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传统文化
全部 |传统文化
“察其所安”,这个是去审察、去细细的评估什么?他做的这些事情,不管是他现在做的或者以前做的,他做完以后,他的心安不安?比方说他以前做错事,然后现在非常忏悔,那这个人是有善根。假如他以前做错事,还自以为有本事,那这个人铁定是不能用的。假如他做了善事,他觉得心很安,我应该做的,人家称赞他,他诚惶诚恐,“这算得了什么”,那这个人就安在良知,安在善行,这个人修养就好。比方说他做善事了,结果他的心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做好事,见人就讲他做了哪些好事。那他是安在名利当中,希望别人知道他有多好,那这样的心境也是不妥当的,他是为了虚名才去做好事的。等没有虚名了,他可能就不做了,或者没有人赞叹,他可能就不高兴了。那这样的人也要考虑。所以夫子这一些让我们知人,都是很重要的教诲。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8日
“取人之善”,肯定、赞叹别人的善行,取人之善,“当据其迹”,就赞叹他善的行为就好了,“不必深究其心”。他只要是善行流露出来了,他最起码对社会能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但是假如我们看到人家做好事了,然后我们道理又懂得比较多了,就在背后就讲了,“虽然他在做善事,我告诉你,他都是爱慕虚荣的,他十六个字都没有放下,他自私自利没放下,贪瞋痴慢没放下。”人家做个好事,你又把人家批评到这种程度来了,就见不得人好,这又失厚道了。所以不必深究其心。今天人家行善了,慢慢慢慢他的善也会愈来愈流露,不要苛刻要求人太高。所以总要时时提醒自己处世的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好。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8日
“知足者富”,到什么程度才算有钱?恐怕世界上的人定不出一个标准。有了一千万,心想再多五百万多好,这就是不知足。我经常发现,也许是穷人的发现,任何人所住的房子,永远是少了一间,穿衣服永远觉得少一件,虽然衣橱里有很多高贵的衣服,要穿的时候,总觉得少一套非常满意的;严格地说起来,真正的财富,是“知足者富”。如果一个人三天没有饭吃,捡到一个馒头,一半还发了霉,啃一口没有发霉的一边,喝一口水咽下去,那个比什么财富都好。人到了那个时候,才懂得人生,才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财富。不知足就是永远跟着欲望跑,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从哲学的观点看,有时候觉得人生非常可笑,很多非常虚假的东西。像名叫张三或李四的,只是一个代号,可是他名叫张三以后,你要骂一声“张三混蛋”,那他非要与你打架不可。事实上,那个虚名,与他本身毫不相干,连人的身体也是不相干的,人最后死的时候,身体也不会跟着走啊!利也同样是假的,不过一般人不了解,只想到没有钱如何吃饭!拿这个理由来孜孜为利。古人有两句名诗:“名利本为浮世重,世间能有几人抛。”名利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世界上能有几个人抛去不顾呢?“名与身孰亲”,他要我们了解名就是假的,比起身体来,当然爱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最好不要出名,你出名我杀了你;那你宁可不出名,因为还是身体重要。“身与货孰多”,身体与物品比较,你手里拿了五百万钞票,遇到强盗,用刀逼着你说:“把你的钱放下给我,不给我就杀了你。”这时你一定放下那五百万元,因为身体重要。人对于生命当然看得更重要。说到人的生命,一个当帝王的,天下都属于自己的,但是与自己生命相比的话,没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现在有人说,现在的天下还是属于汉高祖的,那汉高祖做鬼也会打你两个耳光,说,不要骗我了,与我根本不相干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间的人看不开,偏偏看重连城之璧玉。蔺相如见秦昭王拼命护璧,因为那块璧的价值,可以买到现在法国、德国连起来那么大的土地。“天下由来轻两臂”,这是庄子用老子的重点加以发挥。天下固然重,权位固然重,如果没有生命的话,权位有什么用?天下有什么用?可是,就实际情形看来,还是天下重要,所谓“世间何故重连城”,人世间为了财富,为了虚名,忙碌一生,连命都拼进去,这又何苦来哉?!老子更进一步告诉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生命的重要,那么,“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你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疯了,最后你所爱的丢得更多,就是“爱别离苦”,这是佛说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东西不管多么多,最后都是为别人所藏。报纸上曾有两则新闻,说宜兰有一个人,一辈子讨饭,死了以后,在床下找出五六十万元来,这正是“多藏必厚亡”。同样的,美国有一个人也是如此,平常讨饭过日子,死的时候遗留了一百多万。这样的人生,不知道他是否也算看得很透;也许上帝的意旨要他这么做,真是不可思议啊!因此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什么才是福气。“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今天天气很热,一杯冰淇淋下肚,凉面半碗,然后坐在树荫底下,把上身衣服脱光了,一把扇子摇两下,好舒服!那个时候比冷气、电风扇什么的都痛快。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现实。现实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这里,脑子什么都不想,人很清醒,既无欢喜也无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老子所讲的“辱”,与佛家讲的“烦恼”是同一个意义。“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如果不刹车止步,车子滚下坡,整个完了。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所以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这句话意味无穷,所以知止才不会有危险。这是告诉我们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这样才可以长久。当文化衰弱了,社会就变乱,思想的错误造成了战争。人类永远在战争中,历史上很少有二三十年的太平,不是东边冒火,就是西边冒烟。人类整个的历史,都常在战乱中。“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占有,英雄要占有天下,也就是占有权力;男人想占有女人,女人想占有男人;人想占有钱,钱反正不说话,随你们办,这就是“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类社会真正和平,必须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够知足。虽然老子写了五千言,孔子和释迦牟尼佛,以及几千年来的圣人,还有黄帝等几个上古的圣人,都在教化人应该知足,可是人就是不知足。——《老子他说(初续合集)》东方出版社来源:南怀瑾东方讲堂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8月17日
我们想求得富贵,我们想得到富贵,一定要从“家和”入手。如何“家和”不是要求对方跟我和,比方说夫妇、父子、兄弟,这是家和。在一个国家里,上下级朋友,小家大家那么要想得到富贵,一定得要从和入手,和不是要求对方跟我和,我要主动与对方和。如何和?绝对不要争,不争就能和,争就不和。不争怎么做呢?奉献付出,不求回报,毫无怨言的付出和奉献就会有和的结果,就会产生和的现象,那么富贵也就随之而有了,富贵是这么来的。富,各种物质不缺,富有。那么贵呢?刚才我讲了就是有地位,受人尊重,尊贵。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和谐”“和睦”,一个小家,一个大家乃至国家,一个团体都要和,“和”太重要了!这幅画富贵牡丹,我们谁看了谁都很喜欢。牡丹花代表富贵。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传统观念,那么我们用这个图来提醒人们,追求富贵,一定要从与人相处和睦开始,要无私的奉献,敦伦尽分才能富贵平安。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学习要主动。昨天也跟大家提到《论语》里面讲的,“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到事情不懂的,“该怎么办?该怎么解决?”都不会自己想方设法,都是在那里退缩或者唉声叹气,孔子说,“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那我也拿他没办法。“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弃自弃者”,你自我放弃了,谁也帮不上忙。俗话说“扶不起的阿斗”,就是指没有信心,自我放弃,那谁都帮不上忙了。这个主动是什么?看到自己的习气了。有一个同仁说,“我看到我傲慢的习气了,我好差劲”。我说,“你怎么起这个念头?你看到自己习气,叫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开悟好不好?好。但是我看现在很多人发现自己的习气,脸都很臭,“我怎么这么差”,那个念头又是一个习气,疑,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又一个习气冒起来了。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到百货公司去,台湾百货公司有一个玩具叫“打地鼠”。“打地鼠”有差不多二十只地鼠,头突然冒出来,打中一只就得一分,随时冒出来就打下去,随时冒出来打下去。就好像烦恼一样,一出来,“砰”,一出来,“砰”,打到它不敢出来。就像猫守在老鼠洞口,“你敢出来,我把你吃了!”人对治烦恼就要像猫守在老鼠洞口,老鼠最后连动都不敢动。现在对治习气,“你敢来,我尚方宝剑就出鞘了!”以后它就不敢再乱来了。用修学的一个精神,就是主动对治习气,对治是拿方法把它根治。  大家今天晚上再做一个作业,我今天派了不少作业。什么作业?先找出一个自己最严重的习性,然后想“我怎么解决它,怎么对治它?”比方我们昨天讲的,要先对治浮躁的习惯,“降得浮躁之气定”。一浮躁,戒定就没有了,常常都是在妄念当中、匆忙当中。接著,知道匆忙是习气了,怎么对治?《弟子规》有没有方法?有,“缓揭帘,勿有声”,“步从容,立端正”,“事勿忙,忙多错”。“朝起早”很重要,你每天早起,比较从容;一晚起了,事情一个接一个,好像在打仗一样,很急。这都是对治的方法。比方约会、上课,提早到。你假如每次都是赶最后一秒钟进来,好像觉得还是赶上了,事实上那一路上心都是慌张的。对治,每个人的方法不一定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情境都不一样,都要在每个境界当中感悟到了,然后想方法去突破,主动很重要。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3日
善恶不能抵消,就像种子。譬如说古代有个公案,有个老和尚他就教小沙弥,他说这里有一包种子,这包种子就是我们讲荆棘的种子,这两片土地,你把这个种子撒下去。其中有一片土地,你给它灌溉、浇水,另一块土地,你每天去把它踩踏,然后浇石灰,不要浇水。结果过了好几天,浇水的这块地是不是发芽了;浇石灰的、去踩踏它的,那个就没有发芽,没有浇水就没有发芽。过了一个月之后,荆棘就长出来了,没有灌溉的,荆棘就没有长。他就告诉这个小沙弥,你看,我们的恶念就像这个荆棘的种子,如果你一直浇灌它,你用什么在浇灌它?用相续的恶念。相续的恶念在浇灌它,它是不是就会发芽?这里虽然你下了恶念的种子,但是你不浇灌它,你不用相续的恶念去浇灌它,它是不是就不长,对不对?它自然就不长了,对。所以改变命运的方法就是像这个比喻很好,就是你为什么一直行善就能改变命运?并不是你把恶的种子抵消了,不是的,而是你让善的种子一直发芽。但恶的种子是不是还在那里?对,还在那里。或者是说,恶的种子已经发芽了,已经长了,但是你开始不给它浇水,它是不是就会枯萎,是不是就会烂掉?对。这个就是善恶不能抵消,可是行善会改变命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是讲到命运转变,所以善恶不能抵消,不可以抵消。但是这个都是从不了义的角度来讲,真正自性里面,说老实话,也没有善,也没有恶,我们是从不了义的角度来讲。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真的学得好,在处世待人当中体现出来。跟人家共事,“敏于事”,这个“敏”在哪?首先他很谨慎,什么事情做好规划。“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我们现在变成这些道理没有领会清楚,都没有做好准备,“你放心,祖先会保佑的,不要担心。”事情做不好,也没有反省,说:“随缘,过去就过去了,随缘。”做事的这些重要的原理原则,我们反而不能领受,拿著一些好像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是顺著自己的习气。你看,我们修行之人很容易用“随缘”两个字。什么是随缘?随缘下面要随缘“尽分”、随缘“尽力”。你随缘没尽力叫随便、叫不负责任;你太强求了,叫攀缘。所以随缘是中道、随缘是智慧,不能把这两个字拿来变藉口。所以事情还是要非常慎重、尽心的去对待。所以“敏于事”,事前的规划。再来,做的过程当中的敏捷,不拖延,做事很有章法,这个都是“敏于事”。这个体现什么?《曲礼》曰:“毋不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今天讲恒心、毅力,有一句《中庸》的话跟大家一起共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有这样的毅力、有这样的决心,恒常的去用功夫,人家一次会,没关系,我一百次;人家十次会,没关系,我一千次;真有这个心态,不会找藉口、不会退缩,就老老实实依教奉行去做了。孔子赞叹颜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只看到颜回不断的往前进,从没有看到他停止下来,恒心重要。一停下来,前功尽弃。所以精进重要,精进就像钻木取火,你不可能钻两分钟休息一分钟,那你钻一百年火都出不来。再怎么累、再怎么苦,什么时候休息?豁出来了再说。所以精进不懈怠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