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6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意见》是首次制定的系统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说,高层次人才是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引领带动整个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当前,对标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总体依然不足,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依然缺乏。对此,《意见》从吸引、集聚、激励人才和加强平台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举措。一是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注重发现和推介中医药优秀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吸引、发现、造就若干站在科技发展最前沿、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卓越的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二是培育壮大领军人才的队伍。继续实施领军人才计划,继续支持包括岐黄学者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创新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借以吸引行业内外包括海内外相关学科的优秀团队,来开展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联合攻关,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多学科的交叉创新人才。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野和胸怀培育高层次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三是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的高地,围绕着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布局建设,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中医药优势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指导推动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展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示范区。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激励机制《意见》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问题始终是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卢国慧说,《意见》从拓宽中医药机构服务的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评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人才评价前端连着培养,后端连着使用和激励,意义重大。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表示,《意见》通过健全职称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以及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等方面的一些举措,来完善中医药领域的职称评价制度。在健全职称评价体系方面,增设了中医技师的职称评审专业,加强中医技师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完善评价标准方面,分类建立了中医临床人才、基础人才、科研人才的评价标准。对于临床人才,重点评价临床疗效,把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方案、病历分析、合理用药、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师带徒情况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对于基础人才,重点评价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把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学术专著、古典医籍挖掘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对于科研人才,主要评价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的科学来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把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型代表作、科研成果的产出及转化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通过对中医住院、病案的数据,以及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设置了像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特色评价指标,这样能更加准确科学地评价中医药人才。”刘冬梅说。卢国慧表示,通过建立表彰机制,《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国家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大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倾斜力度。在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方面,《意见》明确提出,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时候,应当有累计一年的在县级以下或者是对口支援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讲课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中医药经典教学,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通过加强完善‘重经典、读经典、强师承’的中医药经典教学模式,推动中医药教学传承精华,最为核心的是要提升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优化课程“重经典”。加快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纳入到本科、研究生教学的必修课程。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的比重,而且强调要把经典的教学融入基础临床的课程中,贯穿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考促学“读经典”。加强医教协同,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推行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我们想在覆盖全部24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所有举办中医药教育的高校,并逐步将等级考试的结果纳入到学生学业考评体系,来引导中医药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王启明说。深度融合“强师承”。加快建立《意见》提出来的早跟师、早临床的学习制度,特别是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同时也让临床医师来授经典。“经典除了在院校学习之外,还要经过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周期性、螺旋式地提升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王启明说。责任编辑:秦辰宇(EN091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阅读274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3日
我们到了午饭过后,人有一点闷,想睡觉,因为阴气生了,就是自然在减。减的时候你不要硬把它拉回来,你只照住它,让它清净,好像要睡眠,其实并不一定睡着,只是顺其自然。这就要做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个天并不是宗教,是天地自然的法则,生命的活动配合宇宙的法则规律,就是顺天者昌。违反了,那自找麻烦,自找短命,就是逆天者亡。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昼夜颠倒,都是“逆天者亡”啊!——《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当我们疲劳不堪,气脉不通,头昏脑涨,昏昏沉沉的时候,顶好喝碗午时茶(并非中医店里制成的午时茶)。人到了“午”时,正是“子”时的对方,处于和“子”时相反的状态。这也是夏至一阴生,生命到了衰败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温养,不可强迫自己再坚持五分钟,也许不到五分钟,拉满的弦就会断了。所谓温养,就是保持的意思。子午温养,卯酉沐浴。庄子所说斋心,就是沐浴的意思,是把心境洗清,把心中的杂念洗净。中年以上的人都已到了“午”时,要赶快从“午”起修,先修回“子”时。从抽象的理论来讲,等于说从形而上开始,修到形而下,不像年轻人,是从形而下开始,修向形而上。——《易经与中医》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310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2日
《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中国典籍在海外)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学术界一般认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等理论,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  笔者在2021年12月利用OCLC数据库检索,发现《黄帝内经》除英语译本59种、德语译本10种、日语译本8种、法语译本7种外,还涉及西班牙语、韩语、匈牙利语、越南语、马尔加什语等16种语言。收录当今世界多个SSCI顶级期刊的JSTOR数据库中,有736篇《黄帝内经》研究论文。《黄帝内经》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一门“显学”。  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  据史书记载,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了《黄帝内经》。公元7世纪,日本仿照唐朝设置医事制度,其针灸教材即包括《素问》《黄帝针经》。据李经纬教授考证,1370年,日本人竹田长庆拜中国道士为师学医,回日本时携带大批中医典籍和针灸明堂图,其中就有《素问》《灵枢》。1985年,曾著《黄帝内经和中国古代医学》一书的丸山敏秋,与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的龙伯坚合作完成了《黄帝内经概论》。  大约在唐代,到访中国的朝鲜官员、儒士和医户将中国医学典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带回朝鲜半岛。18世纪末期,开始用朝鲜语(韩语)翻译中医典籍。2004年,韩国东元文化社出版了全勇民翻译的《黄帝内经》韩语译本。  据越南史书记载,公元前257年,中国医生崔伟在越南行医。隋唐时期,《黄帝内经》《脉经》等在东南亚一带传播。宋元明时期,越南本土医家撰写研究中医典籍的心得著述。明代后期,大批华人躲避战乱移居东南亚,不少中医药师在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行医或开设中药店,《黄帝内经》出现了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本地语译本。  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据李经纬考证,波兰传教士卜弥格1643年用拉丁文撰写的《中国植物志》一书,谈到中国医学已发现并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及脉搏跳动的规律,内容当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枢·五十营》。  1825年,欧洲汉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埃布尔·雷穆萨特发表《谈谈针灸》一文。亲眼目睹中国医生用针灸救治霍乱患者后,在中国任外交官的苏理莫昂,回国后辞职,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1934年出版了《真正的中国针刺术》,写了12本介绍中医学的小册子,直接促成了西方社会“顺势疗法”的出现,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出生在法国的华裔陈耀华在巴黎内克尔大学医院学习时,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参加了法国针灸协会、上海国际针灸学校的学习,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针灸和中医治疗,他的《黄帝内经》法译本最受欢迎。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晚年撰写的笔记中,简略提到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脉学、中药。1851年,都灵大学外科临床主任里伯利使用针灸止痛,威尼斯医生卡米诺用针灸治疗颜面神经痛,并著有《针术操作法》。  《黄帝内经》在西班牙有3位译者的7个版本,其中特蕾莎·桑斯·莫拉雷斯的《黄帝内经·素问》影响力最大。  20世纪中叶前,中医被美国人视为“巫医”。1972年尼克松访华,随行医生塔卡参观针灸麻醉手术后说:“我看到的东西很少,但足以使我相信其中有重要的东西存在,这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并在临床上应用它。”  自此,美国一些著名医学刊物和报刊开始刊登介绍中医、针灸的文章,中国针灸被誉为“东方神针”。1986年,全美51个州中的29个陆续确立了中医针灸合法地位。  美籍华裔倪毛信拥有双语背景,他灵活阐述《黄帝内经》中晦涩的中医学知识,并灵活加入可视化的题词、插图等,其英译本在亚马逊网上销售量最高,获得的读者阅读评论数量位居第一。  慕尼黑大学医学史研究所文树德教授与同事合译的《黄帝内经》英译本较为权威,他还编写《〈黄帝内经·素问〉词典》,对术语和概念进行严谨的对比研究,并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自然观、人体观、疾病观、健康观、养生观和各种治疗规则以及“五运六气”,这是西方学者研究、阐释中国宇宙观、生命运行等古老文化知识体系在当今世界价值的开端。  重新认知生命、宇宙  留法学者贺霆教授在对欧洲国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中发现,20世纪上半叶,一批具有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全科医生,重新发现了传统中医的巨大价值。  这些“西学中医”即欧洲本土化中医,在《黄帝内经》等典籍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出法国的苏里耶学派、腊味爱学派、仁表古典针灸学派和时空针灸学派,英国的五行针灸学派和天干地支针灸学派,西班牙的“天”子中医学派等。西班牙有个学校以“黄帝内经”命名,目前在欧洲及南美40多个国家已开设100多所分校。  腊味爱为法国牙医,幼年时对古汉语感兴趣,上世纪50年代赴中国台湾学习针灸,穷毕生精力将《黄帝内经》及针灸穴位名称转为甲骨文,以文字象形加以解读并用于临床,两个分支弟子完善了他的“六气学说”,其英国弟子华礼士自创“五行针灸”传世。腊味爱弟子至今仍操练一套由师祖教授的奇特“太极拳”。  这些西学中医,充分发挥中华宇宙观、生命观的文化精神,丰富了西方民众对“不可能事物”的文化想象,让他们重新认知生命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以医治西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焦虑。  1985年,“两弹元勋”钱学森说:“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西方气象学、天文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医学科学的发展轨迹证明了这一点。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65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1日
“新手妈妈是睡眠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群体,她们受婴儿作息时间的影响,睡眠是片段性的,很难找到一个完整时间去睡够8个小时,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俊秀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呼吁,家庭和社会要对新手妈妈给予有效帮助和支持,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尽量为她们减轻育儿负担。  最近出炉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八成新手妈妈被失眠困扰,50.30%的新手妈妈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长“不太够”,超过一半(58.38%)的新手妈妈表示自己一个月内有1—7天凌晨2点后才睡觉。“报告”分析了城市居民中产后女性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围绕着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没时间睡觉或有了时间又睡不着,新手妈妈睡眠状况整体不佳  新手妈妈,即第一个孩子处于0—3周岁且尚未孕育第二个孩子的成年女性。有0—3周岁孩子的家庭正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此时女性正处于学习如何扮演好母亲角色的关键期。无论在角色认知还是在生活方式、心态等方面,新手妈妈都表现出与其他阶段女性不同的特征。  王俊秀认为,一般群体主要存在睡眠拖延或熬夜问题,但新手妈妈是以育儿为核心的失眠,因为育儿特别是哺育小婴儿特别辛苦,生物钟节奏会被打乱。“报告”显示,新手妈妈普遍期望自己能够有较长时间的深度睡眠,希望“一觉到天亮”,醒来后“身心清爽”。但实际情况往往不乐观,新手妈妈并不能经常达到理想睡眠效果,深度睡眠较少,醒来后精神不够饱满。  “整觉”较少、睡眠问题多,在新手妈妈中普遍存在。女性从怀孕后期开始,受身体变化的不适及生育后给新生儿喂奶、新生儿哭闹和尿床等的影响,其睡眠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方便起夜照顾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新手妈妈大多会在孩子出生头半年内让孩子睡在自己身边,自然会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  另外,新手妈妈休完产假恢复工作后,往往白天完成工作、晚上陪伴照顾孩子,大部分妈妈只能等孩子入睡后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获得片刻自由。“没时间睡觉是大问题,有了时间又不见得能睡着。”王俊秀的描述呈现了新手妈妈整体睡眠不佳的状况。  产后长期睡眠不良,易致新手妈妈疲劳萎靡、免疫力下降、焦虑抑郁等  记者在网上看到有大量产后女性渴望解决睡眠问题的求助信息,记者周围也有一些朋友因产后睡眠不足而自述整天处于萎靡状态甚至快崩溃了。大庆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立平在回答网友求助时表示,产后女性失眠危害较多,严重的还会患上产后抑郁症。因为睡眠不足,新手妈妈的身体、大脑都会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也受到影响,会表现为昏昏沉沉、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精神障碍,严重时会发生抑郁、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长期睡眠不好,还会导致新妈妈面色无光、皮肤晦暗,免疫力下降,如果原来就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还会加重。  记者查阅相关研究和资料还发现,睡眠问题还会对产后女性产生以下健康危害:1.导致健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已消耗了不少体力,气血消耗过大,更需要休息和调养。如果产后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精神难以集中,时间长了就容易健忘。2.易脱发。新妈妈睡眠不足就得不到很好休息,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容易脱发。3.不利于体型恢复。有研究显示,持续睡眠不足可造成激素改变从而刺激食欲。研究人员发现,在孩子6个月大时,如果新妈妈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那么在孩子1岁大时,她就将比每天睡7个小时的妈妈额外增加10斤体重。专家建议,产妇如果希望恢复到产前体型,除了保持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外,每天还要多睡2小时。  产后身心不适、兼顾工作和育儿、缺乏家庭支持等,都是影响新手妈妈睡眠的重要因素  “报告”指出,新手妈妈承担着来自职业发展、养育子女、照顾老人等压力,承受着角色转变带来的身体不适、睡眠质量下降、压力增加等困扰,而身体因素、心理因素、职业发展与育儿因素、社会支持因素都可能影响新手妈妈的睡眠。  1.产后身体变化和不适影响睡眠。怀孕、生育、照顾小孩等经历,给新手妈妈身体带来了种种变化和不适,如腰椎、颈椎、肩关节的劳累与损伤以及偏头痛等,客观上对新手妈妈睡眠造成了影响。  2.缺乏育儿知识和心理准备,被迫牺牲自己的睡眠。有研究发现,国内女性在生产前鲜有机会接触和知晓生育后几周或几个月里可能面临的生活情形,这导致很多准妈妈无论在心理还是护理方面都容易准备不足,在勉强应对接踵而来的新情况时,只好被迫牺牲自己的睡眠。  3.产后抑郁影响睡眠。数据显示,中国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7%,在经济落后地区更高,而产后抑郁也会影响新手妈妈的睡眠。  4.兼顾工作与育儿压力巨大导致失眠。如何在谋求职业发展与照顾孩子之间获得平衡,多数新手妈妈会选择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同时承担工作、育儿带来的巨大压力,并时常因此失眠。研究显示,网络时代的新手妈妈,在育儿方式上普遍注重“科学育儿”;当她们有了育儿经验和技巧时,喜欢通过手机软件分享;当她们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也会通过手机软件求助。但网上的冗杂信息很容易让新手妈妈们不知所措,而网上所谓的“完美妈妈”形象,也会在无形中降低新手妈妈的自我评价,使得她们时刻担心自己的“不专业”“奉献不够”“不当抚养”等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5.缺乏社会支持增加心理疲惫感。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父母、家庭、朋友、其他妈妈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在早期阶段对新手妈妈更积极的情绪反应有明显助益。如果新手爸爸的参与积极性很低,不仅会让新手妈妈在心理上不平衡,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双方对婚姻的看法;反之,若新手爸爸对养育孩子的参与程度、积极性都很高,新手妈妈的心理压力就能得到缓解。不少新手妈妈表示,如果公婆、父母或丈夫能帮忙照看一下孩子,让自己可以偶尔摆脱一下重复枯燥的育儿任务,能外出体验一下按摩、与闺蜜聚会,或者夫妻二人能偶尔看个电影、去短途旅游等,都能使自己像充电一般获得更轻松心态、拥有更好睡眠。  改善新手妈妈睡眠,自我调整、家庭支持和妇幼保健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报告”指出,引导女性群体科学地生育、养育、教育孩子,完成从新手妈妈到成熟妈妈的平稳过渡,对于更好推动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尽快改善睡眠不佳,是产后女性应对这一特殊时期身心问题的最佳途径。  1.减少睡眠干扰因素,放下“完美妈妈”执念。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新手妈妈养成良好作息规律,保持健康睡眠习惯,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首先,尽量减少影响睡眠的干扰因素,如睡前避免饮用酒、咖啡、茶等,热牛奶和汤品也要适量,减少起夜次数。其次,需注意睡眠环境的改善,如适时调整灯光营造睡眠氛围,选用能让自己感觉舒适温馨的寝具,睡前听听轻松可促进睡眠的音乐,还可采取洗热水澡、泡脚、按摩等适合自己的助眠措施。第三,多吃一些酸枣仁以及红枣、核桃等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多参加有氧户外活动稳定情绪。第四,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将孩子的睡眠节律调整到与自己更加契合状态,尽量减少喂夜奶、夜间哄睡的次数,哪怕难以获得理想的睡眠时长,也要尽量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长。  此外,新手妈妈要学会悦纳自己,避免因追求“完美妈妈”形象而承受过多心理压力,遇到困扰应及时向专业人士倾诉、求助,改善在某些问题上不知所措的现状。如觉察到有影响睡眠的身心症状,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时就诊治疗。  2.融洽家庭关系,寻求家庭支持。新手妈妈的丈夫、其他家人等,应充分重视新手妈妈在育儿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变化,给予她们更多支持和帮助,多替她们减轻负担。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能有效减轻新手妈妈的心理压力,提升其睡眠质量,对促进母婴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3.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应大力提供育儿支持。国内有研究认为,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新手妈妈的角色转换。因此,各地社区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应大力加强母婴健康服务的规范供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线下宣传等向新手妈妈宣传必要的生理、健康和育儿知识,帮助新生儿家庭在面对各方面变化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在提高育儿质量的同时让全家人都能获得更好睡眠。  同时,应鼓励新手妈妈更多地公开分享、讨论自己正在经历的种种困扰,以引发社会关注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社会也要多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引导新手妈妈们和大众获得科学睡眠。(全媒体见习记者 黄婷)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阅读24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6月30日
一、中华中医养生之道的意义 中华中医养生之道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延年益寿,提高生存质量,使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缺乏养生意识,有的人有养生意识,但是不正确,把养生重点放在了吃保健品、用保健器具上,这是极端错误的。 中华中医养生之道不是吃保健品,不是进养生馆,做按摩,不是做艾灸,不是做火疗等等,养生最重要的是清心,净心,静心,就是清除心存的一切负面情绪,使心清净纯洁而保持宁静的状态,同时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饮食清淡有度,这些规则只要长期恪守,毫不动摇,就会不求健康而自得健康。 二、中华中医养生的纲领 中华中医养生的纲领有以下几点: (1)先从断烦恼入手,不论你用什么养生方法,无论手段多么复杂,多么高明,如果不从断烦恼入手,人的身体就永远不会健康。 纵观当今社会,保健品琳琅满目,保健器具多如牛毛,可是吃保健品的人没有吃出健康来,用保健器具的人有的时候不但没用出健康来,还弄得身体得了怪病,就是生产保健品保健器具的人,卖保健品保健器具的人自己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我们做过大量的调查,经常卖保健品保健器具的人疾病会更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违反了中华中医传统养生之道的纲领,一味的夸大保健品和保健器具的作用,不懂辩证调节,更不懂得顺应天道即自然法则来调动人体自身的自我平衡能力,而是违心的,打着科学的招牌,来迷惑人,给自己种坏因,让自己吃坏果,害人又害己。 (2)改变错误的饮食结构和错误的饮食量 当前社会的人有很多病是因为长期坚持错误的饮食结构,餐餐不离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品,和长期坚持错误的饮食量,吃得过多,尤其是晚餐吃的太多,吃出来的。 错误的饮食结构,是天天和人体的弱碱性属性唱反调的,因为动性食品大多数都是酸性,同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以后,会形成血浆胆固醇,血浆胆固醇含量多了,就在人的血管壁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增大了,或者是脱落了,就会形成各种栓塞,如脑血栓,心梗,脉管炎等。另外,任何动物被宰杀的时候,它都会产生惊恐,愤恨,同时它的肝脏会分泌毒素中医叫它尸毒,尸毒对人体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饮食量过大,有的人每餐都吃得有饱腹感才罢休,如果食品顺自己的口味,会吃得有撑的感觉,这种吃法是最严重的对自己身体的残害,因吃的过饱会使人体的消化系统消耗更多的血液来完成消化工作,其他的组织器官就缺少了充足血液的供给,时间长了,不但会把消化系统累坏,还会使其他的器官组织因为得不到充足血液的供给而失去阴阳平衡,从而患病。我们人体有一种气,叫做中气,它藏于人体的腹腔内,你吃的过饱就阻碍了中气的运行,长期的使中气得不到正常的运行,人体也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人体内有很多津液运行的通道,你长期吃得过饱,使自己变成胖子,脂肪堆积过多阻碍了津液的运行输布,也会使人体得病。现在的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脑梗,心梗等等,大多数都是因为错误的饮食结构和错误的饮食量造成的。 三、坚持合理的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促使阴阳平衡的锻炼 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在锻炼上不采取老祖宗留下的锻炼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等,这些方法都是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人体结构,中国人的人种的,能够修身养性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法宝。可惜,有些人不用却花大价钱去什么健身房,接受西式的运动,锻炼方式,结果是练大了肌肉块,同时也练大了坏脾气,甚至充满了暴力倾向,身体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因为他违反了天道之规,人的身体健康从宁静中来,这也是很多古人坚持打坐入静的原因,之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锻炼方式没有剧烈运动的根本所在。 四、解除冤缘消除障碍 解除冤缘消除障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之道的重要环节之一,这是西方人永远弄不懂的也是用科学不能解说的,但确实是颠扑不破的行之有效的真理。因为任何一个人,不论前生或者是今世,都会有意无意故伤误伤过一些生灵,因缘聚会时被伤者会找你讨债算账从而会使你得这样那样的疾病,这种原因引发的疾病,现代医疗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只有通过自己认真地虔诚地忏悔,改过赔礼道歉,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现代社会很多人得了病,到医院花了花很多钱治不好病的重要原因。 忏悔改过赔礼道歉是给自己修的健康长城,修这道长城不用花钱,只用诚心,不是单用嘴说,是要以后永不再造。如果天天用嘴忏悔行为上一点不改变,还去伤害他人,伤害其他动物这种忏悔是解不了冤缘,消除不了障碍的,冤缘不解障碍不消除,要想获得健康,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人可能说有些人身体非常健康,寿命非常长,但他们没有做任何忏悔,这只能说明他的福报比较大,有一个环节你不知道,那就是他未必善终,中华中医的养生之道,要求的是康宁和善终并行,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冤缘深障碍重,临命终时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把一生的积蓄都交给了医院,痛苦地离开人间。所谓善终,是无疾而终,逍遥自在的和这个世界告别,这是中华中医养生之道追求的重要结果之一。 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用语言能够说得尽的,我们现在谈的只是纲领性的东西,想受益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断的,耐心细致地学习与践行方可。 (未完待续,如有谬误,诚请批评指正)
发布者:瑾年阅读310评论0点赞1转发
2022年06月28日
文/尹晓晖“毒珠一散百怨多,对面两猜千层惑。”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历时三个年头,死看死守、动态清零800多天之后,2022年早春里,新型变异毒珠“奥密克戎”骤然大面积卷土重来,仅3月1日至2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41000例,波及28个省,日增确诊上升到四位数。面对让人犯堵的数字,压抑了三年的焦虑再次漫过心头。在人类的强大遭遇病毒肆虐的尴尬面前,如果用医学理论来回答,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用哲学理论来回答,存在即是合理,博弈即是规律;如果用心理学理论来回答,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如果用逻辑学理论来回答,人类终将战胜病毒。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医学问题不仅需要医学的思考。本文重点想说说疫情卷土重来之下人们的心理防线。失职问责下的“冷冻”应对在权力成为社会运行基本工具的前提下,对官员责任感的催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面对抗击新冠疫情这场人类罕见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各级官员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将直接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据2020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湖北省纪委监委文章《疫情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彰显人性温度》介绍,从疫情发生截至4月中旬,湖北省处分疫情防控中失职失责党员、干部3000多人,其中厅局级10多人,县处级100多人。可以说,问责规模空前、力度空前。第一轮疫情之后,抗疫工作进入常态化,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明哲保身、瞒报疫情;官僚主义、处置不利;麻木懈怠、行动迟缓等导致的贻误战机和疫情扩散,也进入了常态化监督。而且很快成为当下惩腐之外最为敏感和严厉的职业监督。当然,疫情防控也就成了官员心里最为硬核性的政治任务。面对责任和压力与日俱增,在小心翼翼中,更多人选择的稳妥策略就是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天平上,不知不觉将砝码向左移动。面对这次奥密克戎来袭,尽管波及范围很广,很多地区还属于动态可控状态下个别点的疫情,但高速关闭、城际交通关闭、学生放假、疑似感染小区封闭、菜市场关闭、服务性场所关闭等近似封城已陆续蔓延。科学防控究竟应该定位在哪个点上,答案很难统一,一些官员积极的思维依然是只要疫情安全,即是职位安全。如若觉得偏颇,依据未必充分,但都市的冷清,经济的冷清和生活的不便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焦虑。谈虎色变中“焦虑”的膨胀只要一出门,警觉与担忧的交织,就会使安全感变得异常脆弱。每当对面有人走来,无名的焦虑便会突然袭来,潜意识传递的第一信号,那身上大概带有病毒吧。于是,口罩后面便会本能地屏住呼吸,直到那身影远离十步开外。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始于2020年初。对于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所有媒体聚集的焦点是:“病毒可以治人死亡,全民佩戴口罩预防。湖北武汉紧急封城,机场高速陆续关停。”由此带来的公众心理压力一直持续到湖北疫情得到根本控制,各地每日新增疫情逐渐下降到两位数。随着日常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人们每天心里最真切的祈祷,就是希望病毒从此远离。新冠流行也带来了一次全民科普。新型冠状病毒与当年sars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潜伏期和感染性都有所不同,显微镜下的形状可呈圆形或椭圆形,整体形状类似皇冠,故称冠状病毒。既往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6种,所以新冠应属第7种。概因中国疫情防控在全球独树一帜的全面成功吧,目前,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已有6大类,传入我国的还比较有限。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变异病毒,于2021年6月份,通过境外输入首次在我国广东省发现3例。半年后,更加可怕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我国登陆。截至2021年12月15日,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天津和广州接连报告了两例境外输入的感染奥密克戎病例。研究发现,其传染力相当于德尔塔的三至五倍。此次奥密克戎变异毒珠给人们带来的心理焦虑远远胜过2020年初。其一,变异毒珠的侵害能力已经超过了我们接种的疫苗抗体适应范围,简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二,变异毒株传播速度更快、隐蔽性更强让人们对原有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产生了担忧;其三,变异毒株变异速度之快让人们在心理适应上也是措手不及,目前毒珠已变异为“奥密克戎BA 3”;其四,人们对于一种负面情绪影响的抵制能力并不总是无限的,已经三年的咬牙坚持,全民抗疫,面对不知疲倦的变异毒株不断来袭,厌战似乎也在所难免。这种整体性心理焦虑自然会影响到每个家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人们内心里最为关注的还是如何对疫情的有效防控。长期严阵以待当中“麻痹”的滋生疫情之下,核酸检测、体温监测、行程码、健康码、以致出行报备、居家隔离、医学隔离,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成了不依个人意愿而必须服从的强制规范。可能显得繁琐,可能会有抱怨,但必须服从。疫情之下,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不仅是防控安全需要,而且还是特定时期严厉的强制性社会行为规范。媒体多有报道,公共场所有些人依然固执于戴与不戴是我的自由,且要肆意强制性去冲撞这道红线而引发治安或司法程序的介入。姑且不论这些人的思维路径是否有合理成分,单就个人安全的保护,就那么自信自己的肉身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是刀枪不入的么?人们意识的钝化往往由于对长期保持一种姿态产生的抑制。或许因为病毒存在得太久,整个社会有效防控体系在人们的意识中仿佛日渐成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许因为始终庆幸感染新冠的切肤之痛没有落到自己身上,不知不觉有些人便滋生了麻痹心理,个人安全防控意识也随之淡化。对病毒学和感染学常识缺乏了解是疫情防控中滋生群体性麻痹心理的另一诱因。对普通百姓来说,现有病毒感染科普毕竟还带有一定抽象性,认知的形成还是比较模糊的。这次奥密克戎变异毒珠卷土重来,而且能在极短时间侵入大面积省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钻了人们麻痹心理的空子。死看死守遭遇的“非理作意”佛学理论中有一种消极心理活动叫“非理作意”。意思是:当别人说什么话的时候,自己就会本能地猜忌。然后会去假想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危害,然后做出判断和反应,以求保护自己。“非理作意”是不符合实际真理,不符合真实的认识,也是烦恼惑业滋生的源头。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对我们认识大脑思维规律提供了重要帮助。在对客观事物缺少基本认知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判断和选择主要是靠“潜意识”来完成的。这种本能的意识结果依个人的差异性,自然是千差万别的。我们面对突然汹涌而来而且在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两年多时间里,有医学的探索,有疫苗的研究,有预防的尝试,让人们在与病毒的博弈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是,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又在人们心头罩上了一层阴影,而且潜意识里那病毒仿佛是若即若离的。于是,一面是政府部署死看死守动态清零防控,另一面是有些人仿佛日渐模糊的行为姿态。当媒体和各级组织越是不断加大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的时候,越有一种质疑疫苗作用和安全性的逆向情绪在悄然滋生,这些人无论内心驱动基于怎样的考虑,无疑给变异毒珠提供了易于突破的攻击人群。当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已成为一种常规性社会监督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人越是监督越是我行我素,且经常因为个别人不戴口罩引发不愉快的争执。这些人是否出于经济上、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某种考虑,很难说清,可毕竟用生命去赌注侥幸已远离了基本理性。当行程码与健康码查验成为人员流动中安全性基本防控的时候,不配合人群除了一己狭隘私利,也给整个社会防控体系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媒体报道,新近已发生多起伪造行程码和健康码进行跨省区出行事件,结果造成庞大人群进入排查和隔离范围,巨大社会资源被生生消耗。疫情面前,林林总总的负面心理和厌战情绪无疑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障碍。要驱散这种群体性的心理焦虑,我们需要强大的医疗防控体系,同样需要庞大的社会心理干预体系,而且更需要综合性的应对策略。关于科学应对。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成为中国抗击疫情的独到优势。全方位的西医筛查有效固守了第一道防线。传统中医通过化瘀、通络、祛湿等有效预防传播和治疗新冠重症取得的临床特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医学的瑰宝贡献。关于心理应对。既然病毒可以有效预防,也就未必那么可怕。从远古燧人氏学习钻木取火,到今天的火箭傲游太空;从三千多年前在甲骨上刀笔篆文,到今天的电脑无纸化办公,人类始终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新冠疫情只不过是人类在适应自然中经历的一个暂短过程。也许有一天,人类会温和地与病毒共存。这些心理暗示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关键是要让人们掌握日常最基本的预防手段,并成为生活习惯。关于行为应对。“过去打仗靠大炮,现在打仗靠口罩。”一句幽默的调侃道出,口罩不仅是抗疫中重要的防御工具,还将成为今后我们必备的生活陪伴。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防御战略中,如果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保持一米线等能成为人们自觉的卫生习惯,病毒自然会远离人群。2022年3月27日
发布者:南溪阅读319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4月04日
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 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为了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拟于2022年4月9日-10日在湖南岳阳举办第六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 期待得到岳阳传统文化爱心人士的支持、帮助,让本次公益巡讲活动顺利圆满举办,使岳阳的百姓受益!活动时间2022年4月9日-10日(周六、周日)活动地点岳阳大酒店-宴会厅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路与南湖大道交叉口西南角(火车站对面)主办单位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国家级媒体)承办单位北京泰美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人文和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华容明德孝廉文化传播中心北京云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胜意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祥颐共生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名单继续更新中)活动流程4月9日(周六)08:30-09:00 嘉宾介绍,活动介绍09:00-11:30 康金胜老师《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家庭教育赋能》11:30-13:00 合影、午餐、午休13:05-15:35 李景春老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百年幸福企业》15:40-17:30 苏艳平老师《童蒙养正 天下太平之源》4月10日(周日)08:40-11:00 戴大明教授《家长应具备怎样的文化素养?》11:05-12:05 康金胜老师采访江善博《网瘾少年变形记》12:10-13:10 午餐、午休13:15-15:45 武德强《恭俭庄敬礼教也——跟着孔子学礼仪》15:50-16:30 康金胜老师采访石艳《溺爱是“爱”还是“害”》16:30-17:00 活动总结,花絮回放宣讲团成员简介        康金胜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企业网•经济文化主编,中国食品报社食品安全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发起人。李景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山西天元集团创始人,天元书院创始人,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博鳌儒商标杆人物、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苏艳平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内蒙古扎鲁特旗孝德童子园园长。戴大明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曲阜明德书院名誉院长。武德强中华仪礼传承守护人,河南礼仁文化创办人。其他事宜1、巡讲活动拟在全国各地举办,每月举办一场,为期两天。有意承办活动的单位请与主办方联系。2、活动属公益性质,免费为参会者提供素食午餐。3、参会者可获赠中医防疫香包一个。4、活动由主办单位国家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和各网络平台宣传报道。注意事项1、活动上午8:30正式开始,请参会人员8:10分钟准时入场,不迟到、不早退;2、入场时凭报名序号签到;3、为保证会场秩序,谢绝14岁以下儿童参会。4、疫情期间,请参会者及时了解所在地及会议举办地的防疫措施,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妥善安排出行计划。请扫描二维码报名如果您不方便到现场听课,可以扫码观看活动直播。如果您能组织10人以上观看直播,可以申请作为活动分会场。请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计划在北京开办“幸福家庭”七天封闭班学习,为家庭普遍存在的亲子、夫妻、婆媳关系等痛苦纠结失和问题提供解决良方和经验,让更多人获得经营幸福家庭之道和正确教子之方,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打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幸福家庭氛围。给自己一次学习的机会,您将一生受益,全家改变!我们愿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携起手来,为增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联系人:石老师15101088315(同微信)宋老师15210015229(同微信)‍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阅读694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3月25日
      养生,是从古到今的永恒话题。     中国五千年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先贤为了延年益寿而在养生这个课题上做了大量实践,这些实践记载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如今,社会各界养生方法林林总总,却成效不一。     常有人问我,究竟怎样的养生方法才是有效的?        在我看来,养生方法的原则是差不多的,人人都能说上一二三。但就具体的个人来说,由于个人所处的时空、点位不一样,个人的修为、工作环境、工作经历、身体素质、生活方式、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同,加上遗传因素的差异,故养生方法及效果也不尽相同。      因此,养生一定要全面认识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运动、饮食、思维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以适应身体内自组织系统(自排异、自修复、自再生)的运行需求。01人生病,先反省        我认为人的健康取决于四个方面:也就是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及精神状态。     人之所以会生病,跟这几个方面有关系,这就需要靠人自身的关注与坚持。所以一旦生病,必须从这几个方面找自身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要反省自己,只要是生病,一定是自己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好造成的。      比如有人得了胃病,追究他的生活方式,一定会发现他在饮食上有不良的习惯,如喜食甜黏荤腥、生冷辛辣之品,有酗酒、暴饮暴食习性。      所以,如果说“疾病是对人的一种惩罚”,其实一点都不为过。    我常说,除非急症,一般情况下,生病了不要急着去找医生,而是应该关门谢客、自我反省。对此,有些朋友不理解。      我说,父母给了你好身体,这几十年你都不好好管理,而是带着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一直用不正确的方式生活,结果导致生病,在我看来,这样就是对自己、对父母的一种“犯罪”。      要健康,要养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改正错误,坚持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祛除病因,让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       所以说,健康的体质需要平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我总结了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养生方法。我很少生病,工作几十年,除了到医院开过几次伤湿止痛膏和保济丸以出差备用外,基本不去医院,所用的公费医疗费加起来总共也就不到100元。        2008年9月,我曾因重大车祸造成意外伤害,车祸导致我从头到脚多处开放性损伤,多处内脏破裂,两个膝盖粉碎性骨折,手、肩、肋及小腿骨多处骨折等,出现三无一大(无呼吸、无血压、无心跳、瞳孔放大),生命垂危。       可是,经过医生抢救,同时通过我自己坚定的生存信念,以及我本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大约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星期,我就回单位了,边上班边养伤。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人的生命力是与自己的信念和平时的养生有根本关系的。 02很多病是吃出来的        古人说“病从口入”。现代人可能会理解为卫生问题,认为是将外界不干净的东西吃进去了,其实这种理解很片面。       “病从口入”的真正含义是,人类的很多疾病其实是吃了一些不该吃的东西造成的。     我认为,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比较适合吃蔬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拿动物和人的消化系统构造比较就能找到原因。      肉食动物的牙齿、胃、肠道及消化液与人类是大不一样的。肉食动物如老虎、狮子,因为运动量大,需要进食大量脂肪、蛋白质,以保证能量充足。        这些肉食动物的肠道一般短而粗,食物残渣很快就排出体外,不会残留在体内。而人类的肠道很长,有7米左右,其中小肠就有5~6米。      肉类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很长,吸收得较多,加上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运动量也不大,于是很多食物成分就在身体里储存起来,也就有各种有害物质储存在体内。       久而久之,各种疾病就找上门来了。      对于非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来说,以无污染的素食为主是有益健康的。素食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排出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废物。        我本人30多年以素食为主,自我感觉身体轻松舒畅,长期超负荷工作也基本不生病。03物做起大小便重于泰山          我们的身体是需要关注并关爱的,每个器官每个细胞都有“人权”,主人都应该尊重它的意见。       我常跟人说,人应该多一些“注内忘外”,少一些“注外忘内”。      比如,我很早就提出要关注并关爱自己的大小便,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低级趣味。而这个低级趣味是在我们幼小的时候,父母天天关注并努力在做的事。在我们还是婴儿,不会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父母就是通过观察孩子的大小便来推测孩子的身体状况的。“要想长生,五脏当清。”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对大小便的重要性作了阐述。        身体的一切自然反应皆有原因,我们人类希望拥有健康,就必须重视这些反应。我们每天摄入食物和排泄形成负反馈。吃得越多,排泄越不通畅。       现代人久坐少动,消耗不多,而摄入太多,因此有便秘症状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严重的便秘患者用了各种办法都无法通便,异常痛苦。大便长期停留在肠道里,肠道吸收各种有毒物质进入血液,然后循环至全身,这样不生病才怪!      那么该如何治疗便秘呢?      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供大家参考:每天菜市场将关门的时候,去买一些有虫洞的大白菜(有虫洞说明农药残留少),将菜叶、菜梗洗净后用豆浆机榨碎煮熟,每天喝2次,每次喝500毫升左右。        这个通便方法有人会觉得好笑,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很管用的方法,因为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它们是天然无毒的抗癌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大白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通便排毒效果非常好。03起病由心生,病从心治       《黄帝内经》记载:病由心生,心主神明。心就像战场上的主帅,心出了问题,整个军队也就涣散了。     现代人常常想多了,心也就乱了,心乱了,机体各方面功能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人就容易生病。   “想多了”,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想多了”跟心乱还不是一个概念。想得多,不仅心乱了,还会走进负面情绪里,很长时间出不来。     打个比方,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我们把手指伸进去,感觉到烫,然后手缩回来,这里有两个神经传导指令:一个是感觉到烫的感应传导,一个是缩回来的指挥命令传导。      如果这个时候你正好为某事苦思冥想,手被烫了才知道,这就是心乱了顾不上身体的表现。“病由心生”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如何稳定情绪、安定心神是养生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想多了”也会引发失眠,几天几夜睡不着。失眠对人的身体有很严重的不良影响,因为机体细胞是靠耗氧来工作的,而失眠加上苦思冥想,耗氧量非常大,机体就会因供氧不足而致功能下降。      伍子胥一夜白了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缺氧使人体细胞快速消亡,头皮缺氧、干涸,从而引起白发。我们常说的气滞血瘀,也是与这种影响有关的。        气滞血瘀也与情绪有关系。三年前,有一位女士因为长期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问题找我咨询。我建议她回家反省自己,写“检讨书”。通过“检讨书”,我们能看出患者的病因、病史、症状等,便于做出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该女士送了两次“检讨书”没有过关。到了第三次,她送来近万字的“检讨书”,我一看就笑了……      因为她在“检讨书”里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病史,其中包括一些家庭隐私:15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她亲眼目睹母亲和那个女人的吵闹。由于对方身强体壮,她和母亲都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她气愤至极又无处发泄。而那一年,她刚来例假,从那以后例假就不规律了……      从中医角度看,“妇人之疾,情志为纲”。这个患者是因为过去的经历导致情志郁结,气滞而血瘀,由此我判断该患者是典型的“病由心生”。所以建议治疗的关键要理气,再适当活血化瘀。女士按照我的建议,经过治疗调养后渐渐好转了。      其实很多时候,药物对于患者起到的是一个心理暗示的作用,而如果能找到真正的病因,从心入手治疗,打开患者的心结,帮助患者治疗好心理上的疾病,患者生理上的症状也就逐渐消除了。     要保持心不乱,就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一个控制情绪的方法:       “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要做深呼吸,再深呼吸,然后把要想说的话,想要做的事,延后三十秒,再延后三十秒……或者,今天不说也不做,放到明天再说再做,放到后天再说再做……这样情绪不就在冷静中慢慢控制住了吗?”         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用此方法试试。      养生的主人是自己,世界上有形物体中最复杂的系统是人体,大自然造化出如此精妙的人脑,人类应该也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养生与健康问题。       当然,养生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中华民族的先贤们认为,养生必须遵循天地人相应的法则。       而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主客观相合,要根据个体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的不同,思想观念的差异,所受的各种干扰因素的强弱,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地调整与身体健康相关联的一切因素,使精气神充沛而平和,则养生得法矣,健康可期也!
发布者:瑾年阅读47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