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人 物
▲视频:正在消逝的魂宝 人类需要觉醒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原创
2023年01月26日
 ▲视频:文以化人——优秀传统文化救国救民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原创
2023年01月26日
91岁浙大退休教师10多年时间捡10余吨废品,救助7名贫困学生上学,今年他又刚捐了7万,老人的故事让人感动。老人名叫王坤森,193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坤森深知学习的重要性。王坤森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再加上他对军事特别感兴趣,长大后考入一所军校,后来进入部队成为了部队军官。1978年,王坤森退伍转业到了浙江医科大学,他在学校里给学生们上国防教育课,很多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他给上的。当时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为了上大学家里欠了不少钱,王坤森了解后,每个月都会在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学生们,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送一些有价值的书。1991年,王坤森在报纸上看到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那篇文章对他有很大触动,那双渴望求知的眼睛让王坤森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之后,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都拿出来去资助困难学生,那些贫困生的衣服、鞋子都是王坤森自费买来的,反观他自己,身上打了多处补丁,鞋底已经磨平了,就是不舍得给自己买件新的。1993年,王坤森退休,退休金足以让他过得非常富足,但王坤森家里仍然还是破破旧旧的,原来,他把自己的退休金都拿出来帮助了生活困难的学生,只给自己留一点生活费,饿了就下点面条吃。2012年,家里的积蓄都花完了,但还有那么多学生上不起学,王坤森决定,出门拾荒。从那以后,一副手套,一辆三轮车就成了王坤森的“好朋友”,奇怪的是,他深夜才出门拾荒,有人问为啥,他说:“白天拾废品的人大多是生活所迫,他们比我更需要。”每天晚上,人们都进入了梦乡,王坤森就要出门了,每条道路上的垃圾桶成了王坤森的目标,易拉罐、矿泉水瓶、木纸板,只要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上三轮车,每天要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有一回,他在电视上看到常山一名女孩徐玲玲在为大学学费发愁,马上通过媒体联系到了她,四年时间,王坤森资助徐玲玲学费和生活费共计18000多元,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后来,附近的人得知了王坤森拾荒助学的事迹,有很多好心人纷纷捐款,王坤森就用本子把这些资金一一记录下来:“目前有两百多人的赞助了,共3000多元,我要把这些钱如数交到贫困学生的手中。”有很多被王坤森资助的孩子们毕业后把自己穿学士服的照片寄给了他,看着这些照片,王坤森眼含热泪:“孩子们都出息了,以后一定要为社会多做贡献!”王坤森不只是帮助了贫困学生解决上学的问题,2018年,他拿出2万元捐给了西湖大学,用来资助专家研究罕见病,这些钱是自己的孩子在过年时孝敬他的:“我老了,花不着这么多钱,还是把这些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对方比较好。”最近几年,王坤森的身体大不如前,每天的辛苦让王坤森累弯了腰,还时常感到腰酸背痛,有人问他这样做值吗?王坤森笑着说:“我累点不要紧,看到孩子们能安心的学习,我就啥都忘了。”10多年来,王坤森通过拾荒,资助了7位孩子上大学,其他那些被帮助的孩子多到数不过来。2020年,浙江大学成立了“王坤森助学基金会”,前不久,老人再次捐赠7万元到基金会,学校会用每年的理财基金帮助贫困学生。今年王坤森已经91岁高龄了,在谈到关于以后的打算时,他说:“只要我还走得动路,我就会继续干下去!”王坤森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疆,他那佝偻的身体流淌着助人为乐的热血,为王坤森高尚的情操点赞!
发布者:瑾年
2023年01月25日
 8月18日,湖南省2022年“最美医生”评选揭晓,常德市汉寿县崔家桥镇三和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艳军光荣上榜。  正在长沙领奖的她,电话响个不停。  “刘医生,你去哪儿了?我气管炎又犯了,等你回来帮我看看。”  ……  43岁的刘艳军在乡镇从医23年,拥有一批“铁杆粉丝”。他们有的一路“追随”,她在哪家卫生院上班,就去哪家看病,走几十里路、转两趟车也在所不惜;有的全家“锁定”,男女老少的三病两痛都只找她、只认她。  是什么让她如此受病人喜欢?   因为,她对基层卫生事业,对乡亲们,爱得深沉。   “能当好基层医生,这辈子就值了!”  1999年在原常德卫校毕业后,刘艳军成了一名村医。  她每天打着手电筒,背着医药箱,蹚着泥泞的乡村小路,去给病人看病、送药。“那时候条件还是很苦的,有时候看到病人家的房子破旧不堪,会发自内心地心疼,自己路途辛劳也就不在乎了。”  从那时候起,刘艳军便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不能等着病人上门,有很多病人需要主动上门去关爱和照顾,去做他们最信任的人。  2021年7月,刘艳军出任汉寿县崔家桥镇三和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她第一个要求便是让医生下乡,去做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  “镇上17个村,我们3个住院医生,每个人分五六个村,精准服务,让乡亲们知道,家庭医生不怕麻烦,也可以随时打扰。”她坚信,只有跟老百姓面对面,才能心贴心。  乡亲们的需求,是刘艳军不断前行的动力。她在工作中发现,面对病人多元的需求,全科医生在基层更适用。于是,妇幼专科出身的她,通过学习、进修,从眼耳鼻喉到大内科、甚至外科,不断充实自己,增添经验与底气。  2016年5月的一个晚上,几名村民抬来一名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的50岁男子。已在家休息的刘艳军接到当班医生电话后,马上赶到卫生院。经过询问得知,该男子因前晚服用头孢后饮酒,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但未引起重视,以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时间就是生命,刘艳军立即组织团队予以输氧、注射激素、抗休克、纳洛酮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近一夜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农村的危急病人必须依靠基层医生的准确救治,才能有更多的生还机会。”多年来,她成功抢救危急病人100多例,挽救了上百个家庭,“小舞台有大光亮。能当好基层医生,这辈子就值了!”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7年6月,刘艳军二宝出生。从她坐月子开始,就有病人给她不停地打电话,甚至有些病人找到她家,希望她快点回医院上班。生完孩子两个月,身体稍微恢复,她便回到医院穿上白大褂。  每天慕名而来的病人络绎不绝,顾不过来的刘艳军只好给二宝断了母乳。虽有不舍和愧疚,但她仍然调侃道:“牛奶也是奶,乡亲们的疾病不能拖。”  刘艳军和病人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亲到什么程度?刘艳军为他们开处方的时候,提笔就能写下对方的姓名和年龄。“熟悉得很,都记在我心里。包括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我都认识,他们身上有些什么毛病我也都知道。”  2014年,刘艳军在军山铺卫生院工作时,当地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徐保初因患心脏病,经常在卫生院住院治疗。由于老人无儿无女,无人照顾,刘艳军作为主治医生,除了给他看病之外,平时还会给老人端茶送饭,经常给老人买好吃的,隔两三个小时就会去看他一眼。老人痊愈出院时,热泪盈眶地说:“在军山铺卫生院住院,是我一辈子过得最舒服的日子。谢谢刘医生!”  如今,刘艳军已是院长,但仍每天坐诊半天。病人无需挂号,径直走到她面前寒暄一阵,便是最好的看诊方式。  她说,自己给病人看病总从聊天开始,聊着聊着,就能把病的前因后果找出来。“其实,病人看的是病,需要安慰的是心。”因此,她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那些需要疏导的病人,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情绪。  卫生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加起来,刘艳军每天要面对80余人,一年下来,接诊的病人达3万余人次,但她始终笑意盈盈。  “基层医院是守护老百姓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一定要找准定位,让乡亲们感到舒服、感到放心,就对了。”刘艳军表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刘柏豪)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9日
“学员从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回去是要用来指挥部队打仗的,教员对待课堂就要像走向战场一样。”国防大学教授平志伟经常对身边的年轻同事说,“我们要对三尺讲台怀有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2020年国庆节刚过,正在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就读的联合岗位资格培训班学员就发现,平志伟已经将“纳卡冲突”中无人机作战的鲜活案例融入教学里。他们说:“没想到前几天刚刚发生的战例,今天就进入了课堂。”  当时,“纳卡冲突”正激烈,平志伟敏锐捕捉到其中无人作战对未来战争可能带来的影响,国庆节连续在办公室加班4天,重新优化调整了授课内容,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带进课堂。  作为一名军事理论工作者,平志伟目光敏锐。今天,在军事理论界,“信息化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是耳熟能详。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关于信息化战争的研究刚刚起步,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平志伟就把研究选题确定为这一方向。  “那时,海湾战争给大家带来的冲击还在持续,未来战争形态将如何演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他联合4名博士生同学牵头举办系列学术沙龙,围绕信息技术发展对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展开前瞻性研究。  “他当时就提出了‘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观点堪称超前。”一位他当年的同学回忆。  平志伟曾为学员讲授过3年高等数学、军事运筹学,这段经历帮助他提出了陆军“精确战斗”理论,这一概念强调作战中的理性思维和量化分析,被学员们带回去运用于部队的训练改革。  凭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平志伟34岁被破格评为副教授,36岁再次被破格评为教授,成为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搞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抗强必先知强。”平志伟非常关注外军军事理论变革,2019年10月,他接到解读某外军最新作战条令的任务,要求立足我军逻辑解读外军思维,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平志伟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数月,透彻分析了外军相关作战的重难点问题,提报了对策方略,受到国防大学首长的充分肯定。  有一年,平志伟到某旅代职副参谋长,那时他在作战理论研究方面已名声在外,于是被集团军领导“点将”到作训处协助工作。平志伟代职的部队,常年处在高强度的战备状态。代职的一年时间里,他和同事战斗在一起,忙得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以平志伟为主牵头,组织集团军机关和所属师旅部队展开某使命任务作战理论研究,形成了囊括战场环境分析、兵力部署应用、作战行动战法等十几个专题的课题成果,为集团军研究制定作战方案、指导部队开展针对训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在年终总结时,集团军首长提出为平志伟记三等功,这也是他们首次为代职干部记功。  “这是对我服务部队备战的认可。”平志伟说,在自己荣立的6个个人三等功里,这个荣誉显得格外有分量、有意义。  平志伟经常叮嘱学生,“要围绕备战打仗主题深钻细研,文不贵多而贵精,哪怕一年只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也是值得的”。  系里的年轻教员韩光松对平志伟的“高标准、严要求”深有体会。2018年,他从基层部队选调到平志伟所在的教研室,面临着由一名基层军官向专业教员转变的挑战。  “那时我刚从火箭军来到国防大学,感觉自己是火箭军方面的行家里手,对某新型导弹的原理和作战运用也小有心得。”韩光松笑着回忆起第一次试讲《军事高技术及其运用》这门课时的场景,“没想到,平志伟教授全程听完试讲后告诉我,这堂课需要大改!”  平志伟用了1个多小时,从课程定位、学情分析和教学目的入手,一点点把这堂课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了一遍,甚至连课件中图片的选择等细节,都一一指了出来。韩光松也由不理解、不服气,慢慢转变为心生敬意。  “一开始以为自己讲得很好了,听完平志伟教授一席话,才知道是自己的标准太低了。”韩光松感慨地说,正是在平志伟教授的严格把关督促下,这门课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夺得了新调入教员授课比武一等奖。  “历史上精彩的战役,大多不是战前就筹划好的,而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被指挥控制出来的。”正是意识到未来联合作战中指挥控制的重要性,2017年国防大学调整组建联合作战学院,平志伟选择“跨界”,从战术学科转到指挥学科,向指挥控制与作战评估这两个难题发起冲锋。  教研室刚组建,战区机关就提出了人才培养需求。平志伟带领教学团队赴战区部队走访调研,查阅军内外相关资料,很快拿出了一整套高水准的课程理论教材。5年来,已有上千名联合参谋军官从这里走出,在战区联合指挥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教35年来,平志伟的学生有的成为军队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有的在任务部队旅团岗位担任主官,有的在各战区师局级领导岗位任职,更有优秀者已跨入战役军团指挥员的行列。  “我极尽所能培养出的学生,就是在为备战打仗输送更多的‘子弹’。”密切关注着世界安全发展局势,平志伟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为战育人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下。”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9日
让生效判决不是司法“白条”,而是当事人手中实实在在的权益,这考验的不仅是执行法官敢于亮剑的胆识,更是善用法律的智慧。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基层法院的执行法官,他就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的赵鑫。赵鑫法官坚守执行一线12年,累计执结案件上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达20亿元。  这个正在对被执行公司财务人员进行询问的,就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赵鑫。这是一起租赁纠纷案,申请人从被执行人手里租了房之后,因为被执行人涉嫌改变房屋及土地使用性质,导致合同无效解除,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应将提前收取的20余万元租金返还给申请人。  法官查询发现,被执行公司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在后续调查中,赵鑫发现,被执行公司负责人不但对执行工作不搭不理,对法院提出的和申请人一起商议履行判决事宜拒不见面,还隐瞒了公司每月都有租金收入这一情况。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 赵鑫:后来,我们针对这些租金收入,也要求他来履行案件,但是被执行人他并没有将这些租金收入用于支付我们的案款,而是没有经法院同意将这些租金收入支付了他公司其他的一些经营开支。  被执行公司的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最后,法官依法对被执行公司和公司负责人,分别开出了20万元和10万元的罚款。  实际工作中,被执行人像这样隐匿财产、逃避执行的情况并不少见。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对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敢于亮剑,是执行法官赵鑫应有的担当。     2021年年底,大兴法院执行事务大厅来了一名怀孕9个多月的孕妇。赵鑫接待后,发现她丈夫有一起合同纠纷案正在执行中,但被执行人名下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赵鑫将执行情况向这名孕妇进行了解释,并将后续加大执行力度的计划也告诉了她,大家还给她凑了3000块钱路费,但这名孕妇就是不走,在执行事务大厅滞留了三天三夜。这期间为了保证营养,食堂专门给她送饭,还特意给她煮了20个鸡蛋。但随着事态发展,赵鑫发现这个孕妇并没那么简单,最终调查发现,她丈夫就住在法院附近的酒店幕后指挥,想利用她孕妇的身份要挟法院出钱把执行款给她。最终,法院依法对这名孕妇和她的丈夫分别开出了5万元的罚单。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 赵鑫:你合理的诉求,合理的困难,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无论你是申请人还是被执行人。但如果你是要来挑战法律权威,那么我们一定要敢于亮剑,维护公平正义,让这些挑战法律权威的人一定要付出代价。  敢于亮剑之外,很多案件更考验法官的司法智慧。在一起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向法官反映,被执行公司在执行初期就已经将财产全部转移,但公司背后的股东却很有经济实力,希望法院能执行这些股东。但依照法律规定,法律义务主体是公司,就不能直接去执行相关个人。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情况,赵鑫对被执行公司的工商登记、财务情况进行了详细查阅,发现成立这家公司时几个股东存在虚假出资的问题。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 赵鑫:根据我们目前的法律规定,对于虚假出资的可以依法通过执行追加程序,将这些虚假出资的股东追加成被执行人。  善用法律,法官在依法将公司的几名大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后,迫于司法压力,几名股东很快主动将600多万的执行款交还给了申请人。  坚守执行一线12年,赵鑫法官目前已累计执结案件上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达20亿元。2016年北京法院全面推行司法体制改革后,赵鑫还在北京大兴法院率先组建了以他为中心,由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1名法警组成的执行团队,重点处理拆迁腾退、涉众及重大标的类疑难复杂案件的执行工作,按照模块化、流程化思路,有效提升了执行效率,案件执结数量提高近30%,执结周期缩短近60天。2018年,赵鑫团队获评为北京法院首届模范审判团队,赵鑫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 赵鑫:作为一名年轻的执行法官,我觉得就是要办好手中的每一起案件,能够懂得换位思考,与当事人能够共情。在遇到一些困难案件的时候,能够做到不放弃、不退缩,敢于亮剑,善用法律,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9日
 “数据多跑路、干警少跑腿,流转更安全、执法更规范,办案更高效、服务更有力。”今年7月24日下午,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政法分论坛的最后一个议程,发布了福建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成果,为此次论坛画上圆满句号。  然而,为平台建设倾注全部心血与汗水的福建省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周永东,却没能看到峰会论坛上的这一幕。就在三天前,他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4岁。  用生命赴使命,周永东走了。他的身影和阳光般的笑脸,定格在论坛开幕式宣传片的一个工作场景中,留在20年检察生涯每一行奋斗的足迹里。     勇挑大梁,以“数”为帆奋力前行   2021年10月,福建省委政法委决定,建设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同时成立省级协同专班,入驻福建省检察院集中办公。平台建设就此拉开序幕,由省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省检察院主导实施,政法各部门协同配合。周永东作为专班综合业务和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全程参与。  起步就加速,开局即冲刺。  专班的同志回忆,自2021年11月专班成立以来,周永东一直冲锋在前。“每一场会议讨论都有他的声音,每一个加班的夜晚都有他的身影,每一位成员的工作,在他的大脑里都有清晰备份。”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周永东时时紧盯目标,紧跟开发进度,日清、周报、月结,带领专班压实责任,让每个人都动起来。“从没见过这么快的速度,每周都有新东西!”专班工作的高质效获得福建省政法部门的点赞。  按照既定目标,“5月30日”和“6月30日”是平台上线部分单位试点和全省上线试运行的时间节点。就在各项工作加速推进时,由于受疫情影响,研发工作被暂停。  目标不变,时间紧迫,怎么办?“把疫情耽搁的30多天抢回来!”疫情防控趋稳后,周永东和专班成员全部入驻国家检察官学院福建分院,与研发团队一起办公,倒排目标任务,细化序时要求,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落实落细。  在打攻坚战的日日夜夜里,“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每次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总是周永东。  那段时间,因为压力过大,周永东的身体多次出现过敏反应。领导和同事们劝他先去看医生,他总是匆匆吃药后又继续投入工作。  经过3个月的连续奋战,平台第一期建设目标高质量完成,于6月29日开通上线。在新的起点上,周永东又上紧发条,铆足干劲,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忙碌、奔波、冲刺。  “7月20日那天,他步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赶回省检察院汇报工作。”专班成员、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干警韩林力含泪告诉记者,自己还没来得及和周主任说声“再见”,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追求极致,以“实”作桨全心服务   从基层院到省检察院,周永东走过了20年的从检之路。2002年,周永东大学毕业,作为选调生入职福建省平和县检察院,2006年调入福建省检察院,先后在省检察院宣传处、基层工作处(现为教育和基层指导处)、案件管理部等部门工作。  不论在哪个岗位,周永东都干一行爱一行,以其出色的业绩,交出合格答卷,为平凡岗位增光添彩。他是福建省检察院优秀共产党员,2次受到嘉奖,荣立三等功,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热血逆行者”“最美奋斗者”称号。  在同事的记忆中,周永东事事往深处想、往细里做,以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做好每一项工作。  “制订考核标准,永东非常有耐心,对每一个条款都字斟句酌,认真对待。”福建省检察院教育和基层指导处四级调研员洪亮清楚记得,有时在制订一个具体的考核规则时,周永东都不厌其烦地征求意见、修改、调整、再修订,有些考核条款要反复修改几十次,每一次修订就像编一本书那样劳心费神。  正是这种较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周永东牵头制定的“基层检察院分类指导和考核机制”、“山海”协作帮扶机制、基层院建设抽样评估的“福建模式”,得到最高检的肯定和推广。  福建省检察院案管部主任江耀告诉记者,2021年10月,在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周永东主动提出为业务态势分析研判工作建章立制。想法得到赞同后,他即负责起草制定《福建省人民检察院业务态势分析研判和督办工作办法》,以制度规范为市县两级检察院用好业务态势分析会提供指引。提起往事,江耀眼圈发红,为失去一位好搭档扼腕痛惜。  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周主任凡事力求完美,把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带到了专班。”专班成员、福建省司法厅三级警长黄家兴还记得,自己负责编发一期周报,刚回到家就接到周永东的电话,对文稿里的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出为什么这么改。“他总是跟我说‘事无大小,既然要做,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也要做到最好’。”   精研细琢,以“学”当舟锤炼本领   “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业务,如饥似渴,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他自我加压,就是为了锤炼过硬本领。”同事们这样评价周永东。  7月21日,两本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书到了;8月7日,在快递货架上的新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这是周永东生前购买的,可是,书到了,书的主人已不在了。  “他想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向科学管理要效能。”看着三本尚未启封的新书,妻子戴颖泪水涟涟:“永东不止一次说,自己组织管理方面需要补上一课。”为了提高表达能力,2021年8月,周永东还报名参加勇敢说演讲培训班,每天早晨朗读名篇佳作。  戴颖哽咽地说,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她从睡梦中被周永东叫醒,说是过些天要给案管部的同事讲解“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概况及检察侧的功能”,让她当听众,提建议。当晚,周永东认认真真讲了25分钟。为了这一课,周永东已准备就绪,可是同事们没能等到他分享成果的这一天。  在同事们心里,周永东谦虚好学。案管部副主任谢敏回忆说,2019年,从转任案管部副主任时起,周永东每天都在学习研究案管业务,虚心向大家请教,掌握相关职能和工作要求。他亲自动手填写案件受理录入,学习初审工作,详细了解每一个具体步骤。通过学习和实践,周永东迅速成为“行家里手”,在转岗的第二年就以高分通过检察官入额遴选考试。  进入专班后,周永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按照分工,谢敏负责组织检察侧专班工作,而周永东却主动承担起一审公诉等主要流程的编写。为此,他通过各种方法掌握公诉业务实操。福州市晋安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中介绍,有一段时间,周永东天天给他发微信,问的全是公诉业务问题,问得非常细。“有的流程,我都没经历过。我感觉,他的业务水平堪比我这个干了二十多年的老刑检。”   善良温暖,以“诚”为舱传递大爱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无法相信,那个善良开朗,向上向善,乐于助人,关心同事,关爱家人的周永东走了。  7月25日,是向周永东同志遗体告别的日子。福建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霍敏,福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严峻等领导特地赶来悼念,福建省检察机关上百名干警自发前来,怀着悲痛的心情送周永东最后一程。  “他执行组织决定态度坚决,全身心投入专班工作,领悟力、执行力强,行动讲效率,效果求极致,作风扎实,自律自觉,言行一致,对检察事业怀着深深的挚爱,是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提起周永东在专班奋斗的日日夜夜,主管专班工作的福建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扬捷强忍着眼泪。  “他既带领大家干活儿,又把同事当做兄弟姐妹。”忆往事,专班成员、福建省公安厅科通处信息化应用室主任李英难掩悲伤之情。“周主任坚持与身边的同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用人格力量感染和温暖着周围的每个人。有他在的地方,总能让人感到安心和放心。”  “他是一位好兄长、好同事、好榜样。”福建省检察院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杨小环保存的资料信息里记载着,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周永东主动请缨下沉基层一线支援疫情防控、春耕生产和扶贫攻坚工作;机关组织活动,需要人员配合,他无论工作多忙,从不推辞……  8月11日,福建省检察院党组决定,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向周永东同志学习的活动,以其对党忠诚的本色、为民司法的亮色,激励广大检察人走好新的长征路。来源:检察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9日
急诊科是医院里最忙碌的地方。这里全年无休,每天争分夺秒。来急诊科采访王秋的时候,她还在跑前跑后地忙着。这里面积不大,但王秋每天走上1万—2万步都很正常。  王秋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从抗击非典到主动请缨奔赴武汉阻击“新冠”,她始终冲锋在急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来,她一直在岗位上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用无畏担当、过硬技术和精心护理,为无数病患带去温暖和希望。   主动请缨驰援武汉   “咱们在过年,武汉在过关。”2020年除夕夜,看到春节联欢晚会里插播的《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诗朗诵,王秋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  她想起了17年前的那个春天。2003年,SARS肆虐中国大地,王秋所在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岗位救治患者,在最艰难的时刻冲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多名医护人员不幸感染,两位朝夕相处的同事不幸殉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以自己的无畏与奉献为胜利抗击非典争取了时间,王秋也是其中一员。  过往的经历让王秋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能为武汉做些什么?”她深知此刻的武汉需要支援。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王秋值班。听说医院要派员支援武汉,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经历过非典,有经验,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为护理好患者出一份力。”26日深夜,她作为第一批国家医疗队成员抵达武汉,开始了紧张的护理工作。  她进驻的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隔离病房,主要收治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改建升级为传染病区,在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还必须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防止交叉感染。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顶上去。”王秋率先站了出来,作为国家医疗队“尖刀班”第一批进驻,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病区建章立制和快速运转打头阵。每次进入隔离病房前,她手把手指导队员做好防护,认真检查后才放心让他们进入病房;病房里,她带领大家事无巨细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层层防护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考验。戴着橡胶手套的手被勒得发麻,待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溅屏穿戴完毕,还未开始工作,大家就已是汗流浃背,甚至喘不上气来。王秋不仅自己默默克服,还不断给大家鼓励。呼叫铃响起,王秋总是第一个走进病房,遇到气管插管等感染风险极高的操作,她毫不犹疑,率先上阵。  “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在心中提醒自己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一名党员,在抗疫的战场上不能退缩,只能前行,我多做一分就能够让我的队员们减少一分危险。”王秋说。  作为护理组长,王秋的神经始终紧绷,不敢放松一刻。她先后打头阵进驻三个新改建病区,配合医疗队队长梳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持续完善各项流程。有队员身体不适或者情绪低落时,她便及时疏导陪伴,支撑着团队的顺畅运转。  冬去春回,王秋在武汉坚守72天,她所在的医疗队积极开展救治的同时,134人无一人感染。“大家都健健康康地回来了。”王秋很欣慰。   用心用情温暖患者   疫情一线就像战场,与日常护理工作相比,存在许多特殊的困难。在隔离病房,患者无法见到亲属,忍受着病痛和心理压力,一切都有赖于医护人员的照护。吃饭喝水、排便清洁、吸痰,这些工作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病人的安危。  “我们深知来到这里的使命,就是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救治好每一位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王秋早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王秋不仅细致专业地护理病患,更用真情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们。患者有什么需求,她都竭尽全力满足。她耐心地听患者讲话,遇到方言听不明白,就写一写。面对情绪急躁的患者,她更是主动关心安抚。刚开始物资不全的时候,她将配发的食品、纸尿裤、酒店一次性刮胡刀等带给患者用,还细心地为患者刮净胡须。  有一位重症患者由于呼吸困难不能离开面罩,吃饭成了难题,情绪也极其烦躁。王秋拉起她的手,耐心地安慰和劝解:“吃上饭才有力气跟病毒战斗。”王秋不厌其烦地一口一口喂饭,喂一口,再戴好面罩呼吸,等平稳些了,再喂一口,一顿饭吃了好久。一次,王秋看见这位患者颤抖着举起自己的手指,还以为患者需要什么帮助。没想到,这位呼吸和张嘴都困难的患者,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指,艰难地喘着对王秋说:“谢谢你。”那一瞬间,王秋哽咽了。  “她都那么难受还想着谢我,患者的认可是我最丰厚的回报,也是最强大的激励。”王秋说。看着患者期待的眼神,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守在岗位上,把战胜病魔的信心带给大家。  鼓舞人心的力量在病房里互相传递。段爷爷是位透析病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无论多么难受,都始终十分配合,并总把感谢挂在嘴边。隔着重重防护装备,王秋也真诚地报以微笑。经过救治,老人顺利康复,出院时一个劲地邀请王秋她们以后来武汉做客,还反复念叨着:“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你们这些北京的医护人员。眼前的困难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援鄂期间,王秋所在的医疗队一共护理了100多位患者。病人平安出院,是王秋最开心的事:“看着他们出院回家团圆的感觉真好,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初心不改尽职守   王秋是一位党龄近20年的老党员,在2003年非典结束后入党。抗击非典的特殊经历,对她是一次洗礼。  那时,坚守岗位的党员老师给王秋做出了表率,其中就包括时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丁秀兰。在非典疫情期间,丁秀兰一直坚守一线,看病、查房、救治患者,后来不幸感染去世。生前,她经常与王秋做思想上的交流,对她言传身教。看着身边同事一个一个病倒,王秋满是心酸和悲伤,同时也深受影响。“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把病人护理好。”王秋从没想过请假躲避,还上阵去护理感染人员。抗击非典胜利后,王秋光荣地加入党组织。  “戴上党员徽章,一言一行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王秋逐渐从悲痛中振作起来。这种信念支撑着王秋一次次的坚守,并带动身边人,把这份初心和精神传递下去。  多年来,王秋不断精进专业能力。她能够勇敢无畏地冲锋在前线,底气就来自于过硬的专业本领。“把护理知识和技能熟记于心,才能与死神抢时间。”她刻苦钻研和操练各种抢救技术,对心肺复苏术、除颤仪等操作已进行上千次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遇到紧急情况条件反射地就能应对。  在急诊岗位,不仅要技术过硬,还得吃苦耐劳。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每日接待病患500人次,至少要对一二十人实施抢救。搬病人、帮病人翻身等操作,每天都要重复多次,使她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病”。如果要进隔离病房,为了工作期间不上厕所,她提前2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病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自己学而精,才能指导好其他人。”除了自己做好护理工作,她还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年轻护士。伴随护理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设备、新技术进入临床,王秋总是付出加倍的努力、先学一步,制定好科学的流程,再教给年轻人。作为北京市急诊专科护士基地首批培训教师,她经常到各家医院、社区进行培训,还参与编撰了《急救护理学》《基础护理技术规范》等教材。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王秋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是鞭策,是更严格的要求。”面对光环,王秋十分清醒,初心依旧:“今后继续把病人护理好,让病人满意,帮年轻护士成长得更快一些。”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