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教 育
全部 |教 育
教育孩子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身教胜于言教”。现在我们很多的家长都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没有孝心,“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严重,经常会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我们想一想,这些现象是结果、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吃团圆饭,在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祖父母,在吃饭的时候,为人父母的夹起了菜,把它放在了谁的碗里呢?很多的人可能都毫不犹豫地夹起菜来,就往孩子的碗里放。他的爷爷奶奶看到了,也会夹起菜往这个孩子的碗里放。结果这个孩子的碗里放满了菜,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吃,觉得这些人都逼着他吃饭,所以他经常会厌食。而从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中我们来观察,这一家谁是核心呢?显然这个孩子是核心。所以我们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是我们大人把他们惯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既然是“小皇帝”,中国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小皇帝的脾气自然不是很好。如果有十件事、九件事你都给他做好了,只有一件事不能满足他,他就会跟你不依不饶,和你吵吵闹闹。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能够有孝心,能够关爱父母,我们在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应该夹起菜来放在自己父母的碗里。或者我们打开冰箱,拿出水果饮料,首先要问父母要不要,然后才去问孩子要不要。这样才会让孩子自然地接受一种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观念。“教”在《说文解字》上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上”就是家长、老师还有领导,上面怎么做,下面就跟着怎么效仿。中国古人说:“儿女不用管,全凭德性感。”儿女其实用不着你去管很多,你自己做好了,能够言传身教,他自然就跟你学会了应该怎样去孝敬父母。现在很多人都感慨说:“我这个孩子怎么说也不听。”这句话就很有味道了。我们都是怎样在教育孩子呢?我们都是在“说”他,你都没有做给他看。所以中国古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你用语言去教导他,他会反问你:你都没有做好,有什么资格说我呢?就会和你起争讼,于是逆反心理也就产生了。如果你用身教把正确的行为做出来,他就会马上跟着你去学了。因此我们说要教育好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坚持“身教胜于言教”这一原则。有人把祖父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用一棵大树来比喻:孩子是这棵大树的果实,他的父母是大树的树干,而孩子的祖父母是大树的树根。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是希望果实长得硕果累累,那我们需要把水和肥料浇在根部,而不是直接放在果实上,放在果实上,果实吸收不了,反而都腐烂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弃老取幼,家之不祥”。如果我们放着了自己的父母老人不去赡养,而把所有的关爱都放在孩子的身上,那么这个家庭就不吉祥,败象已露。《论语》上孔子曾经多次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身教胜于言教”确实不假,父母的道德修养对于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风尚是至关重要的。宋代刘清之的《戒子通录》上这样写道:“勉人为善、谏人为恶固是美事,先须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为人,岂唯人不见听,亦反为人所薄。且如己之立朝可称,乃可诲人以立朝之方;己之临政有效,乃可诲人以临政之术;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已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己能身致富厚,乃可诲人以治家之法;己能处父母之侧而谐和无间,乃可诲人以至孝之行。苟唯不然,岂不反为所笑。”这段话警醒我们,劝导他人行善、谏阻他人作恶固然是好事,但必须先做自我反省。如果自己平时不注意为人处世,则不但别人不会听从,还会受到别人的讥讽。只有自己掌理朝政受人称道,才有资格教诲别人掌理朝政的方法;自己处理政事功效显著,才有资格教导别人如何处理政务;自己的才干学识受人敬仰,才有资格教诲别人怎样增长才干、修习学业;自己的品行行为受人敬重,才有资格向别人传授修身养性的具体步骤;自己能够发财致富,才有资格向别人传授治家理财的方法;自己能够守在父母身边恪尽孝道,才有资格向别人介绍孝养父母的经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反而会受到别人的耻笑!早在二战前夕,欧洲学者就曾经做过一次深入的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其中三个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屹立到现在没有消失?他们经过研究,总结说:这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中国教育的特色确实是在家庭。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所以讲到教育这一桩事情,在全世界,中国人的经验最丰富,历史最悠久。那么家庭教育由谁来进行教导呢?最主要的就是母亲。婴儿出生两三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他已经会看,已经会听,看到这些大人在他面前,他们的言谈举止自然给他落下印象。这个印象根深蒂固。我们一般人常讲,第一个印象最重要,先入为主。婴儿跟谁最亲近?跟母亲最亲近。所以母亲的印象就会影响这个小孩一生。中国真正讲的最早的教育是胎教。在怀孕期间、母亲的言行举止就要很谨慎,因为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胎儿。史书中记载,在中国实行胎教最早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周文王的母亲是太任,祖母是太姜,文王的夫人是太姒。周家的“三太”都是圣母,所以教出许多圣贤的子孙。我们在史书上看到,太任怀文王的十个月里,“目不视恶色”,不是好看的颜色不看;“耳不听淫声”,不善的音声她不听;“口不出傲言”、说话柔和,不粗暴。她懂得母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会影响胎儿,所以在怀孕的时候心平气和,唯善是从,真正做到了纯净纯善,结果生下来的这个小孩就是文王。在中国古代.一般人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虽然做得没有太任那样严格,孩子生下来以后,如果母亲对他的教养非常重视,让他从小就扎下伦理道德的根,一生他都不会变坏。由此可知,妇女的责任重大,如果上对父母公婆,中对丈夫,下对儿女晚辈,周边还有妯娌叔伯这些关系,真正能落实“诚敬谦和,仁慈博爱”,就一定能够帮助家运兴盛。“家和万事兴”,整个国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要从“家和”做起。中国的教育有5000年的历史、5000年的经验、5000年的方法、5000年的成果,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有智慧的人都不会疏忽的。这正如为人父母的,在一生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希望不希望他的后代再犯?不希望啊!所以古人都希望以自己的人生成就后人的人生,让他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写下很多的家规、家训。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家教、家训很多,《弟子规》可谓集中国古代家教、家规、家训之大成。它是以《论语》中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采取各家的家教、家规编成目,从而编成的。《弟子规》不是教小孩的,是教母亲的,因为小孩从生下来到三岁,还不懂事,还不会念书,母亲要把《弟子规》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做母亲的,对自己的公公婆婆、父母长辈做出孝顺的样子,让小孩看,他就都记在心上了,就有深刻的印象了。这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身教,不是言教,所以从这里我们才懂得妇女的重要。如果我们这个年代出现几个孔子、出现几个孟子,不但中国兴旺,全世界都有福了。而这要靠做母亲的、要靠做祖母的有这种心,有这种愿望,能够好好地来教育下一代。《弟子规》的纲要,总共113条,做母亲的每一条都要做到,做给儿女看。尤其是婴儿,从一出生就让他看,天天听,天天看,看了三年,听了三年,这种纯净纯善的教育在他心里头就根深蒂固了,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中国古老的谚语常讲,“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就是看他的教养。他从三岁就有能力辨别邪正,就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太太的责任比先生还要重,因为她负责教养下一代,这是“夫妇有别”。太太要全心全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整个人类培养德才兼备的下一代。换句话说,家族兴旺,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天下太平,这个责任,都落实在妇女如何去培养后代、这个关系太大了。传统教育在中国至少被忽视了三代,三代没有学过,也就不知道妇女所承担的教育子女的职责意义无比重大。因此,在农村,失学的都是女孩子;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追求事业、工作,把孩子交给了保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从保姆那里学习,受到保姆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希腊的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奴隶看管,你将得到两个奴隶。”同样道理,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看管,你将得到两个保姆。因此,今天,无论是受过良好教育还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子女的教育之上,我们民族的素质如何能提高?所以我们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好人、善人、圣贤人,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身体力行。女人的价值在哪里?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圣贤人,这才体现了一个女人真正的价值。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孔子、培养成为范仲淹,那我们的社会将收到多大的利益,比你自己在外面工作赚几个钱,搞一番事业,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所以女人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的孩子教导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人也提醒我们:“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母亲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从落实《弟子规》、重视子女教育开始,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原创
2023年03月11日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从两桩悲剧出发,谈谈为人父母的初心。01胡鑫宇被确认自杀一周后,刚刚,我在网上看到两个悲伤消息,都和孩子有关。一个是:四川资中县失联高中生小英的遗体,在沱江中被发现。小英今年18岁,读高三。再有不足半年的时光,她就能迎来高考,从考题如海、压力山大的高中生活中挣脱。但她已没有能量,坚持到高考到来那天。1月7日下午,她向老师请假后,给朋友留言:“我发给你些东西,半个小时后你都可以听,然后按照备注发给相应的人。”当朋友追问她在哪里时,她回复:“河边滨江公园对面,我放衣服在这里,很好找的。”老师得知这一讯息后,迅速联系家长和警方。众人很快找到小英的羽绒服、口罩,但迟迟没有找到小英的踪迹。在冰冷的江水中浸泡整整一个月后,2月7日,小英的遗体才在沱江中被发现。小英生前照片@澎湃新闻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她走了。在一个女孩最美的年华。以如此绝望又决绝的方式。02另一个是:四川绵阳,一位13岁的初中男生,因为体育考试只考了18分,被亲生父亲用武士刀刺死。父亲的辩解是,他得知儿子又没考好后,非常愤怒。情绪失控中,暴躁咆哮的他本想拿武士刀,吓唬吓唬孩子,但没有控制住,竟一下戳到孩子脖颈上。孩子顿时血流如注。虽然父亲及时拨打了120,但孩子最终因失血过多,离开人世。令人泪目的是,这个13岁的男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爸爸,我在好好学习。”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03学习,考试,成绩。抑郁,痛苦,自杀。这些令人焦虑悲伤的关键词,在刚刚过去的大疫三年,因为疫情、封控、感染,暂时被遮蔽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瘟疫之下。或者说,当更大的灾难降临,人们被更大的恐慌支配,教育焦虑和孩子问题,被暂时搁置到一旁。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当封控结束,疫情放开,烟火回归,生活如常,我们又回到老路上。和孩子有关的悲伤,接二连三地曝光:少年自杀,父母伤害,成绩至上,教育焦虑。这每个问题,都可以写出洋洋洒洒的万言文章。但这所有的文章,都逃不过两个核心:社会问题之下的教育焦虑,父母修行之下的家庭温度。上学的孩子@网络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关注,需要呼吁,需要呐喊,但改变的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渺小个体的手中——它需要时代和社会系统性的改变。但,父母修行,放下执念,戒掉暴躁,学会等待,给予接纳,习得温和,却是我们此时此地此刻,便可做到的事情。它的核心不过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平凡?我们能不能从孩子身上收回自己的过度期待?我们可以不可以放下高高在上的家长傲慢,看见孩子的敏感和脆弱?我们在孩子遇到难题和困境时,有没有耐心给孩子等待,并陪他们一起想办法?我们在发现孩子内心病了后,愿不愿意接受事实,放下过多情绪,陪他去治疗,而不是讳疾忌医,宁肯失去一个孩子,也不愿撕下虚伪的面子……只要我们愿意站在孩子这一边,发自内心地认为一个健康开心的孩子,胜过世俗盛大的成功和荣耀,我们的孩子就会慢慢变好。因为,父母不活在过度期待的幻想里伤害孩子,孩子就能回到结结实实的泥土里拔节生长。对那些用“过度期待、优秀执念、焦虑狂躁、控制苛责、情感绑架”的方式,继续伤害孩子的父母,我也很想给他们看看下面两张图片——04这两张照片,来自土耳其地震救援现场。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两国12000多人遇难,62000多人受伤——伤亡还在增加。灾难带来生离死别,也带来爱的教育。叙利亚阿勒颇省的一处废墟中,救援人员发现一名刚刚出生的小女婴。她的脐带仍和母体相连,浑身赤裸,全身血污,但身体健康。地震中的新生@新华社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她的父母和4个兄弟姊妹,全部不幸遇难。只有她这个最小的家庭成员,在母爱的庇护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们也见过同样的一幕。母亲拼尽全力,把孩子保护在臂弯里,用自己的生命,给孩子留下生机。地震到来,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命悬一线。母亲用尽全身的力气,把肚里的小婴儿生出来,并把她保护在怀中。那一刻,母亲最大心愿是什么?是这个孩子长大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还是惟愿她健康、平安、快乐?当然是后者。另一张照片,是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一个15岁的女孩在地震中,被压在倒塌的建筑物下,不幸遇难。她的父亲,双腿弯曲地坐在废墟里,紧紧抓住死去女儿的手,久久不肯离去……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这张令人揪心的图片,令全世界为之动容。那一刻,不愿离去的父亲,摸着女儿冰凉的手,面容悲戚地在想什么?当然是,多么希望女儿还健康活着,还能甜甜地喊他“爸爸”,还能拉着他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绝对不是,也不可能是,期待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能光宗耀祖,能年薪百万。极端的灾难和极致的深情,能让我们更多人回到源头,去重拾自己的发心:我们每个父母,在迎接自己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最大的心愿,不过是他健康快乐地活着。我们每个父母,在孩子遭遇病患和意外的那一刻,最大的祈祷,不过是他健康平安地活着。而不是,他考第一名,他活成我们的面子,他活成我们期待的样子。记得这个初心。用对待婴儿般的耐心,善待你的孩子。他会在这爱里,成长为一个温柔的大人。— E N D —
发布者:Outstanding
原创
2023年02月14日
“我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少吃点苦吗?”是的,我们为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苦。但是一生顺遂的得天独厚者寥寥数人,绝大多数的人都必定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着不同的苦难。我们让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享受生活,但是无法保证孩子一生都没有痛苦,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孩子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让孩子体验“苦难”,并且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够让孩子从中得到能够面对苦难的勇气,以及能够与苦难和解的智慧。孩子们经历和体验生活带来的苦难,才会看得到别人的苦难,才会升起把别人的苦难放在眼里的悲悯之心。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面对苦难的勇气、与苦难和解的智慧,以及感同身受的仁慈。放手让孩子体验活着,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启发孩子的善心、孝心,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心开启,万福皆来,一个孝顺的孩子将来的一切都会顺利。01习劳知感恩通过习劳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为家庭操劳的不容易,“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单纯的,只要用心加以引导,孩子的善心、孝心很容易启发出来;02养成好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孩子有能力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他就有能力把学习、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03读经和抄经读经千遍,其义自见,圣贤的经典可以使孩子的心安定,孩子本有的智慧和善良就会显露。「报名咨询电话」宋老师:15210015229(同微信)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原创
2023年02月14日
不吃学习的苦,就要被生活欺负。01孩子并非不聪明,只是懒得学习。前几天,朋友来家里做客。聊到孩子小升初的话题时,她说自己特别焦虑,虽然前段时间在放暑假,自己却完全没有处于放松的状态,失眠、掉发,皆因儿子轩轩的学习令她心力交瘁。原来,今年小升初,轩轩考试成绩不理想,三门主课语文60+,数学80+,英语60+。在我的印象中,轩轩一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样的分数让我感到万分意外:“我记得轩轩语文和英语挺好的,这次考试怎么在及格线徘徊了?”“懒,都是因为懒,单词、语法都要背,他一学习就耐不住性子,刚坐下学习10分钟就要跑出去玩了,你说他一句,他回你三句,给我气的。”说罢朋友长叹一口气。听完朋友的讲述,我脑海里出现了四个字:积懒成笨。还记得一位教龄20多年的班主任曾感慨:“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习越来越不是一件只凭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我见过许多一开始单凭聪明,学习还过得去,但而后因为长期懒散、没有毅力和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导致‘积懒成笨’的孩子。我也见过一开始成绩不够拔尖,但因为有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持,冲过瓶颈期,越学越有自信,最终成绩远远超出老师和父母预估的孩子。”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懒。大多数孩子的智力都处在同等水平,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刻苦和勤奋。一个人若是懒得学习,懒得思考,懒得认真,懒得坚持,最终只能自食其苦,自毁前程。新学期,家长一定要警惕孩子“积懒成笨”。02那些用“假勤奋”掩饰“真用功”的孩子,正在被“懒”拖垮。听过一句话:“初中刷掉懒的,高中刷掉笨的,积懒成笨活该被刷。”真实且扎心。懒惰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最后慢慢拖垮孩子的意志,甚至放弃学业。考完试,当家长问起孩子这道题为什么做错时,大多数孩子惯用的一个托辞就是:这题我会,我就是太粗心才做错了。因为粗心,记错了公式,算错了答案;因为粗心,审错题目,导致答非所问;因为粗心,在草稿纸上算对了,但是抄写答案时写错了。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写作业,做习题,成绩却不见提高,这时候家长就要多想想,“平时都对,考试就错。”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孩子在用“假勤奋”掩饰“真用功”,拿粗心当借口。有一位14年教龄的老师总结出孩子懒惰的两种类型:1. 肢体懒惰:这类学生主要表现在上课不爱动笔,喜欢用眼睛看,用脑子想,考试时常常眼高手低。2. 用脑懒惰:这类学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刷题,而不“琢磨”,不“走心”,不“思考”。正如迈克尔·桑德尔所说的那样:“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统一起来,能避免孩子单思不学,避免所想变成空想和妄想。低质量的勤奋不如高质量的用功,用心思考是记忆、消化知识的致胜法宝。真用功的孩子,身上都有这几点特质——温故知新:睡前会把当天的知识在脑子复习一遍;拒绝拖延:每天定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注重积累:勤阅读,写日记,摘好词,背好句;擅于提问:上课会听课,下课会提问,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来没有捷径,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循序渐进登上顶峰。成绩不会说谎,如果付出时间和成绩不成正比,父母就要反思孩子是否处于“假勤奋”的学习状态了。尽早让孩子摆脱“假勤奋”标签,才能在学习上收获“真功夫”。03每一个懒惰的孩子,背后都站着容易妥协的父母。梁实秋曾说:“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父母恰到好处的管教,教出的是踏实勤奋的孩子。父母无条件的妥协,养出的是懒散浮躁的孩子。前几天,看到了新媒体作家刘小念写的一篇文章,感触颇深:一个出身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子吉,考上了广州的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每天晚不睡早不起,找不到工作怪就业环境不好;随后去考公务员,考试失败后又说试题出得偏而怪;父母着急的托人找了无数个关系,好不容易帮他争取到一份在银行实习的机会,他却嫌弃这份工作毫无技术含量,与自身专业不对口,拒绝再去上班......几番折腾后,子吉的父母终于明白:他缺的不是学历,而是脚踏实地的心态。在我看来,子吉成年后经历的种种失败,皆因自身的懒惰和父母的一次次妥协。《颜氏家训》有言:“习闲成懒,习懒成病。”有远见的父母,会在孩子想偷懒时,坚定地拒绝,逼迫他们勤奋。网上有一个五年级在读的小女孩,她的妈妈给她制定了一系列的家规,并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制定的学习计划,而且妈妈每天也会陪孩子一起完成。久而久之,小女孩越来越自律。每天六点半起床晨读;放学回家也不需要父母监督自己会主动写作业;周末的时候自己阅读和练字。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态度模棱两可,就会留给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已经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不要因为心疼孩子就打破规则,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态度温和而要求严格的家长,他们既给了孩子尊重,又让孩子不能突破底线。04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放纵的少年,也不愿见你卑微的成年。知乎上曾有一个问答:上学期间,那些懒得学习,混日子的人,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有个高赞回答:“有一份不自由的工作。”叔叔家的儿子,初中时候成绩很不错,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年级前十。但是高二那年,他开始沉迷网络,每天都要去网吧打游戏,对学习失去兴趣的他一直堕落到高考前夕。最终以300多分的成绩上了一所专科院校,读着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继续混日子。毕业后,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但为了谋生,他被迫辗转在各个小餐馆做服务生。人是叫不醒的,只能痛醒。直到有一次累到晕倒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在学习上偷懒,就是给自己挖坑,不吃学习的苦,就要被生活欺负。身为父母,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快乐。但这快乐也要分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该学习的年龄选择了放纵,在该努力的阶段贪图轻松享乐,他之后的道路定会万分曲折。请告诉孩子,你现在读的每一本书,所记住的每一个知识,是为了让你未来有底气捍卫自己的人生。05新学期,预防孩子“积懒成笨”要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为防止孩子误入“积懒成笨”的陷阱,父母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新学期,先抓以下“四点”好习惯,再谈成绩:1. 规划归纳的习惯。学习没有针对性,做题贪多求全,这样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属于无效学习。而那些有效学习的孩子,都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总结归纳知识点,找到自己每一门学科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让自己学得轻松。2. 积极主动的习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去学习,遇到不懂得问题就要问老师、问同学,学习最忌讳的就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这样只会害了自己。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常提问,勤动笔,多练习。主动地学,能让孩子越学越自信,成绩才会越来越好。3. 自检自查的习惯。检查是一种自我反思,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做完题直接拿给自己检查,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一遍。如果孩子真的是因为粗心将题做错,并自查出来,这样能有利于孩子反思自己为何粗心,但如果自己都没检查出来,那大概率是没有将知识点吃透,整理错题时就要对此进行针对性训练。4. 时间管理的好习惯。今日事,今日毕。懒散拖拉的孩子会将学习和生活搞得一团糟,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督促孩子完成当天任务。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提醒孩子凡事提前5~10分钟,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不拖延的好习惯。作家桐华曾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渐形成两种人,一种人因为努力而成功,另一种因为懒散而失败。”纵然你天赋再高,你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在走下坡路;即使你资质平平,只要不纵容自己懒惰,始终保持勤奋的态度,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你都是在走上坡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少年好学,方能成大器,奋勇拼搏的人才有未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4日
“量规”不是一份标准,而是一面镜子,是一面协助父母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镜子;“量规”不是一份要求,而是一款工具,是一款帮助父母实现成长的工具。希望这份“量规”,成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导航器。今年,由青岛中学小学部家校社联盟委员会牵头,形成并公布了《青岛中学好家长量规(小学版)》。这份量规旨在更好地传递学校育人目标,助力家长找准目前的定位和未来的成长空间,成为受孩子信任、受学校尊敬且能不断反思、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好家长。“好家长量规”是通向目标的地图和导航,是一种可测量、可评估自身行为的工具。量规纵向有5个维度:教育理念、家校关系、家人关系、环境营造、习惯养成;5个维度又细分为19项指标。量规的横向代表了不同等级的区分度:示范级、合格级和待改进。青岛中学在“成就家长以成就学生”的办学行动上,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1 - 教育理念智慧型家长,拥有正确的家校共识和育儿理念,理解学校,信任老师,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建议,坚持对孩子使用正面管教。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父母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成为学习型家长,一同助力孩子的成长。① 家校共识示范级:能够主动学习和理解学校育人目标和教学理念,家校凝神聚力。合格级: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表示支持和认同。待改进:不关心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或对学校大小事情样样插手,干扰学校的教学方式。② 育儿观念示范级:充分信任孩子,主动与孩子平等、亲密的关系,尊重、倾听孩子的想法;能够做到不盲目跟风、不相互攀比,对比社会的功利和家长之间焦虑有足够的定力。合格级:愿意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有时候会因为忙等原因忽视,对孩子没有耐心;偶尔会拿不定主意,但是冷静后还是能够改进自己,排除干扰的定力一般。待改进:很多时候忽视孩子真正的成长需求,想要控制孩子的时间甚至想法;不考虑孩子意愿,让孩子不堪重负;容易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听到其他家长的话容易焦虑,排除干扰的定力较弱。③ 正面管教示范级:善于发现孩子优点,有一套鼓励孩子的思路,接受孩子的错误,并能给孩子反思和改正的空间。合格级:能够意识到鼓励孩子的重要性,但有时候对孩子的错误没有耐心。待改进:经常批评孩子,不懂鼓励、赏识孩子的重要性,不能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很少对孩子使用鼓励言语。④ 自我修养示范级:努力平衡生活和工作,工作之余,能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平时也热爱学习,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愿意用自己作为榜样来引领孩子,愿意与孩子一起学习新鲜事物,本身也是很自律,在家很少玩手机、游戏等。合格级:尽量拿出时间陪伴孩子,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对待孩子,对待孩子没有太有耐心,但是没法高质量陪伴;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也积极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待生活比较积极、乐观。在家偶尔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游戏。待改进:没时间陪伴孩子,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就好了,教育这件事,有专业的老师就足够了;在工作领域得过且过,在家里经常说一些消极、负面言语,不愿意与孩子一起学习新事物,经常在家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游戏。2 - 家校关系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庭、社会和学校诸因素合力共建的巨大工程。家校共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方式,良好的家校关系是保障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良好的家校关系,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其次需要相互之间的良性沟通以及家长积极主动的充分参与。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环境,助力孩子全面发展。① 共育目标示范级:能够高度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配合教学重点,自主、合理地规划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家庭与学校之间能够做到相互统一和促进。合格级:能够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很重要。能够自主规划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联系不密切或目标不够明确。待改进:始终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情,不需要家庭参与。家长只需要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不应该为孩子的教育负责。② 沟通方式示范级:能够与学校和老师保持适度的良性沟通,坦诚相待,充分尊重。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客观看待,理性分析,并积极克服,虚心接受并执行老师合理的教育建议。合格级:能够尊重、理解和信任老师,与学校和老师保持正常沟通,能够主动或被动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建议,但缺少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待改进:不愿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经常对学校和老师的做法表示质疑。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基于事实做出公正而合理的判断,不能寻求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和解决方式。③ 参与程度示范级: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家校活动和志愿服务,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特长优势,以家长课堂等形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合格级:当学校有需求时,能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家校活动和志愿服务。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需要时,愿意提供相关的支持。待改进:基本不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家校活动和志愿服务。从不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自己的优势资源,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义务,没有必要去做。④ 合理诉求示范级:能够积极提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诉求以及相应的改进方式,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正确的方式积极妥善地进行解决,不让问题升级或扩大化。合格级:能够支持学校的良好发展,有大局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合理诉求,但缺少相应的改进措施或实际行动。待改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理解或持怀疑态度,会一味抱怨、发牢骚,态度强硬蛮横,甚至将问题扩大化。3 - 家人关系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夫妻关系,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亲子关系,便构成了美好、温暖而充满爱的家人关系。这是孩子成长中的坚强后盾,为孩子的不断前进保驾护航。① 家庭环境示范级:能够为孩子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家里定时召开家庭会议,民主协商家里的问题。会定期带领孩子进行卫生劳动。合格级:能够为孩子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遇到困难时能够共同克服。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定期清洁卫生,但偶尔懈怠或出现言行不符的情况。待改进:言行举止较随意甚至粗鲁,不知道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家庭环境不和谐,经常面对孩子出现争吵、情绪波动。② 夫妻关系示范级:夫妻之间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双方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出现分歧时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民主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合格级:夫妻之间地位平等,时有矛盾和争执,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分工明确,但在时间精力和陪伴质量上会出现不稳定和不均衡的情况。待改进: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冷战或争吵,不当的言行给孩子造成身心伤害。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成长意见不统一,出现问题时往往相互推诿和指责。③ 亲子关系示范级:和孩子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有很强的同理心。孩子经常愿意和家长分享成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合格级:和孩子能够相互支持信任,但是总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没有很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待改进:更加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很少与孩子进行内心深度的交流。家人遇到问题容易相互指责,缺少必要的信任和支持。④ 情绪管理示范级: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不良情绪,让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能正确理性对待自己的焦虑情绪。合格级:平时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及时地加以引导。能够积极克服焦虑,不把焦虑情绪转移给孩子。待改进: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容易发生情绪失控或情绪波动大的情况,甚至把不良情绪转嫁给孩子。 ⑤ 隐私权利示范级:能够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利,对孩子正常、合理的隐私不做过多干预,会主动关心并愿意倾听孩子内心的秘密,积极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合格级:能够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利,不做过多干预,愿意倾听孩子的秘密,做好一个聆听者,并为孩子保密。但缺少主动的关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待改进:觉得孩子的事应该全部告诉父母,不应该有隐私,也不愿意倾听孩子的秘密,觉得幼稚可笑、不值一提,表示不理解、不感兴趣甚至是讥讽和嘲笑。4 - 环境营造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更多是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出来的。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阅读空间,通过适切的书籍、影片、纪录片,或去各地参观游览,或参与某种生活实践,提供给孩子各类精神营养。家长不应是孩子成长的监督者,而应是孩子的兴趣培养者、资源提供者与成长氛围营造者。① 学习环境示范级:能够和孩子共同打造独立、整洁的学习空间,并能够给孩子提供学习辅助工具。合格级:能够为孩子提供较为独立的学习空间,但并没有关注其整洁性。待改进: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独立、整洁的学习空间,随意在哪里学都可以。当孩子需要学习工具时,只能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② 沟通机制示范级:定期举办家庭会议,对家中事情进行协商交流,让孩子有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合格级:没有固定的家庭会议,但有事情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商量。待改进:没有家庭会议,家里的事情都是家长说了算,小孩子关心这么多干什么。③ 爱与仪式感示范级:时常在重要节日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合格级:没有太多仪式感的活动,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重要节日很难在孩子身边,但会努力弥补。待改进:认为生活中的仪式感不重要,缺席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重要时刻。④ 精神美育示范级:经常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熏陶很重要。合格级:偶尔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能意识到艺术熏陶的重要性。待改进:基本不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认为艺术有没有不重要,不是学习的一部分。5 - 习惯培养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掉,并不断发生着正反两面的作用。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有内驱力的学习习惯,会帮助孩子独立且自律的人格养成,也是孩子能够自立的关键。① 生活习惯示范级:注重培养孩子生活中的好习惯,注重培养正确的作息时间、卫生饮食习惯,并且能有计划地与孩子一起坚持运动;认为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很重要,并且能根据年龄特点让孩子承担家中适切的家务劳动;重视培养孩子待人接物谦和有礼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注意培养TA的感恩意识。合格级:能够意识到培养正确的作息时间、卫生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但是很难执行,有时间会与孩子一起运动;孩子做家务还是很重要的,偶尔会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只是会提醒孩子要待人谦和、有礼貌和感恩,但是在具体的事情上缺乏引导。待改进:作息时间很随意,没有固定的卫生饮食习惯,自己也不爱运动,更别说陪孩子一起运动;觉得孩子太小了,比较心疼TA,而且孩子做家务也经常做不好,负责好好学习就行了,不用做家务;不太关注礼貌感恩这方面,孩子犯错也只是简单说几句,所以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② 学习习惯示范级:注重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能与孩子一起,针对不足制定相应目标。关注孩子学习习惯大于学习成绩。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也有阅读习惯,并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合格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觉得TA自己做不好,不敢放手。制定学习计划很少听从孩子的意见。非常乐意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付出,但没有方法,不知道如何引导。待改进:认为学习习惯培养是老师的事情,跟家长无关,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阅读买书太花钱了,孩子的阅读习惯不用培养,随便读读书就可以了。“量规”不是一份标准,而是一面镜子,是一面协助父母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镜子;“量规”不是一份要求,而是一款工具,是一款帮助父母实现成长的工具。希望这份“量规”,成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导航器。     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家长进步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让我们开始“智慧家长”之旅。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4日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和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影响一生。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成器,天天惹是生非,表现得很没教养,别人在指责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是老师没教育好,也不会说小伙伴把他带坏了,只会说:这孩子家教不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全家一个德行!所以有人说,家教与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潜力股,会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畅意人生。树立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一个家庭最丰厚的财富,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纵观古今中外,家教与门风,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忠厚传家久“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上句是说人品德忠厚才能传家,下句则是强调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短短的十个字,却体现着传统社会人们对于家风家教的理解与重视,显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何谓忠厚?忠不是现在词义上的忠,而是包涵忠诚、仁义、正直、宽容、谦让、善良,厚则是厚道,厚积。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然而,河南巩县的康氏家族却延续了400余年,确切地说,康氏家族自第六代康绍敬于16世纪嘉靖年间,在康店村建立起第一家小店开始,截止到18代康庭兰,中国土改运动开始为止,一共传承12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长寿的家族企业。康家崇尚耕读,康家子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康家教育子孙的家训是: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此家训意在告诫康氏子孙,在经商结交过程中勿求凡事有利于己,要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留余于人,以保持商业关系的持续稳定;日常交际中要懂得谦恭退让,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家族子孙定要“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哪怕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也不能让其处处提防自己的巧诈,立身行事。“巧诈”固然可以欺人一时,谋一时之利益,但不会长久;“拙诚”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吃亏,却可以取信于人,涵养操守,立稳人生与事业的根基。短短70余字中,蕴藏的却是康百万家族留余忌尽、忠厚传家的大智慧。400多年来,在家训的熏陶下,康家历代子孙大多向上向善、勤奋好学,从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续昌盛。老子在《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说,好的家教和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独立才成人晚清名臣曾国藩,官居要职家境丰厚。但他却教育子女,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是曾国藩却穷养子女,意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不靠家庭靠自己。结果,曾家的孩子都成材了。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有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曾国藩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与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古语说得好:儿孙若有用,留钱干什么?儿孙若没用,留钱干什么?比起钱,教给孩子好的品德,有用的能力,传承好的家风,才更是一个家庭的传家之宝。溺爱不可取有一则新闻,说合肥某34岁男子王某, 平时也不出去工作,生活一直依赖年过六旬的父母。这天,老父亲责怪其懒惰不干活,男子竟怒火中烧,抄起钉耙将父亲打伤。这一行为引起了左邻右舍的不满,报警之后纷纷要求民警对其“从严治罪”。每一个孩子的降临都是父母甜蜜的负担。父母总是想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但是不要忘记了终有一日孩子将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在这之前,父母要教给孩子什么?要赋予孩子什么品质?想想这两年流行的“啃老族”一词,我想这些父母可能从小忽视了对“啃老族”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精神世界的重视。方孝孺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加以教育,这等于没有疼爱他;如果教育孩子又不引导他上进,这等于没教育他。教不好孩子,一辈子都要扶着他走。与其到老了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如一开始就教给孩子好的家风和家教,毕竟,家风和家教,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儿。来源:家风家训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4日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 无论是在初为人师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已经走过大半个人生历程的今天,这个念头,在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变过。在文章中,在著作中,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演讲和报告中,我不止一次说过,我属于愿意做教师的这一类人。 在我看来,教师的工作尽管不乏清贫,而且颇多辛劳,但对于喜欢和热爱这一行业的人来说,它也自有吸引人之处,这一吸引人之处的最佳表现,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第一,收获各类人才。农民劳动,收获粮食蔬菜等农业产品;工人劳动,收获钢铁机器等工业产品。农民工人生产出了社会需要的粮食、机器,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机器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产生幸福感、自豪感。 教师呢?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一个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育,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工、农、商、学、兵战线上为党为人民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学生们不仅在船上时不断表达着对老师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就在他们奔向远大前程以后,三年、五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不断表达着这种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有许多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不是相约重到母校聚会,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吗?第三,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 为师从教多年,我边工作边探索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魏书生教育文选》《班主任工作漫谈》《教学工作漫谈》《好学生,好学法》等书籍。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劳动确实有利于收获科研成果。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其实各行各业的人,谁又能不像蜡烛呢?一个人来到世间,便像一支蜡烛点燃,燃尽自己是历史的必然,大家都是相同的。不同点在于有人只燃自己却不肯照亮别人,甚至去伤害别人,有人却想方设法去照亮别人。同样是燃尽自己,为什么不去照亮别人呢?照亮别人不是一种幸福吗?教师的职业恰恰是最有利于照亮别人的职业。从文化积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想社会,也是在人们的心灵不断地被照亮的过程中,通过无数心明眼亮的人去拼搏、去奋斗、去牺牲才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教师工作的深远意义又远不止上述的三重收获。 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从这一工作中收获职业的、精神的幸福,并逐步走向人生的完满。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3日
父亲常对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今天,更没有我们这个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你们一定都要感党的恩,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党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已经牢牢地印在了父亲心里。解放前,父亲出生在清华园蓝旗营的一个满族家庭中,那时家境已经破落,太爷爷更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去世了,以至于父亲都没了什么印象。到了爷爷那一代,全家五口租住在海淀镇,爷爷靠给城里的资本家打工过活,太奶奶和奶奶都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家里经常吃不饱饭,生病了也只能硬扛,一家的生活经常无以为继。从小父亲不准我浪费粮食,吃完饭碗里一个米粒都不允许剩下。有次我碗里剩的饭太多,实在吃不下,父亲先替我把饭吃了,然后很严肃地批评了我。久而久之,我也就养成了“光盘”的习惯,即便过了几十年,吃过的碗里也都不会剩下一粒米。虽然父亲自己勤俭持家,但是到帮助别人的时候却从不吝惜,谁家有了困难都会尽量接济,每年的特别党费和捐款也都会尽力而出。后来听父亲讲,他永远也忘不了小的时候,饿着肚子去舍粥时的那段经历。解放前,在海淀镇上有个舍粥厂,每到打粥的日子,一家人就要早早去排队。粥厂开门后会把人都放进去,再把大门一关,所有人都要在粥厂里面等,等粥熬好了之后每人才能分到一勺。稠的大人还舍不得喝,要留给孩子,只能灌点米汤下去勉强填下肚子。有时没到打粥的日子,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要走十几里路,去大有庄、上河沿一带的亲戚家“借”粮吃。父亲原本是上不起学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不仅不收学费,每月还为困难学生补助三块钱奖学金,父亲每天中午花一毛钱买半斤面条,就此吃上了饱饭。建国初期公私合营,爷爷有了份稳定的工作,全家还在南顺城街有了住处。可惜好景不长,1954年爷爷不幸病逝了,太奶奶和奶奶都没有工作,下面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一下陷入了绝境。父亲说,这要是在旧社会,家里也许就挺不过去了,是党和国家给予了我家第二次生命。在爷爷去世后,国家为我家发放了19个月的抚恤金,后来手工合作社又给奶奶安排了一份在家“挑花”的工作,勉强有了些收入,帮助家里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期。直到几年后父亲从工厂正式出徒,家里的日子才真正好了起来。父亲教导我,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为家庭困难,父亲初中没毕业就进工厂当了名学徒工,一进厂就遇到了位好书记,经常找他促膝谈心,拉家常,教育他今后一定做一名思想过硬、技术专业的好工人。从此他坚定了信念,除了好好钻研业务,没有别的出路,要干就要干好,绝不能半途而废。父亲在厂里从事的是有毒有害工种,对身体伤害比较大,但他不想其他,一门心思只想干好工作。那时他一周只回一次家,自愿报名参加各种学习,学思想、学技术、学文化,每天的班后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因为刻苦学习,没过几年父亲就成了车间里的技术骨干,经常代表厂里到上海、广州等地参观学习。厂里搞技术革新,他们部门承担了自动喷砂机研发项目。那时零件在喷漆前都需要手工打磨除锈,费时又费力,接到攻关任务后,他们几个技术骨干每天都要在严重的粉尘环境中加班到深夜,艰苦奋战两个多月后,终于研发成功了自动喷砂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父亲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无愧于心。父亲在那个年代赶上了一系列运动,因为担任团支部书记,“出身”又好,思想又积极,被调到了“双清”工作队,专门负责厂里的内查外调,后来又转入工宣队,到安贞医院工作了好几年。在这几年里,他坚持实事求是,从不轻易否定他人,甚至为此还受到了些影响,但他从不后悔。1989年,父亲厂里开始第一批公有住房改革试点,当时还有福利分房,厂里职工大都不愿意购买。我家当时是符合分房政策的,父亲说,咱家最初房无一间,地无一垅,饭都吃不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现在国家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就是借钱咱家也要买,于是我家成为北京市房改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父亲退休二十多年了,党员关系也转到了社区,现在他又成了社区的积极分子。居民代表、楼门长、志愿者他一个身份没少,疫情防控、综治值班、人口普查、垃圾分类、疫苗接种他一项工作没拉下。他常对我说,咱们做人不能忘本,咱家能不愁吃、不愁穿,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要感谢党,只要我还干得动,就要为党和国家做点贡献。在父亲的影响下,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父辈传承下来的家风早已深深烙刻在我的心中,已成为我的习惯。而且我还会教育好我的孩子,继承优良家风,不忘祖辈艰难,也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长大后争取也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