到老者面前,施了个礼,恭敬问道:“先生何故苦读兵书,不与他人饮茶闲聊?”老门吏抬头看了信陵君一眼,不卑不亢答道:“老朽虽年事已高,但心有报国之志!”信陵君甚是佩服,并以礼相别。第二天,信陵君得知,原来这个老门吏是个智谋了得的隐士高人,心中大喜,于是专程再次拜访他,请求助信陵君一臂之力。殊知,他遭到了拒绝。信陵君决定亲自上门邀请。为此,他特地大摆酒席,宴请宾客。等客人全部到齐坐定后,他带着随从的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前往东门邀请老门吏。老门吏想观察一下信陵君对自己的态度,就穿着旧衣旧帽,登上车子,毫不客气地坐在左边的空位上。只见信陵君拉着驾车的缰绳,态度更加谦恭了。上车以后,老门吏告诉信陵君:“我有个朋友在街上肉店里,想烦劳你的车子让我去拜访他一下。”于是,信陵君亲自驾车到肉店。老门吏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故意跟朋友讲了很久,同时斜眼偷看信陵君的表情。只见信陵君脸色温和,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看到信陵君的态度始终非常恭敬,老门吏这才告别朋友,登车上路。入席后,宾客们见首席上坐的竟是一个看守城门的穷老头儿,都大吃一惊。更为吃惊的是,信陵君特意把左边的尊位让给老头儿,宾客大呼信陵公子请了个招摇撞骗的骗子,但信陵君却笑而不语,依旧将他奉为上宾。这位骗吃骗喝的老门吏名叫侯赢。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信陵君要带兵救赵,魏王却按兵不动,情急之下正是侯赢为信陵君献上窃符救赵之计,信陵君依计而行,用盗来的虎符调动10万魏国兵马,救下赵国,而侯赢也用自己的死为信陵君揽下了私窃军符,以下犯上的大罪。侯赢为何能在信陵君困难之时,为其出谋划策并以死相许?除了他自身的大仁大义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信陵君身上得到了尊重、信任与平等。其实,人与人的交往,平等的对话是前提与关键。有时放下所谓的优越,蹲下身子,平衡与对方交往的语境与氛围,或许,那个最不起眼的人,可能就是你人生中最需要的人。好的关系,一切都是平等的。庄子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万物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好像马的头、脚和毛等总和起来,才叫一匹马。少了任何一样东西,都不是完整的马。世间的人,虽然个体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分子,就像马身上的毫毛一样,每一根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并无区别。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三、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佛家有云:“恭敬心是功德,恭敬一切众生,不论对错、亲远、穷富。”子贡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挺好,不过,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成功后的李嘉诚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拥有显赫的地位却没有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依然保持着低调、平和的心态,不论对什么人,总是态度和善。以前,香港的广告市场是买方市场,基本上都是广告商主动寻找客户,寻求合作,而客户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找不到好的广告公司。所以,很多企业总是盛气凌人,根本就不把广告商放在眼里。有一次,香港广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到长江实业的总部洽谈生意。令她诧异的是,李嘉诚想得十分周到,派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待,把林燕妮等人接到了楼上。恰好那天下雨了,林燕妮被雨水淋湿了,李嘉诚看到这种情形,连忙帮着她脱下外衣,并亲手挂在旁边的衣架上,那感觉,他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家财万贯、一呼百应的大富翁、大老板,倒像一个谦卑又不失恭敬的服务员!还有一次,一位内地企业家慕名前去拜见李嘉诚,向他“取经”。李嘉诚和儿子热情地接见了他。令他感慨的是,李嘉诚的儿子说着说着,无意识的就讲起了白话,考虑到内地朋友可能听不太懂,李嘉诚好几次要求儿子改讲普通话。会谈结束之后,李嘉诚还特意从办公室出来,送他到电梯口。最让他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毕恭毕敬地鞠躬,直到电梯门合上。李嘉诚作为香港富豪榜首,他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甚至不予理睬,但他非但没有这样做,而是亲自迎接,并为对方挂衣服。面对一个名不见经传、前来取经的人,他完全可以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推脱掉,但他没有,仍然恭敬地接待来者。最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是,年逾七旬的他,竟然亲自将客人送至电梯口,还毕恭毕敬地给客人鞠躬直至电梯门合上。这一迎一送,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两个细节,却彰显了李嘉诚做人、做事的谦卑和细致。这种谦卑心态,发生在这样成功的人身上,让我们知道了成功的李嘉诚竟然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而正是这种谦卑,不仅成就了李嘉诚的事业,而且使他走向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让他的人格走向伟大。四、人有弱德之美,自从容浮躁的时代,我们始终不肯示弱,名与利驱使着我们一直往前走,为获得众人的仰慕,很多人在清除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用狼性思维,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机关用尽,勾心斗角,置对方于死地,强硬的展现着自己的“荣耀”。我们都在用各自的姿态演绎人生,炫耀自己的光彩。此时如果说“不争”,反而在众人眼中成了懦弱无能的标志。然而还有一种生命,他们不求他人知晓,安安静静做着自己的事情,用谦卑躲开众人的目光,用不争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柔弱展现别样的美丽。叶嘉莹说过:“现在好多人都以强者为德,夫妻、朋友、吵架、你凶,我比你还要凶恶,都以为自己要做一个强者才是最好的,我小时侯学习的不是如此,弱德是一种德,需要坚强地持守。”无论有多么艰苦,叶嘉莹都守住了自己,不以暴还暴,始终坚守修养,“我的一生不是很顺利,有很多坎坷,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个弱者。”《道德经》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中坚守自己的内心,不张扬,谦卑,是宇宙中不灭的灵光。柔弱不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而是更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体现的是一种坚忍,是一种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态应对万事万物,水是柔弱的,又是无坚不摧的。用柔弱的方式应对刚强,这不是无能,而是智慧。智慧不是知识,智慧的产生需要宁静的内心和对人生社会的洞察。“柔弱”者因不争,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阅读164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4月15日
        五一假期山东曲阜(孔老夫子家乡)祭祖大典共襄盛举等您来传承!编辑搜图        各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志愿者们,孔老夫子等你回来!历史的使命,文化的传承!励志发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编辑搜图        时间:5月1~2号。500人的祭祖大典等您参加!报名微信:xlwhywb孝廉文化。        敬请转发,功德无量,弘扬传统文化,相约孔老夫子的家乡!编辑搜图举办地点:山东曲阜(孔老夫子家乡)编辑搜图祭祖大典现场编辑搜图编辑搜图大会主题:《孝亲尊师,知恩报恩》编辑搜图一、课程内容:特邀分享嘉宾:谭凤涛会长 分享主题:《孝亲尊师,知恩报恩》编辑搜图谭凤涛老师简介现任职于国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慈孝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公益记者在线海城工作站负责人海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辽宁省慈善总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8月8日,谭凤涛先生荣获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网上青少年国学院授予的第五届国学状元秀暨中华父亲节“中华合格爸爸”称号。2015年1月,谭凤涛先生应邀接受中国网专访;2015年3月19日,《人民政协报》刊登题为“用教育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对谭凤涛先生进行了专版报道;2022年3月被授予“学雷锋志愿服务榜样”“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年被公益事业大典组委会授予“2021年度公益践行奖”荣誉称号,2022年6月授予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化研究所客座教授”。特邀分享嘉宾:王希海老师 分享主题:《久病床前有孝子》编辑搜图王希海老师简介:他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放弃了结婚成家的机会,一心照顾瘫痪老父亲26年,把孝养父母做到了极致。中央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组专程采访,被评为“中国十大孝子”,是我们当代子女应该学习的标准榜样。特邀分享嘉宾:程志杰老师分享主题:《娘!我错了!》编辑搜图程志杰老师简介:现任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成长人生老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学社顾问河南人,五毒人生!年少时不孝父母,不尊敬老师,打架斗殴。学习了传统文化课程后,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走上了传统文化讲台,用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唤醒迷途的青少年,回归人性本来的善良!成为一名爱家爱党爱国的好儿男!特邀分享嘉宾:宋杨老师分享主题:《万恶淫为首》                  《百善孝为先》                  《素食的利益》编辑搜图宋杨老师简介:大连市孝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省洮南市孝廉文化活动中心董事长中央电教馆儒学文化导师她曾经是一位事业型女强人,当人生走到了尽头,一无所有,爱情、事业、家庭、子女都离她而去,而且病魔缠身,等待死亡的时候,是传统文化教育了她,改变了她悲惨、坎坷的人生。现如今,她成为传统文化的力行者和传播者,十八年来,以知恩报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用真爱、实爱、博爱、觉爱来道破人间爱的真谛!十八年来,她走村串户,在街道、社区、警校、戒毒所、收容所等地方宣讲孝养父母、婆媳和谐、夫妻和谐。开办孝廉文化幼儿园、孝廉文化公益道德讲堂。开办小学、初中、高中托管课程,孩子白天在体制学校学习,晚上和休息日、假期学习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更深刻、更深入到家庭当中。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和谐社会、服务社会的人生理念。树立孩子爱家、爱党、爱国的正确人生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早日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所执教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一课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18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所执教的《百善孝为先》一课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18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二、报名要求:全程封闭管理,手机关机,要求65岁以下健康无疾病者参加。额满为止。三、课程时间:5月1日—5月2日四、报名电话(微信同步):18243678955五、注:协助外地学员统一预订酒店餐饮。    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住宿餐饮现场编辑搜图欢迎传统文化爱好者报名参加!感恩转发!感恩所有为传统文化付出的人!【孝廉汉学敬宣】 
发布者:谨 琼阅读25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4月02日
3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百人千场 “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在爱心人士位晓红等人的大力支持下走进大连,在大连铁路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开幕式现场集体合唱《歌唱祖国》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公益巡讲活动发起人康金胜,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原校长郭秀艳,山西省天元集团创始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获得者李景春,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田易生,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苏艳平、宋丽娜,中华礼仪传承守护人、河南礼仁文化创办人武德强,分别以《共育少年,兴我中华》《用国学智慧为青少年成长赋能》《家风家教与企业修齐治平》《家庭幸福的密码》《童蒙养正,天下太平之源》《家庭失和对孩子的影响》《人生总有礼相随——人生十礼》为题作分享演讲。康金胜演讲郭秀艳演讲田易生演讲李景春演讲苏艳平演讲宋丽娜分享武德强演讲“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大连站活动,线下线上好评如潮。大家纷纷表示,聆听和收看了老师们的宣讲,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升起对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的信心,今后要好好学习,努力践行,影响家人,利益大众。据活动主办方介绍,资助此次公益巡讲活动的是一位年近60岁的退休工人,他捐出攒了两年的退休金和打工收入。(责编:马平 图片提供:江善博)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183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23日
一2012年8月1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伯元在美去世,享年77岁,其遗言有三:一,嘱咐百余亲传弟子,如南阳语言文化学院有教学需要,须鼎力相助,不可推辞。二,将平生所藏万余册图书,捐赠给南阳语言文化学院。三,将灵骨交付友人带回南阳,安放于南阳语言文化学院。三条遗言,字字句句不离南阳,不离南阳语言文化学院。二陈伯元,名新雄,伯元是他的字,系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有论者认为,清末民初的国学殿军是章太炎、黄侃,而当代的国学殿军就是陈伯元。陈伯元的老师是林尹,林尹又是黄侃的大弟子,称得上是师出名门、传承有序了。陈伯元1935年生于江西赣县,后随父入台,平生仅到过南阳一次,而令他念兹在兹、寄托着他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的南阳语言文化学院,目前尚未最终建成。三2010年10月21日-10月25日,“陈伯元先生文字音韵训诂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阳师范学院召开,两岸三地与欧美日韩学者百余人参加研讨,中国诗经学会、中国音韵学会、中国训诂学会等负责人与会。这是陈伯元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到南阳、到河南。相关会议报道称,“与会学者就陈伯元先生在文字、音韵、训诂、诗词等方面的成就及相关语言学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研讨会是对陈伯元毕生学术成就的一个总结。会上,陈伯元作了《求学问道七十年》主题报告,介绍了自己70多年求学经历和致思方向。那时他的肝脏上已发现两个肿瘤,会议期间需服用镇静剂抑制疼痛,但兴致依然很高,与天南海北的学者们一起参观了武侯祠、汉画馆、医圣祠、南阳府衙、董作宾先生故居等处。“万里飞来白水溪,南阳胜景早铭碑。”越了解,越喜爱。陈伯元赞叹南阳为龙飞之地、中兴之地、朱光飞荣之地--当年,汉高祖刘邦和平解放南阳,出武关越秦岭,先入咸阳,最终成立大汉王朝;西汉二百年后衰微,又有南阳人刘秀起兵建立东汉;又二百年,刘备到南阳卧龙岗三请诸葛亮,最终建立蜀汉王朝。“朱光飞荣”一词出自汉代南阳人张衡的《南都赋》--“耀朱光于白水,会九世而飞荣”。四陈伯元结缘南阳,以及其学术研讨会放在这座城市举办,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被陈伯元引为知己的聂振弢。聂振弢比陈伯元年少13岁,南阳人,著名文化学者,南阳师院教授。1991年,聂振弢初识陈伯元。那一年,两岸恢复学术交流,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举办首届“汉语音韵学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当时,聂振弢是中国音韵学会副秘书长,忙于迎来送往的会务服务;陈伯元则是赴台后首次应邀回到大陆的专家。30年后的今天,聂振弢仍记得陈伯元当时的样子:中等个儿,穿着西装,非常儒雅。一登上讲台,整个人像会发光,即兴赋诗,随口吟唱,一时四座皆惊,“我佩服得不得了。”陈伯元来大陆的次数并不多,聂振弢则因学术交流多次赴台,每次赴台必拜访陈伯元,二人相交日深。陈伯元曾撰词赠曰:“初见便觉情于我。人间世,知音莫过。”听闻陈伯元学术研讨会因各种困难蹉跎多年仍无法在台举办,聂振弢一力促成其在南阳召开。他认为,“此举必将对国学之研究、学风之建树,有所鼓励,有所推进,亦为惠我一方之学界大事也。”研讨会没有花费校方经费,全凭他一人前前后后筹措张罗。五陈伯元是学者,亦是一位教育家,他曾说:“个人之生命乃属有限,学术影响方为无限”,他的一生“矢志发扬中国学术,并传之于生徒。”他将聂振弢引为知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有相通相同之处。陈伯元曾写信给聂振弢,说:“于教育问题,得一知己,尤为振奋。”陈伯元先生去世后,聂振弢将两人书信结集,书稿定名为《万里飞鸿尺素书——伯元先生最后的通信》。聂振弢曾获评“大国良师”称号,多年来奔走各地义务讲学,足迹遍及海内外。在文化界,许多人都知道聂振弢有一个梦想,“办一所国学大学,让更多人能有机会享受优质的教育,为国学教育扎下坚实的根基”。但少有人知道,这一梦想因陈伯元而更加坚定。南阳研讨会后,聂振弢写信给陈伯元:“弢受教于先生,即决心办一传统语言文化学院。”在他们的理想中,学院是传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大学,培育有扎实国学功底的教师;同时筹办师范小学,集中识字,经典启蒙,诗诵入教,礼乐并兴,再继之初中、高中,以经典古文二百篇为量,熟读成诵,各阶段教育相辅以成。陈伯元认为此事“如能竟其功,真我中华文化复兴之机运也”,他愿以有生之年追随其后,“从今后、君唱我和。流水高山音袅娜。”六研讨会后,聂振弢送陈伯元离宛赴郑乘机。正逢修路,原有的高速路要扩为8车道。见到繁忙的建设景象,陈伯元很惊讶也很振奋,因为从台北到台南的一条路修了几十年也没修好。这位有家国情怀的学者不免感叹:还是社会主义好啊。也许是受此类场景感染,更或许是出于对聂振弢本人的信任,陈伯元对开办语言文化学院充满信心。“国学之复兴,犹如光武之白水,可能皆当兴起于南阳也。”七经多方奔波,2011年正月初六,南阳语言文化学院在南阳北郊破土动工。陈伯元当时正在美国求医,闻讯喜不自禁,期盼自己身体复原后,能够“为固有文化尽其绵薄”。开头一切进展顺利,聂振弢遂邀陈伯元出任小学校长及大学荣誉校长。“南阳白水开气象,指点痴迷。不管东西。重振吾华手应携。”陈伯元亲笔题写了南阳语言文化学院和附属小学的校名。2011年9月1日,南阳语言文化学院附小开学。陈伯元正在医院就医,闻此事仍强支病体,写下数千字贺词,“兴学南阳事业新,所欣因得道同人。”陈伯元于病榻上筹划着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育步骤诸事宜。他一面感叹:“传自先师之教育思想,得从南阳再度发轫,使中华文化复兴,而有一线曙光”,另一方面,他“从来未有像此时之强烈希望上苍再加数年,让我看到南阳之语文教育着有成效,中国文化展现强有力之生命力。”。2011年底,学院主楼竣工,聂振弢寄上数帧照片。病中陈伯元见到,“精神振奋不已,似已痊可不少。”2012年春节,聂振弢给陈伯元拜年,并寄信表达了自己办学的初衷和决心:“近百年来,国人于吾国文化轻之贱之暴之弃之,以致几代人不知诗书,不爱母语,不知吾国文化优秀之所在,不知民族生衍发展枝繁叶茂之所从来,此诚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叹息者!唯斯之故,弢久意在吾乡之南阳建一学校,开一风气,不计得失,不思成败,一意孤行,一尽吾心而后已。”聂振弢日前接受光明日报旗下《新天地》专访,该杂志以封面位置和6个页码的篇幅对其进行介绍。陈伯元接信后感叹:真期望上苍仁慈,加我数年,令我与先生敲敲边鼓,完成振兴固有文化之大任。此后,聂振弢为学院申请报批一事多方奔走,时向陈伯元函报进程。陈伯元亦随时复信。当年6月初,陈伯元从电视上得知大陆高考结束,不由问询学院是否参加招生。6月13日,还惦记着到南阳一趟:“大概于八月三十日以后就可起程来南阳,到南阳应飞郑州还是武汉,以便早日告知同行诸人预定机位。”谁也没想到,这一封信,竟是陈伯元写给聂振弢的最后一封信。2012年8月1日,美国当地时间7月31日,陈伯元在美去世,留下了那感人肺腑的三句遗言。八三条遗言,目前仅完成了很少一部分。2012年9月28日,陈伯元先生追思会在台北举行,聂振弢赴台送别。追思会上,陈伯元先生长子跪步向前,将灵骨奉上,聂振弢跪地接过,一时热泪纵横。此后,聂振弢将老友灵骨暂供于书房。而陈伯元的万册赠书,暂存于台湾辅仁大学;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111名亲传弟子,亦随时听候着南阳语言文化学院的召唤。一切都在等待着这一学院正式开办的那一天。这些年来,聂振弢常想起陈伯元在一封信中所说的话:如果教育理想能够付诸实现,“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为了陈伯元和自己的办学理想,聂振弢多方求索,四处奔波,曾被人诬告,亦曾遭人冷语,时见暗涡汹涌,又常睹曙光在前,转眼已近十年。
发布者:Blue阅读16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14日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太湖书院院长张其成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会议)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太湖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首提发挥民办书院功能助力中华文化复兴的提案,中国教育报、中国报道网、儒家网等多家权威媒体采访报道,引发各界关注热议。张其成在提案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千余年历史的“书院”,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当前,全国重建或新建的各类民办书院有2000多所,其中民办非企单位性质的书院有1337家,占93%。张其成在提案中反映,当前民办书院发展和文化功能的发挥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及其管理规范。政府缺乏规范民办书院发展的文件和标准,书院登记部门不一、主管部门繁多,现有相关法规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均没有将民办书院纳入其中,有历史建筑的传统书院没有发挥书院的人文教化功能。二是书院自身存在定位、人才、投入等问题。大多数书院对自身功能定位不清,发展方向模糊;普遍存在人才队伍薄弱、专职人员缺乏、素质层次不高等问题;一些以“书院”为名的教育培训机构急功近利,传统文化教育过度商业化,甚至低俗化;经济来源不稳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张其成在提案中建议,实现民办书院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明确民办书院的法律地位。明确将民办书院纳入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将民办书院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社会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将民办书院增设为独立的管理类别,制定《全国民办书院建设标准》,强化书院的规范性建设和管理。《民办教育促进法》应将民办书院纳入其中,给予相应的地位和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应将书院列入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阅读文化设施。有计划在全国各地重要城市有序均衡布局书院,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民间力量。二是发挥民办书院的人文教化功能。建议将书院作为体制内教育的有益补充纳入教育管理,将书院教育与传统文化进学校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加强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对接。鼓励支持高水平民办书院设立人文博士生工作站与人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挥民办书院的文化研究与学派传承功能、公共读书的社会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新时代书院建设的示范标杆。三是促进优化书院自身建设。鼓励书院打造“书院+”模式,拓展“书院+智库”“书院+公共文化服务”“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书院+社区治理”等新功能,全面发挥书院文化功能,确保书院可持续发展。四是激励民办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引入山长(院长)等各类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人才的书院予以奖励;对接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书院享受与高校科研院所同等奖励政策;激励书院盘活“银色人才”资源,对引入退休教师、专家的书院加以奖励;激励书院通过师徒传授方式延续书院文化精神,对建成优秀的师徒团队予以奖励。苏州太湖书院是江南地区民办书院的典型代表,自2012年创院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牢记“吴越文化传古今,工程哲学开新篇,现代易学启智慧,太湖智库铸春秋”的办院宗旨,奉行“自强厚德,求真养正”的院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为抓手,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两结合”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民办书院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聚贤重道,努力聚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打造“太湖书院大讲堂”高端学术论坛品牌、国学文化教育品牌,努力建设新时代江南书院文化新高地,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179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12日
“资金可以做大、技术可以做强,但缺少文化底蕴的企业,则一定不可能做久。”——天元集团董事长:李景春全国劳动模范、山西天元集团和天元书院创始人、博鳌儒商标杆人物李景春作为企业家代表,在第八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走进杭州的活动现场作了题为“孝德文化成就幸福人生,打造百年企业”的精彩演讲。李景春先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企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杰出践行者、受益者和传播者。他的精彩演讲,令与会者受益颇深,他用谦逊的鞠躬回应了现场数十次的掌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又难忘的印象。他在演讲中说道:回顾我和天元集团40年一路走来的历程,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时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其次感谢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我把企业建设成了一所学校、一个大家庭,全体员工长期学习和践行孝悌为根,德善为本的“家”文化,使天元走了一条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力的、独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最后要感谢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让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责任、担当、助人”的理念,我把这样的价值观和理念在企业不断放大,使企业成为帮助人、成就人、实现幸福、提升生命精神能量、造福社会的平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我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回忆父母对我的启蒙教育和圣贤教育,奠定了我一生的信仰。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去幼儿园,一路对我说,“儿子记住,永远不要说,我知道。”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父亲时常告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父亲的话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却深深地记在了心中,一直按照父亲说的话去做。直到2004年,我去北大学习国学,才深深地感悟到,原来我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一直用《论语》等圣贤文化来引导我、影响我,用慈悲心教会我一个简单通向智慧的法门,就是:“永远不要说,我知道了。”其实,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我知道了”,却不知道“我不知道。”一个谦字,改变了我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企业的生命,我用谦虚的态度面对社会、员工、厂家、合作伙伴,面对一切、接受一切。今天,天元发展到了40年,归功于一个字:谦,两个字:家风。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传承好的家风。小时候,母亲经常会给我几分钱,她不让我买馄饨汤吃,总是叮嘱我,叫上邻居的孩子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去马路边的新华书店租看小画书,每人一本。久而久之,我变成了孩子王,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什么好事都想着大家,带大家一起做。这给我种下了“把好事给大家”理念的种子。好家风是最大的不动产。父母给我这种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品德,我受益终身。这种好品德就是永远不要说自己懂了,永远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时刻想着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我给天元写的家训,第一句就是“以谦修身”,这是父母送给我最有价值的财富,也是我给企业员工最有价值的财富,千金不换。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阅读15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11日

     2月25日至26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房山区青龙湖书院举行2022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少年问题三减除”研讨会。众多传统文化教育、文化、康养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教育家,家校社育工委会员参加会议,认真分析当下青少年问题的现状、原因,提出应对和解决之策,为减少和消除青少年抑郁症率、自杀率和违法犯罪率凝聚智慧和力量。 

一对夫妻,同心同行:立下远大志向,用生命做公益

康金胜、王丽夫妻分别是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和秘书长。他们从事传统家庭教育公益事业15年,投入资金数百万,开办了200多期传统文化学习班和近百场公益论坛,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和家庭受益。

 围绕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主题,去年他们在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举办了8场“百人千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家庭教育辅导班以及冬夏令营的开办,实现青少年教育培训常态化。  

面对青少年抑郁、自杀和违法犯罪率高发问题,康金胜、王丽心急如焚,继去年专题研讨之后再次组织今年的研讨活动。

研讨会上,康金胜表示,多年学习、践行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培训课程和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师资团队,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许多成功的实例,有能力、有信心帮助更多问题青少年和遭受痛苦的家庭走出困境,助力全社会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谈到家校社育工委今年工作时,王丽表示,已将解决青少年问题列入工作重点,务求取得实效。全体会员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先学先用,进而影响和带动大众践行,坚定扛起解决青少年问题的使命,持续开展百人千场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办好传统家庭教育基地。

王丽说:“我们今年的全国公益巡讲已经排到了七月份,今年首场巡讲将于3月18日至19日在大连举行。活动将通过著名学者讲座和受益家庭现身说法,展示问题青少年转变的教育成果,让处在困境之中的家庭看到希望。” 

一群人,一条心:为造福子孙后代,千里共赴书院

很多人克服诸多困难,千里迢迢从广西、深圳、山西等地赶来北京参加研讨会。

为了及时参加会议,理事单位广西桂平祥龙公益国学堂负责人杨礼丞,安顿好患病的母亲,带领梁雪贤、吴莲芳、梁秋平北上, 23日就告别家乡,乘汽车、换火车,历经30多个小时赶到北京青龙湖书院。杨礼丞表示,家校社育工委就是我们的家,家里有事情,身为理事和理事单位,即使再远,我们也要赶过来,这也是践行《弟子规》的具体体现。    

家校社育工委常务理事、湖南省岳阳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中心主任殷禅正忙于组织3000人参加的年度医师资格考试,期间去北京的票很难买。她说:“感恩善的力量,工作安排妥当后,买到了票如期参加会议,并将在今年市政协会上提出‘青少年问题三减除’议案。”          

家校社育工委理事、河南金铲铲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支金亮长年热心支持公益事业,委托他人管理刚刚开工的业务,费尽周折来京开会。     

家校社育工委会员、深圳坪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保洁员张福兰工资挣得不多,独自供儿子上大学,还每月资助家校社育工委的各项公益活动。这次她赶到北京,见到大家就说,加入家校社育工委感到无比幸运、幸福和快乐。      

让人感动的还有一批传统文化教育的知名学者。家校社育工委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田易生,居住在河北石家庄,多年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公益事业,默默支持家校社育工委工作。为参加此次活动,63岁的田教授让爱人照顾孙子和孙女。活动期间,他现身说法,做了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还主持了两场研讨会和会员现场答疑。

66岁的文学评论家、家校社育工委文学顾问马平,拨冗从沈阳赶来参会。他在会议致辞中说:“康金胜、王丽夫妻胸怀无疆大爱,心系天下苍生,令人感动、敬佩,我再忙也要来!”  

众志成城,一个目标:减少和消除青少年问题,他们在行动

来自大连的会员毕野青,是大连海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训部副教授。他参加了第三期《家庭教育辅导班》后接着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结束返回大连后,他立即与承办大连站“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的会员位晓红见面,雷厉风行地投入巡讲活动筹备工作,展示了大连速度、大连精神,他们要用真诚和热情迎接主讲嘉宾、各地同仁的到来,让大连更多的青少年和家庭受益。

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涂辉是秒秒心理咨询创始人。她在美国和英国留学、工作二十余年,融合东西方教育智慧,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参加了“青少年问题三减除”研讨会,她激动地说:“我很敬佩康金胜老师,坚定不移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知道,为全国的青少年做公益,不是我一个人在行动。我愿意探索与康金胜老师团队的合作,造福华夏子孙!”                《山泉》杂志封面

2023年第一期《山泉》已经完成组稿、编辑,计划印刷3000本,但印刷费用不足。“信息经微信发出后,短短三天时间里,理事和会员就捐赠印刷款项二万多元。”家校社育工委外联部主任里一鸣介绍说。

 

供稿:富连昌  责辑:齐薇弘 图片提供:修义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17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