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社 会
全部 |社 会
作者:吴中胜(赣南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人四季观念的形成可以从“春、夏、秋、冬”这几个字的本义见出一些端倪。“春”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草的种子推土而出,开始生根发芽了。《说文解字》:“春,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作为季节的“夏”字是假借字,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假借指代一年第二季。“秋”字本义指成熟的庄稼,《说文解字》:“秋,禾榖孰也。”甲骨文的“冬”字像一根绳子两头都打了结,本义表示“终”。从“春、夏、秋、冬”这四个字的原初意义,我们可知,中国人从人文之初就与天地自然紧密联系。臧克和先生认为,春、夏、秋、冬四个字本义就是草木从萌动初生、盛大、成熟到枝垂叶落的生命历程。(《说文解字的文化解说》)古代不少文化典籍都有关于“四时”的记载。如《尚书·尧典》载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又如《逸周书》就有浓厚的“四时”观念,《逸周书·周月解》:“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依序体现农耕文化的生活节拍。  先民们一定是在长期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四季观念的。先民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天文,所谓“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恒》)“天地节而四时成。”(《周易·节》)“日往而月来,月往而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系辞下》)由天及地、由地及人,人文活动也要顺应天地四时之序:“变通配四时”“变通莫大乎四时”。(《周易·系辞上》)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主张人要“顺四时之序”。从个体的养生到国家治理,都应如此。  中国人养生讲究时令节候,春有春时,夏有夏令,秋有秋节,冬有冬候。如《黄帝内经》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素问·宝命全形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春天是“发陈”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个季节的养生之道是:“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素问》)相应地,夏天、秋天、冬天的天地之气不同,人们的养生之道也应相应变化:“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之相应,春天要养“生气”,夏天要养“长气”,秋天要养“收气”,冬天要养“藏气”。顺应天地阴阳则生,逆之则阴阳失调,有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养生的重要一环是饮食,不同季节要吃不同的时令肉菜:“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羶。”(《周礼·天官冢宰》)为什么四季分别要用这八物呢?郑玄注云:“此八物者得四时之气尤盛。”又如:“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随着季节的变换,人们的食谱也要随之变更,从中我们可知中国人饮食养生得天地之道、顺四时之序的生态智慧。  小到个体养生,大到治理国家,中国人讲究顺应天地四时之气。治理国家如果不顺应四时之序,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国语·周语》载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地震,伯阳父就这么解释这场地震:“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载周太子晋说:“唯不帅天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生物之则,以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说的就是治理国家如果不顺天地、应四时,就会国灭身亡的道理。古代史官就是系年记事,年又按四时先后顺序展开。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礼》设官分职有所谓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这就是承天地四时之序。如郑玄注“天官冢宰”是“象天所立之官”,“地官司徒”是“象地所立之官”,“春官宗伯”是“象春所立之官”。人间的政治秩序遵从的是天地四时之序。  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其中有“十二纪”,就是四季顺序、每个季节又分孟、仲、季三纪来结构编排的。在每一纪里面,先说当季天地节气物候特点,再说天子百官要做的事及注意事项。以孟春纪为例:孟春之际天地节气物候的特点是“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暤,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孟春之际的天气特点是“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相应地,天子百官要做的事宜及注意事项是:  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榖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无聚大众,无置城廓,揜骼霾髊。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吕氏春秋·孟春纪》)  从天子日常衣食起居、迎神祭祀到躬耕籍田、教习乐舞,从禁伐木到无杀孩虫胎鸟、不兴兵。孟春如此,其他各季度的叙述维度和行为程式也如此展开分述。只是随着季度节气的不同,天子百官具体的行为规范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就像各季度天子百官的工作生活日程安排。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运转有序,其背后的基本文化精神就是遵循天地四时之序:“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如果违反天地四时之序则“风雨不时”“疾风暴雨数至”“霜雪大挚”,甚至“国乃有恐”“民大疫”。就农业生产而言,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农业生产过程要及时掌握农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是故得时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睿智,四卫变强,(见图一)气不入,身无苛殃。”(《吕氏春秋·审时》)中国人严格按照这个顺应天道、地理、人纪的日常运作图式,长期安祥地生活劳作在中华大地上。图一  《吕氏春秋》十二纪的篇章布局及其天人四时理念对后世影响很大。章学诚认为,《吕氏春秋》的篇章结构影响了司马迁的《史记》:“自《左传春秋》依经起义,兼史为裁,而司马迁七十列传,略参其例,固以十二本纪,窃比《春秋》者矣。”又曰:“吕氏十二纪似本纪所宗,八览似八书所宗,六论似列传所宗。”(《和州志·列传总论》)《礼记·月令》的内容与《吕氏春秋》的十二纪基本相同,《礼记》顺应天地四时的观念也与《吕氏春秋》近似。《礼记·礼器》:“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时为大。”战国以来的月令纪时系统,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有成熟的天地四时观念。这跟中华大地多处于北纬30°左右有关,这一纬度的区域自然气候四季分明;又与中华文明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基因有关,靠天吃饭的民族更热切地关注自然气候的温暑凉寒,也更懂得顺应天地四时对于生存的现实意义。  2016年,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气象学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和生存智慧,中华民族很早就了解并顺应天地四时之序,与天地万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从而和谐安祥地生产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3日
新华社南昌8月9日电(记者陈毓珊、贾伊宁)9日,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兴国县正式竣工,并实现将稀土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结合,建成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红轨”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江西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正线全长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车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公里每小时。当日9时30分,一组红白相间的空轨列车悬浮在蓝色轨道下方,在当地群众的注视下,缓缓驶出兴国县永丰站,沿站前大道东侧绿化带,一路向北至静调库,全线用时约4分钟。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新生表示,试验线依托的新型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牵头研发,2021年由中国中铁下属企业承接该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建设工程,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铁六院集团总经理陈国栋介绍,“红轨”拥有独立的路权,单趟运量不到地铁运量的一半,但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不仅适用于城市、景区、机场接驳、商务中心、特色小镇等常规环境,在沿江、环湖、海边、高寒、荒漠等特殊条件下也能大展身手,试验线的竣工将助力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0日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以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的省委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后,平安云南建设高位统筹推进;历史性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格局更加巩固,云南边境管控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筑牢了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边疆民族地区法治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改善。2021年度人民群众对全省法治建设综合满意率达97.6%,对政法队伍执法满意率达95.92%;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5.86%,再创新高……“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在云岭大地之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与云南省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密不可分。”云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委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朝峰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平安云南建设置于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平安云南建设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平安画笔绘就了彩云之南新图景,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疆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安康的良好态势。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着云南边境地区发展建设,2019年和2021年分别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和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叮嘱大家“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巩固好民族团结、维护好边疆稳固,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罗朝峰介绍说,十年来,云南切实扛起为国守边的政治责任,全力打造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新格局。坚持体系推进、突出科技强边、深化军民合作,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责任,实行边境线“五级段长制”,全面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建设,健全边境联防体制机制,选配联防员入驻边境联防所,基本建成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大一线封控、二线查堵、抵边巡逻防控力度,党政军警民合力坚守边境一线,边境村寨护村队、巡逻队24小时巡防值守,守住了本土疫情不外溢传播的底线,有力服务了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聚焦打击偷越国(边)境、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三大战役’,常态化部署开展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非法出入境和走私、贩毒、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发案数大幅下降。”罗朝峰表示,此外,云南还健全落实党委研究部署政法工作制度,党委统筹谋划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政法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制定出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为平安云南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创新高“经过重新招投标,集体砂石料厂出租价格高了,村集体收入一年就多了200多万元,大家都非常满意。”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委会亮子小组村民田立芳说起现在村集体砂石料厂出租情况,竖起了大拇指。十年来,云南在推进平安建设中,始终坚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平安云南建设风向标,精准把脉群众所需所求,织密了“平安网”、绘就了“平安图”,引领着全省干部群众保持优势、补齐短板,用绣花精神深耕平安云南建设新高地,多年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双提升。“全省政法系统在平安云南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新成绩,生动展示了云南省在进一步提高云南各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以自强自信、守正创新的风貌投身平安建设实践、创造美好和谐生活。”罗朝峰向记者透露,近年来,云南省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推动社会治安形势好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云南省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全省共打掉涉黑组织166个,涉恶犯罪集团296个、团伙50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658人,缉拿目标逃犯207人,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3924起,破获多年未能侦破的积案5000余起,依法严厉查处了孙小果案、乔氏家族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案件,维护了公平正义。2021年,全省群众对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达98.85%。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大观司法所调解员魏云首次运用云南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成功化解一起赡养纠纷。视频中,张女士哽咽着要求儿子履行赡养义务。通过魏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此后,魏云又通过云南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成功调解多起工伤赔偿、医疗纠纷等矛盾纠纷。“我们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云南省情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台《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创新成立省委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项组,加强各级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有效化解了一批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全省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80%以上,9.5万余件涉法涉诉信访案得到有效办结。”云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委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朝武告诉记者,云南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切实将平安稳定创建在基层、问题隐患解决在基层。“全省紧扣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组织16个州(市)分两批开展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具有云南特点、边疆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总结推广了‘党群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心’‘乡贤+基层社会治理’‘红色物业’等做法,确保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县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战场。”吴朝武说,截至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100%配备政法委员或政法副书记,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达100%,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有效夯实了社会治理“底座”。同时,云南政法系统把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创新执法司法举措,以法治护航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深入开展了打击涉烟、涉税、传销、非法集资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强揽工程、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等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在全国率先实施知识产权跨行政区划“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加强民事诉讼监督,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严格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建立对企业“无事不扰”机制和首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完善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标准,开通涉产权纠纷案件、保护民营企业“绿色通道”,2021年全省法院通。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0日
战“疫”时不我待 坚持就是胜利□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本报通讯员 陈炜森“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隔,有序排队前行。”8月9日上午,在林旺互通核酸检测采样点,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海棠分局治安大队机动中队执勤民警向排队群众说道。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局联合区卫健部门就地扎营,在防疫卡点的人行道内设立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组织警力做好现场秩序维护,确保医务人员采样工作顺利。据8月9日下午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的第43场新闻发布会消息,8月1日0时至8月9日12时,全省累计报告1899例阳性感染,其中1314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585例,涉及三亚市、儋州市、海口市、陵水县等13个市县。“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展现公安担当、贡献公安力量……”“0801”疫情发生后,海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闫希军向全省公安民辅警提出了抗疫要求。省公安厅党委第一时间启动抗疫战时工作机制,动员全省公安机关全体民辅警忠实履行职责,做好涉疫维稳工作,全力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隔离点征用工作,扎实做好隔离人员风险排查和隔离点、方舱医院、风险封控区域的秩序维护工作,联合基层群众组织强化社会面管控,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同时,全省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行为,稳妥审慎开展涉疫执法,坚决依法从严惩治严重妨害疫情防控、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违法犯罪,有效维护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我们时刻准备着,保证坚决完成任务。”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三亚市方舱医院急需一批公安警力进驻,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荔枝沟派出所民辅警主动请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指印,毅然奔赴抗疫最前沿的方舱医院。在本轮疫情最早发现地三亚市崖州区,自8月1日疫情防控战“疫”打响后,三亚市公安局崖州分局极速响应,立即启动疫情防控预案,全警动员,积极做好全区77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秩序维护及疫情管控等各项工作,同时成立10个党员先锋岗、9支党员突击队,奔赴“疫”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防疫一线熠熠生辉,筑牢防疫坚实堡垒。8月9日0时,东方市公安局依旧灯火通明,驻守民辅警坚守在岗位上,大家对照着手中的人员名单逐一细致核实。为了尽快阻断疫情,配合疾控部门与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开展面对面随访,做到应封尽封、应控尽控、应管尽管、应检尽检。每个随访对象,都要问明健康状况、疫区旅行史、病例密切接触史、所乘交通工具、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有时候一个随访对象的信息就要记满几张纸。8月7日,乐东黎族自治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组成的疫情防控小组深入相关村居、工地、小区等区域开展各项防疫工作,向广大群众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呼吁大家重视当前疫情,不外出、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积极配合开展防疫工作;督促小区及工地管理人员及时深入开展排查,及时报备外来人员信息,落实好疫情防护措施;鼓励大家共同抗击此次疫情,早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自8月6日起,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声中,万宁市公安局先后成立党员抗疫先锋队、团员抗疫先锋队和退休民警抗疫先锋队。大家主动亮身份、晒承诺、践初心、当先锋,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危险面前迎难而上,战疫情、斗酷暑,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要果断采取有力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严的举措、最强的担当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7日上午,陵水黎族自治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伍发权对《法治日报》记者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县公安局第一时间抽调精干警力组成先锋队奔赴黎安镇、英州镇、新村镇和椰林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局领导靠前指挥、分片包干,各自带队驻守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共投入1000余名警力在各核酸检测采样点维护秩序,在风险区域设置封控隔离带。8月8日清晨6时许,为进一步防控疫情扩散,海口全市实施临时静态管理措施,按照海口市公安局党委要求,市交警支队民警在全市各路段进行临时交通管控。伴随着上午的烈日和下午的阵雨,执勤民警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毫无怨言坚决配合疫情防控临时管理措施。连日来,五指山市公安局派出警力驻扎在两个集中隔离点值守保卫,配合做好全市1个高风险区、4个中风险区的管控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为封控区、管控区群众提供各种生活保障。据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各市县公安局交警部门组织警力昼夜奋战在各疫情防控卡点,24小时驻守,开展防疫政策宣传,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对过往车辆进行交通管控和交通指挥疏导,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闫希军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全警动员,“逆行”而上、坚守岗位、强化措施,第一时间冲锋在防疫第一线,全面开展疫情查控、卡点防控、巡逻防控、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工作,始终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0日
 作者:杨启舫  “六气”之说,源自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里的“画忌六气”。“一曰俗气,二曰匠气,三曰火气,四曰草气,五曰闺阁气,六曰蹴黑气。”如果拿这些看似经年久远的“画品”来与我们今天歌词创作对号入座的话,则不免有些芒刺在背的感觉。古人说:诗书画同源。这意味着书画里的那些美好曼妙在歌诗里都能有所体会,而换个角度看,书画中那些常有的毛病也会在歌诗中找到投射的影子。  不幸的是,如今古人所言书画“六气”的社会面传播尚没有“清零”,而歌词创作中的“六气”却愈演愈烈。曾几何时,“小三也有情,小三也有爱”“你做了我的小三又当了他的小四”这样恶俗的歌词竟然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一口气连唱14个“伤不起”“你说嘴巴嘟嘟,我嘟嘟嘟嘟嘟”这类没有营养的口水歌也开始病毒式地“流行”了。而一些低俗无脑甚至是色情恶俗的歌曲居然成为孩子们传唱的“儿歌”。加之某些感情虚假、急功近利、绝少文雅的匠气之作,某些打着国潮旗号糟蹋经典、胡拆乱搭、不知所云的伪古风之作,某些通篇毫无骨力、媚气娘炮、矫揉造作的胭脂气之作,某些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空洞乏味的空泛之作等等渐有漫延之势。  我们不仅要问,当下的这些歌词是怎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典雅、灵动、形体与风骨之美怎么开始缺失了?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同,我们先人创造了音、形、意三维立体的中华汉字,这种既能表情、又可达意的文字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数以万计的汉字组合为我们生活的天地万物、草木鸣虫乃至岁朝月令都提供了多种表达方式和别致的雅称。譬如我们从古写到今的那一轮明月,就有“玉兔、素娥、望舒、玉蟾、桂魄、婵娟、嫦娥”等几十种别名供选择,而这些不同的雅称可以准确传递中国人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情感的细微变化。有了这么好的中华文化加持,难怪李白一个人就写了300多首关于月亮的诗词。因为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汉字本身就如茫茫夜空里那一轮时而淡雅、时而皎洁的月轮,蕴藏了无尽的灵感。  中国古代把歌词叫歌诗,绝大多数的诗歌都是可以想唱就唱的。中华汉字里的四声特别富于音乐性。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中所言,“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这样前有浮声、后有切向的“声音之道”让歌诗有曲即歌,离曲可吟,因而才具有更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一些音乐人已经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坚守的耐心。以流量为王、把营利看作目标的商业化生产运作模式,让写词变成了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工种和环节。歌曲投入的多少、内容定向与推送力度等都更依赖于算法与大数据的“需求”。与歌词的内容扎实、用字考究、平仄讲求相比,部分词作者宁愿花心思找到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式的歌名,或者更依赖于炒作热点话题及爆红的网络流行语。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以及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特点也吸引部分音乐人只注重歌曲30秒内的魔性口号式循环呈现。乃至出现了一种对某首歌曲既不知道名字也不熟悉主歌内容,但一听到副歌部分却马上能够随口跟着唱出来的现象。  与古人相比,我们一部分词作者确实是表现得更懒于思考、热衷套路、急功近利了。同样是表达忠贞的爱,李商隐说“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说“死了都要爱”;形容女性之美时,《诗经》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们却唱“你的笑像恶犬”;感慨自然之险峻时,李白有《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则干脆就是“哇靠、666、绝绝子!”……汉字的美需要通过恰当地使用来展现,汉字的韵味需要通过大声吟唱来表达,汉字的博大精深是要通过写词人一代一代接续奋力、发扬光大的。说到底,歌词创作中表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审美能力缺失的一种表现,这必然会导致邹一桂所言的“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蹴黑气”这“六气”的“盛行”。而相比于绘画而言,歌词所涉及的音乐创作是一项更具影响力和更具社会传播力的艺术形式,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和教化责任,因而在歌词创作中忌“六气”显得更加紧迫也更具现实意义。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中华民族汉字的“汉”本意就是星汉和银河。一个如此充满想象力的民族用天地化孕出的文字书写成词、吟唱成歌,这本身就是一件够诗意、够浪漫的事情,所以,作词人不应轻易放弃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而需努力找回华夏文明表情达意的文字之美。身为一个用汉字写作的人,那种根植于血脉中的“文化自信”是与生俱来的。珍惜它、用好它,亦是作词人的幸福。  (作者系词作家,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来源:文艺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9日
作者:吴鹏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到了一年中最为高温高湿的三伏天气。古今同此溽热,古人虽不知电扇、无论空调,但并不妨碍在衣食住行上玩出别样的避暑境界。视觉中国/供图  衣:举之若无  在挥汗成雨的天气里,身上衣服自然是薄之又薄才足够清爽。中国古代很早就能制作适宜夏季穿着的清凉丝制衣物。  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一件西汉时期的素纱襌衣,净重只有49克,如蝉翼般至轻至薄。把这件襌衣叠起10层,然后在下面放一张报纸,透过襌衣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报纸字迹。  这件襌衣之所以如此轻盈,和古蚕比较清瘦、所吐蚕丝既细且轻有关。现代蚕宝宝经过上千年的人工培育,比它们的祖先要肥胖得多,吐出来的蚕丝也是又粗又重,以致人们试图重制素纱襌衣时,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蚕丝原料。生物学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将现代蚕宝宝退化成和祖先差不多的“健美”体质。但用这些“返祖”蚕宝宝所吐蚕丝制作的复制品,还是比原件重了0.5克。  在透气凉爽上比西汉素纱襌衣更胜一筹的,是南宋女子背心。古代背心是一种无袖衣服,最初贴身穿在里面,后来逐渐外穿。福州新店浮仓山南宋墓曾出土一件只有16.7克的牡丹花背心,仿如陆游《老学庵笔记》所言“举之若无……真若烟雾”。材质如此轻巧的背心上身,穿上定然凉意侵身,更别有一番绰约风姿。  食:经齿冷于雪  华夏先民早就懂得取冰避暑,《诗经·豳风·七月》有言,“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每到周历二月即农历十二月隆冬时节,负责取冰的“凌人”会到冰面凿冰,到周历三月即农历正月储存到“凌阴”即冰库中,等到夏天就取出放到“青铜冰鉴”即盛冰的青铜器皿上,用以消暑。  冰块除降低室内温度外,最大的用处就是冰镇食物、制作冷饮。据《楚辞·招魂》“挫糟冻饮,酹清凉些”,可知东周时期就有冰镇的米酒。唐朝流行的消暑冷食,除了类似今天冰沙的“酥山”外,还有清风饭、槐叶冷淘等。清风饭主要原料是上等水晶米和类似冰片的中药龙睛片、龙脑末,用牛酪浆调制好后放进金提缸中,“垂下冰池”冰镇,待到“冷透”即可食用。  槐叶冷淘类似今天的冷面或过水凉面,将新鲜槐树叶捣成汁和面,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进冰水或冰窖中冰镇,冷却后即可食用。杜甫吃过槐叶冷淘后赞不绝口,赋诗云“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一碗下肚,暑气全消。  宋朝市井文化繁盛,消暑冷饮更加花样繁多,热播剧《梦华录》中的冰镇蜜瓜、红豆冰等只是全豹之一斑。宋朝有专门售卖冷饮的专卖店,杨万里有诗云“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笔记,当时的消夏冷食有麻饮细粉、冰雪冷元子、砂糖绿等,冷饮有紫苏饮、甘豆汤、椰子酒、漉梨浆、香薷饮、姜蜜水、木瓜汁、乳糖真雪、白醪凉水、凉水荔枝膏、雪泡梅花酒、雪泡缩脾饮、五苓大顺散、甘草冰霜凉水等。  虽然今天的我们无缘一饱口福,但只是看一眼这些冷食冷饮的名字,无须入口就足以凉意上身,让我们能在这个溽暑感受到千年前“宋潮”的风雅清凉。  相比甜口的市井冷饮,文人雅士更喜苦口的荷叶酒即碧筒酒。荷叶性寒,有清暑利湿、清阳凉血之效。苏轼会将酒倒进掐取的荷叶中包好,等到“风熏日炽”,酒香飘溢时,就在荷叶的叶柄中间穿孔,然后将叶柄弯曲成象鼻状,让酒顺着柄孔滑进口中入愁肠。此酒略带荷叶的微苦味道,故东坡有诗云“碧筩(即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在中医养生观念中,苦利于心,微苦的白酒更能纾解夏日燥热。  住:凛若高秋  古代住房条件最为优越的,莫过于皇帝。皇宫一般都在京师地势较高的地方选址,且建有很高的台基。这种设计既在政治上凸显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也能通风散热。西汉未央宫就高踞未央山上,比长安城里自然凉爽透气。未央宫内有清凉殿,用玉石为床,床上覆罩琉璃帐,加上各种清凉款珍宝装饰,营造出冰爽沁人、清凉透心的水晶宫景象。  除皇宫外,在各地尤其是京师近郊山上建造行宫避暑,也是帝王消夏的标配。隋文帝曾在长安边上的天台山修建仁寿宫。此宫海拔1000多米,又处于杜水和马坊河交汇处,有醴泉、西海、玉女潭等水系环绕,“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三伏天气温也只有22摄氏度左右。  隋文帝驾崩仁寿宫终归是事实。故唐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的外甥唐高祖李渊,就“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从不去天台山避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的高祖不肖子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于贞观五年(631)重修仁寿宫,因此地山有九重,故改名九成宫。翻修工程完工的第二年,太宗就迫不及待去九成宫避暑,惹得朝野议论纷纷。毕竟太宗身为人子不带父皇同享清凉,不符合传统孝道。  大臣姚思廉苦口婆心劝谏,太宗辩解道“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用高血压上头、受不了长安溽热的借口把姚思廉堵了回去。马周接力谏言,“车驾此行,欲以避暑,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情之礼,窃所未安”,陛下您独自上山享受清凉,留父皇在山下忍受酷暑,良心不会痛吗?  太宗虽勉强“纳之”,但仍然是说一套做一套,直到高祖去世前一年即贞观八年(634)夏天,才请父皇同去九成宫避暑。但高祖因为姨父文帝驾崩此宫的心理阴影,加之龙体欠安,不愿鞍马劳顿进山。太宗就下令营建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大明宫刚刚开工,高祖就病情加重,很快于贞观九年(635)五月驾崩。故有学者猜测,太宗“修大明宫为太上皇消暑也是一种假象,否则,在高祖健康的时候为什么不为他修避暑之所呢”。  高祖无福入住的大明宫建成后,成为唐朝新的政治活动中心,在避暑设计上也是煞费苦心。据《唐语林》,唐玄宗在大明宫临水修建凉殿,使用水车将冷水输送到房顶,用冷水循环带走房顶热气。同时让冷水沿屋檐自动流下,“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形成人造水帘;再用“水激扇车”即水力摇扇对着水帘扇风,将冷气吹入室内,“风猎衣襟”。这种制冷工艺在“暑毒方甚”的炎夏中,竟能达到“座内含冻”的降温效果,宛如一个古代版的“水冷空调房”。  玄宗凉殿的消暑营建工艺翻新,后世子孙唐宣宗就在大明宫太液池别出心裁。据《唐摭言》,唐宣宗有次召翰林学士韦澳、孙宏到太液池见驾。当时正值炎夏,两人都穿着极薄的单衣,一旁侍候的宦官见状脸上露出谜之微笑。韦澳、孙宏“初殊未悟”,不解其意,等到落座回话,不一会儿就“觉寒气逼人”,回头一看,“有龙皮在侧”。原来宣宗用“龙皮”即蟒皮挂在太液池宫殿四周,用以隔绝暑气。  皇室之外,大户人家居家必备降温神器有“叶轮拨风”“自雨亭”等。据《西京杂记》,西汉长安巧匠丁缓曾发明用人力推动的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在巨轮上安装七个叶片,由人摇动手柄,带动叶轮快速旋转,搅动空气形成凉风,可以达到“一人运之,满堂寒颤”的降温效果。  据《封氏闻见录》,玄宗时期御史大夫王鉷曾借鉴大明宫凉殿制冷原理,在家中修建“自雨亭”,将井水运送到屋顶,“从檐上飞流四注”。避暑效果虽无法向凉殿的“座内含冻”看齐,却也“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经由王鉷的示范带货,“自雨亭”就在达官贵胄中流行开来。刘禹锡在刘驸马家体验过“自雨亭”后,作诗《刘驸马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亭外是香远益清的莲荷,亭下是“更通风”的晶莹水晶帘,亭里是用天子御赐冰块冰镇的水果冷食,夏日消暑的逍遥氛围被诗人营造得无以复加。  而长安避暑圈最为“骄贵”的,莫过于杨国忠家族。据《开元天宝遗事》,杨氏子弟“每至伏中”,都“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在家中制作冰山,“周围于宴席间”,用于宴饮时降温。座中客人“虽酒酣各有寒色”,甚至有“挟纩”即披锦衣锦袍以御寒者。  行:松风冷袭衣  如果实在受不了家中高温,各种消暑神器、降温冷饮都无法抵御酷暑的魔法攻击,那古人就会放出最后的大招——走为上策,躲到老林深山、清幽古刹,去消散一身暑热。  宋人张抡在青山绿水间尽情释放身心的闷热,写道“炎天何处可登临,须于物外寻,松风涧水杂清音……宜散发、称披襟,都无烦暑侵”,尽显避暑之趣。梅尧臣在中伏日那天赴妙绝寺避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暑气渐消,吹着凉风,喝着凉茶,仿佛已入初秋。元人释英在农历六月踏入深山,“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畅享山野凉风惬意,吐槽城市热浪滚滚。  深山古刹之外,池边荷塘也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宋人杨万里就在骄阳似火的暮热时节游玩荷池,“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池水清幽、荷叶青绿、西风清凉,夏日里有如此赏心乐事,夫复何求。  晚明范允临曾在“铄金流火,五内俱热”的天气,携妻子到苏州宛转桥赏荷避暑,观“池中菡萏如铺霞簇锦”,嗅“晚来香露扑人”,再令少女六七人“奏《水云》之曲”,如此方“差足解愠”。与爱妻流连于良辰美景时,范允临还不忘写信邀约友人,“能来一领荷香乎”?  既已行至水边,那不妨登船寻乐。据《武林旧事》,南宋临安百姓每到农历六月六,都会“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驾船到“蒲深柳密宽凉”的地方“披襟钓水”,直到“月上始还”。兴之所至,有人还会“留宿湖心,竟夕而归”。  当然,相比走为上策,处于鄙视链最高端的避暑境界是岿然不动,清心静气。白居易曾在苦热时节赴禅寺避暑,见禅师足不出户端坐房中,遂于恒寂师禅室题诗,“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回到家中后,白居易也效法禅师独坐院中消却暑热,“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任他暑气腾腾,我自宁心静气。只要心无杂念,胸中自有凉意漾出。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9日
 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云上艺术节)7月5日与全省人民见面了,其中,“濒危戏曲剧种剧目云展播”版块共有我省20余个濒危稀有剧种亮相云端,这是一次难得的集结展示,这些影像成果将成为我省濒危剧种传承保护研究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  山西是戏曲大省,在历次全国剧种普查中,我省剧种数量名列第一。根据2016年原文化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剧团普查结果,全国现有348个剧种,其中山西38个,数量最多。山西剧种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到最新普查的38个,锐减幅度巨大,虽体量仍领先全国,但部分剧种的消亡仍令人痛心。尤其是现存38个戏曲剧种中,有26个剧种处于濒危状态,如何保护、传承好这些濒危剧种成为我们的新使命、新挑战。  山西孕育了以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为代表的“四大梆子”剧种,丰饶的戏曲沃土离不开或大或小丰富剧种的滋养。剧种的认定,就代表了其艺术独特性的存在,没有绝对意义的大剧种,也没有绝对意义的小剧种,正如世间万物都有其生老病死的发展规律。元杂剧的诞生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但到了明代就已经式微,被后来的剧种学习、消化和借鉴去,成为源泉,在当下的戏曲发展空间中,剧种之间的竞争、模仿、吸收也在不断地演化,一个剧种的独到成就也在不断地被另一个剧种借鉴吸收,丰富自身。随着当代社会交流的加强,地域特色音乐的渐进,方言流行的局限,剧种之间不断地挤压受众、合并吸纳,极有可能剧种同质化会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例如,晋剧和北路梆子之间一些新创剧目的导演、作曲、主演等跨剧种创作协作;孝义碗碗腔剧团则同时演出晋剧、孝义碗碗腔、孝义皮腔多个剧种,久之,剧种之间的交流融合很可能最终只会留下一个剧种,也可能产生出新的剧种,京剧不就是四大徽班进京后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逐渐融合逐渐演变形成的吗……以动态眼光看待剧种变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就要把濒危剧种的独特价值保护好、记录好、发挥好。守护好濒危剧种生命的火种,是守护山西戏曲文化生态的关键,无论这些剧种的命运最终是消亡还是兴盛,只要能够让濒危稀有剧种的艺术特色散发出最大光芒,使其独有的艺术特色能够持续地绽放在山西戏曲舞台上,就是属于山西戏曲的宝贵财富。做好基础的保护记录传承工作,是眼下戏曲工作者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  太原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90多岁的徐拖福是目前仅剩的一位传承人,老人最大心愿就是能让太原秧歌继续传唱下去。  锣鼓杂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比昆曲起源更早,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原始粗犷、形式简单,是一种用锣鼓吼唱的原生态戏曲。它甚至不需要戏台、道具、装扮、伴奏,随时都可以拉开架势表演,过去被叫“穷人戏”。尽管出场随意,但这个剧种却有独到追求,演出的大多是军事题材的剧目。如今,锣鼓杂戏老艺人寥寥无几,越唱人越老,越唱人越少,锣鼓杂戏还能传承多久?  芮城扬高戏故有“羊羔戏”之称,有说它是由放羊人哼唱的山歌小调形成的。据说,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的曲调就出自扬高戏的“岗调”。相传,民国时期扬高戏与蒲剧名班对台演出,观众情不自禁地涌向扬高戏戏台。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人星散,部分演员被蒲剧团高薪聘走,班社解体,扬高戏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  剧种为何濒危?总体来看,一是流布区域较小导致市场需求不足,艺人流失;二是有限的艺人相继去世,传承途径单一,传人短缺,剧目和“手艺”失传;三是资金短缺、后继无人等现象造成保护传承工作难解的“死结”,社会关注与认可度不高,缺乏文化认同。  濒危的背后是顽强,顽强的背后是感动。由文旅部艺术司牵头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像一道召集令,吸引全国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剧种前往江苏省昆山市。2020年,广灵艺承秧歌演出团演出的广灵秧歌《烈女传·借当》参加我省在昆山的小戏组台演出,11位加起来700多岁的老人,有的是糖尿病,有的是高血压,有的拉肚子,导演郭世德时年78岁,长途跋涉,到达当地后仍然不顾休息,加紧排练。郭世德19岁就在村里拜秧歌剧团刘璋为师学艺,腹内有38本传统秧歌剧目,近年来他时刻不忘师父重托,心心念念,在女儿的帮助下,将38本老秧歌传统剧目成功挖掘,5本剧目的铜器卷和剧目编写整理成底稿,以待出版。我记得他在昆山亲口对我说,“尽管现在广灵秧歌演员老龄化严重,但还算行当配制齐全,唯独缺乏花脸演员及打板的。现在急需培养新人,可惜没人学了!”  濒危剧种保护的关键最终要落到三点,一是增加演出机会,加强濒危剧种在舞台上的活跃度,培养新一代的青年演出队伍;二是抓紧时间录制现有演出资料,形成影像记录,抓紧整理各剧种剧目、曲谱等文献、口述资料;三是深入研究各个剧种的特点亮点,争分夺秒出成果、解问题,召集专门队伍开展扎实有效的抢救性记录性研究。下一步,还可以为各个濒危剧种定点挂钩各级艺术学校、艺术院团、文化馆等单位,结对子学习保护、传承演出,参与帮助濒危剧种组团组班,使这些濒危剧种真正能够演起来,演下去,传下去。  去年,我省出台了《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工作方案》,为不断激发我省濒危戏曲剧种的生机与活力,提出了加大抢救力度、深入挖掘整理、加强剧目创作、抓好人才培养、改善演出条件、支持院团建设、搭建展示平台、推进惠民演出、加强普及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共计10条具体举措,并根据文旅部要求,将26个剧种列入保护扶持濒危剧种名录,每年购买每个剧种100场戏曲公益性演出,均计给予每个剧种50万元补助资金,切实改善濒危剧种的生存发展状况。在党和政府重视和扶持下,艺人们的信心决心更足了,在扶持之余,大家积极寻求自救措施,一时的“生命危险”已然脱离,濒危戏曲剧种有望迎来新生,进入良性循环,在山西戏曲这棵大树上的“小花”,一个个正迎来新的绽放。黎凤来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9日
核心提示  近年来, “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般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设施,越来越多的城市书房,成为城市的新文化地标。城市书房不仅开拓了阅读空间,而且创设了公共文化交流新空间,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拓宽城市书房的功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采访了几位文化专家,他们认为,城市书房通过不断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逐步实现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阅读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将工业老建筑打造成城市书房,营造出老工业区特有的文化氛围  8月2日9时,记者来到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时代公园的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书房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自今年6月1日书房正式开放以来,总人流量已达5万人次,有时候一天能超过3000人次。  2022年,“全民阅读”连续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中国”已成为全民共识。各地每年都举办全民读书节,各地不断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省市县各级图书馆、书店、流动图书馆、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快速发展的城市书房。  作为一种新型阅读场所,城市书房以其充满创意和个性化的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沈阳市已建成城市书房23座、城市书屋114间。这些城市书房、书屋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现代化的装修风格、开阔的空间以及丰厚的藏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吸引市民走进这里,静下心来,翻开书本,开始阅读。  城市书房作为公共阅读空间,强调环境品质与读者体验,在外观造型、室内设计上,不仅装修得体、布置整洁、环境优雅,而且注重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感,营造出精致、家居式的阅读环境,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在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时代文仓城市书房,记者了解到,这座书房由旧东贸库改造而成,东贸库是1950年开始建设的第一代仓储园区,是沈城现存建设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用仓储建筑群,对于全国仓储物流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东贸库历史建筑群”被列入《沈阳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初选名单》。沈阳市大东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佟彦慧介绍,2021年,时代文仓城市书房由东贸库改造后,成为工业建筑成功转化的沈阳新文化地标。  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采用清新田园风格的装修内饰,藏有政治、艺术、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15万余册书籍,是集阅读、交流、休闲等于一体的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和“时代文仓”一样,“红梅产业园”城市书房也是由废旧厂房改造的,这里原来是红梅味精厂发酵过滤车间,斑驳的红砖墙面、半圆式的穹顶,保留了车间原有的基本外形和框架结构,再以复古文艺风重新装修。市民王女士说,坐在这座始建于1945年的发酵过滤车间里选书、看书,能感受到历史厚重感。除了阅读学习,这里也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拍照打卡地。  在沈阳,像“时代文仓”“红梅产业园”这样充分利用工业闲置厂房、老旧历史建筑,通过盘活、整合、修缮等方式,建设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符合百姓需求的个性化的城市书房还有很多,比如“奉天记忆”书房,是利用原沈阳自行车飞轮厂车间改造而成的, “知舍书房”是由废弃锅炉房改造而成的,“奉天工场”书房,保留了老厂房原汁原味的工业风格,充分体现出工业文化“老字号”元素。而城市书房(莫子山店),是利用原有废旧厂房空间重新改造而成的,其整体设计风格是根据博尔赫斯的小说内容获得灵感设计的,以白色为主色调,风格大气简约时尚。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马琳说,辽宁工业遗产很多,将工业老建筑打造成城市书房,一头是历史,一头是文化,将工业与文化进行多重碰撞,营造出了老工业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既能了解工业文化的历史,又能享受到公共文化便利化的服务,温暖着读者,也温暖着沈城。  城市书房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公共阅读空间 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型服务载体,城市书房无疑是图书馆和书店等传统阅读场所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从广义上看,图书馆和书店亦是“城市书房”,比如,辽宁省图书馆,是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亦是最大的城市书房。2021年,虽有疫情影响,但仍服务读者400余万人次。除了在这里读书,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还为举办展览、讲座、推广主题阅读活动等都开拓了文化交流新空间。比如玖伍文化城虽是书店,但也是大型城市书房,以场景化的模式将阅读、艺术、文化、游览、休闲等功能集于一身,是全国单体最大的文化综合体之一。每逢周末,市民李军就携全家来这儿,边喝茶边读书;有时,也会听一场讲座,或者看看展览。他说,他还清楚地记得在这里举办的 “鲁迅的身影——原版照片珍品展”,展出100余张鲁迅生平原版照片,展览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让他了解到一个真实而亲切的鲁迅。  尽管图书馆、书店同样具有城市书房功能,但是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毕竟数量有限,还不能给市民带来特别便捷的服务。而城市书房则不同,它是建在家门口5公里之内的公共文化空间。  从图书馆、书店到城市书房的变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过去人们能享用的公共文化空间只有图书馆、书店等,如今不断涌现的城市书房解决的是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共阅读空间已经来到了市民身边,已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沈阳的城市书房,在立足文化特色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同时,结合所属区域的地域特色与生活风格,营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有的书房依河而建,有的坐落在商业街,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读书乐趣。王艺是毕业后留在沈阳工作的大学生,她去过坐落于沈水湾公园里的“北岸书屋”、横跨在长白岛内河上的“红色城市书吧”和位于沈北新区北汤温泉国际小镇的“北汤城市书房”。她说,这些书房实在是太方便了,尤其对于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真是转个街角就到,这些城市书房就是居民的“精神粮仓”,是市民幸福生活的标配。因为这些随处可见的城市书房,极大地增强了她对沈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评论家白长青认为,沈阳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打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不断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逐步实现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城市书房成为温暖城市、润泽心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让文化软实力变为不断前进发展的硬实力。  城市书房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书香社会形成的有效途径  “北汤城市书房”位于沈北新区北汤温泉国际小镇,市民可以在“竹林里”“瀑布边”“阳光廊下”边休闲边看书,这是一个文旅商融合的阅读空间“样板”。“知舍书房”在造型和空间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主体建筑由集装箱搭建而成,室内空间设计私密而不局促,无论坐在哪里都有书籍陪伴。“北岸书屋”打造了与水为邻、小而精的数字化城市书屋,书屋配有电子图书瀑布屏、电子阅读机、iPad阅读机、自助图书借阅机等数字化图书馆设备。在电子图书瀑布屏上,有万册电子书籍可供读者选择,每月更新其中的150册,读者可以享受数字阅读的方便和快捷。  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说,城市书房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以供人们阅读和学习,新书替旧书,让书流动起来是城市书房应该有的功能,假如只能阅读不能借阅,城市书房就是一个阅览室。城市书房的本职功能是给居民提供阅读途径,从而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文化知识的传播是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书房以其包容性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教育的开展,从而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尤其一些主题书房以其专业性满足读者在某一领域获得专业知识的需求。比如位于老北市的“汉字主题书房”是全国首家汉字主题书房,其以汉字文化为主题,引进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来到这里的读者可以通过讲解员讲解、电子设备演示、主题讲座等方式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历程。刘思涵、李萌、任禹澄、张丽华、王璠、霍思涵等是“汉字主题书房”的讲解员。记者在听过10岁的讲解员任禹澄讲解后,采访了他,他说,在“汉字主题书房”中,他了解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喜欢上甲骨文,学习甲骨文,通过考试成了“汉字主题书房”的讲解员,将来,他会更深入地研究甲骨文。他指着书房标识上的甲骨文说:“这些甲骨文你不认识没关系,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键入文字编号即可听讲解。”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燕楠说,当前,城市书房已经逐渐成为除学校、公共图书馆外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书房让文化走进市民生活。当一座座城市书房近在身旁,可随时阅读承载着各种知识的书籍,市民的文化素养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风貌就会悄然地发生改变。  城市书房的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书香社会形成的有效途径,是一条值得拓展深化的发展路径。据记者采访了解,不仅城市书房建设已具规模,而且目前,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已遍布我省各地,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织就一张“公共阅读服务网”。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至今,我省有78个县级图书馆开展了总分馆制建设,建设分馆1696个,建有新型文化空间90个。  杜希林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城市书房的建设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杨 竞来源:辽宁日报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