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人 物
当雷鸣般的掌声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测试发射大厅内响起时,刘巾杰有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她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回忆起那一刻,“我一抬头,才发现大家都在鼓掌,我是慢了半拍的。”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随着01指挥员喊出“点火”口令,担任此次发控台负责人的刘巾杰稳稳地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在航天界,这个最后按下红色按钮的人被称为“金手指”,今年33岁的刘巾杰,是文昌发射场发控台迎来的第一位女性“金手指”。  成为“金手指”,是每一个在控制系统工作的航天人都有的梦想。从走进文昌发射场的那天,到完成这个梦想,刘巾杰用了7年。   结缘航天,“我是半路出家”   与很多从小怀有航天梦的同事不同,刘巾杰其实是个“半路出家”的航天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她,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分别是应用数学、系统科学。由于数学理论和编程成绩优异,刘巾杰在2013年毕业后进入了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很快,就成为所里的技术能手。如果不是来到文昌发射场,刘巾杰也许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学者,但一次探亲,改变了她的职业生涯,将她与航天事业紧紧联结在一起。  那时,刘巾杰的丈夫李帆在文昌发射场工作,繁忙的工作让李帆很少能有时间与妻子联系,最夸张的一次,刘巾杰连着好几天都没有打通丈夫的电话,“那次他正好处于任务合练时期,我好多天联系不上他,虽然他事先跟我打过招呼,但我心里还是有点儿着急,也感觉有点儿‘奇怪’,是什么情况能让他连接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回想起当时自己的不理解,刘巾杰也觉得有点儿“好笑”。  2014年,刘巾杰第一次来到文昌探亲,丈夫说带她去看看火箭,虽然平时在电视上没少看过航天的报道,但真的站到火箭下的时候,刘巾杰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那一刻的心情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火箭太雄伟了、太壮观了!”  站在火箭下抬头仰望的那一刻,对航天事业的憧憬就在刘巾杰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回到北京后,她开始申请工作调动,终于,她在2015年11月,迈进了文昌发射场的大门。  那时的文昌发射场,正处于一个“三新”的状态:新的发射场、新的火箭、新的人员。  作为新人的刘巾杰,参与的第一次发射任务也恰好是文昌发射场的第一次发射任务:长征七号遥一火箭的发射。当时,她被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数据处理,“因为我的专业是数学,而数据处理又是控制系统中一个比较基础、入门的岗位,这个岗位需要对各个参数进行监测,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快速上手,去理解、认识整个控制系统。”  面对新的环境和工作岗位,刘巾杰迅速进入角色,发挥了自己的“学霸”特质。对航天领域不熟悉,她就找来一大堆岗位技术资料,一本一本地研究;理论学得差不多了,她又跑到现场,“缠”着老操作手学习设备原理;晚上回到家后,她也很少休息,而是继续加班学习,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7年磨砺,攻克三道难关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航天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迈向太空的宇航员刘洋、王亚平,到刘巾杰和她的女同事们,她们在航天领域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故事展现着女性力量。在刘巾杰看来,女性在航天领域得到的每一个机会都来之不易,她告诉记者:“女航天人如果想要被看见,需要跨过三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便是生理关,“航天领域本来就是一个男多女少的地方,在我们文昌发射场,男女比例超过20∶1,女性因为体力、生理等因素,更多时候会被安排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不会让你去挑大梁。”刘巾杰骨子里湖南辣妹子的性格,让她决定要突破生理上的关卡。  截至目前,文昌发射场共计执行了18次发射任务,刘巾杰参与保障并见证了17次,可以说,刘巾杰是与文昌发射场一起成长起来的。她唯一错过的那次发射,是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发射,那天,刘巾杰的儿子安安呱呱坠地,被大家叫作“天舟一号宝宝”。  孩子出生后,刘巾杰很快就重新投入了工作,产假还没休完,她就“闲不下来”地开始了课题的研究。  休完产假后,她轮转到了发控前端的岗位,这个岗位执行任务时,需要爬上16层的脐带塔(一种用于支承测试电缆、加注供气管道等的固定式或后倒式塔架),脐带塔到12层后,几乎需要手脚并用的状态才能攀爬上去,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事。而那时的刘巾杰,体重达到了160斤,大体重的压力下,每天两次上下脐带塔使她的膝盖出现了严重的积液,但刘巾杰没有喊过一声疼,也没有缺席过一次任务。每晚回到家,红外理疗仪和膏药成了她的必备,第二天起床后,她贴着膏药继续征服那16层的脐带塔。  第二道难关是心理关,这种关卡是由内到外的。从最基础的数据处理到成为“金手指”,刘巾杰也曾有过自我怀疑,在困难面前,刘巾杰说自己也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有时候放弃了之后,又觉得还是不甘心,想了想还是捡起梦想继续往前走。”  很多人问刘巾杰,“那个(脐带)塔你爬不上去,为什么还要硬爬?这个舱你进不去,要不就算了?”面对这样的疑问,刘巾杰给出了答案:“如果在每一次困难面前我找理由退缩了,我就没有办法证明,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更没有机会走进大家的视野。更多人会觉得‘女同志嘛,娇娇气气的’,就会戴着这种有色眼镜。我要证明我可以,我跟男同志是没有差别的。”  跨过了前两道关卡,是不是就有机会成为“金手指”?刘巾杰告诉记者:“克服了前两个困难,只能证明你跟别人没有差别,还不足以走上‘金手指’的岗位,你要给大家更有力的说服。”  在刘巾杰来到文昌发射场后的7年间,她把控制系统每一个岗位几乎都轮了一遍,从数据分析及应用、处理,到熟悉火箭原理,她在每个岗位都表现优异,成长为负责人。  繁忙的工作之余,刘巾杰还利用一切时间投入科研工作。“在各岗位历练的过程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我每轮一个岗位,就要写一篇论文、或做一个研究,一定要解决一个问题。”7年多的时间,刘巾杰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对每一个岗位的基础理论,以及工作方法上的改进,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7年间的磨砺,让刘巾杰从最初的“航天门外汉”成为控制系统的技术大拿,也让她离“金手指”的梦想越来越近。   目标:从“金手指”到全系统NO.1   得知自己被选为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金手指”,是2021年的秋天,当时,刘巾杰的第一反应是“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是因为开心和惊喜,不意外是因为经过这7年的努力,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在普通人的眼里,“金手指”最后按下按钮的那个动作很帅,但这个小小的动作背后,绝不只是单纯听着01指挥员“点火”口令后手指一动那么简单。  发控台作为火箭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有一百多个按钮,每个按钮都代表一条控制指令,四个显示器上有近三百个参数和状态灯,每个参数代表了前端不同设备的状态。这不仅要求“金手指”对整套火箭测发流程了如指掌,更需要一种全局性思维。  为了满足问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的需求,此次火箭发射选择了“零窗口”发射(指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1秒),这也是我国首次进行大推力火箭“零窗口”发射。“‘零窗口’发射的意思是需要预先计算好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这对‘金手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意味着我要更熟悉相关的应急处置情况,每提前一秒发现异常,就能给发射窗口争取到更多时间去修正。”刘巾杰解释。  刘巾杰说:“这次任务对我最大的挑战是快速识别异常参数。”通俗地说,就是要能迅速发现问题。人在高压的情况下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可能都会是愣神、“一下蒙了”那种感觉,这是人本能的生理反应,很难避免。但面对火箭发射任务,刘巾杰需要克服掉一切生理反应,当异常参数出现时,要能直接进入理智的处理系统,去思考“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冷静并非几天能练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地钻研。刘巾杰和她的同事在工作中秉持着这样一句话:宁可想到没遇到,不能遇到没想到。“在任务准备阶段,我们会对每一个节点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预设、推敲,最终形成几百上千个预案,以确保在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时,我都能迅速地从脑海中调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7月24日凌晨,发射前大约14小时,刘巾杰披着夜色来到了测试发射大厅,为发射任务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7月24日14时21分,来到发射任务前的最后一分钟。随着“允许点火”的指令发出,发射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  在01指挥员廖国瑞的指令下,刘巾杰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被称为“胖五”的长五B火箭拔地而起,大地轰鸣,刘巾杰面色平静,声音沉稳,但当我们再次回看她按下按钮的画面时,会发现特写镜头中,她的手在微微颤抖。  大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测发大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面对任何问题都毫不犹豫的刘巾杰愣了一秒,才与同事们一起鼓起了掌。坐在她身边的同事王雨萌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跟她说,“你很棒!”  同一时刻,儿子安安在幼儿园里兴奋又自豪地跟老师和小伙伴们介绍,“我妈妈是发射火箭的‘金手指’!”  曾经,安安因为妈妈没有很多时间陪他,而赌气地对刘巾杰说“你不是个好妈妈”,这让刘巾杰心里很难过。但问天发射成功后的那天傍晚,当刘巾杰回家见到安安时,儿子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那一刻,刘巾杰觉得很骄傲。  问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成功了,但刘巾杰没有时间休息,她要立刻投入到三个月后的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她向记者透露,“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早日成为控制系统的01指挥员,完成从‘金手指’这个控制系统女一号到全系统NO.1的转变。”  生活在海南,刘巾杰很喜欢路边随处可见的椰子树,“海南多台风,风暴过后椰子树常常被吹倒在地,但它不会向着歪倒的方向长,而是就着倒下的地方,继续抬起头向着阳光生存。”刘巾杰希望自己还有所有热爱航天事业的女性都能像椰子树一般坚强,“海风吹不垮,大雨浇不垮,仰望星空,守护山海。”(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肖睿)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人物小传  马德静,1931年出生,云南腾冲腾越街道下绮罗社区绮罗图书馆志愿者。1951年至1987年,马德静辗转云南多个边远山区任教。1987年退休后,主动报名到绮罗图书馆当志愿者。她筹集资金重建新馆,承担了图书馆的购书、整理、编号、上架、借阅等工作,30多年义务值守。2015年11月,绮罗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年会组委会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  褪色的木窗框,古朴的书架。一双颤颤巍巍的手从整齐有序的书籍中取出一本,轻轻打开书页,老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老人名叫马德静,是云南腾冲腾越街道下绮罗社区绮罗图书馆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建馆上百年,藏书数万册,在云南腾冲,有这样一个乡村图书馆。薪火传承,绮罗图书馆一直保留着吸纳退休人员提供志愿服务的传统。  购买图书、整理分类、管理古籍、登记借阅……今年91岁的马德静,已经为图书馆义务服务了35年。“我有两个家,一个是住了60年的老房子,另一个就是这里。”马德静说。   “一定要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能让人们多读书”   与图书馆结缘,可以追溯到马德静的儿童时期。  1931年12月,马德静出生于云南腾冲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马寿山,就是绮罗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1919年,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火种播撒到云南腾冲。在当地一些新文化运动先锋和社会人士的倡建下,绮罗图书馆诞生了。  踩在木地板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翻阅一本本最新的书籍报刊,儿时在图书馆的快乐时光一直印刻在马德静的回忆里。“那时候,图书馆就有了脚踏风琴、油印机、动植物标本等,都可以供读者参观和使用。”马德静说,“社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能让人们多读书。”  1951年,马德静来到云南边远农村,辗转多地任教。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马德静就在放学后帮他们补课;有的学生读不起书,马德静就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书和学习用品。  1987年,马德静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但她没有选择在家休息,而是主动报名到绮罗图书馆当起了志愿者。彼时的绮罗图书馆,已不能容纳日益增多的藏书,也无法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建设新馆迫在眉睫。  为了筹措资金,马德静四处奔走,牵头印制了500多封信,寄给相关部门和关心家乡事业的人士。不久以后,捐款、书籍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图书馆新楼建设得以迅速启动。  建设期间,马德静不怕苦不怕累,严格把关工程质量,“直到新馆建成那一天,我的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书的捐书……村民们争先恐后,不计回报。如今,图书馆外的一块石碑上刻着重建图书馆的捐资明细。“有一位卖菜的老奶奶,那天早上挑着一担子菜,卖了8角8分钱,最后全部捐给了图书馆。”马德静回忆说,“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就是为了告诉后人,绮罗的乡亲们对读书有多么重视!”   “我要为家乡多做贡献,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一点事”   图书馆内,有一面照片墙颇为引人注目,上面是为图书馆的建立、重建、管理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前辈和社会人士。马德静经常饱含深情地看着这些照片,因为它们是图书馆多年来发展的见证。  绮罗图书馆现有藏书3万余册,每年接待读者6000余人次。从1919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保留着由志愿者进行管理的传统。据统计,从1990年新馆建成以来,先后有70多位退休老人参与了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而马德静已经在图书馆默默奉献了35年。  不论晴雨寒暑,每天早上,马德静总是第一个到达图书馆,把图书整理好,把阅读室打扫干净,就连院中的花花草草都被马德静照顾得充满生机。村民们都说,绮罗图书馆之所以有这么好的阅读环境,跟马德静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30多年来,马德静先后担任了三任副馆长兼出纳,承担了图书馆的购书、整理、编号、上架等工作。马德静刚到图书馆时,馆里的图书目录管理比较混乱,村民们想借一本书,光是找书就要花上很长时间。  为了让图书管理更规范,马德静专门跑到县图书馆学习。分类管理、粘贴标签……马德静掌握图书管理方法后,马上回到绮罗图书馆进行分类整理工作。明晰的分类标注,工整的标签誊写,图书经重新整理上架后,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和学生们借书方便多了。  图书馆中有不少珍贵古籍,马德静经常检查、晾晒,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本珍贵古籍。  在马德静的动员下,丈夫段德也来到图书馆当起了志愿者,一起提供志愿服务,一起捐资助学。对于夫妻俩的付出,村民们赞不绝口。不仅如此,在马德静的带动下,不少人都加入了图书馆志愿服务团队。“在我有生之年,我要为家乡多做贡献,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一点事。”马德静说。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静静地、认真地读上一本书”   “你看这本作文书,教人写人写事写物,你们要跟着学,争取把文章写得更清楚、更好……”走进图书馆,马德静正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解书籍。村里的孩子们都知道,绮罗图书馆里,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字写得很好看,笑起来和蔼可亲。  每次遇到学生来借书,马德静在借阅登记后,总会给孩子们传授一些读书的“小秘诀”。“推荐合适的书籍给孩子们,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籍的海洋中快乐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马德静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喜欢朗朗的读书声、开心的欢笑声。桃李满天下的她,最大的学生已有70多岁,而如今来图书馆看书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刚上小学一年级。  “造福乡邦”。在图书馆门口,一块牌匾上刻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一个小小的乡村图书馆,能传承百年,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过去在农村,人们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但在绮罗,村民们可以接触、阅读到各类图书报刊。”马德静深深地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这也让她找到了人生方向,并把这样的信念传递给更多人。  以前,村民李宗一直想搞种植业,在电脑、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很难学到种植技术。绮罗图书馆中的一本《樱桃种植技术与管理》成为“及时雨”。樱桃如何栽种,种植时间、生长习性如何,从最开始的试验到后面连片的樱桃林,绮罗图书馆的这本书给了李宗很大的帮助。  现在,以绮罗图书馆为依托,当地成立了下绮罗社区启智老年服务队,以马德静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每到节假日,图书馆就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阅读学习平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静静地、认真地读上一本书。”马德静说。   ■记者手记  传递绵绵不绝的文化力量  初到下绮罗,让人惊叹,小乡村里居然有一个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历经百年,村庄几度变迁,这座乡村图书馆依然屹立,代代不息。  这与当地村民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密不可分。为了建设图书馆新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图书馆门前的石碑上,记录着捐资修建的人,有爱国华侨10万元的爱心捐赠,也有村民几毛几元的点滴付出。无分老幼,村民们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守护着图书馆,不要任何报酬。在图书馆的志愿者名录中,有夫妻、有父子、有兄妹。绮罗图书馆能够延续至今,仍旧发挥着教化乡梓的作用,与他们的付出密不可分。  从诞生之初,绮罗图书馆就成了当地百姓接受新思想、汲取新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今更成为村民们重要的文化家园。让书香延续下去,就是马德静的愿望与使命,更传递着绵绵不绝的文化力量。(本报记者  李茂颖)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既然不能决定命运,那就去拼命改变它。”今年37岁的王慧,大学时因病致盲,却始终在全力追逐自己的梦想:他自强不息,成为天津视障人士顺利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第一人;他勤敏好学,是国内首批“读屏”软件的研发者之一;他乐于助人,无偿为残障朋友普及手机电脑等应用常识;他推己及人,致力于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助力社会“残健共融”……  夏日午后,树影斑驳,记者来到绿荫掩映下的灵石里社区。“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不少视障的小伙伴对于人脸验证比较头疼,常因对不准镜头导致验证失败,下面我就教大家如何掌握一些小技巧……”推开“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的大门,王慧正在进行线上课堂的视频录制。听到声响,王慧似乎猜到了来者,微笑着起身说:“这以前是个居委会,居委会迁址后就闲置了下来,为了支持我们做公益事业,社区工作人员特意申请将这里免费提供给我们开办体验中心。”在这里,王慧常常组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比如为视障人士讲解科技产品使用方法、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为社区老年人开办手机课堂等。他还给这个“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心之光”。  “希望无论何时,都保有心中那束光,因为将有人借它穿越黑暗。”王慧说,这便是“心之光”的由来。因为,他就曾经是那个借助他人爱心之光,照亮黑暗的人,“刚毕业找工作时也碰过不少壁,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支持我走到了今天。”  2018年,王慧萌生了参加“法考”(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想法,努力备考后,到了“临门一脚”,心里却擂起了鼓。填报报名信息时,他压根就没提自己视力障碍这回事,自己会不会被拒绝在考场之外?王慧给市司法局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能提供一些合理化便利,以便他能完成考试。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不仅答应了他的需求,还嘱咐他安心备考。考试当天,王慧走进专门设置的考场,最终以“读屏”方式顺利完成了客观题考试。而后,在市司法局、市残联的支持与鼓励下,他再度通过主观题考核,并于2020年正式应聘进入天津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开启了一名“大状”的职场生涯。  一路上收获的满满爱心,让王慧觉得该为社会回报些什么。除了本职工作外,一有时间,他就和朋友们潜心研发各种便于盲人使用的“读屏”软件,积极与开发软硬件的科技公司沟通视障群体的信息无障碍需求;并通过“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线上线下等学习培训和互动体验活动。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采访临近结束,街边一间音像小店传出了这首熟悉的《和你一样》。正如王慧所说,残障可能有点不同,但并不特殊;你与我,都在为梦想拼尽全力。(今晚报记者 李杨)来源:今晚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妈妈,我和纪祥玉分到了不同的学校,以后我不能再送他上学了,他以后怎么办呀?”今年小学毕业的灵武市第七小学六年级(7)班学生杜歌得知自己和同班同学纪祥玉没有分到一个中学时,心里又担心又难过。  连续几天,杜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心里总在惦记一件事。他不知道开学后,纪祥玉每天怎么去学校?谁接送他?在学校谁又能帮他去厕所?  上小学时,杜歌和纪祥玉是同班同学,两家在一个小区居住。不幸的是纪祥玉小时候因意外事故导致下肢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小学一二年级,纪祥玉的奶奶每天推纪祥玉去上学,并且守在学校,课间,奶奶再推纪祥玉去卫生间。慢慢地,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落,父亲要上班,母亲要照顾刚出生的弟弟,每天谁送纪祥玉去上学?在学校里他怎么去上卫生间?这些都成了纪祥玉父母最头疼的事。  小学三年级的一天,小伙伴们凑在一起聊天,无意中纪祥玉得知杜歌家和他家同住在一个小区,他半开玩笑地说:“杜歌,要不以后你每天送我上学吧。”没想到杜歌一口答应:“行,没问题!”  第二天早上,杜歌比往常提前了半个小时起床。他敲开了纪祥玉家的门。当纪祥玉的妈妈打开门时,纪祥玉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杜歌真的来了。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天他来我家的样子,他站在门口,小小的身影,在我心里像个超级英雄。”纪祥玉回忆4年前杜歌第一次来家里推他上学时的情景。  就这样,整整4年,风雨无阻,每天杜歌都会到纪祥玉家接他,推着他迎着风迎着光奔向学校。放学了,再推着他披着夕阳一起回家。刚开始,纪祥玉想上卫生间但不好意思说,杜歌发现后,便主动推纪祥玉去卫生间。因纪祥玉的双腿没有知觉,杜歌每次帮助他上厕所都很费力,但在困难面前,杜歌从不退缩。  在灵武市第七小学的校园里,总会有两个小小的身影,他们彼此相伴,一个人看着一个人喧闹,一个人看着一个人欢笑。“我就是你隐形的翅膀,我就是你的拐杖。”杜歌笑着对纪祥玉说,4年的坚持和担当让这个小小少年成长成熟了起来。  做一次好事很容易,坚持4年做同一件事情并不容易。4年里,在照顾纪祥玉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杜歌从未退缩、抱怨过,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提过一次。当有人夸奖他时,他总是笑笑说这没什么。小小年纪的杜歌就像初春的一棵树,充满了生机和向上的力量。  今年6月,杜歌被评为灵武市新时代好少年,他用真诚和善良填满了整个小学时光。“这个暑假我要好好锻炼,希望我的个子能长高一点,力气再大一点,我就可以推纪祥玉到更远的地方。”杜歌笑着说。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8月5日,在贵阳市乌当区行政中心训练基地,省残疾人羽毛球队队员杨秋霞和队友们在羽毛球场上火热地开展训练。一天下来,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及衣服。  “周一到周六天天如此,训练强度很大,但为了梦想,再累我都会坚持。”杨秋霞的眼神里透露着一股坚毅。  今年24岁的杨秋霞来自黔南州平塘县,童年的一场意外让她失去了左手臂,但她没有放弃自我,将体育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载体,走出了精彩的人生。  最初,杨秋霞选择了游泳项目,2008年转练羽毛球,2013年入选国家残疾人羽毛球队,其后多次站在世界赛场为国争光,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去年9月4日举行的东京残奥会羽毛球女子单打SU5级决赛中,杨秋霞勇夺金牌。这是羽毛球首次成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枚金牌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枚羽毛球金牌,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羽毛球残奥会首金。  谈起此次获奖,杨秋霞依然难掩激动:“我在2015年得知羽毛球成为东京残奥会比赛项目的时候,就立下了拿冠军的目标。几年来,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梦想成真的感觉特别棒。”  杨秋霞告诉记者,她的成功离不开教练的悉心栽培,“我性格内向,在训练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教练都会主动跟我沟通,为我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我不断努力。”  在基地,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专业运动员并无太多差别,只是在常规训练之外,还会根据运动员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羽毛球运动过程中转体、变向多且突然,单臂运动员需要克服身体残缺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秋霞刚开始来的时候连跑步都会摔跤,打羽毛球对她来说更是困难,但她从不气馁。”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教练车军说,“为了更好地平衡身体,打好羽毛球,秋霞坚持每天日常训练后,还给自己加练平衡能力及跑动能力。”  通过对杨秋霞平常训练中的观察,教练们一致认为,她虽然肘部缺失,但在进行平衡球、头顶区、转身等训练的时候都特别适应,是个好苗子。  良好的天赋,自身的韧劲,再加上正确的引导,杨秋霞在拼搏中书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  扬帆起航,筑梦前行。现在,杨秋霞又有了新的目标——在下一届残奥会获得新突破,“这是我训练的动力,我将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杨秋霞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永飞  提起火箭军某导弹旅班长何贤达,官兵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他是当之无愧的“王牌号手”——  当兵在一营,见证所在营被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当班长在一班,带领全班22次夺得比武第一;干到一级军士长,65次受到军以上表彰。岗位是一班长,战位是“一号手”,跻身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士官发射指挥长,获评最高等级的一级操作号手、一级指挥长,两次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火箭军为他荣记一等功。  与何贤达并肩战斗了20多年的二级军士长汪明喜告诉记者,何贤达精通3型导弹武器,执行30余次重大任务,9次将导弹送上蓝天,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和40余项规程规范,排除200余起装备故障,夺得14次比武冠军,被评为火箭军“工匠型”士官。  把理论和技术学通研透,是何贤达过硬的秘诀。一营有个“砺刃”创新工作室,已出炉了30多项成果,既有小革新、小发明,也有新训法、新战法,工作室的始创者便是何贤达。  一次演练中,导调组突然宣布两名号手“退出战斗”,这使何贤达措手不及,一时拿不出合适的应对措施。“这要真打起仗来,可怎么办?”经过多次复盘,何贤达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减员操作。这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导弹可不是闹着玩的,操作规程哪能说改就改。但何贤达顶住压力,带领官兵经过上百次研究论证和反复训练,摸索出“号手随机互换、单元随机重组”的全新“东风剑谱”。后来,这项成果在部队得到广泛推广。  作为旅组建后第一批“开路先锋”,25年来,何贤达在诸多领域,创造出多项“第一”——  当兵第二年,凭借精湛的吊装技术,将全旅“第一吊”的桂冠收入囊中;  当兵第三年,经过旅总师、发射营长、专业教员“三堂会考”,通过了发射“一号手”考核,成为全旅首个担此重任的士官;  作为导弹发射“一号手”,经过12年的不懈打拼,成为战略导弹部队历史上首批士官发射指挥长。  “争第一、当王牌,是所有火箭兵的梦。”何贤达说。  当了21年班长,何贤达坦言,作为一班之长,不仅自身要成为“王牌”,更要带领战友成为“王牌”。  营部参谋张磊,刚入伍时是个“小胖墩”,体能不过关,何贤达就带着他加强体能训练。在何贤达的督促、帮助下,张磊体重减下去了,本领也增强了,第二年就成功考学提干。  “老士官要发挥‘身在兵中更知兵’的优势,为新干部当好‘雷达’和‘参谋’。”班长何贤达十分有成就感。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2年08月07日
 前些日子,王仁江与战友王平潜再次来到去世战友张雷声的家中,看望他的亲人,王仁江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来这里了。1985年张雷声边境作战时失去左腿,炸残右臂,退役后王仁江与战友经常去看望。张雷声因病去世后,王仁江和战友对他的家人格外照顾,家中有什么困难他们总是第一个出现。  今年61岁的王仁江是齐河人,中共党员,大快(青岛)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37年前,在边境作战的枪林弹雨中,时任连长的王仁江和战友们许下“生死盟约”:“你们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无论我们当中谁牺牲了,剩下的事大家一起扛!扛一辈子!”在一次战斗中,王仁江和战友们攻占了山头,歼灭了敌军,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称号,王仁江荣立一等功。那天,12位战友壮烈牺牲,在王仁江的身体里,至今还有作战时留下的弹片。  从那时起,王仁江便和其他战友一起履行诺言,每月寄钱给烈士父母、逢年过节送上问候,如果老人去世无论多远都赶去送最后一程……一句盟约,一生守护,从王仁江身上,看到了承诺的分量,他也因为重信守诺荣登“中国好人榜”。  “牺牲的战友都是兄弟,他们的爸妈就是我的亲爹娘,孝敬我们的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采访中,这是王仁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战场回来的那一刻起,我就永远把自己当作这些老人的亲生儿子。”在王仁江看来,这样做不仅仅是抚慰老人们的丧子之痛,告慰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更是对保家卫国信念的坚守。  这些烈士的父母,居住地包括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河南、江苏等省份,不少居住在偏远农村地区。作战结束后,王仁江与战友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挨家挨户走访。1985年,王仁江一个月的工资几十元,他把一半的钱拿出来,从刚开始的十几元、几十元、几百元,到后来的几千元。他说,钱不多,只是点滴心意。  44岁时,王仁江从部队转业,和战友李华丰自主创业,积极吸纳复转退伍军人就业,自愿担负起为退役士兵服务的社会责任,成为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的会员。  王仁江一家人友善和睦、孝敬老人,在十里八乡都闻名。由于父亲去世较早,排行老大的王仁江早早就担负起了家中的责任。“长兄如父在我大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挂念着战友的父母,母亲、兄弟姊妹,家中的大小事他都记挂着。”在齐河县上班的弟弟王仁和介绍,受大哥榜样的引领,两位弟弟都当过兵,这些年家和万事兴,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言必信、行必果,做人做企业都是如此。王仁江参与组织成立了齐河商会,倡导诚信经营,开展双招双引,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今年年初,王仁江特地带着公司员工来到了齐河“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参观,感悟先模人物的奉献精神。“无论什么时候诚实守信是最好的立身之道,我一定要让战友的父母老有所依。”(大众日报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段慧)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4日
从黑龙江到西藏,跨越4000多公里,戍边13载,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山南边境管理支队玉麦边境派出所教导员王微的脸颊被强烈的紫外线炙烤出点点高原红。尽管显得比同龄人苍老些许,但他乐观向上,脸上随时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深深的皱纹里,隐藏着讲不完的戍边故事、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爱民为民恪尽职守  王微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山南边境管理支队加玉边境派出所,驻地位置边远、生活物资匮乏,四周都是岩石裸露的荒山,当时派出所还在修建营房,大家都挤在一个土石结构的小房子里,十几平方米的狭窄空间,搭了3个高低铺,既是寝室也是厨房。王微打趣地说:“一个月下来,新买的被子上全是油烟味,每天都是伴着饭香入梦。”  习惯了繁华热闹的生活,王微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既来之则安之。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就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去感受环境的艰苦了。”  派出所旁边就是敬老院,王微开始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送去生活物资、衣物。“每次要走的时候,他们都会拉着我的手紧紧不放,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很开心。”王微说。  有了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王微找到了驻守在这里的价值,干劲十足。  白天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每家每户困难情况,夜里开始梳理、制订帮扶计划。修补受损房屋、挖建蓄水水池、修建蔬菜大棚、走访慰问孤寡老人、义务理发一件件实事在王微的努力下如期实现。  随后,王微又积极向山南市协调50万元经费,成功解决加玉乡庞村冬季饮水困难问题,让255名村民告别了背水生活。线上帮助群众销售藏药材,为群众创收70余万元。获悉乡里4名困难儿童,王微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凡是群众有需要的地方,就会看到王微忙碌的身影。  2021年年底,王微从加玉边境派出所调到玉麦边境派出所工作。针对辖区实际,王微坚持“四个一”举措,为每家每户建立一套完整详细的民情日记,并张贴民情二维码,方便精准跟踪服务和群众及时报警求助,实现了大事联动联网、小事网格内解决。  把辖区当家来守护  在加玉边境派出所,辖区人口多,风险隐患多,矛盾纠纷也相应增加,王微接触最多的纠纷就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劳资纠纷。  作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王微喜欢与人唠嗑、打交道,“我经常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到涉及老百姓的事情,我们都当大事来办,不敢有丝毫马虎。”  2021年7月,一位村民报警称自己老婆“走丢了”,问起缘由,竟是双方因为孩子读书问题意见不合,妻子离家出走。  情况紧急,王微随即出警搜寻,一整天才最终在一个放牧点的山顶找到。回家后,王微又扮演起了“知心大姐”的角色,安抚双方情绪,疏通心结,最终夫妻俩和好如初。  调解多了,王微摸索出了情、理、法“三字调解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律为准绳,“只有站在双方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公平公正,老百姓才信服你”。  “在我们乡里,就没有他调解不了的纠纷。”加玉乡乡长向玲玲在王微调往玉麦边境派出所工作时这样说道。  后来,王微把加玉乡的调解经验带到了玉麦乡,结合辖区网格化管理,创新推出了“三长”服务模式,建立提包警务机制、预警调处机制、网格服务机制,形成了“排查在先、教育在先、调解在先”的社会面综合治理模式。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王微一直坚守的工作信条,来到玉麦边境派出所至今,他共排查化解各类隐患纠纷17起,开展救援27起,玉麦乡连续11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警民双向熟悉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边陲的寒风,一味地吹,吹走了石头,吹飞了冰雪,吹皱了青春,却无法吹走戍边民警的脚步。  守护好祖国的一草一木,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是戍边民警重要的职责使命之一。  玉麦乡爱国戍边的故事感染、激励着王微,他说:“走进玉麦乡,才能深刻感受到家国的含义。”来到玉麦边境派出所后,他联合军地搭建“联育联学”平台,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潜移默化之中教育引导群众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凝聚起戍边卫国磅礴力量。  每个月,王微都会带领民警定期联合驻地解放军和党员干部开展“重走桑杰曲巴巡边路”边境踏查活动,穿密林、涉冰河、攀陡崖、过悬梯,在沿途树干上绑上五星红旗,在岩石上用红油漆刷写上“中国”“CHINA”字样。  经年累月的攀爬巡逻,让沿途锋利凸起的岩石变得光滑发亮。一趟巡逻走上五六个小时,大家脚底都布满了水泡。王微说:“过去玉麦的戍边条件那么艰苦,卓嘎、央宗和桑杰曲巴老人都未曾退缩,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更要坚决守好这里的一草一木。”  在王微带领下,派出所打造出“一个居所就是一个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名卫士”的管边治边新格局,用生命与青春守护着这条与国土安全息息相关的路。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比钻石还要珍贵,那便是一颗甘于奉献的赤诚之心。王微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人生道路,虽然是冷月边关为伴,却是步步精彩、青春无悔。(法治日报记者 刘玉璟 通讯员 彭维熙)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