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苋菜:被称为“长寿菜”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玉篇》中,有“苋”的记载,“苋”读“汗”,所以也有人称苋菜为“汗菜”,寓意为夏天流汗时吃的菜。苋菜按其颜色分红苋、绿苋和红绿杂色三种,它富含铁、钙、蛋白质,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止血、抗菌止泻、消炎消肿、通利小便等功效。民间一向视苋菜为补血佳蔬,故有“长寿菜”的美称。入夏吃它胜补药首先,苋菜喜温暖,较耐热,是夏季的当季蔬菜。其次,从中医角度讲,苋菜味甘、性凉,归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的功效。夏天天热,吃一些凉性食物,是有好处的。最后,从营养角度来说,苋菜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容易吸收,能够有效补充夏季因流汗损失的多种营养素。夏天吃苋菜好处多01 促进发育苋菜可谓是小朋友的天然钙片,苋菜叶内富含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钙物质,小孩食用之后,可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帮助发育。生活中,若不慎骨折,食用苋菜也可帮助伤口愈合02 排毒通便苋菜富含各种膳食纤维,食用之后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它还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毒素,防止便秘。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苋菜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03 促进凝血苋菜不仅适合小朋友和年轻人,也是中老年养生的很好选择。苋菜内富含钙、铁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和造血功能,还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对于中老年朋友和贫血患者是辅助养生的绝佳之选。04 清热解毒夏季炎热,容易让人上火,体热加重,而食用苋菜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有效的帮助抗菌、消炎、消肿,适用于急性肠胃炎,还能辅助治疗细菌性痢疾。 推荐苋菜食谱炝炒苋菜 -材 料-苋菜300g干辣椒 适量生抽适量生姜适量盐 油适量蔬果粉适量-做 法-1. 苋菜去根部,清洗一次;将苋菜浸泡淡盐水15分钟2. 浸泡后的苋菜,用清水再清洗两次,沥干水分,备用3. 干红辣椒切段,生姜切碎5. 炒锅烧热后,倒入适量植物油6. 油锅烧热,转小火,放入干辣椒、姜末煸香7. 放入苋菜,大火翻炒几下8. 调入适量生抽、盐、蔬果粉翻炒均匀即可 金针菇炒苋菜 -材 料-金针菇200g苋菜250g盐适量昆布粉适量姜末适量-做 法-1. 准备干净的苋菜和金针菇2. 先热锅放油,姜末炒香爆香3. 再入金针菇炒约三十秒再放苋菜4. 加盐,昆布粉翻炒均匀即可 凉拌苋菜 -材 料-苋菜100g白芝麻适量大拌菜汁少许-做 法-1. 苋菜洗干净。2. 焯水,沥干水后切段。3. 加入大拌菜汁均匀搅拌,然后放在圆杯子里压实,倒扣在盘中。4. 撒些白芝麻即可 苋菜疙瘩汤 -材 料-苋菜1小把面粉1小碗姜末适量油 盐适量-做 法-1. 准备好原材料;2. 面粉中加入少许盐;3. 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稀稠合适的面糊;4. 热锅凉油, 放入姜末进去炝锅;5. 再加入苋菜进去翻炒;6. 翻炒微微发软后加入适量的水煮开;7. 这时拿个漏勺, 将面糊倒入漏勺内,这样面糊能均匀滴漏下去,形成大小一致的面疙瘩;8. 面疙瘩煮好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盛入碗中。 苋菜汤面 -材 料-苋菜面条姜末植物油食盐蔬果粉-做 法-1. 苋菜去掉老梗,清洗干净,沥水备用。2. 炒锅入油,加入姜末炒香。3. 倒入苋菜翻炒均匀后,加入清水4. 苋菜煮软出色后加入适量盐,蔬果粉调味后关火,放温备用。5. 开水锅中下入面条煮熟。6. 过凉后浇入苋菜汤就可以啦。冰糖绿豆苋菜安神粥 -材 料-粳米100克绿豆50克苋菜50克冰糖10克-做 法-1. 把绿豆、粳米淘洗干净,绿豆清水浸泡3小时以上,粳米浸泡半小时2. 苋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3. 锅中放入1500克的清水,放入绿豆、粳米开启煮粥程序4. 待米熟豆烂,放入苋菜和冰糖,再煮上10分钟即可 苋菜炒饭 -材 料-苋菜米饭花椒粉食盐玉米油素蠔油-做 法-1. 苋菜洗净切碎2. 冷锅热油,放入花椒粉煸出香味。3. 放入切好的苋菜碎,加盐和素蠔油,翻炒均匀。4. 放入米饭翻炒均与即可。 苋菜羹 -材 料-苋菜260克红薯粉5汤勺素蠔油2汤勺盐2克食用油 1汤勺-做 法-1. 苋菜摘取嫩头,洗净2. 准备5汤勺红薯粉,大概加入了半碗水,搅拌开,备用3. 锅里放入比平时做汤的水少,烧开后加入食用油4. 放入苋菜煮熟5. 调入盐、素蠔油,倒入淀粉水后搅拌均匀,再次烧开即可来源:素食达人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3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14日
一个人太多思虑的话,上火。一个人太用脑筋的话,胃出毛病。思想影响了心脏,心属火,所以上火。胃是土,火太多,影响了土,所以胃出毛病。这也是西方医学承认的原理。 太劳累了,肾亏,而造成心肾不交的状况,就是心的活动能力,与肾的活动能力,都在衰竭,而不能互通联系,发生了中断现象,这就是心肾不交。 年纪大了,多忧虑,体力差,就容易变成心肾不交的状态,心肾不交就会失眠。看见那些年轻人,既不会忧愁明天的事,体力又充沛之极,心肾常交,当然就贪睡了。年轻人多愁善感,当然也会造成心肾不交。心肾不交,要用坎水来解,才能达到水火既济的状态。那么什么又是坎水呢?如果能将思想及精神,放在绝对安静与平稳的状态,就是坎水发生的意思,这是道家的理论。——《易经与中医》东方出版社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寐是睡觉,许多老年人睡不着,中国医学养生的道理,老年人睡不着是因为火水不相济。火水为什么不相济?因为心肾不交。心火,那个思想情绪的火,不能沉下来,肾水不能上升。肾水就是荷尔蒙,以及维他命等,不够的话,肾水不能上升,造成心肾不交,就睡不着了。 养生之道先要培养脾胃,把心神凝定,自然就睡着了。所以老年人爱睡觉的,是长寿之相。火水不相济,就是心肾不能交,在理论上讲是魂魄分开了。魂是灵魂,就是思想意志。魄是生理上的,包括气啊!血啊!肌肉啊!荷尔蒙啊!营养啊!维他命啊!蛋白质等加起来,叫作魄。 有些人身体衰老了,变成骷髅形状,看到人哼哼啊啊,那是魂跟魄分开了。年轻的时候,魂魄两个是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讲生命的道理,认为睡着时,魂没有离开身体,还在身上,归到某部分。魂归到后脑就做梦,魂到了前脑就醒了,如果藏在心肌之间,就睡得很安详;魂一旦离开了身体,那就是做大梦了。中国古代的说法,认为人做梦的时候,从自己头顶上就出去了。 所谓“魂交”,是魂跟气交。气就是魄,所以我们叫气魄。“其寐也魂交”,真正睡着了,神气两相交,所以第二天精神饱满;没有睡好的话,神气没有交媾,那样就不行了。“其觉也形开”,睡醒了像花一样,神跟气都充沛了,因为他两个相交了一夜。睡够了,咚,起来,充满了气与神,花一样张开了。 思想用过度,写文章多了,魂跟魄不相交就睡不着了。如果多炼气,养气,气充足了一定就会睡着。气把那个魂吸收回来,人就睡着了。 ——《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 水火交感就是坎离交,水是坎卦,火是离卦,清净的谓之水,燥炎的就是火。在人体上,水是属于肾部,火是心部。所以中国医书讲,人老睡眠就少,因为心肾不交。婴儿生下来大概睡眠十六个钟头,慢慢变成十二个,儿童总要十个钟头,至少八九个钟头睡觉。越老了睡眠就越少,老了就睡不着。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 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来源:南怀瑾东方讲堂
发布者:文以化心阅读283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8日
一、 人的能量运行都有规律 有一次,我在瑞士访问了哥伦比亚自然医学中心,发现那里的医生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疗法。其中有一种,他能通过测你手上的能量光,然后经过电脑的处理,绘出你的能量图。比如消化系统、视力有问题的人,他的能量图在相应的位置就会有缺口,这说明,现代仪器已经能够测出人的能量了。而在古代,中医是通过打坐,直接去感受它。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都去买过菜,买菜的时候,你需要用仪器去检测它是新鲜的还是不新鲜的吗?你直接能看出来,对不对?新鲜的洋葱它比较充实饱满,新鲜的桔子有光泽,人也是这样的。我们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能量其实就在向外耗散,当我们很烦乱、很兴奋的时候,它就会波动得很厉害,就像火山爆发或者是太阳光子爆发一样。如果人一直处在过于兴奋,或者过于激烈的状态,就是在大量地喷发。大量喷发的时候,能量就会从内部跑到外面,那就会产生一系列失调。二、 现代人的普遍问题,是“燃烧”得太快 现在中国,很多人都在补肾,不管男人、女人、小孩子好像都肾虚。其实很多时候所谓肾虚只是一个假象,只是因为他睡得太少,脑力活动又太多,每天见太多的人,握太多的手,他的能量一直都在外面散。就像你的收入,本来每个月3000元挺够用的,但是你又要买保险,又要还贷款,还要买衣服,都流到外面,你会觉得钱包有点虚。但是如果你把这些在外面的本来属于你的能量收回来,你就不虚了。所以像打坐、站桩、写书法、练太极,这些传统的东西为什么好?不是说它是因为传统、是老祖宗的东西它就好,是因为它确实能够补我们不足的那块。尤其对于我们现代人,我们一直在“燃烧”,而且我们现代的文化鼓励“燃烧”。比如现在小孩子其实被开发得太早了,早早地就“烧光”了。所以你如果传统的部分用得比较多,你就在补你自己,就不需要吃什么人参。三、 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养生最重要的是睡觉,睡觉是最补的!睡觉也是身体自动修复最重要的方法。按西医来说,白天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啊、呼吸啊、血压啊、心跳啊、血糖啊都是处在比较高的状态,这个叫应激反应。什么叫应激反应?应付激烈的状态。你要见老丈人或者你要见老板,或像我在做讲座,这就是应激状态。你回到家里,可以做狗熊,可以做趴趴熊,也可以做树袋熊,你就放松了。如果你放松的时间,独处的时间和做趴趴熊的时间不够,如果你在生活中一直像个革命战士,或者你的性格中有做革命战士的倾向,你就容易得高血压,或者垂体瘤、甲亢,其实是你一直在“燃烧”,过度“燃烧”了。四、疾病就是我们的报警器 人生病,就是身体给我们的健康提醒,这时候我们最该检查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本身。比如甲亢——只不过是某一种报警器,甲状腺素升高,就像汽车开得太快了,还爬坡,最后它受不了了,温度过高,冒烟了。然后你送到修理厂,修理厂的师傅说,你把那个冒烟的报警器割掉就完了嘛,还能接着开车。现在很多的治疗都是这样的。还有胆结石,胆结石其实是不需要去割掉胆的,除非是发生严重的梗阻,立刻有生命危险,或者是实在疼痛,不能缓解,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把它割掉。否则,你把它割掉了,但是你的身体还是这样慢慢地运转,明明是个小毛驴,驮的是大骡子的东西,然后每天吃的也不合适,吃不到新鲜的青草,只能吃干草,你最后肯定是要得病的呀。我们可以去看医生,但是呢,这不是最重要的。尤其当你知道病不是致命的,不看不会马上出现严重后果的,建议大家先不要着急去看医生吃药开刀,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让身体自己运转一下,它自己就能归位。因为,我们的身体有着巨大的修复能力,你给机会让它回到本源,它自己就会慢慢恢复。五、自然能量是大补 一个相对正常的人,他的神是比较定的,不会一会儿焦虑一会儿忧郁,或者一直都很兴奋,或者一直都很低落,他的整个状态会比较稳定。中焦、下焦不虚。简单说就是肾不虚,消化系统不错。每天花时间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十分钟也行,或者你在上班的路上坐地铁,或者你不开车坐在后排,不要习惯性地去看周围沿途的景色,或者习惯性地看你的手机,闭目养神一会儿。慢慢地你会找到你本来的那个相对放松、安静、清晰、自然的状态在哪里。现在人的问题是离自然太远了,尤其是大城市,离自然非常远,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自己去接触自然。比如实在没条件,那我中午看不是太冷,就到院子里待一待,或到阳台上待一待。天气暖和的时候,晚上看有月亮,在月光下散散步,这个非常重要。度假的时候就不要去什么拉斯维加斯赌场这种地方了,也不要到人太多的海滩去了,有没有可能找一个乡村的别墅,可以不慌不忙地散散步,这个是大补。天地之间的自然能量是大补,它远远超过什么鹿茸啊、人参啊、几万块的野山参,你有这几万块钱买野山参,还不如放下工作一个礼拜,去度假,或者就待在家里,这就是补。本文转载自南怀瑾先生敦众文化。
发布者:文以化心阅读29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8日
什么?情绪不稳还能造成身体内伤?是真的。我们的情绪异常变化可以和身体内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进行“联动”。快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因素 牵扯着我们的情绪  中医常提及七情,通常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不同的情绪状态。七情内伤指的是由于这些情绪的异常变化,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的紊乱。  引起七情发生异常变化的因素通常包括社会因素,比如家庭变故、人际关系等;病理因素,如五脏六腑气血的不足:《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意思是心气亏虚,人就容易出现伤心的情绪;心火亢盛,则嬉笑不停。  除此之外,还包括环境因素,比如四时的更迭,地域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古人常说的“伤春悲秋”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的情绪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到秋冬季节,抑郁的患者发病率增加。再者就是个体差异,也就是现代医学很关注的性格、年龄等因素。  喜伤心 失眠健忘心不安  喜是一种代表着愉悦、积极、向上的情绪。喜则气缓,缓和紧张的情绪,正常喜悦时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使人心情舒畅,气机调和,从而使工作、学习更加高效,生活更加和谐美满。  心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当我们高兴的时候会滔滔不绝,胃口大开。但是过度喜悦就会伤及心脉,可能会出现失眠健忘,心悸不安,倦怠无力。范进中举就是典型的伤及心脉,心气涣散的例子。  怒伤肝 目眩耳鸣乳胀痛  发怒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表现,怒对我们的身体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适当的发怒可以抒发情绪,鼓舞斗志,消除紧张情绪。比如,战士上战场前就会激发愤怒的情绪,在战斗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  但过度的发怒同样会伤害身体,出现抑郁、面赤、目眩耳鸣、乳房胀痛、口苦甚至昏仆不省人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就是典型的例子,周瑜一怒再加上原来的旧伤,不治身亡。  思伤脾 腹胀便溏运化难  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脏来表现的。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会出现食欲不振,食而无味。因为脾有主统血的功能,会使得有些妇女因为压力过大或者思虑过度而导致经期紊乱。  同时脾主运化,运化功能受损在临床上可出现腹胀满、便溏, 久而久之气血运化不及,心神得不到濡养,导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  此外,思虑过度会导致情绪低落、思考理解问题能力下降,少语,整日无精打采、唉声叹气、无助无望,失眠、头晕、胸闷、心悸、食欲下降的抑郁表现。  悲忧皆伤肺 胸闷气短没精神  悲忧是指人们所爱失去,所愿不成时的情绪反应。轻度、短暂的悲伤难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发泄,不会损害健康;但过度的悲痛,会使人肺气损耗,就像我们每次大哭过后都会觉得乏力,这就是肺气的一种耗损。  肺属金,主宣发肃降,人们在面对前途、爱情、命运时不能把握而产生担忧伤感,临床可见胸闷气短、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等。过度悲伤忧愁会出现意志消沉、悲观厌世、回避社交、疲乏无力等症状。忧愁悲伤哭泣过多则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因肺主皮毛故会使得面部皱纹增多。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过度的悲忧,耗伤肺气,最后患上肺疾而亡。  惊恐易伤肾 腰酸尿频面色暗  惊恐,是人在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精神高度紧张时产生的畏惧心理或胆怯表现,是在异常情况下的应激状态,事后还要持续一定时间。  肾属水、主纳气,主管大小便的开阖。恐与肾有直接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被吓得尿裤子了”,正是因为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会变差,进而会引起二便失禁。肾乃先天之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过度饮酒喝浓茶都会伤及肾脏。出现面色暗、尿频、腰酸、黎明时分的腹泻等等。  以上种种异常表现,都可以归纳为中医的情志致病的范畴。由于情志的异常变动导致五脏六腑的机能发生紊乱,同样可以通过中医药调理,使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来重新达到平衡,身体和心理重获健康。  文/郭雨萌 (北京安定医院)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05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8日
虽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于暑的解释是“暑,热也”,但是暑并不是单纯地指热,它还带有一定的湿气。所以小暑表示的意思是天气逐渐湿热,但还未达到至高点。通常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小暑时节,天气就只剩闷热而不再有凉意了。就算刮风或下雨,空气中都带着湿热、闷热的感觉。  而气候炎热憋闷,很容易让人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严重的还会出现“中暑”的表现,所以小暑时节养生的重点就在于预防暑热,祛湿清热,宁心安神。同时暑性炎热,炎热的气候导致人体汗出较多,气随汗脱,人体容易耗气伤津。并且炎热的天气还会导致人体对于能量的需求增加,但是随着汗液又会流失很多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族及钾、钠等矿物质,  所以小暑时节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补充水分及营养。在小暑时节,用荷叶、茯苓、绿豆、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都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而常见的水果中,我喜欢将西瓜列为长夏季节最爱的水果,主要是因为它的全身都是宝。  西瓜瓤口感香甜,水分足  西瓜瓤口感香甜,目前市面上见到的西瓜大多是红瓤的,其中富含番茄红素,而黄瓤的西瓜中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营养物质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身体健康有利。  随着培育技术的发展,西瓜瓤中的含糖量也逐年增加,口感更加香甜。但是总体来说,西瓜中的含糖量还是低于苹果等常见的水果的,所以就算是糖尿病人群,也是可以适量进食一些西瓜的。大概的进食量维持在200g左右就可以了。  另外西瓜含水较多,同时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因流汗而丢失的水和营养物质,非常适合夏季食用。  西瓜皮娇嫩可口,吃法多  中医认为西瓜皮,味甘性凉,入脾胃经。《随息居饮食谱》载其可“凉惊涤暑”。虽说现在的培育技术已经可以让西瓜变的 “薄皮大馅”了,但其实西瓜皮也是可以食用的,并且口感不错,做法丰富。西瓜皮的口感类似黄瓜,所以凉拌、清炒或者是做馅都是可以的。  凉拌西瓜皮  原料:西瓜皮、盐、生抽、香油  做法:西瓜皮去掉外侧绿皮,切条后放盐腌制片刻。倒掉腌制后出的水,向西瓜皮中加入生抽及香油,喜欢辣味的可酌情放入辣椒圈等,拌匀后即可食用。  做好的凉拌西瓜皮,不管是当做早餐的小菜,搭配粥、馒头一起食用,还是作为午餐或晚餐时的一道凉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西瓜翠衣做药膳,不浪费  如果说西瓜皮可以当做食物吃的话,那么西瓜皮外侧的绿色外皮口感不佳,貌似没有什么价值。但其实它是正经的一味中药材,名叫西瓜翠衣。 其味甘性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暑,泻热除烦的作用。中药炮制学中将西瓜翠衣洗净,晒干,切碎使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温病条辨》中用来治疗暑温导致出汗后头胀的清络饮,其中除了用鲜荷叶边、鲜银花、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之外,就有一味西瓜翠衣。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西瓜翠衣洗净晒干后泡水,不浪费的同时,还可以用来消除小暑时节的暑热之气。来源:光明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61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8日
人的一生,如果不进三个院,那就是真正有福的人了。所谓三个院,就是法院、医院、养老院。这是老一辈的人说的,记得我也曾说过这桩事。 不打官司,不进法院,倒也比较可能做到;至于不进养老院这件事,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下,似乎有些难办了。当然!如果年老少病,不需要照顾,也可能办到。 唯独不进医院这件事,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现在春天到了,听说这个人颈椎有问题,那个人眼睛有毛病,发烧咳嗽连忙到医院吊水,不吊水心不安,有洋人把中国人的吊水一事,列入怪谈。 现在好像人人都有病,各式各样奇怪的病,甚至一出娘胎,就是个病婴儿。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极度缺乏,医生护士个个累得人仰马翻,也成了病人…… 有人说,西方医学发达,所以看病的人多了,因为古老时代,有病或土法自疗,或者不理不睬,有时自己莫名其妙的也好了。 有人说,空气、水、食物都有问题,造成各种疾病。 有人说,生活不正常,姿势不正常,心理不正常,以致疾病丛生。 有一种说法最有意思,认为社会人群不健康而多病,是文化问题。比喻说吧,饮食无节制,行为不合理,日夜颠倒,不守常规,情绪混乱等等,都是文化基础不稳固而造成的。 这话说得似乎有些道理,因为文化是培育一个人,使人行为合乎天道人道,作人知道进退,有分有寸,做事也是有规有矩,才合天理。 不过,也有人认为,天理天道的标准现在也不一样了,作人的规范也大为不同,所以说来说去似乎都没什么意义。台湾去年选了一个“苦”字,有一年选了一个“乱”字,可能也是这个道理吧。 反正,说这些害病、医病的种种苦恼麻烦,也没有用,因为我们无能为力,无解决之道。但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可能不病,或者少病,甚至学会简单的自疗,自然可以少去医院,医院的多病患压力也减轻了,大家真是功德无量啊! 说穿了,因为许多人对自己没信心,芝麻大的毛病,也要去看医生,药拿回家也不一定吃,病就好了,所以纯粹是心理作用。许多年纪大的人患失眠症,医生开给他的药只是安慰剂,像维他命之类的,可是他吃了也就可入睡,这不是心理作用又是什么? 台湾有个看病的笑话,因为公教人员看病免费,有些退休人员就每天去看病,也因为他们无事可做,于是三五成群在候诊室聚会谈天。有一天其中一人未来,有人问:“某人今天为什么没来啊?”知道的人答说:“他今天有病了。” 言归正传。说到如何可以做到不病或少病,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注意饮食,不吃有添加物的食物,生活正常,多运动,注意身心休养,环境的适当等等,也就算是少糟蹋自己的身体了。最重要的是时时心存正念,行得正坐得端,虽不算是君子,至少不是小人吧! 这些话似乎象是老生常谈,有些酸腐乏味,但是你能做到吗? 我也提到过,曾看过一篇美国肝脏协会的报告,说到肝脏在人体担任滤毒的作用,现在再啰嗦一次,提醒年轻人,只有人在深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熟睡时,肝脏才会起滤毒作用,其他任何时间,不管你睡得多么熟,多么久,肝脏也不起滤毒作用。 所以,午夜不睡的人,想想你的肝脏吧!至于有关小病自疗这件事,倒是需要学习的。有人建议在小学应设此类课程,使孩子们从小学习保健之道。更有人认为,小学应设中医药基本认识的课,发展国民健康的基础教育,当然家庭教育更是非常重要了。 ——《谈天说地:说老人 说老师 说老话》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8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7日
为什么人到了几十岁,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尤其你们诸位眼睛容易近视。本篇首先说到生命来源,诸位都看过原文了吧?本篇有“肾气衰竭”,我们身体上有两个腰子叫作肾,属于肾气这一部分。由于肾气衰竭,所以生命能力不强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人也老了,这是本篇里头所讲的。这就显现出大问题了。现在我们提出肾的问题,如果普通学医的读了这一篇,就想到心、肝、脾、肺、肾,那完全没有对。譬如说中国有些药说补肾,其实补肾就是补脑,肾跟脑连在一起。读医学要特别注意,如果认为只是补肾,那是个大笑话。现在很明显啦,一个人肾坏了,洗肾或者换一个肾也可以。像香港一位朋友,是女的,名字一下记不起来了,女儿肾有毛病,她把自己的一个肾给女儿。我说你真伟大,假使我儿子缺一个肾,叫我给他,我说我还做不到。 所以读到这个肾,如果认为是腰子问题,那样读中国医学的书,尤其读《黄帝内经》,那真是,我用上海话讲,“哋弗要哋啦”。没有用,影子都没有,书完全读错啦。所以刚才我提出来,中国药补肾的,也就是补脑的。 《内经》讲肾气,这部分最重要,叫荷尔蒙,中文翻译叫内分泌。内分泌很多种,脑下垂体的内分泌、淋巴腺的内分泌、胸腺的内分泌,肚子上面还有青春腺的内分泌,再下来,肾上腺的内分泌,一直到男女生殖器官的这个路线。西医讲内分泌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系统。这个内分泌的东西在中医书上,就与三焦有关。我的话只给你们做参考的啊,我又不是医生,你听错害了人,我可是不负责任。(众笑) 三焦对于人非常重要,是气和水升降运行的通道。生命最重要的来源,第一个是肾;不是腰子,可是也是腰子,包括生命来源的最初的重要位置。后来的《难经》,又把它分为左为肾,右为命门。所以我们中医把脉,左手是心、肝、肾,右手是肺、脾、命门等,究竟怎么来的,都值得研究了......为什么肾气那么重要?回转来讲就与五行有关了,就是刚才我开始讲的。那么,这些接连下去都了解了,就是病也可以自己治了;后来又演变成道家神仙之学。神仙之学认为我们的生命里有个药,不用去外头买的,都是自己有的,只是你不晓得用,就是本身具备的上药三品,精、气、神。如果自己懂得,则寿命、健康自己就可以把握。世界上有形的药都不行,要想求得长生不老,只有这“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我引用这个是说明所谓肾气,就是精气。一般认为精就是男女性行为所排泄的那个精,那只是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古书道家医学上所讲的精,就是我们全身的细胞,这也就是肾气。为什么那么讲呢?因为上古认为,人的生命跟天地宇宙是一体的,所以,道家讲人的身体就是个小天地、小宇宙。我们小的时候读这些相关的医学书时,比喻说喉管到食管到大小肠,等于我们中国的黄河;膀胱、输尿管小便这个系统等于中国的长江;我们的头等于中国地理的西北,两只脚到广东、福建。这就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个小宇宙,整个的宇宙像是人的一个身体。 这个问题也很大,研究生命科学,这个话不是白讲的,很多学问都跟它有关连。年轻人要做学问的,今后要在新的途径发展,要中西汇合,把科学、宇宙、文化连接起来。不然就是蛮笑话的,中国文化变成不是东西了。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87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7日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时候。而今年的三伏也快要到了,但不一样的是,今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异常的高温现象!!不仅如此,今年的三伏时间表有点特殊。今年最强高温来袭,多地局部将高达40℃!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在中国天气网刊文介绍,此轮高温呈现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再来要我们看看今年的三伏时间: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今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今年的中伏比较特殊,因为从7月26日进中伏,到8月15日进末伏,这期间有20天,意味着在中伏之后还会再闰一个中伏,将中伏的期限延伸到20天。这种现象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本来异常的高温现象已经够热的了!!这下还来了个双中伏,炎热的日子将会延长,也意味着,咱们中老年人最容易落下病根的日子,也变长了更危险也更难熬了。 01 过不好三伏,会落下病根.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02 如何过好三伏?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后果多严重呢?还记得当年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后,天天一犯病就冻成狗,身体里都是“寒邪”,最后要靠“九阳神功”才能逼出寒气!可见,万一寒气入体有多么可怕。况且:你们谁会九阳神功? 03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3招!第一、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第二、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第三、饮食注意少寒凉。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04 三伏天里应该喝常温的水!那么,三伏天喝热水到底有没有用?三伏天喝热水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发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种养生方法,虽然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的。运动适当出汗、泡脚微微出汗都可以祛除寒气,不过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要除寒气平时可以少吃螺、西瓜、柿子、竹笋、荸荠、苋菜、黄瓜、藕、绿豆等寒性食物。如果只是想通过喝热水,一朝一夕就祛除体内的寒气,是万万不可能的。05 三伏天食疗记住“三”字法则 - 瓜:入伏吃三瓜 - 最热的三伏天来了,一定要吃三瓜!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除毒素,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1、吃苦瓜:人伏祛痱子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2、吃丝瓜:人伏平痰喘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3、吃冬瓜:入伏增食欲“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 饭:入伏三主食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1、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头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头伏吃饺子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2、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麻酱要用水稀释,酱油要用热花椒油炸一下,醋里滴上几滴香油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黄瓜丝、菠菜等,不仅刺激食衣,而且“败心火”。3、三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暌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来源:成德集锦
发布者:智慧读书阅读278评论0点赞0转发
2022年07月05日